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李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一、引言

日本自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多种复杂的侵权行为案件,如大量的工厂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致损等等,导致了因果关系判断上的日趋复杂。因此,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日本侵权行为法的研究一般分为责任论和损害论两大部分,而每一部分的研究无不涉及因果关系理论。因果关系理论作为日本侵权行为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已颇具成果,而这些成果有的在司法实务上已得到采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侵权案件剧增,责任判断趋于复杂。在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上,受前苏联民法理论的影响,大多数学者持必然因果关系说。虽然已有学者对必然因果关系说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进行了分析与批判,甚至司法实务有时已不再采纳必然因果关系说,但新的理论并未定型,司法实务除必然因果关系说之外也未公开表明其他因果关系之理论根据。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司法实务的需要,无法适应各种新型侵权行为的出现。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日本侵权行为法之因果关系理论研究的法律依据、法解释背景和学说内容作一简要综述,以助于我国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研究。

二、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形成过程

(一)关于民法第709条的解释

日本民法典债权篇第709条作为对侵权行为的原则性规定,构成日本侵权行为法的核心。第709条(侵权行为的要件)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利者,负因此而产生损害的赔偿责任。”这一规定对侵权行为设定了统一的法律要件。从条文上看,颇近似于法国民法典的第1382条。第1382条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人员负赔偿的责任”,这一规定也属一般法上的统一的侵权行为规定。相比之下,德国民法典则分别对“侵害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及其他权利”(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违反保护规定”(同条第2款)和“故意违反良俗”(第826条)三类侵权行为分别作出了规定。

关于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根据第709条,日本学界几一般采二元构成说,即指作为客观要件的违法性(侵权损害事实)和作为丰观要件的有责性(责任能力、故意、过朱)。(1)所谓违法性,指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财产,信用等权利或法益受到侵害的状态,该状态是由于人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所致。所谓有责性,近来的学说、案例对故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意、过失的解释已从传统的心理状态说逐渐转为违反行为义务的行为说。(2)过失的要件即指违反行为义务的行为之存在。(3)在确认行为人确有加害行为和受害人确受损害的情况下,须证明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多年来,日本的大多数学者对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采两分法,认为民法第709条的第一个“因”表示“作为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加害行为与损害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个“因”表示“作为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范围的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4)这种两分法的法解释引自德国。在德国法解释上,德国学者将上述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因果关系和损害赔偿范围因果关系称为责任根据因果关系和责任充足因果关系。(5)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民法典没有经历过“自然成熟的过程”,更不是这一过程的结晶,而是先“引进技术”后实践体验。因此,尽管现行民法典是先受法国民法典之强烈影响、后又以德意志帝国民法典为楷模的“混合继承”的作品,但在法典诞生之后的学说研究上却完全是“德国学说的继承”,“甚至当时形成一种气氛,似乎不研究德国法学就不能算是法学家”,从而在法典与学说之间形成距离,有学者称其为双重结构。(6)如上所述,关于第709条因果关系的两分法正是受德国法解释之影响而来,是日本因果关系理论的多数说。

(二)关于民法起草者意图的争论

日本民法典虽然对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即作为侵权行为要件的因果关系和关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范围的因果关系通过第709条作了规定,但并未对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的范围本身作出法律上的规定,即法律上没有规定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的原则。相比之下,民法典却对违约行为的损害赔偿范围作了明文规定,即民法典第416条。该条规定:“(损害赔偿的范围)(一)损害赔偿的请求,以赔偿因债务不履行而产生的通常损害为其标的。(二)虽因特别情事产生的损害,但当事人已预见或可以预见该情事时,债权人亦可请求赔偿。”从内容结构上看,该条文明显采限制赔偿原则。

关于民法的起草者未对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范围作原则规定的意图究竟何在,学界有不同看法。根据法典调查会民法议事速记录第40卷第159页的记载,民法起草人穗积陈重博士曾有过如下解

释:“既然存在原因结果之关系,既然就其原因另有其他之标准并就其结果得以证明,其责任者对其结果之全部须负赔偿之责,此解相当。”从这句话的内容上分析,似主张不应对损害赔偿的范围加以限制。但同页又记录了博士的另一句话:“以目前之预想很难对今后所生之损害加以界定。莫如由裁判官依其有否原因结果之关系作出判断更为妥当。故立此案。”从此句分析,似乎并不主张无限制地赔偿损害。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民法典成立之初期的学说一般以法律上未对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作出规定为由,认为起草者之本意在于不对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加以限制.其代表人物是奠定了日本德国法学研究之基础的石坂音四郎博士。石坂在其著名的《日本民法债权总论》中指出,“我国民法典关于违约行为之损害赔偿设有限制,规定只赔偿因债务不履行而产生的通常损害,对于因特别情事产生的损害,规定只有在当事人已预见或可以预见该情事时方可赔偿。与此相反,关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未设任何限制。”(7)

在以后的学说中,一般有两种见解。一种继承了石坂学说,认为起草者之本意就是对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范围不加限制,即对违约行为实行限制赔偿原则,而对侵权行为实行完全赔偿原则。(8)另一种见解认为,民法起草者的意图并不是采用德国民法那种排除法官之裁量的完全赔偿主义,而是委托法官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妥当结论。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不同,情况比较复杂,很难断定何为通常损害,何为加害者事前可预见之特别损害,因而不设条文规定,而由法官个案处理。(9)

无论民法起草者的初衷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制赔偿主义已在侵权行为之损害赔偿的学说与案例中固定下来。

(三)关于“富喜丸”号判决的意义

如前所述,山于日本民法典没有经历过自我成熟的阶段,完全是一部在立法体例上以德因法为楷模、在内容上深受法国法影响的“混合继承”作品,因此在1898年民法典实施后,日本的民法解释学处于空白状态。石坂音四郎博士最早将德国的民法解释全面引进到日本。关于因果关系,石坂博士有如下解释:“应当严格区分因果关系之问题和过失之问题,损害赔偿义务之成立虽然以具备因果关系和过失为原则,但仅以因果关系之存在足矣。因为有的场合虽无过失但可能发生损害赔偿之义务。故须知因果关系与过失是分别独立之存在。因果关系指行为者与结果之客观关系,过失指行为者与结果之主观关系,应对二者区别研究。”(10)“损害赔偿之目的是使受害人的损害恢复到事实发生前的同一状态。因此要求对所发生之全部损害进行赔偿。故损害赔偿之范围依因果关系而定……”“须对基于适当条件之原因而发生的全部损害进行赔偿”。(11)“所谓适当条件,指发生某结果之必不可少的条件,且该条件不仅在特定之场合而且在一般情况之下对发生同一结果为有利条件,换言之,系具有发生结果之可能性的条件”。(12)石坂的上述解释继承了德国法学将责任原因与赔偿范围割断的理论、完全赔偿主义的理论和相当因果关系的理论。日本学者在引进相当因果关系概念时忽视了对德国法整体结构的理解,对这一概念在日本法解释上的运用没有特任何怀疑的态度,而是热衷讨论可否将第416条解释为相当因果关系以及第416条对侵权行为是否适用。(13)在学说上首先持肯定态度的是鸿山秀夫博士。鸿山在其著作《日本债权法(总论)》(1916年)中作了如下解释:“关于因果关系之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意义……,我认为在理论上相当因果关系说较为妥当,况且民法416条所规定的就是相当因果关系之内容……”“……关于损害赔偿的

范围,债务不履行和侵权行为之间没有差异”。鸿山的见解成为后来的多数说。

大审院1926年著名的“富喜丸”号判决肯定了多数说的见解,成为其后司法裁判的依据。1915年4月,X所拥有的富喜丸号汽船与Y所拥有的汽船相撞而沉没。X以富喜丸之沉没是由于Y方船长之过失所致为理由,向Y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大审院在对此案作出判决时除了对毁损物的价格算定基准时、因毁损所失之使用收益等作出判断以外,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在判决中明确了第416条与相当因果关系概念、第416条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范围的关系,即第416条之规定“明确了相当因果关系之范围,不仅适用于债务不履行之场合,而且类推适用于侵权行为之场合”。(14)这句话为第416条与相当因果关系划了等号,并把第416条所体现的限制赔偿原则引进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领域。

(四)小结

从1898年民法典开始实施到1926年“富喜丸”号判决的二十多年间,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以第709条为根据,通过引进德国学说和司法实践,形成了基本的框架。这个框架的特点是,首先,

将因果关系区别为侵权行为成立要件的因果关系和限制损害赔偿范围的因果关系,采纳了现代民法学因果关系理论的两分法。其次,在对日本民法典有关侵权行为和损害赔偿的条文进行法解释时,大量引进了德国法解释的理论,在对这些理论消化的过程中,将不适用的部分舍弃(如完全赔偿的原则),将可用的部分吸收(如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再次,通过司法实践将第416条类推适用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补充了法律漏洞,统一了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在损害赔偿范围问题上的限制赔偿原则,三作为侵权行为成立要件的因果关系

(一)事实因果关系说及其意义

70年代初,东京大学教授平井宜雄关于因果关系的新学说,一般称“平井说”。平井认为,以往日本民法上所议论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包含着三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应当明确加以区别。其一,为事实因果关系或称自然因果关系。指若不存在被告之行为事实则不发生原告之损害事实这一事实关系。这里的事实因果关系不包含法的价值判断,而是对纯粹的事实过程的认识.平井认为只有事实因果关系概念才在日本民法上具有“法技术性意义”,“作为侵权行为的成立要件,所谓行为与损害之间所要求的因果关系是事实因果关系”。同等于美国侵权行为法的“事实上原因”。其二,为损害赔偿的范围或称保护范围。指在承认原告之损害与被告之行为之间存在事实因果关系的前提下,对事实因果关系上的损害进行政策性的、法的价值判断,以便妥当地界定被告所赔偿的范围。其三,为损害的金钱评价。指对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经过法的价值判断后的被告应当赔偿的损害进行金钱评价。平井指出,为了澄清因相当因果关系概念的使用而引起的理论上、法解释上的混乱,除上述事实因果关系以外,不宜在另外两个问题(保护范围和损害的金钱评价)的语言表达上使用“因果关系”,况且它们也不属于因果关系范畴。(15)

尽管学术界对平井宜雄理论中的“保护范围”和“损害的金钱评价”有许多异议,但对事实因果关系的概念已经给子认同。“平井说”的功绩之一在于通过对以往比较混乱的因果关系理论进行透彻的分析,更加明确了责任要件因果关系和保护范围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而区分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在越来越复杂的侵权行为案件中显得极为重要.在过去较简.单的侵权行为案件中,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否并不成为争论的焦点,一也不会因其争论左右判决结果,例如川崎公害诉讼案件,很容易证明工厂的煤烟与工人的呼吸器官疾病存在因果关系,此案所争论的是在多大范围内给予受害者赔偿的问题。而其后发生的仙台流感预防接种与急性弥慢性脑脊髓炎案件上,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否成为争论的焦点,它所关联的是侵权行为是否成立的问题,而不是赔偿多少的问题。因此,在复杂案件的处理上,将因果关系区分为侵权行为成立要件的因果关系(也称责任要件因果关系)和损害赔偿范围的因果关系(也称责任范围因果关系)对实务裁判十分重要。

(二)事实因果关系的一般规则与复杂形态

法律主体Y的行为与法律主体X所受损害之间的事实因果关系之存否,通常根据“无彼即无此”这一条件关系判断,也称“要是没有”检验法在事实经过比较简单的场合,运用这一规则很容易判定事实因果关系,但事实经过复杂的场合这一规则显得缺少说服力。所谓事实经过复杂的场合,日本学者有各种列举,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形态。

(1)事实因果关系的并行重复

指两个以上原因事实并行、重复作用导致一个结果发生,其中任何一个原因事实都可构成与结果之间的事实因果关系,而且结果并未因复数原因事实的作用而不同于任何一方原因事实导致的结果。例如,甲向X的水井里投放了致死量的毒物,紧接着乙重复了同样行为,X因饮用水井中的水而死亡;又如,甲、乙两工厂同向一条河川排泄有害物质,使下游农作物受损,其中任何一方的行为均可能造成同样结果,两工厂的行为相加并未使损害结果较一方可能造成的结果增大;再如甲、乙摩托车同时从原告所乘马旁通过,马因噪音受惊,致使原告受伤,其中任何一台摩托车的行为都可能带来同样结果。在这里,如果沿用“无彼即无此”公式,甲、乙都可以免责,因为甲、乙的某一方不存在都会有同样的结果。对此,有学者坚持认为,甲、乙任何一方的行为与结果之间都存在事实因果关系,这里的“事实因果关系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是更高抽象水平上的价值判断”,“无彼即无此”的公式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判断”。(16)

(2)复合的事实因果关系

证明Y的行为与X的损害之间存在事实因果关系时,不要求前者必须是后者的唯一原因。当Y之行为以外的事实也构成损害发生的必要条件、该条件与Y之行为共同导致损害的发生时,只要证明Y之行为是导致损害的必要条件,便可认为Y之行为与X之损害之间存在事实因果关系。例如某人以伪造证书申请房地产登记,登记官员(国家)未发现证书为伪造而给予登记(实体法上属无效登记),其后不动产的买方因此而蒙受损害。(17)又如Y驾车撞伤X,本来X的伤势不可能死亡,但X在病院接受治疗时却因医院失误而死亡。(18)可见Y之行为与其它复合性原因事实中,若有一方不存在时,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损害不可能发生,如上述不动产例;另一种是损害可能会小些,如上述交通事故例。而后者的情况往往又比较复杂。在复合性事实因果关系中,损害可能由多个行为之竞合而导致,有时各行为同时发生,有时异时发生;而损害本身也存在一次性损害和后续损害。有学者将这种复合性因果关系称为“寄与性原因竞合”(19),这是因为在判断各行为与损害之间的责任范围、损赔范围上必须考虑它们的“寄与度”;也有学者将这种复合性因果关系称为“部分性因果关系”,因为多个行为中的某个行为只是导致损害发生的部分原因,只负部分责

任。(20)这两种学说都是从损害赔偿的角度提出的。当然,在责任范围、损赔范围(或称保护范围)上经常争论的问题基本上就是这类因果关系问题。(21)

(3)假定因果关系

指Y之行为导致了X之损害D的发生,但是,如果假定没有Y之行为,与Y之行为无关的Z也会导致同样结果D的发生。例如Y枪杀了X的狗,但实际上狗在此之前刚刚食用了Z投放的毒物,即使不被Y枪杀也会很快死亡,这里Z与D的关系为假定因果关系。如果Z与D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影响Y的责任范围和赔偿范围?这个问题尚无学者拿出成熟的意见。也有学者将这种情况称为“因果关系的中断”或“凌驾因果关系”。认为Z的行为尚未产生D之前因发生Y之行为,Z与D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断,因此对结果D的责任不成立;但如果在Y之行为之前因Z的行为已发生部分结果(如狗已昏迷等),当然应承担责任。(22)森岛教授从侵权行为法的目的性考虑,认为为了抑制事故应当承认Y和Z与D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23)

(4)加害人不明的共同侵权行为

例如A与B两人玩猎枪,其中一人的子弹击中C,致使C负伤。虽然不能证明是A, B哪一方的行为,但是根据日本民法第719条的规定,以连带责任的方式处理。按照事实因果关系理论,认为A与B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是一个行为整体,导致C之损害的发生;按照森岛昭夫教授的观点,这种

因果关系的判断应以侵权行为法之目的之一的抑制事故为基准。

(24)

(三) 关于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

在日术经济高速增长之前,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一般不成为争论的焦点,因为在侵权行为的诉讼案中很少因为事实因果关系认定上的复杂性对判决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进入“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交通事故、医药和医疗损害、公害等一系列发生概率高、专业性强、损害范围广的现代型侵权行为的出现,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越来越困难,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日益引起人们的注目。关于事实因果关系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盖然性说

盖然性说认为,在现代侵权行为中,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常常需要受害者具备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如果在举证责任上对受害者要求过严则有失公平,因此应从确定性认定向盖然性认定方向缓和。其主要内容为,第一,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在形式上仍由原告受害人承担;第二,被告若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之不

存在则视为因果关系存在,以此实现举证责任的转换,习惯上称事实推定理论;第三,只要求原告在相当程度上举证,不要求全部技术过程的举证。盖然性说在公害诉讼中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加藤一郎教授认为,民事案件不同于刑事案件,原告与被告各自所主张的事实因果关系中哪一方盖然性大哪一方就可能获胜,如用数字表示,只要具有超过50%的盖然性,就可认为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在。加藤一郎教授称这种方法为“优势证据”,(25)主张在民事案件上心证的判断只要达到因果关系存在的盖然性大于因果众之不存在的盖然性这一程度,便可认定因果关系之存在。(26)

盖然性说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在公害等复杂的民事诉讼案的裁判上将裁判机构从可能卷入的不必要的科学争论的危险中解救出来;另一方面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复杂多样的社会形态下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因此其理论的方向是妥当的。但是,盖然性说这种“降低证明度”、的方法目前只用于公害等复杂的诉讼上,因此从民事诉讼的角度看,这种对不同案件要求不同心证程度的做法在理论根据上尚欠说服力。

(2)间接反证说

间接反证说将构成因果关系的事实不是作为一个要件事实(如盖然性说即此)而是作为复合的要件事实把握,分别认定。在新泻“水(吴病”判决和富山“痛痛病”判决中法院采取了这种方法。依此理论,首先将因果关系这一要件事实分为数个认定主题,如被告企业生产过程中特定物质的发生(A)、该物质对外部的排出(B)、通过媒体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扩散(C)、与原告身体、财产的接触(D)、损害的发生(E)等。其次,原告无须对A→B→C→D→E全过程举证,只要举证其中主要事实,其它过程、事实(间接事实)则可根据通常之经验推定。如原告举证被告企业在河流上游排出有毒物质(B)和该物质给下游原告带来损害(E)

或该物质接触到原告这一事实(D),即可推定B→C→D→E过程之存在,同时还可推定该有毒物质是在被告工厂企业活动过程中产生(A),A→B→G→D→E的推定可成立。若被告有异议,须对上述各项逐一反证,故称间接反证。这种理论同样有助于缓解原告在复杂性案件上的举证困难。

(3) 经验法则

所谓因果关系认定之困难,一般有两种,一是具体事实之存否的认定困难,二是因果关系判断之前提的“因果法则”或“经验法则”,不清楚。由于民事诉讼上所要证明的事实实际上都是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因此事实认定上常常伴随困难,这时可利用经验推定的办法。但是,如果“经验法则”本身暧昧不定时,就不可能判断事实。例如公害、医疗、医药损害的因果关系认定困难常常是由于关于因果关系的经验法则不清楚,这种不清楚是由于对自然科学的因果法则认识不足、前述盖然性说和间接反证说就是对不能依经验法则推定时的补充理论。反之,经验法则又是它们的基础。经验法则在裁判中起着重要作用,日本最高裁判所有如下解释:“诉讼上的因果关系证明与

毫无疑义的自然科学证明不同,它是根据经验法则综合参考全部证据,证明能够认定某特定事实导致某特定结果之关系的高度盖然性,这种判断以具备通常人不加疑义之程度的真实性确信为必要,且以此足矣。”(27)

(4)疫学因果关系论

在痛痛病、水俉病、四日市哮喘病和SMON(亚急性脊髓视神经障碍)诉讼中,作为因果关系的认定手段,疫学理论得以充分的发挥。疫学因果关系论与盖然性说相结合厂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责任。所谓疫学指(1)某因子在某疾病发生之前已存在、(2)该因子所作用的程度明显提高了该种疾病的催患率、(3)该因子若不存在时该种疾病的罹患率明显降低、(4)因该因子之原因所作用的机制在生物学上能够证明。凡构成以上四条件时,该因子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便得以认定。这种方法作为理论性推定是妥当的,但实践采用时需要大量统计资料。另外,这种方法在用在出现于多数人中的普遍现象时具有说服力,而就单个人的病因分析并不适用。因此,疫学方法在认定因果关系时作为经验推定的方法之一非常有用,但因其可用范围狭窄,不足以单独成为减轻举证责任的普遍方法。

(5) 比例认定说

比例认定说认为,根据因果关系的心证程度,按比例决定损害赔偿额。也有人解释为是按因果关系存在的盖然性之程度决定赔偿额,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故也称“确率性心证说”。东京地方裁判所在一起关于再发后遗症与过去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诉讼上曾依此说作出判决,承认再发后遗症之损害的70%与以前事故具有因果关系。(28)对于这种认定方法,持赞同意见的学者认为,在民事案件中,法官很难在绝对清楚的判断基础上作出判决,几乎总是在判决的同时还留有相当程度的疑惑。因此,尽管比例认定也许会导致事实认定上含糊的危险,但从实际操作上看,依此说认定事实以便决定赔偿尚有一定意义。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如果承认比一例认定说,意味着在认定主要事实时既不需要百分之百的证明,·也不需要依盖然性的证明、只要明确证明度即可,因此要求法育在每个案子上都要明示其心证度,而这种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29)

(四) 小结

事实因果关系说作为侵权行为成立要件的因果关系概念已在日本得到大多数学一者的肯定,它的意义正在于明确区别了责任成立要件因果关系和限定损害赔偿范围的因果关系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因果关系,适应了现代民事审判实践的需要,体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思维程序。事实因果关系的一般规则和复杂形态同是现代复杂侵权行为因果关系的特征,复杂形态的出现并不是对一般规则的排斥,一研究复杂的因果关系形态,力求探讨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对因果关系一般规则的补充。日本学者对事实因果关系的复杂形态的研究是对

几十年来复杂的侵权行为案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随着大工业、高科技社会的发展,事实因果关系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形态。如何认定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在,是事实因果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如何客观地、公正地确定责任的归属。本文所举的5种学说中,在日本最普遍使用的是盖然性说和经验法则,间接反证说和疫学方法都是在处理公害等复杂案件中对经验法则的补充,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责任。比例认定方法实际上所要解决的对象是损害赔偿的范围问题,而生硬地用于对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上似乎欠妥。但是无论哪种学说尽管各具其有用性或局限性,均已在理论上定型或基本定型,并为司法实务所采纳。

注释:

(1)北川善太郎:《债权各论》(有斐阁,1993年)第235页。

(2)同上,第243页。

(3)平井宜雄:《债权各论》(弘文堂,1993年)第28页; 几代通、德本伸一:《不法行为法》(有斐阁,1993年)第17页。

(4)我妻荣:《事务管理、不当得利、不法行为》(日本评论社,1938年)第153-155页;加藤一郎:《不法行为》(增补版)(有斐阁,1974年)第152页。森岛昭夫:《不法行为法讲义》(有斐阁,1987年)第273页。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5)平井宜雄。《损含赔偿法的理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71年)第27页.

(6)北川善大郎:《民法的理论和体系》(一粒社,1987)第6页.

(7)石坂音四郎:《日本民法债权总论》上卷(有斐阁,1911年)第313页。

(8)加藤一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范围)判例演习·债权法2》(增补版)(有斐阁,1978年)第254页;北川善太郎:《债权各论》(有斐阁,1993年)第258页.

(9)森岛昭夫,前引书第309页。

前田达的:《不法行为归责论》(创文社,197a年)第231页.

(10)石坂音四郎,前引书第288-289页.

(11)同上第311页.-

(12)同上第329页.

(13)平井宜雄:《损害赔偿法的理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71年)第78页.

(14)大判大正托年5月22日民集5卷6号第380页.

(15)参见平井宜雄:《损害赔偿法的理论》、《债权各论》II

(16)平井宜雄;《损害赔偿法的理论》第433页,

(17)最判昭和43年6月27日民集22卷6号第1339页(此案例肯定了国家赔偿贵任).

(18)东京地判昭和42年6月7日下民集第18卷第5、6号第616页。

(19)森岛昭夫:《不法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载《法学教室》1992年12月第147期第22页,这里的“寄与”引用了日文原文汉字,表示“促成”.之意.

(20)滨上则雄:《部分因果关系理论》,载民商法杂志第66卷第4号.

(21)几代通、德本伸一:《不法行为法》第122页.

(22)同上

(23)森岛昭失,前引文第21-22页.

(24)森岛前引文第22页。

(25)加藤一郎:《公害法的生成与发展》(岩波书店,1963年)第29页.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吴修政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 因果关系作为侵权法的构成要件之一,一直是侵权法领域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起步较晚且受前苏联必然因果关系理论的影响,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研究发展缓慢。近些年来,学界开始摒弃固有因果关系理论的束缚,吸收借鉴大陆法系相当因果关系学说、法规目的说以及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两分法、可预见性理论等因果关系理论学说,结合中国法制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使得中国的侵权因果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因果关系并非一个简单的抽象的的理论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热衷于探索因果关系中一些模糊不清的公式或者标注,必须从侵权行为法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既要从理论上实现因果关系概念界定的合理,又要使因果关系与个别案件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关键词] 因果关系两分法;相当因果关系;法律政策;可预见性 一、侵权法因果关系的基本原理 (一)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两者的统一性表现在: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原因和结果的相对性,即事物是普遍

联系的,原因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即两者均存在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果多因等复杂现象。 二者的差异性体现在:1.哲学上考察因果关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现象把握因果关系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法律上考察因果关系的目的在于解决责任上的承担问题(解释性探查和规则性探查);2.诉讼的目的不在于还原客观真实,而在于实现法律真实。诉讼中无论损害的真实原因能否被发现,都必须对因果关系问题进行认定。而哲学上研究因果关系的最终目的却是发现绝对真理,而且过程永无止境。 (二)侵权法上的原因与结果 理论界在研究因果关系的过程中似乎对结果的概念界定并无太大争议:结果即是受害人遭受的人身或财产方面的不利益。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原因的研究上,英国哲学家穆勒提出一个关系概念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事件间的恒常顺序,由此产生了下面的推论:1.断定一个事件是另一个事件的原因,也就间接断定若干个同类事件永远会伴随着发生若干个另一类事件。2.并非哪一种单一事件引起了其他事件;相反,这种恒常顺序的引起者是多个条件的复合体,其中可能包括事件,也包括持续状态和消极条件。3.同一结果在不同的场合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原因 。穆勒的理论第一次将科学考察中对类型化事件的原因探查转移到了对社会生活中个别事件的探查,迈出了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从公式化到“实用”主义的第一步。 在穆勒研究的基础上,哈特和奥诺尔提出了常识因果关系理论。

侵权行为法知识要点

侵权行为法知识要点整理 一.相关概念: 1.侵权行为:是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 2.规范竞合:同一事实符合数个规范的要件,使该数个规范都得到适用的法律现象。 3,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过错实施某行为致人损害时,适用民法上的一般责任条款。 4.特殊侵权行为:指当事人基于与自己有关的行为、事件或其他特别原因致人损害,依照民法上的特别规定或特别法的规定而应付民事责任。 5.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6.侵权责任法:关于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对侵权行为如何制裁、对侵权行为损害后果如何救济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7.过错责任原则: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和归责的最终要件,同时,以过错作为确定行为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即在损害发生的情况下,与此相关的行为人谁有过错谁就应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的行为人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8.过错推定原则: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推定其有过错并承担侵权责任。 9.无过错责任原则: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10.公平责任原则: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法律也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公平合理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原则。 11.抗辩事由:是指行为人针对受害人要求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其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对抗性;客观性 12.责任形态:是指在侵权法律关系重,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不同表现形式,即在侵权法律关系中,根据不同的民事行为类型的要求,民事责任在不同的当事人之间进行分配的表现形式。 13.直接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侵权责任。是一般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14替代责任:为他人的行为负责或为自己管领下的物件致害负责的侵权责任。是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15单方责任:由侵权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 16双方责任:由侵权法律关系当事人各方承担责任。主要表现为过失相抵。 17过失相抵:在侵权损害赔偿中,由于与有过失的成立而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18补充责任:有数人须承担责任,但责任有先后顺序,首先由造成损害的直接责任人承担责任,在直接责任人无力赔偿、赔偿不足或者下落不明的情况下,才由其他责任人承担责任,并可以向直接责任人追偿的责任形态。 19责任竞合: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多种责任形式并存和相互冲突。 20一般侵权行为:是最基本的侵权行为形态,是指法律无特殊规定、适用一般侵权规则的行为。 21一般人格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享有的,概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并由此产生和规定具体人格权的个人基本权利。 22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23.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一方因侵权行为或不履行债务时而对他方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补偿对方损失的责任 二.侵权行为的特征:1、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人身和财产)的行为

危机理论概述

危机理论概述 (1)危机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危机的概念是由凯普兰最先提出来的。[2] 凯普兰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即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也就是危机状态。简言之,危机意味着稳态的破坏。危机形成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期:危机前状态、易感期、重整期。 (2)危机的定义 什么是危机?迄今为止,对于危机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危机管理研究专家和实践者都基于危机的实例来阐述危机和危机管理的不同方面。[3] 1. 福特斯(Foster,1980)发现“危机有四个显著特征:急需快速作出决策,并且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物质资源和时间”,并将此作为危机的定义。“紧急决策”、“人员严重缺乏”、“物质严重缺乏”、“时间严重缺乏”是危机情境的几个基本要点。 2. 罗森塔尔和皮内伯格(Rosenthal and Pijnenburg,1991)勾勒出更广泛的危机概念:“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 3. 巴顿(Barton,1993)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危机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巴顿还将危机影响的范围扩大到人和组织的名声,并由此认为沟通形象管理是必要的。 4. 格林(Green,1992)注意到危机管理的一个特征是“事态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他声称:“一旦发生危机,时间因素非常关键,减小损失将是主要任务。”格林认为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将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 5. 米托夫和皮尔逊(Mitroff and Pearson,1993)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危机发生的最初几个小时(或危机持续时间很长时的最初几天),管理者应同步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这些行动包括“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 以上关于危机与危机管理的阐述基本涵盖了危机的情境和危机管理的基本任务。我们可以将危机的定义为危及企业形象和生存的突发性、灾难性的事故或事件,这些事故或事件将给企业和公众带来极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企业形象,甚至使企业陷入困境,难以生存。他的特点是:突发性、严重危害性和舆论的关注性。 (3)危机的类型 1. 人力资源危机 企业最经常面临的,而且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首要危机均是人力资源危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非常直接和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

因果关系

德国法和美国法上对于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理论学说 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乃是侵权损害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果关系这一命题在古罗马时代事实上已经提出,但由于社会生活结构相对简单、侵权形式相对单一,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往往较为直白。 事实上,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从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出发,逆向查找损害发生的原因,具有逆反性的特点;同时,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在现实的司法审判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司法人员的主观因素在内,这就使主观与客观这一对哲学上的经典矛盾在侵权法中因果关系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果关系问题,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其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而且是一个民法命题;其不仅是一个法哲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民法哲学问题;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性,而且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对于它的研究不仅要深谙历史源远流长的民法学理论,而且要求占有丰富翔实的足以说明民法因果关系原理的典型案例;不仅要求了解现今世界主要法系国家各种各样的因果关系学说,而且要求掌握我国目前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现状及其发展;不仅要求融会贯通相关的哲学观点,而且要求领会侵权因果关系理论的特有精髓。 一、侵权责任法上的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是对人身或财产的侵害,须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而对于侵权责任的成立要件世界各国理论和学说各异。 在大陆法系的法国,主张过错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三个要件。在德国,主张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四个要件。 在英美法系,尽管没有成文的侵权行为法典,但学说与司法实践均将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责任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有学者认为因果关系甚至是确定侵权责任唯一的条件。 在台湾,胡长清先生认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类共七个要件。其中,主观要件包括意思能力和过错;客观要件包括自己的行为、权利的侵害、损害的发生、因果关系和违法。史尚宽先生认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归责性之意态、违法性之行为以及因果律。王泽鉴先生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侵害权利、造成损害和因果关系。在大陆,张新宝先生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四:侵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杨立新先生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王利明先生认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归责原则的不同而不同,在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中,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在公平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中,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梁慧星先生认为,无论依过错责任、或者是依无过错责任原则,均须确定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二、德国法 大陆法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将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区分为属于责任成立构成要件部分的“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属于法律效果部分的“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此系德国法上之通说,亦系德国法上对因果关系学说之至伟贡献。 责任构成因果关系,系指可归责的“行为”与权利受到“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其所欲断定的是是否因原因事实(加害行为)而发生;而责任范围因果关系,系指受侵害的权利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所欲认定的不是损害与原因事实的因果关系,而是“损害”与“权利”受侵害间的因果关系,即受侵害的多权利哪些应归属于加害人负赔偿责任的问题。 尽管大陆法系将因果关系区分为责任构成因果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但是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持一元论立场,坚持因果关系认定理论在法理逻辑上的和谐统一。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各国学说纷纭,对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择其要者,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义务射程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等。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 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 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 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

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 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 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 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 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 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 “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 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 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 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 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李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一、引言 日本自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多种复杂的侵权行为案件,如大量的工厂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致损等等,导致了因果关系判断上的日趋复杂。因此,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日本侵权行为法的研究一般分为责任论和损害论两大部分,而每一部分的研究无不涉及因果关系理论。因果关系理论作为日本侵权行为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已颇具成果,而这些成果有的在司法实务上已得到采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侵权案件剧增,责任判断趋于复杂。在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上,受前苏联民法理论的影响,大多数学者持必然因果关系说。虽然已有学者对必然因果关系说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进行了分析与批判,甚至司法实务有时已不再采纳必然因果关系说,但新的理论并未定型,司法实务除必然因果关系说之外也未公开表明其他因果关系之理论根据。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司法实务的需要,无法适应各种新型侵权行为的出现。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日本侵权行为法之因果关系理论研究的法律依据、法解释背景和学说内容作一简要综述,以助于我国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研究。 二、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形成过程 (一)关于民法第709条的解释 日本民法典债权篇第709条作为对侵权行为的原则性规定,构成日本侵权行为法的核心。第709条(侵权行为的要件)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利者,负因此而产生损害的赔偿责任。”这一规定对侵权行为设定了统一的法律要件。从条文上看,颇近似于法国民法典的第1382条。第1382条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人员负赔偿的责任”,这一规定也属一般法上的统一的侵权行为规定。相比之下,德国民法典则分别对“侵害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及其他权利”(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违反保护规定”(同条第2款)和“故意违反良俗”(第826条)三类侵权行为分别作出了规定。 关于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根据第709条,日本学界几一般采二元构成说,即指作为客观要件的违法性(侵权损害事实)和作为丰观要件的有责性(责任能力、故意、过朱)。(1)所谓违法性,指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财产,信用等权利或法益受到侵害的状态,该状态是由于人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所致。所谓有责性,近来的学说、案例对故

侵权行为法练习题

侵权行为法练习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其中包含单选和多选题): 1.下列抗辩事由中,哪些抗辩事由既可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又可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ABCD ) A不可抗力B 受害人过错C 第三人过错D 紧急避险 2、司机为避开横穿马路的小孩,紧急刹车,使车内人受伤,该行为是(BC ) A无因管理行为B 紧急避险行为C 执行职务的行为D 违约行为 3、李某有一机器,为了避免邻人借用,将主轴上的固定键卸下,逢人来借用时就称机器坏了。一日李的好友王某来借,碍于情面,李只好借他,但忘将固定键装上;王在使用时,配件飞出,将王之子打伤。对于王某父子所受到的损害,李某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 D ) A.李某不承担责任,因为这属于不可抗力 B.李某应当给王某及其子以适当的补偿,因为这属于受害人也有过错 C.李某应当与王分担责任,因为属意外事件,按公平原则处理 D.李某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他明知借用物有瑕疵而不加说明,存在过错 4、、侵权行为法中的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含义表明( A )。 A.加害行为人有无过错对民事责任的构成和承担不产生影响 B.不论原、被告是否有过错,都由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C.加害人为减免责任的抗辩时,不得以受害人有过错为抗辩事由 D.加害人只要举证自己没有过错,即可减轻责任 5、甲、乙各自赶一头牛,同乘一条船过河,当时天下着大雨,船被洪水冲下来的石头打斜,危及到人、船的安全,甲急中生智,将自己的牛推至河中,接着又将乙的牛推至河中, 这样,甲、乙才安全渡河,但牛被大水冲走。乙到了对岸,提出甲只能将自己的牛推下河,不应该将他人的牛也推下河,因此要求甲赔偿损失。请选择( C )。 A.甲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甲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甲的行为与损害后果没有因果关系 C.甲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D.甲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6、在下列民事责任形式中,属于侵权责任形式的有(ACD ) A.赔偿损失 B.支付违约金 C.恢复原状 D.消除危险 7、以下是我国《民法通则》特别规定的四种侵权行为,根据这些规定,加害人(被告) 有无过错与其是否承担侵权责任无关的有( ABD )。 A.(第122条)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B.(第123条)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C.(第126条)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D.(第127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 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因为其重要性和复杂性的关系,一直都是刑法学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至今日,对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具体的认定,学术界也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刑法因果关系存在着多种理论和学说,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中,中断和介入是最复杂的问题,怎样在刑事案件中准确判断介入后的因果关系,是刑事案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解决了介入因素这个环节,才能正确认定刑事责任中的是非问题。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介入因素 一、因果关系概述(一)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存在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一种非具体的、抽象的因果关系。一个人只能对自身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以及该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种因果关系成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负责的必要条件。(二)相关因果关系学说 因果关系学说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发展,不同法系之间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学说主要包括: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而英美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学说主要包括近因说和预见说。两个法系对因果关系的研究都各有长处和不足,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剖析[1]。 二、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一)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包括一因一果和多因一果两种形式。相对于单一的因果关系,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在刑事案件中更加常见。《犯罪通论》的观点认为,可以中断原先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介入另一个确实存在与危害结果性质相同的原因,及介入因素与危害结果存在这同一性;二是阻断原先因果关系的因素必须是异常的;三是介入的因素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必须是合乎规律的。而介入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是自然因素、可能是第三人、甚至可能是被害人自己的行为[2]。(二)介入因素的分类 因果关系的介入主要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类型,自然因素的介入比较简单,在此主要分析人为因素的介入。 人为因素阻断因果关系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个环节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第三人的介入 第三人故意行为的介入。若第三人的故意介入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直接、主要原因,而之前实行人的危害行为只能成为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而存在,是第三人的行为介入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的情况下应当认定第三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则不存在因果关系[3]。另一种情况,即行为人的实行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第三人的介入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时,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还是成立因果关系。 第三人过失或无过错行为的介入。行为人的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出现了第三人过失或者无过错行为介入的情形下,如果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该实行行为包含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时,即使是第三人的介入导致了危害结果的直接发生,也应成立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

我国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

我国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 张佑k201102155 法律硕士(非法学) 侵权责任构成中的因果关系要件,就是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它指的是违法行为作为原因,损害事实作为结果,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前者引起后者,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观联系。1在早期由于行为结果之间关系的明显性,因果关系的判断是一种简单并且直白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实情况和理论的复杂性都在一次又一次挑战因果关系的理论。在近两百年来众多学者对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提出了大量精辟的见解,创建了大量的学说,包括英美法系的“两分法”判断方式,大陆法系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这些理论是人类关于因果关系最有成绩的研究成果。但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全面地解决所有问题,即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断标准。因果关系这个命题的复杂性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向人们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笔者也并不想也不能通过自己浅显的论述将这个问题论述的很透彻,仅期望通过文章谈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初步看法,一则供实践之借鉴,二则让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得以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之机。 目前,我国侵权法界的因果关系理论上主要有以下学说: 一、条件说 所谓条件说系指“若无该行为,即应不生此结果”之必然的条件关系之谓。2古振晖在《论相当因果关系之“相当”(上)》中说道:条件说主张,凡是事物发生的必要条件者,都是事物的原因;凡是事物发生的必要条件者,其对于结果来说,都是等价的。“只须系必要条件”则价值皆属相等,故一称同等说,或称为‘必要条件的理论”。涂斌华在《侵权法上因果关系》中指出:依据该说,认为加害行为与其所引起的一切损害后果之间均存在因果关系。换言之,只要某一行为为某一损害的条件,该行为与损害间即具因果关系。其特征在于认为,一切条件都是平等的、等价的,无论该条件是单一的还是复数的,无论是该条件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无论该条件是起主要作用的条件还是起次要作用的条件。 陈施见《侵权法因果关系研究》:在笔者看来有着深厚哲学基础的条件说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们主观因素的干扰,是一种最具有客观性的理论。虽然条件说逐步走向衰落,但后继而起的许多理论都是以条件说中的必要条件理论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 的认定中也应当采用条件说合理的部分。 二、原因说 原因说是在条件说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部分重要的条件视为原因,原因说又被称为限制条件说,选择条件说和重要条件说。3对于原因说,王旸《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研究》中认为首先应当承认其在限制条件说不当的扩大条件范围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该理论在如何区分原因和条件上都争论不休,存在“必要原因说(necessary cause)”、“最终原因说(ultimate cause)”、“有效原因说(efficient cause)”、“直接原因说(direct cause)”等,如此众多的理论观点,对于原因与条件的判断并无一个客观、统一的标准,学说之间大相径庭甚至互相指责,无疑也很难在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王利明在《侵权责任法》一书中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认为直接原因说具有合理性: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无需再适用其他因果关系理论判断,直接确认其具有因果关系。最常见的就是一因一果的因果类型,这种因果关系极为简单,很容易判断这样的 1参见杨立新:《侵权行为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100页。 2参见周国良:《刑法因果关系的定型性》,载《检察实践》2005年第3期67页。 3参见李仁玉:《比较侵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好文)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摘要」我国目前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仍非常滞后,尚未形成任何定型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不能适应现实司法审判实践的需要,因此,对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果关系问题是民事侵权案件构成要件之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而且在法律上尚无明确规定的问题。尽管各国法学家对因果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至今仍无一方案能妥善解决问题。秉承现代民法精神的各国侵权行为法无不承认因果关系是使人对某种损害结果或不法事态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而如何正确确定因果关系也因此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法官的眼球。但令人遗憾的是,因果关系问题目前仍然是一个远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世界两大法系代表理论之比较,我国目前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现状及其发展、因果关系的证明,融会相关哲学观点论述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侵权法,因果关系,证明,认定 现代侵权法以自己责任为一般原则,该原则的核心为行为人对且仅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负责,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侵权责任的成立必须以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乃是侵权损害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从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出发,逆向查找损害发生的原因,具有逆反性的特点;同时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司法人员的主观因素在内,这就使主观与客观这一对哲学矛盾在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上尤为突出。 一、世界两大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比较 (一)大陆法系因果关系学说 大陆法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他们将因果关系区分为责任构成因果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责任构成因果关系性质上讨论的是侵权责任的构成问题,而对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则属于损害赔偿责任范围问题。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义务射程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等,其中最为通行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我国现代民法及司法实践中也倾向于此种说法。 相当因果关系说为1888年德国富莱堡大学教授Johamn .Von.Kries 提出的,后成为权威性学说性。所谓相当因果关系是由“条件关系”及“相当性”构成,即某一原因仅于现实情况发生某结果时,还不能断定有因果关系,须依一般观念,在同一条件存在就能发生同一结果时,才能认定该条件与该结果间有因果关系,也即在“条件说”的基础上再引入“相当性”对条件说进行必要的限制。诚如王伯琦所言:“无此行为,必不生此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以生此损害,则有因果关系。无此行为,虽必无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中损害者,即无因果关系。” 判断相当性的标准有三种学说:一、主观说,此说主张应以行为人行为时所认识或所能认识的事实为标准,确定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doc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 第三章、英美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检讨 第一节、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之结构 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的是一种两分法的思维程序。英美法把因果关系区分为两类,一为事实上的原因(Cause in Fact),二为法律上的原因(Legal Cause),也称为近因(Proximate Cause)。其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也是分为两个步骤的,事实因果关系由陪审团认定,而法律因果关系由法官认定。 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客观事实问题,即从客观事实的联系上分析归纳出导致损害结果的原因范围。一般而言,所有对结果的发生具有原因力的事实,都可以称为该结果事实上的原因。但是,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是反映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事实上的联系,并不直接印象侵权责任。行为人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除须具备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还须具备法律上的原因。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法律上原因”这一术语并未被英美法院广泛接受,习惯上仍然称为“近因”(proximate cause)。[35] 近因(proximate cause),与远因(remote cause)相对,法谚“只看近因,不看远因”就是通常所说的近因原则。但是,这里的“近”和“远”怎么界定?是以时间的先后来划分,还是以效力的主次来划分?

《布莱克法学词典》认为:“这里所谓的最近,不必是实践或空间上的最近,而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最近。损害的近因是主因或动因或有效原因。”而美国著名的侵权法教授Prosser则认为,Proximate一词,系谓时间与空间上最近。而1918年英国上议院在Ley land shipping Co.Ltd.V. 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一案中作出的判决认为近因是指效力上占主导地位(dominant efficacy)的原因。 以近因作为因果关系判定的标准首见于美国法院1866年在著名的纽约火灾案的判决,该案建立了这样一项法律原则,即如果被告因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大片建筑焚毁,该被告仅对所引燃的首幢建筑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36] 即在认定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时,首先必须明确侵权人之侵害行为即应由其负责人的事件是否在事实上与侵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之后再对事实上构成损害原因的侵害行为或应由侵权者负责的事件是否成为侵权人对由此引起的损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上原因作出判断。如侵害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联系,问题就此终结。否则,则再进一步确定此种客观因果关系能不能作为决定侵权责任之因果关系。 [37] 第二节、学说之列举与检讨 按照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认定的两分法的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刑法上偶然的因果关系?是否所有存在条件联系的事物关系都可能被认定为偶然因果关系?是否所有的偶然因果关系都必须被归责?笔者认为,将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和偶然,并没有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具体理由是:1、从哲学概念上来讲,不能混淆因果性与必然性。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否则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之争于无形中变成了不同的哲学观之争,使因果关系研究误入歧途。因果关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而不是“同一”。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但也是有区别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是必然性趋势的具体化;原因引起结果,结果由原因引起。不能仅仅看到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而看不到偶然联系。2、从结果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不同。偶然性是指由事物外部的、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所产生的现象的情况。这一现象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或然结果。事物外部、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产生了某现象,就是偶然性;没有产生另现象时,就是必然性。3、从原因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也是不同的。必然性是指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它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4、从司法实践来看,也有必要划分偶然必然因果关系。如果

世界两大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比较

世界两大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比较 (一)大陆法系因果关系学说 大陆法系以德国、法国、口木为代表,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等。 1.条件说 奥地利刑法学家格拉塞于1858年提出条件说,该说认为引起损害发生的条件都是损害结果的原因。“条件说”对受害人的保护是最为有利的,但其带有明显的结果归责原则的烙印,因为每个损害结果的发生都会有和很多因素有关,可以称之为条件的行为会因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而漫无边际,无限扩人了归责的范围。 2.原因说 该说不承认条件和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仅承认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原因说”相对于“条件说”而言走向另一个极端,责任,使受害人的损失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得补偿。该说认为条件不是原因,必然会主观地缩小了责任的客观基础,反而会不适当开脱一些应该负责任的行为人的补偿。 3.相当因果关系说 该说认为某一事实仅于现实情况发生某种结果时,尚不能认为有因果关系,必须在一般情况,依社会的一般观察,亦认为能发生同一结果的时候,才能有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说”扩人了因果关系的范围,使行为人难以被不适当地免除责任,从而在许多情况下有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相当因果关系说”也有自身的缺陷。这一学说强调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可能性的联系,而不是必然性的联系,使因果关系的链条拉得过长。 4.必然因果关系说 这种学说认为,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时,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联系。为正确地确定责任,应当区别原因和条件,原因是必然引起结果发生的因素,而条件仅为结果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原因则为结果的发生提供了现实性如果把条件当作原因,就使根木不应当负民事责任的人也要负民事责任,同时,若把原因当作条件,就会使木来应该负民事责任的人逃脱了责任。 5.法规目的说 该说认为,因果关系之有无,惟依法律和契约规则之意旨与目的为标准,如果损害超出了所违反规则的保护目的范围,就不存在任何赔偿责任。因为这种损害超出了有关规则的保护宗旨,且损害的发生也不是基于非法的方式为了避免责任的泛滥及由此导致的对行动白由的限制,法规目的及政策的衡量在有些情形是必不可少的。 (二)英美法系因果关系学说 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的是一种两分法的思维序。英美法把因果关系区分为两类,一为事实上的原因,二为法律上的原因,也称为近因。在认定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时,一般首先由原告证明事实上因果关系存在,如果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不存在,显然不构成侵权行为,案件到此即以原告的败诉结束;若原告可以证明加害人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那么在此前提下,由法官判断在法律上是否有充分理由使加害人对损害后果承担民事责任。可见,因果关系判断并非仅仅是事实上的判断,还包含法律的政策立场等价值因素。 1.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指撇开其他一切因素的考虑,单纯从事实真相的角度去考察加害人的行为或其物件与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害是否存在因果联系。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客观事实问题并不直接影响侵权责任,在认定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时,应明确侵权行为是否在事实上与

论因果关系

论因果关系 摘要: 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探索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了,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检验和总结,使因果关系成为人们事实推理和认识未知的指南。原因与结果本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但随着人们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各相关具体学科则从自身的角度对因果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哲学中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较深入的比较了哲学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就二者的统一性和区别做出了概括。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和认识二者,避免将法律因果关系等同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忽略学科的特殊性,做出错误的判断。 关键词:哲学因果关系怀疑论习惯性联想 法律因果关系因果链条统一性

正文: 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探索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人类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从概念来源上考究,史料考察表明,因果关系概念并不是由某一位先哲的个人思想所提出的,它也不是一种导出的规律或者派生的法则,而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个关于事物联系和生灭变化的基本法则,并在历史和实践中长期受应用与检验进而不断完善,成为人们事实推理和认识未知的指南。 原因与结果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从中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各相关具体学科则从自身的角度对因果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法律因果关系即为其中之一。 一、哲学因果关系的认识 18世纪英国经验哲学家大卫·休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独树一帜,对其后的因果关系研究影响深远。他在谈到习惯对人的影响时,强调“因果法则”的重要性,举了台球桌上两球相撞的例子。将台球桌上的一个黑球推向一个静止的白球,使两球发生碰撞,结果是白球开始滚动。观察到这样的情形,我们通常会说黑球的碰撞是白球开始滚动的原因。但是休谟却指出,他所经验到的唯一事件是白球开始滚过台面,他并没有经验到它滚动的实际原因。也就是说,他只经验到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另一件事情跟着发生,但他并没有经验到第一件事情是第二件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质疑,为什么不是在黑球滚动到几乎要接近白球的时候,白球主动发生运动呢?休谟的因果理论一方面提出,任何两个特定现象的因果连接总是需要基于一般的因果规律;另一方面,在经验世界的范围内并不存在一般的因果规律,存在的知识心灵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恒常结合。 休谟提出了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习惯性联想。他是这样描述因果信念的心理过程的:人们多次经验到甲事件随着乙事件的发生而发生,这种被知觉到的事件的固定的结合,在我们心中造成了两种知觉的联合,当这种知觉的联合非常强有力,以至于使我们“下定决心”要从对乙事件的知觉过渡到甲事件的思考、期待,这是习惯作用的结果。这种习惯也是一种心理信念。当我们观察到乙事件后,我们就会联想、推断出与乙事件恒常结合出现的甲事件,由此形成了我们的因果信念。乙事件发生后,我们的知觉就会过渡到对甲事件的思考、期待中,达到这种程度以后,我们就在这两种事件间建立了一种必然联系。休谟以其对因果关系决定论的批判,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怀疑论的道路。 继休谟之后,诸多哲学家关于因果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论述。对康德来说,一个原因概念乃是一个变化概念,这个变化是遵循规律或法则而发生的,它是为规律所支配的事物的序列。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力图在思辨哲学的范围内突破因果关系的机械性质,把机械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理解为形式上的因果关系,把辩证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解为规定的因果关系。恩格斯唯物主义改造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用实践观点论证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观。以上所评析的几种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因果观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当代认识论的观点也基本以其为原型。 二、法律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之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