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后勤工程学院828环境工程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401.35 KB
- 文档页数:2
2013年第五题(水利水电类)个人答案。
定有不足。
仅供参考。
请朋友们多提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
但不要谩骂!第五题:水利水电1.(1)A江特有鱼类及其产卵场(2)现状III类水体的A江库区河段及建成后的库区(3)电站下游B市的现有2个取水口及7个工业企业的取水口(4)需搬迁的居民区及其安置点2.(1)大坝的阻隔。
大坝建成后,阻隔了坝上和坝下水生生物的种群交流,特别是对A江特有鱼类及其他洞游性鱼类造成阻隔影响;(2)水文情势的变化。
由于库区流速变缓,库区鱼类种群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原流水型鱼类减少或消失,而静水型鱼类会增加;库区饵料生物也会发生变化,某些饵料生物有进一步增多的趋势;(3)库区淹没。
破坏了A江特有鱼类的产卵场。
(5)低温水。
对库区及坝上水生生物生活有不利影响(6)气体过饱和。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高坝大库及挑流消能产生的气体过饱和对鱼类有不利影响3.(1)不需要。
(2)由于是堤坝式水电站,正常发电时下泄的水量可以满足下游生态用水,即使不发电,也可能通过闸坝放水保障下游生态用水。
4.答案一:(1)施工废水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后回用;(2)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包括业主营地和承包商营地)生化处理后回用于场地绿化或洒水降尘。
答案二:(1)对砂石加工系统废水米取沉淀措施后回用;(2)对混凝土拌和站废水采用中和、沉淀处理后回用;(3)对机械修配、汽车修理及保养厂的废水应先经隔油处理后,再经沉淀和生化处理后回用;(4)对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回用。
2013年第二题(油田开发)2013-05-29 13:46:531分类:环评考试|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个人答案。
定有不足。
仅供参考。
可以批评和提意见、建议(非常非常感谢)。
但请勿谩骂!第二题:油田开发1.(1)石油炷(或总炷、非甲烷总炷、炷、轻炷、炷类气体、含油气体、VOCs均可)(2)N02 (或NOx)2.(1)农田土壤质量的调查,特别是土壤石油类含量的监测,以及土壤结构、厚度、肥力、PH、有机质及金属离子等主要成份的监测;(2)基本农田面积及分布;(3)主要农作物及其种植方式与产量;(4)水土流失(原因、强度、面积及治理现状);(5)工程可能征占(永久与临时)的基本农田面积。
2013年后勤工程学院土木工程824流体力学考研真题考试科目(代码):流体力学(824)答案必须写在考点发放的答题纸上,否则不记分一、填空题(25分)1、密度为3991kg m的水,动力粘度30.610Pa s μ-=⨯⋅,其运动粘度ν=_______2m s 。
(2分)2、如图1所示,为了测定汽油库内油面的高度,在图示装置中将压缩空气充满AB 管段。
已知油的3 6.87kN m g ρ=油,当0.8m h =时,相应油库中汽油深度H 是m。
(3分)3、流体质点加速度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恒定流动_______加速度为零,均匀流动_______加速度为零。
(2分)4、如图2所示,轴流式风机的吸入管,内径D=0.3m,水测压机读数0.25h m ∆=,空气容重312.6/a N m γ=,不计能量损失则风机的风量为m 3/s,风机的吸入管的平均流速为m/s。
(4分) 油 水p AHhBa图1图25、并联长管1、2,两管直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 2=3l 1,通过的流量比Q 1/Q 2=___。
(3分)6、实用断面堰形成淹没溢流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充分条件是__________。
(2分)7、地下水流运动中,达西公式只适用于,渗流模型中任意过水断面上所通过的流量______实际渗流中通过该断面的真实流量。
(2分)8、假定在0≤y ≤δ,速度分布近似为:δπ2sin0y u u x =,求二元平板层流边界层的δ1/δ及δ2/δ。
(4分)9、亚音速气流管道流动的最大流量所对应的出口马赫数在等熵收缩管流动中为__________,在等截面管道的有摩擦等温流动中为__________,在等截面管道的有摩擦绝热流动中为___________。
(3分)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如图3所示,两水池水位差保持恒定。
若用一根长2L 的管道接通,则输水量为Q 1。
若在其前部并联一根长为L 的同种管道,则输水量为Q 2。
20001.阐述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含NOx废弃的治理技术2.论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机理3.请你谈谈土壤中农药的迁移、降解、残留及污染防治措施4.试论城市垃圾的常见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5.生态学的一般规律有哪些?试论他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20011.试比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异同之处,并阐述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内容2.论述大气光化学烟雾的特征、形成激励和条件3.请说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原理。
4.讨论贡(Hg)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5.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请你谈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20021.试述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并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
2.论述二氧化硫工业废气治理技术,并举例一中方法阐述其净化原理3.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和危害4.论述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5.论述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特点及方法20031.简述生态平衡失调的特征、引起失调的因素,以及调节机制2.简述污染物对动物致毒的途径、机理和危害3.简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技术政策和处置模式4.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其主要成分有哪些?以氮氧化物为例,说明其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
5.试述天然水的组成,并以重金属为例说明污染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6.论述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治理技术7.论述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8.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角度,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
2004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20分)2、简述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是什么?(20分)3、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同?(25分)4、谈谈水的高级氧化工艺类型、特点及应用范围。
(20分)5、请谈谈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与原理。
(20分)6、为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0分)7、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哪两种?请谈谈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环境工程学一、填空题(每空0.6分,共6分)1. 垃圾焚烧过程的控制参数三T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固体废物的三成分分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标准中的污染控制项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二、概念题(每题2分,共6分)1.固体废物2.高位热值3.Dioxin4.卫生填埋posting6.溶解固体7.化学需氧量8.自由沉淀9.混合系数10.污泥负荷三、问答题(共66分)1.生活污水的特征及主要含有的污染物(4分)2.水体自净的过程(6分)3.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的工艺流程并说明各单元的作用(6分)4.理想沉淀池的假设条件(6分)5.沉淀池的分区及其作用(8分)6.简述水的混凝机理(8分)7.剩余污泥常用的处理处置方法及其工作原理(8分)8.影响活性污泥生长的因素及影响作用(8分)9.画图显示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基本结构。
(3分)10.请解释我国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三化原则的含义。
(4分)11.说明固体废物堆肥处理的过程控制(5分)三、综合论述题(共52分)1.给出活性污泥法的6种运行方式,说明特点并画出流程图(18分)2.给出有机污水厌氧处理的4种工艺,画出工艺图并说明特征(12分)3.请提出您对焚烧和热解技术应用到城市垃圾处理的看法。
(10分)4.论述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产生特点与控制渗滤液产生和迁移的工程措施。
(12分)四、计算题(6分)某城镇拟建一二级污水处理厂,采用完全混合曝气池。
设计污水流量为15,000mg/d,经初次沉淀后BOD5浓度为140mg/L,要求二沉池出水BOD5浓度小于5mg/L。
根据实验研究,得到产率系数为0.6kg/kg,内源衰减系数为0.06d-1。
设计污泥龄为5天,曝气池混合液MLSS 为3000mg/L,二沉池排泥浓度为10,000mg/L。
确定曝气池体积、每天剩余污泥排放量和污泥回流比。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根据河流排污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公式,岸边排放与中间排放的混合过程段长度之比为()。
A.0.25B.0.5C.2.0D.4.0【答案】D【解析】根据河流排污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公式,B为河流宽度,a为排放口距岸边的距离,岸边排放a1=0,中间排放a2=0.5B,岸边排放与中间排放的混合过程段长度之比为:。
2.某季节性生产的榨糖厂,每年旱季生产6个月,按照设计流量条件计算的COD允许排放量为30吨/月,则核定该厂的COD总量指标为()。
A.90吨/年B.180吨/年C.360吨/年D.720吨/年【解析】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因子有COD和氨氮。
该厂的COD总量指标=每月COD允许排放量×月数=30×6=180(吨/年)。
3.某监测点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B.超标1.3倍C.超标0.3倍D.未超标【答案】B【解析】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单因子指数评价是将每个水质因子单独进行评价,利用统计及模式计算得出各水质因子的达标率或超标率、超标倍数、水质指数等项结果。
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S i,j=c i,j/c s,i。
式中,S i,j表示标准指数;c i,j表示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c s,j表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依据题意,该监测点COD标准指数=c1(该点处COD实测统计代表值)/c2(该点处COD评价标准限值)=2.3因此,c1=2.3c2,该点处COD超标倍数=(c1-c2)/c2=1.3,表示该点位COD超标1.3倍。
4.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解析解预测河口氨氮浓度纵向分布无需输入的参数是()。
A.余流量或余流速C .纵向离散系数D .横向混合系数【答案】D【解析】河流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是:对于溶解态污染物,当污染物在河流横向方向上达到完全混合后,描述污染物的输移、转化的微分方程为:(c)()(()L L B K A Qc c D A A S S AS T x x x∂∂∂∂+=+++∂∂∂∂式中,A 表示河流横断面面积;Q 表示河流流量;c 表示水质组分浓度;D L 表示综合的纵向离散系数;S L 表示直接的点源或非点源强度;S B 表示上游区域进入的源强;S K 表示动力学转化率,正为源,负为汇。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环境工程原理(827)共3页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发放的答题纸上,否则不记分
一、名词解释(40分,每小题4分)
1、量纲
2、质量分数
3、非稳态系统
4、边界层
5、傅立叶定律
6、吸收
7、离心沉降
8、湍流
9、黑体
10、等分子反向扩散
二、问题回答(50分,每题5分)
1、为强化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可采取哪些方法减少热阻?试述其机理。
2、吸收过程一般可分解为哪几个基本步骤?
3、萃取分离的特点是什么?
4、膜分离的特点是什么?
5、沉降有哪些类型?其机理是什么?
6. 试分析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
2013年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下一、单项选择题1 文丘里流量计如图所示,ρ1=ρ2,如果管道中通过的流量保持不变,管道轴线由原来的向下倾斜45°变为水平,U形测压计的读数为( )。
(A)(B)△h(C)(D)2△h2 平流管中心流速0.8m/s,管径20mm,管中流量为( )。
(A)1.156×10﹣4m3/s(B)2.51×10﹣4m3/s(C)1×10﹣3m3/s(D)5.02×10﹣4m3/s3 图中穿孔板上各孔眼大小形状相同,每个孔口的出流速度关系为( )。
(A)v1>v2>v3>v1(B)v1=v2=v3=v1(C)v1<v2<v3<v1(D)无法确定4 水力最优的矩形明渠均匀流的水深增大一倍,渠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渠道中的流量( )。
(A)变大(B)变小(C)不变(D)随渠道具体尺寸的不同都有可能5 下列流动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缓坡上的非均匀流(B)陡坡上的非均匀流(C)逆坡上的非均匀流(D)平坡上的均匀缓流6 下列关于圆管层流速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断面流量沿程逐渐增大(B)各断面动量守恒(C)过水断面上切应力呈直线分布(D)管轴处速度最大,向边缘递减7 一维稳定等熵流动,流速与截面面积的关系为( )。
8 明渠水流模型实验,长度比尺为4,则原型流量为模型流量的( )倍。
(A)2(B)4(C)8(D)329 离心泵装置工况点是( )。
(A)效率最高点(B)最大流量点(C)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的特性曲线的相交点(D)由泵的特性曲线决定10 如图所示,直径为20mm、长5m的管道自水池取水并泄入大气中,出口比水池水面低2m,已知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0.02,进口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ξ=0.5,则管嘴出口流速为( )。
(A)2.97m/s(B)3.12m/s(C)6.79m/s(D)4.34m/s11 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包括( )。
第四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一、名词解释1.后张法[后勤工程学院2013、2011年]答:后张法是指板件或块体制作时,在放置预应力筋的部位预先留有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再孔道内穿入预应力筋,并用张拉机具加持预应力筋将其张拉至设计规定的控制应力,然后借助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也有不灌浆的)的施工方法。
2.预应力混凝土答:混凝土构件承受外荷载前,预先在构件的受拉区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应力,使构件在使用阶段的外荷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时,首先抵消预压应力,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并限制裂缝的开展,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二、填空题1.先张法生产有、两种。
[后勤工程学院2011年]【答案】台座法;台模法【解析】先张法生产有台座法、台模法两种。
用台座法生产时,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构件浇筑、养护和预应力筋的放松等工序都在台座上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力由台座承受。
台模法为机组流水、传送带生产方法,此时预应力筋的张拉力由钢台模承受。
2.根据承力结构的不同,台座可分为、、。
[后勤工程学院2011年]【答案】墩式台座;槽式台座;桩式台座【解析】台座由台面、横梁和承力结构等组成。
根据承力结构的不同,台座分为墩式台座、槽式台座、桩式台座等。
3.预应力混凝上结构特点有、、、。
【答案】截面小;刚度大;抗裂性;耐久性好【解析】预应力混凝上有很多优异的结构特点,其主要有截面小、刚度大、抗裂性和耐久性好等特点。
4.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生产工艺有:、。
【答案】挤压涂层工艺;涂包成型工艺【解析】无粘结预应力筋是一种在施加预应力后沿全长与周围混凝土不粘结的预应力筋,它由预应力钢材、涂料层和包裹层组成。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生产工艺有挤压涂层工艺和涂包成型工艺。
5.预应力钢筋有、、、、、等。
【答案】高强钢筋;高强度钢丝;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非金属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
【解析】常用的预应力钢筋有高强钢筋、高强度钢丝、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非金属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案例分析题(从一至八题中任选六题作答,每题20分,共120分)第一题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
路线全长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
试营运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km,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
【问题】1.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4.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查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置(或明确出入点桩号)及穿越保护区的功能区,并附线路实际穿越保护区位置图。
2013年后勤工程学院828环境工程原理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环境工程原理
代码:828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实际流体流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为强化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可采取哪些方法提高传热系数?
3.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4.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是什么?
5.分别采用反渗透进行海水淡化、超滤膜过滤含高浓度乳化油废水,试分析这两种情况下增加过滤压力,膜水通量将如何变化?
二、计算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一圆筒形储罐,直径为0.8m。
罐内盛有2m深的水。
在无水源补充的情况下,打开底部阀门放水。
已知水流出的质量流量(kg/s)与水深Z(m)的关系为q m2 = 0.274z0.5。
求经过多长时间后,水位下降至1m?
2.在101.33kPa、0℃下的O2与CO混合气体中发生稳定的分子扩散过程。
已知相距0.2cm的两截面上O2的分压分别为13.33kPa和6.67kPa,又知扩散系数为0.185cm2/s,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下O2的传递速率:
(1)O2与CO两种气体作等分子反向扩散;
(2)CO 气体为停滞组分, 组分A 的扩散通量: 2112552ln ln 88.03()101.332.71410 3.01110/()91.305B B A A A Bm
p D p N p p RTz p kmol m s --=-=⨯⨯=⨯g 。
3.密度为2000 kg/m 3,直径为40μm 的球状颗粒在20℃的水中沉降,求在半径为5cm ,转速为1000r/min 的离心机中的沉降速度。
20℃水的物性参数如下:密度为998.2kg/m 3,黏度为1.005×10-3Pa·s。
4.在实验室中用过滤面积为0.1m 2的滤布对某种水悬浮液进行过滤试验,在恒定压差下,过滤5min 得到滤液1L ,又过滤5min 得到滤液0.6L 。
如果再过滤5min ,可以再得到多少滤液?
5.在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氨气,空气的流率为0.024kmol/(m 2·s),其中氨气的摩尔比为0.015,入口清水流率为0.023 kmol/(m 2·s)。
操作条件下的相平衡关系为Y=0.8X ,总体积传质系数K Y a=0.06 kmol/(m 3·s)。
当氨气的吸收率为99%时,求填料塔的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