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板块能量第14课时功功率过中考
- 格式:doc
- 大小:268.00 KB
- 文档页数:4
第14讲功功率机械效率本讲内容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做功的条件;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生需引起高度重视.贵州近两年虽然没有考查斜面的相关计算和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但是不容忽视.考试说明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2.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3.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功、功率1.功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二是物体在_________上通过的距离三种不做功的情况不劳无功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例如踢出去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不动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即没有移动距离.例如“推而不动”、“搬而未起”劳而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移动距离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例如手提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功的计算文字式功等于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1 J=1 N·m【提示】在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2.功率定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与______之比叫做功率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公式P=___________单位基本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__,符号是.单位的换算关系:1 kW=_______W,1 W=1 J/s【提示】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表示做功的多少.一个力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功率大的做功不一定多,做功多的功率也不一定大.在分析功和功率的关系时,必须考虑时间的因素.机械效率三种功有用功我们需要的,必须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 W有表示额外功我们在做有用功的同时,我们还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表示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表示.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定义物理学中,将________跟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___________表示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说明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_______ 总功,故机械效率总_________机械效率的高低与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________________ 测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过程沿________方向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测出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越多,机械效率越________,但越____力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动滑轮的重;加润滑油,减小_______;________物重命题点1 功、功率(2018·安顺)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 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 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举起相同的杠铃时,身高越高的运动员举起的高度越大,根据W=Gh分析做功大小;所用时间相同,再利用P=Wt比较功率大小.1.(2018·铜仁)小龙背着质量为25 kg的实验器材从实验楼的一楼上到三楼,又沿着走廊水平走了5 m到达实验室.每层楼高3 m,小龙对实验器材做功________J.若在搬运实验器材的整个过程中小龙总共做功4 500 J,则小龙自身体重________kg.(g=10 N/kg)2.(2018·毕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8 N的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2秒钟内匀速移动了0.5 m,如图所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木块所受重力做功______J,弹簧拉力拉木块所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3.(2018·安顺)现在有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上特制电池,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每摇一分钟可通话两分钟.设手机上下摇动一次,相当于将200 g的重物举高10 cm,每秒约摇一次.由此可知,每摇一次可以获得的电能为________J,该手机通话时的功率为________W.4.(2018·黔西南)汕昆高速公路安龙至兴义段某段平直公路长1.08 km,小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在该段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汽车的速度合______m/s,汽车通过该段公路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若行驶时汽车阻力为2 000 N,则该车功率为__________W.命题点2 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2018·遵义)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为70 N的物体A,使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 m,所用拉力F为20 N,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30 N,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1)功W=Fs,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W/t,常用的功率公式P=Fv,F表示动力,v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3)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W总×100%:当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力不可以忽略时,机械效率η=GnF,其中G是物体的重力,F是自由端的拉力,n是吊住动滑轮的绳子段数;当绳子重力和摩擦力可以忽略时,机械效率η=GG+G动,G表示物体的重力,G动表示动滑轮的重力.5.(2018·黔东南)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20 kg的货物竖直匀速提高了2 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工人的拉力是________N.(g取10 N/kg)6.(2018·铜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现用500 N的拉力F将重为1 800 N的物体在5 s内匀速提升了3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______m/s,动滑轮的质量为______kg,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g取10 N/kg)7.(2018·安顺)如图1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候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并最终点燃圣火的照片,该点火仪式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质量为80 kg,攀爬高度39 m,历时约200 s.(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2)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用物理课上学过的滑轮组可以省力的方法,将火炬手拉上去.若小明同学站在地面上,用如图2所示的哪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最合适,理由是什么?如果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命题点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考查点:1.实验原理:η=W 有W 总×100%;2.弹簧测力计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动;3.控制变量法的使用;4.补充表格数据,计算机械效率;5.分析数据,得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6.总结结论;7.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018·黔南)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 次数 物重(N) 物体上升的高度(m) 拉力(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η(%) 1 1 0.1 0.6 0.2 83.3 2 1 0.1 0.4 0.4 62.5 3 2 0.1 0.65 0.4 76.9 410.20.60.483.3(1)比较第1________________;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______________;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__.(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的机械效率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________有关.(3)有两个小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得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与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________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________它的机械效率.本实验用到控制变量法.例如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机械效率与动滑轮个数的关系;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可知,机械效率与物重间的关系;比较1、4次实验数据可知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4)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_______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5)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8·赤峰)如图所示,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所用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两人功率相同B.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小孩功率大C.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大人功率大D.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小孩功率大2.(2018·兰州)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 N的物体在4 s内匀速提升了2 m,若每个滑轮重4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端的拉力F为270 NB.拉力F的功率为270 WC.额外功为160 JD.有用功为1 080 J3.(2018·泰安)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 s内将重为100 N的物体G匀速提升2 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F甲小于F乙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4.(2018·丹东)小勇体重600 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 m.已知物体A重为800 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 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 000 J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 000 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 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5.(2018·长春)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B.减小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C.增大提升重物的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6.(2018·咸宁)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7.(多选)(2018·营口)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 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功率是1 WB.2 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2 mC.5 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15 J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 N8.(2018·葫芦岛)如图所示滑轮组,在50 s内将5 000 N货物匀速吊起10 m高,绳的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 500 N,关于该滑轮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B.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50 mC.滑轮组所做有用功的功率是1 000 WD.该装置中的滑轮总重为1 000 N二、填空题9.(2018·绵阳)“绿色环保,低碳出行”.2018年1月18日,绵阳市首批3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试运行.假定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 kW,速度为36 km/h,共行驶2 h,其电动机做功为________J,公交车的牵引力为________N.10.(2018·南充)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 m,高0.3 m,拉力做功为2.16 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11.(2018·安顺)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有关.次数1 2 3物理量钩码重G/N 4 4 6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绳端拉力F/N 1.8 1.4 2.4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机械效率η74% 57% 83%12.(2018·贵港)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 000 N的物体,若工人匀速提升这个物体所用的拉力是800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若工人用800 N的拉力在1 min内将这个物体匀速提高了3 m,他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三、实验探究题13.(2018·岳阳)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机械效率1 2 100.8 30 83.3%2 4 10 1.5 303 6 10 30 90.9%(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3)分析数据可得实验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填“高”或“低”);(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8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____(填序号).A.71.6% B.82.4% C.92.1%四、计算题14.(2018·六盘水)如图所示,现将重为5 N的物体A沿长1.2 m,高0.6 m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恒为3 N,所用时间是12 s,求:(1)物体A从底端到顶端的平均速度;(2)物体A从底端到顶端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3)求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15.(20184·遵义)一体重为600 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 m2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 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2)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3)使用该滑轮组,这个工人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参考答案考点解读考点1 1.力 力的方向 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W =Fs 焦耳 J 2.功 做功所用时间 做功快慢 W t瓦特 W 千瓦 kW 103考点2 W 总= W 有+ W 额 有用功 总功 η η=W 有W 总 小于 小于1 无关 η=W 有W 总=GhFs 竖直匀速 高 低 省 减小 摩擦 增加各个击破 例1 C题组训练 1.1 500 50 2.2.4 0 0.6 3.0.2 0.1 4.30 36 6×104例2 200 75%题组训练 5.400 125 6.2.4 20 90%7.(1)他和轮椅总重力G =mg =80 kg×10 N/kg=800 N ,他的平均功率P =W t =Gh t =800 N×39 m200 s =156 W .(2)D 滑轮组最合适.因为拉力方向向下且更省力.因为η=W 有用W 总=Gh Fs =Gh 4Fh =G 4F ,所以拉力F =G4η=800 N4×80%=250 N.实验突破例 (1)其机械效率越低 它的机械效率越高 无关 (2)偏小 偏高 运动状态 (3)摩擦 提高 拓展训练 (4)错误 1、2 (5)为了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6)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整合集训1.C 2.B 3.D 4.D 5.D 6.D 7.BCD 8.B 9.8.64×10812 000 10.62.5 0.675 11.动滑轮的个数(或动滑轮的总量) 提升的物重 12.62.5 160 13.(1)88.9% (2)2.4 (3)高 (4)C14.(1)物体A 从底端到顶端的平均速度:v =s t =1.2 m12 s=0.1 m/s ;(2)拉力做的总功W 总=Fs =3 N×1.2 m=3.6 J ,则拉力的功率P =W 总t =3.6 J12 s =0.3 W ;(3)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Gh =5 N×0.6 m=3 J ,则此斜面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3 J3.6 J×100%≈83.3%.15.(1)由η=G 物nF ×100%可得:F =G 物nη=800 N2×0.8=500 N ; (2)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 人=G 人-F =600 N -500 N =100 N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 =F 人S =100 N0.05 m2=2 000 Pa ;(3)使用该滑轮组,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滑轮的重力为:G 动=nF -G 物=2×500 N-800 N=200 N ,这个工人的最大拉力为F′=600 N ,所以最多能提起物体的重力为:G′物=nF′-G 动=2×600 N -200 N =1 000 N.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考点总结一、考点1 功1. 功(1)功的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如下表1所示,具体包括:①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
表1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2. 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其中W表示功,单位是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2)使用功的计算公式开展数学计算时的注意事项: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F、s的单位分别是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3)功的计算公式变形式:①计算距离s时,WsF =;②计算力F时,WFs =。
(4)功的估算①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放到课桌上,人对课本做的功W≈2J;②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做的功W≈1J;③一名普通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W≈3 000 J。
二、考点2 功率1.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符号“P”表示。
2.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功率的公式功率的计算公式为WPt=,在国际制单位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则功率的单位是焦耳每秒,它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而工程技术上常用kW 作为功率的单位。
4. 功率的单位换算:1 kW=1000W。
5. 功率的变形公式(1)求物体所做的功W时,W Pt=;(2)求做功所用的时间t时,WtP =。
6.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功率P Fv=,该公式的解释如下:(1)公式中速度v的单位必须是m/s,力F的单位是N,功率P的单位是W;(2)由公式可知,当功率一定时,减小速度可以增大牵引力(如汽车上坡时换挡减速)。
第1部分第三板块 14课时考点做功的因素1.(易错点1)(2017长春)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训练,以下情境中,他对球做功的是( )A.手拿球静止B.手托球水平匀速直线运动C.将球举起D.抛出后的球在空中继续运动2.(2017柳州)如图所示情况中,人对物体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3.(2017贵港节选)小芳同学用60 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
若实心球重为20 N,小芳投出了6.3 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2.6 m,则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小芳对球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J。
4.(原创)如图1所示,斜面长度为0.2 m,高度为0.1 m,重为10 N的小球A从斜面滚下,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J,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6N,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________J。
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了0.5 m,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J,水平面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__________J。
图1考点功和功率的辨析及大小比较5.(易错点2)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越慢,功率越小B.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做功越多、时间越长,功率越大6.如图2所示,m A>m B>m C,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距离s,比较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 )图2A.三次做功一样多B.对A做的功多C.对B做的功多D.对C做的功多7.如图3-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像如图3-乙所示。
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3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8.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180 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 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W1__________W2,功率P1__________P2。
第1部分第三板块第14课时考点对做功和功率的理解1.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苹果从树上掉下,重力对苹果不做功B.铅球从手中推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不做功C.人从一楼走到三楼,没有克服重力做功D.车在水平公路上前进,地面支持力对车做了功2.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可能快C.做功时间越长,机器的功率越大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考点功和功率的有关计算3.小华同学用60 N的水平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0 N的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该物体在10 s内移动了5 m,10 s后小华松开手,物体又向前运动了2 m,在此过程中小华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J,功率是________W。
4.(原创)如图4所示,物体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别沿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W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W1>W2>W3>W4B.W1=W2=W3=W4C.W4>W3>W2=W1D.W2>W1>W3>W45.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170 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 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5所示。
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图5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6.(2018盐城)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0.02 J B.0.2 JC.2 J D.20 J7.(2018云南改编)如图6-甲所示,张华用水平推力F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
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6-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6-丙所示。
则0~1 s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_________J,1~3 s木箱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3~5 s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_________J。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1一、功1.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这个功的概念主要是针对机械功定义的。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必要”的含义是指做功的两个因素必须都有,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有做功。
力对物体不做功的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例如人用力推大卡车但没有推动;一个人提着一袋大米站着不动,力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②物体不受外力,由于惯性而运动的物体,虽然通过了一段距离,但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情况也没有做功。
例如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动的冰块,靠惯性向前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是并没有水平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对冰块做功。
③物体通过的距离跟它受力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虽然有力的作用,物体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做功。
例如人在水平面上推车前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车虽然通过了距离,但不是在重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因而重力没有对车做功。
3.功的计算:在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功;如果用F表示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那么功的'计算公式就是W=F·s.4.功的正、负与零功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可得出下列几种情况:①当α=90°时,cosα=0,则W=0,即力对物体不做功。
第1部分第三板块 14课时考点做功的因素1.(易错点1)(2017长春)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训练,以下情境中,他对球做功的是( )A.手拿球静止B.手托球水平匀速直线运动C.将球举起D.抛出后的球在空中继续运动2.(2017柳州)如图所示情况中,人对物体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3.(2017贵港节选)小芳同学用60 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
若实心球重为20 N,小芳投出了6.3 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2.6 m,则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小芳对球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J。
4.(原创)如图1所示,斜面长度为0.2 m,高度为0.1 m,重为10 N的小球A从斜面滚下,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J,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6N,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________J。
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了0.5 m,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J,水平面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__________J。
图1考点功和功率的辨析及大小比较5.(易错点2)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越慢,功率越小B.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做功越多、时间越长,功率越大6.如图2所示,m A>m B>m C,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距离s,比较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 )图2A.三次做功一样多B.对A做的功多C.对B做的功多D.对C做的功多7.如图3-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像如图3-乙所示。
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3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8.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180 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 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W1__________W2,功率P1__________P2。
中考物理做功知识点总结一、做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做功的定义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当一个力对物体产生位移时,由于这个力对物体进行了作用,所以它就对物体做了功。
物体所受的做功可以用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来表示,即:\[ W = F \cdot \Delta x \]其中,W代表做功,单位是焦耳(J);F代表力,单位是牛顿(N);Δx代表位移,单位是米(m)。
做功的方向由力和位移的方向决定,如果力和位移的方向一致,则做正功;如果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则做负功。
二、做功的计算做功的计算是通过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来实现的。
例如,如果一个力以60牛的大小作用于一个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发生了5米的位移,那么做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W = 60N \times 5m = 300J \]这意味着这个力对物体做了300焦耳的功。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都可以单独计算,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做功。
这就是做功的计算方法。
三、做功的特点1. 做功是标量量,它没有方向。
这是因为做功是力和位移的乘积,力和位移都是矢量量,而矢量的乘积是标量。
所以,做功的大小只与力和位移的数量有关,与它们的方向无关。
2. 做功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做功的大小只与力和位移的大小有关,与物体速度无关。
即使物体的速度很大,只要没有位移,就不会有做功。
3. 做功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当力和位移的方向一致时,做正功;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做负功。
四、做功的应用1. 机械能和做功的关系。
当一个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就会获得能量,使得它的机械能发生了改变。
例如,在抛物线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了功,使得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 动能和做功的关系。
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动能,也可以减小物体的动能。
例如,当一个力对物体做了正功时,物体的动能会增加;当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时,物体的动能会减小。
3. 功率和做功的关系。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它与做功的大小和时间有关。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2019年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必考知识点梳理:一、功1.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这个功的概念主要是针对机械功定义的。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必要”的含义是指做功的两个因素必须都有,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有做功。
力对物体不做功的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例如人用力推大卡车但没有推动;一个人提着一袋大米站着不动,力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②物体不受外力,由于惯性而运动的物体,虽然通过了一段距离,但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情况也没有做功。
例如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动的冰块,靠惯性向前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是并没有水平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对冰块做功。
③物体通过的距离跟它受力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虽然有力的作用,物体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做功。
例如人在水平面上推车前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车虽然通过了距离,但功的时间。
公式P=F·v,可用来求瞬时功率。
3.单位: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 1W=1J/s.其他单位还有千瓦,换算关系为:1kW=10?W三、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力的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
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用符号η表示,计算公式为η=W有/W总*100%(或η=W有/W有+W额)常见考法在中考试卷中,功和功率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功的计算可以与浮力、压强、简单机械等知识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的功率也是主要考点。
在中考命题中,所占的分值较大。
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更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