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题大全48
- 格式:doc
- 大小:224.50 KB
- 文档页数:50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哪位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A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哪位人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B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分裂的朝代?A. 魏晋南北朝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6. 哪位人物发明了指南针?A. 墨子B. 张衡C. 沈括D. 毕昇答案:C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8. 哪位人物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A. 洪秀全B. 孙中山C. 康有为D. 严复答案:A9.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C10. 哪位人物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A. 孙中山B. 康有为C. 严复D. 陈独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______。
答案:咸阳3.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______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答案:三次4. 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国际大都市。
答案:长安5.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新的都城。
答案:洛阳6.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最大的商业城市。
答案:杭州7. 明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答案:北京8.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答案:《南京条约》9. 甲午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子及解答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朝代?A. 夏朝B. 商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A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庄子答案:A3.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庄子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 达芬奇是哪个国家的艺术家?A. 意大利B. 法国C. 英国D. 荷兰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历程。
答案:造纸术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最初是由蔡伦发明的。
蔡伦利用植物纤维制成纸张,并使用适当的工艺手段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可书写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术逐渐得到改进和普及,成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2. 请简述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仁爱”、“礼仪”等价值观念,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教育、社会伦理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三、论述题请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论述,探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便捷。
纸张取代了石刻、竹简等材料,使书写更加方便、快捷。
这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其次,指南针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航海和探险方式。
指南针的使用使得船只能够准确判断方向,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效率,促进了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
再次,火药的发明对军事技术和爆破工程有着重要作用。
火药的使用使得战争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出现了火器和炸药等新型武器,对军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农业发源地之一的是: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林则徐的《海瑞罢官》
B.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第一次向清政府赔款
C.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
D.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3.下列关于明清两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清两代文化繁荣昌盛,人口逐年增加
B.明清两代政治清明,民富国强,国泰民安
C.明朝文化昌盛,清朝经济发展迅速
D.明清两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我国古代人们最早使用的是卜筮、观相等方式来预测未来的_______。
2.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都是以祖制与宗法制为主,夏朝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度,商朝实行的是_____制。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请简述兵马俑的发现、特点和意义。
2.请列举出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秦始皇所做的事情有哪些?为什么说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2.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列举一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论述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请论述汉朝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请论述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和主要影响。
历史科目上册期中考试:初中七年级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造纸术答案:B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宋朝答案:C3.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B4. 以下哪个是丝绸之路的起点?A. 西安B. 成都C. 长沙D. 南京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 战国时期B. 春秋时期C. 汉朝D. 隋朝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成为官员。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长城。
答案: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防御工程,用于抵御外族入侵。
长城修建始于战国时期,不同朝代陆续修建了不同部分的长城。
最著名的是明代修建的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古代长城的代表。
长城由砖、石等材料建成,全长约21,196公里。
三、论述题请简要论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与西方国家。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玛瑙等商品也传到了中国。
这种贸易交流促进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丝绸之路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佛教、道教等思想传到了西方,西方的宗教、艺术等也传到了中国。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复习资料(选择题50题)班级姓名(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答案写在末页后面答题卡上)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的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火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人类用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早知道用火的是元谋人B.北京人不仅会使用火,而且还会保存火种C.北京人最早知道使用天然火D.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3.在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地方是()A.印度B.中国C.希腊D.埃及4.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大汶口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5.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6.“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河姆渡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7.在一次故事会上,有一位同学讲述了传说中的黄帝的主要贡献,其中正确的是()①他建造宫室,发明舟车②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③他制作衣裳,教人挖井④他发明文字,编出乐谱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炎黄联盟击败蚩尤的地点是()A.巨鹿 B.长平 C.涿鹿 D.城濮9.传说中的尧、舜、禹,在我国历史上深受人们的爱戴,下列对他们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B.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C.禹曾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他们都是通过世袭制而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的10.下列远古人类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山顶洞人②河姆渡氏族居民③北京人④元谋人⑤半坡氏族居民⑥大汶口远古居民A.④①②⑤③⑥B.④⑥②①③⑤C.④③②①⑥⑤D.④③①②⑤⑥11.“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A.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B.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C.部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战争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12.“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初一历史上册的期中考试内容与答案一、选择题1. 青铜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商代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代答案:B2.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是什么?A. 小篆B. 甲骨文C. 隶书D. 楷书答案:B3.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个?A. 汉朝B. 秦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B4. 下列哪位皇帝统一了中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__夏__朝。
2. 《论语》是__孔子__的言论辑录。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__造纸术__。
4. 春秋时期的国家分封制度称为__诸侯分封制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君主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在该制度下,国家的统治者将土地、权力和封号给予亲信的贵族,贵族则向国家效忠,并向统治者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答案:中国古代有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
这些发明对全世界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四、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
1. 论述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内各个国家之间的割据和争斗促进了社会、经济和军事的发展。
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例如孙子、庄子和荀子等。
这些人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论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连接了东西方。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流通到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香料、马匹等商品也传入中国。
这种东西方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经济和科技的交流,对两个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复习题一、选择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2.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后一个国家是:A. 齐国B. 楚国C. 燕国D. 赵国3. “文景之治”指的是:A. 汉朝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政治局面B. 唐朝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政治局面C. 宋朝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政治局面D. 元朝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政治局面4. 唐朝时期,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其规模和繁荣程度在当时世界上:A. 排名第一B. 排名第二C. 排名第三D. 排名第四5.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A. 阿拉伯商人B. 日本遣唐使C. 印度佛教使节D. 波斯使者二、填空题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制国家。
7. 汉武帝时期,开辟了著名的_________,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8.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繁荣,文化_________。
9.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_________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10.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他们分别被誉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和影响。
12. 请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13.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14. 论述唐朝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15. 阅读以下材料:“自秦以来,天下一统,郡县制行,中央集权加强,封建割据势力逐渐削弱。
”请分析材料所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答案:1. A2. A3. A4. A5. B6. 封建7. 丝绸之路8. 发达9. 科举10. 诗仙、诗圣11.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唐朝与外国的友好关系,推动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统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清朝统治B、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结束了封建帝制C、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4、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A. 洪秀全B. 康有为C. 魏源D. 梁启超5、以下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统一度量衡B、焚书坑儒C、修建长城D、设立郡县制6、下列关于汉朝时期的史实,错误的是:A、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C、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设立西域都护府D、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西方科技革命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纸张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实行了独裁统治D.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9、【题干】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一种重农抑商政策是:A. 废除井田制B. 实行均田制C. 实行盐铁官营D. 实行重农抑商 10、【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D. 直接导致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1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抗日战争胜利12、中国共产党在哪个会议上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四大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以下哪位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A. 孔子B. 墨子C. 孙子D. 商鞅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A. 齐桓公称霸B. 晋文公称霸C. 楚庄王称霸D. 战国七雄并立4. 以下哪位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A. 司马迁B. 班固C. 曹操D. 诸葛亮5. 下列哪个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A. 隋朝B. 唐朝C. 五代十国D. 元朝7.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唐朝的灭亡?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辽宋战争D. 金灭北宋8. 以下哪位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A. 岳飞B. 韩世忠C. 张俊D. 刘豫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明朝B. 清朝C. 中华民国D. 中华人民共和国10. 以下哪位是清朝末年著名的革命党人?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陈天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
12. 春秋时期,__________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
13. 战国时期,__________提出了“法治”思想,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14. 汉武帝时期,__________被封为“博望侯”,开始了对西域的开拓。
15. 唐朝时期,__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16. 宋朝时期,__________提出了“气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7. 明朝时期,__________建立了东厂,加强了对官吏的监督和侦查。
18. 清朝末年,__________发起了戊戌变法,试图改革现状。
初一上册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开始走向瓦解?A. 黄帝战蚩尤B. 大禹治水C. 神农尝百草D. 尧舜禅让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4.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儒家思想是: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在:A. 进士科的设置B. 九品中正制C. 举荐制D. 世袭制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7. 隋朝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主要目的是:A. 军事需要B. 经济交流C. 文化传播D. 宗教传播8.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其主要目的地是:A. 印度B. 波斯C. 大食D. 罗马9.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手工业的兴起B. 农业的发展C. 商业的繁荣D. 科技的进步10. 元朝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融合B. 民族歧视C. 民族平等D. 民族隔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__,它出现在商朝晚期。
1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________制度。
1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________”的政策。
1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在进士科的设置,它为________的选拔提供了制度保障。
15.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货币经济的兴起,其中最主要的货币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
17. 简述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战国时期 D. 唐朝2.下列哪个国家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A. 英国 B. 中国 C. 日本D. 俄罗斯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什么? A. 《孙子兵法》 B. 《辞海》 C. 《史记》 D. 《资治通鉴》4.以下哪个朝代实行科举制度?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朝 C. 唐朝 D. 宋朝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的醒梦? A. 北京奥运会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甲午战争 D. 南京大屠杀6.下列哪个事件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支援朝鲜战争 D. 文化大革命7.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A. 孔子 B. 韩信 C. 李世民 D. 朱元璋8.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A. 广州 B. 长沙 C. 西安 D. 成都9.以下哪位是近代中国的著名政治家? A. 李白 B. 孙中山 C. 杜甫 D. 白居易10.以下哪个国家在19世纪末入侵了中国? A. 英国 B. 韩国 C. 法国 D. 德国…第二部分:简答题(共20分)1.简述夏朝的特点和贡献。
2.请对比商朝和周朝的政治制度,并指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3.解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5.解释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九品官人”制度,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1. A2. B3. C4. D5. C6. A7. A8. C9. B10. A…第二部分:简答题答案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以夏禹为首的夏氏部落在黄河流域创建的。
夏朝的特点是建立了封建制度,实行世袭制,有明确的君主和臣民的身份区分。
夏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奠定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唐朝答案:C2. 以下哪个国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A. 中国B. 印度C. 波斯D. 罗马答案:A3. 以下哪个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A. 五四运动B. 圆明园被烧毁C. 三国演义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D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的代表作品。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地主阶级统治、农民作为主要劳动力、封建等级制度、农业经济为主导、宗法制度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可以选拔出人才,使其进入官僚体系,参与国家政治。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长城是如何兴建的?答案:中国古代的长城是通过人工修筑而成的。
它是由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下令修建,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
长城的修建采用了砖石、土木等材料,通过人力运输和建筑技术来完成。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方和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播到了西方,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以上为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3.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
农耕文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是A.郧县人B.北京人C.半坡人D. 河姆渡4.历史课堂上,老师在讲解我国一处早期人类遗址时,展示了下面两幅文物图片。
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5.以疏导为主治水,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因为发明了这种方法,治水有功,受到民众爱戴的中国原始部落首领是A.炎帝B.尧C.舜D.禹6.在远古传说中,有一历史人物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
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
这说明A.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C.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7.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 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西周、东周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承载着历史。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歌曲中提到的“国家”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夏朝B.殷朝C.商朝D.周朝9.某同学在阅读课外书时看到一张地图(如图),他推断这张地图反映的史实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0.下图的两幅图片是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铜牌和铜鼎,其中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这两件文物的出土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尧舜时期B.夏朝C.商朝时期D.西周11.《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图)。
河北省石家庄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个朝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3、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夏朝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南安阳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D、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桀4、以下哪位不是春秋五霸之一: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始皇5、以下哪个朝代不是唐朝的邻国?A. 新罗B. 日本C. 波斯D. 印度6、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文学家?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韩愈7、下列哪个朝代是“贞观之治”的时期?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A、李白B、杜甫C、王勃D、白居易9、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司马迁B. 司马光C. 王安石D. 朱熹 10、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朝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D. 隋朝建立11、下列哪个朝代被称为“文景之治”?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2、以下哪项不是《史记》中的纪传体史书?A. 《本纪》B. 《世家》C. 《列传》D. 《书志》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见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1、请简要概括《史记》的作者、体裁和主要内容。
2、请结合材料,谈谈《史记》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3、根据材料,列举《史记》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一项属于古代中国的国家?A. 法国B. 中国C. 英国D. 日本答案:B2. 什么时候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A. 五四运动时期B. 文化大革命时期C. 清末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C3. 以下哪个是历史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A. 卫星导航技术B. 印刷术C. 电脑D. 照相机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的四大发明。
答: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以及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什么是文化大革命?答:文化大革命是指1966年至1976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由发起,旨在推翻一些既得利益集团,重塑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方向。
三、判断题判断题只需要回答"正确"或"错误"即可,不需要给出解释。
1.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正确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
正确3.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正确四、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被称为__皇帝__。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是__十一__节。
3. 《史记》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著作之一,由__司马迁__创作。
五、问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
答: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是一种社会等级体系,基于皇帝统治下的血缘关系和官僚体系,将人们分为不同的阶层。
顶层是皇帝和皇家家族,下面是贵族、地方官员、军队将领、士人、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
2.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影响。
答: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主要背景是巴黎和会上中国未能取得自己的权益,引发了学生与社会上其他人群的愤怒与不满。
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民主思潮的兴起,对中国现代化与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主观题请以200字以内的篇幅,回答以下问题:1. 你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答: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趣产生于我小时候读到的历史故事和书籍,这些故事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智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正确答案:A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哪一项?A. 指南针B. 青铜器C. 造纸术D. 火药正确答案:C3.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哪两个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A. 亚洲和欧洲B. 亚洲和非洲C. 亚洲和北美洲D. 亚洲和南美洲正确答案:A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南京条约签订D.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正确答案:A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做的重要改革措施。
答案: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例如推行标准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修建了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明朝的海外航海活动。
答案: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了广泛的海外航海活动,与许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并展示了中国的国力和文化。
3. 请简要描述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要事件。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如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治理。
5. 请简要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答案: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以农业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地位,形成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农民文化。
以上为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29年我国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震惊了世界。
因为它的发现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这一发现使中国成为了当时全人类的发源地,那种骄傲和自豪多年都保留在中国人的心中。
这一发现应为()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A.北京人B.山顶洞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3.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4.原始人曾普遍使用过的一种工具叫耒耜。
如下图所示,它的主要用途是()A.打猎B.耕地C.捕鱼D.采集5.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B.种植水稻的需求C.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D.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6.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人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人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7.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A. 伶伦—发明纺织B. 隶首—发明算盘C. 嫘祖—养蚕缫丝D. 仓颉—发明文字8.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了尧舜禹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当上部落联盟首领都是通过()A. 世袭制B. 竞选制C. 部落战争D. 禅让制9.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 舜传位于禹B. 禹传子,家天下C. 秦始皇统一六国D. 汉武帝大一统10.与“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词有关的暴君是()A.夏王桀B.周厉王C.商王纣D.周幽王11.《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七年级同学观看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其中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①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③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④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磨制一些染色的石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们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
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4.“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出自《山海经》,与该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涿鹿之战B.盘古开天辟地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5.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
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黄帝——发明算盘B.仓颉——创造文字C.嫘祖——养蚕缫丝D.伶伦——制作音律6.“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对殷墟的评价。
殷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8.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10.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
初一历史上册中期考试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
- A. 秦朝
- B. 唐朝
- C. 春秋时期
- D. 三国时期
答案:C
2. 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
- A. 孔子
- B. 李白
- C. 刘备
- D. 曹操
答案:A
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A. 五四运动
- B. 文化大革命
- C. 春秋战国时期
- D. 唐朝盛世
答案:D
二、填空题
1. 中国古代著名的长城修建于(秦朝)时期。
2.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张发明出现在(汉朝)。
3.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
三、问答题
1. 请简要描述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前
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期是中国诸侯国频繁争霸的时期,
也是思想家和哲学家活跃的时期。
国家分裂成多个小国,互相争斗
不断。
在这个时期,诸侯国之间进行了许多战争,也出现了许多著
名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荀子等。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唐朝盛世。
答:唐朝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从公元618年到907年。
这个时期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
时期之一。
唐朝的国力强盛,国内繁荣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对外交往广泛。
唐朝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时期。
以上为初一历史上册中期考试试卷和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科目上册期中考试:初中七年级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唐朝B. 春秋时期C. 商朝D. 秦朝答案:D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罗盘C. 造纸术D. 活字印刷术答案:C3.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A. 孔子B. 鲁迅C.D. 李白答案:A二、判断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答案:正确2.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封建社会”?答案:封建社会是指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封建制度是指君主封建者通过封土、封爵来控制领地和人民的一种社会制度。
2.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应用。
答案:造纸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更加方便,火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方式,活字印刷术的应用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罗盘的应用促进了航海和导航。
四、论述题请论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使得政府能够选拔到有才能的人来为国家服务。
科举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同时,科举制度也造成了社会里重视文化教育的风气,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稳定。
总结:本次期中考试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选择题和判断题,考察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程度,通过简答题和论述题,考察了学生对历史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考试对历史科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C、启打败有扈氏D、禹传子,家天下战国时秦国大败赵国,使赵国实力大为削弱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涿鹿之战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B.阶级斗争尖锐C.称雄天下的欲望D.东周王室日益衰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黄河流域原始居民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句话是赞美()的。
A.李白B.李耳C.李斯D.李冰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历史的国王是--------------()A.禹 B.启C.桀D.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A.秦朝的统一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丝绸之路的开辟夏、商、西周时期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手段不包括()A.军队B. 刑法C.礼仪教化D.文化教育商朝著名的青铜器精品是:()①青铜面具②司母戊鼎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商鞅变法中,对鼓舞士兵士气有很大作用的是()A改革土地制度B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D实行连坐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D.西起陇西、东到昌平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就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春秋五霸中率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B、楚庄王C、秦孝公D、勾践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A.洛阳B.长安C.咸阳D.开封历史上说的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①韩②赵◎魏④秦⑤齐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春秋时期是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吴王夫差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原始居民:他们会种粟,用石刀收割庄稼,并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他们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红山原始居民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 A.盛物用的器皿B.做饭用的器皿C.祭祀用的器物D.盛酒用的酒器商朝和西周时的主要手工业是:A 、丝织业IB 、青铜器制造业C 、治铁业D 、制瓷业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有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等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卧薪尝胆成语与()有关。
A.阖闾B.勾践C.伍子胥D.孙武下列人物中,采用疏导的方法最终平定水患的是--------------------()A.尧 B. 舜C.禹D.鲧.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统一度量衡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下列叙说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B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C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的D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英国C、法国D、美国哪一位周王在位时,西周结束了它的统治()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幽王D周平王战国时期修建的文明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不确切的一项是:A、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主持修建B、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C、位于四川岷江流域D、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水利工程西周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当时的国人指的是:…………………………………()A、工匠B、奴隶C、平民D、农民战国末期,秦打败赵国的关键一战是A.城濮大战B.马陵之战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位于今天淄博境内的早期人类是()A、大汶口人B、龙山人C、蓝田人D、沂源人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启打败有扈氏D、禹传子,家天下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周王室衰微B、民族融合C、诸侯争霸D、国家统一9下列内容符合山顶洞入实际的是……………………………………………………()①懂得钻孔技术②用兽皮缝制衣服③开始种植农作物④懂得人工取火A.①⑦③B.⑦③④C.①⑦④D.①③④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主要原因是A 、牛耕的推广B 、实行商鞅变法C 、更多使用铁制农具D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黄河流域原始居民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句话是赞美()的。
A.李白B.李耳C.李斯D.李冰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A.早500年 B.晚500年C.早5000年D.晚5000年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A.秦朝的统一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丝绸之路的开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A、扁鹊B、屈原C、姜尚D、伊尹西周的都城镐京在今天的()A陕西西安B河南洛阳C河南安阳D山西西安战国时期修建的文明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使六国失去御秦能力的一战是: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阪泉之战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炎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A.盘古B.黄帝C.大禹D.炎帝秦朝负责监察职能的中央官员是A.皇帝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历史上说的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①韩②赵◎魏④秦⑤齐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①合金铜爵②司母戊鼎③四羊方尊④编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列制度在西周时开始实行的有①王位世袭制②土地国有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秦朝时,修筑的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灵渠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分划自己的封地给子弟, 建立小侯国的目的是:A 、恩赐亲戚B 、树立皇帝权威C 、巩固统一D 、加强中央集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军事格言出自A、《论语》B、《孙子兵法》C、《墨子》D、《孙膑兵法》下列远古人类在同一地方发现的是()A.北京人,山顶洞人B.北京人,半坡居民C.山顶洞人,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周王对诸侯授民授疆土B.诸侯国必须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纳贡C.受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保卫周王D.诸侯国必须按受封的田亩数定期纳税、服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中没有()A.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B.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劳动力C.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D.南方遍布人工运河小明1990年出生,它是生活在() A.19世纪9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18世纪90年代D17世纪90年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于:()A、洛阳B、长安C、咸阳D、北京根据禅让传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舜——尧——禹B尧——禹——舜C尧——舜——禹D禹——舜——尧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是()A.让农民富裕起来B.确立封建统治、发展经济C.大量开垦荒地D.巩固奴隶主统治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已经能够直立行走B、上肢发展较快,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C、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D、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齐桓公称霸的有利条件有…………………………………………………………()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①齐国是东方大国,拥有山海渔盐之利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③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大自己势力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A、商B、西周C、春秋D、战国秦朝统一后,把下列哪种文字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某旅行团要到中国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A、秦始皇陵B、大禹陵C、黄帝陵D、中山陵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通过城濮之战成为中原霸主的诸侯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下列成语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是A 、老马识途B 、退避三舍C 、卧薪尝胆D 、尊王攘夷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原始居民卧薪尝胆成语与()有关。
A.阖闾B.勾践C.伍子胥D.孙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认为,对这句话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要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B. 学习态度要端正C.学习时要独立思考D.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随波逐流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A.秦朝的统一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丝绸之路的开辟下列叙说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B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C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的D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谁提出的?()A、韩非子B、董仲舒C、李斯D、孟子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时期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下列古人类文化遗址中,能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的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山顶洞遗址D.大文口遗址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三个国家,它们是:A、秦赵燕B、韩赵燕C、韩赵魏D、赵魏宋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A、出土于殷墟,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D、这种文字被大量刻在商朝的青铜器上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A.宋襄公B.晋文公C.齐桓公D.秦穆公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全国推广最早开始于()A、西周分封时B、齐桓公称霸时C、商鞅变法时D、秦始皇统治时下列哪个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A、夏B、商C、西周D、春秋下列制度在西周时开始实行的有①王位世袭制②土地国有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下列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兴办私学B.仁政的学说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温故而知新下列不属于反击匈奴的大将是A 、张骞B 、蒙恬C 、卫青D 、霍去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军事格言出自A、《论语》B、《孙子兵法》C、《墨子》D、《孙膑兵法》卧薪尝胆成语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