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遣词用字(zhu)
- 格式:ppt
- 大小:384.50 KB
- 文档页数:48
初中语文-语文古汉语字典常见字词释义(十七)Z
宰:主宰
再:第二次,再次
暂;突然,短暂,刚
造:到去
责:通债
谮:诬陷
乍:突然,刚
兆:征兆
肇:开始
辄:总是,立即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甄:鉴别
箴:劝告
臻:到达
缜:周密
振:奋起,救济
征:出征,征税
诤:直言劝告
之:到去,他,这,的
知:知识,了解,主持
直:通值,仅,径直
值:价值
执:捉拿,执行
旨:意图,招书
制:控制,遏制,规定,制度秩:官吏的俸禄,次序
质:质朴
踬:跌倒
衷:内心
仲:排行第二
周:周密,环绕,救济
诸:众,之乎,之于
诛:杀,责问
贮:积存,储蓄
状:描绘、陈述
诹:询问
斫:砍
濯:提拔
资:资望、资历
訾:诋毁
子:爵位,您
纵:即使
走:逃跑,我(谦辞)卒:死,兵,终于,突然族:族灭
镞:箭头
坐:因为,定罪,因犯罪。
基本的翻译技巧一般包括1).Diction(选词用字); 2).Amplification(增益); 3).Omission(省略);4).Repetiton(重复);5).Conversion(转换); 6).Restructuring(词序调整); 7).Negation(正说反译,反说正译);8).Division(长句拆译).遣词用字是任何翻译工作者自始至终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由于英汉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在翻译时源语与译语之间往往没用相对固定的词义对应关系。
本期用对比的方式归纳了英汉词字层次上的五种对应情况:1.完全对等,2.多词同义,3.一词多义,4.词义交织,5.无对等词语。
词义辨析是遣词用字的前提。
本期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判断某一英语词语的准确含义,即1.根据构词法辨别词义;2.根据指代关系辨别词义;3.根据上下文或词的搭配辨别词义;4.根据不同学科或专业类型辨别词义。
在词义辨析的基础上,本期归纳了英语词语翻译的8种常用技巧:1.推演法,2.移植法,3.引伸法,4.替代法,5.释义法,6.合并法,7. 图形法和8.音译法。
1. Correspond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t Word Level----英汉词字层次上的五种对应情况In most cases there is no existing pattern for sentence translation, nor are there fixed rules for word transform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t word level may be categorized as follows:1) Word-for-word CorrespondenceThis is most evidently shown in proper nouns and technical terms.For example: Marxism = 马克思主义Aspirin =阿斯匹林2) One Word with Multiple Equivalents of the Same MeaningThis is a common case in translation.For example:犬:dog, hound, spaniel, mastiff, pointer, setter, retriever, terrier……3) One Word with Several Equivalents of Different MeaningThis is also very common in translation. For example:carry: 搬、运、送、提、拎、挑、担、抬、背、扛、搂、抱、端、举、夹、捧…..走:walk, saunter, amble, stride, trudge, trapes, shamble, prance, scamper, clump, tiptoe ….羊:sheep, goat, ram, ewe, lamb……4) Equivalents Interwoven with One Another5) Words Without EquivalentsIn this case, an explanation is given instead of an equivalent.For example:clock-watcher: 老是看钟等下班的人阴:(in Chinese thought) the soft inactive fe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阳:(in Chinese thought) the strong active 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目不识)丁: (not know one's) ABC2. Methods to Discriminate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an English Word-----词义辨析Since English words are prone to various meanings,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a translator to discern the right meaning of a given word. And the following are the major methods of discriminating word meaning suggested by some linguists.1) Judging from the Word FormationIn order to discriminate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an English word,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a knowledge of English lexicology, and specifically, a knowledge of word formation, such as compounding, derivation, affixation, blending, acronym, clipping, etc. A good command of them will help to shed light on the correct meaning of some difficult words.For example, the word ""parabiospheric"", which consists of para-(outside) +bio-(biologic) +spheric (having the form of a sphere). After a brief analysis, we may safely put it into ""外生物层的"". Another more complicated instance,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This extremely long word seems appallingly complicated. However, an anatomic study of its composition enables us to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ts meaning: pneumono- (of lung) +ultra- (beyond) + micro (very small) + scopic- (of viewing or observing) + silico- (of silicon)+ volcano + coni- ( koni, of dust) + osis (forming the name of a disease). Even if we are not sure of the equivalent of this medical term, we may roughly get the right meaning of the long word: a kind of lung disease caused by extremely small silicon particles. And a look into some dictionary leads us to the definite answer: 硅酸盐沉着病,肺尘病(一种矿工易染的病)。
遣字造句的意思
遣词造句,读音[qiǎn cízào jù],遣:派,送;遣词:排列词语;造句:组织语句。
故指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近义词:命词遣意
1.造句:
要想写好文章,就必须过好遣词造句这一关。
写文章要有内涵有深度,尽量避免那些可有可无的遣词造句和无关痛痒的苍白叙述。
优秀的演讲者在他们遣词的时候,总是苦心孤诣。
至于遣词造句和意境,可能达不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我可以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建议。
如何遣词造句从而让受众禁不住去阅读,并太过于迫切以至于迫不及待的去回复。
翻译单句练习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翻译单句练习翻译----汉译英(一)单句翻译技巧练习(9类)第一、遣词用字 1.好:a.他是祖国的好儿子。
b.庄稼长得真好。
c.他们对我真好。
d.楼的质量不好。
e.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啊,好票! 2.学习:a.学习知识b.学习技术c.学习外语d.学习成绩e.学习别人的长处f.互相学习g.以雷锋为学习的榜样 3.水平:a.他的英语水平比我高。
b.把军政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c.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水平。
4.送: a.送某人一本书b.送礼c.送信d.送客e.送行f.送雨伞g.送命h.送孩子上学i.送某人回家j.将卫星送上天k.送葬1.送罪犯上法庭审判 5.馆: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博物馆、图书馆、旅馆、宾馆、大使馆、领事馆、茶馆、饭馆、理发馆、体育馆、展览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天文馆、照相馆…… 6.机:收音机、电话机、电视机、拖拉机、推土机、搅拌机、起重机……第二、适当增添1.请把这张表填一下,填完给我。
2.要提倡顾全大局。
3.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4.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6.天气寒冷,河水都结冰了。
7.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8.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应当牢记的一条原则。
9.天气这样闷,十之八九要下雨。
10.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词语省略1.我们必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他一开口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3.每条河流都有上游、中游、下游。
4.多年来那个国家一直有严重的失业现象。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5.中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
6.人们利用科学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
7.他把事情一五一十地都给父母讲了。
zhu词语解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
在汉语中,词语具有自由词汇和固定词汇两种形式,其中自由词汇是形式不固定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固定词汇是形式固定的词语,如成语、俗语、谚语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思想和情感,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zhu”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zhu”这个词语在不同情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1. “zhu”作为名词,表示主要部分或重要内容的意思。
例如:“主题”、“主流”、“主导”等词语都是以“zhu”开头的,它们都表示在某一领域或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或占据主要地位的含义。
3. “zhu”还可以表示核心、中心、根本等概念。
例如:“中心”、“根本”、“核心”等词语都与“zhu”有关,它们都表示某一事物或问题的中心或核心部分。
4. 在某些固定词组中,“zhu”还有其他意义,如“主持”、“主人”、“主导”等词语都与“zhu”有关,表示掌握、管理或负责的意思。
“zhu”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可以灵活地应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通过学习和理解“zhu”这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它,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我们的词汇量,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清晰、地道。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对“zhu”这个词语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注:此文章需添加更多例子,使之更加详实】。
第二篇示例: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汉语中,有许多富有特色的词语,其中“朱”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字词。
那么,“朱”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朱”这个词语的含义和相关知识。
“朱”是一个多义的字词,它可以表示多种意思。
I. Diction (遣词用字)本章概述本章阐述了翻译中的遣词用字问题。
在分析了英汉词字层次上的五种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概述了语言学家们提出的英语词义辨析的四种基本方法和英语词语翻译的常用技巧.并对汉译英的遣词用字问题做了探讨。
遣词用字是任何翻译工作者自始至终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由于英汉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在翻译时源语与译语之间往往没用相对固定的词义对应关系。
本章用对比的方式归纳了英汉词字层次上的五种对应情况:1.完全对等,2.多词同义,3.一词多义,4.词义交织,5.无对等词语。
词义辨析是遣词用字的前提。
本章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判断某一英语词语的准确含义,即l.根据构词法辨别词义;2.根据指代关系辨别词义;3.根据上下文或词的搭配辨别词义;4.根据不同学科或专业类型辨别词义。
在词义辨析的基础上,本章归纳了英语词语翻译的八种常用技巧:1.推演法;2.移植法;3.引伸法;4.替代法;5.释义法;6.合并法;7.图形法;8.音译法。
汉译英的遣词用字问题与英译汉的情况有所不同。
英译汉时译者输出的是自己所熟悉的汉语词汇、语法结构,很多表达法早已在头脑里形成了概念,只需译者一一甄别、作出取舍即可;而汉译英则需从一大堆我们不那么熟悉的词语中去寻找答案一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在同一档次的翻译上,汉译英的难度要大大超过英泽汉。
By“diction”we mean the proper choice of words and phrases in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f accurate comprehension of the original.I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what perplexes us most frequently is how to find an equivalent in the language to be translated into.Great care is called for in the translation of“familiar”English words into Chinese,as their meanings vary with the Change in collocation or context.Take the following simple sentence for example:* Tension is building up.Without context,both “tension”and "build up" may have various explanations.Thus this English sentence may be translated into different Chinese expressions accordingly:·形势紧张起来。
有一部外国影片叫《风流寡妇》,如若改成《风流遗孀》,就会立刻韵味全无。
再如《旧事重题》是鲁迅先生回忆往事的一组散文,后来结集出版时,先生已将其更名为《朝花夕拾》,使之立即有了浓重的诗情。
试想,在黄昏时分捡起早晨的花朵细看细想,那思绪之联翩,那感慨之万千,不是足以让人品味再三再四吗?
怪不得文章学家们把写文章称为“遣词用字”,真是太深刻了!
如果不信,不妨让我们讨论一首古诗: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讨论一,“经冬复立春”是指多长时间?是半年(从冬到春正好半年)?一年(一年内恰有一冬一春)?两年(从今冬到明春恰有两年)?还是指多年(过了一冬又一春,岂非多年)?
讨论二,“岭外音书绝”,显然是说杳无音讯了,那么,为什么断了书信?是因为兵荒马乱?还是因为其它?
那么,结论何在?答曰,就在小诗中的一个关键字眼上,这个关键字眼就是“不敢”。
不是吗?既然是久别回家,既然是“近乡情更切”,问就是了,为什么“不敢”呢?显然,是回乡者已经猜到等待他的可能是“噩耗”,他太害怕那个“噩耗”了,这才提心吊胆不敢询问。
于是,“岭外音书绝”的原因,必是“战祸频频兵荒马乱”,“经冬复立春”究竟是几年,也自然理解为“多年”才最为惊心动魄。
那么,如果把诗中的“不敢”二字换成“含笑”二字又会怎样?您想过吗?不妨试试看,就这么一试一品,您准会发现:“易一字而毁全文”、“改一词而救全文”、“写文章即遣词用字”之类的提法,绝非危言耸听。
对于文章,“遣词用字”一说的“遣”与“用”,是万万不可以马虎的。
翻译经验技巧学习分享篇翻译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也会有同样的疑惑;有人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有人看作是一门艺术,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再创造的过程;那么,究竟翻译的寓意是什么呢?在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第一篇:英语谚语的翻译技巧谚语(proverb)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现成语句,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当大多数谚语的比喻意义便于理解时,就应当尽可能地采用直译法;有些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相近似时,则可采用套译法;翻译谚语时必须牢牢把握住以下三点:一、英语谚语中出现的外国外国人名或地名不能照搬进汉语译文中,同样也不能使用包括中国人名或地名的汉语谚语去套译英语谚语;二、要注意译文文体的口语化,遣词用字要通俗易懂;三、译文既要讲究艺术性,也要讲究逻辑性。
如:骄兵必败Pride goes before a fall.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A miss is as good as mile.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
Two is company, but three is none.开头不好,结尾必糟。
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劣工咎器。
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有些英语谚语意在言外,语言含蓄,喻意深刻。
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译文势必平淡无味。
因此,在翻译时,应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意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则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准确达意。
如: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 责人必先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