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复习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29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设计备课人:(泥中)乔兴勃 (二中)任丽1.1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2.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
学习难点: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问题的解决。
三、落实目标【预习题】阅读课本P2-3页回答下列问题(自学2分钟)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3㎝,b=4㎝和a=6㎝,b=8㎝ ①请你量出斜边c 的长度。
(1) (2)②、进行有关的计算 (1)a 2+b 2= c 2= (2) a 2+b 2= c 2=③、得出结论(群学1分钟由小组长完成):2、思考(先独学2分钟、再由组长组织集体讨论2分钟,组内选派代表完成):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3cm4cm6cm8cm(1)观察图1-1。
A 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 B 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C 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
(2)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图1-2中的呢?(3)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B,C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吗?(4)你能发现课本图1-3中三个正方形A,B,C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吗?(5)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长度单位,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你的理由。
通过上边知识的预习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一个结论?归纳总结: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较长的直角边称为,斜边称为.从而得到著名的勾股定理:.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合作交流】问题一:1. 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由组内3号同学汇报展示8分钟)2、求斜边长17厘米、一条直角边长1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由组内1号同学汇报3分钟)【巩固拓展】(群学3分钟,由组内前3号同学汇报)1.等腰△ABC的腰长AB=10cm,底BC为16cm,则底边上的高为,面积为2.△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A.42 B.32 C.42 & 32 D.37 & 333.课本P4页数学理解【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作业】1.在△ABC中,∠C=90°,(l)若 a=5,b=12,则 c=(2)若c=5,a=3,则b=2.已知四边形 ABCD中,AD∥BC,∠A=90°,AB=8,AD=4,BC=6,则以DC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为3.在△ABC中,∠ACB=90°,AC=12,CB=5,M、N在AB上且AM=AC,BN=BC则MN 的长为()A.2 B.26 C.3 D.44.一个抽斗的长为24cm,宽为7cm,在抽斗里放铁条,铁条最长能是多少?1.1探索勾股定理(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题》教案1主要是对八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内容包括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通过复习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混合运算中,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不够清晰;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中,对于函数的图象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几何图形的性质中,对于图形的性质的运用还不够灵活。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和操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等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的运用。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复习题的解答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八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和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八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教师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
出发前,永远只是梦想。
上路了,才是挑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案----------- 骆建平图1-1 [本章小专题] 勾股定理的应用1、如图1-1,在钝角ABC 中,CB =9,AB =17,AC =10,AD BC ⊥于D ,求AD 的长。
DC BA2.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3.如图,有一个高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是0.5米,问这根铁棒应有多长?第三题图A BCD 431213第五题图4、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 米处,过了 20 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 与∠BDC 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 = 4,AB = 3, DC = 12 , BC=13,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6、∆ABC 中BC=41, AC=40, AB=9, 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 ______是最大角.7.要登上8m 高的建筑物,为了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6m ,至少需要多长的梯子?8. 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 。
9. 已知0)10(862=-+-+-z y x ,则以z y x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11. 一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5,12,13,斜边延长x ,较长的直角边延长x +2,所得的仍是直角三角形,则x = .10.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则斜边长为( )(A ) 80cm (B) 30cm (C) 90cm (D) 120cm11.在某一平地上,有一棵树高8米的大树,一棵树高3米的小树,两树之间相距12米。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复习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以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水的三种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探究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总结、归纳出三种物态变化的普遍规律。
教材通过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再一次展现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会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某些具体步骤,尤其是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作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等,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最后教材将物态变化结合于生活实际中,真正体现了当今提倡的“S-T-S”教育,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究,并学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有:1、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实验,认识自然界中水存在的形态有三种。
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2、学习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技巧,并了解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
3、用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并建立熔点的概念。
4、结合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物态变化现象和实验探究,认识熔化、汽化(蒸发、沸腾)升华、凝固、液化、凝华现象及伴随着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现象。
5、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方法,学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合作等科学探究方法。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6、将物态变化现象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尝试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简单物态变化现象,分析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利用物态变化现象的事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题》教学设计1主要针对本册书中的重难点知识和重要概念进行复习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八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的性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知识。
但部分学生在混合运算方面还存在困难,对一次函数图像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的性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像的理解与应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复习题。
2.学生准备:复习相关知识,准备好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出售,求打折后的价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复习题,包括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的性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1探索勾股定理一、问题引入:(1)观察下面下图,若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则第①个图中,A S = ,B S = ,C S = . 第②个图中,A S = ,B S = ,C S = .三个正方形A 、B 、C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以上结论与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即直角三角形 的平方和等于 的平方. 二、基础训练:1、如图(1),图中的数字代表正方形的面积,则正方形A 的面积为 .(1) (2)2、如图(2),三角形中未知边x 与y 的长度分别是x = ,y = .3、在Rt △ABC 中,∠C =90°,若AC =6,BC =8,则AB 的长为( )A.6B.8C.10D.12 三、例题展示:例1:在△ABC 中,∠C=90°,(1)若a =3,b=4,则c=_____________; (2)若a =9,c=15,则b=______________;AB CC BA257例2:如图,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前有多高?(提示:用数学符号去表示线段的长)四、课堂检测:1、在Rt △ABC 中,∠C =90°,若AB =13,BC =5,则AC 的长为( )A.5B.12C.13D.182、已知Rt △ABC 中,∠C =90°,若14=+b a cm ,10=c cm ,则Rt △ABC 的面积为( )A.24cm 2B.36cm 2C.48cm 2D.60cm 23、若△ABC 中,∠C=90°,(1)若a =5,b =12,则c = ;(2)若a =6,c =10,则b = ;(3)若a ∶b =3∶4,c =10,则a = ,b = . 4、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π不取近似值)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 ,且两直角边长度比为3:4,求两直角边的长.6、(选做题)一个长为10m 为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为8m ,梯子的顶端下滑2m 后,底端向外滑动了多少米?第4题图第一章勾股定理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一、问题引入:1、分别以下列每组数为三边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1)3, 4, 5 (2)6, 8, 102、以上每组数的三边平方存在什么关系?结合上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满足a2+b2=c2的三个,称为勾股数.二、基础训练:1、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5,6,7B. 1,4,9C. 5,12,13D. 5,11,122、下列几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A. 4,5,6B. 12,16,20C. 10,24,26D. 2.4,4.5,5.1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2的值是()A.42B.52C.7D.52或7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同样的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三、例题展示:例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下左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是直角,工人师傅量得某个零件各边尺寸如下右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四、课堂检测:1、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等于下列各组数,所代表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7,8,10B. 7,24,25C. 12,35,37D. 13,11,10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2a+2b-2c)=0,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3、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b2 =c2-a2B. a∶b∶c=3∶4∶5C.∠C =∠A+∠BD.∠A∶∠B∶∠C =2∶3∶44、若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4﹕5,则此三角形为三角形.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2cm,16cm,20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6、如图所示,在△ABC中,AB=13,BC=10,BC边上的中线AD=12,∠B与∠C相等吗?为什么?7、(选做题)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a2+b2+c2+200=12a+16b+20c根据条件判断△ABC的形状.第一章 勾股定理 1.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一、问题引入: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 .如果用a ,b 和c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基础训练:1、在△ABC 中,已知AB=12cm ,AC=9cm ,BC=15cm ,则△ABC 的面积等于( )A.108cm 2B.90cm 2C.180cm 2D.54cm 22、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715242520715202425157252024257202415(A)(B)(C)(D)三、例题展示:例1: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的底面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寒伧chen 黯淡àn 惊骇hài 自惭形秽huì衣褶zhě瘦削xuē和蔼ǎi 滑稽jī嗜好shì镯子zhuó鳏夫guān 殉道者xùn 哆嗦suō荠菜jì蔷薇qiángwēi 掰开bāi 琥珀hǔpò绽开zhàn2. 词语惆怅:伤感;失意。
丰韵: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
面面相觑:〖解释〗觑:看。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出处〗明·张岱《海志》:“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忧郁:愁闷。
怀恋:怀念。
醇厚:(气味滋味等)纯正浓厚。
诅咒:今指咒骂。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大方。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小题大做: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做,有不值得的意思。
勤俭持家:指家庭生活中非常勤劳节俭。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迁就:将就别人。
迁:改变,引申为改变初衷。
就:凑近,凑合。
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风和日丽:形容微风吹拂,阳光灿烂。
凶神恶煞:原指凶恶的神,后指凶恶的家伙。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漫:随便;经心:留心,注意。
广阔无垠:广大宽阔,没有边际。
垠:边际。
出土文物:原指被发掘出来的、有关文化发展的有价值的古代文物。
本文有“老古董,过时货”的意思。
3. 作者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我的叔叔于勒》(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仲里中学张秀丽【复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近代史实。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活动。
【复习重点】近代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自主温故】知识梳理(教师适当点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列强的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原因、性质、结果)【合作知新】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解析:这是一道以图文结合形式考查近代侵略与抗争的专题,前两问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第三问需要分析材料,特别是对材料二同时期中外历史对比得出原因。
参考答案:图1——中英《南京条约》;图2—中日《马关条约》;图3——《辛丑条约》。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物态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种形态的不同特征及原因;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态可以发生变化.2.过程与方法能用物质结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形态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事物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乐于探索自然现象.探究指导物理宫殿说明物质存在的形态还有第四态——等离子态;第五态——中子态等.【例1】观察如图1.1-1所示现象,想一想他们的周围存在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特征.图1.1-1思路与技巧这些现象的发生充分证实,在这些物体的周围存在一种物质——空气.正是空气的存在才产生相应现象.答案空气.空气是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可以根据它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它.【例2】有以下5种物品:橡皮、纯净水、钢直尺、水银、塑料三角板,试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其特征为;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思路与技巧物质的分类可按是否具有一定的形状和是否具有一定的体积来区分,这样就可将上述5种物品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类.答案橡皮、钢直尺、塑料三角板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纯净水、水银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说明物体的分类可按物体的不同特征、性质或作用来区分.上题中还可以按能否食用分为二类,也可按是否为金属分为二类等.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图1.1-2所示.甲:冰放在热水中变成水图1.1-2说明(1)水还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称为升华;由气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华;(2)其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物态变化.【例3】如图1.1-3是小明和小红某一天观察落叶上小水滴的情景,你能回答她们提出的问题吗?图1.1-3思路与技巧水滴是液态,当外界气温升高时,水的温度升高,水由液态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答案从上午到中午,水的温度升高.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说明(1)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像自然现象中的露、雾、霜都是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2)判断一个过程是否发生物态变化,要看过程的始末物质的状态变化了没有,若变化则发生了物态变化.3.物质的组成物质由被称为“分子”的小微粒组成,分子(molecule)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图1.1-4甲、乙说明分子存在着相互作用;图1.1-4丙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图1.1-44.物质的三种形态变化及分子运动分子间空隙较大,分子活动范围较大分子间空隙很大,分子可以自由活动为什么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思路与技巧当物质的分子运动相当剧烈时,分子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几乎没有,因此他可自由运动到每一个位置.答案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探究体验问题情景当我们打开暖水瓶瓶塞时,为什么有时可以看到很多“白气”,有时看到的“白气”很少?猜一猜可能与空气的温度有关,温度(高/低)时“白气”少.温度(高/低)时“白气”多.做一做①找两块小玻璃片,一片放在热水中,另一片放在冰箱中;②打开暖水瓶瓶塞,分别取出擦干净的玻璃片靠近瓶口.观察到放在中的玻璃片上出现水珠多.议一议由实验可知:①(升高/降低)温度,水蒸气可变成水;②物质存在的各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探究点拨善于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认真思考提出问题,是探究的源泉.聊天室话题:2005——世界物理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召开第58次会议,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诀议.其宗旨是让物理走近大众,让世界拥抱物理.乐乐:为何会选中 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老师:1905年,爱因斯坦第一次发表了三篇有关量子理论、布朗尼运动及相对论等举足轻重的论文,对现代物理有着极深远的影响.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同时,近年来,公众的物理意识在削弱,国际物理社会认为必须采取行动,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与支持,培养物理人才,使物理学在21世纪得全新的发展.胖胖:“世界物理年”标识有何象征意义?老师:上面蓝色椭圆循环表示我们正朝未来不断的奔驰前进;底部红色循环代表的是我们所逐渐远离的过去;向右上黄色及向左上绿色的斜向线条则表示将过去连结至未来.绿色在这里代表的意思是前进、进步;黄色则表示和平、合作及团队等意思.也就是说我们要藉由这些特质从过去的基础上去建设未来;通过科技的进步及国际间的合作创造出明亮的未来.快乐套餐1.下列物体中,有一定形状的是()A.塑料瓶中的水B.墨汁C.台球D.氢气2.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A.锡B.二氧化碳C.水银D.干冰3.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A.扫地时灰尘到处飞舞B.洒在地下的水变干C.早晨地上的霜D.冰雕变小了4.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1.1-5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图1.1-5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D.液态、气态、固态5.写出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 (1)铁 ;(2)玻璃 ;(3)水 ; (4)汽油 ;(5)氧气 ;(6)食盐 .6.将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缓慢加热,如图l.1-6.(1)观察到的现象是;(2)请你再提一个问题 .图1.1-6 图1.1-77.同学们,你一定会被图1.1-7中的形状、结构所吸引,这是勤劳的人们、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财富,其间体现了固体 的特征.8.请你阅读图1.1-8的图片及文字,你会知道水−−→−)(变成 −−→−)(作为−−−→−)(其应用如. 它说明了物态变化可以改变世界.9.观察如图1.19所示的现象,它说明水具有 性,水的特征是 .它还说明水能 ,水能 ,还可利用水制成.图1.1-910.水有三态,其他物质是否也有三态呢?如果有,请你举出一例加以说明.11.工业制造、工艺塑造、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物态变化,请将你知道的物态变化事例及12.酒精灯是实验常用器材,使用时应规范操作.请你观察图1.1-10中所提供的信息,归纳酒精灯点火及熄火的方法.图 1.1-1013.利用气象卫星的信息,可以制作特定时间内的天气图,天气图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请你针对图1.1-11所示天气图提出几点猜想.图1.1-11(1);(2).14.阅读材料湿地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它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的肺”.如图1.1-12.图 1.1-12关于湿地,你知道哪些知识?它是怎样来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请和你的同学查询http://等有关网站.利用因特网、图书馆,你能收集到许多有关物态变化的漂亮图片,请你与同学进行交流.参考答案[探究体验] 高;低;冰箱;降低[快乐套餐]1.C 2.B 3.A 4.C 5(1)固态 (2)固态 (3)液态 (4)液态 (5)气态 (6)固态 6.(1)冰块逐渐变成水,继续加热,烧杯中水开始沸腾,并且越来越少,说明水变成了水蒸气 (2)给冰加热,是否加热就融化?冰融化时体积怎样变化?7.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8.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机器运转;机器运转带动发电机发电9.流动性;水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产生力;发电;水塞(如:下水管道弯管里的水)10.有,如金属钨常温下固态,温度升高后会变成钨蒸气,钨也会熔化成液态11.(开放性试题)略12.点火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的方法:用灯帽盖住火焰13.(1)云是由水滴组成的(2)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最后变成水滴形成云(3)云是由小冰晶组成(4)云落下就是雨,等14.略【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温度的测量精品导学学案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构造和刻度方法;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一般温度计的构造及差异;会估测温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爱护环境、爱护仪器和实事求是的好品格.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温度(temperature)(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2)测量工具:温度计;(3)单位:在摄氏温度中,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使用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为“开”,用符号“K”表示.两种温度换算关系是:T=t+273℃(其中 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4)摄氏温度计分度方法:人们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图1.2-1);图1.2-1(5)几种常见温度计如图1.2-2.图1.2-22.实验室温度计(1)结构如图1.2-2甲,由玻璃泡、细玻璃管、标尺组成;(2)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到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图 1.2-2甲所示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5℃;(3)温度计的分度值:温度计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如图1.2-2甲的分度值是1℃;(4)工作原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通常用水银或酒精;(5)使用方法:①在使用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让玻璃泡与容器底或侧壁接触,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②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从测量对象中移开,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总之使用时要五会:会拿,会放,会看,会读,会记录.【例1】如图1.2-3所示,甲、乙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t甲= ;t乙= .图1.2-3思路与技巧温度计读数时应注意识别温度是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而识别的关键是找零摄氏度的位置,找到零摄氏度后,液柱顶端在零摄氏度以上的为零上多少摄氏度,并且从零往上读.液柱顶端在零摄氏度以下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或负多少摄氏度,并且从零往下读.答案t甲=24℃ t乙=18℃.说明读取温度计示数的三大步:(1)找出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及温度计零刻线位置;(2)看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3)从零刻线开始数格读出温度值.【例2】如图1.2-4所示,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其中正确的是()图1.2-4思路与技巧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所测温度不能代表液体水的温度;图乙中温度计没有与水接触;图丙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标尺垂直.答案图丁.3.体温计(1)构造如图1.2-5所示;图1.2-5弱.一天,小明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到窗台上,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 ℃(如图1.2-6所示).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填“>”、“<”或“=”)这个示数,其理由是 .图1.2-6思路与技巧 体温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缩口遇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仍指示原来的温度,只有当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时,水银柱才能上升,因此最高气温等于35℃.答案 35 =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个小缩口,温度上升时,水银柱上升,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会降低,保持原来的温度.4.其他温度计物体的许多性质跟温度有关,利用这一特点可制成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如图1.2-7所示.甲:辐射温度计 乙:双金属片温度计 丙:电阻温度计 丁:电子温度计戊:彩色温度表图1.2-75.运用数学方法确定物体的实际温度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支没有标刻度的水银温度计:(1)首先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 ;(2)然后放在沸水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23.0cm ;(3)最后放在一杯温水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11.5cm.问这杯温水的温度是多少?图1.2-8思路与技巧 本题解答可运用多种方法.第一:比例法.因温度的变化与温度计内液柱的变化成正比,即将 4.0cm 和23.0cm 之间标记100等分.按比例温水温度为cm cm 0.40.23100 ℃×11.5cm-4.0cm=39.5℃.第二:图像法(作图法).用水银柱长度作纵轴,用实际温度作横轴,描出4.0cm 、23.0cm 两个特殊点画直线,再寻找11.5cm 所对应的温度.答案 方法一:温水温度t 为t=cm cm cmcm 0.40.230.45.11--×100℃=39.5℃方法二:作如图1.2-8图像,温度为39.5℃.探究体验提出问题 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 做一做 小明与小芳同学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①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 相同;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 ℃: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议一议 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探究点拨 此题主要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好坏,涉及不同数据的比较和处理.而影响保温性能的因素很多,因此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除材料外的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材料.比较时可以由在相同时刻的温度高低或相同时间间隔内温度变化的快慢来比较.聊天室话题:各式各样的温度计老师:今天我们以温度计为话题,同学们可以把你所了解的温度计给大家做一下介绍,看谁了解得多.胖胖:我家墙上挂有寒暑表如图1.2-9甲,它能测出每天每时的温度.菜棚内挂有干湿温度计,不仅利用它可测出棚内气温,还可以知道空气的干湿情况如图1.2-9乙.乐乐:有一种天然温度计,叫三色堇的草,当温度升高时,它的叶子由向下弯曲到向上抬起直至翘起如图1.2-9丙.图1.2-9老师:其实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如我国研制成的新型电子呼吸脉搏体温计、会讲话的电子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等.只要我们肯钻研,还制造出很多特色温度计.同学们,新的成果等着你呢!快乐套餐1.电视机工作时,由于部分元器件发热,用手试一下后盖会觉得温热,估计后盖处的温度约为()A.20℃B.40℃C.60℃D.80℃2.0℃的水和0℃的冰,两者温度应该()A.0℃的冰温度低一些B.0℃的水温度低一些C.相同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3.观察如图1.2-10所示的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按下列要求填表:4.2003年春季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SARS疫情,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学校为防止SARS进入校园,规定学生每天要测量体温.小明用如右图1.2-11所示的医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他观察到体温计的初始状态如图1.2-11甲所示,然后他将体温计,这样做的道理是,取出体温计后观察到体温计的示数如图1.2-11乙所示,小明的体温是℃.图 1.2-115.用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6.大强选择了一支量程适当的温度计,插入热水后立即拿出读数.请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1);(2).7.电视台的气象播音员说:“由于北方寒流的影响,明天凌晨南京市的最低气温将降到零下7度.”小明听过广播后说:“不完整.”你认为正确完整的预报应是“明天凌晨南京市的最低气温是.”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1.2-12所示,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图(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2)用此温度计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吗?;(3)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9.粗心的护士小王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这支体温计测几个病人的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王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10.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但不可能比它更低.请你用这个温度为零度,标出图1.2-13温度计相应的温度值(- 20℃、0℃、50℃、100℃).图1.2-13场合温度名称123(1)你有什么启发和感想?(2)你还见到过类似的温度计吗?请再举一例.13.观察如图 1.2-15所示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情景,请你说说它们错在哪里?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图1.2-14图 1.2-1514.根据图1.2-16中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水不宜用作温度计内液体的原因.图一1.2-16 图二1.2-1715.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如图1.2-17,每隔3min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日照时间(分)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6.(2004·福州市j)小明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气温,以此绘制出图1.2-18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图 1.2-18(1)图1.2-18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17.阅读材料热岛效应城市的平均气温比周围乡村高一些,就像一个个“热岛”分布于乡村之中,这种现象称为“热岛效应”(图1.2-19).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大致有: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出大量的热;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较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中的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动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传递出去等.这种效应给城市和周围乡村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图1.2-19请回答:(1)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大致有哪几个方面?(2)要减弱“热岛效应”请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参考答案[探究体验]水的质量;20;39;52;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的保温性能好;比较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的快慢[快乐套餐] 1.B 2.C 3.量程设计理由提示:空气温度一般在-20℃~50℃之间;人体的温度低于35℃、高于42℃就处于危险状态;实验所测温度往往较高,可以达到100℃4.用力甩几下;将液柱中的水银甩回温度计的玻璃泡;36.25.11℃6.(1)将温度计放入立即读数是错误的,应待一会儿再读数(2)读温度计示数时,将其拿出是错误的7.零下7摄氏度8.(1)气体的热胀冷缩(2)不能(3)测温范围小;测得的温度受外界气压影响9.小王没有将上升的水银柱甩入玻璃泡中,这样做易造成误诊,引起医疗事故10.点拨:运用 T=t+273℃计算,分别是253K、273K、323K、373K11.略12.温度计与其他装置组合在一起,既增加了温度计的适用性,又可起到增加功能和装饰作用,如:台灯、电子万年历上安装有温度计13.不能将温度计玻璃泡放在火焰上烧;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不能与容器侧壁或底部接触;还可能发生读数错误14.由图像可以看出水温在0℃~4℃之间,温度升高体积减小,不满足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的条件,用水不能准确测出温度15.黑色物体吸热本领强16.(1)农田;水面广,植被多(2)搞好植树造林,严禁填埋湖泊等17.(1)①燃烧大量燃料,向外排放大量的热;②水泥、沥青路面吸收大量太阳辐射的热;③城市中的水面小,地面含水量少,致使水蒸发吸热少;④城市空气流动不畅,城市中的热不易传递出去(2)增加公园面积,种植树木花草【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道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规律.2.过程与方法知道区分晶体、非晶体的一般方法;了解图像是表示物理过程的一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善于观察、实验与交流.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熔化(melting)与凝固(solidification)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说明熔化与溶化不同,前者表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后者表示物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体有蜂蜡、沥青、松香、玻璃等【例1】 (2004·江西南昌市)如图1.3-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图1.3-1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信息二:;信息三:.思路与技巧此题考查熔化图像的知识.分析图像可知,海波的熔化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化时的温度即熔点是48℃.答案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说明(1)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方法;(2)画图像应知道横坐标、纵坐标表示什么物理量;(3)图像中每一点代表的物理意义.【例2】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感到温暖.这种服装能够调节温度的原因是什么?思路与技巧在环境温度变化时,胶囊内的材料经历了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两个过程,从而使人体的温度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答案衣服内胶囊中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熔化吸热,使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放热,使人的温度不致降得太多,从而起到调节人体温度的作用.【例 3】固体熔化为什么要吸热?思路与技巧在固体中,分子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整块固体的分子就像一个整体,每个分子只能在自己的固有位置附近振动,如图 1.3-2.加热时,晶体吸收热量,使分子振动得越来越快.当能量足够大时,有些分子运动剧烈,以致脱离开它的固有位置,而在整体中运动.这时,熔化就开始了.答案固体分子吸热后,分子运动加快,以致脱离开它的固有位置,运动到其他分子间,从而使固体熔化成液体.。
第一章 探索勾股定理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着的关系,熟练地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其他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正确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准确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情感态度价值观:熟悉勾股定理的历史,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教学难点:准确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一)基本知识回顾:1.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着什么关系? 答:角的关系:锐角互余,即∠A+∠B=90°边的关系: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b c ab c a222222+==-⎧⎨⎪⎩⎪ 直角三角形还有哪些性质?2. 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3、最短距离:将立体图形展开,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求出最短距离(斜边长)。
注意:(1)勾股数是一组数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满足222c b a =+;②三个数都为正整数。
(2)11~20十个数的平方值: (二)专题总结1、 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有: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
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例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是3cm 和4cm ,求:第三边的长。
例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 和4cm,求第三边得长。
课堂 训练1、已知△ABC 中,∠C=90°,若c=34,a:b=8:15,则a= ,b= .2、如图,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x= x=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12,则三边上的高为___ _. 题型二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① 先确定最大边(如c ); ② 验证2c 与22b a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Ab C a Bx817x26246③ 若2c =22b a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2c ≠22b a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上册复习第一单元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作品。
2、积累生字词。
3、感知课文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新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评价任务:1.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
2.领悟写景文章的“情景交融”的内涵。
教学过程:《日出》复习(一)重难点句子复习1.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导析:本句为开篇之句。
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渴望见到日出,特点是能在高处见到日出。
这为后文写飞机上观到日出作铺垫。
“从幼小时起”突出了渴望之久,“富有魅力”强调了向往之切。
2. 如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
导析:本句所引诗句都是写落日之景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的诗句,写的是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上,一缕孤烟正笔直地升上天空。
黄河的尽头一轮圆圆的太阳正滚滚西沉。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杜甫在《后出塞五首》(其二)中的句子。
写的是边地傍晚行军时的情景。
落日西照,将旗猎猎,战马长鸣,朔风萧萧。
这两句诗都描绘了边地的落日之景,透出的是一股苍凉之气。
因此,作者说“不免有萧瑟之感。
”这里提到落日,是为后文写日出作比,以突出日出的壮丽与伟大雄浑。
3. 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
导析:本句是作者的想象之笔,他以站在海边为立足点,想象到在海边观日出时的景象,突出了海边日出壮观的特点。
作者先点出海边日出所具有的广阔背景:“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接着用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海上日出时的景象,另外,语句中饱含有欢悦的情调,这是本句的又一特点。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学习与探究学习主题说明19世纪中期,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生产规模成倍扩大,工业产品的数量急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原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
于是西方列强瞄准了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国土辽阔的中国而这时的中国,政治上腐朽,经济上闭关自守,已远远落后于世界。
由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采取闭关政策,西方国家无法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打开中国市场,于是他们采用武力叩关。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840年6月,英国以林则徐禁烟为由派出舰队,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清政府战败。
1842年,在南京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兵逼北京城,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
沙俄趁此时机,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了《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势日益沉沦,而中国人民却顽强抗争着,他们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积极从事禁烟运动,制止鸦片对中华民族的侵害。
太平天国运动在鸦片战争后风起云涌,不仅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而且有力地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
70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左宗棠率领清军进入新疆,收复了新疆地区,巩固了边防。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清军爱国将领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沉着冷静,奋勇杀敌。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遇到了义和团的英勇反击。
本主题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两方面介绍了中国近代初期的这一段历史。
这是一段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段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一段民族的觉醒史。
1840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深远,中国从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鸦片战争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导引19世纪中期,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商人,找到了“鸦片”这一特殊商品,迅速改变了中英贸易中英方不利的地位,贸易额巨增。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批官吏痛陈鸦片的危害,主张禁烟。
林则徐受皇帝指派,到广州查禁鸦片。
他到广州后,采取多种措施,查禁鸦片,捕捉烟贩,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捍卫了民族利益及民族尊严。
由此他成为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一百多年来,林则徐这个名字,已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维护祖国尊严、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
鸦片贸易中断,英国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于是采用武力叩关,欲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
禁烟成为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这场战争及条约验证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与腐朽,更严重的是《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理解与探究一、选一选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中国B.美国C.英国D.俄国2、英国找到的改变了传统贸易中不利地位的特殊商品是: ( )A.烟草B.瓷器C.茶叶D.鸦片3、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 )A.林则徐B.道光皇帝C.关天培D.琦善4、英军先派兵占领,然后通过《南京条约》正式割占的地方是: ( )A.台湾B.香港岛C.香港D.澳门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 )A.封建社会B.殖民地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二、练一练6、“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你能推测出这是谁说的话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7、《南京条约》有哪些主要规定?请列举。
三、试一试材料一:“继葡萄牙人之后是荷兰人和英国人,他们也是由海路到达中国;而在北面出现了俄罗斯人,他们是从陆路到达阿穆尔河流域的。
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
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事实上,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毫无兴趣。
这表现在他们对欧洲和欧洲人一无所知方面。
他们几乎不知道欧洲的位置,而且也很少问津。
关于欧洲的各个民族,他们完全混淆不清,只是笼统地称他们为‘长鼻子蛮族’。
”-------摘自《全球通史》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语,摘自《口岸开放与社会变迁》8、(1)材料一反映的是18、19世纪时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你认为材料一介绍的情况与史实吻合吗?(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出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情况。
9、“《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请结合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谈一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和认识。
★相关链接中英《南京条约》赔款用的什么货币单位?因为自16世纪起,西方商人每年都从中国购买大量茶叶、丝绸、瓷器等,而他们带来的呢绒、布匹、金属餐具销路不旺,很难打开中国的市场。
双方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西方商人每年都要用大量银元支付贸易逆差。
这样,大量外国银元流入中国。
那时候,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西班牙银元、沙俄、法国、荷兰、墨西哥银元等。
其中,西班牙银元是最先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始自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并且在19世纪中期以前,曾广泛流通于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因此,它也称为“本洋”。
本洋是西班牙从1535年至1821年期间在墨西哥铸造的,因币面铸着西班牙皇帝的肖像,所以称为“西班牙银元”。
晚清时期,中国币制落后,银两成色不一,形制多样。
而外国银元制作精巧,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便于计算和交易,所以,人们喜欢用它。
再加上西班牙银元19世纪中期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流用面最广、最多。
这就是中英《南京条约》赔款用西班牙银元,而不用中国银两的原因。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是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所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联佳句是第二首的第二联。
诗人气概昂扬,明确表示:纵是被贬遣戍,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死,也要去干;岂能因为个人祸福而避后趋前。
此时此境诗人深怀忧民之心,忠君之意,难忘报国。
“下摆”的诱惑--—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1839年8月5日,商船“迈尔本子爵号”返回英国,把中国禁烟的消息带到了英国。
第二年4月7日,在英国议会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论题是对中国严禁鸦片的反应——是否对华宣战。
最后这场辩论在操纵会议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鼓惑下,反战议案被否决了,巴麦尊的武力侵华政策通过。
巴麦尊武力侵华政策是有深刻渊源的。
早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就开始了产业革命。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突飞猛进。
这种发展要求更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因此,他们瞄准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
在当时有世界纺织之都称誉的曼彻斯特市,有一种意念久在场主们心头盘桓不去:如果每个中国人衣衫下摆长一寸的话,就够整个曼彻斯特纺织业忙上数十年。
但是中英贸易一直被限制在广州,又只能通过清朝官府特准经营对外贸易的13行的行商进行,结果英国在对华贸易上,每年都有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入超,这与英国资产阶级向中国输出商品的初衷大相径庭。
英国政府一次次派出使团,试图通过外交谈判拓宽对华贸易的渠道,都没有成功。
于是英国国内的侵华叫嚣再没有停止过,英国政府也着手战争准备。
只是由于鸦片贸易改变了入超的状况,英政府每年又可坐收300万英镑的税款,宣战之事才未立即提上日程。
中国的禁烟运动再次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战争狂热。
从中国逃会英国的大鸦片贩子查顿,写了一本鼓吹侵华的小册子,在政府官员和英国商界广为散发,并四处奔波,纠集了300余家与鸦片走私有瓜葛的商行,一起敦促政府发动对华战争。
巴麦尊曾多次召见查顿,根据他提供的情报拟订了战略,并通过他的影响,使内阁和议院最终批准了对华作战计划。
内容标准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学习导引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灾难,激起人民进行反抗斗争。
影响最大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发展很快,1853年3月占领南京,影响达18个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洋枪队是清政府和英法侵略者相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的。
它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反动势力之一。
太平军先后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太仓”等地的战斗中,大胜洋枪队,后来在浙江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理解与探究一、选一选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洪秀全B.杨秀清C.石达开D.洪仁轩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是现今的: ( )A.北京B.天津C.南京D.上海3、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被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的头目是: ( )A.华尔B.戈登C.勒伯勒D.塔提夫二、试一试材料一:在1860年—1862年太平军试图攻下上海之时,那里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
——摘自《剑桥插图中国史》4、结合你了解的太平军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说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指的是什么?这支反击力量在你眼中凶猛吗?6、请你收集课外资料,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相关链接“永安封王”永安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占领的第一座城市。
太平军在永安进行休整补充,并颁行了天历,制定各种制度。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颁布封王令: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诏令还规定,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杨秀清实际上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