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 格式:pdf
- 大小:726.25 KB
- 文档页数:2
edinfo@“一带一路”倡议打通了海上和陆地的亚欧非国家双边与多边合作构想,既展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推进世界各国文化互通与交融的梦想和愿望[1]。
而孔子学院作为拉近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的重要媒介,不仅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人文支撑,而且大大促进了沿线国家民心相通[2]。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中已建有136所孔子学院,中方承办院校94所[3],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承办、中方长春大学与外方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建立的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
目前,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已接收学员近7000人次,且中外双方院校在教学、科研上保持密切合作,已申请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将汉语教学纳入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培养优秀的汉语翻译人才。
自创建以来,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一直采取中外“高校—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即中国长春大学和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办学。
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独立招生,自主运行,机制管理上实行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责任制[4],在课程设置、师资构成、教材使用以及教学方式上形成独特的适合本地学员所需的教学机制。
长春大学于2016年10月成立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负责向其提供师资支持,梁赞国立大学提供教学和教学运营配套资源。
本文以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从师资水平、本土教材、文化活动项目、资金来源方面分析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出一定建议。
孔子学院的规范化发展必须依托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孔子学院高效率运作[5]。
然而目前,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笔者在阐述过程中也针对性地提出一定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下孔子学院的管理与发展———以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文/张贤马丽杰摘要:在野一带一路冶倡议下袁文章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管理体制尧资金来源尧学院定位尧师资水平尧文化活动尧本土教材尧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其发展现况袁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遥关键词:孔子学院野一带一路冶倡议发展策略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作者简介:张贤袁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尧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曰马丽杰袁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尧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理事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专项课题野耶一带一路爷倡议框架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创新模式研究冶渊编号院GH16113冤33. All Rights Reserved.edinfo@(一)本科教学缺乏师资从教师人员组成及师资水平来看,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现有教授本科的中方汉语教师5名,其中中方院长、汉语教师(中文教育专业硕士)2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外语专业学士)1名,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外语教学及翻译法专业研究生)1名,兼职教师(经济学研究生)1名;外方汉语教师4名,其中汉语专业硕士3名、汉语专业学士1名;实习生2名。
推进孔子学院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推进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孔子学院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外国教师的招聘力度,引进更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中文功底的外籍教师。
其次,我们将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
二、拓展汉语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汉语教学的吸引力和实用性,我们将拓展汉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增加中国文化、历史、艺术等相关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文化。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汉语考试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汉语水平考试和HSK考试。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将引入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文化体验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加强中外合作交流。
孔子学院建设的初衷就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因此我们将加强中外合作交流,拓展孔子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将积极与国内外高校、文化机构、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举办汉语夏令营、文化交流活动、中外学术研讨会等,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中国驻外使馆、文化中心的合作,共同举办中国文化节、汉语大赛等活动,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四、加强管理和服务。
为了更好地推进孔子学院的实施方案,我们将加强对学院的管理和服务。
在管理上,我们将建立健全学院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学院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在服务上,我们将提高学院对学生的关爱度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总之,推进孔子学院的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加强中外人民的友谊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教育合作促进中蒙教育新发展》摘要:该校共有5个班176名学生,每班1名汉语教师,1名蒙语教师,70%用汉语上课,汉语包含听力、语法、口语翻译等,每周20节课,蒙古国的蒙古族居民则听不懂汉语,有的仅会“你好”、“谢谢”、“吃了吗”、“再见”等简单用语,蒙古国汉语学校教师则能够用汉语同我们交流,从2005年起,中国每年派出一批汉语教师志愿者赴蒙古国教授汉语,大约有30多所学校接受汉语教学志愿者教师2009年8月24日至29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考察团赴蒙古国乌兰巴托市考察教育情况。
其间,考察团成员分别参观了蒙古国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市第96集团学校、乌兰巴托市第74幼儿园,到蒙古国希望汉语学校专题调研了汉语教学情况,重点了解了蒙古国汉语教学新进展,初步了解了蒙古国的教育概况。
蒙古国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与俄罗斯为邻,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3人。
截至2008年年底,蒙古国总人口为295万,其中96%是蒙古族,蒙古族中又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
此外,还有干嘎、乌珠穆沁、哈萨克、杜尔伯特、巴雅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
官方使用和全国通用的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文字为新蒙文(斯拉夫语系、西里尔字母)。
过去大约40%的人口居住在乡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3。
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
2009年,蒙古国人均GDP为1980美元。
教育在蒙古国受到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得到发展。
一、蒙古国教育概况。
(一)国家高度重视教育。
蒙古国有一句谚语:“人不应该用物质、财富来打扮自己,而应该用知识、教育来装备自己。
”可见,蒙古国历来重视教育。
在上个世纪,政府努力让国人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为此,政府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水平。
孔子学院助推中俄“一带一盟”对接中的人文交流作者:张婷婷阿尔希波娃·维阿列塔来源:《对外传播》2020年第06期当前,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以下简称“一带一盟”对接)过程中开展的合作有效推动了欧亚地区的发展,其中一个关键领域就是人文交流。
而孔子学院在推动中俄“一带一盟”对接过程中的人文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
为方便中国与世界沟通,让世界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率先在韩国开设。
事实证明,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受到了广泛欢迎。
2010年至2015年,孔子学院从322家迅速增加至500家。
目前全世界已有541家,分布在美国、巴西、泰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共有81家,占全球数量的16.5%。
但2018年以来,随着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和澳大利亚先后关闭了一些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下属的非商业性质教学机构。
世界许多国家也有不少对外语言推广机构,例如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英国文化委员会、韩国的世宗学堂、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等。
最初,孔子学院借鉴了他们的发展经验。
近年来,随着中俄关系不断深化,中俄两国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2006年至2008年,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大学开设了孔子学院,除孔子课堂外,俄罗斯国内共有19家知名高校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例如,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远东联邦大学、布里亚特国立大学等。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亚·谢·别里琴科(А.С.Бельченко)教授指出,从2010年开始,俄罗斯国内的孔子学院数量仅次于英国,成为孔子学院在欧洲的第二大分布国。
但从2010年开始,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发展速度却明显降低。
从地缘分布来看,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相对比较平衡。
对俄汉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以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课堂教学为例作者:王一飞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1期王一飞(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要]对俄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侧重体现在:重视文化的先导作用,在比较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重视汉语基础能力的培养。
发挥“模块化”教学优势,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探索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文化先导;汉语课堂;模块化;课程实践[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1-0117-02[作者简介]王一飞,男,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布里亚特国立大学位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市。
目前,该校有1万余人在这里工作和学习,有136名科学博士和531名科学副博士,师资力量雄厚。
在俄罗斯最新大学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居前十位。
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于2007年7月成立,由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共同建设。
有汉语教学专用教室4间、语音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中国文化体验中心1个,教学及活动场地面积达580平方米。
整体来看,该院汉语教学设施比较完善,教学资源丰富。
笔者曾在该孔子学院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汉语教学实践,实地了解了该校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并对该校课堂教学模式、策略和效果进行了重点考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收获,进而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始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切入点。
有效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
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所谓的对俄汉语课堂教学“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汉语教学之后,学生的汉语习得水平是否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在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试图概述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分析发展态势,指出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以简要阐析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标签:孔子学院汉语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现状一、孔子学院发展历程相比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中国汉语推广起步较晚。
1950年7月,清华大学为来自东欧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举办了“中国语文专修班”。
这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
之后,类似于这样的专修班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在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各大外语院校及综合大学。
在这,不得不提及一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该校于1962年创办,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华文化教育便是其建校目的。
此外,民间还存在许多市场化汉语推广机构,国内有“新东方”、“中文时代”等汉语学校,海外有诸多“华文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办学协议。
协议规定,塔什干孔子学院依托塔什干东方学院成立。
但其运营时间晚于同年11月设立的韩国首尔孔子学院,直到次年才开始运营。
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史。
截止2017年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起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
①发展不可不谓迅猛。
二、孔子学院发展态势孔子学院如今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尤以北美、欧洲和亚洲最为密集。
在北美,起初汉语教学仅限于华人移民及其后代。
但囿于求学、工作等原因,从移民第二代开始,说汉语、识汉字已经不再是华人移民的必备技能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华文教育开始在美国兴起。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设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
截至2016年,全美共拥有109所孔子学院和348个孔子课堂,其中包括2008年设立的全球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40万。
蒙古国高校汉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受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中蒙两国领土接壤,关系密切。
随着两国经济贸易交流日益增多,蒙古国也出现了“汉语热”。
因此,蒙古国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为高校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与平台。
本文介绍了蒙古国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基于高校学情、师资力量、汉语教材和汉语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归纳与分析,总结了蒙古国高校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相关对策。
关键词:汉语教学;蒙古国高校;现状;对策一、蒙古国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蒙古国高校汉语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直到90年代以后,随着中蒙两国交流日益密切,蒙古国高校的汉语教学也得到了重视。
现今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开启了汉语教学阶段。
教学安排与教材使用:蒙古国高校开设的汉语课程设置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汉语主修课、选修汉语课和复合性科目。
开设汉语课程的各高校所采用的教材大部分由中国国内高校编写的对外系列教材,专门针对外国学生。
其中蒙古国高校使用较多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2003);《速成汉语教程•综合课程》(1996);《汉语口语教程》(2000)等[1]。
对于中国文化历史、中蒙翻译、汉语语法与词汇等课程没有相对应的合适教材供蒙古学生使用,一般由教师收集材料、归纳整理后编写讲义。
因没有统一教材的要求,教学大纲和标准不具有统一性。
学生接收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各校学生汉语水平差距较大。
目前蒙政府教育部门并没有统一的教学规划和部署,因此由高校自行安排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大部分学校根据学情将汉语课程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
初级班课程分为词汇课和汉语发音课等基础课程。
高级班则为口语课和语法课等进阶课程。
还有一些学校则直接设置综合汉语课程,按年级划分。
汉语师资:随着学习汉语的热潮不断高涨,中国为满足各国需求不断向世界各地输送优秀教师和志愿者,开设多所孔子学院。
探访四国孔子学院作者:王芳傅丁根来源:《人民文摘》2013年第01期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有多少?数据显示,已经超过5000万。
而推动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热潮的主力,就是孔子学院。
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以汉语国际推广为主要使命的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以来,占世界人口86%的105个国家已建立358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正在各国落地生根,推广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
为什么要学习汉语?吉尔吉斯斯坦是个只有500多万人的中亚国家,却有几十万人在做与中国有关的转口贸易。
“谁学到汉语马上就能赚钱。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校长伊萨梅金诺夫·伊斯坎德介绍说,现在该校有1600名学生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
“为什么要学习汉语?”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记者问一些学生。
他们回答,“中国发展得非常快,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很想到中国去,甚至想在那里工作”。
“我非常想跟你说话”,“我非常想学好汉语”,“你可以给我上课吗”……来自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高校新疆大学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伊琳娜经常会遇到学生这样的表白。
在英国,很多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对中国语言、文化有一些了解的大学毕业生。
为了向学生提供就业支持,伦敦南岸大学开办了伦敦中医孔子学院。
如今,南岸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水平在全英国排在前15名之列。
该校副校长贝弗利·朱丽安说,向所有南岸大学的学生提供汉语教育,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有一些了解,使其将来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地跨欧亚大陆,是一个国际旅游城市,这些年中国旅游者越来越多,需要很多的汉语导游。
当地学校纷纷开设汉语课。
记者从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了解到,这两年,土耳其政界、企业界、文化教育界人士都提出了学习汉语的要求。
“我们真有点应接不暇。
”使馆方面说。
自马里兰大学2004年11月创办北美第一家孔子学院至今,短短几年时间,美国已有47个州和1个特区共开设了76所孔子学院和287个孔子课堂。
《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摘要:随着中蒙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双方人员往来日益增多,两国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两国都有进一步发展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良好意愿近年来,中蒙两国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人文交流日益活跃。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蒙古国的访问,将推动两国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蒙两国领导人保持频繁接触,及时沟通交流,对双边关系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以来,蒙古国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蒙古国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并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室主任博格吉扎布教授对记者说,温家宝总理的到访将对蒙中两国关系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他说,目前两国关系的法律基础十分牢靠,两国在各个领域实施着70多个双边协议。
中蒙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上升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8年,两国贸易额由2.43亿美元上升至24.38亿美元。
2009年,两国贸易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虽有所下降,但今年以来重拾升势。
两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同样得到长足发展。
两国人民从双边经贸往来中都得到了实惠。
随着中蒙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双方人员往来日益增多。
据中国驻蒙古国大使余洪耀介绍,2009年蒙古国赴华人数达到70余万人次,中方赴蒙人数也达到20余万人次。
两国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
博格吉扎布说,中国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巨额投资以及优惠贷款、无偿援助等对蒙古国的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他建议,今后蒙中两国应在铁路、房地产、石油、煤炭、农牧业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
博格吉扎布说,对于两国关系来讲民间交流和相互了解也至关重要。
蒙古国青年一代对中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兴趣,十分希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蒙古国青年在不断增加。
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孔子学院时空分布初议李今刁小卫(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伊宁835000)【摘要】根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公布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设立的相关信息,本文对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各大洲的 时空分布情况做了初步的统计和研究,并考察了我国加入或发起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或合作倡议的成员国家(地区)孔子学院的设立情况,最后对孔子学院历年在各大洲的新增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分析。
【关键词】孔子学院;时空;分布【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198 (2021 ) 03-084-03【本文著录格式】李今,刁小卫.孔子学院时空分布初议[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 (03) :84-86.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 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 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 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 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m。
一、各大洲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时空分布据外交部和新华社的统计数据,全球如今共有198个国 家和36个地区,总计234个【2]。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 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 个孔子课堂,遍及世界上2/3的国家(地区)。
(一)亚洲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时空分布亚洲共48个国家(地区)[3],当中有39个国家(地区)设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占亚洲国家总数的81.25%,占孔子学院设立国家总数的24.07%。
其中孔子学院135所,占孔子学院总数的24.95%;孔子课堂115个,占孔子课堂总数 的 9.83%。
亚洲设有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是韩国,共计23所;孔子课堂数量最多的国家是泰国,共计11个。
亚洲最早设立孔子学院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于2004 年6月15日设立了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孔子学院;最新设立 孔子学院的国家有四个,分别是于2019年12月10日设立了 达沃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的菲律宾、第比利斯开放教育大学 孔子学院的格鲁吉亚、维拉学院汉语中心的马尔代夫和吉达 大学孔子学院的沙特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