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回采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概述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回采工作面是产生煤炭的主要场所,而串联通风作为煤矿通风的重要方式,对回采作业的顺畅与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回采工作面串联通风的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回采工作面串联通风的基本原理回采工作面串联通风,是指采用一台风机为两个相邻工作面提供通风气流的通风方式。
其最基本的原理是:利用同一风机产生的风量,通过风道直接向工作面提供气流,实现工作面的通风需求。
在串联通风中,由于使用同一风机,具有节约能源、维护容易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煤矿采掘工作面。
串联通风的技术措施风机选型风机的选型考虑到费用、效率、压力、风量和对工作面的影响等因素。
如回采工作面的附近存在瓦斯地质构造,会增加通风风机的风动力的要求,适合使用全封闭转子型号。
风道施工风道的设计和施工应考虑施工的可靠性、气密性和通风性等因素。
其中气密性首当其冲,为保证风道气密、防止瓦斯泄漏等安全问题,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施工,保证风道的气密性,防止风道瓦斯泄漏。
通风防护为保证串联通风工作面的瓦斯、煤尘的安全,需要在缓冲巷块、风道中设置瓦斯探测器、火花自动灭火装置、风量仪等安全设施,同时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测和调整。
通风方式选择串联通风方案的选择是衡量工作面能否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结合矿山地质条件、顶板固结状态、回采进度、工作面进风量、瓦斯参数等综合情况进行选择。
通风工艺调整在工作面回采不同阶段,由于工作面进风量、瓦斯涌出量等固有条件的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串联通风进行调整,以保证安全生产。
技术监控为了保证串联通风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在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技术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总结串联通风是煤矿回采工作面安全通风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现代煤矿的开采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串联通风,需要从风机选型、风道施工、通风防护、通风方式选择、通风工艺调整和技术监控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和实施,以保证回采工作面的高效、安全运行。
伍冲煤矿1431掘进工作面与1429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技术部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矿长:编制时间:2015年4月16日1431掘进工作面与1429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根据我矿二连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情况,目前急须布置准备接替工作面,但在通风系统中,1431、1429下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与1429回采工作面相连接,目前还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串联通风次数不得超过一次,为了保证串联通风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时,要求严格执行。
一、通风经管1、1431、1429下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乏风串入回采工作面,必须在采掘工作面的配风要求保证有足够的风量。
掘进工作面用风后的回风进入回采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和CO2浓度必须在0.5%以下,其它有害气体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2、加强通风设施经管,减少风门漏风。
在进入回采工作面的下风流10m处,必须装有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
断电浓度为0.5%,串入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超过0.5%,自动切断采煤工作面一切动力电源3、保持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回风有4m2以上的断面,保持畅通。
4、测风人员要经常测定风量,如有变化,应查明原则,及时处理。
二、瓦斯经管1、加强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如瓦斯浓度升高,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串入采煤工作面的瓦斯含量不得超过0.5%,如果瓦斯浓度超过0.5%,要立即停止采煤工作面的一切作业,然后查明超限原因,进行处理。
3、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距采面下出口煤壁10m处安设瓦斯监测传感器,随时掌握串入采面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传感器或监测主机如有超限报警,要立即通知采面停止作业,汇报矿领导并检查处理。
4、在采面下出口10m处还要设瓦斯检查牌板,瓦检员每次检查结果都要写在牌板上,瓦斯浓度有变化时,要立即告知当班采面作业人员,作好预防措施。
5、采掘工作面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每班进行详细检查,认真维修,严禁出现失爆和漏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4 页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由于西运输下山泵房回风流进入11031、11051工作面形成串联通风,为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11051下副巷撤出风筒构筑永久密闭墙。
2、在11031运输巷十字头口以里10米范围内安装一台甲烷传感器,该甲烷传感器应符合以下要求:(1)瓦斯报警及断电浓度:0.5%;(2)瓦斯断电范围:11031、11011工作面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瓦斯复电浓度:<0.5%;3、所安设的断电仪都必须灵敏可靠,如果发现有损坏或数据不准,必须及时更换和维修,否则,必须停止一切作业。
4、串联通风工作面必须安设防尘水管,并每隔30米增设一个三通阀门,以便于洒水降尘。
5、串联通风的工作面及其各回风巷都必须设置风流净化水幕和隔爆水袋,严禁煤尘超限作业。
6、在11051下副巷扩修时按有关规定进行瓦斯排放。
7、局部通风管理:局部通风机设专人管理,风机必须安装在西运输下山进风流中距11031下副巷进风口不得小于10米,并同时吊高或垫高,距巷道底板不小于0.3米,并保持局部通风机部件完好,高压部位严禁跑风,破口及时修补,确保迎头风量达到设计风量,局部通风机严格执行三专+两专,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风机设专人看管、挂牌管理、现场交接,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风机;风筒要吊挂平直,不拐死弯,接头严密不跑风,第 2 页共 4 页逢环必吊,破口及时粘补,出风口距西运输下山泵房迎头不超过5米;停电停风时,人员必须迅速撤到全负压进风流中。
第 3 页共 4 页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4 页共4 页。
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通风安全是指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建筑内部空气的流通和质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确保人员安全和消防安全。
下面将就通风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串联说明。
首先,建筑通风设计应该符合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分析需要采取何种通风方式。
如公共卫生间、厨房等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和异味的场所应采用排风设备进行通风排除,而办公室、住宅等应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手段提供新鲜空气。
其次,通风设备布局应符合建筑物的结构和卫生要求。
对于高层建筑,应设置垂直通风管道或楼梯井,保证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通。
对于大型场所,应根据其功能和使用率合理设置新风口和排风口,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污染物的积聚。
另外,通风设备的选型也是关键。
通风设备应选用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设备,如风机、排风扇等。
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设备的容量和数量,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通风效果。
还需定期检测和维护通风设备。
如果通风设备长期不维护和不清洁,容易积聚灰尘和污垢,影响通风效果甚至导致设备故障。
定期清洁和检修通风设备,保持其畅通和正常运行,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和通风效果。
同时,还应设置反射材料和安全防护措施,保证通风设备周围的安全。
通风设备周围不应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防止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意外事故。
并且,应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防护网、护栏等,防止人员误碰设备,确保人员安全。
另外,建筑物内应设置紧急排烟系统,以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
当发生火灾时,紧急排烟系统能够迅速排走烟气和有害物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后,对于有特殊通风需求的场所,如化工厂、实验室等,还应采取相应的防爆、防毒等安全技术措施,确保通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合理的通风设计、设备布局、设备选型、设备维护和清洁、安全防护措施、紧急排烟系统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环节,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建筑内部空气的质量和流通,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同时保障人员和消防安全。
回采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精华1篇)回采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1由于在2106顺槽620米处有一构造,需在2106运输顺槽联络巷向里2处掘进170m的探巷,掘进巷道部分回风流通过2106运输顺槽进入工作面,形成一次串联通风。
为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14条规定:“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安设甲烷断电报警仪器”。
因此在以下地点安设甲烷传感器。
1、在巷道开口前至掘进深度小于5m范围时,再在开口处下风流15m处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巷道深度大于5m且小于20m时,回风流的甲烷传感器不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挂在风筒对侧距工作面小于5m范围内。
2、在2106联络巷口向工作面进风流≤10米处安设甲烷传感器。
二、安设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及复电浓度设置必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69条及煤矿aq相关标准规定:距联络巷口向工作面≤10米处, t4 报警值≥% 断电值≥% 复电值钢丝绳安全系数大于规定的系数,所以能满足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所选配绞车和钢丝绳都能够满足运送要求。
(2)一采区回风巷稳车校验:一采区回风巷JSDB-19型稳车承担支架运输任务,JSDB-19型的均牵引力为250KN,因支架自身重量大于所转运工作面溜子大件的重量,故只对提升液压支架时所需的最大提升力进行校验,校验如下: F牵/g=(Q+Qm)__(Sinα+f1Cosα)+PL(Sinα+f2Cosα)式中:F牵——调速绞车提升所用的牵引力Q ——液压支架的重量15000KgQm——板车的重量1000Kgα—— 提升上山倾角18°f1 ——板车与轨道的摩擦系数——Φ28mm钢丝绳的单位重量L ——运输距离60mf 2 ——钢丝绳与地滑的摩擦系数代入上式得:F牵/g=(15000+1000)__(Sin18°+°)+(Sin18°+°)通过计算:F牵钢丝绳安全系数大于规定的系数,所以能满足要求。
145回风石门与143运巷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生产作业计划,需施工+145回风石门;该巷道掘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145采煤工作面回风的需要。
因+145回风石门掘进施工没有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其回风串入143运输顺槽工作面;为确保通风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50条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该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一、串联通风工作面名称:+145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回风串联143运输顺槽工作面。
二、串联通风原因:无独立回风系统三、串联通风次数和时间:1次串联,串联通风时间:约26天。
四、+145回风石门巷道长度:约200m;支护形式:锚网索支护。
五、+145轨道石门使用风机型号及能力:型号FBDNo5.6/2×11Kw;风量230~300m3/min,风筒Φ800mm,需风量约为:180m3/min 六、安全技术措施:1、局部通风管理:局部通风机设专人管理,风机安装距+145回风石门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的+1450运输石门巷道中,并同时吊高或垫高,距巷道底板不小于0.3米,并保持局部通风机部件完好。
高压部位严密不漏风,确保+145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风量满足通风安全需要。
掘进供风严格执行双风机、双电源,局扇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每天对局扇进行自动切换试验。
风机设专人看管、挂牌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风机;风筒要吊挂平直,不拐死弯,接头严密不漏风,逢环必挂,破口及时修补;出风口距掘进工作面煤巷不超过5米,半煤岩巷不超过7米,岩巷不超过10米。
停电停风时,人员必须迅速撤到全风压通风的安全地点。
2、瓦斯管理:严格执行瓦斯巡检和瓦斯异常汇报制度制度。
工作面及回风流检查瓦斯不少于2次/班,特殊情况相应增加检查次数;出现瓦斯异常情况串与被串工作面均应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制定相应措施,及时处理。
当瓦斯浓度及其他有害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方可恢复工作,其它按作业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工程例会工业广场煤柱二段材料道与E1S9段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工业广场煤柱二段材料道掘进施工期间,新采场未形成通风系统前,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与E1S9段刨煤工作面形成串联通风,串联通风不超过1次。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四条要求,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
二、安全技术措施(一)、通风1、工业广场煤柱二段材料道掘进期间,局部通风机实现“三专两闭锁”,并且达到性能可靠,实现双风机(同等能力)双电源,双风机必须有主、备之分。
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启动,备用局部通风机运转时,工作面不准作业。
每天必须对自动切换功能进行一次实验。
局部通风机安排专人挂牌管理。
2、严禁无计划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临时停风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排放瓦斯。
3、局部通风机风筒逐节编号,风筒和接头严密不漏风(末端20米除外)、环环吊挂、吊挂平直,拐弯地点必须设置弯头,风筒破口及时粘补,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距离不超过5m。
4、按要求配备风量,每天安排专职测风员对工业广场煤柱二段材料道、E1S9段进行风量测定,发现风量不符合配风要求及无风、微风现象,立即进行处理、汇报,并通风专业人员组织调整风量,保证风量符合要求。
(二)防瓦斯、防火及防尘1、工业广场煤柱二段材料道、E1S9段分别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及氧气浓度,发现E1S9段进风流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汇报矿及通风队调度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氧气浓度低于20%,佩带ZH30化学氧自救器,撤离至新鲜风流。
2、掘进作业严格执行“一炮四检”及使用水炮泥,同时坚持炮前炮后洒水消尘,防止煤尘飞扬。
3、岩巷掘进要坚持湿式风钻打眼,减少粉尘飞扬。
采掘工作面认真执行洗尘制度,至少每周洗尘一次,防止粉尘堆积。
两工作面按规定安设喷雾、风流净化等降尘设施。
(三)监测监控1、在距E1S9段运顺口10-15m设置甲烷、二氧化碳、氧气传感器。
2、甲烷、二氧化碳传感器报警值、断电值均为0.5%,复电浓度小于0.5%,断电范围为E1S9段工作面及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1.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是串联通风的基础,必须确保其正常运行。
相关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系统设备,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给工作面。
2.保持通风道清洁畅通:通风道的畅通对于保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应定期清理和除尘通风道,避免通风阻力增大,影响通风效果。
3.控制工作面局部风量:为了确保工作面局部的安全通风,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工作面局部的风量。
可以通过设置局部风障或局部堵塞来控制风量,以保证通风系统正常工作,同时避免由于风量过大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4.合理布设风门和挡风板:风门和挡风板的合理布设可以保证通风系统的工作效果,防止风量过大或过小带来的安全问题。
必要时可以使用自动控制设备来实现风量控制。
5.加强监测和报警装置:在掘进工作面上应设置适当的监测装置,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及时了解工作面环境变化。
同时,还应设置报警装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报警,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6.做好防治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掘进工作面存在着瓦斯和煤尘爆炸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如设置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浓度监测系统、煤尘抑制剂等,有效遏制瓦斯和煤尘的积聚和扩散,降低爆炸风险。
7.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掘进工作面的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有专业的操作人员。
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熟悉通风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掌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和方法。
8.加强安全监督和管理:对掘进工作面的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安全评估。
必要时,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配合,确保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之,掘进工作面的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基础。
只有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控制,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掘进工作面才能安全高效地进行。
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需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也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有效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角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保障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通和质量,防止空气污染和有害气
体积聚,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确保人员健康和安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串联通风
安全技术措施是指通过串联多个通风设备,实现更高效的通风效果及更好的安全性。
在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 传感器监测: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当空气质量达到一定限值时,启动通风设备进行空气净化。
2. 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自
动调整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保障室内空气的质量。
3. 空气净化设备:在通风系统中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如过滤器、净化器等,去除空气
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4. 风道设计:合理设计风道布局,确保通风效果均匀,避免死角和积聚污染物的地方。
5. 漏风检测:定期进行漏风检测,确保通风系统的密封性能良好,避免外界污染物进
入室内。
总之,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和设备,通过更高效的通风系统来提高室
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名称:101轨道上山编制人:徐依孝区队长:施工单位:批准人:编制日期: 二00九年三月六日执行日期: 二00九年三月十八日矿审批意见本作业规程于二00九年三月八日在矿技术科进行了集体会审,参加会审人员有: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机电副总、技术副总。
通过集体会审,讨论研究,同意本规程所编写的内容,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并提出以下审批意见:1、施工过程中严格有害气体监测工作,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
2、保持工作面湿式打眼和喷雾降尘等综合防尘措施的落实,严禁干打眼。
3、严格执行本规程中的安全措施。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日技术科长:年月日安全科长:年月日通防科长:年月日机电科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纪录负责人:传达人:班次:第一章:工作面概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14条“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相邻的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
由于现在掘进的变电所掘进工作面,没有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乏风无法直接引入到采区回风道,乏风与新鲜风同时通过平推石门平巷进入到西部采区的其他采掘工作面进风巷内,造成与-115以里的其他工作面串联通风。
在变电所进行施工的同时,为保证其他串联通风工作面的通防安全,经矿井安全办公会研究、矿总工批准,决定采用一次串联通风方式,待变电所掘进工作面形成独立通风系统后立即恢复独立通风。
第二章: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前,由区(队)长负责组织,有技术人员(编写人员)负责传达批准的《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传达后,进行考试、签字,成绩合格方可下井工作,不合格的人员必须补考,补考合格后再下井工作。
轮休和请假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学习,并考试合格,干部工人学习、考试的成绩分别登记在《作业规程》学习考试记录表上。
34061工作面下巷掘进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义络煤业34061工作面下巷准备掘进,其回风将串入34061采煤工作面,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特制定34061工作面下巷掘进工作面串入34061回采工作面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1、在34061工作面下巷掘进期间34061采煤工作面停止采煤作业。
并切断34061工作面及上下巷动力电源。
2、完善34采区监测监控系统。
34061工作面进风流距进风石门10-15米处安装一台瓦斯探头(T4),负责对34061工作面进风风流瓦斯浓度的监测。
其瓦斯报警、断电浓度为≥0.5%,复电浓度<0.5%,断电范围为34061工作面及进、回风流内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在34061工作面下巷掘进工作面正头5米以内安装一台瓦斯探头(T5)。
其瓦斯报警、断电浓度为≥0.8%,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在34061下巷掘进工作面回风侧下巷东四石门内向里5—10米处安装一台瓦斯探头(T6)。
其瓦斯报警、断电浓度为≥0.8%,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当班跟班队干、流动电钳工、瓦检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发现瓦斯浓度超过0.8%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查明原因,向矿调度室、安检科及通风区汇报。
3、掘进工作面局扇必须执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倒台及风电、瓦斯电闭锁并设置专职局扇风机管理员。
4、通风区负责在掘进工作面回风经过的巷道内电气设备附近,安装瓦斯检查牌板,瓦检员每班必须认真检查、填写。
5、通风区瓦检员必须每班检查该采掘面安装的瓦斯监测设备、电缆是否正常,并使用光学瓦斯鉴定仪、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与瓦斯探头的监测值进行比对,如有误差超过0.1%时,及时通知监测工进行处理,处理期间瓦斯浓度以三者显示最大的浓度为准。
串联通风安全措施通风安全措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正确的通风安全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有害气体的积聚,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下面,将从通风设施的设置、通风原则和方法以及通风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通风安全措施。
首先,通风设施的设置是通风安全措施的基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风设施的设置包括通风口的设置、通风道的设置和通风装置的选择。
通风口的设置应考虑到风向、风速和施工工艺的要求,通风道的设置应合理布置,以保证通风效果和施工空间的利用率。
此外,通风装置的选择应按照通风要求和工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应选择具有良好通风效果和安全可靠性的设备。
其次,通风原则和方法是通风安全措施的核心内容。
通风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均匀通风原则、正压通风原则和负压通风原则。
均匀通风原则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空气流通均匀,使有害气体能够有效稀释和排出;正压通风原则要求通风设施正压,使空气能够从干净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减少有害气体的扩散和积聚;负压通风原则要求通风设施负压,使空气能够从污染区域流向干净区域,防止有害气体的逸出和污染。
通风方法包括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将新鲜空气引入施工区域,排出污染空气;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装置来推动新鲜空气进入施工区域,排出污染空气;混合通风是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结合,通过不同的通风装置来达到通风效果。
最后,通风管理是通风安全措施的重要环节。
通风管理包括通风检测和通风控制。
通风检测是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定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分布情况,从而调整通风装置和通风方法;通风控制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通风设施和通风方法进行操作和调整,以保证施工区域的通风效果达到要求。
通风管理还包括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施工人员的通风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通风设施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由于1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胶带顺槽东段、1101胶带顺槽西段布置独立通风系统困难,4煤辅助运输下山回风流串到1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胶带顺槽东段、1101胶带顺槽西段,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为了作好“一通三防”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特编制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一、串联通风地点:4煤辅助运输下山与1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胶带顺槽东段、1101胶带顺槽西段串联通风。
二、串联通风原因:4煤辅运下山无独立回风系统。
三、串联通风次数:串联通风次数:1次串联。
四、串联通风巷道基本情况:1煤辅助运输下山串联通风巷道长度:400米;支护形式:锚网索喷+钢筋梯子梁;断面:13.84m2。
巷道状况:良好。
1101胶带顺槽东段串联通风巷道长度:2500米;支护形式:锚网索+钢筋梯子梁;断面:15.4m2。
巷道状况:良好。
1101胶带顺槽西段串联通风巷道长度:1400米;支护形式:锚网索+钢筋梯子梁;断面:15.4m2。
巷道状况:良好。
五、使用风机规格:1101胶带顺槽东段、1101胶带顺槽东段局部通风机型号FBD№7.1×45Kw×2,风量550~820 m3/min,风筒Φ800mm。
1煤辅助运输下山局部通风机型号FBD№6.3×30Kw×2,风量430~600 m3/min,风筒Φ800mm。
六、串联通风地点瓦斯基本情况:1、4煤辅助运输下山回风瓦斯浓度0.0%。
2、1煤辅助运输下山回风瓦斯浓度0.0%,1101胶带顺槽东段回风瓦斯浓度0.0%,1101胶带顺槽西段回风瓦斯浓度0.0%。
七、风流路线:1煤辅助运输下山进风流路线:地面→副立井→井底车场连接处→井底车场→中央辅助运输大巷→4煤辅助运输下山→1煤辅助运输下山→工作面。
乏风流路线:工作面→1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胶带顺槽进风联络巷→1101胶带顺槽→1101胶带顺槽回风联络巷→1煤回风下山→1煤回风大巷→回风立井→地面1101胶带顺槽东段进风流路线:地面→副立井→井底车场连接处→井底车场→中央辅助运输大巷→4煤辅助运输下山→1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回风顺槽进风联络巷→1101回风顺槽→1101联络巷→1101胶带顺槽→工作面。
串联通风技术管理制度
串联通风技术治理制度
其次十条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从巷道设计和施工挨次上削减或杜绝串联通风,严禁违反《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
其次十一条矿井开拓新水平和预备新采区的回风,必需引入总回风巷或主要回风巷道中。
在未构成通风系统前,可将此种回风引入生产水平进风中。
上述状况回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必需符合《规程》规定,并制订安全技术措施报集团公司审批。
其次十二条采区内为预备新区段构成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到构造必需重新开掘巷道,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可以采纳一次性串联通风,但必需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矿长审批签字,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其次十三条井底车场四周、主要进风大巷或采区进风石门中施工岩石巷道,的确不能避开的一次性串联通风,回风流串入全矿井、一翼、一个或几个采区的,必需提前制订安全技术措施报集团公司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其次十四条掘串采形成一次性串联通风时,不准2个及以上掘进工作面回风同时串入1个采煤工作面,且串入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风
量不得超过被串工作面正常供风量的50%,进入被串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必需掌握在0.2%以下。
其次十五条采煤工作面回风严禁串入掘进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严禁采纳集中通风、老塘通风。
其次十六条全部被串联通风地点的进风流中必需按《规程》规定安设瓦斯监测断电装置。
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安
全技术措施
郑州嵘昌集团宏鑫煤业有限公司21071上副巷掘进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通风科
编制时间:2016年5月10日
21071上副巷掘进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目前即将施工的21071上副巷掘进工作面由于受现场条件限制,实行独立通风有困难,回风流乏风串入了21091采煤工作面,为确保安全生产,特编制该措施。
二、串联地点
21071上副巷作业地点回风→21091采煤工作面
三、串联情况
串联时间约30天;掘进工作面安装2×22kw风机;风筒
Φ800mm,配备风量380 m3/min,回风流瓦斯0.04%。
四、安全技术措施
(一)局部通风管理
1、局部通风机设专人管理,风机安装在21轨道下山进风流中,距21071上副巷开口不得小于10米,并同时吊高或垫高,距巷道底板不小于0.3米,并保持局部通风机部件完好,高压部位严禁跑风,破口及时修补,确保迎头风量达到设计风量。
2、掘进供风严格使用双风机自动倒台装置、严格执行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风机设专人挂牌管理。
3、风筒要吊挂平直,不拐死弯,接头严密不漏风,逢环必吊,破口及时缝补,出风口距迎头不超过5米。
4、停电停风时,人员必须迅速撤到全风压进风流中去。
每天应进行一次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局部通风,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二)瓦斯管理
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每班检查不少于3次,特殊情况相应增加检查次数,出现瓦斯异常情况串与被串工作面均应立即停止工作,
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制定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当瓦斯不超过规定时,方可恢复工作;其它按作业规程相关规定执行,严禁瓦斯超限作业;按规定在被串21091采煤工作面前安设瓦斯断电仪,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甲烷断电仪位置、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如下:
①. 掘进工作面迎头断电仪,安装位置:探头距掘进工作面迎头≤5米,报警值≥1.0%、断电值≥1.5%、复电值<1.0%。
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②. 掘进工作面回风巷断电仪,安装位置:探头距掘进工作面出口往里10~15米,报警值≥1.0%、断电值≥1.5%、复电值<1.0%。
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③. 被串21091工作面断电仪,安装位置:21091运输巷探头距掘进工作面出口往里10~15米,报警值≥0.5%、断电值≥0.5%、复电值<0.5%。
断电范围:进风巷、工作面和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三)安装甲烷传感器标准
1、甲烷传感器必须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气样进行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零点的调校,保证传感器灵敏可靠。
2、甲烷传感器应吊挂在巷道顶板上,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悬挂处应顶板完好、避开淋水、无其他机械碰撞地点。
3、必须用安全监测专用电缆连接,接线处要用专用接线盒连接牢固,防止失爆,电缆必须距动力电缆不小于0.1m,不能与通讯电缆混用,电缆悬挂必须符合标准。
4、严格按照《规程》规定进行断电功能的测试及每7天对以上甲烷传感器调校一次。
每天安排监测人员对以上传感器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综合防尘
防尘管路吊挂平直,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管路及时延接,距迎头不得超过15米,风流净化等防尘设施正常使用。
迎头30米以内由施工单位每班至少冲洗一次,严格执行先防尘后工作的洒水制度;转载点喷雾保持完好,坚持正常使用,转载点落差不得大于0.5米;掘进工作面安装一组水幕,保证正常使用。
(五)电气设备管理
电缆、电气设备隔爆性能良好,绝缘性强,严防金属撞击产生火花,严禁施工人员拆卸、敲打矿灯;电气设备维修按《规程》规定进行操作。
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每班进行详细检查,认真维修,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杜绝失爆现象。
(六)其他安全措施
1、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局扇,杜绝无计划停风,临时停工不得停风,若因检修、停电等其他原因需要停风时,必须按照以上排放瓦斯措施,向调度室汇报批准后方可进行。
迎头停风时,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在巷道门口中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停风时间内
禁止人员入内,此项工作由安全员监督,现场施工负责人负责执行。
2、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学习本措施并签字,严格按措施施工。
3、若出现临时停风,需要排放瓦斯之前,必须由安全区长或通风科负责组织参加排放人员再次进行对该措施贯彻学习并签字,否则不准排放瓦斯工作。
4、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掘进作业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领导审批意见执行。
通风科
201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