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57.09 KB
- 文档页数:6
精编一套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_______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_______2、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_______,12月10日是全国_______。
3、国民身份号码第1一6位是地址码,第7一14位是_______码;第15一17位是_______码;第18位是_______码。
4、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_______。
5、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 并通过_______行使国家权利。
6、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使职权,侵犯公民_______造成损害的,_______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7、全国统一纳税服务热线是_______,人民政府是_______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8、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_______,保证国家机关_______行使权利,自觉履行职责。
9、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_____________,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___________。
10、当我们的_______受到侵害时,应当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_______维护我们的权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王刚买到了过期食品,他可以去找哪个部门解决()A、市场监督管理部门B、法院C、公安局3、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杨亮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这涉及到了哪部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以下对权力的监督说法错误的是()。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他可以依()向有关部门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下列选项中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①未满18周岁的公民②不信仰宗教的我国公民③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④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公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在超市购物, 买到了过期食品。
涉及到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下列信息不在护照上的是()。
A.出发地点B.出生日期C.住址D.有效期5.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6.以下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的有()。
①在法律体系中, 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③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⑤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你认为()是正确的。
A.爸爸酒后不开车B.小明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 只能自认倒霉C.同学欺负我, 我就告诉家长去揍他D.公共设施, 成人爱护8.下列对“一站式”服务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一站式”服务大厅办事程序纷繁复杂, 很浪费时间B.服务大厅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 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C.人们到“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时, 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办理完成D.“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办事不再走“冤枉路”9.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A.16周岁B.20周岁C.18周岁D.22周岁10.()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下列哪项不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
A.知情权B.受教育权C.财产权D.礼貌权2.爸爸参加了区人大代表选举, 请按照他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活动的时间顺序给下列选项排序()。
①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②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告③选民登记④参与投票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3.下列有关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关系认识错误的是()。
A.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律法依据B.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务的根本法律依据C.根据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选举权、决定权和监督权D.国家机构的职务由人民代表大会授予4.下列说法中, 不属于我们义务的是()。
A.小红说我们要孝敬父母B.小美说在交通拥挤的时候我们要指挥交通C.小王说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D.小丽说我们要遵守交通法规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年通过。
A.2006B.1999C.1986D.20156.建设法治中国,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因为宪法是()。
A.一切法律的总和B.国家的根本大法C.普通法律的具体化7.()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8.在我国, 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A.中国公民B.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C.年满18岁的公民D.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9.()人大代表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A.市级B.县级、乡级C.全国D.省级10.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二.填空题(共10题, 共50分)1.()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我国()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为国际家庭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与进步。
A.5月15日B.6月15日C.7月15日2.下列行为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无偿献血B.参与爱心志愿服务C.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下列属于公民权利的是()。
A.劳动权B.依法服兵役C.遵守公共秩序4.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B.交通法C.劳动法D.宪法5.“一府一委两院”,在中央,“府”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D.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6.关于校园欺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要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B.我们要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说“不”C.欺凌是学生之间的打闹,没那么严重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下列关于宪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权威和地位④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8.如果你看到班级同学被社会青年侵害,你会()。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B.不顾危险,立刻上前阻止C.寻求老师或成人的帮助9.下列哪个不是构成检徽的图案()。
A.盾牌B.橄榄枝C.齿轮10.《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内容是()。
A.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B.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C.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D.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人大代表是人民()产生的,代表人民的()。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这件事对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A.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A.行为方向B.坚强后盾C.行为的对错3.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
A.孩子B.学生C.顾客D.公民4.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是由人民起草设置,受政府监督的法律B.宪法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5.以下对设立“宪法日”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日”的设立使宪法精神抵达民心,是中国社会法制意识减弱的表现B.“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普及宪法,让全体国民都能敬畏宪法,遵守宪法C.“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各级国家工作人员依宪执政,依宪行政。
6.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7.()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
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8.12月10日是世界()。
A.水日B.人权日C.戒毒日D.爱眼日9.2018年3月,来自全国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共商国是。
这表明()。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10.小明购物时,钱包被偷了,他要依()向公安局报案。
A.《劳动法》B.《行政诉讼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1.宪法是国家的()法。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和根本(),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是()。
它由()位数字组成。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方发现爸爸为了完成学校送菜工程的招投标,悄悄给校长送了20条烟,她立即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这种监督方式属于()。
A.舆论监督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C.民主评议会D.政府听证会2.下列法律不属于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是()。
A.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下列属于正常的身体接触的是()。
A.爸爸给10岁的小美洗澡B.张阿姨的朋友从国外回来,张阿姨给他一个欢迎式的拥抱C.小刚请小丽到他家玩,小丽不去,小刚连拖带抱地让小丽去4.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B.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C.都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5.()是证明公民身份,记录居民家庭关系状况的法定证件。
A.户口簿B.身份证C.电话号码D.邮政编码6.()不是国家机构。
A.学校B.检察院C.法院D.监察委员会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A.监察权B.立法权C.审判权8.张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涉及到的法律条款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9.你知道()必须穿制服。
A.教师B.政府工作人员C.法官审理刑事案件时10.在我国,()的公民为成年人。
A.16周岁以上B.20周岁以上C.18周岁以上D.30周岁以上二.填空题(共10题,共58分)1.知晓法律,()法律,()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2.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3.我国已经参加了()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与(),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4.法律()我们()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
5.()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我国()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②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③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④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政府设立的公共服务系统热线电话是()。
A.12308B.12366C.12345D.123463.保护未成年人是下列哪些主体的共同责任?()①学校②家庭③国家④社会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4.()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身份证B.护照C.户口本D.驾驶证5.下列选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A.劳动权B.文化权利C.人身自由权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张某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偷工减料B.黄某一家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开发养鱼场C.陈某的工厂向附近的河里排放大量的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2.公民享有()权、()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维护自身权利。
3.()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载入宪法。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我们享有人身权、()、()等权利。
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载入宪法。
6.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有:()、()、()。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乘坐出租车要注意安全,不坐无公司名称无监督电话,无计价器的“三无”出租车。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7分)1.()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它法律的基础和(),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和必须履行的基本()。
2.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的方式取得;二是以()加入的方式取得。
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4.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委员会。
5.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
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6.在我国,未满()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人。
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的,未满成年年龄的就属于未成年人。
7.从世界范围看,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化、手段()化、()性和()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8. ()和()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我们应该勇敢地对()行为说“不”。
10.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自己。
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对待,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4.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5.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6.权利是绝对的,是没有界限的。
()7.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 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三千人。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
A.老人节B.老年节C.重阳节D.敬老节2.下列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A.学校B.医院C.政府D.邮局3.国籍的取得方式有()。
A.以出生的方式B.以申请加入的方式C.以上两种都是4.负责维护、疏通路面交通秩序是我们()管理部门法定的职责。
A.医生B.公安交通C.警察D.律师5.第三实验小学门前的街道上挤满了卖烧烤、小吃的摊位,严重影响了该校师生的出行。
于是小明打电话到市人大“亲民热线”反映情况,市人大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将整改情况进行报道。
材料体现了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是()。
A.向人大反映B.通过电子邮件向有关部门反映C.向政府部门反映6.小红到了入学年龄,父母不让他去上学,这是侵犯了小红的()。
A.人身权B.受教育权C.名誉权7.设立国家宪法日()。
A.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B.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C.是因为我国宪法与普通法律是“子法”和“母法”的关系8.下列行为, ()表现的是正常的身体接触。
A.好朋友吴某从美国归来,何某到机场迎接她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B.邻居张某某趁朱某的爷爷奶奶到地里干农活时,哄骗朱某到自己家中玩。
他趁朱某不注意,一把抱住朱某,撕扯她的衣服9.以下哪些机构属于国家机构()。
A.医院B.人民法院C.银行D.邮电局10.身份证丢失了,要及时到下列哪个部门挂失()。
A.检察院B.公安机关C.法院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刑法是规定犯罪和()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2.()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3.人民政府是()机关,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机关。
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机关。
4.宪法是国家的()法,我国将()月()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已、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作为公民,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不能只作“吃瓜群众”,这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公民有关心国家和社会并履行义务的责任C.提高公民意识能够消除社会各种矛盾冲突D.政治生活的内容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2.下列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的人B.犯罪后被判刑的人C.外籍华人3.下列关于选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大代表全都是通过直接选举产生B.选举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下列不属于居民身份证上的信息是()。
A.民族B.姓名C.职业5.在我国,未满()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7B.13C.16D.186.下列对“道德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的社会规范作用可有可无B.只有法律能规范人的行为,道德不能C.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证,我们()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
2.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赋予我们的责任。
3.陆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陆某某的家人违反了()。
4.()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的支持,按照()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5.法律保护了我们的(),规定了我们的()。
6.法律()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见面时握手、拥抱的行为属于正常的身体接触。
()2.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3.政务“一站式”服务就应该一个窗口办所有的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带答案)1.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约束力和保护作用。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3.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4.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5.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6.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应的。
1.×(法律不仅规定了我们的权利,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2.√3.√4.√5.√6.√1.A.①②③④2.C.①②③④⑤3.C.①②③④4.(删除)1.法律不仅规定了我们的权利,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它具有约束力和保护作用,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3.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4.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5.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6.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应的。
1.法律不仅规定了我们的权利,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同时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它在法律体系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公民在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包括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严守国家秘密等。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六年级 道德与法治(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反复比较,我会选。
(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面几个选项中,最具强制力和权威性的是( ) A .纪律 B .道德 C .法律 D .公约2.( )第十条规定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等,这些活动都要受( )的约束和保护。
A .道德 B .民法 C .刑法 D .法律4.12周岁的小明是否做家务?正确的说法是( )。
A .12周岁的小明是未成年人,不应该做家务 B .12周岁的小明已经是成年人,必须做家务C .12周岁的小明是未成年人,可以培养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 5.下列选项中,( )属于法院的职责范围。
A .退休职工B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C .刚从外地搬家过来6.国家的审判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C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7.公民身份号码是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含义。
A .15B .16C .17D .188.2008年,第( )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A .28B .26C .29D .25二、细心读题,我会填。
(每空1分,共15分)9.作为__________,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10.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________,而且对全民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11.在我国,未满___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12.________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13.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通过____产生人大代表,组成_____,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②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③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④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下列选项中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①未满18周岁的公民②不信仰宗教的我国公民③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④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公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我们班卓玛是藏族姑娘,我们大家都经常帮助她。
这是履行了()的义务。
A.维护民族团结B.保守国家秘密C.遵守公共秩序4.与“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这一生活中的场景相符合的宪法条款是()。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5.()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民法B.刑法C.宪法6.贫困户王大爷长年患病,他得到了国家多种形式的经济补助。
这种情形对应的公民权利是()。
A.财产权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D.休息权7.“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违法的人才需要学法C.法律为我们提供准绳和指引D.法律来源于现实生活8.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的义务。
A.维护民族团结B.保守国家秘密C.赡养扶助父母D.遵守公共秩序二.填空题(共8题,共38分)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人民通过()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它行使()、决定权、任免权和()。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来实现。
A.政府B.家庭C.国家机构D.个人2.以下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①70岁的老人②12岁的小学生③25岁的成人④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如果面临图中情景, 我们可以()。
A.要钱没有, 要命一条B.有人没人, 大声呼救C.冷静机智, 免受伤害D.忍气吞声, 自认倒霉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情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 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此规定的原因不包括()。
A.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B.父母教会我们做人, 为家庭做出了贡献C.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律义务5.近年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总体上()。
A.解决了温饱问题B.跟其他国家还相差很远C.实现了小康D.还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6.下列哪项法律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制定的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那就是()。
A.孩子B.学生C.顾客D.公民8.在我国, 人民参加国家管理, 实现当家作主的一项最基本政治权利是()。
A.批评建议权B.人身自由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劳动权和受教育权9.放学路上, 李天被几个高年级学生拦任, 不仅被打, 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
他该怎么办?()A.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 只能忍气在声, 对谁都不说。
B.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C.向家人讲清楚情况, 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
10.下列不属于家庭暴力的是()。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居民区附近的广场上每天晚上十点以后还有一些人大声播放音乐跳舞,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把他们的音响砸了B.向广场上扔砖头,赶他们走C.向有关部门举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与其他组织和个人无关B.法律规定不会涉及年龄问题,所有的违法行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严惩C.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3.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规定这一制度的法律是()。
A.刑法B.宪法C.民法4.在中国,人民政府是()机关。
A.立法B.行政C.督察5.王林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他应该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6.未成年人依法维权时,不应该()。
A.保留相关证据B.勇敢和坏人搏斗C.学会保护自己7.关爱和保护农村儿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为留守儿童创设健康成长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③是各级政府的职责④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8.“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
”这句话是()说的。
A.毛泽东B.邓小平C.习近平9.奶奶去药店买药,拿回家一看,已经过期了,这时候,应该找()。
A.检察院B.市场监督局C.医院10.某村管委会擅自挪用公款,修建豪华办公楼受到处罚。
法院依据()公正审理判决。
A.《共和国刑法》B.《共和国物权法》C.《公务员法》D.《行政诉讼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不同的国家机关()不同,()也不同。
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性和()性。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共5题,共10分)1.以下场景哪些是公民在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①小明的爸爸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②小军的哥哥去部队当兵了③小刚同学认真遵守宪法和法律④小华的爸爸严守国家秘密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2.12周岁的小明是否做家务?正确的说法是()。
A.12周岁的小明是未成年人,不应该做家务B.12周岁的小明已经是成年人,必须做家务C.12周岁的小明是未成年人,可以培养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3.下列哪种方式不能取得国籍()。
A.以出生的方式B.以申请加入的方式C.以旅游的方式4.()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A.刑法B.民法C.宪法5.何洁上街购物被人偷走钱包,建议她依()向公安局报案。
A.《治安管理处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共10题,共30分)1.国际()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2.近年来,我国侵害()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
这些事件拷问社会道德的同时,也暴露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3.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是()。
4.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
5.我国将()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6.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
7.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提出了保障国民权利,但是当时内忧外患,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8.接受监督是()的要求,更是()需要。
9.近年来,我国侵害()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10.我们每年都要在北京召开()和()(简称“两会”)。
它的意义是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畅所欲言、(),发出国家公民的最强音。
三.(共10题,共20分)1.行政机关的名称中常常出现人民政府、部、厅、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