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近年中招试题整合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留恋忘返悠然自得B. 岁月蹉跎水波不兴C. 悠然自得悠哉游哉D. 留连忘返水波不兴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历代文人墨客游玩的好去处。
B. 在醉翁亭,游客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到自然之美。
C. 醉翁亭不仅是游玩的好去处,更是历史文化的宝库。
D. 醉翁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
3. 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
B. 《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C. 《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千古绝唱。
D. 《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4. 下列对《醉翁亭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醉翁亭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B. 《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C. 《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体现了作者的超然物外。
D. 《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形象生动,富有哲理。
5. 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
B. 《醉翁亭记》是一篇山水游记。
C. 《醉翁亭记》的创作背景是欧阳修被贬滁州。
D. 《醉翁亭记》的主要人物是醉翁。
6. 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 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山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水也。
C.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花也。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比较《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答:3.“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答: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十年中考试题汇编汇编:罗化清2019年(2019·怀化市)文言文阅读(17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堅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3.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2 分)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③因为本.其山川(根据 )④遂书以名.其亭焉(起名,命名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A. (1)山水之乐. (2)乐.其地僻而事简B. (1) 在乎山水之间也. (2) 幸生无事之时也.C. (1)名之.者谁? (2) 修之.来此D. (1) 山.行六七里 (2)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解析】B。
都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17. [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和_喜与予游也 (用原文语句回答)。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汇编1、本文作者是代的家、家(人名)。
2、下面句中的“而”字与“而乐亦无穷也”中的“而”字读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云归而岩穴暝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D、而不知人之乐也3、本文点明“醉翁亭”命名之意的句子是,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4、出自本课的成语有:、和。
5、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
6、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
7、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饮少辄醉()②醉翁之意不在酒()③宴酣之乐()④射者中,弈者胜()⑤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⑥游人去而禽鸟乐也()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行者休于树()A.告之于帝B.苛政猛于虎C.躬耕于南阳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
(4分)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1.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
12.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4分)答:。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往来而不绝者 B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颓然乎其间者 D 而不知人之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妾之美我者,畏我也14.填空。
(4分)⑴选文①中写夏季之景的句子是(1分)⑵选文②写到了“滁人游”等四种情况。
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它三种情况,且与“滁人游”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①滁人游②()③()④()15.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6.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比较《醉翁亭记》和《XX 楼记》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 .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复见C 、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顺 . . 9.[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XX 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XX 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答:3. “乐亦无穷”在选文第 1 段中指何而言?答: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 8、D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0、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11、忧醉与乐 12、先天……后天……二、 1.时:季节陈:陈列,摆开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 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三、1.欧阳修 2.C 3.云归而岩穴暝风霜高洁4.①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5.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四、19. ①就②情趣③尽兴地喝酒④下棋 20.C 21. 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爱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22.水落而石出。
23.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五、11.答案:D (共2分) 12.答案:(1)茂盛的样子(2)就(共2分。
每小题1分)13.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共2分。
每小题1分)14.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共4分。
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六、⒍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⒎B ⒏(1)佳木秀而繁阴(1分) (2)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3分)⒐(1)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乐事的人,是我太守啊。
⒑陶渊明:忘怀宠辱,自得其乐;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七、25、髫 tiáo 伛偻yǔ lǚ觥gōng 26、(1)交错相通;(2)管乐器 27、(1)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开心、自得其乐。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放歌,行路之人在树下歇息 28、世外桃源;觥筹交错 29、(1)甲段主要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写太守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往来而不绝 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B .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甲]文中的“进”是指“________________ ”,“退”是指 10.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 ___________________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 起来,抒发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怀。
12. 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 ?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 ___________ 陈 _____________2.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3. “乐亦无穷”在选文第 1段中指何而言?答: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语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醉翁亭记》中考试题(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
(15分)[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
蒲苇莲芡④,有A 之思;椅桐桧柏,有B 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
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
汴(bi àn ):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 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xx》中考试题集锦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峰,其中西南的诸峰林壑秀美,最引人注目的是琅琊山。
往山里走六七里,就可以听到潺潺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流出来,这就是酿泉。
山路曲折,忽然出现一座亭子,就是醉翁亭,建造者是山中的僧人智仙,名字则是太守自己取的。
太守和客人在这里喝酒,他虽然酒量不大,但年纪最大,因此自称醉翁。
他的兴致并不在于喝酒,而是在于山水之间的乐趣。
山水之乐,可以从心中得到,也可以借助酒来表达。
比如,早晨太阳升起,林木烟霏缭绕,云归岩穴暗淡,这就是山间的朝暮变化;野花绽放,散发着幽香,树木茂密,遮盖着阳光,风霜高洁,水流石出,这就是山间四季的景色。
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每个季节的景色都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当滁州人在山溪边垂钓,溪水深处鱼儿肥美,用酿泉泡的酒香气扑鼻,山中的摆在桌上,太守就会开宴。
宴会上没有丝竹乐器,却有射箭和下棋,觥筹交错,起伏欢笑,宾客们都很开心。
太守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很开心。
傍晚时分,夕阳西斜,人影散乱,太守回家,宾客们也跟着离开。
树林里充满了阴影,鸟儿在枝头欢唱,游客们离开了,只有禽鸟还在享受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类的乐趣;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开心,却不知道太守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乐趣。
太守能够在醉醺醺的状态下感受到这种乐趣,清醒时又能用文字描述出来,这就是他的才华。
庐陵欧阳修对这篇文章加以命名。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D。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指“醉翁亭”的名字是太守自己取的。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指山间的朝暮变化。
3)行者休于树于:指行人在树下休息。
4)临溪而渔渔:指在溪边垂钓。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思是醉翁并不是为了喝酒而来,而是为了享受山水之间的乐趣。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思是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开心,却不知道太守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乐趣。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 (2)暗 (3)在 (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10.(4分)(1)命名 (2)暗 (3)在 (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醉翁亭记》中招试题整合2007年(2007.14沈阳)(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一lO题。
(15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壑: (2)意: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9.概括选文画横线部分的内容。
(2分)10.下面是欧阳修《泷冈阡表》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8分)修不幸,生○1‚四岁而孤,太夫人○2守节自誓○3,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4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5以是为我累○6!’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生:出生。
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
③守节自誓:意思是郑氏决心守寡,不再嫁人。
④俾(bǐ):使。
⑤毋:勿要;不可. ○6累:牵累。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②毋以是为我累!(3)从太夫人的话中,你能看出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2007.34吉林省)(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本文作者欧阳修是代的文学家.(1分)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0、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2分)1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
通过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1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作为。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六一居士传 (节选) 欧阳修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13、“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 (1分)14、“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2分)15、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2分)(2007.40遵义市)(三)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伛偻....提携④觥筹交错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2008年(08.5河北)(13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词(3分)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2)醉翁之意。
意:_________3)野芳发而幽香。
发:_________7.翻译: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分)“________”、8.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2分)9.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2分)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3分)欧阳公记(1)成,远近争传……凡商贾(2)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3),以赠临管,可以免税。
【注】(1)记:指《醉翁亭记》(2)商贾:商人(3)关征:查税征税(08.31大连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
(2分)(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08.34临沂市)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做6—10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D);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2分)(A) (B) (C) (D)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云归而岩穴暝.暝:②临溪而渔.渔:③杂然而前陈.者陈: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4分)(1)内容要点:(2)思想感情: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3分)(08.39安徽芜湖市)【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邪?(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3)既而弥月不雨. (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