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3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优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地球仪、挂图(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辽阔的疆域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我爱你,
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像一只东方
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
效祖国。
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
半球位置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提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课程目标
本单元通过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分区以及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上各种区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课程内容
1.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地球的分区
- 掌握地球的划分方法和标志
- 理解各个区域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3.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 研究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 制作简单的地图,认识地图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掌握地球的划分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
- 理解地球不同区域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 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讲解地球形状、运动以及分区的知识点,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释。
-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分区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分区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的观察和思考。
- 制作地图: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地图,锻炼他们的观察和绘图能力。
教学资源
- 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 图片: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分区的相关图片
课后作业
1.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总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分区的要点。
2. 制作一份简单的地图,标注教室或家中的重要地点,并标明方向。
3.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
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
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和邻国。
2.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游戏拼图板【教学时间】教学3课时,活动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引入]播放课件:选取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图片进行展示,配以《我爱你,中国》歌曲。
解说:伴随着这首深情隽永、荡气回肠的赞美祖国之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为有幸成为她的儿女而自豪。
对于母亲,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在新学年里我们将了解她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最该了解的是她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板书: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讲授新课:我们怎样描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呢?活动:屏幕显示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小组合作探讨下列问题。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 2 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能力目标1、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东西之间的距离2、学会运用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3、学会在中国地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住、注其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教学重点: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教学难点: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导入新课: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今天开始学习我国的情况。
读图讲授:1.位置优越(1)通过读图 1.1“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了解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从图中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看看中国在哪个半球?中国位于西经20°以东、赤道以北。
所以,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大家通过观察地球仪,进一步弄清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从半球位置上分析,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关系(图1.1)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集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比照,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回忆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学生答复、更正〕〔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学生答复、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3〕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学生答复、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3、综合比拟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表达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
探讨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教案目录1. 第一单元: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2. 第二单元:东亚地区3. 第三单元:南亚地区4. 第四单元:东南亚地区5. 第五单元:西亚地区6. 第六单元:非洲地区7. 第七单元:北美洲地区8. 第八单元:南美洲地区9. 第九单元:大洋洲地区10. 第十单元:欧洲地区教学目标本册教材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通过研究八个地理单元,使学生了解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
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促进其地理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 研究大陆和洋的基本概念与分布- 了解大洲、洲际、陆架和地堑的特点- 掌握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2. 第二单元:东亚地区- 研究东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东亚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东亚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3. 第三单元:南亚地区- 研究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南亚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南亚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4. 第四单元:东南亚地区- 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5. 第五单元:西亚地区- 研究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西亚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西亚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6. 第六单元:非洲地区- 研究非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非洲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非洲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7. 第七单元:北美洲地区- 研究北美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北美洲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北美洲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8. 第八单元:南美洲地区- 研究南美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南美洲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南美洲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9. 第九单元:大洋洲地区- 研究大洋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大洋洲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大洋洲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10. 第十单元:欧洲地区- 研究欧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国家等基本概念- 了解欧洲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探讨欧洲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的目录和教学内容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超详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介绍- 教学目标: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
- 教学重点: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 教学内容:- 1.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概念解释:地理、地球、地理位置等。
- 作用分析:地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1.2 中国的区域地理环境- 北方平原、东北的锯齿状边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 区域特点和演变过程。
- 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兴趣,观察和讨论,从具体事例中理解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影响。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区位- 教学目标: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了解地理区位及其意义。
-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影响,地理区位的意义。
- 教学内容:- 2.1 地球的自转运动- 运动规律: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时间。
- 影响分析:地球自转带来的自然现象。
- 2.2 地球的公转运动- 运动轨迹: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迹。
- 影响分析:地球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
- 2.3 地理区位的意义- 区位概念: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意义。
- 区位因素:地理区位的因素及其影响。
- 学法指导:通过实地观察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和区位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单元:中国的气候类型- 教学目标:研究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教学重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教学内容:- 3.1 中国的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特点和分布规律。
- 3.2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农业、工业、交通等对气候的影响。
-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适应和制约。
- 学法指导:通过气象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考察,探究气候类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四单元:中国的土地利用-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探讨土地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教学重点:中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第一节疆域(1)
解决难题4..疑难汇总
精讲点拨,突
破疑点
1.指出俄罗斯、加拿
大、巴西在地球五带
中所处的位置,并将
它们与我国对比,说
明我国纬度位置的
优越性。
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
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交流讨论:结合以上学习,完成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
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这是小明在聊天时间和同学们发在群里的照片,为什么同一时
间,南北的气候差异和东西的时间差异这么大?
1.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
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
举例约为110千米。
据此估算我国领土的南北最大距离。
2.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
根据图上的比例尺,估算我国领土
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
四.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对比说明
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活动1(1)(2)教师点拨
运用课件明确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提高知识构建师生共建知识框架
学以致用达标测试1.深度思考从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优
越条件
学生思考,交
流讨论,展示
答案
独立完成,展
示纠错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一、从世界看中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第一节疆域答案: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
(2)观察图分析我国的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读图(见课本P3图1.2),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巴西在地球五带中的位置,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国家俄罗斯巴西中国所跨纬度范围40°N~80°N10°N~35°S4°N~53°N所处温度带北温带、北寒带大部分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结论我国领土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便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教师精讲点拨】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利于从海陆方面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友好交往,也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探究活动二海陆兼备的大国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我国领土的四端。
答案:我国的领土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到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西抵帕米尔高原,东达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东西端距离约为 5 000 千米;依据所跨纬度,计算我国领土南北端距离约为 5 500 千米(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相差110千米)。
教学过程合作探究(3)如何解释下列自然现象?答案: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导致南北季节差异大。
答案: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导致各地晨昏差异很大。
(4)在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红、蓝两种颜色的笔分别标出长达 2.2万多千米的陆上国界线和长达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
(5)在中国疆域示意图中沿陆上疆界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沿我国海岸线,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答案:陆上邻国:东面邻国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在北边;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巴基斯坦、阿富汗;西南邻尼泊尔、印度、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一节疆域1.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同学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宽广的疆域,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并进行宠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训练。
2. 教学重点/难点要求同学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生疏我国宽广的疆域。
3. 教学用具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唱歌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同学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美丽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同学们心中的骄傲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骄傲呢?同学:地大物博、秀丽富有、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度近50度。
老师归纳:我们宏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绚烂的文化、宽广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才智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骄傲。
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
从今日开头,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二、新课教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看图知位置由于七班级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同学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同学分析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对于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同学自己对比课本图1.2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来就可以了。
位置问题讲完后,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
”过渡到课本P3“活动”. 2.争辩知优越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组织同学分两大组针对课本P3“活动”中的问题进行争辩,对比分析,在争辩中得出结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第一课美丽的地球本课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位置、构成、运动等,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建立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的概念。
第二课丰富的水资源本课主要介绍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利用现状,并引导学生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第三课气象:风和云本课主要介绍气候带、风系统、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四课我国的气候资源本课围绕我国的气候资源展开,通过学生对不同城市气候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气候下人们的生活及适应。
第二单元人文地理环境的认识第五课各种文明在地球上的分布本课围绕各种文明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文地理条件不同所带来的不同文化。
第六课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本课介绍我国人口的分布、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七课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课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种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进交通建设方式来减轻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第八课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课主要介绍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引导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并探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第九课中国的区域经济本课主要介绍中国的区域经济分布情况及其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规律。
第三单元地理信息和地图第十课地图的绘制和使用本课主要介绍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引导学生了解地图投影方法、地图元素符号表示方法。
第十一课卫星遥感和 GIS本课主要介绍卫星遥感和 GIS 的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研究、国土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第十二课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本课主要介绍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以上是本册教材的所有内容。
本套教材知识点丰富,涵盖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章,要学好祖国地理,认识和了解祖国地理全貌,首先要学好第一章这个开篇之章,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和多民族的大家庭等地理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对我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从而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和初步的可持续发展观,并为学习以后各章内容打下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三、单元教学重点及主要教学方法第一节辽阔的疆域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由“位置优越”、“国土辽阔”、“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三个部分组成,是对祖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知识点多,需记忆的内容多,应结合读图、识图,充分掌握。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
2、优越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领土面积、四至点、濒监海洋、主要邻国。
4、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
教学方法简介:1、运用“东西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位置图”辅助教学,首先在空间位置上搞清楚,然后再记忆相关文字内容。
2、教材第2页图1.1读图难度大,指导学生读图时,应充分利用赤道和东西半球分界线辅助读图,也可放弃。
3、利用第3页活动内容进行比较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优越性。
4、读图识记:(1)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千米(300万海洋图土),世界第三位。
(2)领土四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