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53.00 KB
- 文档页数:11
《统计学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所属分院:会计金融分院制定人:危磊合作人:周剑华制定时间: 2014-9-15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统计学原理及实务》是会计类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为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提供方法论。
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接轨,以便学生获得统计职业资格上岗证。
能力目标:通过统计调查和整理、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等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教学,学生能运用所学相关统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根据国家《统计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处理包括统计图表、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水平指标分析、速度指标分析、因素分析、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等业务。
最终使得学生所学的技能整合成类化经验,真正成为技能型人才。
知识目标:学生应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运用统计学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处理统计基本业务的能力。
通过实训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统计工作的过程。
让学生首先学会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计算分析资料,最后撰写分析报告。
从而使学生对统计工作的整个流程得到一个全真认识,使学生掌握统计分析方法,提高解决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调查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统计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学好问、诚实、严谨、细心的治学态度●逐步树立运用统计参与管理的观念和意识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五、课程进程表六、考核方案1、考核评价及方式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学生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结构分数制,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20%+期中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办法:以量化为准,具体衡量指标为平时作业的完成态度、次数和质量,上课听讲、发言以及给老师提教学意见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统计学基础》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统计学基础》是高职高专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为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提供方法论。
(二)课程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标准、模块、学时本课程是以行业专家对财经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就业为导向,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的。
课程包括四个模块:认知统计、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的基本指标、统计资料分析方法。
课程设置是从认知统计入手,以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为主线,最后撰写分析报告。
课程根据上述过程和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的培养。
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实训、学生实践、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展开教学。
在加强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时,应加强教学的实践和实习环节,对于相对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抽样误差、区间估计、相关系数、回归直线方程、假设检验等实用性内容应加强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统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统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72学时。
二、课程目标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会计专业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其它专业课和从事统计工作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
一、教案说明
二、学时分配
三、各章节内容
任务一认识统计(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统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通过学习,要求了解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分类,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统计学的学科性质;(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统计数据的分类;(4)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法设计本任务是统计学开篇,应结合实例讲解,多提问,多与学生互动。
教学过程案例引入:通过案例《统计助力Tesco实现公司价值》,引发学生思考,统计有什么用?统计可应用在哪些领域?
一、统计的内涵
1、统计的含义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2、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的类型
二、统计的基本职能
三、统计研究的方法
四、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五、常用统计应用软件
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
课后练习 1.7 习题与实训
任务解析
教学后记
任务二数据收集(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数据的来源以及获取数据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二手数据的来源及二手数据的评价,掌握原始数据的收集方式与方法,能够根据调查任务编制统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2017年9月19日11。
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统计学简介1.1 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统计学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2 统计数据的类型区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1.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介绍总体、样本、变量和分布等基本概念解释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第二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1 数据的收集方法讨论调查问卷、观察法、实验法等数据收集方法强调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2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介绍数据清洗和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学习使用图表、表格和图形等工具展示数据2.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频数、频率、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分析数据的分布形态和离散程度第三章:概率论基础3.1 概率的基本概念解释概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讨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3.2 概率的计算方法学习排列组合和概率公式举例计算事件的概率3.3 条件概率和独立性解释条件概率和独立性的概念运用条件概率公式和独立性原理解决问题第四章:统计推断基础4.1 参数估计的概念和方法介绍参数估计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4.2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解释假设检验的目的和原理学习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和做出结论的过程4.3 常见的概率分布学习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常见的概率分布掌握概率分布的性质和应用第五章:线性回归分析5.1 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解释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和作用学习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解读5.2 线性回归的拟合度评估介绍决定系数和调整决定系数的概念学习评估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5.3 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和检验学习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方法讨论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和检验方法第六章:方差分析6.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方差分析的目的和原理学习方差分析的应用场景6.2 单因素方差分析学习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和事后多重比较6.3 多因素方差分析介绍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和原理学习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和注意问题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7.1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解释时间序列数据的定义和类型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预处理方法7.2 平稳性检验和时间序列模型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方法介绍自回归模型(AR)、移动平均模型(MA)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 7.3 预测和控制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方法讨论时间序列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策略第八章:非参数统计8.1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解释非参数统计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学习非参数统计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8.2 非参数检验方法学习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方法掌握非参数检验的应用和结果解读8.3 非参数回归和分类介绍非参数回归模型和分类方法学习非参数方法的实现和应用第九章:生存分析和风险评估9.1 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生存分析的定义和作用学习生存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9.2 生存曲线和生存函数学习生存曲线的绘制和解读掌握生存函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9.3 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讨论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应用学习基于生存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决策策略第十章:统计软件与应用10.1 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常用统计软件(如SPSS、R、Python等)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据导入、数据清洗和数据可视化等基本技能解释统计分析报告的重要性10.3 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讨论统计学在解决问题和决策中的作用和限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第一章中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补充和说明: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统计学的定义和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一、教案说明二、学时分配三、各章节内容任务一认识统计(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统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通过学习,要求了解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分类,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统计学的学科性质;(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统计数据的分类;(4)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法设计本任务是统计学开篇,应结合实例讲解,多提问,多与学生互动。
教学过程案例引入:通过案例《统计助力Tesco实现公司价值》,引发学生思考,统计有什么用?统计可应用在哪些领域?一、统计的内涵1、统计的含义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2、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3、统计数据的类型二、统计的基本职能三、统计研究的方法四、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五、常用统计应用软件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课后练习 1.7 习题与实训任务解析教学后记任务二数据收集(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数据的来源以及获取数据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二手数据的来源及二手数据的评价,掌握原始数据的收集方式与方法,能够根据调查任务编制统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2017年9月19日四年级上解决问题专项练习促销问题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2、每棵树苗24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3、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176元最多能买多少这样的树苗?4、一条裤子原价80元,五一期间商场举行优惠活动,买三送一,爸爸用原来买3条裤子的钱买裤子,每条裤子便宜多少钱?5、每瓶饮料3元钱,买5送1, 45名学生每人一瓶,要买多少平饮料?需要花多少钱?6、文化用品商店搞促销活动,钢笔14元一枝,买5赠2,一次买5枝,每枝便宜多少钱?7、我有1859、新华超市对某品牌的牛奶进行促销。
王阿姨带260元最多可以买几箱?还剩多少钱?10、四(1)班的同学为看望福利院的小朋友筹集了215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个布娃娃?还剩多少钱?11、李老师用了200。
《统计学基础》教案《统计学基础》教案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统计学基础》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未来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重要的统计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素质:1.熟悉并系统的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2.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联系现实,能正确认识和解读我国的重要统计数据;3.将统计学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非专业素质方面得到提高:1.树立好做统计工作的信心;3.提高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的能力;2.提高运用理论,观察了解、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统计概述一、教学要求1.了解统计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及中国统计学科的发展;2.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统计学的特点、统计学的分科;3.掌握统计学的四种研究方法;4.掌握统计学总体、总体单位、样本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1.统计数据及类型;2.统计学研究的四种方法;3.统计学总体、总体单位、样本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1.对不同类型统计数据性质的理解;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四、课时安排本章安排课时。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课时)一、统计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政治算术学派1.创始人2.主张(二)国势学派1.创始人2.观点(三)数理统计学派1.创始人2.贡献(四)社会统计学派1.代表人物2.观点二、中国统计学的发展简史第二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课时)一、统计数据及其类型(一)定类数据(二)定序数据(三)定距数据(四)定比数据二、统计学的特点三、统计学的分类(一)描述统计学(二)推断统计学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统计学与哲学的关系(二)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第三节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课时)一、大量观察法二、统计描述法三、统计推断法四、统计模型法第四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课时)一、总体、总体单位和样本(一)形成总体必须具备的四个特性二、标志和变量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的特点(二)统计指标的分类1.按内容分2.按作用和表现形式分3.按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分(三)统计指标体系六、主要概念1.统计学2.统计数据3.总体、总体单位、样本4.标志、变量5.统计指标6.指标体系第二章数据搜集一、教学要求1.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2.理解桌面调查的特点;3.掌握原始数据搜集的方式、特点;4.掌握调查的三种方法;5.掌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问卷的结构;6.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程序;7.掌握调查问卷的提问方式、问题的排列顺序。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案
一、教案说明
二、学时分配
三、各章节内容
任务一认识统计(4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统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通过学习,要求了解统计学
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了解
统计数据的基本分类,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统计学的学科性质;(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统计数据的分类;(4)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法设计本任务是统计学开篇,应结合实例讲解,多提问,多与学生互动。
教学过程
案例引入:通过案例《统计助力Tesco实现公司价值》,引发学生思考,统
计有什么用?统计可应用在哪些领域?
一、统计的内涵
1、统计的含义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2、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的类型
二、统计的基本职能
三、统计研究的方法
四、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五、常用统计应用软件
小结内容回顾,PPT要点回放,
课后练习 1.7 习题与实训
任务解析
教学后记
任务二数据收集(4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任务学习的目的是对数据的来源以及获取数据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二手数据的来源及二手数据的评价,掌握原始数据的收
集方式与方法,能够根据调查任务编制统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2017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