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同步练测1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7
1.2电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化纤衣服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它A. 容易积累静电荷B. 具有一定的粘性C. 具有大量的微孔D. 质地柔软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A. 场强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B. 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C. 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D. 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3、如图是某静电场电场线的分布图,M、N是电场中的两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点场强大于N点场强B. M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C. 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其电势能增加D. 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4、如图所示,AB是某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电场线上O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电荷,它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向B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B. 电场线由A指向B,电荷做匀加速运动C. 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大D电场线由B指向A,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5、把一个带电量为q的实验电荷放在电场中的P点,测得P点的电场强度为E,电场强度的方向向东,已知q为正值,则()A. 若把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P点,则测得P点的电场强度仍为E,电场强度的方向向西B. 若把电量为+2q的点电荷放在P点,则测得P点的电场强度为E/2,电场强度的方向向东C. 若在P点不放电荷,则P点的电场强度等于零D. 以上说法都不对6、如图所示,A点与B点间距离为2l,OCD是以B为中心,以l为半径的半圆路径.A、+和.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两处各放有一点电荷,电量分别为qA. 单位正电荷在O点所受的电场力与在D点所受的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单位正电荷从D点沿任意路径移到无穷远,电势能减小C. 单位正电荷从D点沿DCO移到O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D. 单位正电荷从O点沿OCD移到D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7、如图,O、P、Q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OP<OQ,在O处有一正点电荷.若P、Q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P、E Q,则()A. E P<E Q,且方向相同B. E P>E Q,且方向相同C. E P<E Q,且方向不同D. E P>E Q,且方向不同二、多选题8、下面关于电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未接触的电荷发生了相互作用,一定是电场引起的B. 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产生电场C. 只要有电荷存在,其周围就存在电场D. A电荷受到B电荷的作用,是B电荷的电场对A电荷的作用9、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 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C. 若将一检验电荷+q由a点移至b点,它的电势能增大D. 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检验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10、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沿着电力线的方向,场强越来越小B.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就是单位电量的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C. 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D. 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离点电荷越近,场强越大11、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B. 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C. B点电势为零;D. B点电势为-20V12、如图所示,有一对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位于空间中的a点和f点,以a点和f点为顶点作一正立方体.现在各顶点间移动一试探电荷,关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和具有的电势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在b 点和d 点受力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 在c 点和h 点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在b 点和d 点电势能相等D. 在c 点和h 点电势能相等 三、计算题13、一试探电荷q =+4×10-9C ,在电场中P 点受到的静电力F =6×10-7N .则: (1)P 点的场强大小?(2)将试探电荷移走后,P 点的场强大小为?(3)放一电荷量为q ′=1.2×10-6C 的电荷在P 点,受到的静电力F ′的大小?14、图中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15V ,φB =3V ,φC =-3V 由此可得D 点电势φD =______v .15、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B 点的正上方O 处固定一个质点,在水平面上的A 点放另一个质点,两个质点的质量均为m ,带电量均为+Q .C 为AB 直线上的另一点(O 、A 、B 、C 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AO 间的距离为L ,AB 和BC 间的距离均为2L,在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A 处的质点处于静止.试问: (1)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多大?其方向如何?(2)给A 处的质点一个指向C 点的初速度,该质点到达B 点时所受的电场力多大? (3)若初速度大小为v 0,质点到达C 点时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多大?参考答案1、【答案】A【分析】本题考察了静电现象【解答】化纤衣服很容易摩擦带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容易沾上灰尘,故A正确为答案,选项BCD错误.2、【答案】D【分析】本题考察了电场定义【解答】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和电场方向相同,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和电场方向相反,故A错误;该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中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检验电荷的电荷电量,由该定义式可知,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与该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成正比,BC错误D正确。
班级:姓名:第三节电场电场强度同步练习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3.电场中A、B、C三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5V/m、E B=4V/m、E C = -1 V/m,则这三点的电场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B.BCAC.CABD.ACB4.由电场强度的定义E= F/q可知()A.E和F成正比,F越大E越大B.E和q成反比,q越大E越小C.E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D.E的大小可由F/q确定5.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个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电场强度为E,则()A.若在A点换上–q,A点的电场强度将发生变化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将变为2EC.若A点移去电荷q,A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D.A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6.由电场强度的定义E= F/q可知()A.这个定义只适于点电荷电场B.式中的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是电荷所带的电荷量C.式中的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D.库仑定律F = KQ1Q2 /r2中,KQ2 /r2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Q1所在处的场强大小7.下列情况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矢量相等的是()A.与孤立正点电荷距离相等的A、B两点B.与孤立负点电荷距离相等的A、B两点C.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两点电荷的连线距离相等的A、B两点D.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两点电荷的连线距离相等的A、B两点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D.公式E=F/q和E=kQ/r2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场强的定义式E=F/q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量B.场强的定义式E=F/q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量C.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q1q2/r2中kq2/r2是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此场对q1作用的电场力F=q1×kq2/r2,同样kq1/r2是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的场强的大小,此场对q2作用的电场力F=q2×kq1/r2D.无论定义式E=F/q中的q值(不为零)如何变化,在电场中同一点,F与q的比值始终不变10.在电场中某一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电场力向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左B.只有在该点放入电荷时,该点才有场强C.该点的场强方向一定向右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1.真空中,A,B两点上分别设置异种点电荷Q1、Q2,已知两点电荷间引力为10N,Q1=1.0×10-2C,Q2=2.0×10-2C.则Q2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_______N/C,方向是________;若移开Q2,则Q1在B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是________N/C,方向是________.。
高中物理第2节电场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关于电场力的功及电势能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电场中某点电势的大小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零电势点电场力所做的功B.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具有的电势能C.在电场中无论移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电势能都要减少D.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能减少;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能增加2,以一个点电荷为球心,在其周围空间中画出一个球面,对于球面上的各点:()A、电场强度的大小相同,方向不同;B、电场强度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C、电场强度的大小不同,方向不同;D、电场强度的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3,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电势差是100V,当板上带电量增加10-8C时,板间某一点荷所受电场力变为原来的1.5倍,那么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 .4,在电场中P点放一个检验荷-q ,它所受的电场力为F,则关于P点电场强度E P,正确的说法是A E P = F/q ,方向与F相同B 若取走-q ,P点的电场强度E P = 0C 若检验电荷为-2q ,则E P = F/2qD E P与检验电荷无关5,导体A带负电,B为不带电的绝缘导体,放在A的附近,如图所示,则A 导体B此时电势比大地电势高B 导体B此时电势比大地电势低C 导体B此时电势与大地电势相同D 条件不够,无法进行比较6,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飞过,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所受电场力以外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A、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B、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C、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D、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7,如图,一个质量m,带电荷-q的小物体,可在水平绝缘轨道ox上运动,OR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正向.小物体以初速v0从位置x0沿Ox轨道运动,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作用,且f <qE.设小物体与墙壁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电量保持不变,求它在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绝缘圆环上带有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Q在环上均匀分布,现在环的顶部切去宽为d的一小段,d远小于2πR,求圆环剩余部分的电荷在环心处所产生的场强E.9,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已知Q、A、B、C在同一直线上,且E A=100N/C,E C=36N/C,B位于AC的中点,则B点的场强大小为___N/C.10,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荷量为4×10-9C的点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10-5N,则P点场强为______N/C,把放在P点的点电荷电荷量减为2×10-9C,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____N/C把该点电荷移走,P点的场强又为______N/C11,在真空中负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的P点,放一个q=-10-9的点电荷,测得所受电场力大小为10-6N 。
电场测试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分数:100 分 时间:100 分钟 参考常数:e= 1.60 X 10-19c, k= 9.0X 109Nm 2C -2、选择题(每题 4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 q 1、q 2、q 3固定在一直线上,q 2与q 3距离为q 1与q 2距离的2倍, 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量之比为( ) A . — 9 : 4 : — 36 B . 9 : 4 : 36 q 〔 q ? C . — 3 : 2 : — 6 D . 3 : 2 : 6 2.取一对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 A 和B ,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现在把 带正电荷的球 C 移近导体A ,如图,用手触摸一下 A ,放开手,再移去 C ,再把A 和B 分开,此时A 和B 上带电情况为( ) A . A 和B 都带负电 B . A 和B 不带电 C . A 带负电,B 不带电 D . A 和B 都带正电 3. 将一导体靠近正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正点电荷的电场无法穿透导体,所以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B .当导体内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结束后,导体即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C .达到静电平衡时,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电场,其场强必处处不为零 D .达到静电平衡前,导体未必为一等势体 4.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且相邻两等势面的差相等, 如上时, 能为 A . 16J 5. 如图,A 、B 两个等量正电荷位置固定,一个电子(重力忽略)沿飞至A 、B 连线的中点 A .加速度不断增大C .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E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G .电势能不断减小 6. 图中所示是一个正电荷在等势面 速度恰好为零, ( B . 10J C . 令 ) 6Jq 1 q 2 电上时具有动能20J ,它运动到等 也=0,那么该电荷的电势能为 4J 时, (^1 血 $3 D . 4J O ,则电子在此过程中( B .加速度不断减小 D .速度不断增大 F .电势能不断增大 H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电势 势面 其动 A 、B 中垂线自很远处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 C ,带电量为Q ,上极板带正电。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第二节电场第1课时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24分)1.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电场力的方向一致B.电场强度的大小总是跟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C.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跟电场强度的方向一致D.电荷在某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该点的电场强度越大2.在电场中某一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B.只有在该点放入电荷时,该点才有电场强度C.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定向右D.关于该点的电场强度,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及方向的物理量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成正比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有无试探电荷无关4.关于电场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受的电场力就越大D.顺着电场线移动电荷,电荷受电场力大小一定不变5.在图1-2-1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的是()图1-2-16.图1-2-2甲为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2-2A.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B.这个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C.点电荷q在A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大D.负电荷在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点切线方向Ba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横线上)7.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8.电场线是人们画出来,用来形象地描述的一簇曲线,实验虽然可以模拟电场线的形状,但电场线不是的,是一种假想线.9.电场线上每一点的与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始于延伸到;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始于终止于.10.电场线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不会也不会.11.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越稀疏的地方场强越.12.匀强电场中,各点场强的、都相同.匀强电场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电场.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20分)静止的带电粒子A、B在电场中的受力方向如图1-2-3所示.它们各带什么电荷?图1-2-314.(20分)图1-2-4是某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点.图1-2-4(1)哪一点电场最强,哪一点电场最弱?(2)画出各点电场强度的方向.(3)如果把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分别放在这三点,画出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第二节电场第1课时得分: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答案二、填空题7.第二节电场第1课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解析: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跟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跟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根据E=F/q知E跟F无关,仅跟电场本身有关,由F/q的比值决定.由F=qE知,电荷不同,受到的电场力不同.但电场强度却是定值,并不一定大.2.C3.AD4.C 解析: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越大,C正确.沿电场线方向,电场线不一定变密,也不一定变疏或不变,故B、D错.电荷受力可能与场强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A错.5.C 解析:电场强度相等,是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A选项中A、B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选项中A、B两点场强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C选项中两平行金属板间电场是匀强电场,故大小、方向相同;D选项中,A、B两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6.C 解析:负点电荷的电场线是自四周无穷远处从不同方向指向负电荷的直线,而甲图中的电场线是曲线,故A选项错.由于匀强电场的场强处处相等,它的电场线应该是疏密均匀且互相平行的直线,故B选项错.因为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结合题图甲可得E A>E B,又由F=qE得F A>F B,故C选项正确.因为B点的切线方向(即场强方向)如题图乙中的Ba方向,而负电荷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b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故D选项错.二、填空题7.有力的作用电场8.电场分布真实存在9.切线方向正点电荷无穷远处无穷远处负点电荷10.相交中断11.大小12.大小方向三、简答题13.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14.(1)B点电场最强,C点电场最弱.(2)如图1-1所示图1-1 图1-2(3)如图1-2所示。
高三物理上册同步测试试卷:电场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与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
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上册同步测试试卷,希望可以处置您所遇到的相关效果,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不时陪伴您。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要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元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元电荷实践上是指电子和质子自身B.一切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 = 1.6010-19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迷信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摩擦起电是由于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由于发生了新电荷B.摩擦起电是由于发生了新电荷,感应起电是由于电荷的转移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以下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在点电荷构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等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两点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D.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4.如下图,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用a、b、c和Ea、Eb、Ec区分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 A. B.EaEcC.a b=b cD.Ea = Eb = Ec5.两个半径相反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那么相互作用力能够为原来的( )A. B. C. D.6.如下图,M、N两点区分放置两个等量种异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接近N的一点,C为连线的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 ( )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7.将一正电荷从无量远处移向电场中M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9J,假定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量远处,电场力做功为7.010-9J,那么M、N两点的电势M、N 有如下关系 ( )A. M0B. N0C. N0D. M08.如下图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A经过A点向B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B与vA 方向相反,不计粒子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B.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C.粒子在A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在B点的速度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9.如下图,以O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绝缘润滑的细圆其环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圆环与坐标轴交点区分为a、b、c、d,空间有一与x轴正方向相反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在固定环上穿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可沿环做圆周运动。
《电场》同步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B.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C.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它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D.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2.下列选项中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是( ) A.电场强度 B.质点 C.点电荷 D.元电荷3.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放在P点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静电力越大D.P点的场强方向为正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4.真空中距点电荷(电荷量为Q)为r的A点处,放一个带电荷量为q(q≤Q)的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则A点的场强为( )A.FQB.FqC.kqr2D.kQr25.下列各图中,正确描绘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的是( )6.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1-2-6所示,质子在A、B两点受到电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 A和F B,则它们的关系是( )图1-2-6A.F A=F B B.F A>F BC.F A<F B D.无法比较7.如图1-2-7所示,为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线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2-7A.这是一个匀强电场B.a点场强一定比b点场强大C.a点场强可能比b点场强小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场强大小不能确定8.如图1-2-8所示,为某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A、B、C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2E、E、E,则( )图1-2-8A.该点电荷在A点的左侧B.该点电荷为正电荷C.B、C两点场强相同D.负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同9.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由图1-2-9可知,电场强度E A________E B(选填“>”或“<”).将一个正点电荷先后放在A、B两点,它所受的电场力F A________F B(选填“>”或“<”).图1-2-910.如图1-2-10所示的电场中,A点的电场强度E=2.0×104 N/C.将电荷量q=+2.0×10-8C的点电荷放在A点.图1-2-10(1)求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F的大小;(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F的方向.答案和解析1.答案BCD解析电荷间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相互作用的,所以不需要通过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故B正确;电场是一种物质,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与其它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故C正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2.答案BC解析电场强度采用了比值定义法,质点和点电荷忽略了物体或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理想化模型,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选项B、C正确,A、D 错误.3.答案CD解析电场强度是源电荷(产生电场的电荷)电场的属性,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A、B错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提供了通过试探电荷确定场强大小和方向的途径,如果已知E,则由E=Fq的变式F=qE,可以确定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故C、D正确.4.答案BD解析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得场强E=Fq,选项A错误,B正确;由库仑定律可得F=k Qqr2,所以场强E=Fq=kQr2,选项C错误,D正确.5.答案 D解析由等量异种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选项D正确.6.答案 B解析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可知,电场力F=qE.由图可知E A>E B,所以质子在A、B两点受到电场力的大小F A>F B,选项B正确.7.答案CD解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疏密,当然也就无法判断强弱.8.答案 A解析由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点电荷在A点的左侧,且为负电荷,选项A正确,B错误;场强是矢量,由题意可知B、C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但是它们的方向不同,选项C错误;负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9.答案>;>解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越密说明场强越大,所以E A>E.电场力F=qE,所以将一个正点电荷先后放在A、B两点,它所受的电场力BF>F B.A10.答案(1)4.0×10-4N(2)点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解析 (1)电场力F=qE=2.0×10-8C×2.0×104 N/C=4.0×10-4 N(2)正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同,所以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F的方向如答案图所示.。
电场答案例1-1、分析与解:题中所说C 与A 、B 反复接触之间隐含一个解题条件:即A 、B 原先所带电量的 总和最后在三个相同的小球间均分,则A 、B 两球后来带的电量均为3)(7Q Q -+=2Q 。
A 、B 球原先是引力,大小为:F=2222217.7rQ k r Q Q k r q q K == A 、B 球后来是斥力,大小为: 2222'2'1'42.2r Q k r Q Q k r q q K F === F ′F 74=,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减为原来的4/7. 例1-2、分析与解:若带同种电荷,设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则221r Q Q KF =,将两球接触后分开,放回原处后相互作用力变为:2221/4)(r Q Q K F +=,显然只有Q 1=Q 2时,才有F=F /,所以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若带异种电荷,设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则221rQ Q K F =,将两球接触后分开,放回原处后相互作用力变为:2221/4)(r Q Q K F -=,显然只有在21)223(Q Q ±=时,才有F=F /,所以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
例2-1分析与解:①先判定第三个点电荷所在的区间:只能在B 点的右侧;再由2r kQq F =,F 、k 、q 相同时Q r ∝∴r A ∶r B =2∶1,即C 在AB 延长线上,且AB=BC 。
②C 处的点电荷肯定在电场力作用下平衡了;只要A 、B 两个点电荷中的一个处于平衡,另一个必然也平衡。
由2r kQq F =,F 、k 、Q A 相同,Q ∝r 2,∴Q C ∶Q B =4∶1,而且必须是正电荷。
所以C 点处引入的点电荷Q C = +4Q.补充部分的答案:16Q/9;沿AB 方向、距A 、B 点电荷分别为40cm 、10cm 处例2-2、答案:A例3-1、分析与解:中学物理只讲到有关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公式和匀强电场场强的计算方法,本问题是求一个不规则带电体所产生的场强,没有现成公式直接可用,需变换思维角度。
电场基础训练一1.关于同一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B .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小C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D .电荷在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减小解析:电场是客观存在的,而电场线是假想的,A 错;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越强,B 错;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C 对;负电荷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D 错.2.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 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112F B.34F C.43F D .12F 解析:两带电金属球接触后,它们的电荷量先中和后均分,由库仑定律得:F =k 3Q 2r 2,F ′=k Q 2⎝⎛⎭⎫r 22=k 4Q 2r 2.联立得F ′=43F ,C 项正确. 3.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B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C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D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解析:在静电场中,电势沿着电场线逐渐降低,场强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场强的大小与电场线分布疏密有关,故A 项错误、C 项正确.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既与场强有关又与距离有关,B 项错误.场强为零的一点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间的电势差不一定为零,故电场力做功不一定为零,D 项错.4.将一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入电场中M 点,电场力做功W 1=6×10-9 J ,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 点移向无限远处,电场力做功W 2=7×10-9 J ,则M 、N 两点的电势φM 、φN ,有如下关系( ) A .φM <φN <0 B .φN >φM >0C .φN <φM <0 D .φM >φN >0解析:对正电荷φ∞-φM =W 1q ;对负电荷φN -φ∞=W 2-q.即φ∞-φN =W 2q .而W 2>W 1,φ∞=0,且W 1q 和W 2q 均大于0,则φN <φM <0,正确答案选C.5.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 从a 运动到c ,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 点电场强度E 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 点的切线)( )解析:由a 至c 的弯曲情况可知受力方向指向图中虚线的右下方,b 点的速度方向v b 如图,由a至c 速率递减可知受力方向如图中F ,α角大于90°,因为电荷为负,故场强方向应与F 反向,故D正确.6.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和E 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A.E P>E Q,φP>φQ B.E P>E Q,φP<φQ C.E P<E Q,φP>φQ D.E P<E Q,φP<φQ解析:从图可以看出P点的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大于Q点的密集程度,故P点的场强大于Q点的场强,因电场线的方向由P指向Q,而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P点的电势高于Q点的电势,故A项正确.7.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所示.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A.4 VB.8 VC.12 V D.24 V解析:连接bd,因U bd=20 V,可将bd等分为5份,找到4个等分点e、f、g、h,由于φe=20 V,a、e等势,由对称关系可知h点与c点电势相等,即φc=8 V.8.如图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在物块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B.物块受到的库仑力不做功C.两个物块的机械能守恒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解析:两物块之间的库仑力对两物块均做正功,电势能减少,A对、B错;两物块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先增后减,故机械能不守恒,C错;物块先加速后减速,故库仑力先大于摩擦力,但随着距离的增大,库仑力逐渐减小,故后阶段摩擦力大于库仑力,D错.9.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a到b的电流B.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b到a的电流C.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出现电流D.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F是不变的解析:F向上压膜片电极,使得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增加,又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电容器继续充电.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10.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面积为S,电容为ε0S/d,其中ε0是常量.对此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A.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变大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变C.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D.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减小解析:①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两板间电压U,有C=Q/U、C=ε0S/d、两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E=U/d,可得E=Q/(ε0S).②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容器电荷量Q不变,则E不变.根据C=ε0S/d可知d增大、C减小,又根据C =Q /U 可知U 变大.11.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1,板间场强为E 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 ,板间距变为12d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2,板间场强为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U 2=U 1,E 2=E B .U 2=2U 1,E 2=4E 1C .U 2=U 1,E 2=2E 1D .U 2=2U 1,E 2=2E 1解析:U 1=Q C ,E 1=U 1d .当板间距变为12d 时,由C =εS 4πkd 可知电容变为2C ,而带电荷量也变为2Q ,故U 2=2Q 2C=U 1,E 2=U 212d =2U 1d =2E 1,故C 选项正确. 1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 的区域内,在O 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 .a 、b 、c 、d 、e 、f 为以O 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 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 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a 点的电势等于f 点的电势C .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D .将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a 点移动到c 点电势能的变化量一定最大解析:b 、d 两点的场强为+Q 产生的场与匀强电场E 的合场强,由对称可知,其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 错误;a 、f 两点虽在+Q 的同一等势面上,但在匀强电场E 中此两点不等势,故B 错误;在bedf 面上各点电势相同,点电荷+q 在bedf 面上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C 错误;从a 点移到c 点,+Q 对它的电场力不做功,但匀强电场对+q 做功最多,电势能变化量一定最大,故D 正确.13.沿着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方向移动正电荷的过程中:( A )A 、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B 、电场力对电荷不做功C 、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D 、电势能增加14.下列带电粒子均从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经过相同的电势差U 后,哪个粒子获得的速度最大:( A )A 、质子HB 、氘核HC 、 粒子HeD 、钠离子Na +15.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 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运动轨迹如图3中虚线abc 所示,图中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
课外作业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姓名郎燕茹1.在原子物理中,常用元电荷作为电荷量的单位;元电荷的值为e=C;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为;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荷量,或是它们电荷量的;2.某同学想知道塑料梳子梳头之后带什么电,做了一个小实验:把梳过头的塑料梳子,靠近带有负电荷的静电计的金属球不接触,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变得更大;这说明梳子带电;3.某个物体所带的电荷量的值不可能是A .2×10-19CB .×10-20CC .×10-19CD .6×10-6C4.绝缘细线的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只轻质小球a ,a 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端有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均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球带电,则A .a 、b 之间不发生静电相互作用B .b 立即把a 排斥开C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D .b 将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5.关于点电荷,正确的说法是A .只有体积很小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视为点电荷C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与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静电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便可看作点电荷D .一切带电体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视为点电荷6.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量为×10-8C,另一个带电量为×10-8C,将两球接触后再分开,让它们相距6cm .设两小球均可看作点电荷,则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N,是________力填“吸引”或者“排斥”.7.两只相同的金属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的电量大小之比为1:7,将它们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则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可能变为原来的A .4/7B .3/7C .9/7D .16/78.如图所示,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质量分别为m 1、m 2,带有同种电荷,电量分别为q 1、q 2,将它们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悬于同一点O,由于静电斥力,当两球静止时,它们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则可能有 A .m 1=m 2,q 1=q 2B .m 1=m 2,q 1≠q 2C .m 1≠m 2,q 1=q 2D .m 1≠m 2,q 1≠q 2 9.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塑料梳子和头发都会带电;这是因为A .摩擦创造了电荷B .静电感应创造了电荷C .电子在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D .质子在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 10.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1×10—8C,另一个带电—5×10—8C,将两球接触后再分开,这两个金属小球的电荷量分别为和 ;a b Om 1, q 1, q 2,m 211.两个用绝缘细线悬挂的纸球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静止时的情景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图中若左球带正电,则右球一定带负电B .甲图中可能有一个球不带电C .乙图中若左球带正电,则右球一定带负电D .乙图中可能有一个球不带电12.如图所示,在做感应起电的实验中,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指针发生了偏转;关于金属球和指针带电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金属球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B .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C .金属球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D .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带正电13.验电器带有少量正电荷,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将带大量负电荷的绝缘棒从远处缓慢移近验电器的金属球,但不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先减小再增大;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课外作业库仑定律姓名郎燕茹1.库仑定律公式221rq q k F 的适用条件是:⑴⑵. 2.在真空中,电荷量分别是×10—6C 和×10—6C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100 cm,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是N;3.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带的电荷量分别是—2Q 和+4Q;让它们相互接触,然后分开,两球的电荷量分别变为和;4.关于点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点电荷也叫元电荷B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做点电荷C .只有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做点电荷D .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大的带电体未必不能看做点电荷 5.已知点电荷甲的电荷量是点电荷乙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对乙的库仑力大小是乙对甲的库仑力大小的2倍B .乙对甲的库仑力大小是甲对乙的库仑力大小的2倍C .若把两个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甲对乙的库仑力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D .若把两个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间距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不变6.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带电小球甲和乙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若它们的电荷量关系是q 甲=2q 乙,质量关系是m 甲=3m 乙,则它们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甲,a 乙等于 A .1:3B .1:2 C .6:1D .1:67.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a 、b 、c 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b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大于a 所带的电荷量,则a 、b对c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能是 A .F l B .F 2 C .F 3D .F 48.三个金属小球a 、b 、c 完全相同,其中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另一个不带电;现在将a 与b 接触,然后分开一定距离rr 远大于小球半径后,发现a 、b 之间存在静电斥力,大小为F; ⑴某同学说c 肯定带电,你是否同意 请说明理由;⑵接着移走a,把b 与c 接触,再分开一定的距离r,求b 、c 之间的静电力大小;9.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它们间的距离及电量之间关系的物理规律B .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C .当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趋向于零时,则它们间的库仑力趋向于无穷大D .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均是平方反比律 10.相距为L 的点电荷A、B 的带电量分别为+4Q 的-Q ,要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均能处于静止状态,求点电荷C 的带电量Q C 和放置位置.11.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正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1、Q 2,且Q 1>Q 2,点电荷q 置于Q 1、Q 2连线上的某一点时,所受静电力的合力恰好为零,则A .q 一定是正电荷B .q 一定是负电荷C .q 离Q l 较远D .q 离Q 2较远高二物理课外作业电场强度一姓名郎燕茹1.电荷量为—×10—12C 的点电荷置于电场中的P 点,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为×10—6N,方向向右,则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填“向右”或“向左”;若把P 点的电荷换成电荷量为+×10—12C 的点电荷,则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填“向右”或“向左”;若移去P 点的电荷,则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真空中有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固定在A 点;在与A 点相距为r 的B 点,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填“指向”或“背离”A 点;在与A 点相距为3r 的C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若A 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一3Q,则C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填“指向’,或“背离”A 点;若移去A 点的电荷,则C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3.库仑定律公式221rq q k F =可以写成122)(q rq k F =或221)(q rq k F =;这里22rq k 表示,21r q k 表示4.试探电荷应该具有A .足够小的比荷B .足够小的电荷量C .足够小的体积D .足够小的质量 5.下列对公式E=F/q 的理解正确的是A .公式中的q 是场源电荷的电荷量B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电场力F 成正比,与电荷量q 成反比C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q 无关D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的方向与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F 的方向一致 6.下列关于公式2r Q kE =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公式中的Q 是场源电荷的电荷量B .公式中的电场强度E 与电荷量Q 无关C .真空中电荷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壳,在球外离球心为r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r Q k E =D .真空中电荷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壳,在球内离球心为r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r Q k E = 7.电荷量为q 1的点电荷置于真空中,电荷量为q 2的试探电荷放在与q l相距为r 的P 点时,受到的静电力为F,则q 1在P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等于A .1q F B .2q F C .21rq kD .22rq k8.如图所示,A 为竖直放置的圆形金属板,半径为r,带有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半径可忽略,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 点,小球静止时与金属板的圆心相距3r,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45o ;求小球所在处电场强度的大小;高二物理课外作业电场强度二姓名郎燕茹1.电场线越密,表示电场越填“强”或“弱”;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与电场方向填“垂直,,或“一致”;2.四位同学用电场线描绘一个负点电荷的电场,其中两条电场线分别如下图所示,其中合理的是 3.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是电荷运动的轨迹,因此两条电场线可能相交B .电荷在电场线上会受到电场力,在两条电场线之间的某一点不受电场力C .电场线是为了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不是电场中真实存在的线D .电场线不是假想的东西,而是电场中真实存在的物质4.如图所示,A 、B 、C 三点的连线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是直角;在B 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测得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保留B 点的电荷,再在C 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一Q 的点电荷,则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 A .0B .EC .2ED .2E5.真空中有一个点电荷A,若在与A 相距为r 处放置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F;现在移走试探电荷,则在与A 相距为2r 处的电场强度为多大6.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分别为+2Q 和一3Q,相隔一定距离;若用E 1和E 2分别表示这两个电荷在同一点产生的场强大小,则在两个电荷所在的直线上,除无限远之外,E 1=E 2的点有个,合场强为零的点有个;7.A 、B 两个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Q A =+5×10—8C,Q B =—5×10—8C;现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把它们悬挂在水平天花板的下面,悬点相距5 cm;为了使悬线保持竖直如图所示,可在水平方向加上一个匀强电场;求所加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8.图甲所示,在一个点电荷Q的电场中,Ox坐标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A、B两点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为2.0m和5.0m.;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方向都跟x轴的正方向相同,静电力的大小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中直线a、b所示;已知放在A点的电荷带正电,放在B点的电荷带负电;⑴求B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⑵试判断点电荷Q的电性,并说明理由;⑶说出点电荷Q的坐标;高二物理课外作业电势能和电势一姓名郎燕茹1.电荷量为—2.0×10—16C的点电荷,在电场中P点具有—6.0×10—16J的电势能,P点的电势是V;如果换成电荷量为+3.0×10—16C的点电荷,仍置于P点,则P点的电势是V,这个点电荷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是J;如果移走P点的电荷,则P点的电势是V;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电势B.电势能C.电场强度D.电功3.关于把正电荷从静电场中电势较高的点移到电势较低的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荷的电势能增加B.电荷的电势能减少C.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D.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正电荷,电势能一定增加B.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正电荷,电势能一定减少C.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负电荷,电势能一定减少D.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负电荷,电势能一定增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两个同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B.把两个同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C.把两个异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D .把两个异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6.下列于电势的定义式φ=E P /q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放在该点的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成正比B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放在该点的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C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该点是否有电荷、电荷的正负及电荷量的大小无关D .放人电场中某点的电荷不同,电势能也不同,但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保持不变7.一个负电荷由A 点射入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到达B 点;在此过程中,这个负电荷的速度越来越小,由此可知A .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B .电荷的电势能越来越小C .电势φA >φBD .电势φB >φA8.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中电场强度相等的点电势也一定相等B .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电场强度也一定相等C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电势升高的方向D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电势降低的方向 9.如图所示,一条电场线上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φB ,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E A 一定大于E B B .φA 一定大于φB C .E A 可能等于E B D .φA 可能等于φB10.到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固定于a 、b 两点,将一个正点电荷q 沿着a 、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从无限远处一直移到a 、b 连线的中点,在此过程中 A .q 的电势能逐渐增大B .q 的电势能逐渐减小C .q 受到的电场力一直在增大D .q 受到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11.有一个电荷量q=×10-6C 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时,克服静电力做了×10-4J 的功;从B 点移至C 点时,静电力对电荷做了×10-4J 的功;设B 点的电势为零;求A 、C 两点的电势φA 和φB ;高二物理课外作业电势能和电势二姓名郎燕茹AB1.电场线填“垂直”或“平行”于等势面,并从电势较填“高”或“低”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填“高”或“低”的等势面;2.如图是点电荷Q 所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 、B 是电场线上的两点;由图可知,Q 所带电荷为电荷;若取A 点的电势为零,则B 点电势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若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B 点电势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若把同一个负电荷分别置于A 、B 两点,则它在点时电势能较大; 3.A 、B 是匀强电场中相距为L 的两点,已知场强大小为E,A 、B 连线与电场线垂直;若将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沿直线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W 1=;若将这个电荷沿着以AB 为直径的圆弧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W 2=;4.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在a 点时的电势能等于在b 点时的电势能,则A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B .a 、b 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C .该点电荷一定沿着等势面运动D .电场力做的总功一定为零5.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由于相互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两球的A .机械能逐渐增大B .电势能逐渐增大C .速度逐渐增大D .加速度逐渐增大 6.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 、B 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势ϕA >ϕB ,场强E A >EB B .电势ϕA <ϕB ,场强E A <EBC .将+q 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正功D .将一q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时具有的电势能E A >EB 7.关于电势与电势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也越大B .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它的电量越大,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C .在正点电荷电场中的任一点处,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D .在负点电荷电场中的任一点处,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EB A8.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从一个固定的点电荷附近飞过,运动轨迹如图中的实线所示,箭头表示粒子运动的方向;图中虚线表示点电荷电场的两个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B B .A 、B 两点的电势关系是φA <φB C .粒子在A 、B 两点时的动能关系是E kA <E kB D .粒子在A 、B 两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A <a B9.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分别固定于a 、b 两点,将另一个正点电荷q 沿着a 、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从无限远处移到a 、b 连线的中点,在此过程中 A .电场力对q 一直做负功B .电场力对q 一直做正功C .q 受到的电场力一直在增大D .q 受到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10.如图所示,A 、B 两点位于真空中同一条竖直的电场线上一个带负电的微粒从A 点由静止释放,微粒沿电场线下落,到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微粒受到的重力可以忽略B .微粒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电势能小C .这条电场线的方向向下D .这条电场线上电场强度处处相同高二物理课外作业电势差姓名郎燕茹1.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A 点的电势фA =,则B 点的电势фB =,B 、A 两点的电势差U BA =;2.一个电子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10-17J,则这两点的电势差U ab =V;若将电荷量为×10-17C的正点电荷从b 移到a,则电场力做功W=J; 3.在静电场中,若取不同的点作为零电势的参考点,则A .某点的电势可能不同B .某点的电势不会改变C .两点间的电势差可能不同D .两点间的电势差不会改变 4.电子伏eV 可以作为下列哪个些物理量的单位A .电势差B .功C .电势能D .电荷量5.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W,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若让电荷量为2Q 的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则 A .电场力做功仍为WB .电场力做功为2WC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仍为UD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2 6.下列关于U AB =W AB /q 和W AB =qU AB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中的A 、B 两点的电势差和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 成反比B .在电场中A 、B 两点间移动不同的电荷,静电力做的功W AB 和电荷量q 成正比C .U AB 与q 、W AB 无关,甚至与是否移动电荷都没有关系D .W AB 与q 、U AB 无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有关7.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在电场中电势差为200V 的A 、B 两点间移动某电荷,静电力做功,则该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为;8.电场中A 点电势为80V,B 点电势为一20V,C 点电势为80V;把q=—×10一6C 的电荷从B 点移到C点时,静电力做功为;从C 点移到A 点时,静电力做功为;9.一电荷量为×10一8C 的点电荷,在电场中M 点时的电势能为×10一6J,把它移到N 点时静电力做功8×10一6J,则它在N 点的电势能为,M 、N 两点间电势差U MN 为; 10.正电荷在电场中沿某一电场线从A 到B,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A .静电力的大小不断变化B .静电力的大小保持不变C .电荷的电势能保持不变D .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变化11.一个带正电的质点,其电荷量q=×10一9C,在静电场中由a 点移到b 点;在此过程中,除了静电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10一5J,质点动能增加了×10一5J;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U ab 为 A .一×104VB .×104VC .×104VD .×104V12.将电荷量为×10一8C 的正点电荷从无限远处无限远处电势为零移到电场中A 点,要克服静电力做功×10一6J;若把该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B 点,需克服静电力做功×10一6J;求:⑴求该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⑵A、B两点的电势差;⑶求把电荷量为×10一5C的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时静电力做的功;13.真空中有一对平行的水平金属板,两板间距为4.0 cm,电压保持100V不变;不带电的质量为0.10g的小颗粒从平行金属板的中点自由下落,与下极板碰撞,碰撞时没有动能损失,并从下极板获得电荷;小颗粒至少获得多少电荷量才能上升到上极板g取10m/s2高二物理课外作业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姓名郎燕茹1.公式U A B=Ed的适用条件是A.只适用于真空中的匀强电场B.适用于匀强电场C.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D.适用于点电荷的电场2.下列单位可以作为电场强度单位的是A.N/VB.V/NC.V/mD.m/V3.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任意取两点A、B,测得它们的间距为d,则它们的电势差U A B可能等于A.0B.Ed/2 C.EdD.2Ed4.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场强E=2×102N/C,a、b、c、d四点的连线构成一个矩形,ab边与电场线平行,且ab=3 cm,bc=2 cm,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V,b、c两点的电势差为V;若将电荷量q=5×10-8C的点电荷沿矩形abcd移动一周,电场力做功J;5.在电压为300V的两块水平的平行金属板中间,一个带电小球恰好能静止;若将电压降到60V,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的加速度为rn/s2;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场强E=2000V/m,A、B两点相距10cm,AB连线与电场线的夹角为60o,则电势差U A B=V;7.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A、B是电势差为U的两个等势面,间距为d;若在P点放一个电荷量为一Q的点电荷,将使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这一点的位置在P点的方,与P相距;8.匀强电场中三个水平等势面的电势如图所示,A、B两点相距5cm,θ=53o,一个电荷量为—4×10-6C的微粒在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直线AB做匀速运动,求此微粒的质量取g=10m/s2;9.如图所示,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已知a、b两点相距4cm,b、c相距10cm,ab与电场线平行,bc与电场线成60o角;将电荷量为+2×10-8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2×10-6J;求:⑴a、b两点电势差;⑵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⑶a、c两点的电势差;10.科学测试表明,地球表面附近的空中存在垂直于地面的电场,从地面开始,每升高10m,电势约升高1000V;根据这些资料,试判断地球带什么电荷,估算地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如果把地球看做电荷均匀分布于表面的球体,那么地球所带的电荷量约是多少地球半径为×106m1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的A、B、C三点连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所在平面与电场平行,∠A 为直角,∠B=30o,边长AB=0.20m;将一电荷量为一×10-8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做功×10-6J;将另一个电荷量为一×10-8C的点电荷从C点移到A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10-6J;取B点的电势为零,求:⑴A点的电势和C点的电势;⑵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高二物理课外作业静电现象的应用姓名郎燕茹1.在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A.其外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电场方向都与该点的表面垂直B.其外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电场方向都与该点的表面平行C.自由电荷仍会发生定向移动D.自由电荷不再发生定向移动2.把一根银筷子放人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银筷子与匀强电场平行;当银筷子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沿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银筷子左端电势较高B.因为银筷子左端带有正感应电荷,所以银筷子左端电势较高C.因为银筷子右端带有正感应电荷,所以银筷子右端电势较高D.因为银筷子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银筷子两端电势一样高3.如图所示,导体A在电荷q的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则A.电荷q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强处处为零B.导体A的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强处处为零C.所有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处处为零D.在导体内部任意一点,电荷q产生的场强与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当带电云朵从避雷针的上面飘过时A.避雷针的尖端会感应出同种电荷B.避雷针的尖端会感应出异种电荷C.避雷针的尖端容易发生放电D.避雷针的尖端会推斥云朵,避免发生放电现象5.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空心金属球壳外面放置一个正电荷;A、B、C三点分别位于球壳外部、球壳实体中和球壳空腔内;当球壳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但A点的电势等于B点的电势B.B点的场强大于C点的场强,但B点的电势等于④C点的电势C.由于静电屏蔽,C点的场强等于零,但A点的场强不等于零D.由于静电感应,球壳内表面带正电,但C点的场强等于零6.空心金属球壳所带的总电荷量为零,但球心位置有一个正电荷;下图画出了静电平衡时球壳及其内、外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电场同步测试( 1— 3 节)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能够为任意实数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C .物体带电+ 1.60 ×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 1.0 ×1010 个电子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 ×10-19C2.以下列图,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乙甲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够带电3.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掠过的硬橡胶棒, 都能吸引轻小物体,正确的选项是:( )A. 被摩掠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必然带上了电荷B. 被摩掠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必然带有同种电荷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必然是带电体D. 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不是带电体A4.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以下列图,当一个金属球 A 凑近验电B器上的金属球 B 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A .金属球 A 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 A 必然带正电C .金属球 A 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 A 必然带负电5.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凑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 可判断()A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B.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C.验电器必然带正电D.验电器必然带负电6.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觉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觉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觉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觉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7.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能能是以下值中的()A. 2.4 10×-19CB.-6.4 10×-19CC.-1.6 10×-18 CD.4.0 ×10-17C8.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A.真空中两个带电球体间的互相作用B.真空中任意带电体间的互相作用C.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互相作用D.真空中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则可应用库仑定律9.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 7,相距为r, 两者互相接触后在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为原来的(A. 4/7 B. 3/7)C. 9/7D. 16/710.A、B 两个点电荷间距离恒定,A.可能变大C.必然不变当其他电荷移到A、B周边时,B.可能变小D.不能够确定A、B 之间的库仑力将[]11.两个半径均为1cm 的导体球,分别带上+Q和- 3Q的电量,两球心相距90cm,互相作用力大小为F,现将它们碰一下后,放在两球心间相距3cm处,则它们的互相作用力大小变为()A.3000F C .900FBD.1200F.无法确定12.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A. q 必然是正电荷B. q 必然是负电荷C. q 离 Q2比离 Q1远D. q 离 Q2比离 Q1近Q1> Q2,点电荷q 置于Q1、 Q2连线上某13.如图 1 所示,用两根绝缘丝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不带电的小球丝线受的力分别为T A、T B;若是使 A 带正电,A 和B,此时,上、下14.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B.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会订交C.电场线是人们假设的,用以形象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客观上其实不存在D.电场线是始于正电荷或无量远,止于负电荷或无量远15.在真空中一匀强电场,电场中有一质量的2A. 场强方向水平向左B.6C. 场强的大小是5× 10 N/CD.0.01g ,带电荷量为 -1 × 10-8 C的尘埃沿水平)场强的方向竖直向下3场强的大小是5× 10 N/C16.如图 1-2-3 所示, M、N 是某个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在线上静止释放一个自由的负电荷,它将沿电场线向N 点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O点由)M o N图 1-2-3A.电场线由 N指向 M,该电荷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B.电场线由 N指向 M,该电荷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不能够确定C.电场线由M指向N,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D. 电场线由 N 指向 M,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17.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 q ()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 F 是检验电荷所碰到的力,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C.场强的方向与 F 的方向相同D.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18. A 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 A 点放一电量为q 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 E,则()A .若在 A 点换上- q,A 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B.若在 A 点换上电量为2q 的电荷, A 点的场强将变为2EC.若在 A 点移去电荷q, A 点的场强变为零D. A 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 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没关高一班姓名:座号:电场同步测试1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72分)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二、填空题(每空 5 分,共15 分)19.将必然量的电荷Q,分成电量q、 q'的两个点电荷,为使这两个点电荷相距r 时,它们之间有最大的互相作用力,则q 值应为.20.如图 3 所示,把质量为0.2 克的带电小球 A 用丝线吊起,若将带电量为4× 10-8库的小球 B 凑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cm 时,丝线与竖直夹角为45°,此时小球 B 碰到的库仑q A=.力 F=,小球A带的电量三、计算题(13 分)21.以下列图,绝缘细线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连接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要使带电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а角,可在空间加一匀强电场则当所加的匀强电场沿着什么方向时可使场强最小?这时细线中的张力多大?电场强度同步测试 1 参照答案一、选择题:(不定项,每题 4 分,共 72 分)123456789 BCD AC AD AC C D A CD CD 101112131415161718C D D BC BCD B B B D二、填空题19. Q/220. 2× 10-3N,- 0.5 × 10-8C三、计算题 :21. 答案 : 小球碰到重力 G、绳的拉力 T、电场力 F 三个力作用,依照平衡条件可知,拉力 T 与电场力 F 的合力必与重力 G等值反向因为拉力 T 的方向确定, F 与 T 的合力确定,由矢量图可知,当电场力 F 垂直悬线时最小 , 场强也最小 .此时绳中张力T=mgcosа。
高中物理第2节电场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在电场中某点放入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时,测得该点的场强为E ,若在同一点放入电荷量q ′=-2q 的负电荷时,测得场强为E ′,则有( ) A.E ′=E ,方向与E 相反 B.E ′=2E ,方向与E 相同 C.E21E =',方向与E 相同D.E ′=E ,方向与E 相同2,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荷量的数值均为q,相距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场强为( ) A.0B.2r 2kqC.2r 4kqD.2r 8kq3,电场中有一点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放在P 点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 点的场强减半 B 、若P 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 点场强为零C 、P 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 点所受电场力越大D 、P 点的场强方向为检验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4,在电场中A 点放一个电量q = -2⨯10-8库仑的电荷,受到电场力大小为6 10-6牛顿,则该力的方向跟A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 ,A 点电场强度大小为 N/C 。
如果在A 点放一个q '=+4⨯10-8库仑的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N ,方向跟A 点电力线的方向相 。
如果拿走电荷 则A 点电场强度大小为 N/C 。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带电荷-q的小物体,可在水平绝缘轨道ox上运动,OR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正向.小物体以初速v0从位置x0沿Ox轨道运动,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作用,且f<qE.设小物体与墙壁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电量保持不变,求它在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6,现有一束带同种等量电荷的不同离子,组成的离子流,从同一点以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当飞出电场后在荧光屏上形成一个亮点,则()A.离子进入电场的初速度相同 B.离子进入电场的初动量相同C.离子进入电场的初动能相同 D.离子必须经同一加速电场加速7,在真空中有A、B两个小球,相距10cm,A球带电量为Q1=12×10-9C,B 带电量为Q2=3×10-9C,在它们的连线上放一带电小球C,正好使三个球都处于平衡状态,问小球C带的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它的电量多大?8,关于电场强度E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B.根据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F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C.E是矢量,与F的方向一致;D.公式E=kQ/r2对任何电场都适用。
第1章静电场第0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能准备]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电,获得电子的带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能,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m q .电子的比荷为kg C m e e /1076.111⨯=. [同步导学]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都带电的是 (图1—1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D.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故A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后不显电性,故B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性的电荷,故C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故D错误.3.“中性”和“中和”的区别“中性”和“中和”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示电性,表现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两个带等量(或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相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抵消(或部分抵消),最后都达到中性(或单一的正、负电性)状态的一个过程.[同步检测]1、一切静电现象都是由于物体上的引起的,人在地毯上行走时会带上电,梳头时会带上电,脱外衣时也会带上电等等,这些几乎都是由引起的.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不是带电体3.如图1—1—2所示,在带电+Q的带电体附近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移走,再把A、B分开,则A 电,B 电;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Q,则 A 电,B 电.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斥力作用下,同种电荷有尽量的趋势,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且在引力作用下有尽量的趋势.5.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1—1—3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图1—1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C.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判断()A.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B.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C.验电器一定带正电D.验电器一定带负电7.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8.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电荷A,和一个能拆分的导体B,没有其他的导体可供利用,你如何能使导体B带上正电?9.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 2.4×10-19CB.-6.4×10-19CC.-1.6×10-18C-17C 10.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先与球A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与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q B= ,q C= .[综合评价]1.对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B.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将一个物体中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D.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2.如图1—1—4所示,当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绝缘金属导体AB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图1—1—4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4.如图1—1—5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 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 ,B 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时金属箔片带 电;若在带电棒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 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 ,这时B 的金属箔片也能张开,它带 电.图1—1—55.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底座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1—1—6所示,现使b带电,则:A. 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 b将吸引a,吸在一起不放开C. b立即把a排斥开D. 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图1—1—66.5个元电荷的电荷量是 C,16C电荷量等于个元电荷的电荷量.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910-C,QB =–3.2×910-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多少库仑?此后,小球A、B各带电多少库仑?8.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3×10-3C的正电荷,小球B带有-2×10-3C的负电荷,小球C不带电.先将小球C 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再将小球B与小球C接触然后分开,试求这时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能准备]答案:1. 正负 2.(1)正负(2)异同(3)一部分电荷 3. 创造消失保持不变[同步检测]答案:1.带电摩擦 2.AD 3.不带不带负正 4 .远离靠近 5.AC 6.C 7.D 8.电荷A靠近导体B时,把B先拆分开后把电荷A移走,导体B靠近电荷A的一端带正电9.A 10. 5×10-6C 7.5×10-6C 7.5×10-6C[综合评价]答案:1.BC 2.B 3.B 4.正负 5.D 6. 8×10-19C 10207.(1) 4. 8×10-9C (2) 1.6×10-9C1.6×10-9C 8. 1.5×10-3C –2.5×10-4C –2.5×10-4C同步导学第1章静电场第02节库仑定律[知能准备]1.点电荷:无大小、无形状、且有电荷量的一个点叫.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2.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3.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 221r q q k ; 其中q 1、q 2表示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 表示它们的距离,k 为比例系数,也叫静电力常量,k = 9.0×109N m 2/C 2.[同步导学]1.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问题中,只有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它们自身的线度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方可视为点电荷.一个带电体能否被视为点电荷,取决于自身的几何形状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的比较,与带电体的大小无关.2.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真空中(干燥的空气也可)的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也可适用于两个均匀带电的介质球,不能用于不能视为点电荷的两个导体球.例1半径为r 的两个相同金属球,两球心相距为L (L =3r),它们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 ,则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FA .带同种电荷时,F <22L q kB .带异种电荷时,F >22Lq kC .不论带何种电荷,F =22Lq k D .以上各项均不正确解析:应用库仑定律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其条件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两带电金属球靠得较近时,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两球所带电荷的“中心”偏离球心,在计算其静电力F 时,就不能用两球心间的距离L 来计算.若两球带同种电荷,两球带电“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L ,如图1—2—1(a )所示,图1—2—1 图1—2—2则F < 22Lq k ,故A 选项是对的,同理B 选项也是正确的.3.库仑力是矢量.在利用库仑定律进行计算时,常先用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求得库仑力的大小;然后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来确定库仑力的方向.4.系统中有多个点电荷时,任意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从库仑定律,计算多个电荷对某一电荷的作用力应先分别计算每个电荷对它的库仑力,然后再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矢量和.例2 如图1—2—2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荷量的大小比b 的小.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 .F 1B .F 2C .F 3D .F 4解析:根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规律,确定电荷c 受到a 和b 的库仑力方向,考虑a 的带电荷量大于b 的带电荷量,因为F b 大于F a ,F b 与F a 的合力只能是F 2,故选项B 正确.例2 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可看作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带电荷量分别是q 1和q 2,用绝缘线悬挂后,因静电力而使两悬线张开,分别与铅垂线方向成夹角θ1和θ2,且两球同处一水平线上,如图1—2—3所示,若θ1=θ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q 1一定等于q 2B.一定满足q 1/ m 1=q 2/ m 2C.m 1一定等于m 2D.必须同时满足q 1=q 2, m 1= m 2图1—2—3解析: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可用平衡条件去分析.小球m 1受到F 1、F 、m 1g 三个力作用,建立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2—4所示,此时只需分解F 1.由平衡条件得: 所以 .21211gr m q kq tg =θ 同理,对m 2分析得:.22212gr m q kq tg =θ 图1—2—4因为21θθ=,所以21θθtg tg =,所以21m m =. 可见,只要m 1= m 2,不管q 1、q 2如何,1θ都等于2θ.所以,正确答案是C.讨论:如果m 1> m 2,1θ与2θ的关系怎样?如果m 1< m 2,1θ与2θ的关系又怎样?(两球仍处同一水平线上) 因为.21211gr m q kq tg =θ .22212gr m q kq tg =θ 不管q 1、q 2大小如何,两式中的221gr q kq 是相等的.所以m 1> m 2时,1θ<2θ, m 1< m 2时,1θ>2θ.5.库仑定律给出了两个点电荷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库仑力毕竟也是一种力,同样遵从力的合成和分解法则,遵从牛顿定律等力学基本规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共点力的平衡等力学知识和方法,在本章中一样使用.这就是:电学问题,力学方法.例3 a 、b 两个点电荷,相距40cm ,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且q 1=9 q 2,都是正电荷;现引入点电荷c ,这时a 、b 、c 三个电荷都恰好处于平衡状态.试问:点电荷c 的性质是什么?电荷量多大?它放在什么地方? 解析:点电荷c 应为负电荷,否则三个正电荷相互排斥,永远不可能平衡.由于每一个电荷都受另外两个电荷的作用,三个点电荷只有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 在a 、b 之间才有可能都平衡.设c 与a 相距x ,则c 、b 相距(0.4-x),如点电荷c 的电荷量为q 3,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列平衡方程:a 平衡: =2214.0q q k231xq q k b 平衡: .)4.0(4.0232221x q q k q q k -= c 平衡: 231xq q k=.)4.0(232x q q k - 显见,上述三个方程实际上只有两个是独立的,解这些方程,可得有意义的解: x =30cm所以 c 在a 、b 连线上,与a 相距30cm ,与b 相距10cm . q 3=12161169q q =,即q 1:q 2:q 3=1:91:161(q 1、q 2为正电荷,q 3为负电荷)例4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C ,A 带电荷量7Q ,B 带电荷量﹣Q ,C 不带电.将A 、B 固定,然后让C 反复与A 、B 接触,最后移走C 球.问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解析: C 球反复与A 、B 球接触,最后三个球带相同的电荷量,其电荷量为Q′=3)(7Q Q -+=2Q . A 、B 球间原先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77222221r kQ rQ Q k r Q Q k =⋅= A 、B球间最后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kQ′1Q′2/r 2=222/4/22r kQ r Q Q k =⋅⋅即 F′= 4F /7.所以 :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4/7.点评: 此题考查了中和、接触起电及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等内容.利用库仑定律讨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时,通常不带电荷的正、负号,力的方向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来判断.如图1—2—5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的A 、B 两点分别放置质量为m 和2m 的两个点电荷Q A 和Q B .将两个点电荷同时释放,已知刚释放时Q A 的加速度为a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电荷未相遇),Q B 的加速度也 为a ,且此时Q B 的速度大小为v ,问: (1) 此时Q A 的速度和加速度各多大?(2) 这段时间 内Q A 和Q B构成的系统增加了多少动能? 解析:题目虽未说明电荷的电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两点电荷间的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牛顿第三定律).两点电荷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增大).对Q A 和Q B 构成的系统来说,库仑力是内力,系统水平方向动量是守恒的.(1) 刚释放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1,则:F 1= m a .当Q B 的加速度为a 时,作用力大小为F 2,则:F 2=2 m a .此时Q A 的加速度a′=.222a mmam F == 方向与a 相同. 设此时Q A 的速度大小为v A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A =2 m v ,解图13—1得v A =2 v ,方向与v 相反.(2) 系统增加的动能 E k =kA E +kB E =221A mv +2221mv =3m 2v6.库仑定律表明,库仑力与距离是平方反比定律,这与万有引力定律十分相似,目前尚不清楚两者是否存在内在联系,但利用这一相似性,借助于类比方法,人们完成了许多问题的求解. [同步检测]1.下列哪些带电体可视为点电荷A .电子和质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B .在计算库仑力时均匀带电的绝缘球体可视为点电荷C .带电的细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视为点电荷D .带电的金属球一定不能视为点电荷 2.对于库仑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凡计算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以使用公式F =221rq q k; B .两个带电小球即使相距非常近,也能用库仑定律C .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不论它们的电荷量是否相同,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D .当两个半径为r 的带电金属球心相距为4r 时,对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大小,只取决于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3.两个点电荷相距为d,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保持两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使之相互作用力大小为4F,则两点之间的距离应是A.4d B.2d C.d/2 D.d/4 4.两个直径为d的带正电的小球,当它们相距100 d时作用力为F,则当它们相距为d时的作用力为( )A.F/100 B.10000F C.100F D.以上结论都不对5.两个带正电的小球,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板上,相隔一定的距离,若同时释放两球,它们的加速度之比将A.保持不变B.先增大后减小C.增大D.减小6.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分别带q和3q的电荷量,相互作用的斥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的相互斥力将变为A.O B.F C.3F D.4F 7.如图1—2—6所示,大小可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互相排斥,静止时两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卢,且α < β,由此可知A.B球带电荷量较多B.B球质量较大C.A球带电荷量较多D.两球接触后,再静止下来,两绝缘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α′、β′,则仍有α ′< β′8.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用长均为L的两根细线,悬挂在同一点上,静止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则小球的质量为 .9.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分别带有电荷量qA=﹣7×108-C和qB=3×108-C,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为2×106-N.在绝缘条件下让它们相接触,然后把它们又放回原处,则此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是(填“排斥力”或“吸引力”),大小是.(小球的大小可忽略不计)10.如图1—2—7所示,A、B是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A固定在竖直放置的10 cm 长的绝缘支杆上,B 平衡于倾角为30°的绝缘光滑斜面上时,恰与A 等高,若B 的质量为303g ,则B 带电荷量是多少?(g取l0 m /s 2) [综合评价]1.两个带有等量电荷的铜球,相距较近且位置保持不变,设它们带同种电荷时的静电力为F 1,它们带异种电荷时(电荷量绝对值相同)的静电力为F 2,则F 1和F 2的大小关系为:A .F 1=F 2 D .F 1> F 2 C .F 1< F 2 D .无法比较2.如图1—2—8所示,在A 点固定一个正点电荷,在B 点固定一负点电荷,当在C 点处放上第三个电荷q 时,电荷q 受的合力为F ,若将电荷q 向B 移近一些,则它所受合力将A .增大 D .减少 C .不变 D .增大、减小均有可能.3.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1=8×109-C 和q 2=﹣18×109-C ,两者固定于相距20cm 的a 、b 两点上,如图1—2—9所示.有一个点电荷放在a 、b 连线(或延长线)上某点,恰好能静止,则这点的位置是A .a 点左侧40cm 处B .a 点右侧8cm 处C .b 点右侧20cm 处D .以上都不对.图1—2图1—2—84.如图所示,+Q 1和-Q 2是两个可自由移动的电荷,Q 2=4Q 1.现再取一个可自由移动的点电荷Q 3放在Q 1与Q 2连接的直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平衡,那么 ( )A.Q 3应为负电荷,放在Q 1的左边 B 、Q 3应为负电荷,放在Q 2的右边 C.Q 3应为正电荷,放在Q 1的左边 D 、Q 3应为正电荷,放在Q 2的右边.5.如图1—2—10所示,两个可看作点电荷的小球带同种电,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当两球处于同一水平面时,α >β,则造成α >β的可能原因是:A .m 1>m 2B .m 1<m 2C q 1>q 2D .q 1>q 26.如图1—2—11所示,A 、B 两带正电小球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已知m A =2m B ,A v =20v ,B v =0v .当两电荷相距最近时,有A .A 球的速度为0v ,方向与A v 相同B .A 球的速度为0v ,方向与A v 相反C .A 球的速度为20v ,方向与A v 相同D .A 球的速度为20v ,方向与A v 相反.7.真空中两个固定的点电荷A 、B 相距10cm ,已知q A =+2.0×108-C ,q B =+8.0×108-C ,现引入电荷C ,电荷量Qc =+4.0×108-C ,则电荷C 置于离A cm ,离Bcm 处时,C 电荷即可平衡;若改变电荷C 的电荷量,仍置于上述位置,则电荷C 的平衡状态 (填不变或改变),若改变C 的电性,仍置于上述位置,则C 的平衡 ,若引入C 后,电荷A 、B 、C 均在库仑力作用下平衡,则C 电荷电性应为 ,电荷量应为 C .8.如图1—2—12所示,两相同金属球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其中A 球带9Q 的正电荷,B 球带Q 的负电荷,由静止开始释放,经图示位置时,加速度大小均为a ,然后发生碰撞,返回到图示位置时的加速度均为 .9.如图1—2—13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金属小球A 、B 质量都是m 、图1—2图1—2图1—2图1—2带正电电荷量都是q ,连接小球的绝缘细线长度都是l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则连结A 、B 的细线中的张力为多大? 连结O 、A的细线中的张力为多大?10.如图1—2—14所示,一个挂在丝线下端的 带正电的小球B 静止在图示位置.固定的带正电荷的A 球电荷量为Q ,B 球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θ=30°,A 和B 在同一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求A 、B 两球间的距离.第二节 库仑定律 知能准备答案:1.点电荷 2.乘积 平方 连线上同步检测答案:1.BC 2.AC 3.C 4.D 5.A 6.D 7.D 8.221/3gl q kq 9.排斥力,3.8×107-N 10.106-C综合评价答案:1.C 2. D 3.A 4. A 5.B 6. A 7. 10/3, 20/3, 不变,不变,负,8×910- 8.16a/99.mg l q k +22 2mg 10.mgkQq 3 同步导学第1章静电场第03节 电场强度[知能准备]1.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 与 .2.电场强度(1)电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对场中其他电荷具有 .图1—2(2)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q 的.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3)电场强度单位,符号.另一单位,符号.(4)如果1 C的电荷在电场中的某点受到的静电力是1 N,这点的电场强度就是.3.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场源点电荷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4.电场线(1)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方向的曲线(或直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2)电场线的特点:①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处)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②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这是因为在电场中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不可能有两个方向.③在同一幅图中,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较,电场强度较小的地方电场线较,因此可以用电场线的来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5.匀强电场:如果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这个电场就叫做匀强电场.[同步导学]1.电场和电场的基本性质场是物质存在的又一种形态.区别于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电场有其特殊的性质,如:几个电场可以同时“处于”某一空间,电场对处于其间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场具有能量等.本章研究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学习有关静电场的知识时应该明确以下两点:(1)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静止的电荷周围存在着静电场.(2)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不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有力的作用,电场具有能量.2.电场强度(1)试探电荷q是我们为了研究电场的力学性质,引入的一个特别电荷.试探电荷的特点:①电荷量很小,试探电荷不影响原电场的分布;②体积很小,便于研究不同点的电场.(2)对于qF E ,等号右边的物理量与被定义的物理量之间不存在正比或反比的函数关系,只是用右边两个物理量之比来反映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属性.在电场中某点,比值qF 是与q 的有无、电荷量多少,电荷种类和F 的大小、方向都无关的恒量,电场中各点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E.因为场强E 完全是由电场自身的条件(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电场中的位置)决定的,所以它反映电场本身力的属性.例1 在电场中某点用+q 测得场强E ,当撤去+q 而放入-q/2时,则该点的场强 ( )A .大小为E / 2,方向和E 相同B .大小为E /2,方向和E 相反C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同D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反解析:把试探电荷q 放在场源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电荷q 在不同点受的电场力一般是不同的,这表示各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但将不同电荷量的试探电荷q 分别放入Q 附近的同一点时,虽受力不同,但电场力F 与电荷量q 的比值F/q 不变.因为电场中某点的场强E 是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大小、正负、有无等因素无关,。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二物理同步练习(电场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多选)如图所示,用两根同样长的细绳把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悬挂在同一点.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 A、m B,A球和B球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 A、q B.两球静止时,悬线与竖直线的偏角分别为α和β,则()A.m A>m B,q A<q B,α>βB.m A<m B,q A<q B,α<βC.m A=m B,q A<q B,α=βD.m A=m B,q A>q B,α=β2.(多选)关于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量打算B.电场力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和电荷量打算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D.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某个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零3.(多选)如图所示,O是一固定的点电荷,另一点电荷P从很远处以初速度u.射人点电荷O的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曲线MN.a、b、c是以O为中心Ra、Rb、Rc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Rc一Rb=Rb 一Ra.1、2、3、4为轨迹MN与三个圆的一些交点.以|W12|表示点电荷P由l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的大小,|W34|表示由3到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的大小,则()A.|W12|=2|W34|C.P、O两电荷可能同号B.|W12|>2|W34|D.P、O两电荷肯定异号4.(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只有带电时才称电容器B.电容是描述容器器容纳电荷本事大小的物理量C.固定电容器所充电荷量跟加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D.电容器的电容跟极板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跟极板间电压成反比5.(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然后与电源断开.下极板接地,两极板中心处固定有一个很小的负电荷,现保持两极板间距不变而使两极板左右水平错开一段很小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值变大B.电荷的电势能变大C.负电荷所在处的电势上升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小6.(单选)关于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荷从其中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B.1C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假如电场力做了1J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1VC.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的多少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无关D.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跟放入这两点的电荷的电量成反比7.(单选)设法让电子、一价氢离子、一价氦离子和二价氦离子及三价铝离子的混合物经过加速电压大小为U 的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头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转电场中偏转,关于它们能否分成几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股B.二股C.三股D.四股8.(单选)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移动,则()A.电场力做正功B.电场力做负功C.电场力不做功D.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取决于q的正负9.(单选)如图所示是一个说明示波管工作原理的示意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是h,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2,板长为L.为了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量),可接受的方法是()A.增大两板间的电势差U2 C.尽可能使板间距离d小一些B.尽可能使板长L短些D.使加速电压U1升10.(单选)如图所示,在导体壳内放一负电荷q,则壳内的a点、壳上的b点、壳外的c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应为()A.E a>E b>E c,φa>φb>φc C.E a>E c>E b,φa<φb<φcD.E a>E c>E b,φa>φb>φc B.E a>E b>E c,φa<φb<φc11.(单选)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中,极板A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 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A.Q变小,C不变,U不变,E变小B.Q变小,C变小,U不变,E不变C.Q不变,C变小,U变大,E不变D.Q不变,C变小,U变大,E变小12.(单选)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为轨迹上的两点.若a点电势为фa,b点电势为фb,则()A.场强方向肯定向左,且电势фa>фbB.场强方向肯定向左,且电势фa<фbC.场强方向肯定向右,且电势фa>фbD.场强方向肯定向右,且电势фa<фb13.(单选)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E c,三者相比()A.E a最大B.E b最大C.E c最大D.E a=E b=E c14.(单选)图中虚线是用试验方法描绘出的某一静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后恰能沿图中的实线运动,b点是其运动轨迹上的另一点,则下述推断正确的是()A.b点的电势肯定高于a点B.a点的场强肯定大于b点C.带电粒子肯定带正电D.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率肯定大于在a 点的速率15.(单选)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其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a点沿直线移到b 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A.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将发生转变B.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恒定C.电势能始终减小D.电势能先不变后减小第II卷(非选择题)二、计算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5分,共40分)16.如图所示,长为L(L=ab=dc)高为H(H=bc=ad)的矩形区域abcd内存在着匀强电场.电量为q、动能为E k的带电粒子从a点沿ab方向进入电场,不计重力.(1)若粒子从c点离开电场,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和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E kt;(2)若粒子从bc边离开电场时动能为E′k,则电场强度E1为多大?17.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绝缘轻质细杆l可绕点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电荷量为q,质量为m.将细杆从水平位置自由释放,则:(1)请说明电势能如何变化?(2)求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动能;(3)求在最低点时绝缘杆对小球的作用力.18.如图所示,一个质子以初速度v0=5×106m/s射入一个由两块带电的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区域.两板距离为20cm,金属板之间是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3×105V/m.质子质量为m=1.67×10﹣27kg,电荷量为q=1.60×10﹣19C.试求(1)质子由板上小孔射出时的速度大小;(2)质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试卷答案1.考点:库仑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小球均受重力、静电力和拉力,依据平衡条件列式比较即可.解答:解: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设其大小为F;对A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和静电力,依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m A g=同理,有:m B g=当m A=m B;则有α=β;而一对静电力的大小肯定相等,与电量是否相等无关,故无法推断电量大小关系,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两个球受力分析,依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比较;留意一对静电力的大小肯定相等,与电量是否相等无关.2.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势差的定义公式:U AB =,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势差与摸索电荷无关,电势差是标量;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某个方向上为等势面.解答:解:A、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摸索电荷无关,由电场本身和两点的位置共同打算,故A错误;B、依据公式W AB=qU AB,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两点间的电势差和该电荷的电荷量打算,故B正确;C、公式:U AB =,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可知电势差是标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故C错误;D、由于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所以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某个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零,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该题考查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深刻理解电势差的物理意义和定义式U=,留意运用这个公式时各个量要代入符号.3.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等势面.分析:依据2、3间和3、4间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由公式U=Ed分析它们间电势差的关系,再分析电场力做功的大小.由轨迹可判定P、Q必定是异号.解答:解:A、B、依据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状况可知,2、3间的场强大于3、4间场强,由公式U=Ed分析得知,2、3间的电势差大小大于3、4间的电势差大小,所以1、2间的电势差大于3、4间电势差的2倍,即有|U12|>2|U34|,由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得,|W12|>2|W34|.故A错误,B正确.C、D、由轨迹的弯曲方向可判定两电荷间存在引力,应是异号.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是电场中轨迹问题,由U=Ed定性可以定性分析非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由轨迹弯曲方向推断电场力方向都是常见的问题.4.考点:电容器.专题:电容器专题.分析: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由电容器本身因素打算,依据电容的打算式确定电容与什么因素有关.解答:解: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其电容大小与是否带电,带电多少无关,故A错误;B、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电容是描述容器器容纳电荷本事大小的物理量,故B正确;C、固定电容器电容肯定,依据公式C=,所充电荷量跟加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故C正确;D、依据公式C=,电容器的电容跟极板所带电荷量、极板间电压均无关,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对于电容器的定义式和打算式要区分对待,明确电容与电量及电压无关;只与极板间的距离,正对面积,电介质有关.5.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专题:电容器专题.分析:保持两极板间距不变而使两极板左右水平错开一段很小的距离,依据电容的打算式分析电容的变化,依据电容的定义式确定电压的变化,从而确定出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变化,由场强的变化,分析电场力的变化,即可推断负电荷的运动方向.解答:解:原来负电荷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电场力竖直向上.现保持两极板间距不变,即d不变,而使两极板左右水平错开一段很小的距离,极板正对面积S减小,依据C=ɛ知电容C减小.A、由于电容器的带电量Q不变,依据C=知,板间电压增大,故A正确;BCD、依据E=知,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与下极板间的距离不变;故所在位置的电势增大;则负电荷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留意正确应用电容器的打算式及定义式;并留意电势与场强的关系的应用.6.考点:电势差.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依据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公式U AB =,求解.两点间的电势差是由电场本身打算的与检验电荷无关.解答:解:A、依据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公式U AB =,得: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从其中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与电荷量的比值,故A错误.B、1C的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另一点,假如电场力做了1J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1V,故B正确.C、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的多少与电荷量和两点间的电势差都有关,故C错误,D、两点间的电势差是由电场本身打算的与检验电荷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该题关键要了解公式U AB =,的意义.7.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一价氢离子、一价氦离子、二价氦离子、三价铝离子经过加速电压大小为U的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头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转电场中偏转后偏转距离和偏转角度相同,轨迹重合.而电子带负电,偏转方向上述四个粒子不同.解答:解:设正电荷的电量为q,加速电压为U1,偏转电压为U2,偏转电极板为L,板间距离为d.依据动能定理得加速电场中qU1=偏转电场中运动时间t=偏转距离y==得到y=设偏转角度为θ,则tanθ==由上可知y、θ与带电粒子的质量、电荷量无关,则一价氢离子、一价氦离子、二价氦离子、三价铝离子在偏转电场轨迹重合.而电子带负电,四种正电荷的偏转方向相反,所以混合物分成两股.故选B点评:本题在熟记这个结论的基础上,就能很快作答.即:同种带电粒子经同一加速电场加速,再经同一偏转电场偏转时轨迹重合.8.考点:电势能;电场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等势线,各点电势相等,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解答:解:依据等势线的分布状况得知,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等势线,各点电势相等,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依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Uq可知,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抓住等量异种电荷等势线分布特点,这是考试的热点,基本题.9.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动能定理和类平抛运动规律求出示波管灵敏度的表达式,然后争辩即可求解.解答:解:带电粒子加速时,由动能定理得:qU1=mv02带电粒子偏转时,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得:L=v0th=at2又由牛顿其次定律得:a=联立以上各式可得h=由题意,灵敏度为:=可见,灵敏度与U2无关,故A错误.要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可使板长L长些、板间距离d小一些、使加速电压U1降低一些,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信息赐予题,依据所给的信息,结合物理规律找出示波管的灵敏度的表达式,即可解决本题.10.考点:电场强度;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将带负电的小金属球A放入腔中,当静电平衡时,空腔球形导体内壁感应出正电荷,外表面感应出负电荷.整个空腔球形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画出电场线的分布,依据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推断场强和电势的大小.解答:解:当静电平衡时,空腔球形导体内壁感应出正电荷,外表面感应出负电荷,画出电场线的分布如图.由于a处电场线较密,c处电场线较疏,b处场强零,则E a>E c>E b.依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整个空腔球形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分析可知电势关系是φc>φb>φa.故选:C点评:本题抓住处于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是关键.比较场强大小和电势凹凸经常画电场线,形象直观地推断.11.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专题:电容器专题.分析:题中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相接,电容器的电量不变,转变板间距离,由C=,分析电容的变化,依据C=分析电压U的变化,依据E=分析场强的变化.解答:解:A、B,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并联,电容器所带电量不变.故A、B错误.C、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时,由C=知,电容C变小,Q不变,依据C=知,U变大,而E===,Q、k、ɛ、S均不变,则E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电容器动态变化分析问题,要抓住不变量.当电容器保持与电源相连时,电压不变.当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后,往往电量不变.12.考点: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运动与力关系可知,依据轨迹的弯曲程度,推断出合力(电场力)的方向,再依据电场力方向和电荷性质推断场强方向;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的.因此可作出M、N点的等势点(要同在一根电场线),接着沿着电场线去判定.解答:解:由图正电荷运动轨迹可知,正电荷受向右的电场力作用,故场强方向肯定向右.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的,可判定a点的电势大于b点,即电势фa>фb.故选C.点评:电场线虽然不存在,但可形象来描述电场的分布.对于本题关键是依据运动轨迹来判定电场力方向,由曲线运动条件可知合力偏向曲线内侧.13.考点:电场强度;电场的叠加.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静电平衡后,金属球内的合场强处处为零,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带电的细杆MN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依据带电的细杆MN在abc三点产生的场强大小,推断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关系.解答:解:静电平衡后,金属球内的合场强处处为零,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带电的细杆MN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c点离带电的细杆MN最近,带电的细杆MN在c点处产生的场强最大,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c点处产生的场强最大,即E c最大.故选C点评:本题静电感应问题,抓住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是关键.常规题.要留意金属球内场强为零是指合场强为零.14.考点:等势面;电场强度.分析: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等势面密的地方场强强,等势面疏的地方场强弱.依据轨迹的弯曲,推断电场力的方向,依据动能定理比较出a、b两点的速率.解答:解:A、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由于电场线方向未知,所以无法推断电势的凹凸.故A错误.B、a点的等势面比b点等势面密,所以a点电场强度大于b点电场强度.故B正确.C、轨迹的弯曲方向大致指向合力的方向,知电场力的方向大致向左,但是电场强度的方向未知,所以无法推断电荷的电性.故C错误.D、从a到b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率肯定小于在a点的速率.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知道轨迹弯曲的方向大致指向合力的方向.15.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依据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电场的分布的规律,在中垂线上,电场方向始终垂直中垂线且指向负电荷,由此可以分析电场力和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在等量的异种电荷的中垂线上,电场方向始终垂直中垂线且指向负电荷,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所以A错误;且电荷从a运动到b,因电场力与位移方向垂直,电场力不做功;所以C错;又由于电场线分布的疏密不同,所受电场力是变化的,所以B错误;电荷从b运动到c,由于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荷电势能减小,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同学了解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及电场特点,并判定电荷在运动过程中受力状况,从而可以推断电场受力及电荷能量变化.16.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1)电荷做类似平抛运动,依据类似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电场强度,然后结合动能定理即可求出离开时的动能;(2)粒子从BC边离开电场,结合在电场方向的偏移,依据动能定理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解答:解:(1)带电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依据分运动公式,有:L=v0tH=a=联立解得:E=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过程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qEH=E kt﹣E k得:E kt=E k +qEH=(2)设粒子从BC边离开电场的偏转量为y′,则偏转量:依据动能定理得:qE1y′=E k′﹣E k解得:答:(1)若粒子从c点离开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 和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是;(2)若粒子从bc边离开电场时动能为E′k,则电场强度E1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粒子在匀强电场的运动,关键是结合类似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和牛顿其次定律列式求解,常规题目.17.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分析:(1)依据电场力做功推断电势能的变化.(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重力、电场力做功,依据动能定理求出小球在最低点的速率.(3)在最低点,小球受到重力和绝缘杆的拉力,两个力的合力供应向心力,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求出在最低点时绝缘杆对小球的作用力解答:解:(1)由于由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小.减小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做功:△E P=W=qEl (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mgl+qEl=(3)整理得:v=,即小球在最低点的速率.在最低点由牛顿其次定律得:T﹣mg=m将v代入公式,整理得:T=3mg+2Eq故最低点绝缘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T=3mg+2Eq.方向竖直向上.答:(1)电势能减小.减小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做功为W=qEl(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动能为mgl+qEl(3)在最低点时绝缘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3mg+2Eq,方向竖直向上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以及会用动能定理求出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18.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1)质子射入电场后,只有电场力做功,依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2)因做匀加速,则由时间等于位移除以平均速度,则运动时间t=.解答:解:(1)依据动能定理得:eEd=mv2﹣m代入数据:得v=6×106m/s(2)t=.==3.9×10﹣8s答:(1)质子由板上小孔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6×106m/s(2)质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9×10﹣8s点评:求速度时动能定理是常用的规律,要理解并把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公式,并能机敏应用,求时间用平均速度公式.。
第二节电场第1课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
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24分)
1.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电场力的方向一致
B.电场强度的大小总是跟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
C.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跟电场强度的方向一致
D.电荷在某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该点的电场强度越大
2.在电场中某一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
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
左
B.只有在该点放入电荷时,该点才有电场强度
C.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定向右
D.关于该点的电场强度,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及方向的物理量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成正比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有无试探电荷无关
4.关于电场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
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
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受的电场力就越大
D.顺着电场线移动电荷,电荷受电场力大小一定不变
5.在图1-2-1所示的各电场中,、两点电场强度相等的是()
图1-2-1
6.图1-2-2甲为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2
A.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这个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
C.点电荷在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比在点时受到的电场力大
D.负电荷在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点切线方向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请将
正确的答案填到横线上)
7.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8.电场线是人们画出来,用来形象地描述
的一簇曲线,实验虽然可以模拟电场线的形状,但电场线不是的,是一种假想线.
9.电场线上每一点的与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始
于
延伸到;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始于终止于.
10.电场线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不会也不会.
11.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越稀疏的地方场强越.
12.匀强电场中,各点场强的、
都相同.匀强电场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电场.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
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20分)静止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方向如图1-2-3所示.它们各带什么电
荷?
图1-2-3
14.(20分)图1-2-4是某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是电场中的三个点.
图1-2-4
(1)哪一点电场最强,哪一点电场最弱?
(2)画出各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3)如果把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分别放在这三点,画出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第二节电场第1课时
得分: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7.
8.
9.
10.
11.
12.
三、简答题
13.14.
第二节电场第1课时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跟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
跟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根据知跟无关,仅跟电场本身有关,由的比值决定.由知,电荷不同,受到的电场力不同.但电场强度却是定值,并不一定大.
2.C
3.AD
4.C 解析: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越大,C正确.沿电
场线方向,电场线不一定变密,也不一定变疏或不变,故B、D错.电荷受力可能与场强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A错.
5.C 解析:电场强度相等,是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A选项中、两点场强大小相
等,方向不同;B选项中、两点场强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C选项中两平行金属板间
电场是匀强电场,故大小、方向相同;D选项中,、两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
6.C 解析:负点电荷的电场线是自四周无穷远处从不同方向指向负电荷的直线,而甲
图中的电场线是曲线,故A选项错.由于匀强电场的场强处处相等,它的电场线应该是疏密均匀且互相平行的直线,故B选项错.因为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结合题图甲可得
,又由得>,故C选项正确.因为点的切线方向(即场强方向)如题图乙
中的方向,而负电荷在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故D选项错.
二、填空题
7.有力的作用电场
8.电场分布真实存在
9.切线方向正点电荷无穷远处无穷远处负点电荷
10.相交中断
11.大小
12.大小方向
三、简答题
13.带负电荷,带正电荷.
14.(1)点电场最强,点电场最弱.
(2)如图1-1所示
图1-1 图1-2
(3)如图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