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智能优化训练: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docx
- 格式:docx
- 大小:93.92 KB
- 文档页数:6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能用化学发展史说明并体会人类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逐步发展和深入的, 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内容, 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前景。
2.了解化学在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知识点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组成、结构、变化的历史1.化学科学发展....1.化学科学发展史人类合成、创造更多新物质,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2.人类利用金属的大致年限: Cu、Sn约6000年前, Fe约2500年前, Al约200年前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3.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19世纪, 化学科学建立了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人工合成尿素, 使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
20世纪, 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 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现在, 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 应用STM技术, 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4.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1). 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①. 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②. 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2). 酸碱质子理论①.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A.硫酸氢钠B.氨气C.乙醇D.水2.中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20世纪40年代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其中的“碱”指的是( )A.氢氧化钠B.碳酸钠C.碳酸氢钠D.碳酸钾3.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组成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制得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照这个理论,下列微粒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①HS-②CO2-3③H2PO-4④NH3⑤H2S⑥CH3COOH ⑦OH-⑧NO-3A.①④⑤ B.③⑥⑦C.①②③ D.①③5.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强弱6.下列化工生产的原理错误的是( )①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金属钠;②可以将钠加入饱和氯化镁溶液中制取镁;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④炼铁时,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须加热。
A.②③ B.①③C.①②③ D.②③④7.NaCl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食用外,它还是一种工业原料,下列以NaCl为原料的产品(或物质)是( )①烧碱②纯碱③金属钠④氯气⑤盐酸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8.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SO2+Br2+2H2O===H2SO4+2HBr与2HBr+H2SO4(浓)===Br2+SO2↑+2H2O互为可逆反应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催化剂2SO3,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最终SO2全部C.SO2与过量的O2发生反应2SO2+O2△转化为SO3D.SO2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 mol SO3,放出Q kJ的热量,那么SO3分解生成2 mol SO2与1 mol O2应吸收Q kJ的热量9.(双选)中学阶段介绍的可以采用电解法制备的物质主要有三种:一是铝的工业制备;二是氯碱工业;三是金属钠的制备。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舍勒发现氧气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中国湿法冶金术的推广[:]解析:原子—分子论的建立才使人们对物质变化有了本质的认识。
答案:C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弱酸根都是碱B.弱酸酸式根既是酸又是碱C.一种物质不可能既是酸又是碱D.氢氧根是碱解析:弱酸的电离是可逆的,其逆反应就是弱酸根或弱酸酸式根与氢离子的结合生成弱酸的反应,因为能够结合氢离子,所以它们都是碱,A选项正确;同时,弱酸酸式根还可以进一步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它又是酸,B选项正确;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既是酸又是碱,故C选项错误;OH-+H+=====H2O,D项正确。
答案:C[:]3.下列物质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需加入还原剂的是A.HgOB.Al2O3C.Fe2O3D.Ag2O解析:HgO、Ag2O利用热分解法冶炼,Al2O3利用电解法冶炼Al,Fe2O3应加入还原剂利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答案:C4.有关工业合成氨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的叙述错误的是( )A.N2是氧化剂,H2是还原剂B.1 mol N2和3 mol H2组成的原料气发生反应生成2 mol NH3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提高N2的转化率D.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解析:N元素的化合价从0降低到-3,H元素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1,所以氮气作氧化剂,氢气作还原剂,A项正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B项错误;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转化率不变,C项正确;固氮是指把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过程, D项正确。
答案:B5.食盐是一种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
以食盐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钠、氯气、氢气、烧碱等宝贵的化学用品和化工原料。
(1)写出工业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苏教版必修2)【典例导悟】【典例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活泼金属,如铝可作热还原法的还原剂B.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C.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D.回收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冶炼方法。
(2)回收废旧金属进行再利用的意义。
【自主解答】选A、D。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冶炼方法。
铝可以作还原剂冶炼一些高熔点的金属,如2Al+Cr2O32Cr+Al2O3,A项正确;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金属钠应该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制取,B项错;铝是活泼金属,很难用还原剂把它还原出来,应该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制备,C项错;D项正确。
【解析】选B。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排在Mg的后面,所以H2不能把MgO中的Mg置换出来。
【典例2】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创造了酸碱质子理论。
其要点是: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都是碱,按此观点,下列微粒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A.②③B.①⑥C.④⑥D.⑤⑥【规范解答】选B。
【变式训练】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可以认为是酸的有___________。
①H2SO4②NaHSO4③NaOH ④CH3COONa ⑤AlCl3⑥Fe(NO3)3【解析】H2SO4、NaHSO4都能电离出H+,故属于酸。
AlCl3、Fe(NO3)3中Al3+、Fe3+水解得到H+,故也属于酸。
答案:①、②、⑤、⑥【学业达标训练】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迅速发展,始于()A.舍勒发现氧气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中国湿法冶金术的推广【解析】选C。
原子分子论的问世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迅速发展。
3.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解析】选D。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通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1、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了很多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2、某香皂的配方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A.甘油B.柠檬酸C.淀粉D.氯化钠3、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铝能与铁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可用来野外焊接钢轨B.烧碱能与盐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发霉食品的漂白D.二氧化硅能导电,可用于制光导纤维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NaHCO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A.3SiO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B.2Al O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23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5、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根据质子理论,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食盐(NaCl)、食醋(含CH3COOH)、小苏打(NaHCO3)、苏打(Na2CO3)等物质中,只属于碱性物质的是( )A.NaHCO3B.NaClC.CH3COOHD.Na2CO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板B、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不一定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D、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7、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以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精盐的水溶液制取钠B.用海水、石灰乳等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用H2还原氧化镁制得镁C.以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为原料,通过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制得铁D.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制得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8、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氮、碳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B.“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C.刚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乳酸铁是某些补铁口服液的有效成分9、DDT的发明为人类解决消灭害虫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随后发现的副作用较多,而且不易降解,使人们怀疑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颁发给其发现者---瑞士化学家米勒是个错误,但其禁用的后果又逐渐显现。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经典基础题]题组1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1.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A .2Al 2O 3(熔融)=====通电冰晶石4Al +3O 2↑ B .MgO +H 2=====△Mg +H 2OC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D .2HgO=====△2Hg +O 2↑2.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 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 ③活泼金属置换法 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Ⅰ)用①B .(Ⅱ)用②C .(Ⅲ)用③D .(Ⅳ)用④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A .硫酸氢钠B .氨气C .乙醇D .水题组2 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4.20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C.涤纶洗衣粉阿司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5.下列关于青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霉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B.青霉素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有机物C.青霉素拯救了人类D.青霉素是人类合成的一种抗菌药6.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B.从D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 Cl2,便产生2 mol NaOHD.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2-4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2CO3溶液7.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8.新型无机材料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等称为非氧化物陶瓷,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下进行,在合成工艺中必须注意( )A.通入充足的氧气B.避免与氧气接触C.可在氮气、氧气中合成D.通入少量氧气9.在人们的印象中,塑料是常见的绝缘材料,但2000年3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表明,塑料经改造后能像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目标】1.能用事实说明人类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举例说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设计、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3.能运用具体事例说明化学为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认识化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教学难点】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教学过程】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是人们利用自然,制造和合成新物质的重要工具。
了解常见的合金和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交流与讨论】回顾金属活动顺序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等金属的活动性与金属单质的制备的难易,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性质上的差异;硅和硅酸盐的性质、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原子—分子学说;元素周期律;质量作用定律;氢键等化学原理与概念。
【基础知识归纳】1.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逐渐深入认识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也是一部_____、______更多新物质,推动____________和促进_____________发展的历史。
2.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
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
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1)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2HgO △_____________________(2)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Fe2O3+3CO高温_________________(3)电解法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例如:2NaCl (熔融)电解________________3、基于STM 的纳米技术【交流与讨论】人类对酸碱从认识的发展人们凭_____判断酸碱→②英国化学家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拉瓦锡________________→④瑞典化学家_______________创立______学说,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1923年又有化学家提出____________理论,认为:_________都是酸,________都是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3.了解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
1.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19世纪,化学科学建立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中心内容的经典____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奠定了化学反应的________基础;________,彻底动摇了“__________”,使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
20世纪,化学家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人类不仅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还要制造、合成出______________的新物质,以适应社会生产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在化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积累了一系列方法,特别是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设计并创造出符合某种需要、具有__________的新物质。
20世纪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的相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类正在走向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环境美好的新境界。
____________的发展,使化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分子设计的思想为合成人类需要的新物质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预习导引1.道尔顿原子论 分子结构原子价键理论原子分子论 元素周期律质量作用定律 动力学 人工合成尿素 生命力论 鲍林 氢键理论 蛋白质分子2.具有特定性能 现代合成技术 分离和检测技术 特定性质 合成氨 合成尿素 合成抗生素 高分子的化学合成 新材料的层出不穷 分离技术的不断改进 计算机技术一、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阅读下图:(1)你认为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先后与其活动性存在怎样的联系?(2)结合你学过的知识,选择几种金属,指出它们的冶炼方法,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A。
硫酸氢钠 B.氨气C。
乙醇D。
水解析: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能给出H+的是酸,能结合H+的是碱。
NaHSO4只能给出H+,不能结合H+,只是酸不是碱:NaHSO4====Na++H++-2SO4氨气只能结合H+,不能给出H+,只是碱不是酸:NH3+H+====+NH4乙醇只能给出H+,不能结合H+,只是酸不是碱:C2H5OH H++C2H5O-水既能给出H+,又能结合H+,既是酸又是碱:H2OH++OH—H2O+H+====H3O+答案:D2。
下列关于青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青霉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B。
青霉素是人类合成的第1种有机物C.青霉素拯救了人类D。
青霉素是人类合成的1种抗菌药解析:青霉素是有机物,而非无机物,但人类合成的第1种有机物不是青霉素,而是尿素,虽然20世纪青霉素拯救了数千万人的生命,但还谈不上拯救了人类,A、B、C都不正确。
答案:D3.置换反应是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是通过置换反应得到铁的是( )A.单质铜与FeCl3溶液混合B.CO通过灼热的FeOC。
H2通过灼热的Fe3O4 D.单质铝与Fe2O3混合物加热引燃解析:铜与FeCl3溶液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不能得到铁;CO通过灼热的FeO:CO+FeO高温Fe+CO2;Fe3O4+3H2高温3Fe+4H2O;Fe2O3+2Al高温2Fe+Al2O3.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答案:CD4。
酸雨是由于大气中SO2和NO x(NO和NO2)的含量不断升高,并转变为H2SO4和HNO3(主要是H2SO4)随雨水降落而形成的。
为防止污染,硫酸厂用氨水来吸收SO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硝酸厂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氮的氧化物,如NO2被烧碱溶液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用氨的催化还原法把氮的氧化物变成氮气,还原1体积的NO x需要___________体积氨气。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一、教学分析本节为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本专题试图帮助学生在必修模块最后的学习中,形成对化学学科较为整体、全面的认识,了解化学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引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
教学上我力图避免单纯的讲授化学知识或介绍化学史,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体验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的情感为核心目标。
二、学情分析学习高中化学知识近一学年,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等能力,能够通过阅读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并归纳总结。
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教学目标1.通过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开发年代与冶炼方法的对比,构建物质世界的认识离不开实验探究和理论的支持基本观念。
2.在实验基础上不断深化对酸碱的认识,了解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过程,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金属的认识历程;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五、教学过程情境创设:火的使用使人类吃上了烤肉,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标志着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也为物质的探究开辟了先河。
你知道原始人用什么方法取火吗?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我们对火的驾驭能力日益精进,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取火方法?(生答:打火机、火柴、凸透镜取火、燃气灶压电陶瓷、电子脉冲点火、汽车电容二极管即高压电点火等)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能否通过纯化学的方法点火呢?趣味实验:(吹气生火):学生通过玻璃管向包裹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过渡:神奇吗?我们化学上还有很多类似的方法可以生火,化学给不给力?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神奇的化学世界,了解她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一、化学的的前世---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了火使人类终于吃上了烤肉,但是想喝炖汤怎么办?机智的祖先发现黏土用火烧一烧会变硬,于是发明了陶器,进而演变为精美的瓷器,再后来有了青铜器,铁器等。
人类使用青铜器历史已经有6000多年,而铁却只有约2500年,为何铜的开发利用要早于铁?请大家完成学案上交流讨论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下列做法不.符合倡导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物质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需求C.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D.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解析:选B。
地下水应该作为一种资源,不能盲目开采,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以及“地面沉降”所带来的危害,B选项错误。
2.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B.回收废弃的饮料包装纸,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解析:选A。
开发煤炭资源,与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不符,A选项错误。
3.(2011年浙江宁波高一调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2004年我国首创用CO2合成可降塑料聚二氧化碳,使用该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B.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故超临界流体CO2是合成的新物质C.澳大利亚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纳米泡沫”,其形似海绵,密度极小并有磁性。
可以预见,这种新材料的化学性质与金刚石完全不同D.雷达微波过滤器里使用的铁氧磁性体,如钇铁石榴石——Y3Fe5O12(Y:ⅢB族、+3价),其组成可表示为Y3O5·Fe3O4·Fe2O3解析:选A。
B选项中CO2只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C选项中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D选项中,其组成表示成的氧化物形式中钇不是+3价,D项错。
4.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铝热剂就是单指Fe2O3粉和铝粉的混合物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D.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水,其化学式可表示为KAl(SO4)2·12H2O解析:选CD。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基础过关] 一、金属的冶炼 1. 金属冶炼的目的是( )A .把金属化合物还原为金属单质B .把金属单质变为氧化物C .除去金属中的杂质D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2. 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 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 ③活泼金属置换法 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Ⅰ)用①B .(Ⅱ)用②C .(Ⅲ)用③D .(Ⅳ)用④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B .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C .活泼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D .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或活泼金属等 二、电解技术、合成技术的应用4. 铝的活动性较强,直到18世纪人类才开始将铝从它的化合物中冶炼出来。
当时铝价格十分昂贵,拿破仑的头盔就是用铝制作的,现在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下列冶炼铝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l 2O 3――→熔融通电AlB .Al 2O 3盐酸,AlCl 3――→熔融通电Al C .Al(OH)3――→H 2高温Al D .Al 2O 3――→C 或CO 高温Al 5. 新型无机材料碳化钛(TiC)、碳化硼(B 4C 3)、氮化硅(Si 3N 4)等称为非氧化物陶瓷,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下进行,在合成工艺中必须注意( )A .通入充足的氧气B .避免与氧气接触C .可在氮气、氧气中合成D .通入少量氧气 6. 下列关于青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青霉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B .青霉素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有机物C .青霉素拯救了人类D .青霉素是人类合成的一种抗菌药 三、从不同角度理解酸、碱的概念7. 根据电离理论,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 )A .硫酸B .磷酸二氢钠C .乙酸D .水8. 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
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生疏和制造物质的科学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B.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解析: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金属原子,因此金属越活泼,对应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金属越难冶炼,A、C正确;合金要比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硬度大,B正确;由于AlCl3为共价化合物,其熔融态不导电,因此不能用电解AlCl3的方法来冶炼铝,而通常用Al2O3。
答案:D2.下列各组物质均能使Fe2O3还原成单质铁的是()A.CO、O2、HeB.CO、CO2、CC.CO2、H2O、O2D.Al、C、H2解析:铁应选择高温还原法冶炼,可选用的还原剂有Al、C、CO、H2等。
答案:D3.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反应为2Br-+Cl2Br2+2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解析:溴离子中的溴元素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没有氧化性;在反应中Cl2中的氯由0价降低到-1价,作氧化剂;从基本反应类型来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氯气为氧化剂,Br2为氧化产物,因此,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答案:D4.能用热分解法制得的金属是()A.FeB.AgC.MgD.Na解析:热分解法一般用于很不活泼的银、汞等金属的冶炼,它们的化合物大多数不稳定,受热时能够分解出相应的金属单质,而活泼金属的化合物一般相当稳定,受热难分解。
因此,比较活泼的钠、镁和铁不能够通过热分解法制得。
答案:B5.从金属被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几百年的事。
下列跟这个先后挨次有关的是()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挨次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解析:金属的活泼性打算了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课时作业 23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踩点训练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舍勒发现氧气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中国湿法冶金术的推广【解析】原子—分子论的建立才使人们对物质变化有了本质的认识。
【答案】 C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弱酸根都是碱B.弱酸酸式根既是酸又是碱C.一种物质不可能既是酸又是碱D.氢氧根是碱【解析】弱酸的电离是可逆的,其逆反应就是弱酸根或弱酸酸式根与氢离子的结合生成弱酸的反应,因为能够结合氢离子,所以它们都是碱,A选项正确;同时,弱酸酸式根还可以进一步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它又是酸,B选项正确;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既是酸又是碱,故C选项错误;OH-+H+===H2O,D项正确。
【答案】 C3.下列物质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A.HgO B.Al2O3C.Fe2O3 D.Ag2O【解析】HgO、Ag2O利用热分解法冶炼,Al2O3利用电解法冶炼Al,Fe2O3应加入还原剂利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答案】 C4.尿素的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
1965年哪个国家首先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物质——结晶牛胰岛素( )A.前苏联B.中国C.美国 D.德国【答案】 B5.电解食盐水是氯碱工业的基础,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氯气、烧碱、氢气。
关于电解食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食盐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电解时,阳极上放出氯气C.阳极电极材料可选用铜棒D.生成氢气的原因是水溶液中H+比Na+更容易得到电子【答案】 C6.铝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比铜大约晚了6 000年,主要原因是( )A.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B.铝的性质活泼,不易冶炼;铜性质不活泼,易于冶炼C.单质铜的颜色比铝鲜艳,人们喜欢使用D.铝元素进入人体对人体有害,尤其对人的智力有影响【答案】 B7.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解析】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探索化学反应机理、合成新材料、发现新物质都是当今化学研究的方向,而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守恒关系是早已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的方向。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 )A. Na,Ba,Mg,AlB. Na,K,Zn,FeC. Zn,Fe,Cu,AgD. Mg,Al,Zn,Fe2.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锌的古称)居三四。
”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与倭铅相同的是()A. NaB. AuC. AlD. Fe3.下列金属可用铝热法制备的是()①铁②镁③锰④钒⑤铬.A. ①②④B. ①②③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高炉炼铁:Fe2O3 + 3CO 2Fe + 3CO2B.火法炼铜:Cu2S+O22Cu+SO2C.铝的冶炼:Al2O3+3H22Al+3H2OD.铝热法炼铁:Fe2O3+2Al2Fe +Al2O35.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Z和Y组成原电池时,Z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X>Y>ZB. X>Z>YC. Y>X>ZD. Y>Z>X6.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铁B. 镁C. 铝D. 铜7.下列各组金属的冶炼最适合用H2或CO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A. Ca、MgB. Al,FeC. Hg、AgD. Fe、Cu8.工业上,通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A. AlB. FeC. CuD. Ag二、填空题9.有下列原料:①海水②石灰石③赤铁矿④铝土矿⑤焦炭⑥氧化汞工业冶炼用________ 方法制Al,其原料主要是________(填序号)。
工业冶炼用________方法制Fe,其原料主要是________(填序号)。
工业冶炼用________方法制Hg,其原料主要是________(填序号)。
10.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Zn、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1)用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来判断,实验中除选择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外,还需要控制________ 、________ 相同;若选用一种盐溶液验证三种金属的活泼性,该试剂________ .①若用Zn、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并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以确定Zn、Cu的活动性.试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②上述装置中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某小组同学采用Zn、Fe作为电极,只用一个原电池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则电解质溶液最好选用________ .A.0.5mol•L﹣1氯化亚铁溶液B.0.5mol•L﹣1氯化铜溶液C.0.5mol•L﹣1盐酸D.0.5mol•L﹣1氯化亚铁和0.5mol•L﹣1氯化铜混合溶液.11.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1)状态:________ ;特殊的是________ .颜色:________ ;特殊的是________ .(2)________ (有或无)延展性,________ 的延展性最好.(3)金属一般是________ 的导体,其中________ 的导电性最好.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2.利用工业炼铅产生的锌灰(主要成分为ZnO、PbO、FeO、MnO2、CuO)可回收制备ZnCl2,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实验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时间对锰脱除效果的影响如下表,则适合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化学(苏教版必修II)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分课时精练班级姓名学号4—1—1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一、单项选择题1、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金属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是()A.铜B.铁C. 铝D. 钛2、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A.SO2 B. NO2 C. CO2 D.可吸入颗粒物3、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Na B.NaCl C. NaOH D.Na2O4、为了鉴别某白色物质纺织品的成分是羊毛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A.取样滴加浓盐酸 B.取样滴加浓硫酸C.取样灼烧 D.取样滴加酒精5、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能在表面生成稳定的氧化膜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12 B. 14 C . 16 D.187、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病毒生长。
有关14C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互为同位素8、下列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9、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有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⑥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0至13题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碱接受质子后变成酸,酸=碱+质子,此式中右边的碱是左边的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是右边的碱的共轭酸,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反应。
专题四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时间:30分钟)考查点一 金属的冶炼方法1.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可能不同,主要原因是( )。
A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不同B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不同C .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不同D .金属的活泼性不同解析 金属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主要是由金属的活泼性所决定的。
答案 D2.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
A .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B .Al 2O 3+3C =============2 125 ℃2Al +3CO ↑ C .Fe 2O 3+3CO =========高温2Fe +3CO 2 D .2Ag 2O=====△ 4Ag +O 2↑解析 B 项反应发生的温度为2 125 ℃,必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济效益不高,故不采用,工业上一般采用电解Al 2O 3来冶炼铝。
答案 B3.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以C 、CO 或H 2做还原剂还原 ②用活泼金属Na 、Mg 等还原 ③利用铝热反应原理还原 ④电解法 ⑤热分解法。
下列金属的冶炼各采用哪种方法?(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1)Fe 、Zn 、Cu 等中等活泼金属________________; (2)Na 、Mg 、Al 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________________; (3)Hg 、Ag 等不活泼金属________________;(4)V 、Cr 、Mn 、W 等高熔点金属________________; (5)K 、Rb 、Cs 、Ti 等金属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每种金属的特点应选择最佳方案。
其中(5)K 、Rb 、Cs 、Ti 等利用的原理比较特别,不是用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而是平衡的原理,如Na +KCl =====高温NaCl +K ↑,抽离钾蒸气此反应得以继续进行。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1.下列做法不.符合倡导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物质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需求C.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D.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解析:选B。
地下水应该作为一种资源,不能盲目开采,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以及“地面沉降”所带来的危害,B选项错误。
2.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B.回收废弃的饮料包装纸,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解析:选A。
开发煤炭资源,与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不符,A选项错误。
3.(2011年浙江宁波高一调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2004年我国首创用CO2合成可降塑料聚二氧化碳,使用该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B.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故超临界流体CO2是合成的新物质C.澳大利亚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纳米泡沫”,其形似海绵,密度极小并有磁性。
可以预见,这种新材料的化学性质与金刚石完全不同D.雷达微波过滤器里使用的铁氧磁性体,如钇铁石榴石——Y3Fe5O12(Y:ⅢB族、+3价),其组成可表示为Y3O5·Fe3O4·Fe2O3解析:选A。
B选项中CO2只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C选项中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D选项中,其组成表示成的氧化物形式中钇不是+3价,D项错。
4.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铝热剂就是单指Fe2O3粉和铝粉的混合物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D.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水,其化学式可表示为KAl(SO4)2·12H2O解析:选CD。
A项,铝热剂是指铝粉和能被铝还原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故A项不正确;B项中,Fe2O3不溶于水,故没法从滤液中检验出Fe3+,B不正确;写方程式计算可知,C正确;D项也正确。
5.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Ⅰ(1)选用方案Ⅰ时,X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用方案Ⅱ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Ag和Cu)中分离Au,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提纯某Fe2O3样品(主要杂质有SiO2、Al2O3),参照方案Ⅰ和Ⅱ,请设计一种以框图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
解析:(1)从题中给的信息可理解为升华或蒸馏,因此X的性质为加热时可升华,或易挥发。
残留物必须热稳定性好,且没有挥发性。
(2)金、银、铜三种金属金的活泼性最差,不能与硝酸反应,选用硝酸作为试剂,过滤即可。
(3)三种氧化物中,SiO2、Al2O3都能与强碱发生反应,但Fe2O3不会反应,可以选浓NaOH 溶液反应后过滤。
但如果SiO2的含量大,则不宜用前面所述方法,可选用盐酸溶解,过滤后去除SiO2,再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Fe(OH)3沉淀,洗涤后加热分解。
答案:(1)加热时可升华,或易挥发热稳定性好,且没有挥发性(2)浓硝酸Ag+2HNO3(浓)===AgNO3+NO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一、单项选择题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舍勒发现氧气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中国湿法冶金术的推广解析:选C。
原子—分子论的建立才使人们对物质变化有了本质的认识。
2.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与化学制备无关的是( )A.石器B.青铜器C.铁器D.高分子材料解析:选A。
只有石器是不用经过化学过程而直接用原始材料雕琢加工而成,也是最原始的工具。
3.(2011年宿迁高一调研)下列属于传统湿法冶炼铜的是( )A.CO还原CuO制取CuB.电解CuCl2溶液制取CuC.高温下O2与Cu2S反应制取CuD.Fe与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解析:选D。
湿法冶金就是利用置换反应将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D 去除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洗涤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清除使煤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解析:选B2似食盐,它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体会造成危害,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假盐中毒是由NaNO2等物质引起的。
5.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创造了酸碱质子理论。
按照其观点分析,下列微粒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A.②③B.①⑥C.④⑥D.⑤⑥解析:选B。
题中能接受质子的微粒有H2O(H3O+)、CO2-3(HCO-3)、NH2CH2COOH(HOOCCH2H3N+);能给出质子的微粒有H2O(OH -)、CH3COOH(CH3COO-)、NH+4(NH3)、NH2CH2COOH(NH2CH2COO-)(括号内是接受或给出质子后的生成物),故B选项正确。
6.(2011年常州高一检测)钠多以资源丰富的NaCl为原料来制备,下列方法中能够制备出金属钠的是( )A.加热NaCl晶体B.用金属钾置换出NaCl溶液中Na+C.电解NaCl溶液D.电解熔融的NaCl解析:选D。
电解熔融的NaCl可以获得金属Na;而电解NaCl溶液得到的是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二、不定项选择题7.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资源B.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丰富物质世界C.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D.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解析:选C。
化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治理和消除污染。
8.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可对铜起保护作用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D. 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解析:选BC。
锡青铜是合金,合金的熔点往往比组分金属低。
锡和铜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原电池,锡较活泼作负极对铜有保护作用,在潮湿环境中腐蚀加快,B和C正确。
电化学腐蚀也是化学反应过程。
9.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是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熔合成的物质B.合金的化学性能一般优于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能C.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高D.合金有金属光泽,能导电,能导热,即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解析:选B。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A错;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任何一种金属的熔点都低得多,C 错;合金的导电性能很差,D错。
10.某单质X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A .当X 、Y 都是金属时,X 一定比Y 活泼B .当X 、Y 都是非金属时,Y 一定比X 活泼C .当X 是金属时,Y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 .当X 是非金属时,Y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解析:选AC 。
A 正确,如Fe +CuSO 4===FeSO 4+Cu ,Fe 比Cu 活泼;B 不正确,如Cl 2+2NaBr===2NaCl +Br 2,Cl 2比Br 2活泼;C 正确,如X ,Y 都是金属时:Mg +CuCl 2===MgCl 2+Cu ,X 为金属、Y 为非金属时:Mg +2NaHSO 4===MgSO 4+Na 2SO 4+H 2↑;D 不正确,因为非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来。
三、非选择题11.在灰黑色粉末A 和白色粉末B 组成的混合物中加水,先看到蓝色溶液,过一段时间溶液变为浅绿色,并同时析出红色沉淀C 。
将沉淀C 过滤出来,加入浓硫酸共热,有气体放出,将溶液浓缩,得到晶体D ,把晶体D 继续加热,又得到白色粉末B 。
试推断A 、B 、C 、D 的化学式:A :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将混合物溶于水得“蓝色溶液”,推知B 为可溶性铜盐且红色沉淀C 为铜单质,将铜过滤后与浓硫酸加热得CuSO 4溶液,浓缩得D 为CuSO 4·5H 2O ,所以B 为CuSO 4,据A 与CuSO 4反应变浅绿色且能把铜置换出来,推出A 为Fe 。
答案:Fe CuSO 4 Cu CuSO 4·5H 2O12.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
我们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7年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了的电离理论。
(1)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伦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
已知水的电离可写成:H 2O +H 2OOH -+H 3O +,模仿H 2O 的电离方程式,写出液氨微弱电离的方程式(已知生成的两种粒子电子数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ry)提出了质子理论。
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H 2OB .NH +4C .OH -D .HCO -3E .CH 3COO -F .Cl -解析:(1)H 2O 的电离从形式上看,是一个水分子电离出一个H +给另一个水分子,模仿水的电离,液态氨电离也应该是一个NH 3电离出一个H +给另一个N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