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夜晚的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528.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12课、夜晚的实验(苏教六年级下册)冯瓴新仓学校王传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语意思以及引号的用法。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课文挂图。
课文片段若干。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
1.通过预习,你知道这幅画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吗?在什么时间呢?2.板书课题:12、夜晚的实验(读课题后质疑)二、初读指导。
1.提出学习要求:(1)读顺课文。
(2)理解词语,不懂的准备质疑。
(3)找出写实验的内容(学生按要求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凭瞎子障碍物堵住判断苍蝇喉咙薄膜油漆矿藏领域(2)解释部分词语。
敏捷敏锐洞察恩惠(3)组织质疑。
(学生质疑)表扬思考深入的学生,解决部分细节问题。
3.初步理出课文的结构层次三、学习第一段。
过渡:如果你来写斯帕拉捷这个实验,你会先写什么?(实验原由。
这也是这类文章合乎逻辑的常用写法。
)思考,回答。
1.出示填空斯帕拉捷()时,常常看到()现象,产生了好奇:()?(默读。
口头填空。
)2.指导朗读3.感悟:你觉得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 (说说感悟。
)4.练习复述。
四、作业: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第12课描红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斯帕拉捷怎么想到做这个晚上的实验?1.回忆,回答。
复述第一自然段。
2.指名复述第一自然段。
二、理解第二、三段。
1.他怎么做实验的呢?出示表格次数做法结果(默读第二段,思考。
口头交流)1 蒙住眼睛轻盈敏捷来回飞翔2 堵住鼻子还是飞得敏捷轻松3 油漆涂满全身还是没有影响飞行4 堵住耳朵东碰西撞跌落地上2.斯帕拉捷这个实验给后人有什么启示呢?找出写引起后人启发的句子。
12、夜晚的实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导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进程:一、激趣揭题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7 夜晚的实验(读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⑴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⑵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堵住揭开:判断⑵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敏锐敏捷薄膜洞察领域恩惠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4.指导分段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2 夜晚的实验教学目标:1.会写“蝙、蝠、碍”等3个生字。
理解“敏锐、敏捷、薄膜、洞察、领域、恩惠”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文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4.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5.初步体会写实验过程的方法,仿写一次小实验。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3.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同位互读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让学生给课文分段,小组交流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旨在提升学生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朗读、浏览、批注、联系上下文、汇报交流等多种形式,体会斯帕拉捷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还要让学生知道引号的用法。
4.在读写训练环节,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教与学的准备:教师:设计预习单,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料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叫做《人类的“老师”》,课文讲述了人类根据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
此外,人类还模仿鲸鱼的“流线体”减少了轮船、汽车遇到的阻力,提高了速度……(课件出示仿生学的图片)这都是仿生学的例子。
12、夜晚的实验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biān fú zhàng ài mǐn ruì mǐn jié dòng cháēn huì( )( )( ) ( ) ( )( )二、联系上下文,填空。
1、《夜晚的实验》一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夜间实验,了解了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来,确认目标的!表现了科学家精神。
2、为了进一步揭开蝙蝠,人们继续研究,弄清了蝙蝠靠自己的耳朵接受由自己喉咙发出人耳听不见的,迅速作出判断,捕捉目标(食物)。
3、人们利用来为飞机、轮船,以及寻找地下的,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和军事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福。
4、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超声波”,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国家)牛顿,他主要贡献发现了,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国家),他主要贡献。
5、仿生学举例。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词啊吗呢吧(1)时间不早了,快走()。
(2)老师问: “你怎么迟到了()?”(3)这儿的风景多美()!(4)咦,你认识小张()?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方便面的诞生看到方便面,人们自然会想到“方便、好吃”这句广告词。
()能吃到面条,()能喝上一碗鲜美的面汤,这就是方便面受到欢迎的原因。
可你知道吗,方便面的历史迄今不过四十几年。
面条是日本人的传统食品。
日本人()以爱惜时间闻名于世,()即使在上班的时候,为了能吃到一碗热面条,他们宁愿在饭馆前排成一条长龙。
这个现象被一家公司的经理安藤百福注意到了。
他想:“做面条太费时间,为什么不可以让它更简便呢?那样人们就不用排队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安藤百福马上开始试制方便面。
刚开始的时候,他用咸肉汤来和面,结果从轧面机里出来的()一根根的面条,()一团一团的面疙瘩。
第一次试验失败了。
安藤百福又加了一些鸡蛋进去,结果还是失败了。
第二次的失败让安藤百福突然醒悟了:自己()轧出了有味道的面条,()得放在开水里煮,这又怎么能说是方便呢?于是他买了几斤生面条,放入油锅里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