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办法的语文教师
- 格式:doc
- 大小:199.00 KB
- 文档页数:50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1.热爱教育事业:首先,你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对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热情和责任感。
只有这样,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你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教学服务。
3.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需求。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你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你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书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6.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你需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你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定期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教育建议。
总之,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崔霞今天有幸坐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近几年来在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想法和感受,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感谢领导和老师们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回顾自己十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以下只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在这里与老师们作以探讨和交流吧。
一、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当新学期开始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孩子们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
比如去年我刚接五年级以后,在我与学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拉近同学与我的关系,我对全班同学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我很高兴今年能教你们的语文,听说咱们班同学脑子聪明,上进心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感觉到了,老师也不爱打听你们过去的表现与成绩,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老师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的班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进步的,是最棒的,都会成为老师心目中的佼佼者。
”我的这番看似寻常的话,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还真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我所带的五年级语文、品德双科能从全镇第八名上升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与在坐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分不开,也与五年级的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主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乐于诵读、课外阅读的习惯、主动识字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这几年我根据观察所得,学生的习惯养成最主要,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一天之内都要有学习的自主意识,那就要每天安排我和班干部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这样一来班内中等学生、优生就会很自然的利用空闲时间去充分学习,另外,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怎样做好一名语文教师兖州文化路小学闫计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日常的工作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三个方面。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包括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阅读和写作。
阅读和写作要凭借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进行扎实训练,然后指导学生把课堂所学阅读、写作的方法,运用于课外实践,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才算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效果的优劣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首先要明白,我们是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凭借教材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也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的方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采用本体性内容教学的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什么是本体性内容教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说:语文课应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
这也就是说,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要来一个大的转身,从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转变为关注文章中的阅读、写作知识、方法和技能,并在课堂中进行扎实的训练。
目前我们的课堂是否可以按照板块教学的模式来设计,一篇课文大体用两课时,分三大板块:1、检查预习、理解内容、体会感情,2、感情朗读、积累,3、训练阅读写作项目。
这种模式把学习重心前移,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充分,像老师一样充分感知课文内容,该读的读熟,该认的字认会,不明白的字词查字典词典,能够了解课文大意。
这种模式的重点是抓好感情朗读、积累,难点是找到阅读写作训练项目,按照认识、实践、迁移的过程设计训练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认真备课,最好是教研组进行讨论,大家集思广益,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才能准确地找到本课的读写训练项目,才能采取有效的训练步骤扎实训练。
当下,我们应该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邓小平同志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
”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完备的教学技能和多方面的聪明才智,是搞好语文教学工作最直接的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如下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忠诚事业的思想素质一个语文教师的思想品德,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决定着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起作用的大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务必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职业品格和丰富的职业情感。
(一)良好的思想素质。
新世纪语文教师,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引导,培养“四有”新人的崇高使命,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党,钟情于语文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管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始终对教师职业具有神圣感、崇高感和荣誉感,矢志不渝,坚定不移。
其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
语文教学既要承担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任,又要兼顾语文本身所包含的德育、美育功能。
而语言的运用又与生活、与人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当然,对语文教师的思想素质的认识绝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一般运用上,它应该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众所周知,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年代,信息革命的浪潮猛烈的冲击着学校的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新的体制对学生的素质有怎样的要求等,这众多问题都需要语文教师“思考”并作出回答。
可见,要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加大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不断地更新观念,改革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富于创造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于思考,勇于开拓,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如何当好语文老师?怎么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当好一名语文老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首先要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最后要力行,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1.很多语文老师上不好课,是因为被他信力所左右这些年走下来,我们很多教师,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自信力都很少,往往是不知道课怎么上。
我想这样一种心态,会影响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
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
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
而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相当程度是被他信力所左右。
第一,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
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
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
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第二,信教学时尚。
比如说,我们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和先进技术整合起来,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多此一举,甚至成为赘疣。
我曾经看过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
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
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
因此我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可我们的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那么狭小的画面里,你们说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第三,信评价标准。
教师上课就是怕评价,评价就好像是孙悟空脑袋上的紧箍咒。
我参加过一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有时我看那论文中评价一节课有三十几个指标。
三十几个指标,多少项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师微笑几次,学生微笑几次我想这叫什么课?我也听过一些评课教师的高见,如:这节课如果让我来上会怎么怎么上,我想这大概不叫评课,这是评课人自己的亮相、自己的诉说。
怎么当好一个语文老师整理怎么当好一个语文老师“语文是什么?”、“语文怎么学?”、“怎么当好语文老师?”,我信任是始终困扰许多语文老师的问题,我在此整理了相关学问,快来看看吧!怎么当好一个语文老师◆“把语文当成一门单纯的课程,是舍本逐末”语文是什么?我觉得语文首先是一种力量。
现在社会上对教育批判许多,对语文教学批判尤其多,我觉得对一些问题绽开争论是好事,但是争论当中需要真知灼见。
我认为,语文是一种力量,是通过表达力量、沟通力量、猎取信息力量等体现出来的生存力量;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推断、规律推理等思维力量体现出来的进展力量。
语文也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观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
人类正是通过这样的素养,使得人类制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世代相传。
其次,语文才是一门学问,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的学问课程。
因此,把语文作为一门单纯的学问课程,围围着百十个所谓核心学问点讲来讲去,考来考去,那是舍本逐末。
◆怎样才是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圝圝假如能把各种理论流派和考试分数放在一边,我认为,能够让同学喜爱语文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语文老师。
勤劳为益友,喜爱是良师。
要同学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同学喜爱语文。
当然,让同学懂得语文的重要性,自觉学习诚然好,但也难;让同学通过尝试,对语文产生深厚爱好,喜爱语文,并进而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则更为重要,是更值得追求的抱负境界。
这也许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吧!语文既然是一种力量,就要争论一下什么是力量。
所谓力量就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事。
这种能量或本事,是实践主体(指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从对课题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联系之中获得的。
语文既然是一种力量,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根据力量培育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力量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获得,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提高。
怎么去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啦奥东为孩子们施以心灵的浇灌和培养,让他们健康成长。
小编在此整理了做好一名语文老师的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怎么去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语文教师本身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德育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要求,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缺乏德育的教育,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地通过所学教材去感受和领悟其中做人的准则,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因素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并注意在生活中体现自己的道德情操。
通过德育教育还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以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因此说,语文教学与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
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每篇课文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把德育寓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
同时,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
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很多。
有思想品质教育,有爱国主义教育,有识别真假美丑的教育,也有对哲理的领悟和对高尚思想精神的歌颂等等,不一而足。
如,《三峡之秋》《可爱的中国》《济南的冬天》《听潮》等课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写和美好感情的分析,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宏伟之志和壮志豪情。
又如,《孔乙己》《多收了三五斗》《梦想与现实》《范进中举》《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曼哈顿街头夜景》等课文,通过入情入理的分析人物,分析主题,会极大的激起学生对黑暗残酷社会的憎恶之情,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国度的自豪感。
再如,《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两种习惯养成不得》《攻书如捡粪》《谈骨气》《落花生》等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的启迪,对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人生观,及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何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记得那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遇见了一位语文老师,她知识渊博,活像一本活字典,讲起课来幽默风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在她的影响下就连当时我们班的差生都喜欢上语文了,后来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人都选了语文类专业,虽然我当时没有报,但是后来也选了第二专业——汉语言文学。
现在在工作岗位上,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仅从以下几点出发,谈谈我的看法,希望各位同仁再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的共同成长。
一、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
”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
我国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
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中外名师都在以德执教,以身示范,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为自己的事业献出一腔热血。
二、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备课必须充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听、说、读、写不必说样样精通,起码必须能镇住学生,在学生面前能有几分自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
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所以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
学生如果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
比如在教学《落花生》不必只谈默默无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必只谈沙皇统治的黑暗。
三、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如何做好一名语文老师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意识的重要责任。
那么,如何做好一名语文老师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步骤。
一、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首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
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语文老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
我们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要详细具体,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安排。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量,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
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做有语文的语文教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意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因为在我看来,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塑造。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秉持“爱、信、慎、勤”四个字,注重合理引导学生,从突破基础、提高水平到形成兴趣、培养爱好,悉心指导,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成为有情有义、有才有德的人。
一、提升基础水平,突破瓶颈在我看来,好的语文教育必须以提升学生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尤其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汉字。
因此,在教学初期,我会重点关注学生的汉字识写能力。
与此同时,我也深知学生对于许多语文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可能是有阻碍的,如古代文学史、修辞手法等,因此我会结合生活实例,通过把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来降低语文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此外,在我看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理性分析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同样重要。
因此,我会选择一些更具有挑战性、较难的文本,让学生慢慢习惯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对于我所教授的高年级学生,我更加注重科技借助,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等,以及开展课堂探究、实践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二、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始终认为,唯有在学生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爱好时,才能更好地学到这门学科的精髓。
因此,我会尝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巧妙的课堂活动和教材,例如以设计诗歌、故事、小说、影视剧本等来培养学生成为文化人,让他们能够从文学中感受到美和悲痛、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不断的读书、写作等实践,提升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此外,我也十分注重跨学科教学,例如通过与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的结合,让学生获得更为灵活、广阔的文化视野和体验,提高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会有针对性地体察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与其合作设计学习项目和可行的课程体系,从而引导尚未建立起语文兴趣的学生走向文学世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后是渊博的文化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
下面我想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受,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师“德”的修养,不能简单归结为道德修养,还包涵思想的、职业的、审美的诸多方面。
(一)高尚的思想道德我们先来听听魏书生的一段话:“人活在世上,能不能幸福,最主要的是能不能有一个好心态。
心态好了,那么生活穷点富点,工作轻点重点,寿命长点短点,他都能坦然面对,从而活得心安,活得幸福。
人活着对他人,对世界有没有益处,有没有贡献,最主要的也在于他有没有一颗好心。
心肠好了,那么体力强点弱点,才能大点小点,他都能尽心竭力地为别人为社会做好事。
反过来,心肠坏了,就不好办了。
他自己活得太累,太麻烦,别人也会由于他的存在而感到不安。
教师这门职业显然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心灵的职业。
”魏书生这段具有哲理性的话,深刻揭示了教师应具备的思想道德。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
中学语文教师的道德是否规范,可以看是否处理好了对社会、对工作、对他人、对自己几个方面的关系。
1、与社会的关系。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首先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蜜蜂蜡烛式的不图回报的事业。
不要苛求社会给你些什么,而要自问:我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正如魏书生所说:“用理想主义的态度鼓励自己去学习工作,决不用理想主义者的标准来苛求社会;应当让自己适应社会,而不能幻想社会适应自己。
”2、与他人的关系。
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上有领导,要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中有同事,要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面对的是学生,要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
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工作光靠某一两个人是不行的,必须依靠集体。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团结同事,集体协作。
语文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怎样做好一个语文教师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高中生越来越不重视语文,讨厌语文,语文课波澜不惊,死气沉沉,学生们无精打采,恹恹欲睡。
面对这种情况,身为语文教师,不要一味地责怪、埋怨学生,而应该从自身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不管是什么科目的教师,都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处理好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从心理上从情感上接受你,这样便有利于学生接受你的课。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那么,怎样才能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关系应是平等探讨问题的关系,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从生命意义上来说,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就社会角色而言,教师扮演着“教”的角色,学生扮演着“学”的角色,二者仅是职责不同,没有人格上的不平等。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促使学生把自己从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义”、被“解惑”的角色,变成具有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能力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语文学习兴趣则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与掌握语文的带有情感的倾向。
语文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老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学持久的热情,“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柏拉图)。
只有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使学生从厌倦语文学习转变到喜欢语文学习,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由此使学生自觉地以更高的标准完成自己的学业。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牵着她的手可以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每个学生都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差生往往是由于对我们设置的目标缺乏兴趣所至,给他们一个诱惑力让他们心往神驰--如语文教师要尽量挖掘课文里的思想感情内涵,苦心酿造出使之易于吸收的好营养,并打上能够吸引其兴趣的外包装,我课乃磁石,汝心为铁针,牢牢实实地吸住你,想逃也逃不掉了。
用一句幽默的话来说:“全成我的俘虏了”。
一、良好的师德师风语文教师务必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作出表率。
汉代杨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地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语文教师无论是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文化修养,还是工作作风、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乃至言行举止、仪表装束、居室摆设等方面都要有语文教师特有的风度,能引起学生爱慕崇敬之情,成为学生自觉效仿的楷模。
这样,教师在学生中才有较高的威望,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从而集中全部精力和智慧,发挥主观能动性,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排除障碍,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
二、较为全面的知识素质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外,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有人把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比着一棵大树,树的庞大根系是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树的主干是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树的顶端枝叶是教育科学知识,而树生长的土壤则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这棵“树”在不断地吸收着外界的营养,是不断生长着的。
一个语文教师要教到老、学到老,使知识之“树”常青不老。
(一) 深厚的专业知识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同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科书几乎处处蕴含着文学的因素。
因此,语言、文学便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基本的专业知识。
阅读理解要有整套教法和学法。
(二) 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方面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语文教学法。
现代语文教学应当以新课标为准。
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历程的引路人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
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需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
第一,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
第二,在言行上要有风度。
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
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作为的表率。
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其次,打开学生视野,加强课外阅读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只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
阅读活动呈开放学习态势,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处处留心皆学问。
也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开放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1.家庭作业别只盯在“教书”上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很多学生拥有多次不做家庭作业或晚交家庭作业的“记录”,这让孩子父母很伤脑筋,也花了许多精力,但是依旧无济于事。
学生们也是见到家作就犯难,可谓苦不堪言!有一天,学生叶嘉诚的妈妈打电话给我,对我说:“彭老师,现在嘉诚做作业很快,而且非常积极,以前要我盯着才行,而现在不用我来提醒了。
以前写到作文,他就悄悄地拿本作文书,溜进房门,…闭门‟写作,现在他能自己写文章了……”嘉诚的妈妈言语间充满了激动,这让我想起几次家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来。
2006年12月3日,我们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去城西南的燕山岭野炊,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讲,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于是,我布置学生在双休日写这样的“家庭作业”,并打印好发给学生:野炊,给我们每个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一切都那么难忘,如果,我们不用某种方式记录下来,我们对这次野炊的记忆只会越来越模糊,最后淡忘成一片云彩,如果我们用文字把野炊记录下来,等你日后翻阅到时,便可以回味,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你写下的文字越具体,以后看时回忆就会越丰富。
让我们每个人抓住野炊中的一两件事情重点写下来,比如在“炒菜”、“捡柴”、“搭灶头”“走路”等事情中选择一两件去“记录”,字数400左右。
让我们留下美好的人生经历吧!因为是双休日,所以我还布置了学生另外的作业:读《水浒传》,有的写批注三处,有的写几百字的人物评价。
读书笔记,每人不同,也分别打印好给学生。
12月6日,我给学生一张“家庭作业作家长自愿评价票”,并请学生将作业与他人交换,说服同学将自己的作业带回家请同学的爸爸妈妈给自己评一评。
12月7日早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看同学的爸妈给自己写的评语,同学们看得很认真。
我看到杨尊的妈妈工整地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亲爱的郑卓迪同学,我是杨尊的妈妈,认真读了你的作文和读书笔记,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学习非常认真的孩子,作业清楚、端正,使人看着很舒服;你的作文构思清晰,语句通顺,内容丰富,详略得当,值得赞赏。
希望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我想提两个小小的建议:(1)以后要少写错别字,最好是不写。
(2)作文中还可以多一些自己的真情实感,使文章读起来有血有肉,更加感人。
我想为你颁发这样的奖项:最佳思路奖、最佳字数奖、最佳作业奖。
而其他家长的评语也都很中肯,充满着期望和鼓励,尤其是他们的态度,让人感动。
在孩子们看完评语后,我引导孩子思考并行动:同学的父母给我们的作业写下了评语,我们该怎样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呢?在同学们认真讨论之后,我建议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感谢同学的父母。
后来我了解到,学生有的是打电话,有的则是写了几句话,有的让同学捎几句话来感谢,等等,这次家庭作业到此才画上句号。
在后来的家作布置中,我还指导学生记录开始作业和结束作业的时间,还请孩子们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反思:今天我做作业比昨天快了(还是慢了),原因是什么,明天我打算怎么做。
其中,学生徐艳有一次是这样记录的:我六点钟开始做家作,六点二十一做完。
我给自己的作业评价是“正确”星,原因是我检查过,是全对。
妈给我的作业评价是“佳作”星,因为我全都了解了作业。
我还指导学生做过这样一些家庭作业:陪爷爷奶奶聊天半小时;给妈妈做一件礼物;给教过自己的任课老师打个电话;做一个玩具;收集一个其他孩子玩的新游戏,并记录游戏规则,能说明玩法……逝去的一幕幕是那样清晰。
家庭作业关系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关系着学生的生活,关系着家长和老师的心。
因而,它引起了一度又一度争论,至今未息,反而呈日趋激烈的势头。
争论的主要围绕家庭作业所导致的“问题”而展开来的。
有一部在德黑兰一所小学拍摄的纪录片电影,名字就叫《家庭作业》。
它以采访的形式调查了人们对新实施的有关家庭作业的措施的看法,受访者有学生也有家长。
在他们描绘的教育体制里,家庭作业不是教学手段,更像是枷锁,它让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处在一个痛苦、被迫与憎恨的恶性循环中。
影片中有一种教学方法是用加大家庭作业量来惩罚学生,实际上,这种不是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的倾向会产生“愤怒和阴暗的一代人”。
《家庭作业之谜》的作者阿尔菲•科恩认为,过多的家庭作业只会挫伤小孩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状告家庭作业》的作者之一是在纽约工作的法律界人士莎拉•贝内特。
这本书也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研究能证明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和他们的学习成果之间存在关联。
无论是在电影与书籍中,还是现实生活中,家庭作业之所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那是因为家庭作业成为了教学目的,而不是手段,因此家长学生老师都痛苦。
这些家庭作业挫伤了学习兴趣。
这是不是家庭作业本身的问题呢?当然不是,“肚痛埋怨床脚”那是很可笑的,而家庭作业产生了问题,我们去怪罪家庭作业,那也是相当“好玩”的。
我们赋予家庭作业怎样的使命决定着家庭作业的效应大小与正负。
就拿语文家庭作业来讲,一般的家庭作业就是布置一些摘抄、抄写字词、练习册、阅读等,这些都是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一般的家作的完成形式就只是动手写、写、写,而且机械的写与强制的写占多数情况。
严肃地讲,语文家庭作业应该被看作是巩固消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这是一种语文学科化的使命,它让我们学生做家庭作业的过程成为一种学科行为,然而现实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教训,譬如学生作业做得太慢、不做作业、效果不明显、态度马虎等等,而这些教训表示学生的家庭作业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情,更是学生为人处事的品格修炼之大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做人都不端正,学业如何端正?做人都不严谨了,做学问又如何严谨?凡事都是以立人为基,立人才是根本。
做事应该建立在立人的基础上。
布置语文家庭作业时,“教学生立人”我们不予以关注,这是真正的教育吗?学到的语文知识、掌握的语文能力究竟有怎样的价值呢?因此,我认为在布置语文家庭作业时,不要将目光仅仅盯在“教书”上,还要将目光盯在更具深远价值的“育人”上,即布置一些“道德作业”。
比如像以上故事中提到的时间观念的养成、礼貌交往的意识能力的培养、孝敬父母的观念等等,将学生的家庭作业设计成一种交往活动,一种德育活动,这样,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才是一个具有完整心灵的儿童。
于是作业得以成为儿童生活的方式,只有作业成为生活本身,作业才可能具有真正的价值。
因此,无论什么家庭作业,都要尽量让育人和教书融合起来,不能光“教书”,当然“空洞”地“育人”也是要尽力避免的。
其次,作业的内容也好,形式也罢,都要贴近儿童,贴紧儿童的年龄特点,因为教育应“以人为本”,脱离人,忽视人,那任何教育,任何作业,都必将被迫成为“学科”侵略人脑的工具,而不是人掌握“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策划家庭作业,乃至策划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将很多精力放在如何激发儿童的兴趣上——以儿童喜欢或可能喜欢的内容为家作内容,以儿童喜欢的形式作为家作的形式,这在我看来,比学科本身还要重要得多。
家庭作业的德育价值、游戏趋向最终培育的是一个完整、积极、优秀的孩子,更是幸福的孩子!而这,正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2.打开批注那扇窗2006年12月2日,我给学生分两类布置了“读书笔记”:第一类读书笔记是《水浒传》第三章30个词语,一个描写动作的片断;写批注一处,字数不少于20字。
第二类读书笔记是摘抄《水浒传》第三章两个描写动作的片断,并模仿着写一段;写第三章的批注5处,字数不少于40字。
上午第四节课前,当我将作业打印好分发给学生之后,他们纷纷跑来问我:什么叫批注?怎么做“批注”?此刻,“老师你教教我们吧”成为他们共同的需要。
我则卖了个关子,说:“放学前我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哎”,他们有些人有些扫兴。
我说:“你们也可以自己先想办法去查查什么叫批注呀。
”(中午我们班大多数学生都回家吃饭,并且他们有“渠道”去收集查阅。
)这时,孩子们开始议论,有的还在“炫耀”——我家可以上网查。
我决定在阅读课上指导孩子们写批注。
课前,我发给每人一张小纸条,并请他们先细读一番。
纸条如下:原文:因为球踢得好,高俅深得端王喜欢。
端王做皇帝不到半年时间,就让他做了殿帅府太尉。
批注:从“深得”与“喜欢”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端王对高俅非常偏爱,这偏爱太不公平,太荒谬。
由此看来,端王是公私不分的,是极其昏庸的。
原文:高俅大怒,喝道:“肯定是那家伙抗拒官府,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随即派人去捉拿王进。
原文:话未说完太公来了,喝那后生:“不得无礼!”批注:在高俅这一“喝”中,一个暴躁、霸道、无礼的人物在我面前晃来晃去,这样公报私仇的人,这样仗势欺人的官,这样的无赖小人,真是令人生厌。
后面高俅也有四次同样的恶狠狠的“喝”,足见高俅是个十足的“痞子”!太公的这一“喝”却与高俅的那一“喝”截然不同。
因为太公“喝”的是史进对王进的无礼。
因此太公这一“喝”,是令人称赞的,是教史进做人的……(以上“原文”选自《水浒传》青少版,施耐庵著,李明友改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2页)学生们看完以后,议论起来,我这才开始讲解:“同学们,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我们能在读书时写写批注,那么读书会越来越有意思。
那么,究竟怎么来写批注呢?看看老师写的,你思考一下,批注可以根据什么来写?”戴俊超站起来说:“我觉得可以根据词语来写批注。
”我及时肯定:“说的没错,除了根据词语来写,还可以根据什么来写?”学生们说可以根据句子、段落等来写,还有学生说可以根据动作、表情、心理、外貌等来写。
我接着说:“你们说得很好。
这些都是我们写批注的重要…根据‟,没有对字词句段篇以及动作表情心理外貌的理解,写出来的批注常常是信口开河,有时候甚至会牛头不对马嘴。
”我将这些“根据”一个个板书出来,然后继续说:“其实,批注可以分类,我从网上看到批注大致分成这四类:感想式;质疑式;联想式;评价式。
大家看看黑板上这四种批注的名字,你能猜到什么?”“感想式和评价式你看看老师写的批注就知道了,至于质疑式说白了就是提出你的疑惑或者问题,而下面我要讲的是联想式。
我以这学期我们学的一首诗为例子来解释一下。
”说着,我板书: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由这首诗,你会联想到自己学过的哪些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由这首诗,你会联想到什么事?”“我联想到了自己捉蝉的事。
”……“你们的联想非常丰富,如果我们把我们联想到的写下来,那么就是联想式批注了。
”说完,我总结了今天给孩子们介绍的四种写批注的方法,并请他们回家后试着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