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华诗词之美作业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作业单选题(60分)1、“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30.00分)A.《尚书》B.《诗经·毛诗序》C.《论语》D.《春秋》2、“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哪位诗人所作 (30.00分)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判断题(40分)1、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20.00分)是否2、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20.00分)是否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作业单选题(60分)1、“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 (30.00分)A.《论语》B.《诗经》C.《易经》D.《尚书》2、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30.00分)A.风雅B.民间C.国风D.《桃夭》判断题(40分)1、“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20.00分)是否2、国子不是平民的子弟。
(20.00分)是否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作业单选题(60分)1、敦煌曲子中记载的是当时哪种音乐的歌词? (30.00分)A.清乐B.雅乐C.宴乐D.法曲2、“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30.00分)A.迅速逃走B.少,好之貌C.繁盛D.鲜艳判断题(40分)1、“词”这种文体的本意就是配乐的歌词。
(20.00分)是否2、诗是显意识的。
(20.00分)是否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作业单选题(60分)1、隋唐时期的宴乐包括: (30.00分)A.清乐B.胡乐C.法曲D.以上都是2、雅乐是在宗庙朝堂之上演奏的音乐,下面不属于雅乐的是 (30.00分)A.颂B.雅C.卿云歌D.菩萨蛮判断题(40分)1、《花间集序》的作者是赵崇祚 (20.00分)是否2、“懒起画蛾眉”是说一个女子因为爱她之人不在身边而懒得画眉。
(20.00分)是否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作业单选题(60分)1、《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是? (30.00分)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2、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 (30.00分)A.现实生活B.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C.劳动D.祭祀判断题(40分)1、“词”这种文体的本意就是配乐的歌词。
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92.30分)1《诗经·十五国风》的作品大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写作的。
()我的答案:×2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
•A、到•B、使•C、上书•D、盼望我的答案:B3“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A、《论语》•B、《诗经》•C、《易经》•D、《尚书》我的答案:D4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我的答案:×5《诗经·十五国风》中主要是()的作品。
•A、夏朝•B、商朝•C、秦朝•D、周朝我的答案:D6“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A、迅速逃走•B、少,好之貌•C、繁盛•D、鲜艳我的答案:B7《诗言志辩》的作者是()。
•B、鲁迅•C、朱自清•D、王国维我的答案:C8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
•A、工行•B、百工•C、数工•D、千行我的答案:B9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A、《孟子》•B、《中庸》•C、《大学》•D、《礼记》我的答案:D10“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A、《尚书》•B、《诗经·毛诗序》•C、《论语》•D、《春秋》我的答案:B11“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我的答案:√12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有关政府或者祭祀的歌诗,反映了当地的风情民俗。
()我的答案:×13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我的答案:×14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B、民间•C、国风•D、《桃夭》我的答案:A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已完成(87.1分)1“国子”指的不是平民的子弟。
我的答案:√2古代(上古)的雅乐结构工整,灵动活泼。
我的答案:√3关于诗,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写景抒情•B、作者显意的活动•C、没有配乐•D、来源于现实生活我的答案:A4“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A、现实生活•B、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C、劳动•D、祭祀我的答案:B5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是:•A、雅乐•B、宴乐•C、清乐•D、胡乐我的答案:C6“词”这种文体的本意就是配乐的歌词。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2)综合素养网络研修课程章节测验答案《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南开大学)目录课程内容 (1)章节测验及答案 (2)迦陵咏荷(一) (2)迦陵咏荷.(二) (2)迦陵咏荷(三) (3)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 (5)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 (6)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 (7)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六) (7)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一) (8)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二) (9)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三)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四)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五) (11)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六) (12)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二)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三) (14)中华诗词之特美(四) (15)课程内容1迦陵咏荷1.1《迦陵诗词稿》之咏荷;1.2忧患中的诗词人生;1.3叶嘉莹的创作生涯。
2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2.1词产生的背景;2.2词的产生;2.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2.4小词与性别文化;2.5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2.6小词中的《离骚》传统。
3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3.1赏析温庭筠之词;3.2赏析韦庄之词;3.3冯延巳其人;3.4赏析冯延巳之词;3.5赏析李璟之词;3.6赏析李煜之词。
4中华诗词之特美4.1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与诗歌传统;4.2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4.3赋比兴的诗歌创作方法;4.4词的内涵与特质。
5数字图书5.1叶嘉莹;5.2拓展阅读。
………………………………………………………………………………………………………………………章节测验及答案迦陵咏荷(一)1【单选题】叶嘉莹的《咏莲》写于(C1940年)夏。
尔雅公开课《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目录目录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 (1)1.词产生的背景 (1)2.词的产生 (1)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 (1)4.小词与性别文化 (2)5.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 (2)6.小词中的《离骚》传统 (2)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 (3)1.赏析温庭筠之词 (3)2.赏析韦庄之词 (3)3.冯延巳其人 (4)4.赏析冯延巳之词 (4)5.赏析李璟之词 (4)6.赏析李煜之词 (5)王国维之时代及其《人间词话》之主要内容 (5)1.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5)2.王国维其人 (6)3.初探王国维“境界说” (6)4.关于“境界”内涵的争议 (6)5.张惠言与王国维的词学思想比较 (7)6.王国维对词的解读 (7)7.词与诗的差异 (8)8.词的美感特质 (8)9.王国维对欧阳修、秦观之词的解读 (8)10.词之高下的判断标准 (9)11.“词别是一家”与“词自是一家” (9)12.王国维的“三境界”说 (10)13.读词之法与孔子说诗的传统 (10)14.联想式的读词之法 (10)15.联想与文化语码 (11)16.赏析苏轼之词 (11)17.词之发展历程 (12)18.赏析辛弃疾之词 (12)19.辛弃疾词的特点 (13)20.词的演变 (13)21.赏析周邦彦之词 (13)22.周邦彦对长调的突破 (14)迦陵咏荷 (14)目录1.《迦陵诗词稿》之咏荷 (14)2.忧患中的诗词人生 (14)3.叶嘉莹的创作生涯 (15)中华诗词之特美 (15)1.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与诗歌传统 (15)2.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 (16)3.赋比兴的诗歌创作方法 (16)4.词的内涵与特质 (16)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1.词产生的背景1.“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对)2.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风雅)。
一、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已完成《诗经·十五国风》地作品大都是当时很有名望地诗人写作地.()我地答案:√杜甫地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地“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到、使、上书、盼望我地答案:“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论语》、《诗经》、《易经》、《尚书》我地答案: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我地答案:×《诗经·十五国风》中主要是()地作品.、夏朝、商朝、秦朝、周朝我地答案:“桃之夭夭”中地“夭夭”地意思是:、迅速逃走、少,好之貌、繁盛、鲜艳我地答案:《诗言志辩》地作者是().、胡适、鲁迅、朱自清、王国维我地答案:古代社会,各种职业地统称为().、工行、百工、数工、千行我地答案: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孟子》、《中庸》、《大学》、《礼记》我地答案:“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尚书》、《诗经·毛诗序》、《论语》、《春秋》我地答案:“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我地答案:√诗经中地“风”、“雅”、“颂”都是有关政府或者祭祀地歌诗,反映了当地地风情民俗.()我地答案:×诗词是抒情写景地韵文.()我地答案:√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地“风”无关地是().、风雅、民间、国风、《桃夭》我地答案: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已完成“国子”指地不是平民地子弟.我地答案:√古代(上古)地雅乐结构工整,灵动活泼.我地答案:×关于诗,以下说法中错误地是:、写景抒情、作者显意地活动、没有配乐、来源于现实生活我地答案:“词”这种文体产生地背景是:、现实生活、歌台舞榭(饮宴地场所)、劳动、祭祀我地答案:南北朝时期民间地音乐是:、雅乐、宴乐、清乐、胡乐我地答案:“词”这种文体地本意就是配乐地歌词.我地答案:√“词”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地.我地答案:√儒家经典《周礼》是西周时周公旦所著地. 我地答案:√国学大师()创办了新亚学院.、饶宗颐、胡适、顾炎武、钱穆我地答案: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地音乐形式?、法曲、胡乐、雅乐、清乐我地答案:汉民族由于文字和文化发展地早,因而没有口头传唱地长篇史诗.我地答案:√《书经》(《尚书》)地英文翻译是?、、、、我地答案:词和诗经一样,都能配合音乐来歌唱,都是先有显意地歌词作品,再配上音乐歌唱地. 我地答案:ד雅乐”是在宗庙朝堂之上演奏地音乐,下面不属于“雅乐”地是、颂、雅、卿云歌、菩萨蛮我地答案:《华严经》是()地经典、基督教、儒家、道教、佛教我地答案: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已完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中地“雪”在这句诗中属于()字:、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我地答案:《花间集》是五代十国地()编辑成书地.、温庭筠、韦庄、李煜、赵崇祚我地答案:敦煌曲子唱词大都记载在竹简上流传下来.我地答案:√下列选项中,属于市井俗曲地特点是:、言辞高雅、词采富丽、言辞低俗,错字百出、韵律整齐我地答案:赵崇祚是()时期后蜀人.、春秋、战国、唐代、五代十国我地答案:《花间集序》地作者是().、赵崇祚、李商隐、温庭筠、欧阳炯我地答案:《花间词序》中,将《花间词》中地词作者们称为().、英哲、文士、雅贤、圣士我地答案:著名汉学家()曾写过一本前为佛经后为流行歌曲地敦煌曲子. 、陈寅恪、饶宗颐、王国维、赵元任我地答案:《花间集》里作品绝大多数描写地是?、美女和爱情、志向理想、山河美景、闲适生活我地答案:宴乐主要流行于宫廷、士大夫之间.我地答案:√敦煌曲子中记载地是当时哪种音乐地歌词?、清乐、雅乐、宴乐、法曲我地答案: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地器乐伴奏叫做(). 、间调、中奏、连曲、过门儿我地答案:《花间集》收入地第一首词作者是温庭筠,词牌名是菩萨蛮.()我地答案:√西园是三国时期,曹丕、曹植同建安七子等诗人文士饮酒、宴乐、聚会地地方. 我地答案:√小词地发生,源于当时()地流行.、宫廷音乐、宴乐、法曲、胡乐我地答案: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已完成“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地“小山”实际上是:、图画、眉、枕头、发髻我地答案:《卫风·硕人》这首诗没有描写庄姜夫人地、手、衣领、牙齿、眼睛我地答案:庄姜夫人地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地().、楚庄王、齐庄公、齐桓公、卫庄公我地答案:“硕人其颀,衣锦褧衣”中地“褧”指().、蓑衣、布衣、丝衣、外穿地罩袍我地答案:“双双金鹧鸪”中地“鹧鸪”象征地是().、爱情、仇恨、孤独、幸福我地答案:“感士不遇也”是清朝()提出地对《卫风·硕人》地更深层次地理解. 、韦庄、李煜、张惠言、温庭筠我地答案:诗经中《卫风·硕人》所赞美地庄姜夫人是、卫庄公地母亲、卫庄公地夫人、卫庄公地女儿、齐庄公地夫人我地答案:古人地屏风都位于客厅中间位置.我地答案:×《诗经·卫风·硕人》中所歌咏地庄姜夫人,其中“姜”是她地父姓. 我地答案:ד弄妆梳洗迟”中地“弄”地意思是?、演奏、搅扰、观赏、赏弄、炫耀我地答案:以下哪项不是《硕人》中歌咏庄姜夫人美貌地诗句?、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我地答案:在晚唐时代,下列哪项不是诗词里地“山”可以代表地事物?、头发、枕头、屏风、眉毛我地答案:古代性别文化中,女子跟男子一样是要有名有姓地.我地答案:√“懒起画蛾眉”是说一个女子因为爱她之人不在身边而懒得画眉.我地答案:×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已完成“思妇”是中国诗词特有地题材之一.我地答案:√古诗词中常提到地“思妇”指地是被抛弃地女子.()我地答案:√怨妇诗地产生根源于().、丈夫外出、始乱终弃、封建压迫、性别文化我地答案:劳伦斯说“在众多写被抛弃地诗歌作者中,除少数女性诗人外,多数是男性诗人,并且是成就较高地著名男性诗人”b5E2R。
中华诗词之特美(四)
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已完成分数:100.0 1
庄姜夫人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A、
楚庄王
∙
∙B、
齐庄公
∙
∙C、
齐桓公
∙
∙D、
卫庄公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中的“褧”指()。
∙A、
蓑衣
∙
∙B、
布衣
∙
∙C、
丝衣
∙
∙D、
外穿的罩袍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诗经中《卫风·硕人》所赞美的庄姜夫人是∙A、
卫庄公的母亲
∙
∙B、
卫庄公的夫人
∙
∙C、
卫庄公的女儿
∙
∙D、
齐庄公的夫人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诗经·卫风·硕人》中所歌咏的庄姜夫人,其中“姜”是她的父姓。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在晚唐时代,下列哪项不是诗词里的“山”可以代表的事物?
∙A、
头发
∙
∙B、
枕头
∙
∙C、
屏风
∙
∙D、
眉毛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一、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已完成1《诗经·十五国风》的作品大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写作的。
()我的答案:√2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
A、到B、使C、上书D、盼望我的答案:B3“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A、《论语》B、《诗经》C、《易经》D、《尚书》我的答案:B4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我的答案:×5《诗经·十五国风》中主要是()的作品。
A、夏朝B、商朝C、秦朝D、周朝我的答案:C6“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A、迅速逃走B、少,好之貌C、繁盛D、鲜艳我的答案:B7《诗言志辩》的作者是()。
A、胡适B、鲁迅C、朱自清D、王国维我的答案:C8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
A、工行B、百工C、数工D、千行我的答案:B9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A、《孟子》B、《中庸》C、《大学》D、《礼记》我的答案:A10“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A、《尚书》B、《诗经·毛诗序》C、《论语》D、《春秋》我的答案:B11“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我的答案:√12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有关政府或者祭祀的歌诗,反映了当地的风情民俗。
()我的答案:×13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我的答案:√14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A、风雅B、民间C、国风D、《桃夭》我的答案:B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已完成1“国子”指的不是平民的子弟。
我的答案:√2古代(上古)的雅乐结构工整,灵动活泼。
我的答案:×3关于诗,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写景抒情B、作者显意的活动C、没有配乐D、来源于现实生活我的答案:B4“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A、现实生活B、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C、劳动D、祭祀我的答案:B5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是:A、雅乐B、宴乐C、清乐D、胡乐我的答案:C6“词”这种文体的本意就是配乐的歌词。
中华诗词之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已完成成绩:85.2分1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
A、到B、使C、上书D、盼望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7.1分2“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A、《论语》B、《诗经》C、《易经》D、《尚书》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7.1分3《诗经·十五国风》中主要是()的作品。
A、夏朝B、商朝C、秦朝D、周朝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7.1分4“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A、迅速逃走B、少,好之貌C、繁盛D、鲜艳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7.1分5《诗言志辩》的作者是()。
A、胡适B、鲁迅C、朱自清D、王国维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7.1分6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
A、工行B、百工C、数工D、千行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7.1分7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A、《孟子》B、《中庸》C、《大学》D、《礼记》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7.1分8“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A、《尚书》B、《诗经·毛诗序》C、《论语》D、《春秋》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7.1分9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A、风雅B、民间C、国风D、《桃夭》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10《诗经·十五国风》的作品大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写作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7.1分11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7.1分12“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7.1分13 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有关政府或者祭祀的歌诗,反映了当地的风情民俗。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7.1分14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中华诗词之美作业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作业单选题(60分)1、“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30.00分)A.《尚书》B.《诗经·毛诗序》C.《论语》D.《春秋》2、“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哪位诗人所作 (30.00分)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判断题(40分)1、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20.00分)是否2、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20.00分)是否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作业单选题(60分)1、“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 (30.00分)A.《论语》B.《诗经》C.《易经》D.《尚书》2、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30.00分)A.风雅B.民间C.国风D.《桃夭》判断题(40分)1、“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20.00分)是否2、国子不是平民的子弟。
(20.00分)是否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作业单选题(60分)1、敦煌曲子中记载的是当时哪种音乐的歌词? (30.00分)A.清乐B.雅乐C.宴乐D.法曲2、“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30.00分)A.迅速逃走B.少,好之貌C.繁盛D.鲜艳判断题(40分)1、“词”这种文体的本意就是配乐的歌词。
(20.00分)是否2、诗是显意识的。
(20.00分)是否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作业单选题(60分)1、隋唐时期的宴乐包括: (30.00分)A.清乐B.胡乐C.法曲D.以上都是2、雅乐是在宗庙朝堂之上演奏的音乐,下面不属于雅乐的是 (30.00分)A.颂B.雅C.卿云歌D.菩萨蛮判断题(40分)1、《花间集序》的整理是赵崇祚 (20.00分)是否2、“懒起画蛾眉”是说一个女子因为爱她之人不在身边而懒得画眉。
(20.00分)是否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作业单选题(60分)1、《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是? (30.00分)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2、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 (30.00分)A.现实生活B.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C.劳动D.祭祀判断题(40分)1、“词”这种文体的本意就是配乐的歌词。
《戏剧之家》2018年第04期 总第268期169文化天地浅谈《花间集》之簪花照镜词闫 秀(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15000)作者简介:闫 秀(1994-),女,江苏宿迁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摘 要】《花间集》由后蜀赵崇柞所收录,收录词500首。
女性是花间派的写作重点,在《花间集》中,女性“簪花照镜”的形象出现多次,涉及15首词。
本文以簪花照镜之词为对象,探究性别文化下簪花照镜之深刻文化传统和文学意蕴,更好地理解簪花照镜词中的女性心理情态,以及这类词所带有的独特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花间集》;簪花照镜;性别意识;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4-0169-02《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选集,收录了晚唐至五代时期包括温庭筠、韦庄等18位词人的500首词。
晚唐五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割据的混乱,社会的颓败为女乐声伎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一些文人把视角转向裙裾脂粉,把笔触向了闺房女阁,着重写女性的美貌和生活场景,特别深入女性内心生活。
在《花间集》描写女性的词中,据笔者统计,“簪花照镜”之意义出现次数不多,涉及15首词,但是意义深远。
镜子艺术由来已久,而《花间集》中男性视角下的簪花照镜更有别样意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镜之文化传统镜子的文化历史,在中国的长河中是悠久的。
《广雅·释器》卷七说:“鉴谓之镜。
”[1]《释名·释首饰》卷四说:“镜,旁也。
有光景也。
”[2]这里的镜指的是照射。
《韩非子·观行》卷八说:“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
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
镜无仄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无以知迷惑。
”[3]韩非子认为镜是男面的功用,用来装扮自己,人们通过镜可以观察到自己的容貌,同时喻义鉴正自己的品德。
《诗经·大雅·荡》里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4]。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分享快乐共享知识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美——笔记一、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是作者显意的作品。
诗, 再有词的。
先有音乐的, 词,可以唱的,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国风:民夭夭:少,好之貌。
年轻、美好的样子。
子:可指男子也可女子。
于归:女子出嫁。
歌。
雅:雅正。
颂:反应政治的,大臣所用。
古文的志,儒家的志:士当以天下为己任,带有政治理想。
文载道。
诗言志基督教堂法界大学天主教堂华严经:中国文字记录最详细。
法曲。
为什么汉民族没有史诗,因为他们的文化发展得早,它很早就有了:中国文学缺少的史诗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记载,所以它不用口头传述。
诗是现实生活中产生的。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词的传统词是一种微妙本质上,诗词之差别:就诗而言,无论言志还是抒情,都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的文学体式。
词的本义,配乐的歌词,词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上去的。
雅乐:国家制定,在宗庙朝堂演奏的。
上古音乐。
清乐:南北朝。
宴乐:隋唐时期。
从庄严的雅乐到大众化的清乐,宴乐是以南北朝清乐为主又结合隋唐时期的胡乐,得以形成宴乐。
清乐,胡乐,法曲,三者合一,形成内容丰富,曲调多变的宴乐。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宴乐有很多不同的曲调,流行于市井民间。
特点是言辞低俗,错字百出。
故无人整理亦无人刊刻流传。
敦煌曲子是配合宴乐所写的歌词。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被赵崇祚编订成册而成。
绝大多数作品都花间集等类似歌词的产生为古代诗人文士大胆的创作爱情美女等的文学作品提供是描写美女和爱情。
了一个机会。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山能代,颜色,愁,表情,山是山眉、远山,眉毛形状,黛温庭筠写的山是室内的山古人屏风枕头边山古人的屏风在枕头边上此为山屏。
2015年中华诗词之美作业答案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已完成1 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 “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A、迅速逃走B、少,好之貌C、繁盛D、鲜艳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3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A、《尚书》B、《诗经?毛诗序》C、《论语》D、《春秋》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 “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 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已完成1古代(上古)的雅乐结构工整,灵动活泼。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关于诗,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写景抒情B、作者显意的活动C、没有配乐D、来源于现实生活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3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A、现实生活B、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C、劳动D、祭祀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4“词”这种文体的本意就是配乐的歌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词”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已完成1《花间集》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A、温庭筠B、韦庄C、李煜D、赵崇祚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2下列选项中,属于市井俗曲的特点是:A、言辞高雅B、词采富丽C、言辞低俗,错字百出D、韵律整齐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赵崇祚是()时期后蜀人。
A、春秋B、战国C、隋唐D、五代十国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著名汉学家()曾写过一本前为佛经后为流行歌曲的敦煌曲子。
陈寅恪、饶宗颐、王国维、赵元任A、陈寅恪B、饶宗颐C、王国维D、赵元任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5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
A、间调B、中奏C、连曲D、过门儿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已完成1庄姜夫人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2)综合素养网络研修课程章节测验答案《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南开大学)目录课程内容 (1)章节测验及答案 (2)迦陵咏荷(一) (2)迦陵咏荷.(二) (2)迦陵咏荷(三) (3)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 (5)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 (6)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 (7)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六) (7)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一) (8)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二) (9)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三)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四)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五) (11)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六) (12)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二)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三) (14)中华诗词之特美(四) (15)课程内容1迦陵咏荷1.1《迦陵诗词稿》之咏荷;1.2忧患中的诗词人生;1.3叶嘉莹的创作生涯。
2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2.1词产生的背景;2.2词的产生;2.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2.4小词与性别文化;2.5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2.6小词中的《离骚》传统。
3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3.1赏析温庭筠之词;3.2赏析韦庄之词;3.3冯延巳其人;3.4赏析冯延巳之词;3.5赏析李璟之词;3.6赏析李煜之词。
4中华诗词之特美4.1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与诗歌传统;4.2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4.3赋比兴的诗歌创作方法;4.4词的内涵与特质。
5数字图书5.1叶嘉莹;5.2拓展阅读。
………………………………………………………………………………………………………………………章节测验及答案迦陵咏荷(一)1【单选题】叶嘉莹的《咏莲》写于(C1940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