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课题——传动轴.
- 格式:doc
- 大小:728.00 KB
- 文档页数:16
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传动轴零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和汽车领域的重要零部件,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对于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为主题,从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针对具体工艺进行详细讲解,以期能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材料选择传动轴零件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铁材料,为了使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
在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根据传动轴零件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来确定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等指标。
其次,还需考虑加工性能,如切削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最后,还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二、加工工艺流程1.材料切割: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采用适当的切割方法(如剪切、火花切割等)对原材料进行切割,得到所需尺寸的毛坯。
2.粗加工:将毛坯进行车、铣、刨、钻等粗加工工序,使零件的尺寸逐渐接近设计要求。
粗加工时需要注意切削量和切削速度的选择,以保证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
3.热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零件进行淬火、回火等热处理,使其获得良好的强度和硬度。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以保证热处理效果。
4.精加工:在粗加工的基础上,进行车、铣、磨、镗等精加工工序,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精加工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和加工顺序,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5.检验: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尺寸、外观、硬度等检验,以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检测手段,如三坐标测量、硬度测试、超声波检测等。
6.表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如打磨、喷涂等,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三、设备要求在传动轴零件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设备和工具。
常用的设备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等,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高刚性和高稳定性,可以满足传动轴零件的加工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班级: 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 组员: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
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
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
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图A-1图A-1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
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 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 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V7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 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 N, 外圆P 、Q 以及轴肩G H 、I 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 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 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 M N 和外圆P 、Q 的加工。
毛坯图2. 确定毛坯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 45钢可满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0 60mm 勺热轧圆钢作毛坯键槽■-kr丿&W77~ ■ry L -—Jr 16.-- /- '777777777777/〈/////■///Z/ZAI3.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
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M N、P、Q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 值(Ra=0.8 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参考表A-3)可为:粗车-半精车-磨削古柿厶邑—分対片妊离4.确定定位基准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轴的设计学生姓名: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12月28日目录1 零件的分析 (3)2 毛坯的选择 (5)2.1 毛坯种类的选择 (5)2.2毛坯形状尺寸的确定 (5)3工艺路线的拟定 (6)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3.3 加工顺序的安排 (7)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7)3.32基面先行原则 (7)3.33先粗后精 (7)3.34 工序划分的确定…………………………………………………………………………………………… ..73.35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8)3.4工艺路线的确定 (8)3.5加工路线的确定 (9)4 加工设备的选择 (11)4.1机床的选择 (11)4.2 夹具的选择 (111)4.3 刀具的选用 (111)5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3)6切屑用量的确定 (15)7设计心得 (188)8 参考文献 (19)1 零件的分析图1-1 零件图从零件图看,该零件结构简单,加工的外圆表面为12.4φ,13φ,0.0050.00114φ+-,140.0055φ±,19φ,图中所给的尺寸精度较高,加工时可以用磨削加工来完成。
有些为IT5级,IT6级,可以在精加工之后加,用磨削加工来完成。
粗糙度方面:沟槽2×0.5两侧面、19φ的两端面、140.0055φ±的端面、两键槽的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 140.0055φ±、0.0050.00114φ+-、13φ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直接用精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
轴线对于轴的直线度为0.01。
热处理方面需要调质处理到220-250HBS,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可以进行调质处理,这样可以保证零件所要求的表面硬度。
通过分析,该零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分析文档引言传动轴是机械装置中常见的零件之一,主要用于传递动力和扭矩。
传动轴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对于确保传动轴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包括加工方法、加工步骤和加工工艺参数等方面的内容。
传动轴加工方法传动轴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和磨削等。
不同的加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传动轴类型和加工要求。
下面将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简要介绍:车削车削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轴加工方法,适用于加工直径较大的传动轴。
车床通过旋转工件,并用切削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削,从而达到加工的目的。
车削可以加工出光滑度较高的表面,但对于非圆形截面的传动轴来说,车削的适用性较差。
铣削铣削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轴加工方法,适用于加工复杂的传动轴轮廓。
铣床通过旋转刀具,并将刀具沿着工件表面移动,对工件进行切削。
铣削可以实现多种形状的轮廓加工,并且精度较高。
但对于较大长度的传动轴来说,铣削会产生较大的放样误差。
钻削钻削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轴加工方法,适用于加工孔径较小的传动轴。
钻床通过旋转钻头,并将钻头沿着工件轴向移动,对工件进行切削。
钻削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孔加工,但在加工孔深时需要注意底部孔壁光洁度和直径精度。
磨削磨削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轴加工方法,适用于加工高精度和超精密的传动轴。
磨床通过旋转砂轮,并将砂轮沿着工件表面移动,对工件进行切削。
磨削可以实现极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但磨削的加工效率较低。
传动轴加工步骤传动轴的加工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传动轴的要求进行切割和预加工。
常用的传动轴材料有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2.预加工:将材料进行锻造、轧制、锻造或锻造等工艺,以获得满足加工要求的原始工件。
3.粗加工:根据图纸要求,使用车床、铣床、钻床等设备对工件进行粗加工,以形成大致的轮廓和孔洞。
4.精加工:使用铣床、钻床、磨床等设备对工件进行精加工,以达到图纸所规定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包括传动轴的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传动轴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3. 让学生了解传动轴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相关机械设备进行传动轴加工;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传动轴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以传动轴加工为例,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对机械加工领域有较高的兴趣,但仍需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的结构与材料:介绍传动轴的组成、分类及其应用场景;分析传动轴所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机械传动零部件》第二节《传动轴》2. 传动轴加工工艺:讲解传动轴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并分析各种加工工艺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第三节《轴类零件加工》3. 传动轴加工质量控制:阐述传动轴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第二节《轴类零件加工质量控制》4. 传动轴加工设备与工具:介绍传动轴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机械加工设备与工具》第四节《轴类零件加工设备与工具》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动轴加工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传动轴加工工艺流程一、介绍传动轴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传动轴能够传递动力和扭矩,使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流程对于保证传动轴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二、加工前准备在进行传动轴的加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加工顺利进行: 1.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材料作为传动轴的原料,常见的材料有合金钢、碳钢等。
2. 设计和规划:根据传动轴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和规划,确定传动轴的形状、尺寸等参数。
3. 工艺方案确定:根据传动轴的特点和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工艺方案。
三、传动轴加工工艺流程传动轴的加工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铣底座传动轴底座的铣削是传动轴加工的第一步,目的是为了确定传动轴的安装底座。
具体的步骤如下: - 将传动轴安装在加工装置上,固定住。
- 使用铣床对传动轴的底座进行平整铣削,使其底面与工作台面保持平行。
- 检查铣削后的底座表面是否平整,如果有凸起或凹陷需要进行修磨。
2. 车削车削是传动轴加工的主要工艺,通过车削可以获得传动轴的主要几何形状和尺寸参数。
车削的具体步骤如下: - 将传动轴安装在车床上,并且确保夹紧牢固。
- 使用车床的刀具对传动轴进行车削,先进行外圆车削,再进行内孔车削。
- 根据传动轴的要求,进行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检查,必要时进行修整。
3. 钻孔和打弧钻孔和打弧是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工艺,用于在传动轴上开孔和打卡槽。
具体步骤如下: - 使用钻床进行传动轴上的孔的钻削,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的位置和尺寸。
- 使用电火花机对传动轴上的卡槽进行打弧,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卡槽的位置和尺寸。
4. 热处理热处理是传动轴加工中重要的环节,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传动轴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具体步骤如下: - 将传动轴放入炉中进行加热,根据材料和要求确定加热温度和时间。
- 经过加热后,将传动轴迅速冷却,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油等。
- 根据热处理后的传动轴进行性能检测,如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
传动轴工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传动轴工艺分析 (1)一、传动轴的工作零件图分析 (1)二、传动轴效果图 (2)三、零件装配图 (3)四、传动轴的加工类型及方法 (4)五、零件的结构分析 (4)六、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4)第三章毛坯及刀具的选择 (6)一、毛坯的选择 (6)二、刀具的选择 (6)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7)(一)加工阶段的划分 (7)(二)如此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 (7)(三)热处理 (8)第四章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10)一、加工次序分析 (10)二、主要加工工序 (10)第五章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2)一、径向工序尺寸及偏差的确定 (12)二、轴向工序尺寸及偏差的确定 (16)第六章切削用量的确定 (20)第七章工时定额的确定 (23)参考文献 (25)致谢 (26)传动轴工艺分析第一章绪论本设计为传动轴的工艺设计, 本文从传动轴的选材、加工方法、加工过程中余量的确定、工艺规程、互换性与公差等方面对传动轴做了细致的分析, 针对其肯能在加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数据的形式加以强调。
在现代机加工中虽已不用此工艺过程, 但作为学习而言, 经典的工艺路线的练习对如何去更好的掌握机械加工这一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故本文虽是用旧的技术加工零件, 但其中的原理还是很值得去讨论研究的。
本设计在起草的过程中多次前往工厂与相关技术人员讨论, 发现了很多理论与实际有出入的地方, 在这些方面会尽力去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力争做到最合适。
第二章传动轴工艺分析一、传动轴的工作零件图分析此图对所加工传动轴的各项尺寸及各面形位公差的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 对各表面粗糙度做了标注, 通过此图可以得知此零件的基本信息和如何进行工艺分析。
二、传动轴效果图此图客观的反应了所加工轴的形状及各面各键槽的布局情况, 通过此图可以更直观的认识所加工零件。
三、零件装配图此图对所加工轴在实际工作情况中的配合情况做了详细的说明, 通过此图可以让人清楚的知道此传动轴的工作情况, 更直观的认识此轴在机器中的作用, 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此轴制定更合理的工艺规程。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传动轴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车辆、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
传动轴的工艺设计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传动轴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传动轴的工艺设计。
1.传动轴材料选择传动轴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和合金钢。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传动轴的载荷、转速、工作环境等因素。
对于承受较大载荷和高速旋转的传动轴,应选择强度高、耐磨性好的合金钢材料。
同时,要考虑成本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2.传动轴的加工工艺(1)材料切削处理:传动轴的毛坯一般使用圆钢材料。
首先要对圆钢进行切削处理,去除氧化皮、毛刺和不良部分。
(2)车削加工:传动轴的主要加工工艺是车削。
车削是通过旋转切削刀具将工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在车削过程中,需要注意刀具刀片的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控制,以及表面质量的保证。
(3)热处理:传动轴的材料一般是经过热处理的。
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其机械性能。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等。
(4)精密加工:为了提高传动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还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精密加工包括滚压、研磨、车削等,通过这些加工方式可以使得传动轴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达到要求。
3.传动轴的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材料的质量对传动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与材料供应商建立质量合作关系,确保材料的质量。
(2)检验工艺:传动轴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需要通过检验来确保。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三坐标测量、硬度测试、表面粗糙度测量等。
通过合理设置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对传动轴进行检验。
(3)质量控制体系:传动轴的加工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的工艺控制文件、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并建立相应的工艺记录,可以确保传动轴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可控。
综上所述,传动轴的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
传动轴毕业设计引言传动轴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元件,常用于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
它在车辆、工业设备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传动轴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以及性能优化等相关内容。
设计原理1. 传动轴的功能传动轴主要用于将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传递到车辆的传动系统或工业设备中。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 传递转矩:承受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并将其传递到车轮或设备中。
- 转速变换:根据需要,通过不同的传动比例将发动机的高速旋转转化为车轮或设备所需的合适转速。
2. 传动轴的设计要点传动轴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 强度和刚度:传动轴在工作时需要承受较大的转矩和振动载荷,因此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其不会发生断裂或过大的形变。
- 动平衡:由于传动轴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离心力,因此需要进行动平衡处理,以减少振动和噪音。
- 转速匹配:传动轴的转速应与驱动和被驱动部件相匹配,以确保传动效率和安全性。
- 安装和连接方式:传动轴需要与其他部件连接,因此其安装和连接方式也需要考虑,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便于维修。
制造工艺传动轴的制造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1. 材料选择传动轴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强度、刚度、耐磨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2. 加工工艺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车削:将原材料进行车削加工,使其具备所需的外形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 淬火和调质:通过淬火和调质处理,提高传动轴的硬度和强度。
- 高精度磨削:使用高精度磨床对传动轴进行磨削,以提高其表面精度和减小误差。
- 平衡处理:对传动轴进行动平衡处理,以减少振动和噪音。
3. 表面处理传动轴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镀铬、喷涂等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性能优化为了提高传动轴的性能并满足各种工况的需求,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 材料优化选用高强度、高刚度的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提高传动轴的强度和刚度,减小质量。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传动轴是一种用于传递动力和转动力的重要机械零件,它通常由材料加工而成,并且需要通过一系列机械加工工艺来完成。
设计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为了确保传动轴的精度和质量,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
1.材料准备: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常见的传动轴材料有碳素钢和合金钢。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传动轴的使用环境和工作要求来进行,确保传动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2.前期准备:在机械加工之前,需要对传动轴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传动轴的表面光滑、无划痕和氧化层。
其次,要对传动轴进行标记,以便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和跟踪。
3.加工工艺选择:传动轴的机械加工涉及到多个加工过程,如车削、铣削、钻孔、锯断等。
针对不同的加工工艺,需要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并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参数,如刀具的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等。
4.加工顺序:传动轴的机械加工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以保证加工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车削、铣削、钻削的顺序进行加工,每个工序之间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检查。
5.检验和修整: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和修整工作。
检验一般包括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以确保传动轴的质量和精度。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修整和矫正,直到达到要求的尺寸和形状。
6.表面处理:最后,需要对传动轴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热处理、表面喷涂和镀层等,根据传动轴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设计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确保传动轴质量和精度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选择、加工顺序、检验修整和表面处理等步骤,可以确保传动轴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实例分析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
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
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
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图A-1 传动轴图A-1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
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以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M、N和外圆P、Q的加工。
2.确定毛坯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60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3.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
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 值(Ra=0.8 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参考表A-3)可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4.确定定位基准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Q、P、N、M)及轴肩面(H、G)对基准轴线A-B均有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中心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粗基准采用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
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生产纲领:200)班别数控加工113设计者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设计日期 2013年4月5日至 4月26 日目录 (4) (4) (6)...........................................................................................................................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 (8)7、工艺路线的确定 (10)8、加工路线的确定 (11) (11) (13)11、切削用量的选择 (13) (14)13 .刀具的选择 (15)加工刀具表 (1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7)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实施设计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设计内容: 1. 产品零件图<手工图/CAD图> 2张2.产品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1份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别数控加工113 设计者曾育林指导教师彭京城教研室主任2013年4 月26 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分析文档1. 引言传动轴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零件,用于实现驱动轴和被驱动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由于传动轴承受着较大的扭矩和转速,因此其加工过程需要特定的工艺来确保传动轴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不同工艺对传动轴性能的影响。
2. 传动轴的加工方法传动轴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
下面将对每种加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2.1 铣削铣削是一种通过铣床将工件表面不断削减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在传动轴的加工过程中,铣削主要用于加工传动轴的轮槽、平面和螺纹等。
2.1.1 传动轴轮槽铣削传动轴轮槽的加工要求较高,通常需要采用专用的铣刀进行加工。
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 固定传动轴在铣床工作台上,调整好位置和夹持方式。
2. 选择适当的铣刀,根据轮槽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设置。
3. 进行预铣和精铣,确保轮槽的尺寸和表面质量达到要求。
2.1.2 传动轴平面铣削传动轴的平面通常用于与其他零件连接,如轮毂或传动箱等。
平面铣削的加工步骤如下: 1. 确定传动轴平面的位置和尺寸。
2. 在铣床上夹持传动轴,调整好位置。
3. 根据平面尺寸选择适当的铣刀进行加工。
4. 进行精密铣削,保证平面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2.2 车削车削是通过车床将工件转动并用切削刀具进行加工的方法。
在传动轴的加工过程中,车削主要用于加工传动轴的轴段、外径和端面等。
2.2.1 传动轴轴段车削传动轴轴段的加工一般需要进行多道车削。
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 将传动轴夹持在车床上,调整好位置。
2. 根据轴段的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当的车刀进行加工。
3. 依次进行多道车削,确保轴段的尺寸和表面质量满足要求。
2.2.2 传动轴外径车削传动轴外径的车削一般需要进行粗车和精车两道工序。
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将传动轴夹持在车床上,调整好位置。
2. 使用粗车刀进行粗车,将外径的直径留出一定余量。
3. 使用精车刀进行精车,逐渐削减余量,直至外径达到要求尺寸。
毕业设计(论文)传动轴工艺设计如下所示是“传动轴工艺设计”的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传动轴的工艺设计方法,通过对传动轴的材料、加工方式、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而可靠的加工工艺,并将该工艺应用到实际的传动轴加工中。
通过对加工后的传动轴的性能和工艺参数的测试,证实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传动轴,工艺设计,加工方式,工艺流程第一章引言传动轴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机械设备中。
传动轴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机器设备的运转安全、可靠性和效率。
因此,传动轴的工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传动轴的工艺设计包括材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加工精度等方面,应该坚持高效、优质、安全、节能的工艺原则。
第二章材料的选择传动轴的性能和寿命直接关系到选用材料的质量和适宜性。
从传动轴的应力特性和成本等方面出发,本文选用了优质的45钢作为传动轴的材料。
45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可以更好地承受传动轴的工作负荷,同时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传动轴的加工工艺流程应该在保证质量、效率的前提下尽量简化。
本文将传动轴的加工工艺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步骤。
3.1 材料的切割首先,选用机床将45钢锭进行锯切,锅炉厂家中的锅炉具有锅炉管thickness· length· width· measurement 的计算方式。
将材料按照要求的长度和直径切割出来。
3.2 粗加工将切割好的材料在车床上进行粗加工,即车削出传动轴的圆柱形状,然后将两端切割成六边形,以便后续的加工,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位。
3.3 热处理经过粗加工的传动轴需要进行热处理,使其获得适宜的强度、硬度以及延展性。
选用淬火 + 自然冷却的方法进行热处理,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传动轴表面的硬度,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韧性,从而提高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3.4 精加工经过热处理后的传动轴需要进行精加工,即通过切削、磨削等工艺方法对其进行精细加工。
传动轴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准备
- 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如碳钢、合金钢等。
- 检查原材料质量,确保无缺陷。
2. 切割和锻造
- 将原材料切割成合适的长度。
- 通过锻造加工,赋予材料所需的几何形状。
3. 热处理
- 对锻造后的毛坯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如normalizing、quenching和tempering,以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
4. 粗加工
- 使用车床、铣床等机床对工件进行粗加工,去除多余的金属,使其接近最终尺寸。
5. 精加工
- 通过精密加工,如精铣、精车等,将工件加工至符合图纸要求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6. 热处理
- 对精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再次热处理,以释放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和性能。
7. 磨削加工
- 采用内、外圆磨床等设备对工件进行磨削,获得高精度的尺寸和优良的表面质量。
8. 表面处理
- 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对传动轴进行如镀铬、涂层等表面处理,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9. 检测
- 通过尺寸检测、无损检测、材料分析等手段,确保传动轴满足设计要求。
10. 装配和包装
- 将合格的传动轴与其他部件进行装配。
- 适当包装,准备出货。
以上是传动轴典型的工艺流程,具体细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材料和加工设备而有所调整。
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可确保传动轴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预期。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讲解传动轴是一种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其他部件的重要零件,其工艺规程设计对于传动轴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加工工艺选择:需要根据传动轴的材料、工艺要求和加工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常用的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切削、磨削等。
2.零件夹持方式设计:夹持方式的选择和设计对于保证传动轴的加工精度和几何形状至关重要。
夹具设计应考虑到零件的刚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
3.加工工序设计:根据传动轴的设计要求,将加工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工序,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和工时。
工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
4.切削刃具选用:选择合适的切削刃具对于传动轴的切削加工效果和工艺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
刀具的选用应考虑到材料硬度、切削力和切削速度等因素,以达到高效、精度和经济的切削加工。
5.加工工艺参数确定: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冷却液的选择和使用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到传动轴的材料性质、切削刃具、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等因素,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
6.加工工艺检验和修正: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工艺检验来了解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以及加工后的尺寸精度和几何形状。
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加工工艺进行修正和改进,以提高加工质量和精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可以确保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符合设计要求,能够达到高精度、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加工效果。
同时,该规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加工设备的特点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操作员的安全。
传动轴加工工艺一、原材料准备原材料是传动轴加工的基础,因此,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控制。
通常,传动轴的原材料为钢材、铝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
在选购时,要选择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供应商,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毛坯制造毛坯制造是传动轴加工的起始环节,主要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等方式。
根据传动轴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毛坯制造方式,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毛坯。
毛坯制造过程中,要控制毛坯的形状、尺寸、精度等参数,以确保毛坯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粗加工粗加工是对毛坯进行初步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切削、铣削等方式。
粗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切削量、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参数,以确保粗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注意保护机床和刀具,避免损坏和过度磨损。
四、热处理热处理是提高传动轴力学性能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淬火、回火、表面处理等方式。
热处理过程中,要控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保温时间等参数,以确保热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要注意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裂纹等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五、半精加工半精加工是对传动轴进行进一步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车削、铣削等方式。
半精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切削量、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参数,以确保半精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注意保护机床和刀具,避免损坏和过度磨损。
六、精加工精加工是传动轴加工的最后环节,主要包括磨削、超精加工等方式。
精加工过程中,要控制磨削量和进给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精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注意保护机床和刀具,避免损坏和过度磨损。
七、装配装配是将各个零件组装在一起的过程,主要包括清洗、组装、调试等方式。
装配过程中,要控制零件的清洁度、配合精度、组装顺序等参数,以确保装配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要注意保护已加工表面不被划伤或碰伤,以免影响传动轴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八、检验检验是对传动轴加工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方式。
课题名称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所在系院专业年级p11数控二班二组指导教师职称高级工程师2012 年12 月28日摘要轴类零件毕业设计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相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意义。
传动轴是组成机器零件的主要零件之,一切做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例如:齿轮,蜗轮等)都必须安装在传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及动力的传动,传动轴常用于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连接。
这种轴一般较长,且转速高,只能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
应该使传动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高临界转速,在强度计算中,由于所取的安全系数较大,从而使轴的尺寸过大关键词: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目录第1章分析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传动轴的结构 (4)1.2传动轴的技术要求 (3)1.3零件图 (4)第2章明确零件毛坯状况 (5)2.1传动轴毛坯 (5)2.2传动轴材料 (5)第3章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6)3.2热处理 (6)3.3拟定工艺规程 (6)第4章设计工序内容 (7)4.1工步1 (7)4.2工步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工步3 (7)4.4工步4 (8)4.5工步5 (8)4.6工步6 (8)第5章填写工艺卡片钻模的设计 (9)5.1钻模的应用 (9)5.2钻模的装夹 (10)总结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第一章分析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轴类零件是机械零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
在机器中,它的主要功用是支撑传动零件、传递扭矩、承受载荷,以及保证装在轴上的零件等有一定的回转精度。
1.1 传动轴的结构此传动轴也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传递力和扭矩。
轴类零件是回转体零件。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根据结构外形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加工表面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键槽、横向空、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此传动轴是短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回转体零件。
它属于阶梯轴,加工表面有外圆柱面、键槽等。
1.2 传动轴的技术要求(1)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通常为IT6~IT9。
(2)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面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
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3)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4)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
1.3零件图第二章明确零件毛坯状况2.1传动轴毛坯: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2.2 传动轴材料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综上所述:我们选取45 钢为本次实训的选材材料。
第三章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3.1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由于本传动轴全部表面均需加工,而轴的中心线作为精基准,应该选择该传动轴的一端面作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本零件是传动轴,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其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误差且考虑到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应该选择传动轴的中心线以及粗加工后的端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
3.2热处理(1)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3)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4)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3.3拟定工艺规程定位精基准面中心孔应在粗加工之前加工,在调质之后和磨削之前各需安排一次修研中心孔的工序。
调质之后修研中心孔为消除中心孔的热处理变形和氧化皮,磨削之前修研中心孔是为提高定位精基准面的精度和减小锥面的表面粗糙度值。
拟定传动轴的工艺过程时,在考虑主要表面加工的同时,还要考虑次要表面的加工。
在拟定工艺过程时,应考虑检验工序的安排、检查项目及检验方法的确定。
所确定的该传动轴加工工艺过程见表。
3.4加工顺序的安排(2)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热处理→粗加工→精加工→磨→铣键槽→钻孔→手铰螺纹→检验。
第四章设计工序内容机床:CA6140刀具:硬质合金的90°外圆车刀(台阶轴)45°刀(倒角)工步1,粗车Φ70 Φ68外圆(1)背吃刀量:ap=2mm,二次走刀完成(2)进给量:f=0.3~0.6mm/r,考虑刀杆材料的刚性则取f=0.4mm/r(表2-17)(3)查表2-17得切削速vc=100~120取值 =120(4)主轴转速:n=1000vc/π d=575r/min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56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πd n/1000≈120m/min工步2.粗车Φ70外圆Φ60.8外圆Φ55.8外圆Φ50.8外圆(1)背吃刀量:ap=2mm(2)进给量:f=0.3-0.6mm/r,考虑刀杆材料的刚性则取f=0.4mm/r(3)切削速度vc=100-120取值 120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π d=575r/min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56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πd n/1000≈120m/min工步3. 精车Φ60.8外圆Φ60.3外圆Φ55.3外圆Φ50.3外圆Φ60.8外圆(1)背吃刀量:ap=0.3mm(2)进给量:f=0.08~0.3mm/r,考虑刀杆材料的刚性则取f=0.2mm/r(表2-17)(3)切削速度vc=140~180取值 150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π d=785r/min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9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πd n/1000=172mm/min工步4. 磨Φ60.3外圆Φ55.3外圆Φ50.3外圆Φ42.3外圆(1) 背吃刀量:ap=0.1mm(2) 进给量:考虑刀杆材料的刚性则取f=0.1mm/r(3) 切削速度vc取值 200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π d=1056r/min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1000r/min工步5.铣键槽机床:立式铣床转速n=725r/min横向进给量为f=0.1r/min①h=7和5mm, L=50和56mm工步6.钻M6-5H的螺纹孔(1)机床:钻床转速n=195r/min(2) 进给量:考虑刀杆材料的刚性则取f=0.7mm/r(3)切削速度vc取值 30m/min第五章钻模的设计5.1 钻模的应用钻床夹具是在钻削加工中,用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其牢固地夹紧的工艺装备。
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刀具的加工位置和引导其送进加工方位,可靠地保证加工零件的位置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
因此,钻床夹具的设计在机械制造加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工孔时,刀具的尺寸受到被加工孔尺寸的限制,对刀具的刚性影响很大。
尺寸与精度要求相同的孔与外圆面,孔加工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工时,刀具的消耗和产生废品的机率性也较大。
所以在钻床夹具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工件的加工精度,降低工件的制造成本和提高机械加工的劳动生产率。
夹具体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容易装卸,清除切屑要方便。
有时为了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夹具还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便于制造、装配、检验、调整与维修。
5.2钻模的装夹在钻床上用三爪卡盘夹零件右端的Φ55外圆,旋转90°,使零件竖直螺纹孔的加工面正对钻头,先将Φ42外圆上的键安装在键槽内,然后将钻模套在Φ42外圆上并使钻模套上的键槽与键配合,钻模内有高度为7.5直径为10的圆台,为钻孔时提供排屑空间,钻模与钻模套筒使用螺钉连接保证在钻孔时钻模固定不动,保证螺纹孔的位置精度,钻完孔时用手按住钻模套当拔出钻头是钻模套不会随着钻头的退出而移动。
总结此次课程设计,让我们受益非浅,不仅培养了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熟悉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实际知识解决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加工质量。
通过这次轴的设计,让我们从机械基础到公差配合、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到机床设备应用,把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各种知识综合整理,又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发现。
通过对传动轴轴加工的工艺设计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进一步培养了我们分析、总结和表达的能力,巩固、深化了在设计中所获得的知识,让我们更加贴近于生产实际,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了理论与实际在设计中的差别,通过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灵活、有条理地应用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充分表达自己对工艺的理解和发现。
在设计中,老师的细心指导,让我们了解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使我们进一步熟悉及应用机械制造中的理论研究,培养了我们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习惯!课程设计是我们所学知识的总结及运用,同时也让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计算机的操作,让我们为毕业后上岗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