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
- 格式:ppt
- 大小:6.14 MB
- 文档页数:87
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
1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图讲解⼤全-经络腧⽳-中医园⽿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各脏腑组织在⽿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
刺激⽿⽳,对相应的脏腑有⼀定的调治作⽤。
⽿⽳图.gif 1、⽿中(膈) HX1定位:⽿轮⾓处,即⽿轮1区。
应⽤:⾎虚、⾎瘀、⾎热引起的⽪肤疾患,顽固性的⽪肤瘙痒、荨⿇疹。
2、直肠 HX2定位:⽿轮脚棘前上⽅的⽿轮处。
应⽤:便秘。
3、⽿尖 HX6、7定位:⽿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应⽤:头⾯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肿痛,咽喉肿痛,⾯神经炎,荨⿇疹,湿疹,痤疮,⽪肤瘙痒等。
4、风溪 SF1、Zi定位:⽿轮结节前⽅,指与腕之间,⽿⾈1、2处交界处。
应⽤:⽪肤过敏,⽪肤瘙痒;荨⿇疹,湿疹;指掌⾓化症;痤疮。
5、交感 AH6a定位:⽿轮下脚的末端与⽿轮交界处。
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证,失眠,多汗,颜⾯潮红等。
6、⼦宫(内⽣殖) TF2定位:在三⾓窝前1/3的凹陷处。
应⽤:⽉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7、神门 TF4定位:三⾓窝内,对⽿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
应⽤:失眠,多梦,⼼烦,疲惫;头痛、⾯痛、齿痛;荨⿇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征。
8、盆腔 TF5定位:在三⾓窝后3/1的下部。
应⽤:带下病,盆腔炎、附件炎。
9、肾上腺 TG2P定位:⽿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应⽤:低⾎压,⽓⾎不⾜,⾯⾊晄⽩,头晕眼花。
过敏性⽪肤病。
10、⽪质下 AT4定位:对⽿屏内侧⾯。
应⽤: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下降;神经性头痛;⾝体虚弱。
11、对屏间 AT1、2、4i定位:对⽿屏游离缘的尖端。
应⽤:⽪肤过敏、⽪肤瘙痒。
12、⼝ CO1定位:⽿轮脚下⽅前1/3。
应⽤:⾯瘫。
⼝腔炎,⼝⾓炎,⼝周痤疮。
13、胃 CO4定位:⽿轮脚消失处。
应⽤:消化不良,腹胀;失眠、⼝臭;痤疮,酒糟⿐;肥胖。
14、⼤肠 CO7定位:⽿轮脚上⽅的前1/3处。
应⽤:便秘;肥胖;痤疮。
15、肾 CO10定位:对⽿轮下脚下⽅的后部。
耳穴知识总结一、什么是耳穴耳穴是指人体耳廓上存在的一些特殊区域,也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独特的治疗系统。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耳廓上分布有多个与身体器官、组织、系统相关的反射区,这些区域被称为耳穴。
通过在耳穴上施加适当的刺激,可以达到调整和改善身体功能的效果。
二、耳穴和身体的关系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都可以在耳廓上找到对应的反射区。
这些反射区与身体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和改善相应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例如,耳垂上的一处区域被称为“心脏区”,刺激这个区域可以对心脏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类似地,耳廓的其他区域也与肝脏、肺、胃等器官有关。
通过定位和刺激相应的耳穴,可以达到调节和改善相关器官功能的作用。
三、耳穴的应用领域耳穴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系统,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疼痛管理:耳穴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腰痛、关节痛等。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2.健康管理:耳穴可以用于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体内的能量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
3.戒烟和减肥:耳穴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戒烟和减肥的治疗中。
通过刺激特定的耳穴,可以减轻瘾症和食欲,帮助戒烟和控制体重。
4.精神调节:耳穴可以用于调节人的精神状态,缓解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
刺激耳穴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平衡,提高情绪和睡眠质量。
5.疾病治疗:耳穴也可以在特定的疾病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
例如,针刺耳穴可以在中风和内科疾病的康复中起到帮助疗效。
四、常见的耳穴刺激方法1.针刺:耳穴可以通过针刺来刺激。
针刺耳穴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节针刺的力度和深度来达到理疗效果。
2.按摩:耳廓上的耳穴可以通过按摩来刺激。
按摩耳穴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揉捏,达到刺激的效果。
3.穴位贴敷:在耳穴上贴上特定的穴位贴,通过贴敷的方式刺激穴位。
这种方法常用于辅助治疗,方便患者自行进行。
耳穴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
也叫反应点、刺激点。
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
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
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
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
人体某一部分有病时,就会反应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这些部位就是耳针治疗的刺激点,统称为耳穴。
部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加强了耳穴的研究与应用,耳穴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扩大,已由几十种发展到100多种,耳针麻醉在中国针刺麻醉领域中占有相当比重。
1982年中国成立了耳针协作组,1987年成立了全国耳穴研究会。
1992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
按GB/T13734-92国家标准,耳穴为91个。
耳穴分布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周;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
疗法①毫针法:以直径0?32毫米、长度13毫米毫针,直刺(也可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征。
8.盆腔TF5定位:在三角窝后3/1的下部。
应用:带下病,盆腔炎、附件炎。
9.肾上腺TG2P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应用:低血压,气血不足,面色晄白,头晕眼花。
过敏性皮肤病。
10.皮质下 AT4定位:对耳屏内侧面。
应用: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性头痛;身体虚弱。
11.对屏间 AT1、2、4i定位: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
12.口 CO1定位:耳轮脚下方前1/3。
应用:面瘫。
口腔炎,口角炎,口周痤疮。
13.胃 CO4定位:耳轮脚消失处。
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口臭;痤疮,酒糟鼻;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