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矿物大类
- 格式:doc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6
常见矿物的识别一、硫化物类方铅矿(PbS):完好晶体常呈立方体,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
铅灰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
硬度2-3。
比重7.4~7.6 。
有三组立方体完全解理,性脆。
鉴定特征:具三组正交的立方体完全解理,比重大,可以与其他铅灰色矿物,如辉锑矿、辉钼矿等区别。
闪锌矿(ZnS):晶体呈四面体(极少见),常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随着含铁(Fe2+)量的增高,颜色由无色——浅黄——褐黄——黄褐——棕黑色;条痕由白色到褐色;光泽由树脂光泽——半金属光泽。
硬度3.5~4,比重2.9~4.2。
有六组完全解理(多面闪光)。
鉴定特征:条痕比颜色浅,六组完全解理,较小的硬度,可与黑钨矿、锡石等区别。
辉锑矿(Sb2S3):晶形常呈斜方柱形长柱状、针状。
柱面上具有纵纹。
集合体一般为束状、柱状、针状、放射状,少数为柱状晶簇。
铅灰色,条痕黑色。
金属光泽。
硬度2~2.5,比重4.51~4.66。
一组柱面解理完全,解理面上常有横纹。
鉴定特征:根据柱状晶形、一组解理及解理面上常有横纹,与方铅矿区别。
黄铜矿(CuFeS2):完全晶形极少见,常呈粒状,致密块状集合体。
铜黄色,表面有时见蓝、紫、褐色等斑杂锖色(假色)。
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
硬度3.5~4,比重4.1~4.3。
性脆,无解理,断口参差状。
鉴定特征:黄铜矿与无晶形的黄铁矿,可根据黄铜矿新鲜面颜色深和较低的硬度来区别。
黄铁矿(FeS2):晶形常呈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常具有三组互相垂直的晶面条纹。
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
浅铜黄色,表面常有黄褐色的锖色(假色)。
条痕绿黑或褐黑色,金属光泽。
硬度6~6.5,比重4.9~5.2。
性脆,无解理。
鉴定特征:根据完全的晶形和晶面条纹,浅铜黄色,较大的硬度,可与黄铜矿区别。
口决:黄铜黄铁似兄弟,金黄浅黄真美丽;条痕色黑皆性脆,金光闪闪多威仪。
刀子面前显高低,黄铜屈服铁无异;风化面上露本性,黄铁变褐铜生绿。
二、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类石英SiO2:石英是以SiO2为成分的一族矿物的统称。
矿物的分类(简明表)
首先根据化学组成的基本类型,将矿物分为五个大类。
大类以下,根据阴离子(包括络阴离子)的种类分为类,有时在类以下根据络阴离子再分为亚类,如硅酸盐。
类以及亚类以下,一般根据晶体结构型和阳离子性质分为族,有时在族以下根据阳离子种类分为亚族。
族之下根据一定晶体结构和一定化学成分分为种,有时在完全类质同象系列中,根据其所含端元组分的比例划分种为几个亚种,对晶体结构相同,成分或物性稍异的则归为变种或异种。
具体分类方案如下:第一大类自然元素矿物
第二大类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
第一类单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
第二类双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
第三类硫盐
第三大类卤素化合物
第一类氟化物
第二类氯化物
第四大类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第一类简单氧化物
第二类复杂氧化物
第三类氢氧化物
第五大类含氧盐
第一类硝酸盐
第二类碳酸盐
第三类硫酸盐
第四类铬酸盐
第五类钨酸盐和钼酸盐
第六类磷酸盐、砷酸盐和钒酸盐第七类硅酸盐
第一亚类岛状结构硅酸盐
第二亚类环状结构硅酸盐
第三亚类链状结构硅酸盐
第四亚类层状结构硅酸盐
第五亚类架状结构硅酸盐
第八类硼酸盐。
Sulfide Minerals硫化物矿物包括:硫化物、碲化物、砷化物·Chalcopyrite黄铜矿Chalcopyrite,CuFeS2,is the most important ore mineral of copper.Chalcopyrite(KAL-co-PIE-rite)usually occurs in massive form(非晶质)rather than in crystals,but its crystals are unusual among the sulfides in having a shape like a four-sided pyramid(四棱锥)(technically they are scalenohedra严格的说是偏三面体).It has a Mohs hardness of3.5to4,a metallic luster,a greenish black streak and a golden color that is commonly tarnished in various hues(呈各种晦暗色调)(though not the brilliant blue of bornite(斑铜矿的宝石蓝)).Chalcopyrite is softer and yellower than pyrite(黄铁矿),more brittle(脆)than gold.It is often mixed with pyrite.Chalcopyrite may have various amounts of silver(银)in place of the copper,gallium(镓)or indium(铟)in place of the iron,and selenium (硒)in place of the sulfur.Thus these metals are all by products of copper production.硬度3~4,比重4.3~4.4,解理不佳,参差状至贝壳状断口,晶体呈假四面体,常呈双晶,晶面上有条纹。
方铅矿
磁黄铁矿+方铅矿+方解石
...-五颜六色的闪锌矿[
辰砂.产地湖南,高万通矿物标...
黄铜矿
黄铜矿矿石
斑铜矿矿石
含金斑铜矿+方解石
浸染状铜镍硫化物矿石
浸染状铜镍硫化物矿石
(Disseminated copper-nickel sulfide ore)
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黄铁矿(暗铜黄色),次为镍黄铁矿、黄铜矿(铜黄色),含量50%以上,硫化物呈他形粒状充填于自形的脉石矿物橄榄石、辉石晶体之间,构成海绵陨铁结构,稠密浸染状构造。
矿石为岩浆熔离成因,用于冶炼镍、铜并可回收硫。
辉锑矿包裹体萤石
辉锑矿与方解石共生
辉锑矿.产地广西,高万通矿物...
雄黄-雌黄矿石
辉钼矿矿石(辉钼矿产于石英脉边)
Molybdenite ore (in the side of quartz vein)
矿石矿物为辉钼矿,铅灰色,金属光泽,粗鳞片状结构,直径 1.5-8mm,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
辉钼矿对称状产于石英脉边。
(Jm02/3)
时代:燕山期
产地:江西大瘐
采集者:中国地质博物馆王福泉、陈安泽
细脉状黄铁矿矿石
veinlet pyretic ore
脉石矿物以长石和深绿色蚀变矿物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
他形晶结构,细脉状构造。
Jf02/13
时代:燕山早期
产地:江西德兴铜矿
采集者:江西局铜矿大队
存放地点:J1215
黄铁矿
萤石。
硫化物矿物常见的硫化物矿石硫化物矿物是一类含有硫化物离子的矿石,广泛存在于地壳中。
它们在地质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对于理解地质过程和矿床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包括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锑矿和白钨矿。
1. 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最常见的硫化物矿物之一,其化学式为FeS2。
它通常呈现出金黄色的晶体,因其外观类似金而得名。
黄铁矿具有金属光泽,硬度较大,质地坚硬。
在自然界中,黄铁矿广泛分布于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黄铁矿是重要的硫源矿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矿床类型。
2. 闪锌矿(Sphalerite)闪锌矿是另一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锌铁硫化物(Zn,Fe)S。
闪锌矿的颜色可以是从深棕色到黑色,具有油脂或树脂光泽。
闪锌矿是重要的锌矿石,在矿床中常与黄铁矿伴生。
闪锌矿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资源,其中的铁和镁可以用于冶金和建筑材料。
3. 黄铜矿(Chalcopyrite)黄铜矿是一种含铜的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CuFeS2。
它的颜色一般为黄铜黄色,具有金属光泽。
黄铜矿是一种常见的铜矿石,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
在自然界中,黄铜矿一般与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伴生。
4. 辉锑矿(Stibnite)辉锑矿是一种呈灰色或灰黑色的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Sb2S3。
辉锑矿具有金属光泽,呈针状晶体,质地脆硬。
辉锑矿是重要的锑矿石,在矿床中常与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伴生。
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广泛应用于合金、电子器件和火药等领域。
5. 白钨矿(Scheelite)白钨矿是一种常见的含钨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CaWO4。
它一般呈现出白色或浅黄色,有油脂光泽。
白钨矿是重要的钨矿石,钨在高温下保持硬度和高熔点,被广泛应用于合金、电子器件和照明等领域。
白钨矿通常存在于花岗岩和变质岩中。
总结:硫化物矿物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包括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锑矿和白钨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矿物的分类第一大类:自然元素;
第二大类:硫化物;
第三大类: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第一类:简单氧化物;
第二类:复杂氧化物;
第三类:氢氧化物;
第四大类:卤化物;
第五大类:含氧岩;
第一类:硅酸盐;
第二类:硼酸盐
第三类:磷酸盐、砷酸盐、钒酸盐
第四类:硫酸盐
第五类:钨酸盐、钼酸盐
第六类:铬酸盐
第七类:碳酸盐
第八类:硝酸盐
二、矿物的命名命名的依据大致归纳如下:
一、根据成份命名:钨锰铁矿(Fe,Mn)[WO4],银金矿(Au,Ag)。
二、根据颜色命名:孔雀石(呈孔雀绿色),天青石(呈天青色)。
三、根据解理命名:方解石等。
四、根据比重命名:重晶石等。
五、根据形态命名:石榴子石、斧石。
自然界硫的存在形式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S,原子序数为16,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六族。
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
1. 硫矿硫矿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包括黄铁矿、辉硫矿、方铅矿、黄铜矿等。
硫矿是以硫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是硫的主要来源。
在地壳中,硫矿分布非常广泛,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岩石中找到,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等。
其中黄铁矿是最常见的硫矿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非金属矿物之一。
2.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是硫的一个氢化物。
在自然界中,硫化氢主要通过微生物分解生物物质而产生,也会在地下油气田中自然生成。
硫化氢密度大于空气,能够与氧气、酸、碱等反应,容易引起爆炸,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
3. 硫酸盐硫酸盐是指含有硫酸根离子(SO4 2-)的化合物,包括硫酸钙、硫酸铁、硫酸铜等。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矿物中的常见成分之一,也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中,硫酸盐通常以钙、镁等元素的形式存在。
4. 硒化物硒是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与硫有着相似的性质。
在自然界中,硒通常以硒化物的形式存在,如硒电镀、硒黄和硒化铜等。
硒的化合物对人体有着一定的毒性,可能会引起硒中毒的症状。
5. 硫酸硫酸是一种无色、有毒、腐蚀性非常强的液体,是硫化氢的氧化产物。
在自然界中,硫酸主要以天然硫酸铁和硫酸铜的形式存在于矿物中。
硫酸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炼油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
6. 元素硫元素硫是一种黄色的脆性固体,是硫化氢的氧化产物。
在自然界中,元素硫以2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生物合成的有机硫,另一种是地质过程中形成的无机硫。
元素硫在化学和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硫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见的元素,在各种硫化物、硫酸盐、硫酸、元素硫等形式存在。
硫化氢、硒化物等化合物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注意防范。
硫在化工、制药、医药、矿物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矿物的分类(简要)目前已知的矿物有3000多种,按晶体化学分类将这些矿物分为5个大类。
第一大类:自然元素矿物。
比较少,指由一种元素(单质)产出的矿物。
地壳中已知自然元素矿物大约90种,占地壳总重量的0.1%。
可以分为金属元素,以铂族及铜、银、金等为主;非金属元素,碳、硫等;半金属元素,砷、铋等。
常见的矿物有金、铂、自然铜、硫磺、金刚石和石墨等。
第二大类: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
共200~300多种,按种类仅次于硅酸盐类矿物,重量为地壳的0.25%。
常富集成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是铜、铅、锌、锑等的重要来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主要特点是:具有金属光泽,颜色、条痕较深,硬度低、比重大、导热性能好。
另一特点是,因硫化物往往与岩浆共生,所以在地表表生作用下极易氧化,除黄铁矿(硬度6~6.5),余皆硬度较低。
此类矿物常见者有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方铅矿PbS、闪锌矿、辉锑矿Sb2S3、辉钼矿MoS2、辰砂HgS。
第三大类:卤化物。
种类少,约120种,仅占地壳重量的0.1%,下分氯、溴、碘化物类,氧、氢氧、硫卤化物类,氟化物类。
大部分形成于地表条件下,构成盐类矿物,含色素离子少,色浅,硬度低,一般<3.5。
常见矿物有石盐(NaCl)、钾盐(KCl)、萤石(CaF2)等。
第四大类: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
分布相当广泛,约180~200种之多,占地壳重量的17%。
常见矿物有石英、刚玉Al2O3、磁铁矿、铝土矿Al2O3·nH2O等,是铝、铁、锰、锡、铀、铬、钛、钍等矿石的重要来源,经济价值很大。
第五大类:含氧盐矿物。
矿物中的最大一类,是金属元素与各种含氧酸根(如硅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硝酸根等)的化合物,几乎占地壳已知矿物的2/3,可进一步分为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
硅酸盐类:地壳中主要由此类矿物组成,约800多种,占已知矿物的1/3左右,为地壳总重量的3/4,如将SiO2重量计入,可为地壳总重量的87%以上。
岩浆岩中矿物成分分类
岩浆岩中的矿物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和硫化物矿物三大类。
1. 硅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是岩浆岩中最常见的矿物。
其主要包括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其中,石英是岩浆岩中最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可以以晶体形式存在,也可以以胶体或微晶形式存在。
2. 氧化物矿物:氧化物矿物主要包括磁铁矿、赤铁矿和铬铁矿等。
这些矿物通常富含铁元素,常常以黑色或红色晶体形式存在。
3. 硫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是由硫与金属元素结合而成的矿物。
在岩浆岩中,常见的硫化物矿物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
这些矿物通常以金黄色或黑色晶体形式存在。
除了上述三类主要矿物之外,岩浆岩中还可以含有一些辅助矿物,如钠长石、钾长石、斜长石、方解石、绿泥石等。
这些矿物的分布和含量因岩浆岩的成因、来源和熔融过程的条件等而变化。
地幔硫化物是指在地球深部地幔中以硫化物矿物形式存在的硫化合物。
它们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金属硫化物:地幔中的硫化物矿物主要为金属硫化物,如镍-铁-硫化物、铜-铁-硫化物、铜-镍-硫化物等。
2.硫代硫酸盐矿物:地幔中还可能存在硫代硫酸盐矿物,如硫镍矿、辉锑矿等。
3.碳硫化物:地幔中还存在一些碳硫化物,如金刚石中的二硫化碳等。
这些硫化物矿物通常以晶体形式存在于地幔中,可以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如铁、镍、铜、钴等。
它们的形成通常与地幔岩浆活动和地壳的构造演化有关,与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条件密切相关。
地幔硫化物在地球科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成分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硫的共生矿物自然硫是一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广泛存在于地质环境中。
它通常以共生矿物的形式出现,与其他矿物一起形成矿床。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硫共生矿物,并探讨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地质意义。
1. 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最常见的自然硫共生矿物之一。
它的化学式为FeS2,含有高达53.5%的硫。
黄铁矿常常与其他金属硫化物矿物共生,如黄铜矿(chalcopyrite)、闪锌矿(sphalerite)等。
黄铁矿的形成主要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由于火山活动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与海水中的铁离子反应而形成。
黄铁矿在地质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硫资源,还是金属矿床的主要载体。
2. 辉锑矿(Stibnite):辉锑矿是一种含硫化锑(Sb2S3)的矿物,常见于热液矿床和变质岩中。
它常与黄铁矿、方铅矿(galena)等矿物共生。
辉锑矿是一种重要的锑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矿石。
它的形成与地热活动和流体相互作用有关,通常与高温热液流体中的硫化物和锑酸盐反应而成。
3. 辉硫矿(Cinnabar):辉硫矿是含硫化汞(HgS)的矿物,呈鲜红色或棕红色。
它通常与黄铁矿、辉锑矿等矿物共生。
辉硫矿是一种重要的汞矿石,可以提取金属汞。
辉硫矿的形成与地热活动和流体相互作用有关,通常发生在含有高浓度汞的地下水体中。
4. 方铅矿(Galena):方铅矿是一种含硫化铅(PbS)的矿物,常见于热液矿床和沉积矿床中。
它通常与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共生。
方铅矿是一种重要的铅矿石,也含有少量的银。
方铅矿的形成与地热活动和流体相互作用有关,通常发生在富含铅的地下水体中。
5. 硫黄(Sulfur):硫黄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S8。
它常以单质硫的形式存在,呈黄色晶体。
硫黄主要形成于火山喷发和火山气体的硫化物气体与大气中的氧气反应而成。
硫黄在地质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硫资源,广泛用于化工、农药和药品等工业领域。
自然硫的共生矿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对地质环境和矿床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