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253.67 KB
- 文档页数:3
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苏钦峰【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年(卷),期】2007(28)15【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测定在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院即刻、住院第7d的血浆cTnⅠ水平,同时进行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以及心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左心室结构和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入院时cTnⅠ升高组与cTnⅠ正常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TnⅠ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升高(P<0·01);血浆cTnⅠ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入院时cTnⅠ浓度升高者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入院时cTnⅠ浓度正常者(P<0·01)。
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TnⅠ水平和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TnⅠ水平随着心功能的改善、LVEF的增加而降低;cTnⅠ水平对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心肌肌蛋白Ⅰ;心功能;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者】苏钦峰【作者单位】禹州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血清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联性分析 [J], 赵云;郭伟民;安国霞;柴颖儒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血脑钠肽水平及心脏超声心功能相关参数对临床心功能分级的评估价值 [J], 张妍;毛静远;王占武;赵桂峰;王贤良;侯雅竹;回亚男3.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远期预后的关系 [J], 付传娣;魏春梅4.血清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联性分析及其在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李世桥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CysC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马晓燕;孟珊珊;王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敏肌钙蛋白 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摘要】目的:分析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慢性心衰的相关性及其在急性心梗鉴别中的作用。
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慢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梗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其hs-cTnT水平;并结合心衰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Ⅱ级、>Ⅱ级),对比其hs-cTn T水平。
结果:经统计,心梗组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心衰组与健康组,且心衰组hs-cTn T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组;同时,心衰组心功能>Ⅱ级者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
结论:hs-cTnT可作为慢性心衰病情及预后评估的特异性指标,同时其对于急性心梗诊断也有一定辅助价值。
【关键词】高敏肌钙蛋白T;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鉴别在临床上,慢性心衰与急性心梗均为常见心脏疾病,且存在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
长期以来的临床实践显示,针对上述两种病症及早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
对此,深入探析辅助病症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有效指标意义重大。
故此次研究主要分析hs-cTn T在相关疾病发展及病症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慢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梗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健康组男女比为17/13,年龄41-72岁(56.21±3.46);心衰组男女比为16/14;年龄43-74岁(56.78±3.91);心梗组男女比为17/13;年龄44-75岁(56.89±4.02)。
对比三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为三组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而在血清分离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hs-cTnT水平进行检测。
应用NYHA心功能分级对心衰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分级标准如下:Ⅰ级:存在心脏病,但可正常进行体力活动;Ⅱ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活动后有心悸、气喘表现;Ⅲ级:活动受限,明显,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发气喘心悸;Ⅳ级:休息时即出现心衰症状。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价值刘丽 张诗敏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 cTnT)水平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52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心衰Ⅱ级组(狀=51)、心衰Ⅲ级组(狀=56)和心衰Ⅳ级组(狀=45),纳入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sST2和hs cTn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心衰患者血清sST2、hs cTnT与LVEDD、LVEF的相关性。
根据出院后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心衰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sST2、hs cTnT水平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sST2、hs cTnT对心衰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心衰患者血清sST2、hs cTnT与LVEDD呈正相关(狉=0.455、0.342,犘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狉=-0.472、-0.366,犘均<0.05)。
出院后3个月,在152例心衰患者中,42例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其中死亡8例,因心衰再入院34例,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纳入预后良好组。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sST2[(107.18±31.74)ng/mL对(50.14±15.48)ng/mL]、hs cTnT[(31.22±10.80)ng/L对(22.43±6.02)ng/L]较高(犘<0.05);血清sST2、hs cTnT及其联合检测对心衰患者近期不良预后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95、0.76、0.95,犘均<0.05),其截断值分别为71.43ng/mL、29.78ng/L。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和r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马云霞;张俭【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Hs-cTnT)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和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HF住院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II级、III级、IV级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cy、HDL-C、Hs-cTnT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CHF患者血清Hcy、HDL-C、Hs-cTn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cy与Hs-cTnT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LVEF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Hcy、HDL-C、Hs-cTn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血清Hcy、Hs-cTn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血清Hcy和Hs-cTnT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CHF 患者Hcy与Hs-cTnT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其血清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心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CHF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5页(P424-428)【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心功能;高敏肌钙蛋白T 【作者】马云霞;张俭【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VIP 科,银川 750001;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银川 7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任何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脏结构、功能的异常,而导致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心源性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张忠明;林治瓯;周新浪;黄亦军;郑祥;何飞【摘要】目的讨论高敏C- 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cTnI)浓度的测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6 月至2011 年10 月于我科诊断为CHF 并接受治疗的98 例患者为实验组,并以60 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将对照与实验组治疗前后CRP、cTnI 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①治疗前实验组患者CRP、cTnI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各心力衰竭组患者随着心力衰竭水平的升高CRP、cTnI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RP、cTnI 水平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敏C- 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cTnI)浓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并且可以通过CRP、cTnI 水平判断治疗效果.【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05【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作者】张忠明;林治瓯;周新浪;黄亦军;郑祥;何飞【作者单位】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至严重阶段的结果,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一大课题,其快速和正确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CRP是急性相蛋白,能够快速的反应处机体的炎症反应,有研究报道[1]CRP和CHF患者的心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T 的检测意义何蓉;李俊峰;薛成【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 T (cTn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选取100例CHF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0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NT‐proBNP水平和cTnT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
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和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2.154、4.817,P<0.05);随着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升高,血清NT‐proBNP和cTnT水平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463~26.384,P<0.05),上述两个指标均与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关系(rs =0.756、0.433,P<0.05)。
结论 CHF患者血清NT‐proB‐NP和cTnT水平的明显升高反映了患者的心肌细胞损伤和心功能损害,与其心功能级别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价患者心功能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serum N‐terminal pro‐brain nat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and cardiac trop onin T (cTnT )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100 cases of CHF were selected as the case group and 100 healthy persons were selected as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NT‐proBNP and cTnT levels in the two group were detecte 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serum NT‐proBNP and cTnT levels in the ca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22 .154 ,4 .817 ,P< 0 .05);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ardiac function grade ,the serum NT‐proBNP and cTnT leve ls showeda gradually upward tren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dexes among the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 grad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q=3 .463-26 .384 ,P<0 .05);the above two index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ar‐diac function grade(r s =0 .756 ,0 .433 ,P<0 .05) .Conclusion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serum NT‐proBNP and cT‐nT levels in the patients with CHF reflect the injury of myocardial cells and the damage of cardiac function ,which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cardiac function grade and can be used as the auxiliary indexes for evaluating the heart function status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s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5(000)021【总页数】3页(P3204-3206)【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心功能分级【作者】何蓉;李俊峰;薛成【作者单位】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 611230;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 611230;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 611230【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肌钙蛋白T测定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其对心衰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法检测115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T水平,按cTnT定性结果分为cTnT阳性组和cTnT阴性组,同时用酶速率法测定各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 水平,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
比较cTnT阳性组和阴性组CK、CK-MB、EF 的差别,对阳性组按照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测量各组血清cTnT水平,进行组间比较。
比较两组病人病死率差别。
结果:cTnT阳性组CK、CK-MB 均高于cTnT阴性组,但其差别还不能认为两组的心肌酶类检测有差别(P>0.05)。
cTnT 阳性组EF值显著低于cTnT阴性组,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明显差别(P <0.05)。
阳性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进行心功能Ⅱ、Ⅲ级组间比较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间比较P<0.05;心功能Ⅱ、Ⅳ级组间比较P<0.01。
血清cTnT 值随心功能的减退呈上升趋势。
cTnT 阳性组病死率明显高于cTnT阴性组(P<0.01)。
结论:cTnT 作为评价心力衰竭的一项灵敏度及特异度较好的指标,能较好反映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对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的预测价值。
标签:肌钙蛋白T;心力衰竭;危重程度;预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是心肌细胞肌钙蛋白复合物的亚单位,由3个亚单位,即肌钙蛋白C、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T组成。
心肌细胞受损时,cTnT 释放入血液,其浓度与心肌损伤程度紧密联系[1],且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以及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脏事件[2]。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也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而目前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研究旨在测定心衰患者血清中的cTnT水平,探讨cTnT与心衰严重的关系及评估心衰的预后的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临床分析廖娟;张红苗;金艳蓉;杨海燕;王庆淑;王贵会;毛京京【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 I(hs cTnI)、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浓度变化,探讨 hs cTnI在慢性心衰病人中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取慢性心衰病人共93例作为研究病例,同一时期内的健康者85名为对照组。
分析两组血清超敏肌钙蛋白 I的水平,并与 NT proBNP进行横向对比。
结果对比两组中 hs cTnI均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153 ng/mL±0.156ng/mL vs 0.010 ng/mL±0.009 ng/mL)。
在慢性心衰病人中 hs cTnI和 NT proBNP有相关性(皮尔逊系数0.285,P=0.06)。
结论慢性心衰病人中 hs cTnI明显升高,且越严重者水平越高,hs cTnI与 NT proBNP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14)015【总页数】2页(P1783-1784)【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超敏心肌肌钙蛋白;血浆 N末端脑钠肽【作者】廖娟;张红苗;金艳蓉;杨海燕;王庆淑;王贵会;毛京京【作者单位】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 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 650031;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 650031;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 650031;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 650031;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 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R256.2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早期发现及正确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并评估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HF 病人的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显著增高,其浓度与CHF病人的心功能程度密切相关[1],而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的检测灵敏度更高、检测低限更低,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生物学观察。
《NT-proBNP及hs-cTnT对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篇一一、引言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4期患者面临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尤其是急性心力衰竭(AHF)。
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及hs-cTn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NT-proBNP及hs-cTnT在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急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二、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慢性肾脏病4期并伴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数据。
包括患者的NT-proBNP及hs-cTnT水平、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数据。
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NT-proBNP及hs-cTnT水平与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关系,评估其在诊断中的价值。
三、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NT-proBNP是一种由心肌细胞分泌的利钠肽类激素,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在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中,NT-proBNP水平可反映心脏的负荷情况。
当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NT-proBNP水平会显著升高。
通过检测NT-proBNP水平,医生可以早期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四、hs-cTnT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hs-cTnT是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在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中,hs-cTnT水平也可反映心脏的损伤程度。
当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hs-cTnT 水平同样会升高。
与NT-proBNP相比,hs-cTnT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五、NT-proBNP及hs-cTnT联合应用的价值在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的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NT-proBNP 及hs-cTnT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两者联合检测可以同时反映心脏的负荷和损伤情况,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病情信息。
Hcy、cTnT和NT-proBNP水平变化对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价值分析王青青;李杰;常国花【期刊名称】《医师在线》【年(卷),期】2024(14)2【摘要】目的探究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钙蛋白T(cTn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3年3月纳入的61例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Hcy、cTnT和NT-proBNP水平;另对比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Hcy、cTnT和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Hcy、cTnT和NT-pro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的Hcy、cTnT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Hcy、cTnT、NT-proBNP也增高(P<0.05),而LVEF水平降低(P<0.05);随着LVEF的降低,Hcy、cTnT、NT-proBNP水平均上升(P<0.05);采用直线相关分析,cTnT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28,P<0.05),Hcy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51,P<0.05),NT-proBNP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93,P<0.05)。
结论检测血浆中Hcy、cTnT和NT-proBNP水平有利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可预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对病情评估和预后价值更高。
【总页数】3页(P25-27)【作者】王青青;李杰;常国花【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长期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2.血清Hcy、cTnT、PCT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3.血清Hcy、cTnT、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4.外周血cTnT、Hcy及miRNA-92表达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诊断价值5.血清Hcy、NT-ProBNP、25-(OH)D3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钙蛋白Ⅰ与慢性心力衰竭研究回顾
郝建峰;王辉;郭淑娟;张绍义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2(021)018
【摘要】@@ 自1997年Missov等[1]采用高敏感性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检测法,首次报道了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增高后,十年来许多学者陆续从不同的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与cTn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些相同或是相反的结论.笔者现将慢性心力衰竭与cTn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2043-2045)
【作者】郝建峰;王辉;郭淑娟;张绍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
【相关文献】
1.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J], 王闯;董平栓;康艳丽;王绍欣;赵富利;张艳
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CysC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马晓燕;孟珊珊;王琦
3.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刘艳影;陈桂茹;陈注有
4.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左心重构与超敏肌钙蛋白T水平的影响 [J], 郑冠群;盛晓东
5.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申文文;延欢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Hs-cTnT、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王保龙【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22(34)13【摘要】目的:观察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血清Hs-cTnT、BNP水平,并比较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清Hs-cTnT、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Hs-cTnT、BNP水平与NYHA 心功能分级相关性。
随访6个月,统计CHF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比较不同MACE发生情况CHF患者血清Hs-cTnT、BNP水平。
结果:观察组血清Hs-cTnT、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CHF患者血清Hs-cTnT、BNP水平高于Ⅱ、Ⅲ级,且Ⅲ级CHF患者血清Hs-cTnT、BNP水平高于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TnT、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随访6个月,发生MACE的CHF患者血清Hs-cTnT、BNP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的CH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HF患者血清Hs-cTnT、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检测血清Hs-cTnT、BNP水平可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132-134)【作者】王保龙【作者单位】开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清尿酸、CA125、BN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2.不同NYHA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血清CT-1、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3.血清sST2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4.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标志物四项、PCT、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5.血清NT-proBNP、hs-cTnT、TRPC1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及NYHA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分析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
方法所选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选对象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平。
结果Ⅱ级、Ⅲ级、Ⅳ级组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Ⅳ级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高于Ⅲ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Ⅲ级组(P<0.05);Ⅲ级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Ⅱ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Ⅱ级组,(P<0.05)。
结论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改变对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心力衰竭;肌钙蛋白T;B型脑钠肽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后的终末阶段,由于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较高,做好此类患者的预后评估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改变能够反映心肌损伤,且灵敏度较高。
B 型脑钠肽是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当心室负荷增加以及室壁张力增加时,其分泌水平升高。
本研究选择本院的心力衰竭患者,观察肌钙蛋白T和B 型脑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为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48~77岁,平均66.3岁;基础心脏疾病为冠心病患者共55例,高血压心脏病共44例,其他类型心脏疾病患者共21例。
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制订的心功能评定标准对所选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Ⅱ级39例,Ⅲ级60例,Ⅳ级21例,分别作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
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7~76岁,平均65.9岁,上述对象中肝肾功能无异常,无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