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标准化发展之路
- 格式:doc
- 大小:455.50 KB
- 文档页数:7
1引言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开始启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
在试点期间,经过转售企业、基础电信企业、行业组织以及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充分磨合,行业逐渐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2018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商用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文中指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可依法依规申请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特点来看,它有效降低了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运营业的门槛,有利于在移动通信领域开展充分竞争,也激励了现有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业务创新、挖掘新技术应用,投入更多精力进行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提升服务品质。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开放开启了基础电信市场开放的大门,对未来继续推进电信市场开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预判2.1规模:用户规模突破6300万,雄居全球之首,预计2018年将持续月均150~200万户左右的增长2017年1~12月,我国移动通信转售用户规模继续稳步增长,5月份突破5000万户大关,12月份突破6000万户(见图1)。
截至2018年1月底,移动转售用户数达到6305.06万户,占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的4.22%。
从整体用户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及趋势预判刘芊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工程师摘要:自从2013年12月工信部发放首批移动通信转售试点批文至今,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已历经4年多的历程。
在此期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转售行业已逐渐进入比较健康的发展轨道。
本文将从用户规模、地域分布、竞争格局、经营状况、与基础运营商的合作情况、物联网业务发展等多个维度对我国移动转售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2018年的趋势预判。
关键词:移动通信转售;MVNO ;物联网;毛利率图1移动通信转售用户规模增长情况移动虚拟运营市场。
美国发展4000万左右的虚拟运营用户经历了十几年时间,我国从2014年5月开始放号至今不足4年时间即突破6300万户,发展速度与市场规模引起全球业界的广泛关注。
移动通信业务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移动通信业务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5G技术的推广,移动通信业务的发
展速度越来越快,它成为日益繁荣的行业之一
现在,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手机智能终端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户可
以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多种业务交互,如短消息、电子邮件、聊天室、语音、视频、图像等。
此外,移动通信业务技术支持多模、多种实时数据服务,如实时视频、实时新闻、实时信息、实时交易等,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此外,移动服务
还支持多模、多种实时数据服务,如移动实时新闻、移动实时信息、移动
实时交易等,这些服务使移动通信更加便捷方便。
二、移动通信业务发展趋势
1.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不断推动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
随着
智能手机技术变得更加精细,移动通信技术也会随之改善,更多的互联网
功能将会被实现。
2.5G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是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柱。
5G技术在
宽带、灵活性、智能化、安全性等所有方面都有望改善当前的移动通信业
务数据处理技术,并且可以实现高速、灵活性和高效性。
3.各国的移动运营商将推出更多业务和应用,这些业务和应用将会更
加实用,更加容易使用。
2024年移动通信转售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移动通信转售是指企业通过购买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和服务,并以自己的品牌对外提供通信服务。
近年来,移动通信转售市场快速发展,成为通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移动通信转售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移动通信转售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移动通信转售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占整个通信市场的比重逐年提升。
预计在未来几年,移动通信转售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移动通信转售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成本优势:移动通信转售企业无需建设和维护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和时间,提高市场竞争力。
2.灵活性和个性化: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喜好,自主定制通信套餐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进入门槛低:相比传统通信运营商,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吸引了大量新创企业和创业者进入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移动通信转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竞争: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形象的建设和维护上。
通过广告宣传、产品创新等手段,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价格竞争:价格优势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移动通信转售企业需要通过灵活的套餐定价和促销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3.服务竞争: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是移动通信转售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增值服务等,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
市场发展趋势移动通信转售市场在未来几年里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市场细分化: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移动通信转售市场将呈现出更加细分的特点。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特点,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2.5G时代的到来:随着5G技术的快速推进和商用,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5G技术的高速、低延迟和大容量特点将给移动通信转售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标准化发展之路孟然;李娜;李硕【摘要】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mobile resale standardiz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resale business and the urgent needs of standard system in China. A standardization system should start from top-level design. Reserving sufficient space for future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also important. Currently ,the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working standards, which are urgently demanded by developing the ability opening of mobile resale service, are the focus. With reference to the matur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standard system, a sound perfect mobile resale standard system wil be built in the future.%基于中国移动转售业务开展的特点及对标准化体系建立的迫切需求,提出中国移动转售标准化体系建设思路.认为标准化体系建设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并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充分的可扩展空间,现阶段应以移动转售业务能力开放所急需的互联互通相关标准为重点,参照成熟的通信行业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健全完善的移动转售标准体系.【期刊名称】《中兴通讯技术》【年(卷),期】2015(021)005【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移动通信转售;标准化;互联互通;业务能力【作者】孟然;李娜;李硕【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编10019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编10019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编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精神,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发展趋势及影响张志峰【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resale service has brought many changes, such as the rapid increase in market players, greater variety of business, and more diverse products, and a different direction for mobile users. Throughout the industry of resale of the world ''s mobile communications, market of resal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remains vitality. As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sale business matures, the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business model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of reasl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ommunications market.%指出中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开展为电信市场带来了变革:市场竞争者数量迅速增加、业务种类进一步丰富、产品服务多元化、移动用户规模及流向发生变化.认为纵观全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产业,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市场目前生机勃勃;随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日趋成熟,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产业发展、商业模式、产业合作将进一步演变,对通信市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期刊名称】《中兴通讯技术》【年(卷),期】2015(021)005【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移动通信转售;产业发展;业务模式;产业合作【作者】张志峰【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1 全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市场持续增长据 Informa Telecoms&Media统计,截至到2012年底,全球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的用户规模达1.2亿,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的1.9%。
中国移动通信转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移动通信转售市场是指运营商将自有通信网络资源(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频率资源)向转售商出售,由转售商向最终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市场。
该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移动通信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移动通信转售市场在过去一年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X亿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3. 市场竞争移动通信转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几家大型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和一些中小型的转售商共同参与。
大型运营商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巨大的用户基础,但中小型转售商通过低价策略和个性化服务,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4. 政策环境移动通信转售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以促进市场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政府还通过放开准入门槛、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鼓励更多的转售商进入市场。
5. 技术发展移动通信转售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
近年来,5G技术的推出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转售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增长。
6. 消费者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对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他们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价格竞争力,对转售商的服务能力和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转售商需要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7. 未来趋势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和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移动通信转售市场将继续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同时,转售商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服务改进的力度,以在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以上是对移动通信转售市场环境的简要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未来的市场发展将充满机遇和挑战,希望各方能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共赢。
中国联通大力推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发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发展前景如何,一直是通信业界和虚拟运营商关注的问题。
2014年5月以来,首批试点的虚拟运营商陆续放号,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国移动通信转售用户数达到37万左右,其中中国联通的转售用户数达33万。
客观而言,我国虚拟运营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虚拟运营商应当调整心态、大胆创新、扎实推进。
虚拟运营商赶上了好时代,政策和市场环境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发展非常有利。
去年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14年8月,国务院修改电信条例,“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正是通信业向民资开放,践行混合所有制的一大举措。
在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层面,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大趋势已经形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
长期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民企,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判断力,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企业的很多市场经验值得通信企业学习。
注重基础能力建设,耐心发展优质客户,是虚拟运营商的核心要务。
当前,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几近饱和,2G用户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但3G和4G用户迅速增长,数据业务发展如火如荼,此时引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注定国内的虚拟运营商将走一条与国外不同的发展道路。
3个多月发展30多万用户,这样的成绩值得肯定,因为这是在移动通信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取得的,而且转售业务刚刚起步,只是在部分本地网开展业务,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实现规模发展。
用户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应该更耐心一些,给虚拟运营商更长的发展时间。
万丈高楼平地起。
转售业务的长期经营也需要先做好大量基础工作。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帮助虚拟运营商开展了大量基础工作。
比如,中国联通为转售企业提供“一点接入、统一服务”的平台服务能力。
转售企业只需和总部虚拟运营开放平台一点对接即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通信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减少了分省进行系统开发联调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国内移动转售的现状及发展分析在中国,移动通信是通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包括了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然而,近年来,在国内移动通讯市场上,随着移动转售服务的兴起,电信市场也正在进一步改变。
移动转售服务指的是,由虚拟运营商通过与实体运营商合作,向消费者提供移动通信业务。
这样的新业务模式,一方面可以满足越来越多用户日益增长的通讯需求,另一方面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综合的服务。
目前,中国移动转售市场已经进入爆发期,数据显示,中国移动转售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以上。
这其中,主要是由一些虚拟运营商实现的。
2013年,中国电信率先试水,推出了自己的移动转售服务,在2016年,中国移动也跟随后推出了与虚拟运营商合作的方案。
如今,这些虚拟运营商在移动转售市场上已开展的非常成熟。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呢?首先,由于实体运营商对于业务经营风险的担忧,未能充分满足不同细分群体的需求,以及不同层面消费群体对于运营商的归属感缺失,这让虚拟运营商在市场上寻求商机。
其次,随着中国消费者对移动通讯业务的需求不断升级,消费者希望能得到越来越多选择,虚拟运营商在这一需求的满足中,随之而来业务规模的扩大。
然而,虚拟运营商在市场中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虚拟运营商对于资本雄厚的实体运营商缺少足够的竞争力,而且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虚拟运营商将对于资本、技术、运营风险等方面的挑战更加严峻。
其次,虚拟运营商需要不断推出新的业务,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拥护度,以争取更多的用户。
但总的来说,国内移动转售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
随着移动转售市场的不断发展,虚拟运营商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大,这将会带来与实体运营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且综合的移动通讯服务。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政策解读(一)
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的目的?
答: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是为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灵活、创新的优势,鼓励服务和业务创新,满足移动用户个性化、差异化的应用需求,探索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与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之间合作竞争的模式和监管政策,提升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层次和服务水平,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为正式商用奠定基础。
二、《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情况?
答:1、《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自2013年1月7日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
期间,我部共收到书面反馈意见48份,其中有22 份来自与通信行业相关的民营企业,6份来自行业外的民营企业,2份来自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1份来自通信企业协会,1份来自美国政府,16份来自实名或匿名网友。
2、我部在对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试点方案》。
同时,在征求意见期间,社会各界都希望在《试点方案》正式出台时能够对其中资质、地域、申请材料、商业合同、场地设施等内容进行细化。
为切实做好试点业务的申请及审批工作,我部结合上述意见和建议,研究起草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申请材料及审查说明》,随文件一并向社会发布。
信转售的用户总数已经突破2030万[1]。
应该说,民营资本主导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以来,顺利实现了起步,促进了市场竞争,推动了业务服务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与发牌初期大家普遍预期至2015年末转售规模达到5000万[2]以上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而从移动转售发牌至今,尽管民营企业申请转售牌照的积极性很高,但很多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真正运营的不多。
有业内人士形容,这是鲶鱼未能变成鲨鱼[3],更有甚者,有人形容虚拟运营商愁云惨淡[4],70%的虚拟运营商将在5年内退出市场。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虚拟运营商是只被悬空的刺猬,一方面需要与电信运营商抱团取暖,但又怕刺伤自己而缺乏沟通的机制与能动性。
另一方面,政策支撑也存在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的活力,即被悬空了。
2 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先从虚拟运营商本身的处境来分析[5]。
巴士在线董事长兼CEO王献蜀表示,虽然初步有了用户量,但用户质量没有跟上,目前没有一家虚拟运营商能依靠这些用户盈利。
蜗牛移动总裁陈艳则表示,碍于号码资源的限制,用户规模无法得到快速发展。
前者表明了虚拟运营商想要发展,必须有差异化的用户,而吸引差异化的用户,则必须采取差异化的业务和经营模式。
而对于后者,号码资源只是资源支撑保障政策的冰山一角,实际上,资源保障涉及到很多层面,如价格批零倒挂[6]、互联互通问题[5],甚至是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7]等。
对这些因素统一进行梳理,归纳为以下几类原因:(1)对市场及营销模式认识不足在移动转售史上,有个不光彩的“乌龙事件”,即蜗牛移动基于友好用户测试却单方面被运营商叫停。
它至少说明了我们的虚拟运营商对所处的通信市场认识不足。
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工作模式一般分为转售模式、增值合作模式和自建模式[8],而国内一般为增值合作模式。
这也说明了国内的虚拟运营商已经意识到了光靠批发零售是无法立足市场的,因此更多地需要便捷及差异化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一、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为了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用户体验,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并介绍试点方案的实施步骤和重要考虑因素。
二、背景与目标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是一种开放式的商业模式,允许第三方公司购买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资源进行运营,从而为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该业务模式的引入可以实现通信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竞争,降低用户的通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本试点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有效的机制,激发转售业务的市场活力,增加用户的选择权和服务质量。
三、试点方案内容1. 试点地区确定试点地区应根据通信市场发展状况、用户密度、竞争压力等指标进行评估。
在选择试点地区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的经济发展、用户使用习惯、服务需求等因素。
建议初始试点范围不宜过大,控制在若干个城市或地区。
2. 转售业务准入条件为保证试点转售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用户利益,设定一定的准入条件是必要的。
准入条件可包括但不限于资金实力、技术支持、服务能力等方面。
准入机制要建立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上,避免出现垄断或虚假竞争等现象。
3. 转售业务合同框架转售业务合同框架应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规范运营行为。
合同框架包括但不限于资源购买方式、商业模式、服务质量要求、用户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4. 转售业务运营监管为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转售业务应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监管部门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对转售业务的资质审批、运营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估。
5. 转售业务用户保障为保障用户的权益和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需要制定相应的用户保障措施。
用户保障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套餐价格优惠、流量提速、通信质量监测等。
四、实施步骤1. 调研与准备阶段在试点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准备工作。
调研内容包括用户需求调查、竞争环境分析、技术支持评估等。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与趋势)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与趋势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实现的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
自从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以来,移动通信行业经历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和创新。
以下是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及其的趋势:1. 第一代移动通信(1G)第一代移动通信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实现的。
这一时期,使用的是模拟信号传输,主要特点是语音通信。
1G移动通信系统不具备数据传输功能,并且在信号质量和通信容量方面存在局限性。
2. 第二代移动通信(2G)第二代移动通信在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期出现。
2G的核心是数字通信技术,支持数据传输和短信功能。
2G通信网络的容量和信号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3.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三代移动通信在2000年代初开始,采用WCDMA技术或CDMA2000技术。
3G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服务的支持,如视频通话和移动互联网。
3G的发展为移动通信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 第四代移动通信(4G)第四代移动通信于2010年代初出现。
4G采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4G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移动宽带和多媒体传输的发展。
5. 第五代移动通信(5G)第五代移动通信是当前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在逐步商用化。
5G技术具有极高的传输速度、低延迟和大容量的特点。
它将成为促进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6. 趋势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将继续朝着更高速率、更低延迟和更大容量的方向发展。
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普及,移动通信将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移动通信行业也将面临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新的挑战,需要加强相关技术和管理手段的研究和应用。
以上是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以及的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移动通信将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的数字化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市场分析作者:常成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01期【摘要】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以下简称移动转售业务)是指从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的移动通信服务。
工信部于2013年5月17日发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正式启动了我国移动转售业务,本文从移动转售业务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出发,对移动转售业务市场发展展望及基础运营商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移动转售业务虚拟运营商一、移动转售业务发展情况简介在经过10个月的移动转售业务试点期后,截至2014年10月已有25家企业获得移动转售业务牌照,移动转售业务用户数总计约40万。
与工信部研究院预计在15年底试点期结束用户数接近5000万户、市场占有率达到3%相差甚远。
本文认为目前用户数不多只是各转售企业刚刚度过平台试运营期,还未真正明确各自的品牌方向、找准相应的市场定位,将产品、资源、用户拧成一根绳。
大部分虚商对发展用户都持观望态度,一方面希望对移动转售业务的政策能进一步开放,使得基础运营商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通信资费也能有所调整;一方面希望在4G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后发展更多的4G用户。
随着各行业更多优质企业加入,在虚商度过目前的蓄力期阶段后,必定能把整个移动转售市场做大做强。
二、移动转售业务发展分析1、套餐模式的通信产品是否落伍2G/3G/4G网络技术不断升级以及固网移网业务的加速融合,导致目前基础运营商提供的套餐种类繁多,即使是营业厅的客服人员也很难马上给出最适合某个用户的套餐。
而反观移动转售业务这边,大部分虚商用脚投票选择了以资源池模式进行话费结算的联通作为主推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产品也明显偏向去套餐化,大多数是“打多少花多少”的模式。
令人欣慰的是,基础运营商也朝着简化套餐的方向发展,例如联通最近推出的4G自由组合套餐让用户能够自由组合每月语音、数据、短信、增值业务使用量。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政策解读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政策解读移动通信转售业务(MVNO)是指非运营商开办网络运营商业务,而是一种基于已有电信网络资源,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自身品牌运营等服务的电信业务。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已经逐渐兴起,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门批准了一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政策,旨在推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发展和提升电信业务的创新水平。
本文就将对此政策进行解读。
一、主要内容该政策主要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包括以下方面:1、MVNO资格条件MVNO在我国获得合法经营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MVNO客户均为上市公司、国企或外资企业中的一种;(2)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3)能提供标准、规范的移动网络服务;(4)具有固定的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撑机构;(5)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2、MVNO经营范围MVNO可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1)提供移动电话通话、短信及其数据业务;(2)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上提供企业通讯服务;(3)提供增值业务,如流媒体视频、音乐下载、虚拟支付等。
3、MVNO的定价策略及资费管理MVNO定价策略需要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且不得危害用户权益。
同时,需要按照要求,加强资费管理,并保证合法合规性。
二、意义及影响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政策的推出,对于电信行业具有较大的意义和影响:1、推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促进行业创新。
当前在中国电信市场中,市场份额较大的三家运营商一直承担着市场垄断的地位。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推出,将为其他运营商提供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机遇。
这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自由竞争,推动行业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
2、丰富用户选择,保证市场公平性。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兴起将丰富用户选项,提高电信服务市场的公平性。
通过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用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电信服务提供者,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的选择权。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标准化发展之路作者:孟然李娜李硕来源:《中兴通讯技术》2015年第05期摘要:基于中国移动转售业务开展的特点及对标准化体系建立的迫切需求,提出中国移动转售标准化体系建设思路。
认为标准化体系建设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并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充分的可扩展空间,现阶段应以移动转售业务能力开放所急需的互联互通相关标准为重点,参照成熟的通信行业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健全完善的移动转售标准体系。
关键词:移动通信转售;标准化;互联互通;业务能力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mobile resale standardiz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resale business and the urgent needs of standard system in China. A standardization system should start from top-level design. Reserving sufficient space for future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also important. Currently,the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working standards, which are urgently demanded by developing the ability opening of mobile resale service, are the focus. With reference to the matur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standard system, a sound perfect mobile resale standard system will be buil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mobile resale; standardization; interconnection; service ability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精神,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
工信部于2012年6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工信部通[2012]293号)[2],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八大重点领域,其中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位于八大领域之首。
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公布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简称《试点方案》)[3],这标志着中国移动转售业务进入电信业的时代到来。
《试点方案》发布后,工信部于2013年12月26日起,先后向42家民营企业颁发了移动通信试点企业批文。
2014年5月,首批移动转售企业正式对外放号开展业务,自此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步入了中国通信行业的舞台。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开展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但发展情况与前期各界的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忙于解决业务运营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是阻碍移动转售业务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传统电信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规范的体系流程,无论在网络技术以及业务规划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移动转售企业来自于各行各业,作为新晋的移动业务运营者,要实现长期健康、有序、可持续的业务发展和技术演进,需要借鉴传统电信企业的技术演进管理机制,从自身领域特点和行业发展需要出发,对行业发展中面临的相关业务和技术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一套移动转售领域的标准化机制。
1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能力开放面临的问题截止2015年6月底,已有20余家转售企业正式面向市场开展业务,累计发展用户超过700万户,转售业务基本覆盖全国各省的主要城市。
中国联通领跑移动转售业务,用户发展呈加速趋势,到2015年6月中国联通全网移动转售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00万,进入2015年更是以每月超百万的速度增长。
作为移动转售企业的领头羊,苏州蜗牛在2015年3月25日对外宣布,其170用户数已经突破100万大关。
进入2015年后,移动转售业务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用户规模和市场收入均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看到,移动转售在互联互通、业务能力提供方面还面临一些发展“瓶颈”。
1.1 企业同时签约多家运营商,互联互通难度增加《试点方案》中对移动转售业务定义为:移动转售企业从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的移动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不自建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等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必须建立客服系统,可依据需要建立业务管理平台以及计费、营账等业务支撑系统。
根据试点方案的要求,移动转售企业需要通过与基础电信企业的业务平台、网元设施等进行互联对接,才具备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能力。
在已经批准的42家试点企业与3家基础运营商之间为多对多的合作关系,其中签约的转售企业,中国电信26家,联通签约25家,移动签约17家。
同一家转售企业可以同多家基础运营商签约,转售企业在获取批文后还可以与其他的基础运营商合作,目前转售企业与基础企业签约情况统计如图1所示。
基础运营商虽然针对移动转售业务,面向转售企业提供了对接平台,但也存在一家基础企业面对几十家转售企业,一家转售企业面对3家基础企业展开互联互通的局面。
与以往传统的3家基础企业间的互联互通相比,协调和推动的难度增大。
1.2 增值业务开展缓慢,推动协调工作复杂目前移动转售企业提供的各类产品套餐,主要是基于语音、短信、数据三大基础业务进行的重新设计组合,而对于彩铃、位置服务、定向流量等基础企业网内发展较为成熟或已有实际应用的业务,移动转售用户还未全面享受到。
根据对基础企业与转售企业的调研了解到,对于增值和扩展服务未面向转售用户提供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原因:首先,基础企业增值业务大多通过基地或者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在集团提供的移动转售一点接入平台中并没有包括增值业务的对接互联功能。
移动转售企业如需开通增值服务,需要自行与基础企业增值服务基地或运营公司进行一对一协商,并根据需求确定对接方式。
其次,基础企业网内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流程。
因此,暂时也未向移动转售用户开放。
综上,目前移动转售业务能力开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对接互联过程中的沟通、开发、部署、测试工作都是每家单独进行,造成工作骤重复,增加成本消耗,并且未来的扩展性差。
而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企业之间的业务能力互联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要加快业务能力开放进程,降低移动转售企业和基础企业在互联互通工作中的投入,迫切需要对移动转售所设计的业务、技术领域推行标准化体系建设。
2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标准化现状工信部业务主管部门高度关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发展情况,针对业务能力互联互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协调解决。
2014年2月18日,在移动通信转售试点工作第一次例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闻库司长指出“业务系统对接工作需要规范化,在此前的工作基础上,求同存异,形成一套统一的接口标准”。
为落实第一次工作例会的会议精神,以标准规范保障移动通信转售的顺利开展,促进转售企业与基础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龚双瑾教授负责,3家基础电信企业和获得批准的各家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参加,共同组建移动通信转售技术标准工作研究小组,启动研制移动转售业务试点需要的业务开通、计费结算、网络服务质量等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工作。
移动转售技术标准研究组于2014年3月启动工作,本着“结合实际,急用先行”的原则,从移动转售业务开通最基础的互联业务功能和互联业务接口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相关标准的研制。
这两项标准经过编制、征求意见和审查,于2014年12月在工信部网站进行公示。
移动通信转售标准中首先明确了双方业务支撑系统的互联架构,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双方的互联网关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业务流程的扭转及业务信息的交互。
双方之间的网元、系统和业务平台不直接进行对接互联架构如图2所示。
标准中仅是对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提出要求,而对于各自企业互联网关平台与本企业内部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交互方式均由各企业自行确定。
《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功能要求》[4]是移动通信转售系列标准中的最基础的规范,该标准覆盖移动转售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类业务功能要求,包括业务运营、计费结算、服务保障、卡号资源四大方面。
业务运营分为基础业务运营和扩展服务,其中基础服务包括开户、销户、停复机、补换卡、远程写卡、业务变更、业务状态查询、网络状态查询等确保基本移动通信服务的业务能力;扩展服务包括增值服务订购、位置信息服务开通/取消/变更、用户位置信息查询、集团虚拟专网设置、Wi-Fi转售等。
由于移动转售企业对扩展服务的需求以及3家基础电信企业网络支持力度的不同,在移动转售业务开展前期,扩展服务为可选服务项,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协议提供。
互联业务功能标准中针对上述业务运营的每个具体业务场景的互联功能、互联信息内容等进行了明确的相关规定。
计费结算主要是基础企业传递给移动转售企业的话单文件的传递,标准中对话单文件的内容以及话单文件的生成发送时间间隔进行了明确规定。
服务保障对基础企业提供给转售企业的网络及业务支撑系统层面的保障方式进行了约束,分为主动保障和被动保障。
其中主动保障是在基础企业发生网络割接或故障中主动通知转售企业;被动保障指转售企业发起故障申告,基础企业进行申告处理的过程。
标准中对故障通知及申告处理的方式和交互的信息内容进行了规定。
卡号资源指基础企业向转售企业分配具体的号码资源,根据试点政策工信部向3家基础企业分配移动转售专用号段,转售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向基础企业申请用户号码资源。
双方之间的用户号码资源以及制卡数据也需要进行交互。
标准中对于交互的卡号资源的时机以及交互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接口技术要求》[5]是以《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功能要求》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类互联业务功能为基础,明确了具体的互联接口方式。
根据各类业务场景传送的数据内容和要求的不同,互联网关之间的接口包括实时调用接口和文件传送两类。
实时调用接口主要针对时效要求高的业务处理,考虑到接口规范及安全等因素,标准规定实时接口采用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1.2版本协议。
文件接口主要针对实时性要求低的大数据量交互,标准规定文件接口采用安全文件传送协议(SFTP),通过二进制传输方式上传/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