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47
第6章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产业间贸易是指两国之间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的商品。
例:用彩电交换小麦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指两国之间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产业、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商品。
例:用彩电交换彩电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制成品用小麦交换小麦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传统解释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是建立在某种需要探讨的新的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二战以后,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逐渐上升为影响整个国际贸易发展格局的重要贸易形式。
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2.3.贸易产品上有所不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产品贸易流向具有双向性,相同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4.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本章结构?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vv规模经济的含义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vv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vvv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第一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两种表现形式:v内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v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整个行业的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
?假设某行业最初厂商数量N=10,每家的产出为q=100.?(1) N=20,q=100。
如果生产效率提高,则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大厂商无优势)?(2) N=10,q=200。
第6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6.1 引言在前面已经看到,H-O理论是建立在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引起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这个理论本身还存在两个问题。
①对该理论的经验检验如何解释?②某些假设不切实际,这就使得这个理论在解释当今国际贸易问题时遇到了很多困难。
本章用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弥补这个缺陷。
它们是建立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新技术的传播和发展速度不同,等条件基础之上的。
6.2 H-O理论与新贸易理论放松H-O模型的假设并不影响H-O理论的正确性,但需要一些新的理论解释某些H-O 理论不能解释的贸易问题。
放松假设1(两国、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只能使分析更加复杂,但并不影响理论的正确性。
假设2(各国生产技术相同)通常是不真实的,现实中各国都使用不同的技术。
如果技术水平可以作为生产要素,那么基于各国技术水平差异进行的贸易也可以用H-O理论进行解释。
然而,各国的技术会发生变化,而基于这种变化进行的贸易就难以用H-O理论解释了。
这需要用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来解释。
假设3是在两国,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的,这意味着要素密集度颠倒(逆转)的可能性很小。
要素密集度的颠倒会推翻H-O模型,不过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
假设4是规模报酬不变,而国际贸易也可以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上进行。
规模报酬递增可以被看作是对于H-O模型的一个扩充。
假设5是两国均为不完全分工。
假设6的相同偏好已经被经验检验所证实。
各国之间的偏好差异还没有大到可以完全抵消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实际可用量之间的差异。
而这一差异解释了各国为什么会有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进而解释了各国之间为什么会有贸易发生。
放松假设7(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会带来一些麻烦。
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差不多一半是基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
这很难与H-O模型相协调,而需要新的理论。
放松假设8(国际间没有要素流动)只是对H-O模型作一些修改,并不是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