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硫化物矿物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地质专业需要牢记的矿物引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的学科,而矿物是地球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作为地质专业的学生,了解和熟记一些重要的矿物对于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质专业需要牢记的矿物,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成和演化。
一、石英(Quartz)石英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也是最硬的自然矿物之一。
它的化学式为SiO2,具有六方晶系结构。
石英在地壳中广泛分布,常见于花岗岩、砂岩等岩石中。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玻璃制造、电子工业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二、长石(Feldspar)长石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占地壳总量的60%以上。
它的化学式为KAlSi3O8,具有三斜晶系结构。
长石在火成岩和变质岩中广泛存在,是岩石中的主要矿物之一。
它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制陶、玻璃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三、方解石(Calcite)方解石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化学式为CaCO3,具有三方晶系结构。
方解石广泛分布于地壳中,常见于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它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可以用于制造石灰石、建筑材料和肥料等。
四、云母(Mica)云母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矿物,包括伊利石、白云母和黑云母等。
它们的化学式和晶体结构各不相同。
云母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常见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
云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电绝缘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建筑材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五、磁铁矿(Magnetite)磁铁矿是一种含铁的氧化物矿物,化学式为Fe3O4,具有立方晶系结构。
磁铁矿是地壳中重要的铁矿石之一,广泛分布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
它具有较高的磁性和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磁铁、电磁设备和钢铁工业等领域。
六、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一种含铁的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FeS2,具有立方晶系结构。
黄铁矿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常见于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它具有金属光泽和较高的硬度,常被误认为是金的“愚人矿石”。
硫化物矿物常见的硫化物矿石硫化物矿物是一类含有硫化物离子的矿石,广泛存在于地壳中。
它们在地质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对于理解地质过程和矿床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包括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锑矿和白钨矿。
1. 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最常见的硫化物矿物之一,其化学式为FeS2。
它通常呈现出金黄色的晶体,因其外观类似金而得名。
黄铁矿具有金属光泽,硬度较大,质地坚硬。
在自然界中,黄铁矿广泛分布于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黄铁矿是重要的硫源矿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矿床类型。
2. 闪锌矿(Sphalerite)闪锌矿是另一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锌铁硫化物(Zn,Fe)S。
闪锌矿的颜色可以是从深棕色到黑色,具有油脂或树脂光泽。
闪锌矿是重要的锌矿石,在矿床中常与黄铁矿伴生。
闪锌矿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资源,其中的铁和镁可以用于冶金和建筑材料。
3. 黄铜矿(Chalcopyrite)黄铜矿是一种含铜的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CuFeS2。
它的颜色一般为黄铜黄色,具有金属光泽。
黄铜矿是一种常见的铜矿石,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
在自然界中,黄铜矿一般与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伴生。
4. 辉锑矿(Stibnite)辉锑矿是一种呈灰色或灰黑色的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Sb2S3。
辉锑矿具有金属光泽,呈针状晶体,质地脆硬。
辉锑矿是重要的锑矿石,在矿床中常与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伴生。
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广泛应用于合金、电子器件和火药等领域。
5. 白钨矿(Scheelite)白钨矿是一种常见的含钨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CaWO4。
它一般呈现出白色或浅黄色,有油脂光泽。
白钨矿是重要的钨矿石,钨在高温下保持硬度和高熔点,被广泛应用于合金、电子器件和照明等领域。
白钨矿通常存在于花岗岩和变质岩中。
总结:硫化物矿物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包括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锑矿和白钨矿。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在矿床中的应用摘要:黄铁矿是硫化物矿床中的常见矿物,也是地壳中最重要和分布最广的硫化矿物之一。
绝大多数原生金矿床和有色金属矿床均和黄铁矿关系密切[1-2],并且在不同的成矿环境中黄铁矿在成分含量及特征指数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黄铁矿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黄铁矿Fe[S2] 为等轴晶系,岛状NaCl 型结构衍生结构,其形态、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等均具有成因意义。
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产生的黄铁矿,其形态、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差异。
通过对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进行矿床成因分析,还可以作为一种找矿标志,指导找矿工作的进行。
矿物的标型特征是指在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于不同地质体中的同一种矿物在各种属性上所表现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够作为判断其形成条件的标志。
1黄铁矿的形态标型及在矿床中的应用黄铁矿是地壳中最重要和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矿物之一,绝大多数金属矿床中都有黄铁矿的产出,在不同成因形成的矿床中,其标型特征各不相同,其形态特征能够给出矿床成因和成矿远景方面的重要信息。
沉积形成的黄铁矿大多为八面体{111}、立方体{100}晶面的聚形晶体。
沉积形成的含铜砂岩铜矿石中的黄铁矿中五角十二面体{hk0}占90%,立方体{100}只占10%。
东伙房金矿中黄铁矿{100}+ {321},{210}+ {321}及{100}+{210}+{111}3种聚形只出现在主成矿阶段,且主成矿阶段的{100}晶面上条纹较发育,有多种晶型连生现象,可作为一种找矿标志[1]。
2 黄铁矿的成分标型及在矿床中的应用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矿物最本质的因素之一,它的变化和形成条件有密切关系,是信息量最大的标型特征。
矿物成分标型的理论基础是:矿物的成分及其类质同象代替,同位素、包体成分等随着介质的物化条件而改变,因而可以利用成分的变化来判断形成矿物的介质的物化条件。
黄铁矿微量元素与成因关系中讨论最多的是Co、Ni含量及Co/Ni比值。
自然界硫的存在形式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S,原子序数为16,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六族。
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
1. 硫矿硫矿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包括黄铁矿、辉硫矿、方铅矿、黄铜矿等。
硫矿是以硫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是硫的主要来源。
在地壳中,硫矿分布非常广泛,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岩石中找到,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等。
其中黄铁矿是最常见的硫矿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非金属矿物之一。
2.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是硫的一个氢化物。
在自然界中,硫化氢主要通过微生物分解生物物质而产生,也会在地下油气田中自然生成。
硫化氢密度大于空气,能够与氧气、酸、碱等反应,容易引起爆炸,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
3. 硫酸盐硫酸盐是指含有硫酸根离子(SO4 2-)的化合物,包括硫酸钙、硫酸铁、硫酸铜等。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矿物中的常见成分之一,也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中,硫酸盐通常以钙、镁等元素的形式存在。
4. 硒化物硒是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与硫有着相似的性质。
在自然界中,硒通常以硒化物的形式存在,如硒电镀、硒黄和硒化铜等。
硒的化合物对人体有着一定的毒性,可能会引起硒中毒的症状。
5. 硫酸硫酸是一种无色、有毒、腐蚀性非常强的液体,是硫化氢的氧化产物。
在自然界中,硫酸主要以天然硫酸铁和硫酸铜的形式存在于矿物中。
硫酸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炼油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
6. 元素硫元素硫是一种黄色的脆性固体,是硫化氢的氧化产物。
在自然界中,元素硫以2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生物合成的有机硫,另一种是地质过程中形成的无机硫。
元素硫在化学和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硫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见的元素,在各种硫化物、硫酸盐、硫酸、元素硫等形式存在。
硫化氢、硒化物等化合物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注意防范。
硫在化工、制药、医药、矿物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怎样区分铁矿石(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磁铁矿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其化学式为Fe3O4,其中FeO=31%,Fe2O3=69%,理论含铁量为72.4%。
这种矿石有时含有TiO2及V2O5组合复合矿石,分别称为钛磁铁矿或矾钛磁铁矿。
在自然纯磁铁矿矿石很少遇到,常常由于地表氧化作用使部分磁铁矿氧化转变为半假象赤铁矿和假象赤铁矿。
所谓假象赤铁矿就是磁铁矿(Fe3O4)氧化成赤铁矿(Fe2O3),但它仍保留原来磁铁矿的外形,所以叫做假象赤铁矿。
磁铁矿具有强磁性,晶体常成八面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
集合体常成致密的块状,颜色条痕为铁黑色,半金属光泽,相对密度4.9~5.2,硬度5.5~6,无解理,脉石主要是石英及硅酸盐。
还原性差,一般含有害杂质硫和磷较高。
赤铁矿赤铁矿为无水氧化铁矿石,其化学式为Fe2O3,理论含铁量为70%。
这种矿石在自然界中经常形成巨大的矿床,从埋藏和开采量来说,它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矿石。
赤铁矿含铁量一般为50%~60%,含有害杂质硫和磷比较少,还原较磁铁矿好,因此,赤铁矿是一种比较优良的炼铁原料。
赤铁矿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次生的赤铁矿的磁铁矿经过氧化以后失去磁性,但仍保存着磁铁矿的结晶形状的假象赤铁矿,在假象赤铁矿中经常含有一些残余的磁铁矿。
有时赤铁矿中也含有一些赤铁矿的风化产物,如褐铁矿(2Fe2O3。
3H2O)。
赤铁矿具有半金属光泽,结晶者硬度为5.5~6,土状赤铁矿硬度很低,无解理,相对密度4.9~5.3,仅有弱磁性,脉石为硅酸盐。
镜铁矿:暗灰色粉末,大部分为鳞片状结构。
比重大,化学性质稳定,耐研磨,不溶于酸和水。
在石油、天然气钻探中,可作为钻井泥浆加重剂,起封闭井壁,平衡地压,防止油井自喷的作用。
赤铁矿Hematite赤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
西文名称来源于希腊文“血”的意思,意指这种矿物常常是红色的。
它是一种铁的氧化物,是铁的主要矿石矿物。
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
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
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53.33%的硫。
一般将黄铁矿作为生产硫磺和硫酸的原料,而不是用作提炼铁的原料,因为提炼铁有更好的铁矿石。
黄铁矿分布广泛,在很多矿石和岩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
一般为黄铜色立方体样子。
黄铁矿风化后会变成褐铁矿或黄钾铁矾。
黄铁矿化学成分是FeS2,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
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
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
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
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
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
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
比重4.9―5.2。
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如何识别“愚人金”和真正的黄金呢?只要拿它在不带釉的白瓷板上一划,一看划出的条痕(即留在白瓷板上的粉末),就会真假分明了。
金矿的条痕是金黄色的,黄铁矿的条痕是绿黑色的。
另外,用手掂一下,手感特别重的是黄金,因为自然金的比重是15.6―18.3,而黄铁矿只有4.9―5.2。
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
黄铁矿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它还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古宝石。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公元1837—1901年),人们都喜欢饰用这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观赏价值的宝石。
它除了用于磨制宝石外,还可以做珠宝玉器和其它工艺品的底座。
世界著名产地有西班牙里奥廷托、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
中国黄铁矿的储量居世界前列,著名产地有广东英德和云浮、安徽马鞍山、甘肃白银厂等。
晶体化学理论组成(wB%):Fe 46.55,S 53.45。
常有Co、Ni类质同像代替Fe,形成FeS2—CoS2和FeS2—NiS2系列。
随Co、Ni代替Fe的含量增加,晶胞增大,硬度降低,颜色变浅。
黄铁矿的成分标型特征及其在金属矿床中的指示意义宫丽;马光【摘要】Pyrite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sulfide deposits. Morphology, crystal structure, physical proper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etc. of pyrite are of genetic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trace element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 index can not only provide information of type, genesis, and ore-forming condition of the host deposits but also the prospecting mark of sulfide deposits. Study on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Co,Ni, As, Au, Ag, Se, Te and Co/Ni, Se/Te ratio show that they are of gen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host ore deposits.%黄铁矿是硫化物矿床中的常见矿物,其形态、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等均具有成因意义,黄铁矿的成分标型特征,特别是微量元素及其特征指数不仅能提供矿床类型、成因和成矿条件等重要信息,而且也是寻找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通过对不同类型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的Co,Ni,As,Au,Ag,Se,Te,以及Co/Ni,Se/Te等特征值的研究,揭示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意义.【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1(026)002【总页数】5页(P162-166)【关键词】黄铁矿;成分标型;金属矿床;指示意义【作者】宫丽;马光【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黄铁矿属硫化物,在地壳中分布非常广泛,绝大多数原生金矿床和有色金属矿床均和黄铁矿关系密切[1-2],并且在不同的成矿环境中黄铁矿在成分含量及特征指数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黄铁矿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地理矿物的名词解释地球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行星,充满了各种形态各异的矿物。
矿物是指地球表面自然界中由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无机固体物质。
它们广泛分布在地壳上,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以下将对一些常见地理矿物进行解释。
1. 石英石英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属于二氧化硅的一种晶体。
它的化学式为SiO2。
石英具有硬度高、透明度好、热稳定性强等特点。
它常见于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等地质体中。
石英也是玻璃和电子元器件等工业制品的重要原料。
2. 钠长石钠长石是长石矿物家族中的一员,其主要成分为亚碱性的钠铝硅酸盐。
它的化学式为(Na,K)AlSi3O8。
钠长石通常呈现针状晶体,常见于火山岩和花岗岩等岩石中。
它是陶瓷工业和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
3. 钙长石钙长石也是长石的一种,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主要成分为亚碱性的钠镁铝硅酸盐。
它的化学式为CaAl2Si2O8。
钙长石常见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中,是建筑材料和装饰品的重要石材。
4. 辉石辉石是一种镁铁硅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Mg,Fe)2Si2O6。
辉石具有光泽、硬度高和颜色多样的特点,常见于基性岩和超镁铁质岩石中。
辉石是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重要成分,对于构建地壳和岩石的成因起着重要作用。
5.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CaCO3。
它的晶体结构呈六角形,常见于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方解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
6. 黄铁矿黄铁矿是一种含铁硫化物矿物,其化学式为FeS2。
它呈黄金色,常见于沉积岩中,特别是硫化物矿石床中。
黄铁矿是一种重要的铁矿石,在冶金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7. 菱锰矿菱锰矿是一种含锰的碳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MnCO3。
它通常呈现粉红至灰色,常出现在变质岩和热液矿床中。
菱锰矿是一种重要的锰矿石,广泛用于合金制造、化学制品和电池制造等领域。
8. 磁铁矿磁铁矿是一种含铁氧化物矿物,其化学式为Fe3O4。
它具有磁性,常见于沉积岩和火山岩中。
推荐:黄铁矿成因矿物讨论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也是金矿床中最重要的载金矿物,特别是在热液型金矿床中更加广泛存在,前人对其标型特征做了大量的工作(徐国风,1980;Коробеиников,1985;史红云,1993;李红兵,2005)。
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的形态、成分等特征都有较大的差异(宋焕斌,1989)。
黄铁矿的化学式是FeS2,硫化物是地球化学相中还原相的代表,研究它对了解早期成岩阶段的环境特征和变化有重要意义。
主要采用的测试方法有:1、首先,在立体显微镜镜下观察黄铁矿形态特征。
2、其次,用扫描电镜观察黄铁矿表面微形貌特征。
3、再次,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4、最后,测试样品中黄铁矿的热电性标型特征。
一.黄铁矿形成阶段黄铁矿在矿床中分布广,含量高,黄铁矿的形成从成矿早期一直延续到成矿后期,根据矿化蚀变期次及矿物共生组合,本矿区的黄铁矿可分为三个世代:第一世代黄铁矿(PyⅠ):黄铁矿呈稀疏浸染状产出,可见少量立方体晶形。
第二世代黄铁矿(PyⅡ):石英呈细脉状穿插充填原岩,黄铁矿在石英脉中呈细脉浸染状。
第三世代黄铁矿(PyⅢ):黄铁矿呈斑状、团块状分布于绿泥石﹑绿帘石、石英及方解石细脉、网脉或团粒之中。
二.产出特征黄铁矿在形成上经历了不同的成矿阶段,是金属矿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硫化物,也是最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5个形成阶段。
具体特征如下:Ⅰ、黄铁绢英岩阶段:为早期的脉侧蚀变岩阶段,黄铁矿主要呈星散浸染状产出。
Ⅱ、黄铁矿-石英阶段,主要呈浸染状、条带状产出。
Ⅲ、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以条带、团块、脉状形式产出,为主成矿期的产物。
Ⅳ、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黄铁矿颗粒大小不一,条带状产出,主要以条带、团块、脉状形式产出。
Ⅴ、石英-碳酸盐阶段,为成矿晚期产物,黄铁矿颗粒较大,主要呈浸染状、网脉状产出。
三.工作原理矿物热电性是金属或半导体矿物在温差条件下产生热电效应的反应(苏文超,1997),主要受温度和微量元素组分等条件制约。
矿物质名词解释矿物质是地球上存在的自然无机物质的总称。
它们是构成岩石和土壤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在生物体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矿物质根据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别,每种矿物质在地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矿物质的解释:1. 石英:石英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之一,化学式为SiO2。
它的物理性质稳定,颜色多样,硬度较高,常见于岩石中的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中,也可作为半宝石和玻璃的原料。
2. 长石:长石是一类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复杂,包括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等。
长石是构成地壳的重要矿物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岩石中,如花岗岩、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等。
3. 硅灰石:硅灰石是一种钙镁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CaMg(SiO3)2。
它是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矿物,常见于橄榄岩和石榴子石橄榄岩中,是铁镁质岩石的主要成分之一。
4. 黄铁矿:黄铁矿是一种含铁的黄色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FeS2。
它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石之一,广泛存在于许多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黄铁矿在空气中可以氧化产生酸性水,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5.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钙碳酸盐矿物,化学式为CaCO3。
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壳中的常见矿物,可以形成各种形态的晶体,如石笋、石柱和石钟乳等。
方解石也是构成石灰岩和大理石的主要矿物成分。
6. 长石石英岩:长石石英岩是一种含长石和石英的火成岩,具有丰富的晶体、颜色多样和硬度高的特点。
它是构成地壳的重要矿物之一,在建筑材料和装饰石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矿物质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无机物质,包括石英、长石、硅灰石、黄铁矿、方解石和长石石英岩等。
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起着重要的地质和生物学作用,也在建筑、工业和美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自然硫的共生矿物自然硫是一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广泛存在于地质环境中。
它通常以共生矿物的形式出现,与其他矿物一起形成矿床。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硫共生矿物,并探讨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地质意义。
1. 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最常见的自然硫共生矿物之一。
它的化学式为FeS2,含有高达53.5%的硫。
黄铁矿常常与其他金属硫化物矿物共生,如黄铜矿(chalcopyrite)、闪锌矿(sphalerite)等。
黄铁矿的形成主要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由于火山活动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与海水中的铁离子反应而形成。
黄铁矿在地质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硫资源,还是金属矿床的主要载体。
2. 辉锑矿(Stibnite):辉锑矿是一种含硫化锑(Sb2S3)的矿物,常见于热液矿床和变质岩中。
它常与黄铁矿、方铅矿(galena)等矿物共生。
辉锑矿是一种重要的锑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矿石。
它的形成与地热活动和流体相互作用有关,通常与高温热液流体中的硫化物和锑酸盐反应而成。
3. 辉硫矿(Cinnabar):辉硫矿是含硫化汞(HgS)的矿物,呈鲜红色或棕红色。
它通常与黄铁矿、辉锑矿等矿物共生。
辉硫矿是一种重要的汞矿石,可以提取金属汞。
辉硫矿的形成与地热活动和流体相互作用有关,通常发生在含有高浓度汞的地下水体中。
4. 方铅矿(Galena):方铅矿是一种含硫化铅(PbS)的矿物,常见于热液矿床和沉积矿床中。
它通常与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共生。
方铅矿是一种重要的铅矿石,也含有少量的银。
方铅矿的形成与地热活动和流体相互作用有关,通常发生在富含铅的地下水体中。
5. 硫黄(Sulfur):硫黄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S8。
它常以单质硫的形式存在,呈黄色晶体。
硫黄主要形成于火山喷发和火山气体的硫化物气体与大气中的氧气反应而成。
硫黄在地质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硫资源,广泛用于化工、农药和药品等工业领域。
自然硫的共生矿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对地质环境和矿床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黄铁矿
愚人金--黄铁矿当你漫步在一片荒野时,可曾有时候被其中的点点金光所吸引?相信不少人被这些闪耀着黄金光芒的小颗粒戏耍过,连著名的英国探险
家约翰史密斯船长也不能免俗。
在17 世纪初,约翰史密斯船长送了一整船含
有这种金色颗粒的岩石到伦敦,作为探索弗吉尼亚州奇克哈默尼河的战利品,但伦敦方面给出的检测结果却令人失望这只是一堆毫无价值的愚人金而已。
约翰史密斯航行图黄铁矿,英文名:Pyrite。
正如它的名称,愚人金的化学成分是二硫化亚铁,与黄金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但是它金黄的颜色,以及像黄金一样的闪亮金属光泽,使得一般人稍不小心就会被它所蒙蔽。
愚人金【化学组成】
FeS2。
Fe 含量为46.55%,S 含量为53.45%。
常见的Co 和Ni 呈类质同象代换Fe;As,Se,Te 代换S。
【晶体结构】
等轴晶系;岛状-NaCl 型结构的衍生结构。
【形态】
对称型m3;粒状自形晶常见。
晶面上常见平行的{100}和{210}的聚形纹,两
相邻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
集合体常呈粒状、块状、结核状和草莓状等。
其中生物被黄铁矿矿化后形成的化石其形态非常漂亮。
【物理性质】
浅黄铜色,黄褐锖色;绿黑色条痕;强金属光泽,不透明。
无解理;断口参差状; 硬度:6-6.5。
相对密度:4.9-5.2。
性脆。
电的半导体,有的变种具有检波性。
【成因产状】
产于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矽卡岩矿床、各种热液矿床及。
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硫化物矿物,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
53.33%的硫,工业上称其为硫铁矿。
经常呈立方体、五角
十二面体等晶形或块状集合体,见于多种成因的矿石和岩
石中。
而煤层中的黄铁矿往往成结核状产出。
因其浅黄铜
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
“愚人金”。
在煤田勘探过程中,通过对黄铁矿结核层和煤层中的黄铁矿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黄铁矿结核层中的黄铁矿密度(4 9)远大于煤层中的黄铁矿的密度(3 2 ) ,并且在强度、磁性方面前者都明显强于后者。
二者同属沉积作用下的结晶矿物,其生成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是造成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
煤层中黄铁矿的形态主要有莓球状、团块状、结核状及解理裂隙充填状.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硫化物矿物,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53.33%的硫,工业上称其为硫铁矿.经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等晶形或块状集合体,见于多种成因的矿石和岩石中;而煤层中的黄铁矿往往成结核状产出.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黄铁矿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其特殊的形态色泽,有观赏价值,是一种古宝石;
另外,还具有药用价值.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