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康复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是针对吞咽困难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通过训练和调整,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
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训练方法,希望对需要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口腔肌肉训练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对于正常吞咽至关重要。
因此,患者可以通过咀嚼口香糖、吹气球、吹口哨等方式来进行口腔肌肉的训练,以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其次,姿势调整也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姿势对于吞咽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患者更顺利地完成吞咽动作。
因此,康复训练中需要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以便更好地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
另外,食物和饮水的调整也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针对吞咽困难患者的不同情况,需要对食物的质地和饮水的温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患者的吞咽能力,同时避免出现窒息的危险。
此外,语言和语音训练也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言和语音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口腔肌肉,提高口腔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吞咽功能的康复。
最后,心理调适也是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吞咽困难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因此在康复训练中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训练,从而更好地恢复吞咽功能。
综上所述,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口腔肌肉训练、姿势调整、食物和饮水的调整、语言和语音训练以及心理调适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吞咽困难患者更好地恢复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于吞咽困难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重拾健康快乐的生活。
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概述吞咽是人体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但吞咽障碍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
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吞咽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专业训练和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情况,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方法,并详细探讨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步骤以及效果评估方式。
通过深入了解该训练项目的内容和原理,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如何有效地开展吞咽障碍康复工作,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吞咽障碍介绍、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方法、训练前准备工作以及训练过程与效果评估五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康复科吞咽障碍训练进行概述和说明,引导读者对整个文章进行全面理解和把握。
接下来将逐步展开详细介绍关于吞咽障碍的定义、常见原因、症状表现、具体的训练方法以及相关评估和反馈等内容。
通过对每个部分进行逐一剖析和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化、清晰明了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
2. 吞咽障碍介绍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口腔、咽部或食管功能障碍导致的吞咽困难。
常见原因包括中风、神经性疾病、颅脑外伤、口腔肿瘤等。
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呛咳、进食过程中出现打喷嚏等症状。
康复科的吞咽障碍训练主要包括功能性训练、营养调理和物理治疗。
功能性训练通过改变头颈姿势、饮食方式和控制气流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调理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饮食调节,确保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按摩和震动等方式刺激肌肉,促进吞咽动作。
在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前,康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包括神经系统功能和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准备必要设备及材料,如餐具辅助器具等。
在训练过程中,医生会逐步引导患者进行各项训练,并定期检测和调整训练计划以确保效果。
最后会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反馈,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介绍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或结构上的原因导致吞咽过程受到干扰或损害的情况。
这一病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我们将对吞咽功能障碍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疾病。
其次,我们会探讨吞咽功能障碍引起的原因和对患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重点探讨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训练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一共包括五个部分:引言、正文、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概述说明、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方法与技巧解释和结论。
正文部分将对吞咽功能障碍的定义、分类、原因和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概述说明部分将探讨康复治疗在吞咽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方法与技巧解释部分则介绍具体的评估方法、目标制定以及训练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的发展。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并深入解释其背后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吞咽功能障碍对患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康复治疗在帮助恢复患者吞咽功能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提供一些评估方法、目标制定和训练技巧,为进行相关训练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和阐述,促进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的发展,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2. 正文在康复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中,吞咽功能的恢复是一个关键的目标。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在进食或饮水过程中出现困难或异常的情况。
这种功能障碍可能导致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康复治疗采用了一系列方法和技巧。
吞咽功能训练方案
1. 基础训练:
- 口腔运动训练:进行舌头、嘴唇和面颊的运动练习,如伸缩舌头、吹口哨、鼓腮等,以增强口腔肌肉的灵活性。
- 喉部运动训练:进行喉部的上下运动、发声练习等,以提高喉部肌肉的协调性。
- 颈部运动训练:进行颈部的伸展、转动等运动,以改善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2. 吞咽技巧训练:
- 体位调整:采用适当的体位,如端坐或倾斜体位,以减少吞咽困难。
- 食团控制:学习将食物分成小份,缓慢咀嚼,并将食团置于口腔后部再进行吞咽。
- 吞咽动作练习:进行空吞咽、唾液吞咽等练习,以增强吞咽的协调性。
3. 进阶训练:
- 冰刺激训练:使用冰棒或冰块轻轻刺激口腔和咽喉部,以提高感觉敏感度和促进吞咽反射。
- 喉部抬高训练:通过练习喉部的抬高动作,以改善喉部的位置和减少误吸的风险。
- 摄食训练:逐渐增加食物的浓稠度和质地,从液态食物逐渐过渡到固态食物,以提高吞咽的能力。
4. 辅助技术和策略:
- 饮食调整:选择适合吞咽的食物,如软质、湿润的食物,避免过于干燥或坚硬的食物。
- 安全吞咽技巧:学习正确的吞咽技巧,如低头吞咽、侧头吞咽等,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 口腔清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以减少口腔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请注意,吞咽功能训练方案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并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误吸和窒息等风险。
如果你有吞咽困难的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机构,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训练方案。
一、课程名称:康复吞咽训练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吞咽障碍的基本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2. 掌握康复吞咽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技巧;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内容:1. 吞咽障碍概述2. 吞咽障碍的病因及临床表现3. 康复吞咽训练的基本方法4. 康复吞咽训练的技巧5. 康复吞咽训练的注意事项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吞咽障碍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2. 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吞咽障碍案例。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康复吞咽训练的基本方法,如口腔感觉刺激、吞咽训练、吞咽辅助技术等;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康复吞咽训练的示范。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康复吞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2. 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答;2. 教师总结上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康复吞咽训练的技巧,如呼吸控制、吞咽节奏等;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康复吞咽训练的示范。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康复吞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2. 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答;2. 教师总结上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康复吞咽训练的注意事项,如饮食调整、生活作息等;2. 学生讨论康复吞咽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康复吞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2. 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如撰写康复吞咽训练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吞咽障碍的认识程度;2. 学生掌握康复吞咽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技巧;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4. 学生对康复吞咽训练的满意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2.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吞咽训练和颈部放松训练方法:
吞咽训练:
1. 基础吞咽练习:尝试吞咽口水或小口水,以锻炼咽喉部的肌肉。
2. 舌头运动:将舌头伸出、缩回、左右移动,以增强舌头的灵活性。
3. 喉咙收缩练习:尝试轻轻收缩喉咙,感受喉部肌肉的运动。
4. 冰刺激:将小冰块含在口中,轻轻吸吮,以刺激唾液分泌和吞咽反射。
5. 浓稠液体练习:逐渐从稀薄的液体过渡到较浓稠的液体,如浓汤或果泥,以增加吞咽的难度。
颈部放松训练:
1. 颈部伸展:慢慢将头向后仰,伸展颈部肌肉,然后将头向左、右两侧倾斜,感受颈部的拉伸。
2. 颈部旋转:缓慢地将头向左右旋转,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放松颈部肌肉。
3. 肩部放松:将双肩向上耸起,然后向后放下,感受肩部和颈部的放松。
4. 按摩颈部:用手指轻轻按摩颈部的肌肉,从下往上,以缓解紧张和疲劳。
5. 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请注意,在进行这些训练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此外,根据个人情况和需要,可能需要专业的指导和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吞咽器官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唇、下颌及舌的运动,改善软腭及声带闭合的运动控制,强化肌群的力量及协调性,从而改善吞咽的生理功能。
(一)下颌及颜面部练习加强上下颌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性练习,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
1.把口张开至最大,维持5秒,然后放松。
2.将下颌向左右两边移动,维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做10次。
3.夸张地做咀嚼动作,重复做10次。
4.张开口说“呀”,动作要夸张,然后迅速合上,重复做10次。
5.紧闭嘴唇,鼓腮,维持5秒,放松,再作将空气快速地在左右面颊内转移,重复做5到10次。
6.下颌肌痉挛的训练方法①牵张方法:小心将软硬适中的物体插入患者切齿间令其咬住,逐渐牵张下颌关节使其张口,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②轻揉按摩咬肌,可降低肌紧张;③训练下颌的运动,开口与闭口时均做最大的阻力运动,如用力咬住臼齿及开口时给以最大阻力。
(二)唇部练习唇部练习的目的是加强唇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提高进食吞咽的功能。
具体方法为:1.咬紧牙齿,说“衣”声,维持5秒,做5次。
2.拢起嘴唇,说“乌”声,维持5秒,做5次。
3.说“衣”声,随即说“乌”声,然后放松,快速重复5~10次。
4.闭紧双唇,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10次。
5.双唇含着压舌板,用力闭紧及拉出压舌板,与嘴唇抗力,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10次。
6.压舌板放嘴唇左面,用力闭紧拉出对抗嘴唇咬合力,然后放右面再做,重复做5~10次。
7.重复说“爸”音10次。
8.重复说“妈”音10次。
9.吹气练习:吹气、吹风车、吹肥皂泡、吹哨子等。
10.唇肌张力低下时的训练方法:①用手指围绕口唇轻轻叩击;②用冰块迅速敲击唇部3次;③用压舌板刺激上唇中央;④令患者在抗阻力下紧闭口唇。
(三)舌训练加强舌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
包括训练做舌肌的侧方运动、练习舌尖和舌体向口腔背部升起、面颊吸入、舌体卷起、抗阻等动作。
具体方法如下:1.把舌头尽量伸出口外,维持5秒,然后缩回,放松,重复做5~10次。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是一种帮助恢复吞咽能力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1. 姿势调整:正确的姿势可以改善咽喉肌肉的协调性。
训练时,患者可以尝试坐直或稍微前倾的姿势,并保持颈部直立,避免低头。
这有助于促进食物在喉部的流动。
2. 咀嚼训练:通过增加咀嚼的次数和时间来增强口腔和喉咙周围肌肉的力量。
患者可以尝试各种不同质地和大小的食物,如软食、嚼螺旋状食物等,逐渐增加咀嚼的难度以提高肌肉的适应性。
3. 喉部和舌部运动训练: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喉部和舌部运动来锻炼和加强相关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例如,患者可以尝试舌头上下、左右运动,或进行喉部抬升和下沉的练习。
4. 约束性食物练习:通过使用喉咙约束器或者辅助器械来限制食物的流动速度,以提高吞咽的协调性和效率。
这种方法可以逐渐减少约束的程度,以帮助患者适应正常的吞咽过程。
5. 念咒训练:通过依靠声音和语言的指导来促进吞咽。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唱歌、朗读或者模仿发音来进行。
这有助于激活和协调相关咽喉肌肉,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在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时,务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并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此外,患者需耐心等待康复效果,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治疗。
养老服务对老年人迸行吞咽康复训练具体流程一、工作准备1、环境准备: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2、护理员准备:若装整齐,修剪指甲,七步法洗净擦干并温暖双手(双手无长指甲或指环)、戴好口罩,了解老年人有无呛咳的既往史,既往进食情况等,掌握对老年人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3、老年人准备:协助老年人取舒适仰卧位,身体状况允许,愿意配合;4、物品准备:餐碗(内盛装粉)、治疔碗(内盛冰棉棒3支)、压舌板、冰水、训练用食物、水杯、毛巾、汤勺、记录单、笔.二、评估沟通1、携用物至老年人床旁;2、告知和提示老年人进行吞咽康装训练的目的,确认老年人有意愿配合学习,指导其配合方法;3、与老年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对老年人进行综合两古:全身情况(精神状态、饮食、二便、睡眠等),局部情况(肢体活动度、口腔卫生状况等),特殊情况(吞咽功能);4、态度和源,语言亲切.三、制定训练方案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和医生的康豆计划制定适合老年人的吞咽训练方案,内容包括要实现的目标、每天的训练内容、方法和时间等.四、进行康豆训练口、舌调炼:1.下颌,面烦韶炼习:恻重最大范围张口,下颌左、右移动,鼓照.下颌肌牵张,咬合训炼等;2.唇部练习;包括露齿、哪嘴、主动闭唇、抗阻闭唇、吹气、唇肌按摩等;3、舌训练:包括训练做舌肌的前伸和狈I方运动、面就吸入,舌体卷起、抗阻等动作,也可借助舌肌康宴器进行舌的主被动训练;4.腭咽闭合训炼:冰刺激房咽弓;发"ka''或"a"音(可结合推撑法》;口含住一根吸管(封闭另一端)做吸吮动作。
⅛⅛M⅛1⅛M*1、经鼻咽深吸气;2.深吸气后闭气5秒,双上肢屈曲,取手交叉置千胸前,呼气时双手用力挤压胸部;3、重复训练数次,令长者发"啊"音;4.重复第3项5次后令长者突然关闭声门喊"啊"5次;5.闭气5秒钟,反复5次后咳嗽。
⅛M⅛:1.通过提高呼吸控制能力来控制吞咽叶的呼吸,如吹蜡炫、吹哨子及使用呼吸训练器等循序渐进的分级训炼;2、强化腹肌,学会迅速随意地咳嗽:3、腹式呼吸;4.缩口呼∙吸。
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吞咽障碍(dysphagia)是指由于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发生的无力、迟缓、协同不良及感觉异常等问题而引起的进食困难。
这种障碍可导致食物被误吸入气管引发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康复训练是改善吞咽障碍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吞咽康复训练方法。
1.姿势调整:通过调整患者的姿势来促进正常的吞咽功能。
常见的姿势调整包括坐姿、俯卧位、头后仰位等,具体选择姿势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能力来决定。
2.口腔肌肉训练:通过练习口腔肌肉来增强吞咽力量和协调能力。
包括舌舌肌肉活动、颌肌肉活动和腭肌肉活动等。
训练方法可以包括吞咽水、吹气球、吹笛子等。
3.咀嚼训练:通过训练咀嚼功能来改善吞咽能力。
包括练习咀嚼硬食物、咀嚼运动等。
4.感觉刺激训练:通过刺激舌头、咽部等感觉神经来提高患者对食物的感知能力。
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冷热刺激、触觉刺激等。
5.食物改良: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对食物进行改良,使其更容易被吞咽。
比如将食物切成小块、打碎、稀释等。
6.换气训练:通气正常是执行正常吞咽的先决条件,因此换气训练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训练方法包括肺活量训练、呼气训练等。
7.语音治疗:通过发音、语调练习来提高患者的声带协调和声门活动,从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8.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对于预防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非常重要。
患者在饮食前后要进行漱口,定期刷牙,预防口腔疾病。
9.指导家属:康复训练不仅要指导患者的努力,还要给予家属必要的教育,包括安全饮食的指导、协助患者调整吞咽姿势等。
吞咽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逐步进行的过程,需要医生、康复师和家属的共同努力。
在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此外,康复训练的效果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耐心,患者及家属应合理规划和安排康复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以便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吞咽康复训练方法
1. 食物选择和切碎:选择软嫩易嚼的食物,如植物油、米糊、豆腐、蛋羹、炒蛋、软饮料等。
并将食物切成小块或细丝,便于吞咽。
2. 调整体位:在进食时作出适当调整头部的姿势,如略抬头、缩下巴等,使口腔和食道处于最佳位置,便于吞咽。
3. 咀嚼和嚼食训练:在进食时,充分嚼食物,帮助刺激口腔和颚肌肉,增强口腔和喉部的协同作用。
4. 喝水训练:单独进行喝水训练,使患者逐渐适应正常饮水的节奏和吞咽模式。
5. 音排训练:通过发出“啊”、“哦”等音素,并练习不同的喉部肌肉收缩和弛缓,增强吞咽肌肉的协同作用。
6. 口腔肌肉锻炼: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增强舌、唇等口腔肌肉的力量和敏捷度,达到加强吞咽功能的目的。
吞咽训练与其他部位肌肉一样,吞咽肌群也可通过训练来提高功能。
以下训练每天需要进行5~10次。
1、颈部训练:身体坐正,下颌偏向颈部,左右转动头部重复10次,仰头、低头动作重复10次。
2、唇部训练:发出a、e、i、u、o的声音并做出口型。
重复10次;紧闭嘴唇坚持10秒;用吸管吹气。
重复30次。
3、舌部训练:向前伸舌头重复20次;用舌头抵住脸颊重复20次;用舌抵住门牙重复20次。
4、咽部提升训练:第一声发出“啊”。
重复10次;然后再次发出“啊”的声音,进一步降低声调。
重复10次。
5、呼吸肌强化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深吸一口气后缓慢吐出。
重复20次。
发出声音唱一首歌。
6、声带收缩运动:双手掌心相对并用力,发出短促的声音。
重复10次。
向下按住床发出“啊”的声音,坚持5秒钟。
重复10次。
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是针对摄食和吞咽相关器官进行的功能训练,也称为间接训练。
基础训练包括头颈控制、口唇运动、颊肌运动、下颌运动及咀嚼、舌体运动、软腭训练、喉部运动和口腔感知觉训练。
头颈控制训练是为了提高头颈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口腔和颜面部的运动功能。
训练方法包括向前后、左右旋转和提肩沉肩运动,每个动作持续5秒。
口唇运动训练需要利用单音单字进行训练,要求患者尽最大能力张口发出"a-u-i"音。
此外,也可练吹蜡烛、吹口哨、缩唇、微笑等动作促进唇的运动。
如果患者口唇肌群无力,可以用指尖或冰块叩击唇周、短暂的肌肉牵拉和按摩等促进口唇肌肉的运动。
唇闭合力度训练可让患者在闭合的两唇之间放置一压舌板,用两手指在压舌板的两端向下压,口唇应尽量保持闭合状态。
在训练过程中应使患者的口唇始终保持在正中位置。
颊肌运动训练要求患者轻张口后闭上,然后做鼓腮动作,随后轻呼气。
也可让患者作吸吮手指的动作,借以收缩颊部及口轮匝肌增强肌力。
每日2次,每次重复5遍。
下颌运动及咀嚼训练需要辅助患者完成下颌的张闭运动,同时做适度的侧方运动。
当咬肌张力低下时,可对其进行振动和轻拍刺激;而张力过高时可进行冷刺激按摩和牵伸疗法,使咬肌放松,并利用咀嚼动作促进下颌的放松。
舌体运动训练可通过轻压舌背促进舌体前伸,或用纱布包裹患者舌体轻轻向前牵拉及左右摆动。
如果舌体可自主运动,可以指导患者面对矫正镜用舌尖尽量触及两侧唇角、弹舌、沿唇做环转运动等方法增加舌体灵活性。
软腭训练包括发出"XXX-XXX-XXX"音和深吸气后屏气10秒钟,接着从口中将气体呼出。
喉部运动训练方法是患者头前伸,使颌下肌伸展2~3秒,后在颌下施加压力,嘱患者低头,抬高舌背,即舌向上抵住硬腭或进行辅音的发音训练。
目的是改善喉入口的闭合能力,扩大咽部的空间,增加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的被动牵张力。
口腔感知觉训练可通过温水和冰水交替漱口进行冷热温度刺激,或给予不同味道的食物如柠檬、辣椒、糖等进行味觉刺激。
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有时候术后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的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还会降低生活质量。
那么,当面临手术后吞咽困难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康复训练来改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手术后会出现吞咽困难。
手术可能会对吞咽相关的肌肉、神经造成损伤,或者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从而影响正常的吞咽功能。
常见的导致术后吞咽困难的手术包括咽喉部手术、口腔手术、颈部手术等。
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患者需要先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包括吞咽功能的检查、口腔肌肉力量的测试等,以确定吞咽困难的具体程度和原因,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一种常见的康复训练是口腔肌肉训练。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来锻炼口腔周围的肌肉。
比如,紧闭嘴唇,用力将嘴唇向外突出,保持几秒钟后放松;或者将舌头尽量伸出,然后左右、上下移动,重复多次。
这些动作可以增强嘴唇和舌头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
吞咽姿势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尝试不同的头部姿势来找到最适合自己吞咽的位置。
比如,在吞咽时将头部稍微向前倾,或者向一侧倾斜,有时能减少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的风险。
接着是吞咽练习。
可以先从少量的水或稀的液体开始,慢慢吞咽,感受吞咽的过程和力度。
逐渐增加吞咽的量和难度,比如尝试吞咽浓稠的液体或软的食物。
在训练过程中,呼吸的控制也不能忽视。
吞咽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在吞咽时屏住呼吸,吞咽完成后再呼气。
这样可以减少吞咽时误吸的可能性。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康复训练。
比如使用特殊的吸管来控制液体的流速,或者使用吞咽训练器来增强吞咽肌肉的力量。
对于吞咽困难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电刺激治疗。
通过微弱的电流刺激吞咽相关的肌肉和神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除了上述的专门训练,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调整也很关键。
食物的质地应该从稀到稠,从软到硬逐渐过渡。
刚开始可以选择流质食物,如米汤、果汁等,然后逐渐过渡到糊状食物、软食,最后到正常饮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作者:秦卫英,丁海军2008-12-27
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常由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因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患者生活质量低,不但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甚至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2.1 评价方法吞咽障碍护理评价方法参照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3]。
7级正常范围:没有摄食、吞咽问题,不需要康复治疗。
6级轻度障碍:有摄食、吞咽障碍,咀嚼能力不充分,有必要制成饮食、调整食物小,吞咽训练不是必需的。
5级口腔问题:主要是准备期和口腔期的中度或重度障碍,对食物形态必须加工,饮食时间长,口腔内残留,有必要对饮食给予指导和监察,应进行吞咽训练。
4级机会吞咽:用一般的摄食方法可发生误咽,但采用一口量调整、姿势效果、吞咽代偿法(防止误咽的方法)等可达到防止水误咽的水平,需要就医和吞咽训练。
3级水的误咽:可发生水的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但改变食物形态有一定的效果,故需要选择食物,为保证水分的摄入可采取经口、经管并用的方法,必要时做胃瘘,应该接受康复训练。
2级食物误咽:有误咽,改变食物的形态没有效果,为保证水、营养摄入应做胃造瘘,同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1级唾液误咽:唾液即可引起误咽,应做长期营养管理,吞咽训练困难。
2.2 护理方法康复组的康复护理训练方法:分为基础训练及摄食训练。
2.2.1 基础训练9例患者全部接受基础训练,即针对与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
具体方法(1)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系使用冰冻的棉棒沾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
(2)
屏气-发声运动:患者坐在椅子上,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和屏气,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
(3)唇、舌、颌渐进式肌肉训练:口腔周围和舌肌群的运动训练。
(4)颈部的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力、呼吸控制、舌的运动和喉头运动,利用颈部屈伸活动帮助患者引起咽下反射,防止误咽。
(5)咳嗽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反射。
训练2周后,患者吞咽功能有明显好转,再进行摄食训练。
2.2.2 摄食训练即实际进食训练。
(1)体位:让患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辅助者位于患者健侧。
此时进行训练,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块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
但是,适于患者的体位并非完全一致,实际操作中应该因人而异,予以调整。
(2)食物的形态:食物的形态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其特征为密度均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
此外,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
(3)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一口量,正常人约为20 ml。
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如果一口量过多,或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残留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
一般先以少量试之(3~4 ml),然后酌情增加。
另外,还要注意餐具的选择,开始以采用薄而小的匙子为宜。
吞咽时注意以下几点:(1)空吞咽与交互吞咽,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作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
亦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极少量的水(1~2 ml),样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除去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称为交互吞咽。
(2)侧方吞咽,咽部两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让患者分别左、右转,做侧方吞咽,可除去隐窝部的残留食物。
(3)点头样吞咽,当颈部后屈,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继之,颈部尽量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便可去除残留食物。
(4)颈部旋转训练,训练患者咽下时头部向麻痹侧旋转,因为头向麻痹旋转能使咽腔的麻痹侧变小,健侧的食管口扩大,能使食物无障碍的通过梨状窝。
(5)心理治疗,整吞咽训练治疗过程,要吸引患者注意力。
因患者注意力常不集中,或集中注意时间很短。
可采用强烈、简短、夸张性语言刺激,待注意力集中时,抓紧治疗。
2.2.3 摄食-吞咽障碍的综合训练吞咽障碍的患者仅有口腔功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应提倡综合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排痰法的指导、上肢的进食功能训练、辅助工具的选择与使用、食物的调配,进食前后口腔卫生的保持、助手的协助与监护方法等,凡是与摄食有关的细节都应该考虑在内。
因此,我们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言语治疗师、护士和营养师等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另外患者情绪常不稳定,烦躁、易怒、不易合作,要向患者尽可能讲清病情、治疗过程和转归,积极疏导,尽可能地争取患者的配合。
治疗时间:按照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确定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3级以下,以基础训练为主;3级以上,以摄食训练为主;每天在早、中、晚饭时根据上述训练内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每次治疗时间20~30 s左右,并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告之并教会家属,嘱家属协助治疗。
康复组患者吞咽训练观察时间为3周。
4 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影响营养摄入和发音,产生悲观心理,致使生活质量下降,重则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
住院脑卒中慢性期的患者约有6%~34%的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其中30%能进行训练,但训练有效者只占2/3。
本组9例患者经过训练后均有效,肯定了早期进行康复饮食训练的效果,因此只要符合吞咽功能训练标准,越早进行效果越明显。
吞咽的全过程分为3个时相,即口腔时相、咽时相、食管时相。
重度脑卒中患者,舌的随意运动常受限,因此吞咽训练重点在前两个时相。
当患者意识清楚,对听觉、视觉刺激的简单指令能作出正确反应如吸吮、咀嚼等,即可进入饮食治疗。
训练应循序进行,不宜操之过急,按程序有目的地训练与吞咽有关的肌肉,使有关肌肉运动逐渐到位,防止误咽及呛咳。
吞咽功能改善后,可考虑拔除鼻饲管,增加进食量和类。
我们照此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无一例发生误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