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文》第一课 您贵姓
- 格式:pptx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29
请问您贵姓等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2012年第10期别笑,我不是笑话请问您贵姓我是一名酒店服务员,有时帮前台接电话。
今天我接了一个毕生难忘的电话。
当时,我认真而又亲切地接起电话:“您好,请问您贵姓?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短促有力的男声。
我又问:“请问您贵姓?”“喂?”哟,看来是信号不好!我再问:“请问可以听见吗?”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响,随后肯定地回答:“可以听见,我姓魏。
”改行一位旅客乘一辆出租车出游,半路上他轻拍司机肩膀想问点事,司机吓得“哇”的大叫起来。
旅客小心地说:“对不起,没想到这样会吓到你……”司机拍了拍胸口,说:“没关系,只不过我一向是开灵柩车的,刚改行开出租车……”课内考考你1 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
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面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 “马力既竭,尤能一取(前进)也”——车由于惯性,继续前进B “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C “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低,水的沸点高,水不易沸腾D “不尽长江滚滚来”—说明河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3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
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
忘交电费了一群萤火虫在空中飞,其中有—一只不发光!另一只很好奇地问他:“哥们儿,你怎么不发光啊?”不发光的萤火虫回答道:“哎,哥们儿上月忘交电费了。
”世界真奇妙代驾车祸!司机昏迷,唯有宠物狗无恙。
交警问小狗:“出事前你主人在干嘛?”小狗做喝水状,摇摇晃晃。
荥阳郑氏三公雕像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陌生人见面的第一句寒暄,往往是“您贵姓”,如果姓氏相同,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笑称“原来是一家子”。
《百家姓》更是许多人的人生启蒙第一课。
中华姓氏的起源与发展独具特色,姓氏文化博大精深。
黄帝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起源,黄帝作为姓氏文化的开创者,成为中华民族公认的姓氏始祖和人文始祖,新郑黄帝故里,更成为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圣地,“老家河南”实至名归。
中华姓氏是中华儿女力量凝聚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四海一家、血浓于水的祖源情结。
每年农历三月三,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中原隆重举办拜祖大典,共同拜谒轩辕黄帝,追思人文始祖的功德,昭示中华儿女血脉相传。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生生不息,共同延续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最近,笔者走进老家河南家谱馆、郑州市古荥镇、荥阳世界郑氏名人苑等地,循着姓氏族群和文化专家寻根问祖的足迹,解读姓氏这一中华5000年历史的重要文化密码。
你好︐贵姓︖你好︐贵姓︖□文\苏瑜古晨茜图\李新华丁酉年世界郑氏拜祖大典中华姓氏多肇始于中原“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发现,在依人口多少而排序的300个中华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表示。
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曾经历过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姓最早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是一种氏族部落的称号,即族号,同姓部落具有共同的母系血缘与血族关系,所以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妊,都带“女”字偏旁。
氏大约出现于从炎、黄二帝时期开始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组织以男性为中心,原来的姓族分裂衍化出若干男性为主导的氏族,氏族显示着家族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标志着贵贱和等级的差别。
关于姓与氏的关系,李立新总结说,从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到《春秋左氏传》中所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到古代社会长期奉行“礼不娶同姓”原则,姓氏在古代一直发挥着优生优育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贵姓何来?---透过百家姓看历史》教案北师大版教案示例活动目标:通过探寻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文化知识,激发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
通过对中国诸姓源流的考辨,探索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变迁。
树立中华诸姓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观念。
掌握使用工具书和收集、查找、运用资料的技能。
培养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从已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与课本有关的内容。
查阅《中华姓氏大辞典》等工具书以及相关的读物。
活动设想:将本课分成两次来学习,次课程,讲解姓氏文化的基础知识,把全班按姓氏分组,布置调查报告。
两次课之间学生搜集资料。
第二次课程,公布调查报告结果;从调查报告中引出新内容;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学习,穿插猜谜、提问等内容。
活动过程:节介绍姓氏的基本知识。
包括:海外的寻根热;欧美、日本、阿拉伯、缅甸等国家的姓氏简介,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更为精深的奥秘;姓和氏的区别;宋版《百家姓》。
按照姓氏把全班分成5-6组,布置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内容包括:1、确定一个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该姓氏在百家姓中的位置;3、在全年级中该姓氏所占的比例;4、该姓氏的来历;5、该姓氏在历史上的名人轶事;6、该姓氏在历史上的变迁。
布置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节分组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评选最优。
由此引入新课。
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可能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疑惑,到底姓氏是怎么来的,最初姓氏的什么?一、姓氏的起姓:现在的姓,是古代姓、氏的合称。
姓和氏在上古时期各有分别,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成员皆为其后代,各氏族的标志称姓。
《说文》:“姓,人所生也。
”三代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
因此作为族号的姓,较古老的不少从“女”,如姜、姒、姬、姚、嬴等。
氏是较姓后起的标志宗族的称号,为姓的分支,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同一女祖,子孙繁衍,同一宗族分支散居各地,在同姓之下另有标志以示区别,那就是氏。
贵姓何来之苏姓112彭眷恬在中国,姓氏是很重要的,这标志着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大家好!我来自112班的,我叫彭眷恬。
和很多同学一样,我也取了一个自己的古代名。
宁静致远;一诺千金。
我名叫宁诺,字子嫣,号木子。
我的字很有诗意的,它出自李贺的《牡丹种曲》。
但今天我要介绍的重点都不在这些,重点就在姓。
我的姓是一个大姓,我姓苏,全名苏宁诺。
我说过,苏是一个大姓,苏东坡的苏,这当然是一个大姓,全国排名第四十一,580余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七。
它有几个来源,第一:出自颛顼帝之后,跟云姓等一些姓说起来是一个老祖宗,对。
因为这时候还没几个人嘛,对吧!原始社会,这人恐怕还没有在咱们这个大地上比有些大动物还少一点,当然啦!人才那么几个是不是,那时候北京猿人才几个呀!还有后来元谋猿人就没几个,是不是!就没多少人,所以最早大家的血缘其实都差不多,所以嘛讲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
这个话还真不是吹,就不是说一个什么非常浪漫的或者诗意的语言,他可是有实际内涵的。
这个苏姓跟云姓其实都是颛顼帝的后代,而且呢还都是祝融的后代,都是这个管火的这个祝融的后代。
其次呢苏姓还有这个第二个来源:苏姓是少数民族中的姓,或者啊,是少数民族改过来的姓,都是少数民族那里传来的,但这在苏姓里面很奇怪,很早就有。
比这个北魏孝文帝改革还要早,我们现在好多汉姓里面其他民族的血液融入进来,很多是北魏那时候的,但偏偏苏姓很特别,他不是。
东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吧!我是说,如果读过《三国演义》的,应该知道乌桓吧!乌桓里面有一支在汉武帝的时候归附汉朝的,他们队伍里边就有一些改姓苏的。
在东汉的时候就有少数民族的改姓苏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那么这当然,改姓苏的就更多了,鲜卑族也有很多姓苏的。
那么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兄弟民族当中都有姓苏的,比如:满族啊,锡伯族啊,裕固族,羌族啊,彝族啊,很多很多民族都有姓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