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Database格式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684.50 KB
- 文档页数:15
arcgis格式
ArcGIS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包括但不限于:
1. Shapefile格式:这是一种常见的空间数据格式,由ESRI开发。
它以文
件形式存储地理要素,包括点、线、多边形等。
Shapefile通常包含三个或
更多文件,分别存储几何数据、属性数据和空间参考信息。
2. Geodatabase格式:这是ArcGIS的主要数据存储格式,利用数据库技
术来高效安全地管理地理数据。
Geodatabase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要
素类、栅格、拓扑、网络、地址定位器等。
3. Coverage格式:这是一种本地数据格式,用于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Coverage格式利用文件夹来分别存储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
4. Raster格式:ArcGIS支持多种栅格数据格式,如GeoTIFF、ERDAS Imagine等。
这些格式用于存储卫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
5. DXF格式:这是一种CAD数据交换格式,用于在AutoCAD和其他
CAD软件之间交换数据。
ArcGIS支持将DXF格式的CAD数据导入到地图中。
6. DGN格式:这是一种用于数字地形模型的格式,由MicroStation开发。
ArcGIS支持将DGN格式的数据导入到地图中。
以上是ArcGIS支持的一些常见数据格式,但并不是全部。
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来源,可能还有其他支持的格式。
1.3 Geodatabase--地理数据存储仓库Geodatabase含有四种地理数据的描述方式: l描述要素(Feature)的矢量数据 l描述影像(Image)、专题格网数据和表面的栅格数据 l描述表面的不规则三角网络(TIN) l地理寻址的addresses(地址)和locator(定位器) Geodatabase将所有对地理数据存储到商业关系数据库中。
这样我们将主流的数据库技术集成到ArcInfo中,实现了地理数据的中央化管理。
Geodatabase内部结构 要素集 空间参考 对象类,子类 要素类,子类 关联类 几何网络 拓扑 要素集(Feature Dataset)中的所有要素必须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
因为在要素集中存储了Geodatabase的拓扑关系。
空间参考(Spatial Reference),是维护拓扑关系的关键。
要素集中可以存储对象(Objects)、要素(features)及关联类(Relationship class)。
对象不包含空间实体,要素则相反。
关联类可以将要素和对象关联到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对象、要素和关联类直接存储在Geodatabase中。
而不需要非得存放在要素集中。
对象类中存储的一组类型相同的对象。
要素类是同种类型的要素的集合。
要素类和对象类的区别在于:要素类中存储了空间信息,而对象类中没有。
关联类存储了对象类、要素类两两之间的关联信息。
关联可以是对象类之间的、也可以是要素类之间的、或者要素类和对象类之间的。
几何网络(Geometric Network)用于模拟线性系统,如道路交通网络等。
支持丰富的网络跟踪和分析功能。
ArcGIS 8.3之后开始支持拓扑功能,可以体现要素类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这样的拓扑,可以应用于各种几何类型的要素的空间关系分析和定义。
域 属性验证 域(Domain)是对象属性的有效值集合。
可以是文本型的,也可以是数值型的。
arcgis坐标文件格式-回复ArcGIS坐标文件格式(Coordinate File Formats in ArcGIS)ArcGIS是一种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用于创建、编辑和分析地理数据。
在ArcGIS中,为了正确表示和定位地理数据,需要使用正确的坐标文件格式。
坐标文件格式是一种用于存储地理坐标数据的标准格式,它定义了如何表示和解释这些数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ArcGIS中常见的坐标文件格式,包括Shapefile、Geodatabase、CSV 和CAD等格式。
一、Shapefile(SHP)格式Shapefile是ArcGIS中最常用和最古老的坐标文件格式之一。
它由多个文件组成,包括.shp、.shx和.dbf等。
.shp文件存储几何数据,.shx 文件存储几何数据的索引,.dbf文件存储属性数据。
Shapefile格式支持点、线和面等几何实体的存储,并且可以包含各种属性数据。
Shapefile 格式在ArcGIS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易于使用、广泛支持,并且可以轻松共享。
二、Geodatabase(GDB)格式Geodatabase是一种专有的空间数据库格式,它支持在ArcGIS中管理和组织地理数据。
Geodatabase格式比Shapefile格式更强大,可以存储更多类型的数据,例如拓扑信息、域值限制和网络数据等。
Geodatabase 格式可以通过ArcGIS软件创建和编辑,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数据完整性。
它通常作为ArcGIS中的主要数据存储方式,特别适用于大型项目和复杂的地理分析。
三、CSV(逗号分隔值)格式CSV格式是一种简单的文本文件格式,用逗号分隔字段值。
在ArcGIS 中,CSV格式可以用于存储坐标数据和属性数据。
它可以是点、线或多边形的文本文件,每一行代表一个几何实体,每个字段代表一个属性。
CSV 格式在数据导入导出和简单分析中非常有用,因为它易于生成和处理,并且可以与其他软件和工具无缝集成。
Geodatabase 拓扑中的重要概念2008-12-31 13:47Geodatabase 的三个重要属性——规则、等级和拓扑容限。
1、规则:定义了拓扑的要求,在这个规则中表达要素类之间的空间关系,λλ 2、拓扑容限:是一个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所有的节点和边线被认为是重合的、同一的。
设置拓扑容限λ3、拓扑等级(Ranks)控制在拓扑验证的过程中节点移动的级别。
这时候,等级低的要素类(子类)将向等级高的要素类(子类)移动。
在创建拓扑的过程中,你需要指定要素类的等级。
目前,最高的等级是1;最低等级为50。
除了以上三个重要属性之外,拓扑中还保存了要素类的脏区(dirty areas)、错误(errors)和异常(exceptions)。
使用这些属性,可以对数据的质量进行维护。
在创建和编辑拓扑的时候,拓扑内部会生成两个新的要素类:脏区(dirty areas)和错误要素(error features)。
当拓扑创建之时,所有的要素都被处理为脏区(编辑后编辑区域成为脏区)。
对要素进行单独编辑后,编辑区域(脏区)会存储到数据库中。
使用脏区,表示Geodatabase 中该区域数据的空间完整性可能已经被破坏。
“错误”要素类中存储的是违背拓扑规则的要素或者要素的一部分。
拓扑经过验证后,要素会被判断是否违背规则中定义的空间关联。
如果拓扑中违反规则的数据被检测到,那么便会生成新的错误要素。
对于一些违反拓扑规则的要素,可以作为异常情况处理,这部分数据拓扑使用“异常”来组织。
总结:拓扑描述的是地理对象的空间关系,GIS 中的数据模型实现拓扑的方式多样,但是目的是一致的——获取更高质量的空间数据。
在上面的例子中,Coverage 和Geodatabase 实现拓扑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
Coverage使用“共享”机制,强制地在数据中执行拓扑关系,在coverage 的编辑过程中,强制性的拓扑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去重新建立拓扑。
arcgis的数据格式摘要:一、ArcGIS简介二、ArcGIS支持的常用数据格式1.Shapefile格式2.Geodatabase格式3.KML/KMZ格式4.GPX格式5.栅格数据格式三、ArcGIS不支持的数据格式1.PDF格式2.JPG/PNG等图像格式四、数据格式的转换1.使用ArcGIS进行格式转换2.使用第三方工具进行格式转换五、选择合适的ArcGIS数据格式1.根据数据类型选择2.根据数据用途选择3.根据数据共享性选择正文:ArcGIS是一款由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数据分析、空间建模等领域。
在ArcGIS中,可以导入和导出多种数据格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本文将为您介绍ArcGIS中常用的数据格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格式。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ArcGIS支持的常用数据格式:1.Shapefile格式:Shapefile是一种常见的矢量数据格式,可以存储点、线和面等几何图形。
它使用简单的文件结构,便于数据共享和传输。
Shapefile 格式适用于较小型的地理数据项目。
2.Geodatabase格式:Geodatabase是ArcGIS中的一种高级数据存储格式,可以存储和管理大量地理数据。
它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并提供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控制。
Geodatabase格式适用于大型项目和团队协作。
3.KML/KMZ格式:KML(Keyho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描述地理信息的XML格式。
KMZ是一种压缩的KML文件格式,可以存储地理数据和关联的图像文件。
这两种格式适用于在Google Earth等地图软件中展示数据。
4.GPX格式:GPX(GPS eXchange Format)是一种常用的GPS数据格式,可以记录轨迹、海拔等信息。
GPX格式适用于记录和分享户外运动轨迹。
5.栅格数据格式:栅格数据是由像素组成的,可以表示连续的地理表面。
什么是Geodatabase2008-08-05 23:491、引言随着ESRI ArcGIS 8系列GIS平台软件的推出,我们发现,当谈到空间数据模型和格式的时候,多了一个原来不曾出现的新词:Geodatabase。
从字面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Geodatabase”拆分为“Geo”和“database”两部分。
其中,“Geo”,即“Geography”——“地理”,与“database”——“数据库”连在一起,就是“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
“地理数据库”给了我们一个对Geodatabase极为直观的解释,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较大的、较容易混淆的想象空间。
在ARC/INFO 7.X以前,空间数据是以Coverage、TIN、GRID 等格式表达和管理的,这些数据格式与Geodatabase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Geodatabase可以取代它们吗?Geodatabase更好吗?好在哪里?拓扑关系在Geodatabase中是如何处理的?等等问题。
下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2、COVERAGE、SDE 3 LAYER和Geodatabasea、什么是Geodatabase?Geodatabase是ArcInfo 8引入的一个全新的空间数据模型,是建立在DBMS之上的统一的、智能化的空间数据库。
所谓“统一”,在于Geodatabase之前所有的空间数据模型都不能在一个同一的模型框架下对GIS通常所处理和表达的地理空间要素,如:矢量、栅格、三维表面、网络、地址等,进行统一的描述。
而Geodatabase做到了这一点。
所谓“智能化”,是指在Geodatabase模型中,地理空间要素的表达较之以往的模型更接近于我们对现实事物对象的认识和表述方式。
Geodatabase中引入了地理空间要素的行为、规则和关系,当处理Geodatabase中的要素时,对其基本的行为和必须满足的规则,我们无需通过程序编码;对其特殊的行为和规则,则可以通过要素扩展进行客户化定义。
第1章Geodatabase1、1 Geodatabase概述Geodatabase 概述ArcGIS操作基于GIS文件格式和存储于geodatabases中的地理信息。
Geodatabase 是ArcGIS的本地数据结构,是用于编辑和数据管理的基本数据格式。
Geodatabase 能将空间数据存储在文件、MDB文件或者大型DBMS中。
以上三种存储方式的区别在于可存储数据量的不同以及可支持的并发用户数量不同,能够实现从小数据量、单用户的文件数据库到大数据量、多用户并发编辑的企业级DBMS的不同层次的应用。
理解geodatabase简介:geodatabase是大量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集的集合。
在这一章节可以学习geodatabase的基础,这些概念能够为学习和有效使用geodatabase打下坚实的基础。
Geodatabase定义:geodatabase是大量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集的集合,这些地理数据集可以存储在普通的文件中、微软的Access数据库中或者多用户的关系数据库(比如Oracle, Microsoft SQL Server, 或者IBM DB2)。
Geodatabase中主要数据集:数据集是geodatabase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ArcGIS 用来组织和运用地理信息的基本机制。
Geodatabase包含三种主要的数据集类型:要素类、栅格数据集和表。
在创建Geodatabase时,首先生成不同的Dataset类型,然后添加或者扩展Geodatabase基本要素的能力,例如添加拓扑、网络、子类以实现GIS行为建模、维护数据完整性以及建立空间关系。
Geodatabase的存储Geodatabase的存储不仅包括简单的空间坐标和属性数据的表格,还包括这些地理数据集的模式和规则。
Geodatabase的三种基础数据集(要素类,属性表和栅格数据集)和其他的geodatabase元素都以表格的形式存储。
Geodatabase之基础kikitaMapsGeodatabase是用来表达和管理地理信息的复杂数据模型,是ArcGIS的主要存储数据方式,主要存储了featureclasses、rasterdatasets、attributes、具有行为的高级GIS数据对象、管理空间完整性的规则、要素栅格属性关系工具。
一、Geodatabase 的种类:就其种类呢,无非是三种:File Geodatabase,PersonalGeodatabase,ArcSDEGeodatabase。
1、 FileGeodatabase:以文件夹形式存储。
每个Dataset作为一个文件存储,最大可达1T。
对于PGDB更推荐FGDB。
单用户,同一个Dataset 、独立的featureclass或者table,并发只能有一人写操作,可以多人读操作。
支持跨平台。
2、PersonalGeodatabase:所有的Dataset都存储在MicrosoftAccess数据文件中,最大大小不超过2 GB。
单用户,一个人写多人读。
仅支持Windows。
3、ArcSDEGeodatabase:储存在关系数据库中,可使用Oracle,MicrosoftSQL Server, IBM DB2, IBM Informix,PostgreSQL。
这些多用户的数据库要求使用ArcSDE,不限制大小和用户的数量。
平台支持:Windows, UNIX,Linux。
二、Geodatabase中的DatesetGeodatabase 中包含基本的dataset,包括:feature classes、rasterdatasets、attributes。
还包含高级地理数据类型:coordinate systems, coordinateresolution, feature classes,topologies, networks, raster catalogs,relationships, domains。
Shapefile文件(SHP)ESRI Shapefile(shp),或简称shapefile,是一种空间数据开放格式。
目前,该文件格式已经成为了地理信息软件界的一个开放标准。
Shapefile也是一种重要的交换格式,它能够在ESRI与其他公司的产品之间进行数据互操作。
Shapefile文件用于描述几何体对象:点,折线与多边形。
例如,Shapefile文件可以存储井、河流、湖泊等空间对象的几何位置。
除了几何位置,shp文件也可以存储这些空间对象的属性,例如一条河流的名字,一个城市的温度等等。
GeoDatabase(MDB)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Geodatabase支持多种DBMS结构和多用户访问,且大小可伸缩。
从基于Microsoft Jet Engine的小型单用户数据库,到工作组,部门和企业级的多用户数据库,Geodatabase都支持。
GIS数据转换器一款功能强大、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的GIS格式及坐标系的转换工具。
支持DWG、SHP、MDB、Kml、Kmz、Gpx、GeoJson、EXCEL、TXT、CSV、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JPG、PDF、GeoTiff、Image(img)、Bitmap(bmp)、Png格式和国家2000、西安80、北京54、WGS84、火星坐标、百度坐标、墨卡托坐标的转换,支持批量转换、图层合并和地图数据浏览。
AutoCAD文件(DWG)DWG是电脑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以及基于AutoCAD的软件保存设计数据所用的一种专有文件格式,已经成为CAD制图数据交换中的事实文件标准,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十亿个DWG文件。
AutoCAD文件(DXF)DXF是AutoCAD(Drawing Interchange Format或者Drawing Exchange Format) 绘图交换文件。
Geodatabase介绍⼀、概述(1)Geodatabase是什么?ArcGIS操作基于GIS⽂件格式和存储于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中的地理信息。
Geodatabase是ArcGIS的本地数据结构,是⽤于编辑和数据管理的基本数据格式。
它并不是⼀个数据库,只是联系数据库与GIS的⼀种⼯具。
空间数据库系统是描述、存储和处理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系统,按是否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体化组织分为两种:混合型空间数据库和集成性空间数据库。
在后者⽅案中,为实现对空间对象的⼀条记录(record)变长的⾮结构化特征在关系型数据库的存储和处理(空间图形数据不能直接采⽤通⽤的关系数据管理系统),以及维护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在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集成的研究实践中,提出⾯向对象数据库以及易于实现的较为折中的对象-关系模型数据库。
(2)Geodatabase的类型Geodatabase是⾯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存储模型,将地理数据存储在普通的⽂件File Geodatabase中、Personal database(微软的Access数据库的.mdb⽂件)中或者多⽤户的关系数据库Enterprise Geodatabase(⽐如Oracle, Microsoft SQL Server, 或者IBM DB2)。
⽬前,结合Oracle对Geodatabase进⾏开发和管理的⽅式有两种:1.使⽤Oracle Spatial的情况下使⽤Oracle Spatial SQL类型;2.使⽤ArcSDE SQL类型——ArcSDE是⼀种基于中间件的对象-关系数据库模型。
ArcSDE本⾝只是⼀个能在多种DBMS平台上提供⾼级的、⾼性能的GIS数据管理借⼝。
(3)术语“地理数据库”在ArcGIS中有多个含义:地理数据库是ArcGIS的原⽣数据结构,并且是⽤于编辑和数据管理的主要数据格式。
当ArcGIS使⽤多个地理信息系统(GIS)⽂件格式的地理信息时,会使⽤地理数据库功能。
[转载]区分shapefile,coverage,geodatabase在过去20年中,矢量数据模型是GIS中变化最大的方面,例如,ESRI公司所开发每种新软件包都对应一种新的矢量数据模型,Arc/Info对应Coverage,ArcView对应Shapefile,ArcGIS对应Geodatabase。
Coverage和Shapefile是地理关系数据模型,它利用分离的系统来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而Geodatabase是基于对象数据模型,它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唯一的系统中。
Coverage是拓扑的,Shapefile是非拓扑的。
Coverage支持三种基本拓扑关系:连接性、面定义、邻接性。
Shapefile多边形对于共享边界实际上有重复弧段且可彼此重叠,不同于Coverage 所用的多个文件,它用几何学性质存储两个基本文件:以.shp为扩展名的文件存储要素几何学特征;以.shx为扩展名的文件保留要素几何特征的空间索引。
Shapefile:一种基于文件方式存储GIS数据的文件格式。
至少由.shp,.dbf,.shx三个文件作成,分别存储空间,属性和前两者的关系。
是GIS中比较通用的一种数据格式。
Coverage:一种拓扑数据结构,一般的GIS原理书中都有它的原理论述。
数据结构复杂,属性缺省存储在Info表中。
目前ArcGIS中仍然有一些分析操作只能基于这种数据格式进行操作。
Geodatabase:ArcInfo发展到ArcGIS时候推出的一种数据格式,一种基于RDBMS存储的数据格式,其有两大类:1.Personal Geodatabse 用来存储小数据量数据,存储在Access 的mdb格式中。
2.ArcSDE Geodatabse 存储大型数据,存储在大型数据库中Oracle,Sql Server,DB2等。
可以实现并发操作,不过需要单独的用户许可。
Coverage数据模型Coverage是一个集合,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要素类。
第2章Geodatabase体系结构2、1 Geodatabase体系结构用户通常认为geodatabase是地理信息的物理存储,但从根本来说,是使用DBMS或文件来存储的。
除了作为数据集集合的一个物理实例,每个geodatabase还有其他关键方面特征。
1、geodatabase有一个广泛的信息模型来表达和管理地理信息。
这个信息模型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简单数据表,这些表是存储在要素类、栅格数据集和属性表中的。
另外,高级的GIS数据对象通过增加GIS行为、规则来管理空间完整性,以及增加工具来处理要素、栅格和属性表的大量的空间关系。
geodatabase的software logic提供了通用的application logic,贯穿整个ArcGIS,用于访问和处理各种数据格式的地理数据。
无疑,它是支持geodatabase的,并且支持shapefiles, CAD 文件, TIN's, grids, CAD 数据, imagery, 还有其他大量的GIS数据源。
geodatabase具有一个事务处理模型来管理GIS的数据工作流。
2、2 Geodatabase基于关系原则存储用户倾向于认为DBMS本质上是开放的,这是因为关系数据模型的简易性和灵活性,使得它能支持广泛的应用。
Geodatabase的存储模型是以DBMS原则为基础,利用了一系列简单却基本的关系数据库概念。
DBMS(File geodatabase 的文件系统)提供了简单而又合适的数据模型存储和操作表。
包括以下的关键概念:数据被组织为表表包含行表中所有的行具有相同的列每一列具有一个类型,如integer, decimal number, character, date等等。
关系类用于一个表中的行和另一个表中的行发生关联,这是以每个表中都有一个公共的列为基础的。
关系完整性规则存在于所有表中。
如,每一行总是有相同的列,一个域为每一列指定了有效值或者值范围等等。
地面工程子系统
GeoDatabase格式说明
作者:梁绍辉、石岚日期:2005/ 7/ 29 审核: ____袁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陕西煤航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目录
1. 编写目的 (3)
2. 系统对数据的要求 (3)
2.1. 对数据的要求 (3)
2.1.1. 数据格式 (3)
2.1.2. 投影 (3)
2.1.3. 数据采集 (3)
2.1.4. 分幅、拼接 (4)
2.1.5. 图层属性字段 (4)
2.1.6. 其他 (4)
3. 数据分层 (5)
3.1. 1:1千地形图数据 (5)
3.1.1. 分幅图的图层 (5)
3.1.2. 拼接图的图层 (6)
3.1.3. 分幅图的属性字段 (6)
3.1.4. 拼接图的属性字段 (8)
3.2. 1:1万地形图数据 (8)
3.2.1. 分幅图的图层 (8)
3.2.2. 拼接图的图层 (8)
3.2.3. 分幅图的属性字段 (8)
3.2.4. 拼接图的属性字段 (8)
3.3. 1:5万影像数据 (9)
3.4. 1:1千管线专题图数据 (9)
3.4.1. 图层 (9)
3.4.2. 属性字段 (9)
4. GeoDatabase的格式要求 (11)
4.1. GeoDatabase数据集坐标系统 (11)
4.2. 数据集组织结构 (11)
4.3. 影像格式 (12)
4.4. CODE编码 (12)
附表:代码 (13)
1.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是根据《空间数据建库》、《专业生产数据建库》、《地面工程》3个子系统的应用需求,结合地理信息组对数据采集的实际情况,针对数据采集和数据转换提出要求,使地理信息组最终所提供的数据产品能够满足各个子系统的应用需要。
2.系统对数据的要求
2.1. 对数据的要求
2.1.1.数据格式
1)矢量数据(1:1千基础地形图、1:1万基础地形图、1:1千管线专题图),
采用ArcGIS的个人版GeoDatabase格式提交。
✓分幅图,每一幅图存放在一个GeoDatabase文件中,GeoDatabase的文件名为图幅号。
✓拼接图存储在一个GeoDatabase文件中,GeoDatabase的文件名为
4.3中相应的数据集名称。
2)影像数据(1:5万影像),以ArcGIS的GeoTiff格式提交。
2.1.2.投影
1)所有矢量数据都采用高斯投影的3度分带,中央经线为114度。
其他三
度分带数据需要做邻带转换,转到该三度分带上。
2)1:5万影像数据要求采用高斯投影3度分带,中央经线为114度。
2.1.3.数据采集
1)1:1千基础地形图、1:1万基础地形图
✓道路只采集中心线。
✓等高线层的点、线坐标必须是(X,Y,Z)三值的,其中Z值存放的是高程值。
2)1:1千图中的站场数据
✓由于将站场数据融入1:1千的基础地形图中,站内道路、站内房屋、站内设备等站场信息,按照国家标准放置到相应图层中。
✓对站场进行封面,放置到一个独立的图层AreaStation_K中。
✓必须对每一个站场,原则上给出一个封闭的面。
但对于多个单位在一个
大院的,应必须分别为每一个单位,根据其围墙和实际范围,分别提供
一个面。
3)1:1千管线专题图
✓所有的点、线必须是(X,Y,Z)三值的,其中Z值存放的是高程值。
2.1.4.分幅、拼接
1)1:1千基础地形图、1:1万基础地形图数据需提供分幅、拼接各两套数据。
对于1:1千,实际是分为3块区域的,拼接图按照全测区范围进行拼接。
2)1:1千管线专题图,提供一套拼接数据。
3)所提供的拼接数据中,除基础地形图的等高线不要求拼接外,其他要素
层均要拼接。
拼接不单指图幅间的拼接,还指同一属性要素间的拼接。
比如,同属一条道路的多个线段应拼成一条线。
拼接要素时,遇到要素交叉,自然断开。
例如道路相交,道路遇到桥梁,就自然断开。
4)1:5万影像数据,提供一套拼接数据。
2.1.5.图层属性字段
1)1:1千基础地形图、1:1万基础地形图
✓道路、水系、管线等线状要素,以及所有面状要素均必须采集NAME 字段,没有名字的面状要素此字段不填写。
✓所有点状要素需要添加ANGEL字段,没有角度的赋0。
✓属性表增加字段道路宽度Width,以米为单位,提供实际道路的宽度。
✓所有分幅数据的要素层要求有[图幅号MAPNUMB]字段。
2)1:1千基础地形图
所有图层有一个字段StationCode站场编号。
站场的要素,(如:站内道路、站内房屋、站内设备、站场)必须填写此字段,其他非站场要素不填写此字段。
2.1.6.其他
1)其他要求参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数据分层
3.1. 1:1千地形图数据3.1.1.分幅图的图层
3.1.2.拼接图的图层
1)拼接图的图层与3.1.1基本相同,只需要去除第11项:图外整饰。
2)拼接图的图层的命名,在3.1.1的各层命名的后面,增加”_UN”。
例如测
量控制点的点特征类在分幅图的命名为PointContp_K,在拼接图的命名
为PointContp_K_UN。
3.1.3.分幅图的属性字段
3.1.
4.拼接图的属性字段
拼接图的属性字段与3.1.3基本相同,只需要去除第3项:[MAPNUMBER图幅号]。
3.2. 1:1万地形图数据
3.2.1.分幅图的图层
1)和3.1.1的1:1千基础地形图数据分层基本相同,只需要去除第12项:
站场,请参照1:1千分幅地形图的数据分层。
2)在各特征类的命名规则上,只需要将K更改为G即可。
例如:测量控制
点的点特征类的命名为PointContp_G。
3.2.2.拼接图的图层
1)和3.1.2的1:1千基础地形图数据分层基本相同,只需要去除第12项:
站场,请参照1:1千拼接地形图的数据分层。
2)在各特征类的命名规则上,只需要将K更改为G即可。
例如:测量控制
点的点特征类的命名为PointContp_G_UN。
3.2.3.分幅图的属性字段
和 3.1.3的1:1千基础地形图属性字段基本相同,只需要去除第2项[StationCode 站场编号]即可。
3.2.
4.拼接图的属性字段
和 3.1.4的1:1千基础地形图属性字段基本相同,只需要去除第2项[StationCode 站场编号]即可。
3.3. 1:5万影像数据
3.4. 1:1千管线专题图数据3.4.1.图层
3.4.2.属性字段
2)井的扩展属性
4.GeoDatabase的格式要求
4.1. GeoDatabase数据集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
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
2)高程基准
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
3)投影方式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度分带。
4.2. 数据集组织结构
1)数据集DLG_MAP_K用来存放1:1000基础地形图分幅数据的所有分层。
2)数据集DLG_MAP_K_UN用来存放1:1000基础地形图拼接数据的所有
分层。
3)数据集DLG_MAP_G用来存放1:1万基础地形图分幅数据的所有分层。
4)数据集DLG_MAP_G_UN用来存放1:1万基础地形图拼接数据的所有
分层。
5)数据集DLG_PIPE_NETWORK用来存放8种管线专题数据。
4.3. 影像格式
1)影像数据以ArcGIS的GeoTIFF格式提交。
4.4. CODE编码
1)以Word文档格式,提供基础地形图的要素编码表。
数据提交单位签字:
2005-07-26
附表:代码表1 井别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