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
- 格式:doc
- 大小:841.80 KB
- 文档页数:9
哈师大附中2021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40为单选题,每题1分;41-45为多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2.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解旋酶、Cl﹣、尿素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D.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3.下列有关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B.细胞外液大约占体液的2/3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分析如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D.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共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5.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6.如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B.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C.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O2较多D.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高7.某同学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长跑后,感觉全身酸痛,并大量出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同学应及时补充淡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平衡与体温平衡B.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以无氧呼吸为主C.由于糖的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显著降低D.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严重腹泻后喝大量纯净水可能会造成组织水肿B.组织液中的Na+、Cl-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血浆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以维持血糖稳定D.血浆中的NaHCO3可与乳酸发生反应维持pH稳定9.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A. B.C. D.10.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其呼吸和心跳正常,能大小便。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u 64一、选择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混合物、纯净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 纯盐酸水煤气硫酸干冰B 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C 胆矾氢氧化铁胶体铁碳酸钙D 水银澄清石灰水氯化铜碳酸钠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OH + H 2O HCOO—+ H3O+B.CO2 + H2O HCO3—+ H+C.CO 32—+ H2O HCO3—+ OH—D.HS—+ H2O S2—+ H3O+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加入MgCO3固体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4.下列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燃气灶B.硅太阳能电池C.锂电池D.风力发电机5.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A.CuCl2B.AgNO3C.NaClD.H2SO4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①NaHSO4;②NaHCO3;③Na2CO3;④Na2SO4。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7.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不正确的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L CH 3COONa 溶液与0.5mol/L CH 3COONa 溶液中的c(CH 3COO —)之比是2:1 B.1mol/L 氨水与0.5mol/L 氨水中c (OH —)之比是2:1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前者多D.等体积等pH 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金属锌反应,产生氢气物质的量前者多 9.已知:25 ℃,K sp [M(OH)2]=3.2×10-11,则此温度下M(OH)2饱和溶液的pH 等于A.10B.10+lg2C.10+2×lg2D.10-2×lg210.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1小时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最低层次2.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
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①②③一定是异养生物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C.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D.②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他们对此的解释是:新细胞是由老细胞产生的结晶。
后来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这说明了科学发现的一个特点是A.科学发现需要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相结合B.科学发现是在修正中不断前进的C.科学发现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持D.科学发现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4.有关生物体细胞组成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B.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C.在同一生物的不同体细胞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5.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的蛙心脏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时,蛙心脏不能维持收缩;用含有少量钙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该实验说明钙盐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D.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6.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B.PO43-是组成磷脂、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C.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7.法国科学家发现,玉米、烟草等植物含有类似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加入铁原子,就可以制造出人的血红蛋白,从而可由植物提供医疗上所需要的人体血液。
2023-202410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则等于()A. B. C. D.2.焦点坐标为,,且长半轴长为6的椭圆方程为()A. B. C. D.3.若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A. B. C. D.或4.已知圆的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圆,则圆,C2的公共弦长为()A. B. C.D.25.圆与圆至少有三条公切线,则m的取值范围是()A. B.C. D.6.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若C上存在无数个点P,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A.B.C.D.0号7.已知圆C的方程为,直线l:恒过定点若一条光线从点A射出,经直线上一点M反射后到达圆C上的一点N,则的最小值为()A.6B.5C.4D.38.已知P是直线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两条直线与圆相切,切点分别为A,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9.如图,在底面半径为1,高为6的圆柱内放置两个球,使得两个球与圆柱侧面相切,且分别与圆柱的上下底面相切.一个与两球均相切的平面斜截圆柱侧面,得到的截线是一个椭圆.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10.已知圆和,动圆M与圆,圆均相切,P是△MC1C2的内心,且,则a的值为()A.9B.11C.17或19D.19二、多选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已知椭圆的上下焦点分别为,,左右顶点分别为,,P是该椭圆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椭圆的长轴长为B.使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共有6个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D.若点P是异于、的点,则直线与的斜率的乘积等于-212.设有一组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不论k如何变化,圆心始终在一条直线上B.存在圆经过点,0)C.存在定直线始终与圆相切D.若圆上总存在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则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学年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二)生物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图表示某动物细胞进行分裂的部分过程。
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B.图中RNR排列在一起的原因是基因重组C.有“偏向”的染色体分离不利于遗传多样性D.染色体分离的极性依赖于微管蛋白的排列2.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B.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C.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D.加入无水乙醇越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绿色越深3.如图①②表示细胞厌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甲乙丙丁表示代谢产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乳酸发酵时,②阶段可表示丙酮酸被乳酸脱氢酶还原为乳酸B.乙醇发酵时,甲、丙、丁可能分别代表乙醛、CO2、乙醇C.①阶段能产生[H],②阶段不能产生ATPD.①阶段为糖酵解,②阶段为柠檬酸循环4.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O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C.组织液中的2D.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5种碱基5.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新陈代谢反应,其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具有透气性的创可贴可避免伤口感染B.给盆栽花卉适时松土可促进根系的生长C.稻田及时排水能防止幼根的细胞产生乳酸D.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生产时应控制通气6.下列为某家族ABO 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的血型已经清楚(见图中标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1.椭圆22134x y +=的焦点坐标为( )A .()0,1±B .()1,0±C .(0,D .()2.已知直线:20l x -=的倾斜角为π3,则实数m =( )A .1-B .13-C .13D .13.已知直线l 的方程是()()31210a x a y ----=,则对任意的实数a ,直线l 一定经过(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已知12,F F 分别为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E 上的点,12PF PF ⊥,且122PF PF =,则椭圆E 的离心率为( )A B C D5.若直线y x b =+与曲线y =b 的取值范围是( )A .⎡⎣B .[]1,1-C .⎡⎣D .⎡-⎣6.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关于圆锥体和球体》中计算了一个椭圆的面积,当我们垂直地缩小一个圆时,得到一个椭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已知椭圆2222:1x y C a b+=()0a b >>的面积为6π,两个焦点分别为12,F F ,点A 是椭圆C 上的动点,点B 是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若四边形12AF BF 的周长为12,则四边形12AF BF 面积的最大值为( )A.B .C .D 7.已知圆()()22:5129C x y ++-=和两点()()()0,,0,0A m B m m ->,若圆C 上存在点P ,使得90APB ∠=o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11,15B .[]10,16C .[]9,13D .[]8,128.已知,A B 是圆224x y +=上的两个动点,且AB =()00,M x y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004x y +-的最大值为( )A.12B .C .6D .二、多选题9.已知()()()2,0,0,2,1,0,A B M P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线AB 的一个方向向量是()1,1u =-rB .若MP AB ⊥,则31,22P ⎛⎫⎪⎝⎭C .点M 关于直线AB 对称点的坐标为 2,1D .直线MP 斜率取值范围是[]2,0-10.已知圆22:4O x y +=,点P x 0,y 0 是圆O 上的点,直线:0l x y -,则( )A .直线l 与圆O 相交弦长B .圆O 上恰有4个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 C.04y x -D .过点P 向圆()()22:341M x y -+-=引切线,A 为切点,则PA 最小值为11.法国数学家加斯帕·蒙日被称为“画法几何创始人”“微分几何之父”,他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若椭圆2222:1x y E a b +=()0a b >>的蒙日圆为2224:3C x y a +=,过圆C 上的动点M 作椭圆E 的两条切线,交圆C 于,P Q 两点,直线PQ 交椭圆E 于,A B 两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椭圆EB .若点D 在椭圆E 上,将直线,DA DB 的斜率分别记为12,k k ,则1213k k =-C .点M 到椭圆E 的左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aD .MPQ V 面积的最大值为243a三、填空题12.已知圆()221:21C x y ++=与圆()222:29C x y +-=的交点为,A B ,则直线AB 方程为. 13.已知点()0,0在圆22220x y ax ay a a ++++--=外(其中a 为常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14.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数学的重要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1λλ≠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称这个圆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22:4,0,6,4,0,O x y A B P +=e 为O e 上一动点,则12PA PB +的最小值为.四、解答题15.已知圆()()22:244C x y -+-=,点A x 0,y 0 为圆C 上任意一点,点B 4,0 ,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1)求点M 的轨迹方程E ;(2)点(),N x y 是轨迹E 上任一点,求2x y +的取值范围.16.已知在ABC V 中,()0,2,A AB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140,x y A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0x y +-=. (1)求,B C 两点的坐标; (2)求ABC V 的外接圆方程.17.已知圆22:1O x y +=和点()1,4M .(1)过M 作圆O 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2)过M 作直线l 交圆O 于点,C D 两个不同的点,且CD 不过圆心,再过点,C D 分别作圆O 的切线,两条切线交于点(),E m n ,求4m n +的值.18.已知椭圆22:13x C y +=,点A 为椭圆上顶点,直线:l y kx m =+与椭圆C 相交于,M N 两点,(1)若1,k D =为MN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OD =,求实数m 的值; (2)若直线,AM AN 的斜率为12,k k ,且122k k +=,证明:直线MN 过定点,并求定点坐标.19.已知是椭圆E :x 2a2+y 2b 2=1 a >b >0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且椭圆经过点Q ⎛ ⎝⎭. (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经过点)2F 的直线12,l l ,直线1l 与椭圆E 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椭圆E 交于,C D 两点,且12l l ⊥,求四边形ACBD 面积的取值范围.。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F1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值主要取决于()A.环境条件的影响B.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 1:1)”属于推理内容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
若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B.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C.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D.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4种4.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
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
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5.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6.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含量的变化。
哈师大附中2020-2021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开学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等位基因是指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科学发现所运用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D.科学家研究DNA复制:得出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3.实验室里,老师组织同学们自己动手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小明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甲桶内的1个D小球丢失。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丢失一个小球对本实验没有任何影响,继续实验B.可以去掉乙桶内的一个D小球,确保甲、乙两桶内的小球数量比为1∶1,继续实验C.将甲桶内的一个d小球改为D小球,继续实验D.将甲桶内的一个d小球去掉,确保甲桶内D与d之比为 1∶1,继续实验4.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 A 对灰鼠基因 a 为显性,短尾基因 B 对长尾基因 b 为显性,且基因 A 或 b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9:3:3:1 B.1:1:1:1 C.4:2:2:1 D.2:15.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
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6.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3∶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B.7∶2∶1C.3∶5∶1D.4∶4∶17.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3年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图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A表示相应物质。
不符合该模型的是A.①效应T细胞②靶细胞,A抗体B.①传出神经元②肌肉细胞,A神经递质C.①胰岛B细胞②肝细胞,A胰岛素D.①甲状腺细胞②垂体细胞,A甲状腺激素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单细胞生物都可通过溶酶体将进入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水解B.溶酶体能将病菌分解后的产物都排出体外C.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蓝藻置于清水中,细胞形态变化最大的是蓝藻D.核孔和核膜在功能上都具有选择透过性3.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蛋白质外壳内部有两条相同的RNA链,HIV侵染人体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中会形成RNA-DNA杂交分子和双链DNA这两种中间体,此双链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以它为模板合成mRNA和子代单链RNA,mRNA作模板合成病毒蛋白。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成RNA-DNA和双链DNA分别需要逆转录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B.以RNA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翻译和逆转录C.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只有病毒蛋白质外壳D.HIV的突变频率较高其原因是RNA单链结构不稳定4.科学家对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数据(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有一条食物链B.植食鱼类与肉食鱼类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3%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化学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人类活动不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5.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地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三、填空题四、解答题20.我校后勤服务中心为监控学校稻香圆食堂的服务质量情况,每学期会定期进行两次食堂服务质量抽样调查,每次调查的具体做法是:随机调查50名就餐的教师和学生,请他们为食常服务质量进行名评分,师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从0到100分选取一个分数打分,根据这50名师生对食堂服务质量的评分并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下图是根据本学期第二次抽样调查师生打分结果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样本数据分组为[40,50),[50,60),……,[90,100].(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 的值并估计样本的众数:(2)学校规定:师生对食堂服务质量的评分平均分不得低于75分,否则将进行内部整顿.用每组数据的中点值代替该组数据,试估计该校师生对食堂服务质量评分的平均分,并据此回答食堂是否需要进行内部整顿;(3)我校每周都会随机抽取3名学生和校长共进午餐,每次校长都会通过这3名学生了解食堂服务质量,校长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差评、中评、好评”中选择一个作答,如果出现“差评”或者“没有出现好评”,校长会立即责成后勤分管副校长亲自检查食堂服务情况.若以本次抽取的50名学生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作为总体估计的依据,并假定本周和校长共进午餐的学生中评分在[40,60)之间的会给“差评”,评分在[60,80)之间的会给“中评”,评分在[80.100]之间的会给“好评”,已知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感受独立地给出评价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试估计本周校长会责成后勤分管副校长亲自检查食堂服务质量的概率.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1F :()2224x y ++=,()22,0F ,P 是圆1F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l 与直线1PF 交于点M .记点M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 的方程;(2)过点2F 作与x 轴不垂直的任意直线交曲线C 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1)求椭圆C的方程;(2)如图所示,记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任意一点,连接线段AM交椭圆于点(i)证明:点B在以PQ为直径的圆内;。
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B.DNA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C.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D.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畸变2.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因丢失了部分基因,所以分化成了幼红细胞B.红细胞成熟后一段时间内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成熟红细胞凋亡对于个体发育和生存不利D.成熟红细胞没有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所以寿命较短3.(题文)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
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4.下图是测定某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且种子始终保持活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甲装置乙装置结论A 液滴左移液滴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B 液滴不动液滴右移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有酒精C 液滴不动液滴不动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有乳酸D 液滴左移液滴右移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A B.B C.C D.D5.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选项推论结果影响非特异性免A 损害呼吸道黏膜疫B 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A.A B.B C.C D.D6.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7.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去核的卵母细胞可作为核受体,去核的受精卵不可B.绵羊的乳腺细胞可作为核供体,其成熟的红细胞不可C.细胞质可调控同源细胞核的发育,不可调控异源细胞核D.核移植可用显微注射技术,不可用电脉冲细胞融合技术8.(10分)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下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说法正确的是A.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样方法B.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C.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时最大D.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小型犬浣熊神群数量在b〜c时期处于下降阶段二、非选择题9.(10分)某人被困荒野一天,断水断粮,在焦虑和恐惧中持续找路,最终找到出路。
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不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B.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后代中的发病率远低于1/2或1/4C.羊膜腔穿刺可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患神经管缺陷D.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2.下列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因果关系的分析,搭配不合理的是A.②③B.①⑤C.③④D.③⑤3.下列关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基因的表达都与DNA和RNA有关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DNA复制、转录过程中都发生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与释放D.经过细胞分化,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是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B.群落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等都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各种群关系和边界范围等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5.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2,吸收反射热导致温室效应B.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会使臭氧的分解作用大于生成作用C.在调查某淡水区域水质时,温度一般不会作为测量的项目D.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其pH 值可以低于1.66.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B.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分子吸收了地球更多的反射热,导致地球海平面上升C.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之一D.我国北方重工业比较发达,导致降酸雨的频率和酸度都强于南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F表示相关激素。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1.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等一起构成,统称体液。
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共同构成体液B.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C.组织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D.内环境中丙酮酸发生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2.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DNA聚合酶、激素、尿素、CO 2等B.小肠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肠液和组织液C.组织水肿、抽搐、镰状细胞贫血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D.静脉注射后,药物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3.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内液和两种细胞外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②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C.③表示细胞内液D.①②③物质的含量呈动态变化4.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D表示人体体液的四种不同组成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C、DB.C中可含有抗体、激素和麦芽糖C.C与B的最主要区别是B中含有较多蛋白质D.A中液体大部分回流到C,少部分形成B5.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血浆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
组织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或血浆中的渗透压降低,均会导致水分向组织液迁移造成组织水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回流减少导致组织液过多形成水肿B.血浆中的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液的量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C.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使淋巴液进入组织液减少,导致组织水肿D.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6.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并叮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不能饮酒。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每道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A与b B.R与r C.E与E D.f与f2.母马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4条,公驴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2条。
母马与公驴杂交的后代骡子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A.62 条B.63 条C.64 条D.66条3.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0 B.1/8 C.1/16 D.14.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C.在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5.纯种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子粒,但是在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原因是()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C.相互混杂D.非甜是隐性性状6.右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规律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能确定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7.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可能是()A.Ddrr B.DdRR C.ddRR D.DdRr 8.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是()A.2种B.3种C.4种D.5种9.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