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7
英语翻译中有什么方法英语学习者一般愿做英译汉题目,怕做汉译英题目。
由于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汉英词语之间存在着或显或隐的翻译上的陷阱,导致汉译英远比英译汉易于出错。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英语翻译中有什么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翻译中有什么方法1.直译法----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例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现已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另外,我们口中的“丢脸”也被直译为“lose face”,“走狗”译成为“running dog”.由于中国热而大为外国人欢迎的“功夫”音译成“kung fu”等也算是直译法的一种。
2.同义习语借用法——两种语言中有些同义习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有相符合,它们不但相同的意思或隐义,面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载了当地互相借用。
比方说汉语中有一句习语是“隔墙有耳“,英语中却有”walls have ears”,两句话字、义两合,无懈可击。
我们说“火上加油”,英国人则说”to add fuel to the flame”,两者也完全一样。
3.意译法——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则只好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对待.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用来表示被打得大败之意,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
“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可用“chaos”来表达。
4.省略法—汉语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习语中有的是对偶词不达意组,前后含意重复。
偶到这种情况时可用省略法来处理,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
例如“铜墙铁壁”可译成“wall of bronzl” 已经足够,实在无须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街谈巷议“在意义上也是重复的,所以译成”street gossip”便可以了。
5.增添法—为了要更清楚地表达原意,有时要结合上下文的需要,在译文中增添一些说明。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一.确定主语英语的句子中,大多数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
那么汉英翻译,只要我们能把汉语转变成为准确通顺的英语,就需要搭建英语的主语和谓语等句式结构。
而英语本身语法非常严谨,逻辑非常严密的特点,所以,在汉英翻译中,主语的确定和谓语的选择就是成功构建英语句式结构的关键,也是保证英语译文和汉语原文功能对等的关键。
1. 使用原文主语1) 把汉语原文中的主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充当译文的主语,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可靠的对应方法,也是我们做汉英翻译“定主语”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方法。
如:例1.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着自冷战结束以后最复杂、最深刻的变化。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experiencing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changes since the end of Cold War.例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两大课题。
Peace and development are still the two subjects confronted wi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以上两个例子中,汉语句子的主语是名词,由于名词在英语句子中可以直接充当主语,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对应下来,确定这个名词为译文的主语。
2) 汉语和英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代词可以充当主语,所以,我们当然还可以直接选用汉语原文中的代词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
如:例3.我们正努力教育公民不要像西方国家那样过度消费,比如使用过多的空调、私人汽车、以及随意处理的产品。
We are managing to educate citizens to avoid the behavior of over-consumption, such as the excessive use of air conditioners, private cars and disposable products at will.例4.如今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选择:除传统的家常菜以外,还有营养保健配餐和方便可口的快餐食品。
翻译步骤及策略(汉译英英译汉)一、汉译英的步骤二、英译汉的步骤三、校对五原则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一、汉译英的步骤1.找准核心主语和核心谓语,确定句子主框架。
2.分析原文剩下内容的语法成分。
3.分析逻辑,通过语法进行串句,化零为整。
注意:(1)翻译时一定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2)汉译英时,要把每一个成分分析得明明白白再动笔。
二、英译汉的步骤1.根据意群将原文进行断句2.读懂大意(这是翻译的前提)3.划分语法成分,例如:定语从句。
好处:①避免错译;②确定基本翻译手法4.调整语序①先在脑海中进行第一次翻译——确定基本句式和用词(考虑需要句中换还是句间换)②第二次翻译——确定翻译技巧③第三次翻译(校对)——得出最终的译文三、校对五原则1.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所有原文传达的意思都要在译文中体现,不要漏译任何信息。
)2.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英译汉和汉译英后都要检查,千万不要因为语法问题而丢分!)3.检查翻译技巧是否正确运用(该用的翻译技巧都要用上)4.检查自己的译文是否有翻译腔(若拘泥于原文、不合目的语表达规范——尝试脱离语言外壳,通过改表达,尽量用地道的语言传达信息。
)5.打磨语言(尽量使自己的译文正式、简洁和地道)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1.形式主语句式2.形式宾语句式3.there be结构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1.根据上下文去猜。
尽量不要用太绝对的词,选词在语境中要合适。
2.模糊处理法①根本不认识——模棱两可、似翻未翻②不确定时——一律模糊处理。
英语句子翻译技巧以下浅谈英译汉的几点技巧。
第一,翻译时注意英文的句型,英文的句型一般来说有相应的中文译法。
如It的句型的翻译:(1)It is+名词十从句:It is a fact that…事实是……It is a question that………是个问题It is good news that………是好消息it is common knowledge………是常识(2) It is+过去分词十从句:It is said that…据说……I 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It is asserted that…有人主张……It is supposed that…据推测……It is believed that…据信……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It will be seen from ii that…由此可见……It has been proved that…已证明……It is general1y considered that…人们普遍认为……(3)It is+形容词十从句:It is necessary that…有必要……It is likely that…很可能……It is clear that…很清楚……It is important that…重要的是……(4) It+不及物动词十从句:It follows that…由此可见……It happens that…碰巧……It turne d out that…结果是……第二,注意英语被动句的翻译。
英文的被动句经常用汉语主动句表达,如:You are requested to give a performance英文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请你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
英文中被动意义也可以用汉语中含有主动意义的句子来表达。
专八翻译成功之路第一讲概述北京新东方国内部唐静专八翻译的重要性z听说读写译,翻译考察最全面z主观题,需要强大的基本功z分值大,全国平均分数低第一节翻译的分类——从两个谬论说起第一分类:z笔译z口译谬论一z笔译和口译哪一个更难?口译 INTERPRETATIONz口译是比较难做,因为需要强大的英语功底,在口译现场对听力、口译、词汇、句汇灵活运用。
但是,口译的作用是交流,因为口译现场的紧张度,所以,不必推敲词汇,也没有时间精雕细刻,只需尽量贴近原文,传达说话人的意思即可。
笔译 TRANSLATIONz笔译其实也很难做,因为白纸黑字,你笔下译文中的每一个字,要经得起推敲,要经得起锤炼。
口译的作用是交流z举例:温总理记者招待会笔译必须要字斟句酌z举例:专八翻译02年真题原文Born to Win结论1z专八翻译属于笔译,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从篇、段、句、词;甚至是言外之意、文体风格等各个角度去全面理解原文,并尽可能再现原文。
第一节翻译的分类——从两个谬论说起第二分类:z英译汉z汉译英谬论二z英译汉和汉译英哪一个更难?英译汉、汉译英都难做z英译汉:关键是要理解英语,可是,英语是外语,理解非常不容易。
z汉译英:关键是表达成汉语,所以,理解这个前提是可以实现的,表达成英语非常不容易。
英译汉简单?z举例:比尔盖茨哈佛的演讲词汉译英难?z无边落木萧萧下z不尽长江滚滚来z故,皓首穷经,方才粗涉文化研究之藩篱。
结论2z专八翻译既有英译汉,又有汉译英,所以必须加强英汉语两种语言功底,多做翻译。
第二节翻译的方法——翻译,你做过吗?z翻译的最佳方法z做翻译,非“看”翻译做翻译z做翻译需要动手写,比如英译汉,真正需要我们不查词典,不看答案,动手写汉字。
“做”翻译z Television of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 created and conveyed, and perhaps never before has it served so much to connect different peoples and nations as in recent events in Europe.“做”翻译z Television of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created and conveyedz电视是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这些感情被创造和传递?z电视是一种创造和传递这些感情的方式?z电视是一种激发和传递这些感情的方式。
关于汉译英的译法总结关于汉译英的译法总结英译汉与汉译英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增词/减词;词性转换。
我们知道学习英语翻译首先要搞清英语与汉语的语言差异,这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完全掌握西方的文化背景,在这里总结了一下在汉译英时所翻译出来的英语应具备的特点:1、句式结构为:废话+主语+主要的话+废话,所以在汉译英时,当多个分句进行组合时需要找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2、善用长句,不用标点。
在进行汉译英是多为合译,中文短句通过一定的介词连词进行句子组合;3、善用连词,英语为形合式语言,句与句之间善用连词连接,句子多为长句;4、善用名词、形容词。
英文属弱势语言,善用弱势动词,因此汉译英的关键点在于找出最重要的动词,将中文中的强势动词进行弱势动词的过渡,一个地道的英文句子中动词越少越好;5、善用代词。
中文中善用名词或者名词省略,而英文中多用代词指代;6、常用标点符号:“; : -”7、评论性语句顺序为先评论再事实;8、语言结构为先总后分;9、善用表语从句、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而中文善用宾语从句。
如,我记得:the memory of….(表语从句);what I remembered is that…(主语从句)汉译英翻译步骤:1、断句。
中文句子较短,首先判断哪些句子应该放在一起翻译。
2、找动词(核心谓语动词)。
判断句子中哪个动词重要,哪个不重要。
3、找连词(在多个分句同时存在时使用);4、翻译;5、重读。
英文句式特点:1.主谓搭配问题(平衡)中文由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主语较长,谓语、宾语较短,而英文的主谓宾分配比较均匀,没有固定的强调结构。
我们也称中文为“非平衡性语言”,英文为“平衡性语言”。
如,中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译为:China is rich in marine resource.而不是译为:China’s marine resource are very rich.2.评论与事实(先评论后事实)翻译时,英文是先评论后事实。
浅析英译汉翻译的步骤侯新民(发表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摘要:英译汉翻译水平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掌握一定的翻译步骤,无疑会有助于提高英译汉翻译水平的能力。
关键词:英译汉翻译步骤英译汉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英译汉的过程则是正确理解英语原文和创造性地用汉语再现英语原文的过程, 进行英译汉翻译,主要有三个过程——理解原文、译文表达、修改审校。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若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往返反复的过程,在进行汉语表达的时候,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修改是对译文的修正、加工润饰,审校是经修改以后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从英语到汉语,再从汉语到英语反复地进行推敲,要真正译好一篇英语文章并非易事,首先是英文理解难,其次是中文表达难,再者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本文拟就英译汉翻译的步骤:理解原文、译文表达、修改审校浅析如下:理解原文理解就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
照字面解释就是懂、了解的意思。
从英译汉角度考虑所谓理解,就是译者在懂得原文,了解原文的基础上利用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来理解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理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理解原文的语言现象。
即通过原作的语言现象来理解原作的内容。
因为原作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原作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懂得语言形式及其含意,是理解原作整体内容的基础。
下面试举例略加剖析。
例一、原文:The youth move a pace or two nearer, and the scent of his honest heat afflicted Ashurst’s nostrils.原译:年轻人向前走了两步,一股热汗的味道冲进阿瑟斯特鼻孔里。
改译:年轻人向前走近了一两步,他那毫无掩饰的怒气冲阿瑟斯特扑面而来。
一、戒“从一而终”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 个英语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哪个意项,应该采用哪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务必抓住精神实质,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
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共同关心的问题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问题的关键the heart of the matter关键问题 a key problem原则问题 a question/matter of principle没有什么问题without any mishap摩托车有点问题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问题不在这里That is not the point.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Their Country ,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 。
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译出的佳作。
二、戒望文生义,机械直译这多半是初学者犯的毛病,他们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黄牛(yellow cow ————ox ox 前误后正,下同) 黄鹂bird (yellow bird ——————oriole) oriole)黄瓜( yellow melon ————cucumber) cucumber) 紫菜vegetable (purple vegetable ——————laver) laver)红木(red wood ————padauk) padauk) 红豆杉(red fir ————Chinese Chinese yew)黑社会(black society ————sinister sinister gang)三、戒“水土不符”,习惯搭配失当这的确是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它要求译者既有较高的中文修养,又要有较高的英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