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_导学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新华一中生物学科导学案备课人:课题:流动的组织—血液上课时间:出席情况:学习目标(重难点)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
导学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独立完成自学测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质疑研讨;各小组派代表讲解质疑研讨的题目,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补充;各小组合作完成知识小结;通过拓展延伸巩固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当堂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
血液包括、、、。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52页第一段)4、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红细胞呈红色,那是因为红细胞富含。
血红蛋白含,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的功能。
(53页一、二段)5、血液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的细胞是。
具有细胞核。
白细胞的作用是。
(53页三、四段)6、血小板的功能是。
血小板是的血细胞,细胞核,形状。
(54页)质疑研讨(合作交流)1、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2、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血液中的红细胞的数目会增加,你认为这有什么意义?3、某病人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目明显偏高,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知识小结拓展延伸1、在血常规化验单上有一项检查项目是RBC,其意义是()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D、血小板计数2、血浆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蛋白质3、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为________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层为血细胞B、中层为红细胞C、下层为红细胞D、中层为血浆4、血液的组成()A、血浆和红细胞B、血浆和血细胞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D、血红蛋白和血浆5、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的蛋白质。
跟踪练习:1. (1) A 是将抽出的家兔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 (目的 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结果,试管出现的是 — 是 ,呈 色。
图中[2]的为 ,呈 写为 ,呈 色,其主要功能是 (2) B 试管出现的是 __________ 现象。
图中的[5]是 是 ___________ , 其颜色为 ______________ 。
(3) 血液中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主要是图 []所示的部分。
氧气进入血液后,[]以 ------------ 的形式来运输;能吞噬病毒的存在于 []中,能对止血和凝血起作用的存在于2.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 (右图),同一视野中看到的血细胞中,的为[] ,在视野中观察到有细胞核的为 [] 。
不易找到后者,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视野中还不易观察到[ ] ,原因是中学导 学案 教师复 备栏或 学生笔 记栏 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授课人: 学科:年级:组名: 姓名:课题: 授课类型:流动的组织一血液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 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 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学习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学习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部分: 一、基础知识梳理 1血液成分:.结构:两面凹的 血红蛋白: 『红细胞 RBC <血液 < 贫血: 功能: 运输 。
成熟的红色,含 的蛋白质,特性: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低时又易与氧分离。
____ 少或 ____________ 的含量少。
应吃含 ________ 和. 和部分二氧化碳。
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円结构:有 WBC I ,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
有炎症时增多'血小板 弓 PLT'形态: 结构:较小,无,形状淡黄色,半透明。
血浆: 成分: 功能: 水占 运载 ,其余为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运输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导学案一、新课导入,解读目标1、导入:(旧知导入)食物中的营养和氧气被人吸收后,怎样才能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呢?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为什么血液化验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的依据呢?2、学习目标:内容: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主要功能。
(重点)2、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难点)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
4、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方法:学生齐读目标感知,教师解读重难点。
二、自主学习,预习交流内容:1、快乐预习第一题2、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方法:1、自读课文51页,完成第一题,回顾什么叫做组织?完成第2题。
2、团体展读快乐预习一,自由展示提示:抗凝剂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即加入抗凝剂血液分层,不加抗凝剂的血液会凝成血块和血清两部分。
三、问题解决,拓展提高内容:1、完成下列表格。
2、贫血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肌肉软弱无力等症状,你知道贫血是因为血液缺少哪些成分导致的吗?你对贫血患者在饮食方面有什么建议?3、身体患了炎症,血液的哪种成分数量会增加?为什么?4、身体有小伤口,流血后会自动止血,为什么?方法:1、认真阅读教材52—54页的内容,完成表格2、组长组织角色扮演血液各成分的特点及功能3、观看视频,准备展示,组内演练4、抽签展示提示:拓展提高(可选择)1、小品欣赏:我来当医生(尝试解读化验单)人物:医生,护士、患者(3个)要求:根据化验单信息说出病因和治疗方法,最好说出预防措施。
2、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研究四、限时达标,当堂反馈内容:练习册《轻松尝试》1、3、4、5、8、9题方法:5分钟独立完成,对子互判;组长计算平均分,上报汇总。
五、小结作业,回归目标1、小结:1、总结血液的功能,2、围绕目标畅谈本节收获。
2、作业:完成练习册33页的1、2、4、5、6、8、9、10题。
流动的组织—血液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
教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要紧功能。
学 3.探讨目标(难点知识):通过看血常规化验单,培育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目际的能力。
标 4.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一起探讨,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珍爱生命的情感。
要紧方式讨论·合作·探讨学习教师主导步骤(要点问题化)组学生学习步骤时(求解活动化)间织 1.你们抽过血吗?教 2.在什么部位取血?学展 1.血液是由哪些成份组成的?示目 2.组成血液的各类成份别离具有什么功能?标一、自主学习1、血液及其组成: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血液会分层:上面是;中间一层是和;下面是。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等。
导3、血常规化验单中,RBC 表示:,WBC 表示:学Hb 表示:,PLT 表示:。
达标二、合作交流1、请大伙儿观看P51 页的血液分层图完成以下问题:1)观看血液分层图,血液的组成成份包括哪些?2)请推测血浆中要紧含有哪些要紧物质和要紧作用?2、请大伙儿观看血细胞的挂图并结合教材,完成以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3-5学生阅读明白得本课时3-5目标学生认真试探完成自主学习17-201)可否找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与功能,并完成下表:小组合作,组长指挥血细胞名称形态结构功能完成合作探究,交流展现,教师点评。
红细胞呈的圆饼状,细胞核。
运输和。
白细胞比红胞,和病细胞核。
血小板个体最,形状,细胞核。
菌。
释放与有关的物质。
2) 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病症?何为贫血?3)什么缘故躯体得了炎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会增加?1.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细胞核的一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B.血小板和白细胞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细胞和红细胞 2.贫血是指()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3.血红蛋白的特性是()检A.容易与氧结合,容易分离B.不容易与氧结合,容易分离C.容易与氧结合,不容易分离D.不容易与氧结合,不容易分离测4.某同窗手指受伤并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凝固止血进程中起要紧作用的是()矫A.红细胞B.血红蛋白 C.白细胞 D.血小板5.以下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正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B.血小板——吞噬病菌 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份二氧化碳 D.红细胞——吞噬病菌总结本节课咱们学到了什么?提升学生分组完成,教师点评。
流动的组织---血液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成分的主要功能2、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
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形成正确的血液观,培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学习过程:预习任务:认知前提:进入肺内的氧是怎样到达身体各处组织细胞的?课前预习: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50—51的资料分析,观察血液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____。
2、血液由____和____组成。
人体的血液加入抗凝剂离心静置后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____色的半透明的液体,下层-------色液体是,在两层的交界处,有一层白色物质,统称为血细胞。
3、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____________。
4、抗凝剂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阅读化验单,找出项目一栏中各符号代表的含义,学会解读常规化验单。
1、有血常规化验单项目一栏中的信息,推断血细胞可能有哪几部分组成?分别应在分层实验的那一层面?2、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学习任务三:阅读教材P52第一段文,字,观看血浆成分示意图。
1、通过饼状图,找出血浆的成分及所占的比例2、由血浆的成分是推断血浆的功能?预习检测:1、血液是由和---------组成的,它是一种--------,属于---------2、血浆是一种----------- 色的液体,,它包括--------、-------、------、----------、--------等。
3、血浆的功能:运输--------------4、血细胞包括----------、----------、---------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在下面限时作业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是人的“生命之源’,其组成包括()A.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血浆和血细胞C.水、纤维蛋白、无机盐D.血清和血细胞2、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A、蛋白质B、无机盐C、水D、葡萄糖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4、下列各项不是血浆的主要组成成分的是()A、水B、蛋白质C、血细胞D、无机盐5.从体内抽出少量血液,放在试管里,加人少量的柠檬酸钠的作用是()A.加速血液凝固B.防止血液凝固C.使血细胞与血浆分开D.破坏血液中的血细胞,加速其凝固6、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间薄层的白色物质是白细胞B.上层淡黄色液体是血浆C.上层的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百分之九十D.下层红色部分是红细胞7.请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取3—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人盛有少量的量筒内,轻轻振荡量筒,静置一天,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流动的组织—血液》导学案【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能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
2、能说出血液各组成成分的功能。
3、能分析光学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4、能简单分析血常规化验单上的数值;能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
一、激趣导课(两个活动)二、【视频助学】1、观看血液分层视频总结血液的成分:上层 , 色血液中层 , 色下层 , 色【主动自学】2、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成分:血 浆功能:【先自学,再小组互学】 3、血细胞的成分和功能表格:三、【知识过渡】观察显微镜下血细胞图片,思考习题:1、血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 细胞?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3、为什么看不到血小板?四、【评价助学】通过习题反馈,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1、我是“小医生”;(两个血常规化验单)2、三道习题分别考察血浆、血红蛋白、白细胞的特点。
①小明有一天吃坏了肚子,结果晚上的时候上吐下泄。
到医院检查需要抽血化验,护士说:“泄得太厉害了,血管都有点瘪了。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②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
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③“亲子鉴定”需要从血液中提取DNA ,那么DNA 来自血液成分中的 细胞五、知识拓展,了解前沿科技:由血细胞的寿命链接“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学生可以参考课本P63—P64科学、技术、社会)六、谈收获,知识汇总,回应学习目标。
血浆1、运载血细胞2、运输营养物质、废物。
血细胞红细胞血液水、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白细胞血小板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防御、保护促进止血、加速凝血板书设计流动的组织-----血液。
2022七年级生物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1.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难点突破: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引言: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营养,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是不是只有这些系统需要营养或氧气呢?那么这些营养与氧气是怎样送往全身的?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让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学生思考答复:全身都需要氧气和营养,体内物质是由血液来运输的。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列出事例: 1.血库未能及时送血,产妇失血过多死亡(新闻) 2.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医生常学生看到血液流动的常叫病人先去验血。
(书本的情况,意识到它的功能——插图)提出问题:运输物质。
(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亡?学生感同身受。
(2)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积极思考,尝试答复。
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学生回忆旧知,指出血液是(3)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在一一种结缔组织,它在体内循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况或诊环流动,运输物质。
断疾病?引入新课:血液教师设疑:血液属于动物体的哪一结构层次?是哪一种组织?为什么说它是流动的组织?观察、思考、阅读,得出结论二、授新课(一)血液的成分血浆细胞血浆观察:已经分层的血液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红色局部及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
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血液是的构成成分
2.构成血液的各样成分的功能
二、预习重点
1.血液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2.构成血液的各样成分分别拥有什么功能?
三、预习检测
1.下边对于血液各样成分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血浆能运载血细胞
B.红细胞能运输氧
C.白细胞有细胞核
D.血小板能吞噬细菌
2.贫血患者经常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缺少、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主要原由是()
A.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B.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C.血液中动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D.血液中静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3.皮肤稍微擦伤后会流血,但是伤口很快就结痂止血了.血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
板 D. 白细
胞探究案
一、合作研究
探究一:
阅读资料剖析,剖析血液分层现象?研
究二:
血浆的功能,血细胞各成分的功能?
二、随堂检测
1.血惯例检查时,哪项指标高升能够作为人体内有炎症的依照(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2.王阿姨是贫血患者.她应多增补的养分是( )
A.蛋白质和铁
B.蛋白质和钙
C.脂肪和铁
D.脂肪和钙
3.人体血液的构成是()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红细胞和血小板
参照答案预习检测
1.D
2.A
3.C
随堂检测
1.C
2.A
3.B。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有的放矢)1.观察血液的成分。
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描述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2.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
【预习任务】仔细阅读课本P50—P54,划出关键的词和句子。
完成下面的自主学习内容,在小组长带领下统一答案,并检查、记忆!【学习过程】(自主•合作•探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自主学习:(动手动脑展现自我)1血液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血细胞又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浆中90% 以上的是___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载______,运输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不加抗凝剂的新鲜血液会凝固成血块,血块周围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__________。
4.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含有,它是一种含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的地方容易与氧,在氧含量的地方容易与氧。
当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症状。
5.白细胞能作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吞噬病菌,当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里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
6.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具有和的作用。
合作研讨:(深入思考交流分享;首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实验探究(一):(积极参与体验科学)一、【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并思考:1.加入柠檬酸钠的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2.试验中加入柠檬酸钠的作用是什么?3.你认为血液可能有几部分组成?4.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它属于哪种组织?5.如果实验中不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结果会怎样?实验探究(二)(积极参与体验科学)二、【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分组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1.识别三种血细胞和血浆,图中序号各指什么。
2.显微镜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哪一种?3.你是怎样区分各种血细胞的?尝试描述它们的形态。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时间20 年月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合作探究(一)、观察新鲜的血液(已经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时),并讨论收集的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回答问题。
1、通过观察含有抗凝剂,并且静置一段时间后的血液,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2、、观察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得到血液有什麽组成?分别应该在哪一层次?(二)、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
1、由静置的血液知道血浆存在于试管的上层,是透明的液体。
看课本图29,写出血浆的组成成分以及功能。
2、血细胞包括哪几种?各部分的功能是怎样的?二、达标测试1.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A.水、酶、无机盐、血小板B.维生素、葡萄糖、激素C.氨基酸、二氧化碳、血浆蛋白D.氧、尿素、磷脂2.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A.红细胞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C.养料D.二氧化碳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4.下列细胞中能在组织液中游走的是( )A.红细胞B.脂肪细胞C.白细胞D.精细胞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B.血小板和白细胞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细胞和红细胞6、(2009,锦州)王婶到医院体检,血液检验报告单上显示,RBC:3.0(正常值3.5~5.0)×1012个/L,Hb:100(正常值110~150)g/L。
她除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外,还应多食用下列哪类食物( )A.含铁多的食物B.含磷多的食物C.含碘多的食物D.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7、(2009,长沙)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8、血红蛋白是一种的蛋白质,特性:。
流动的组织——血液导学案序号09 主备人赵亚飞审阅人王亚峰审核人李占群【学习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通过对三种血细胞功能的了解,学会分析身体出现的一些现象和原因。
3、培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长检查)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图和分析资料,我知道了:血液是由和组成,在两层交界处,有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这是和。
2、血浆的成分:,血浆的主要功能:3、血细胞包括、和。
血液分层后,在下层,呈红色,和在两层的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4、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红细胞呈。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富含。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在氧含量低的地方。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和红细胞相比,白细胞有这样的特点:。
白细胞有的作用。
6、最小的血细胞是,它没有,形状。
它主要有的作用二、课堂学习活动一、探究血浆(组内合作交流)1、抗凝剂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加入抗凝剂后,血液会分层?2、血液为什么被称为流动的组织?活动二、探究血液(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1、列表将血液的成分和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形状、2要在血液什么成分中?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物质?3、化验报告单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都低于正常值,他的健康会受到什么影响?4、贫血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可采用什么措施?5、化验报告单上红细胞数目正常,白细胞数目过多,说明他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6、一个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而大部分白细胞的寿命只有几天,请解释其中的原因?7、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
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活动三、仔细观察下面的表格,你能诊断出他患有什么病?(小组合作讨论)【课堂检测】《练习册》一、二题。
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别科目七年级生物课题流动的组织——血液课时 2主备审核日期2013.04学习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重难点重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并识别血细胞。
导学流程补充与反思一、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P51“资料分析”中的图文,思考下列问题:⑴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
⑵血液由和组成。
人体的血液加入抗凝剂离心静置后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色的半透明的液体是,下层深红色液体是,在两层的交界处,有一层白色物质,这是和。
⑶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⑷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⑸抗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2、血液的组成观察血浆成分示意图,自学后按照要求填空:⑴血浆的成分是、、、和。
⑵血浆的作用是、和。
⑶结合课本内容,观察图片,用简洁的文字填写下表:名称形态结构功能异常情况红细胞呈两面_______的圆盘状,富含_______,成熟的红细胞______细胞核。
运输_______和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时患,血红蛋白少时,也会有此症状。
白细胞比红细胞_____,_____细胞核。
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有炎症时,数目会。
血小板个体最_______,形状不规则,无_______。
释放与血液_______有关的物质,形成_______堵塞伤口而_______。
促进_______,加速_______。
过少时可能会_______;过多时可能形成_______。
二、课堂检测1、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抗凝剂,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红细胞b、血清c、血小板d、血浆2、具有吞噬细菌功能的血细胞是 ( )a、血浆b、红细胞c、血小板d、白细胞3、下列含有血红蛋白的是 (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4、血液的成分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是 ( )a、红细胞b、血浆c、白细胞d、血小板5、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 ( )a、含有血红蛋白b、含有红色素c、含铁d、红细胞膜是红色6、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 (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7、化脓的伤口中脓液的主要成分是 ( )a、死亡的rbcb、死亡的wbcc、死亡的plt d、死亡的细菌8、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到西藏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增多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9、某人经常精神不振,易疲劳,脸色苍白,验血后,医生诊断为贫血症,他的依据是( )a、白细胞过少b、血小板过少c、血浆过少d、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少10、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内,在a、d两试管中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11、取少量新鲜的家畜血液,倒入培养皿中,凝固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正面颜色鲜红,背面颜色暗红b、正面颜色暗红,背面颜色鲜红c、两面都是鲜红色d、两面都是暗红色12、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做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时,是根据哪项数据高于正常值来作出判断的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d、血小板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我评价表(请在你认可的项目下划√)自主学习导学案完成率优(70%以上)良(50%--70%)一般(50%以下)合作探究参与度积极一般很少课堂有效学习时间35分钟以上20--35分钟20分钟以下学习目标达成度基本达到目标达到目标的70% 相差很远内容总结(1)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别。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
阅读教材50——541页文字资料,思考: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几层?
2、血液的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3、血浆中的主要成分示什么?具有什么功能?
4、红细胞具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功能?
5、白细胞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功能?
6、血小板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功能?
7、血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二、随堂检测
1.冬季烤火取暖,尤其要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会和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影响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使人体出现缺氧、昏迷、甚至死亡。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被吸入肺部的过程中,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一氧化碳经肺进入血液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C.若血红蛋白过少,人体会出现贫血症状
D.进入血液后的一氧化碳会沿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下列关于人体血液的叙述,不正确是()
A.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组织
B.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C.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
3.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师寄语: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
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教材分析:
在人体内,氧、二氧化碳和养料等物质的运输都是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血液作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要了解它的组成及其功能。
重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成分:等
1、血浆:
功能:运载,运输和等
2、血细胞:
(一)、观察新鲜的血液(已经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时),并讨论收集的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回答问题。
1、通过观察含有抗凝剂,并且静置一段时间后的血液,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
2、、观察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得到血液有什麽组成?分别应该在哪一层次?
(二)、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
1、由静置的血液知道血浆存在于试管的上层,是透明的液体。
看课本图29,写出血浆的组成成分以及功能。
2、血细胞包括哪几种?各部分的功能是怎样的?
三、拓展创新
1.一位同学得了急性胃肠炎,一夜多次上吐下泻。
第二天到医院输液,打针的护士说:“出现脱水现象,血管有点瘪了。
”如果从血浆的成分考虑,你能分析为什么血管有点瘪吗?
2.假如你身边的一位同学,随父母迁往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同学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简要说明基本的道理。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 )
A.水、酶、无机盐、血小板
B.维生素、葡萄糖、激素
C.氨基酸、二氧化碳、血浆蛋白
D.氧、尿素、磷脂
2.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 )
A.红细胞
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
D.二氧化碳
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4.下列细胞中能在组织液中游走的是 ( )
A.红细胞
B.脂肪细胞
C.白细胞
D.精细胞
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6、(2009,锦州)王婶到医院体检,血液检验报告单上显示,RBC:3.0(正常值3.5~5.0)×1012个/L,Hb:100(正常值110~150)g/L。
她除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外,还应多食用下列哪类食物( )
A.含铁多的食物
B.含磷多的食物
C.含碘多的食物
D.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
7、(2009,长沙)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血浆B.红细胞 C.白细胞D.血小板
8、血红蛋白是一种的蛋白质,特性:。
贫血患者需要多食用含和丰富的食物。
9、患阑尾炎时进行血常规化验,会发现的数量高于正常值。
六、学习感悟
答案:
合作探究
(一)1. 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是因为血液各成分质量不同。
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的。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下层,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
2.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功能,因此,
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作“流动的组织”。
(二)1、血浆这一流动的组织是由水(约90%)、蛋白质、葡萄糖(0.10%)、无机盐、体内代谢的废物等组成。
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 红细胞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拓展创新
1.脱水导致血浆中水分减少
2.2. 红细胞的数目增多;高原空气中氧气含量少,这种情况下,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增多,以增加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达标测试:
1.A
2.B
3.B
4.C
5.D
6.A 7、C 8、含铁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铁蛋白质 9、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