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建筑声学3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52
建筑声学处理基本知识与工程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声学处理的需求日益增加。
建筑声学处理是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材料,以减少噪音传播和改善声学环境的一项工程实践。
本文将介绍建筑声学处理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常见的工程实践。
一、建筑声学处理的基本知识1.声学基本概念和参数(1)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简称SPL):声音的强弱程度的测量指标,单位为分贝(dB)。
SPL越高,声音越强。
(2)频率(Frequency):声音的振动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
声音的频率越高,听觉上越尖锐。
(3)共振(Resonance):当声音的频率与建筑物或材料的特定频率相匹配时,会出现共振现象,导致声音放大或聚集。
2.噪音类型和源头(1)空气噪音:来自交通、设备、机械等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
(2)结构噪音:与建筑物或装饰材料的振动有关,如步行、运动或机械振动引起的噪音。
(3)隔声噪音:来自建筑物外部的声音传播到室内的现象,如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等。
3.材料和构造设计(1)吸声材料:用于吸收噪音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
常见的吸声材料包括吸声板、吸声棉等。
(2)隔声材料:用于隔绝传播噪音,以减少声音传递。
常见的隔声材料包括隔声墙体、隔声门窗等。
(3)声学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造设计,以达到理想的声学效果。
二、工程实践1.室内声学处理(1)声音吸收与隔音:通过选择合适的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声音吸收和隔音处理,以提高声学环境质量。
(2)反射和折射:利用反射和折射原理,设计合理的建筑物内部布局和材料选择,减少声音的传播路径,降低噪音水平。
2.外部噪音控制(1)隔声墙体:设计高隔声性能的墙体结构,用于隔绝外部噪音的传播。
(2)降噪窗户:采用双层或多层玻璃、隔声膜等技术,减少外部噪音的进入。
3.建筑物噪音源控制(1)机械设备和管道的隔离:在机械设备和管道的安装过程中,采取隔离措施,减少结构噪音的传播。
声学第3讲室内声学原理室内声学是研究室内空间中声音传播和反射的科学。
它的目标是优化室内环境的声音品质,以提供舒适的听觉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室内声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声音在室内空间中的传播方式。
当声源发出声音时,声波经由空气传播,遇到墙壁、地板、天花板等障碍物后发生反射。
这些反射声波会形成初级和次级反射,并在空间中形成一种特定的声场。
这种声场的特征取决于房间的几何形状、表面材料和吸声处理的程度。
为了解决室内声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是吸声材料的使用。
吸声材料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并降低声音的强度。
常用的吸声材料包括吸声板、玻璃纤维、泡沫等。
这些材料可以吸收多次反射后的声波能量,并减少房间内的混响时间。
其次是声音的扩散。
当声音在空间中传播时,波前会逐渐扩散,声音的能量会分散在更广的区域内。
这种扩散可以使声音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房间内,减少声音的干涸感。
此外,还需要考虑声源定位和均衡。
声源的位置和方向对室内声场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在合适的位置放置多个音箱可以实现立体声效果,并改善音乐的听感。
同时,均衡器的使用可以调整声音的频谱分布,使其更加平衡和清晰。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室内声学原理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房间的尺寸、吸声材料的选择和摆放、声源和听众的位置等。
室内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音乐厅和剧院中,优化室内声学可以提高音乐的质量和听众的听感。
在工作场所中,适当的室内声学设计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住宅中,良好的室内声学可以减少噪音干扰,提高居住质量。
此外,室内声学还在电影院、录音棚、会议室等场所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之,室内声学是研究室内声音传播和反射的科学。
它的原理涉及声音的传播方式、反射和吸收,以及声音的定位和均衡。
通过合理的室内声学设计,我们可以改善声音的品质,并提升人们的听觉体验和生活质量。
建筑工程中建筑声学技术参考文献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声学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影响着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建筑声学技术的参考文献,供你参考:
1.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by M. David Egan 这本书是关于建筑声学的经典著作,涵盖了从基本原理到实际应用的内容,是建筑声学领域的权威之作。
2. "Building Acoustics" by Tor Erik Vigran 这本书介绍了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声学特性,以及如何设计和改善建筑物的声学性能。
3. "Room Acoustics" by Heinrich Kuttruff 这本书重点讨论了房间内的声学特性,包括声音传播、吸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
4. "Environmental and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by Erica Ryherd, et al. 这本书关注建筑声学在环境和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涉及了噪声控制、声学设计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5. "Handbook of Acoustics" by Malcolm J. Crocker 这本手册涵盖了广泛的声学主题,包括建筑声学技术在内,适合作为全面
参考资料使用。
这些参考文献涵盖了建筑声学技术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
实际应用都有涉及,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建筑声学技术的相关知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建筑声学处理基本知识在建筑声学处理中,了解基本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声学处理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声学特性,以提供舒适的听觉体验。
本文将介绍建筑声学处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提升建筑空间的音质。
一、声学基础知识1. 声波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空气中分子的振动而产生的波动,通过空气传播。
了解声波的传播特性对建筑声学处理至关重要。
2. 声音的特性:声音可以通过频率、振幅和声音的质量进行描述。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声音的音量,而声音的质量则决定了声音的清晰度和丰富度。
3. 声学参数:声学参数是用来描述声学特性的定量指标。
常用的声学参数包括声压级、声衰减、回声时间等。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可以评估建筑空间的声学性能,从而进行声学处理。
二、建筑声学处理的目标1. 噪音控制:建筑空间中的噪音来自于外界环境和内部设备的声音。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提供一个安静的工作或生活环境。
2. 音质改善:建筑声学处理还旨在改善音质,使声音更加清晰、自然和适宜。
通过控制回声时间、声波传播方向等,可以提高音质,并营造出符合特定需求的声学环境。
三、建筑声学处理的方法1. 吸声材料: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声音,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
常见的吸声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砖等。
这些材料具有孔隙结构,可将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降低噪音水平。
2. 隔声材料:隔声材料用于隔离建筑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声音。
常见的隔声材料包括隔音墙、隔音窗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隔声系数,能有效地阻止噪音的传播。
3. 悬挂吊顶:悬挂吊顶是一种常用的声学处理方法,可用于减少回声和提高音质。
通过在建筑物顶部悬挂吸声材料,可以降低声音的反射,改善声学环境。
4. 音频系统优化:对于特定用途的建筑空间,如剧院或音乐厅,音频系统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合理设计音箱、扬声器位置和音频处理设备,可以使音乐或演讲效果更加出色。
四、建筑声学处理的实际应用1. 剧院和音乐厅:剧院和音乐厅是需要优质声学环境的场所。
土木建筑工程:建筑声学考试答案三1、名词解释波动方程正确答案:描述波在同性均质弹性介质内传播的微分方程2、单选为了增加观众席的前次反射声,台口顶棚应设计成()。
A.吸声体B.反射面C.扩散面D.半吸(江南博哥)声半反射面正确答案:B3、名词解释法向声阻抗正确答案:材料表面上的声压与体积速度发向分量复数比值4、单选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正确答案:D5、名词解释消声弯头正确答案:把吸声材料贴敷于通风弯头构件里制成的弯头式消声装置。
6、名词解释稳态特性正确答案:对平稳声音的再现能力,声音从时间上可以分为稳态和瞬态,起始段和衰减段之间为稳定段,稳定段是声音的基本特征,不同声源稳态阶段所占比例有所不同,吹奏乐和拉弦乐的稳定段较长,打击乐较短。
7、名词解释延伸反应表面正确答案:当表面一点的行为与邻近点的行为有关,以至表面对入射波的响应因入射波不同而不同,称其为延伸反应表面。
8、单选有一厅堂,中频混响时间为1.2秒,它适用于()。
A.音乐厅B.歌剧院C.高保真立体声电影院D.多功能礼堂正确答案:D9、单选防止简并现象的根本原则是()。
A.使共振频率分布尽可能均匀B.选择合适的房间尺寸、比例和形状C.将房间的墙或天花做成不规则形状D.将吸声材料不规则地分布在房间的界面上正确答案:A10、名词解释对混响时间正确答案: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衰减到人耳听不到的程度所需要的时间。
11、单选一个体积为80m3的矩形语言录音室,其几何尺寸易选择为()。
A.6m,3m,2mB.7.8m,3.9m,2.6mC.4.3m,4.3m,4.3mD.5.4m,4.5m,3.3m正确答案:D12、名词解释声功率级正确答案: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单位为贝尔。
但通常用dB为单位。
基准声功率必须指明。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及控制。
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的排放监督。
2、规范性引用文件33.13.23.3A3.4Leq),T——规定的测量时间段。
3.5建筑施工场界(boundaryofconstructionsite)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或建筑施工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施工场地边界。
3.6噪声敏感建筑物(noise-sensitivebuildings)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3.7最大声级(maximumsoundlevel)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对测得的A声级最大值,用A max表示,单位dB(A)。
L3.8昼间(day-time)、夜间(night-time)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如考虑时差、作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的划分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3.9背景噪声(backgroundnoise)被测量噪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和。
3.10稳态噪声(steadynoise)3.1144.14.24.355.1果无效。
5.1.3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
5.1.4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快(F)档。
5.2测量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行。
5.3测点位置5.3.1测点布设根据施工场地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位置和声源位置的布局,测点应设在对噪声敏感建筑物影响较大、距离较近的位置。
5.3.2测点位置一般规定一般情况测点设在建筑施工场界外1m,高度1.2m以上的位置。
5.3.3测点位置其他规定当场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且位1.2m高度5.435.55.5.15.5.25.65.75.7.1背景噪声值比噪声测量值低10dB(A)以上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建筑声学设计与评估建筑声学是指在设计建筑物时,根据声学原理考虑声音的传播、吸音、抑制和反射等特性,使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声学环境更加优化,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物使用效果的目的。
建筑声学设计和评估是现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建筑品质的好坏,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建筑声学设计的基础是对声学环境的了解和分析。
建筑物内部的声学环境一般由声波的传播、吸音、抑制和反射四个部分组成。
声波的传播是指在建筑物中声波的传导情况,包括声波的扩散和漫反射等;吸音是指建筑物内部材料对声波能量的吸收和转化,包括声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抑制是指建筑物内部或者外部噪音源的抑制,包括使用隔声材料和声音控制设备等;反射是指声波从墙壁、地面和天花板等表面反射回来的情况,包括建筑物内部装修和设计的美学效果。
在建筑声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首先,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来确定声学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对声学的要求不同,如会议厅和音乐厅需要保持良好的声学环境,而办公室和商场则需要减少噪音的干扰。
其次,需要选用适当的声学材料和装饰材料。
声学材料可以吸收声波并降低声波的反射,装饰材料不仅要满足声学性能的要求,还要符合建筑的整体美观效果。
再次,则需要采用合适的声音控制设备和隔声材料。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减少噪音的干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果。
最后,则需要使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对建筑物的声学环境进行评估和优化。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声学优化方案,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质量。
建筑声学设计的成果是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声学环境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优化。
它可以增强建筑物的使用舒适度和品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舒适。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建筑声学设计需要与其他环节有机结合,如结构、防火和供暖等。
这些环节的耗能和噪音都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果,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充分的考虑。
建筑声学设计和评估不仅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建筑声学基础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环境中有关声学问题的学科,涉及到声音的传播规律、评价以及控制等,本书主要阐述的建筑声学内容是室内厅堂音质、噪声控制、隔声隔振原理和解决方法。
1.1 基本名词术语及概念1.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源通常是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振动的物体,物体振动引发周围介质的质点振动,继而向外辐射声音。
介质的质点只是振动而不移动,声音传播呈现出一种波动,如图 1-1所示。
例如拨动琴弦、敲击音叉产生的现象,或者运转的机械设备引起的与其连接的建筑部件的振动;声波也可能因为空气的剧烈膨胀带来空气扰动而产生,例如汽笛或喷气引擎的尾波。
图 1-1 声音的产生1.1.1.1声波、纵波、横波、波长、频率和周期纵波与横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分为横波与纵波。
横波即发生于金属等介质中的声波传导,表现为声能在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个质点会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
声波传导的相邻质点的振动步调存在一个相位差。
传播状态为具有波峰与波谷的“波浪起伏”的振动状态,需要强调的是此时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前进。
纵波即疏密波,是发生在空气中的声音传播。
声源振动时,临近空气介质受到交替的压缩和扩张,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状态,依次向外传播形成了声波的传播方向。
波长——声波在传播时,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者声波相邻同相位的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记作λ,单位是米(m)。
频率——声源及声波振动的速率,即1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记作f,单位是周/秒,或者赫兹(Hz),它与周期Τ呈倒数关系,如式1-1所示。
(Hz)f=1T(1-1)周期——声源完整振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记作Τ,单位为秒(s)。
声速——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声波每秒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声速描述的是振动状态传播的速度,而非质点振动的速度,记作c,单位为米每秒(m/s)。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弹性、密度及温度有关。
1.1.1.2反射、折射、衍射和扩散反射当声波进入或到达密度有明显改变的介质时,一些能量会被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