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资源配置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306.18 KB
- 文档页数:4
俄罗斯教育管理体制概况经过1992-2000年八年的社会改革,俄罗斯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恢复性发展阶段,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俄罗斯政府通过讨论,正在争取确定教育的目标,希望借助于国家教育政策,期望使教育取得应有的发展并服务于社会。
俄罗斯《教育法》及其以后颁布的《高等和大学后专业教育法》、《俄罗斯联邦2001-2005年教育发展纲要》和《俄罗斯联邦国家至2005年教育发展构想》等法律文件,准确地定义了教育对国家的意义:-克服社会经济和精神危机,保持人民生活的较高质量和民族安全;-在国际社会的教育、文化、科学、高技术经济等领域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建立俄罗斯社会经济、民族精神强劲发展的基础。
根据俄罗斯的国家管理体制,俄罗斯对教育管理体制有如下三级分工:俄罗斯联邦机构政府中设教育部,在俄罗斯的89个联邦实体中,各级政府均设负责教育的机构,负责除高等教育以外的其它教育领域的管理工作。
往下,区一级政府中也设有教育管理部门(局或处)。
再往下,行政部门中设有教育官员,在政府和教学机构之间起到上传下达的领导协调作用。
第一章:俄罗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任务国家必须保证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代代相传的历史继承性,保持、推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养爱国、守法、具有民主、社会意识、尊重人权和个性自由以及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俄罗斯公民;-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当代的科学的世界观,发展全人类交融的文化;-全面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和工艺领域的变化;-一生的不间断教育;-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和多级性,多种多类的教育大纲,以保证教育能适应个人需要;-教育水平和层次的继承性;-发展远程教育,制定在教育领域实现信息技术的纲要;-受教育者可以选择不同学派;-在杰出青少年的教育中发扬祖国传统,让师范教育工作者参加科研工作;-培养有学识有教养的专门人才,使之在信息社会中能满足职业发展需要、具有转职的灵活性并能加大技术中的科学含量;-环境教育,爱护自然的养成教育。
俄国改革教学反思引言俄国改革教学是指伴随着俄罗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俄罗斯教育系统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和创新。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教育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全面能力的学生和适应全球化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俄国改革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其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优点1. 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俄国改革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着重于灌输知识,而改革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导向的教学活动,俄国改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2. 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俄国改革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俄罗斯教育体系中的综合素质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体育、艺术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
缺点1. 标准化教育过于强调考试成绩俄国改革教学中存在一个问题是过于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
由于教育制度中普遍采用的标准化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们被迫过于依赖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育环境可能会对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单一的学科设置和教学资源不均衡俄罗斯教育制度相对较为刻板,学科设置相对固定,缺乏多样性。
这可能导致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无法得到充分激发。
同时,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学生可能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造成教育不公平问题。
改进建议1. 优化评估方式为了减轻对考试成绩过分依赖的情况,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例如开展项目制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科外的能力表现。
同时,需要向学生和教师灌输正确的教育观念,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简单追求高分。
俄罗斯高等管理教育的改革和面临的问题前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通过立法进行宏观控制;大力发展大学后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
俄罗斯管理教育改革的特点在于管理教育与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教育的密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其面临的主要有就业、新旧专业的矛盾、大学教师的缺乏和年龄结构的断层等问题。
分类号G6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虽然接管了前苏联的大部分主权,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突变对俄罗斯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俄罗斯正在从教育思想、教育结构、课程设置、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本文着重目前面对市场经济的俄罗斯高等管理教育的改革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在前苏联时代,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均由国家统一管理。
全苏联各级各类学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都由国家统一规定,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1989年以后,随着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及私有化政策的全面推行,各级教育机构开始拥有越来越大的办学自主权,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正如B.3.沃尔佛夫在《过渡时期的教育与市场》一文中所指出的,俄罗斯原有的保守的教育理论因与市场实践完全脱节,已根本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因此,以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为核心的高等管理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俄罗斯教育改革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市场经济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管理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是一种具有挖掘潜力的“经济资源”。
有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这些设备技术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俄罗斯的传统做法是:一是从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中提拔管理人才,二是靠学校教育培养管理人才,而后者则是产生管理人才的主渠道。
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也有两条途径,一是靠在管理实践中提高;二是靠教育培训。
因此,大力发展管理教育是造就一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俄罗斯联邦的高等教育占比率为什么可以这么高匿名用户2018-05-15尽管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与昔日的前苏联无法相比,高校财政状况捉襟见肘,但它的普通高等院校仍然不断培养出大批科技精英,今日的俄罗斯在核能、航空、航天、航海、军事技术、数学、物理、化学、电子技术、通信、信息等领域仍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俄罗斯较高的教育水平使其始终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从2000年普京总统上台后俄罗斯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国力的快速提升,便可窥见一斑。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新发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近十年的经济滑坡,但这并没有对其高教体系造成太大破坏,这与政府及时采取的教育改革措施不无关系。
1992年以后,俄罗斯开始实行国立与私立大专院校并举的教育体制,各类私立高校蓬勃发展。
十年中,俄罗斯高校数量增加了近三倍,达1 327所,其中有718所是私立院校,在校大学生超过550万。
1998年金融危机刚过,政府对高校的拨款便逐年递增,2001年、2002年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46%、43%,这在国家各项预算中是增长最快的。
由此可见俄罗斯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菲利波夫说,教育改革的目标是确保教育大众化,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拨款的使用率。
为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俄罗斯各高校对所设专业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取消了一些不适应形势的学科,增加了有关财经、经营、法律、通信等方面的专业。
眼下最抢手的大学生是从经济院校毕业的。
•全面对外部世界开放•俄总理卡西亚诺夫最近说,进行教育改革必须慎重,要注意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继承俄罗斯教育的优良传统。
他特别强调,教育效果应符合时代的需要,为了筹集资金,解决学校财政困难,每一所大学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全面对外部世界开放。
•俄罗斯高等教育全面对外开放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就连对外部世界封闭了近200年、世界大学排名前15位的俄罗斯最著名的技术大学——国立鲍曼技术大学,(其前身是沙皇创办的皇家高等专科学院,主要从事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尖端武器的论证、设计、生产和研制),也加入了对外招收自费留学生的行列。
目录(一)行政管理结构分权化…………………………………………….23(二)层级管理权限明确化…………………………………………….24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明确化……………………….25(一)联邦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及职能…………………………….25(二)联邦主体、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及职能………………………….27本章小结………………………………………………………………………….28第三章俄罗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代化…………………………………………29第一节俄罗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产生与发展………………………………29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产生…………………………………………….29二、高校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30(一)苏联早期高校管理体制………………………………………….31(二)解体前后高校管理体制………………………………………….32第二节俄罗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代化……………………………………32一、高校管理结构与机构设置明确化…………………………………….33(一)管理结构与机构设置…………………………………………….33(二)管理机构职权明确化……………………………………………33二、高校行政权力扩大化………………………………………………….34(一)校长产生程序的变化…………………………………………….34(二)委员会作用的提高……………………………………………….35(三)高校分支机构权力扩大化……………………………………….36(四)设立学校总裁职务……………………………………………….36三、高校自主权扩大……………………………………………………….37四、高校内部创新性管理………………………………………………….37本章小结…………………………………………一…:……………………………38第四章俄罗斯高等教育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管理的现代化………………………39第一节俄罗斯高等教育国家一社会联合组织的概述………………………….39一、俄罗斯国家一社会联合组织的产生与发展……………………………39一V.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俄罗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我国教育专家劳凯声教授指出:“在每一次大的社会变迁之时,教育似乎都曾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定位的问题。
俄罗斯科研经费资助结构的变化高媛*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作为其最大的继承者基本沿袭了苏联的科学组织管理体制,也基本保持了它的科研规模和科研实力㊂但是随着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失误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政治动荡和严重的经济危机,俄罗斯的科研事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㊂国家拨款锐减,人才大量流失,学术著作的出版受到冲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被迫中断㊂直到1996年以后,由于国家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法律保障性文件,并随着经济的逐步好转加大了对科学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投入,情况才得以不断改善㊂而俄罗斯对基础科学的投资规模也发生了改变㊂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科研经费的结构及变化1.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国内研发经费的总体情况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由于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俄罗斯对于科学研究的投入受到很大影响㊂其国内研发经费总额及占GDP的比例都远远低于很多发达国家㊂例如2000年,俄罗斯国内科研支出仅占GDP的1.05%;而同年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的研发经费都超过该国GDP的2%,*作者信息:高媛,1977年生,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㊂其中瑞典为3.8%,日本为3.04%,瑞士为2.73%,美国为2.64%,德国为2.44%㊂①尽管如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科研投入情况来看,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初期带来的混乱和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它的科研支出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见表1)㊂俄罗斯的国内研发经费来源于以下7个部分(见表2)㊂ 表1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国内科研支出年代国内科研支出总额(亿卢布①)占GDP 的百分比(%)19921405.90.781994514610.8219951214950.7919972444970.991998250.80.921999480.5 1.012000766.97 1.0520011052.6 1.1820021350 1.2520031698.6 1.2820041960.4 1.1520052308 1.07200628881.08资料来源:НаукаРоссиивцифрах: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сборник.M.:Центр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статистикинауки2005,2007;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报告‘科学与创新“,http://stra.teg.ru /lenta /innovation /1200/prin㊂(26/02/2008)733俄罗斯科研经费资助结构的变化 җҗ ①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通货膨胀严重,俄罗斯政府于1998年进行了货币改革,每1000元旧卢布折合为1元新卢布㊂上表中1998年以前的单位为旧卢布,1998年以后为新卢布㊂表21995—2006年俄罗斯国内研发经费结构表年代资金比例(%)资金来源199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42006国家预算拨款60.559.652.249.953.756.257.359.660.1预算外基金 6.7 6.0 5.5 6.9 6.5 5.2 4.1 2.5 1.6企业部门资金17.415.517.315.718.719.620.721.419.7高等院校资金0.10.10.10.20.080.10.10.10.2私人非营利组织资金0.020.80.90.040.040.20.090.050.1国外资金4.67.410.316.912.08.68.07.59.4科学机构自筹资金10.810.613.710.49.010.19.68.88.9资料来源:НаукаРоссиивцифрах: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сборник.M.:Центр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статистикинауки2005,2007;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报告‘科学与创新“,http://stra.teg.ru /lenta /innovation /1200/print㊂(26/02/2008)(1)国家预算拨款;(2)预算外基金(主要涉及部门的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系不大);(3)企业和其他经营性部门的资助;(4)高等院校资金;(5)私人非营利组织资金;(6)国外(包括国外基金会或国际组织)资助;(7)科研机构的自筹资金,即科研机构和组织通过自身的某些经营活动所得到的收入㊂这部分资金占10%左右,在整体的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加大㊂以俄罗斯科学院为例,2001年出租房屋所获得的收入达1870万美元㊂此外,俄罗斯科学院另一个增加收入的措施是出售技术㊂科学院计划成立一个直属于主席团的高科技管理局,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科学院的科研成果适应国际高科技市场的需要㊂①俄罗斯对科学的投入主要来自国家预算拨款㊂然而,经过十来年的833 җҗ 各国社会科学①许华:‘俄罗斯科学院印象“,‘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㊂。
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意义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高等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了比较密切的关系,两国的高等教育又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进入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进程,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因此,通过分析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在社会转型期的改革,将更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消极影响为借鉴,最终从消极的应对走向积极的创新。
一是高等教育管理民主化发展进程中问题突出。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心开始下移,适当地赋予各联邦主体和地方自治机构一定的管理权力,消解了中央集权的单级管理。
但是,俄罗斯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是在地方分权基础上的联邦领导体制,联邦中央的管理权限仍然是主要和重要的,地方自治权力仍然有限。
同时,管理权力在下移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
如由于缺少相关经验,不能确定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降低了各联邦主体和地方管理部门的管理质量,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进展非常缓慢。
此外,大量的现实因素阻碍了社会参与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问题在于整个社会并没有表现出参与教育管理的足够兴趣,教育部门的领导缺乏理解,权力机构对社会参与教育管理也不支持,参与管理的法制基础也显不足,社会管理机构缺少实际权力。
所有这一切不仅导致社会参与教育管理发展缓慢,甚至对已形成的管理机构起到负面影响。
高等教育领域的“社会机构”在解决重要的教育发展问题时往往消极对待,所展开的工作局限于形式化。
二是分级财政预算加剧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
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的财政体制改革中采取了高等教育财政预算分级支出措施,不仅没有使原本就存在的高等教育地区差异缩小,反而更加凸显并加剧。
因为在地区经济水平差异显著的情况下,地方财政不一定都能满足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这就很可能加剧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现象,甚至导致一些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萎缩。
俄罗斯学校管理制度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教育体系的国家,其学校管理制度也颇具特色。
俄罗斯的学校管理制度是由政府、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旨在确保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和全面的发展。
本文将从政府角度、学校管理者角度、教师角度和家长角度介绍俄罗斯学校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政府角度俄罗斯的学校管理制度由教育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
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和法规,制定教育标准和课程,定期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教育部门还负责为学校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此外,教育部门还要协调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教育政策和法规,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2. 设定教育标准和课程,确保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3. 监督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资金使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4. 支持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5. 评估学校的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
二、学校管理者角度在俄罗斯,学校管理者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负责学校的日常运作和管理。
学校管理者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等,他们共同承担着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
学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学校目标的实现。
2. 组织和管理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3. 协调教师和员工的工作,激励和培训教师,提高团队合作和学校效能。
4. 与教育部门、家长和社会组织合作,推动学校发展和改革。
5. 监督学校的资金使用和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
三、教师角度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在俄罗斯,教师在学校管理制度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的主要职责包括:1. 教学:教师要根据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俄罗斯经济安全中的经济结构问题马蔚云【内容提要】文章对俄罗斯经济结构、再生产结构和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俄罗斯经济结构的非均衡状态作深入探讨,对俄罗斯经济结构的前景展开论述。
文章认为,俄罗斯国内普遍认识到畸形经济结构已经和将要对经济安全带来的危害,然则,这种偏重能源等原材料的经济结构是俄罗斯无法避免的一个发展阶段,有其必然性。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结构二元市场结构【作者简介】马蔚云,1966年生,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俄罗斯学刊》副主编。
(哈尔滨150080)按照俄罗斯学者鲍里索夫的解释,经济结构是指“按一定的特征将整个国民经济、经济客体或经济范畴划分为各个部门,确定各个部门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
”[1]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增长的要素有4个,即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生产结构。
”[2]他所讲的生产结构亦即广义上的经济结构。
经济增长的四要素中,不同的经济结构对应着不同的产出水平,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作用。
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结构可以分为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区结构。
国际上多采用投入产出宏观模型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来考察国民经济及国家集团之间经济结构的变动。
结构分解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每单位总产品中部门增加值的变化对部门增加值的贡献,技术、消费、资本、净出口等最终需求的部门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部门增加值的变化。
这一方法最早由列昂惕夫(W.Leontief)提出并在1941年用于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分析。
之后,该方法在若干领域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和扩展。
“1961年卡特(Carter)在考虑技术转变中投资的作用时引入了更多的动态因素,1963年钱纳里(Chenery)在基本的分析体系中加入了贸易因素”[3],1970年联合国专家首次用改进后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结构。
苏联学者安奇什金(А.И.Анчишкин)和雅列缅科(Ю.В.Яременко)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级经济理论”[4]。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框架摘要:国际化战略是俄罗斯提升自身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为更好地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俄罗斯从教育市场化、法制化与建立共同愿景等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思维出发,积极推行“办学主体多元化、重新定位大学及其分类方式、寻求区域合作伙伴关系、构建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等高教国际化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思维当前,经济全球化使大学正史无前例地“变成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工具”[1](P62)。
各国不仅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视为政治意图、价值理念和外交策略等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途径,且多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
1995年俄罗斯联邦前教育部长基涅洛夫指出,21世纪俄高等教育面临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国际化。
同年,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签署第774号政府令,主要内容是对俄高校与国外高校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给予政策上的支持[2](P120),由此开启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其目的旨在重塑俄罗斯的世界教育强国地位,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俄罗斯实现世界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
一、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相伴而生,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除了地域环境因素与历史原因之外,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挑战与满足创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是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在动因;保障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是俄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内在驱动力。
在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俄较为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充分运用法律调节机制,大力推动博洛尼亚进程,努力构建欧洲高等教育统一空间,加强亚太地区的教育合作。
(一)教育市场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思维与俄市场经济的转型推动了高等教育适应性变革。
首先,高等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
将教育视为在教育服务市场上可以流通的商品,认为教育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民主社会的生成。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与俄罗斯国民教育管理体制一、引言俄罗斯联邦作为世界上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其教育法律体系和教育管理体制对俄罗斯政府和民众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和俄罗斯国民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为俄罗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俄罗斯联邦教育法1. 教育法的概述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是俄罗斯教育领域的法律基础。
该法律从教育的目标、原则、类型、组织形式、管理机构等方面对俄罗斯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规定。
2. 教育法的主要内容(1) 教育目标与原则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国民。
教育应当遵循以德育为首要任务、统一教育教学和劳动、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原则。
(2) 教育类型与组织形式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俄罗斯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阶段和类型,并且提倡多种形式的教育组织,如全日制教育、远程教育、夜校教育等。
(3) 教育管理机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俄罗斯的教育管理机构包括联邦级、地区级和地方级的教育部门,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设立的专门机构,如职业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等。
3. 教育法的意义与影响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颁布对俄罗斯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约束力。
这一法律的实施,有利于规范和稳定俄罗斯教育系统的运行,保障全民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三、俄罗斯国民教育管理体制1. 教育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俄罗斯国民教育管理体制由联邦级教育管理机构和地方级教育管理机构组成。
联邦级教育管理机构包括教育部门、教育委员会、教育监督委员会等,地方级教育管理机构则根据地方特点设立不同的教育管理机构。
2. 教育管理体制的职责与功能(1) 教育部门的职责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门是负责制定并实施国家教育政策的机构,其职责包括教育法规的起草和修改、教育预算的分配、教育资源的配置等。
(管理制度)俄罗斯教育制度壹、教育行政制度1、《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根据1992年正式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国家教育管理机关主要职权包括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对教育机构进行资格鉴定,确定教学人员任职资格要求,建立教育系统体制,为自己创办的教育机构拨款,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监督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标准、纪律的执行情况等。
由此可见,俄罗斯中央政府已经改变了过去对教育机构的中央集权管理,实行分权管理。
总的方针是于保持文化、教育的联邦完整统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地方教育行政和教育机构的自主权,以保障教育的自由和多样化,保护民族文化和地区的文化传统。
联邦政府和国家教育行政中对本国教育政策、制度、财政预算、标准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地方则根据联邦政府的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地建立相应的教育政策、制度、标准等,且负责具体实施。
2、1996年,俄罗斯为了更好地解决整个教育面临的问题,将原来的联邦教育部和科学、高等学校、技术政策部合且,统称为普通和职业教育部,任命副总理级官员为该部部长。
原教育部主管全国公立学前教育、中小学、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校外教育、教师进修、管理直属学校和俄国教育科学院。
原科学、高等学校、技术政策部下设高等学校委员会,管理全国公立综合大学、专业大学(学院)和中等专业学校。
地方教育行政包括联邦成员共和国国家教育管理机关、边疆区、州、莫斯科市、圣彼得堡市、自治州、自治州教育管理机关,区、市、学区教育管理机关。
这些地方教育管理机关的职权范围,均由相应的国家政权和最高管理机构依法决定。
二、学校教育制度(壹)学前教育(二)初等教育(三)中等教育(四)职业教育(五)高等教育俄罗斯学校教育制度分为普通教育(含学前教育、普通初等教育、普通基础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含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校后职业教育)以及相应的各类教育机构。
(据《俄联邦教育法》,普通高等教育包括于“高等职业教育”之中,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被列为“高校后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