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冬小麦施用硫酸锰及有机肥效果研究作者:杨飞郑筱敏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3期摘要; ;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锰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冬小麦增施硫酸锰肥料和商品有机肥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锰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产量,其中穗粒数增加1.3~1.4粒,千粒重增加0.6~0.9 g,增产率6.4%~7.5%,净增收益494~535元/hm2。
关键词; ; 冬小麦;硫酸锰;有机肥;肥效中图分类号; ; S512.1;S147.5;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006-01临渭区是陕西省小麦主产县(区)之一,历年播种面积、总产量、商品粮贡献率位居全省前列。
长期以来,在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重化肥、轻或不施有机肥与微肥的现象,使土壤中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供应不协调而失去平衡,成为限制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微量元素锰是小麦生长发育较为敏感的元素之一,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锰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1-3],建立和完善小麦施肥指标体系,于2017年秋播在临渭区故市镇地尧村开展冬小麦施用硫酸锰及有机肥效果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 材料与方法1.1; ;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故市镇地尧村,土质为砂壤土,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
试验播种前测试耕层0~20 cm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16.2 g/kg,碱解氮105 mg/kg,有效磷19.4mg/kg,速效钾197 mg/kg。
1.2; ; 供试材料供试肥料:配方肥(25-14-6),锰肥(含Mn 26%),商品有机肥(有机质40%);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366。
以上试材均由市场购买。
1.3; ;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施硫酸锰0 kg/hm2(CK)、22.5 kg/hm2(A)、45.0 kg/hm2(B),施商品有机肥600 kg/hm2(C)。
锌肥和锰肥对涡阳县小麦产量的影响摘要锌、锰微肥对涡阳县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锌、锰肥在促进年前分蘖数、提高小麦成穗及增加穗数数、千粒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并能增强小麦的抗逆能力。
关键词小麦;锌锰微肥;产量;影响;安徽涡阳涡阳县土壤有效锌、有效锰含量均较低。
为了探索锌、锰微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从2000年以来,笔者对小麦施用锌、锰微肥进行了连续多年多点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锌、锰微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和前几年试验结果,2010年秋种时,安徽省涡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又安排了小麦施用锌、锰微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地点分别设置在城郊四里中学、楚店后栗、姜大柳树及王桥。
试验土质为淤土、沙姜黑土。
供试肥料为硫酸锌、硫酸锰。
供试小麦品种为皖麦38。
1.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施硫酸锌15 kg/hm2(A);施硫酸锰15 kg/hm2(B);施硫酸锌15 kg/hm2+硫酸锰15 kg/hm2(C);以不施锌、锰微肥作对照(CK)。
随机排列,3次重复,面积27 m2。
1.3试验实施试验各处理除锌、锰肥施用量不同外,其田间管理与施肥水平均一致,施土杂肥22.5 t/hm2、纯氮120 kg/hm2、五氧化二磷90 kg/hm2,锌、锰微肥均作基肥施用。
2结果与分析2.1锌锰微肥对小麦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C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与CK比较,冬前分蘖数增加24万个/hm2,有效穗数增加34.5万穗/hm2,穗粒数增加2.1粒,千粒重增加0.9 g;处理B与处理A比较,小麦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冬前分蘖数增加12万个/hm2,有效穗数增加18万穗/hm2,穗粒数增加1.1粒,千粒重增加0.5 g。
处理A经济性状虽较处理C、处理B表现较差,但也有效好的增产效果,其冬前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较CK均有明显的增加,分别增加6万个/hm2、9万穗/hm2、0.7粒、0.8 g。
小麦微量元素配方
1. 锌(Zn):锌是小麦生长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它有助于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和产量。
常用的锌源包括硫酸锌、氧化锌等。
2. 锰(Mn):锰对于小麦的光合作用、酶活性和根系发育至关重要。
它可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品质。
常见的锰源有硫酸锰、氯化锰等。
3. 铜(Cu):铜在小麦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氮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有助于增强小麦的免疫力。
铜源可以是硫酸铜、氧化铜等。
4. 铁(Fe):铁是小麦叶绿素合成和呼吸作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缺铁会导致小麦叶片黄化。
常用的铁源有硫酸亚铁、氧化铁等。
5. 硼(B):硼对于小麦的花粉萌发、根系发育和果实形成至关重要。
它可以提高小麦的结实率和品质。
硼源可以是硼酸、硼砂等。
请注意,以上微量元素配方仅为示例,实际的微量元素用量和比例应根据土壤肥力、小麦品种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使用微量元素肥料时,应遵循肥料的使用说明,并根据当地的农业建议和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合理施肥。
此外,综合考虑土壤改良、合理灌溉和植保措施等也是保障小麦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重要因素。
缺锰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理效应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氮污染等因素,锰缺乏已成为人类和农作物普遍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锰缺乏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农业损失。
为此,解决锰缺乏问题及其带来的损失,研究锰缺乏对农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
因此,了解缺锰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缺锰胁迫的适应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安全。
本研究调查了缺锰对两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春小麦和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两种不同的小麦种子在温度为25±2°C,相对湿度为60%的室内条件下,按照不同的锰比例(0、2、4、6、8和10μM),采用灌浆种子的方法进行缺锰胁迫试验。
测定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产物的产率,水分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结果表明,随着锰投入量的增加,春小麦和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和根系生长速率显著降低,而叶绿素荧光参数(NPQ、qP和Y)有所增加。
此外,当锰投入量为6、8和10μM时,两种小麦对锰胁迫的反应明显不同。
较高的锰投入量导致春小麦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速率也显著降低。
结果表明,锰缺乏会对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叶片生理特性产生显著影响,而且不同基因型小麦的反应有所不同。
锰缺乏胁迫可以通过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等,影响小麦的生物量和根系生长,从而影响其生产能力。
因此,本研究提示,在了解锰营养状况下小麦生物量和生理性状的影响方面,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生产能力和发挥小麦肥力的潜力。
本研究表明,缺锰对两种类型的小麦叶片的生理特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不同的基因型小麦在锰胁迫下的反应是不同的。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叶片生理特性和细胞结构,确定其锰缺乏感受性和适应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相关信息以改进小麦的产量及其营养品质。
锰肥对农作物有什么作用
哪些农作物需要施锰肥?锰肥对农作物有什么作用?如何施用锰肥?常见的锰肥
有哪些品种?
一、锰肥品种
生产上常用的锰肥是硫酸锰、氯化锰等。
二、需锰肥作物
对锰敏感的作物有豆科作物、小麦、马铃薯、洋葱、菠菜、苹果、草莓等,其次
是大麦、甜菜、三叶草、芹菜、萝卜、西红柿等,对锰不敏感的作物有玉米、黑麦、
牧草等。
一般将活性锰含量作为诊断土壤供锰能力的主要指标,土壤中活性锰含量小于
50mg/kg为极低水平,含量50mg/kg~100mg/kg为低,100mg/kg~200mg/kg为中等,
200mg/kg~300mg/kg为丰富,大于300mg/kg为很丰富。
在缺锰的土壤上施用锰肥,一
般作物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三、锰肥施用方法
在种植上最常用的锰肥是硫酸锰,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浸种、拌种及土壤种肥,
难溶性锰肥一般用作基肥。
锰肥根外追肥(叶面)喷施浓度一般以0.05%~0.1%为宜,果树用0.3%~0.4%浓度,豆科作物以0.03%为好,水稻以0.1%为好。
用锰肥拌种:禾本科作物每千克种子用4克硫酸锰,豆科作物8g~12g,甜菜16g;
硫酸锰用作土壤种肥效果大致与拌种相当,一般用量为2kg/亩~4kg/亩。
分析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提出小麦栽培的改进措施
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是农作物栽培中的重要问题。
小麦栽培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和调整土壤pH值等措施,改进土壤肥力状况,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种植技术:选择优质种子和适宜品种,进行适时的播种和密度管理,合理施用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保证麦田光照和通风条件的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3. 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灌溉水资源,进行定量浇水,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植株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 适宜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环境保护,减少土地退化和污染,保护麦田的农业生态系统完整性,防止病虫害扩散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5. 农业机械化和技术创新:引进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小麦栽培过程中,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综合采取上述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微量元素缺乏对农作物产量影响关系分析微量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锌、铜、锰、铁、钼、硼和氯等元素。
尽管这些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非常微小,但却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微量元素缺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关系。
首先,缺锌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锌是酶活性的重要辅助因子,参与植物光合作用、DNA合成和植物生长调节等过程。
当土壤缺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氮代谢将受到抑制,导致叶片变黄、叶片形状异常以及叶片边缘焦枯。
这将影响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光合产物的分配以及植物的营养吸收能力,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的下降。
其次,铜的缺乏也会对农作物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铜在植物中主要参与呼吸过程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调节植物对生理应激的反应。
当土壤缺铜时,植物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真菌病和病毒病的侵害。
此外,铜还参与植物中酸碱平衡的调节,缺乏铜将导致植物内部pH值的异常变化,对光合作用和养分转运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锰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在光合作用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多种酶的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缺锰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受铁锈病毒和真菌性病害的侵害,表现为黑斑或黄斑,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
此外,缺锰还会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运输能力,导致植物体内其他元素的平衡紊乱,最终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铁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它参与植物体内的电子传递、DNA和叶绿素的合成。
铁缺乏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发黄、叶脉绿化不良,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
此外,铁还参与植物中多种酶的活化,缺铁会抑制这些酶的活性,导致植物代谢异常,最终减少农作物的产量。
钼是植物中关键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参与植物中一氧化氮还原酶和其他多酶的催化反应。
缺钼会导致植物叶片中硝酸盐蓄积,抑制植物氮的转化和合成,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钼还参与植物中的硝酸还原和硫酸盐还原等重要代谢过程,缺钼会导致这些代谢过程的紊乱,最终使农作物的产量降低。
小麦施铁、锰、锌、铜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初报慕霞【摘要】本文通过对镇原县土壤微量元素测试,得出在镇原县辖区小麦施用微量元素能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增加小麦的产量。
增产效果较好的处理分别是底施硫酸亚铁75 kg/hm2+硫酸铜15 kg/hm2+硫酸锰15 kg/hm2、底施硫酸亚铁75 kg/hm2+硫酸铜15 kg/hm2+硫酸锰45 kg/hm2,比不施微肥分别增产5.85%和6.73%。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小麦;微量元素;肥效【作者】慕霞【作者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镇原744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小麦作为镇原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全县群众的主要口粮,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科学施肥是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小麦产量不断提高,对微量元素的需要就更为迫切,合理施用微肥是促进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措施。
根据农业部2011年修订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在已经基本摸清镇原县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设置铁、锌、锰、铜4种微肥不同量配施,旨在探寻高产条件下,铁、锌、锰、铜微肥在镇原县的最佳用量及增产效果,为进一步推进配方施肥工作积累了数据资料。
1.1 试验材料供试微肥为铁肥(硫酸亚铁,含量:99.0%~101.0%,生产厂家:中国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锰肥(硫酸锰,含量:不少于99.0%,生产厂家:天津市双船化工试剂厂)、锌肥(硫酸锌,含量:不少于99.5%,生产厂家:中国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铜肥(硫酸铜,含量:不少于99.0%,生产厂家:中国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镇原县新城乡郭沟圈村,塬地,纬度35°43′06″,经度107°12′15″,海拔1 460 m,年均气温9.5℃,年均降水量460 mm,无霜期165 d,≥10℃积温2 980℃,土类为黄绵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地质均匀,前茬作物为小麦。
锰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探摘要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锰对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性状有很大的影响。
使用多效锰肥能使小麦提高产量10.13%,而且使用多效锰肥方法简单易行,投资小,效益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效锰肥;小麦;产量;经济性状;影响1试验概况1.1试验地选择供试地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设施配套,且3a内未进行过肥料试验的地块。
1.2基础土样采集试验田用GPS仪定位,于试验前在供试土壤板田上取样,取样深度0~20cm,测定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
其中有机质为2.35%,全氮为0.166%,速效磷为33.4 mg/kg,速效钾为94mg/kg。
1.3试验设计共分为4个处理。
分别为处理1:分蘖中期用多效锰肥1.5kg/hm2;处理2:抽穗初期用多效锰肥1.5kg/hm2;处理3:分蘖中期和抽穗初期分别用多效锰肥1.5kg/hm2;处理4:为对照。
同一地点不设置重复,其中处理1、处理2、处理3的面积均为66.7m2,对照为不小于66.7m2。
1.4精量播种试验田11月1日播种,为确保试验的精确性,试验田处理1、处理2、处理3全部采用人工划行条播的方法,行距24cm,后分小区人工播种,播量112.5kg/hm2;对照为机条播,播量120kg/hm2。
1.5栽培管理措施试验田除处理1、处理2、处理3在不同时期喷施多效锰肥外,其他培管措施均相同。
1.6成熟期测产考种成熟期在不同处理内分别按对角线3点(每点长1m)取样,将所有植株合并按随机排列方式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0根,考察植株的穗长(cm)、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不同处理间分别进行测产和实产验收。
2结果与分析2.1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时期喷施多效锰肥对小麦具有增产作用,其中以2次喷施多效锰肥增产效果最显著。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与对照之间达到显著水平;处理3与对照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综合分析,施用1次多效锰肥,其中处理1和处理2分别比对照增产3.4%和4.92%,喷施2次多效锰肥比对照增产10.13%。
缺锰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长的影响与机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业经济的越来越重视,小麦作物的种植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小麦对人类营养与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小麦籽粒中维生素B_6含量较高,其中主要组分是维生素B_6和一些微量元素,尤其是锰元素,可以使小麦生长发育更加健康。
因此,研究缺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和机理对确保小麦良好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小麦和其他作物一样,有多种不同的基因型,它们可以提供不同的遗传特征,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环境的要求。
实验研究表明,缺锰和缺乏元素都可能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并导致低产量。
便携式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PIC-MS)技术测定了小麦不同基因型的根系营养元素含量,发现更多有关缺锰小麦生长的信息。
研究发现,缺锰会抑制小麦的生长,主要影响是植物的根系发育,从而阻碍其营养元素的吸收和有效利用。
由于锰是维生素B_6合成所必需的催化剂,缺锰会导致维生素B_6水平的降低,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导致植株对其他元素的吸收不足,最终影响植株成长和产量。
此外,缺锰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植株的光合能力,降低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从而降低植物的发育潜力和生长性能。
同时,缺锰还会抑制植物抗逆性。
因此,在缺锰环境中,植株可能遭受更严重的生长和发育抑制。
其实,小麦不同基因型对缺锰的适应性也不同。
有些品种可以更好地适应缺锰环境,而另一些品种则不能,这主要是因为品种间的差异。
例如,一些品种可以通过增加根系抗氧化酶的活性来抵抗缺锰的抑制作用,而另一些品种则缺乏这种能力。
此外,一些关键酶活性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小麦品种对缺锰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另外,缺锰可以抑制小麦叶片的发育,减少光合的效率,降低植物叶绿素含量,从而影响小麦的营养发挥。
研究表明,缺锰可能会降低植物对氮素和其他元素的吸收,导致叶片发育缓慢。
为了全面了解缺锰对小麦各基因型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小组同时研究了缺锰影响下小麦各基因型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发现针对小麦基因型而言,根系抗氧化酶活性调控是一种重要的机制,以补偿缺锰的抑制效应,减少根系的损伤,改善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
微量元素锰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作者:张琨琨曹重阳孙帅贾文庆余功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2期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微量元素锰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资料,包括锰对小麦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氮代谢、酶活性以及与其他元素交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锰元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锰;小麦;影响;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11-02Abstract Research data about the effects of trace elements manganese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wheat in recent years were overviewed,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manganese on the photosynthesis,yield and quality,nitrogen metabolism,enzyme activity and interactionwith other elements,which could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manganese element research of wheat.Key words manganese;wheat;effect;research progress锰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较为敏感的营养元素之一。
锰在小麦等许多农作物的碳氮代谢、光合作用、酶活化、氧化还原、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3]。
小麦对缺锰较为敏感,缺锰时小麦生长不良且产量下降。
大田及盆栽试验证明了在缺锰土壤上施加锰肥对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4-5]。
施用锰肥是解决小麦缺锰的有效途径。
笔者就锰元素对小麦叶绿素和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氮代谢、与其他元素交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高锰酸钾漫麦种收益高
用高锰酸钾浸种子,对促进麦苗早发,培育壮苗,防旱耐寒,抑制病害,增加产量,有明显效果。
试验示范证明,每亩仅投资一角左右,水肥地平均增产15.2%,丘陵旱地增产9.5%。
用高锰酸钾浸种增产的主要机制,一是高锰酸钾是氧化剂,有消毒杀菌作用.可抑制小麦散黑穗病和锈病发生,并能促进种子萌芽,提早出苗1-2天,扩大根系增加分蘖。
二是高锰酸钾含有微量元素锰。
锰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光合作用的水光解生化反应,提高叶绿素的光台效率。
三是植物在吸收养分时,要求土壤酸碱度在5.5左右。
高锰酸钾属酸性物质,施用后可以提高根际的土壤酸性,有利于根系对多种元索的吸收。
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微碱性钙镁磷肥施入土壤,用高锰酸钾浸种,更有利于提高磷肥利用率。
据试验示范,高锰酸钾浸种的浓度以1‰为佳。
浸种方法是:将称好的药放入清水中,立即搅拌,待全部溶解后,将种子倒入溶液里搅拌两次,一小时后捞出晾干,也可播种。
锰尾矿中锰对小麦生长的营养效应徐放;王星敏;谢金连;丁德健;陈林【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锰尾矿中锰对小麦产量构成、叶绿素产量和锰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锰改善了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其中锰矸石与锰渣混合处理(处理E)的穗粒数最高,达34.17粒,百粒重达4.15 g;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的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提高了10.6%~13.7%和18.1%~26.8%,籽粒和茎叶的锰含量分别提高了37.5%~55.8%和12.6%~25.7%.盆栽试验后,土壤残余锰低于种植前.为综合利用锰尾矿,以锰矸石与电解锰渣混合的形式作为锰肥效果更好.【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08【总页数】4页(P56-58,61)【关键词】碳酸锰尾矿;小麦;经济性状;叶绿素;锰素营养【作者】徐放;王星敏;谢金连;丁德健;陈林【作者单位】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67;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安徽,安庆,246001;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5;TD98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氮、磷、钾化肥的施用量日趋增加,微量元素的增产作用愈发明显。
锰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植物光合作用、氮的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研究表明[2],Mn与N之间存在协助作用,Mn与N、K合理配施可显著提高籽粒内N的含量;Mn对籽粒内K的含量影响较小,但Mn与K之间存在极为明显的拮抗作用,对K含量影响显著。
小麦对锰的敏感性极强,缺锰会造成品质变差,产量下降。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的营养效应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氮、锰是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且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氮肥的合理施用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但过量施用会导致氮肥的损失和农田环境的污染。
锰在小麦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元素。
因此,如何合理施用氮肥和锰肥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效应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推进现代化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择不同形态的氮肥和锰肥,在不同的施肥量下进行小麦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形态氮肥和锰肥的施用量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氮肥和锰肥不同施用量的组合,研究小麦的营养效应,并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三、预期研究结果(一)对小麦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的认识更加深入,为小麦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实践基础,为氮肥和锰肥的更为精细管理提供依据。
(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施肥技术和方案,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可行性分析该研究的主要内容符合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同时,该研究所需的实验条件较为简单,可以在现有物质条件下完成。
因此,该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实现性。
五、研究难点和解决方案该研究的难点在于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和锰肥的配施和施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评价。
解决方案为建立完善的实验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图表和结论的形式对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和总结。
六、结论本研究将对氮肥和锰肥配施对小麦的营养效应进行深入探究,为氮肥和锰肥施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高农产品品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具有积极意义。
锰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探
摘要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锰对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性状有很大的影响。
使用多效锰肥能使小麦提高产量10.13%,而且使用多效锰肥方法简单易行,投资小,效益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效锰肥;小麦;产量;经济性状;影响
1试验概况
1.1试验地选择
供试地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设施配套,且3a内未进行过肥料试验的地块。
1.2基础土样采集
试验田用GPS仪定位,于试验前在供试土壤板田上取样,取样深度0~20cm,测定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
其中有机质为2.35%,全氮为0.166%,速效磷为33.4 mg/kg,速效钾为94mg/kg。
1.3试验设计
共分为4个处理。
分别为处理1:分蘖中期用多效锰肥1.5kg/hm2;处理2:抽穗初期用多效锰肥1.5kg/hm2;处理3:分蘖中期和抽穗初期分别用多效锰肥1.5kg/hm2;处理4:为对照。
同一地点不设置重复,其中处理1、处理2、处理3的面积均为66.7m2,对照为不小于66.7m2。
1.4精量播种
试验田11月1日播种,为确保试验的精确性,试验田处理1、处理2、处理3全部采用人工划行条播的方法,行距24cm,后分小区人工播种,播量112.5kg/hm2;对照为机条播,播量120kg/hm2。
1.5栽培管理措施
试验田除处理1、处理2、处理3在不同时期喷施多效锰肥外,其他培管措施均相同。
1.6成熟期测产考种
成熟期在不同处理内分别按对角线3点(每点长1m)取样,将所有植株合并按随机排列方式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0根,考察植株的穗长(cm)、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不同处理间分别进行测产和实产验收。
2结果与分析
2.1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试验表明:不同时期喷施多效锰肥对小麦具有增产作用,其中以2次喷施多效锰肥增产效果最显著。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与对照之间达到显著水平;处理3与对照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综合分析,施用1次多效锰肥,其中处理1和处理2分别比对照增产3.4%和4.92%,喷施2次多效锰肥比对照增产10.13%。
2.2锰对小麦经济性状的影响
2.2.1提高每穗粒数和结实率。
由表1中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比对照处理4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高。
2.2.2提高千粒重。
根据成熟期考种,喷施多效锰肥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其中处理1平均千粒重为41.65g,处理2为41.80g,处理3为42.35g,处理4为40.35g(见表1)。
2.3喷施多效锰肥对小麦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据考察,不同处理对小麦植物学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叶片的色泽和寿命上。
根据小麦生长后期考察,喷施多效锰肥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延长叶片的寿命。
据调查,不同时期喷施多效锰肥对叶片寿命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5月10日考察,处理1平均单株叶绿素为1.84,处理2平均单株叶绿素为1.92,处理3平均单株叶绿素为2.14,对照为1.46。
由此可见,随着多效锰肥喷施时间以及喷施次数的不同,平均单株叶绿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叶片色泽越深、寿命越长,其千粒重和单产也就越高。
3结论
(1)小麦喷施多效锰肥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其增产率普遍在6%左右。
就我地砂壤土而言,喷施多效锰肥具有很明显的增产效果。
(2)不同时期及不同次数喷施多效锰肥具有增产作用,平均增产率6.15%。
目前我镇常年种植小麦1 600hm2,如全部推广此项技术,可年净增值40.2万元。
综上所述,小麦喷施多效锰肥,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显著。
特别是就我地主要产粮区而言,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