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结字特点分析及练习(一) 高中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1
结字之妙,成就书法之美,4个实用的书法结字技巧汉字书法好看、美、有艺术性,关键是它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用笔。
书法要从结字入手,书写时,注意力要集中在组成这个字的笔画所处的位置上,处理好每一笔画的方向、角度以及笔画之间的距离、疏密关系等等。
《宣示表》钟繇毛笔字是一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它属于造型艺术,,水平高低,最直观地表现便是字形结构。
字形结构,即结体,又称为结字、间架结构等,就是安排笔画的法则、规律。
结构合理,间架巧妙,字形就耐看,否则,非丑即俗,这是毋庸讳言的。
《中秋贴》王献之一、结字要明朗结字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结体之法,当然是针对若干部件而言。
一个字,因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品字结构等区别,结体之法随之而成。
这些结字之法,大多针对正书(篆隶楷)而言,但对于行草等书体,虽不密切,也有借鉴作用。
在习练过程中,针对练习的书体,一定要写出它们的特点才能到位,以小篆而言,字形略带长方形(瘦长),结体匀称、上下左右均具对称之美,彰显古朴堂皇的庄重之气韵。
《伯远帖》王珣二、结字的组合方式结体之法讲究变化与对比,若大小、高低、垂曳、排叠、避就、相让、朝揖、顶戴、覆盖、包裹、附丽、缓急、穿插、回抱、救应、向背、偏侧、意连、呼应、主次、疏密、粘合、管领诸法,均需随宜消息、因地制宜,险峻而美。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杨凝式结字的险峻之美,楷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隶书“八分”的向背组合;楷书线条之间疏密的穿插,都是需要去仔细体会的结体问题。
比如下图,左边四字是欧阳询写的,北碑的灵动,平正中见峭劲险绝,十分耐看;而右边是今人“美化”“改良”后的字体,规律可寻,毫无变化,工整俗套,适合做印刷体。
《张猛龙》三、结字有中宫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云“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处,是为字之中宫”,而“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此结字之秘法。
《值雨帖》米芾一个字的中宫,不是确定的,虽然结字有一定法则可遵循,但是,把中宫设计在什么位置,是每个书家的自由,从中可以看出他造型的能力。
纯干货图解书法结字规律!(拿走不谢)书法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之上的独特的东方艺术品种,通过汉字单色的线条、色块的有机组合,凭借飞灵的笔法,严谨的结体和通篇贯通的气韵,撞击着欣赏者的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行书在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中既兼顾了快捷灵动的笔法,又保持了汉字结体的严谨,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
在欣赏历史上各位书法大家行书的名帖名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作品里,或是在同一个作品里的不同地方出现,结体、大小、粗细、直至意趣都有很大的变化,以适应谋篇布局的需要甚至是作者当时情感的表达和发泄。
应该说,有些作品的确是精心准备后的创作,但是绝大部分作品却是书札或酒后即席创作,每当欣赏这些名家名作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书法家心里应该有一个简单的结体法则来遵循。
无法则则无法形成艺术作品,而法则过于复杂必定会影响行笔之流畅。
所以我认为必定存在一个简单的结体法则供绝大多数书法家所遵循。
一、传统书法理论中的结体法则1、传统法则及习字手段启功先生早年发现的黄金分割结体法,把一个正方形的四个方向按黄金分割率(5:8)找到了一个方块里的四个黄金分割点,当一个字的主要笔画都经过这四个点时,这个字写出来就中宫收紧,外势伸展,故而字形妍美漂亮(详细请看启功先生的专题论述)。
但是这个法则仅仅描述了主要笔画要经过某一点,但是这个笔画从哪里起笔,又在哪里止笔,却无法判定,尤其在指导行书结体上感觉难以应用。
2、传统法则所解决不了的问题(1)解决不了行书的变形问题。
相对来讲,同一个书法家对于一个具体的字,在楷书中的变化是细微的,甚至在不同的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其变化也不是很大。
但是在行书里,即使在同一篇作品中,同字异形往往是书家所刻意追求的,其变化是很大的。
(2)解决不了笔画的起止点。
行书比楷书更注重章法的谋篇布局,上下字的连带关系直接影响着整篇作品的气势,一个字在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几次,上下启承的字不一样,所在的位置不一样,字形变化很大,用传统的楷书结体法则和启功先生的黄金分割法都无法解决行书里各字笔画的起止点问题。
书法结字详解,三大原则、五种方法细说结体,掌握这几点就够用了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我们前几天详细聊了“笔法”,今天再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结字”。
结字,也称结体、间架,是字体的结构形式,即每一个字中的点画布置。
结体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字的美观程度,因此赵子昂说:结字亦须用工。
”结构是用笔产生的,即笔势。
前几篇我们讲了用笔方法,我们知道。
运笔成画和结体成字是用笔的主要面。
因此,不同形态的点画如何联结、搭配和组合与用笔有着密切的关系。
包世臣明确指出:“结字本于用笔”,东汉蔡邕在《九势》里详细说明了结体与笔势的关系,他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正是点画之间那种“递相映带”的笔势才使结体具有书家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死板地去结字,不注意笔势,甚至“势背”,即使再精心设计,写出的字也会神情呆滞,气备不畅,全无神气。
因此我们可以说:不同的用笔。
会产生不同形态的点画(如肥瘦、方圆、藏露、曲直、刚柔等),因而会形成和产生不同风格和形体的字形结构。
如方正刻励,点画险劲的欧体,与雍容丰腴,端庄遒劲的颜体便是明证。
我们由此可知,笔势是指落笔写字时,点画之间存在的力学关系。
由于书家在写每一点画的轻重快慢习惯上的不同,会造成笔画长短不同,笔画偏旁相互间的距离远近不同,字形的疏密不同,从而在结构外形上造成复杂变化,产生出不同形体姿态的结体来。
所以,我们前几篇文章讲了用笔之后,必须认真聊一聊结构问题。
清冯班在《钝吟书要》里说:“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
”又说:“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
”说明了要把字写得好,用笔和结构是关键。
关于结构问题,历代书家一直很重视,如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明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的《楷书结构九十二法》,对书法结构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对于初学结字,可以掌握一些字形结构规律。
今天就不说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法则。
书法结字”规律解析,掌握这五点,写字很容易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我们今天聊聊书法'结字”的规律。
结字,也称结构、结体、间架等等,就是字的点画布置。
结字和用笔密切相关。
写字要用点画,书写点画必定要考虑整个字形。
点画好比盖房子的砖石木料,结字就是研究如何运用这些砖石木料把房子建好的问题。
书家都极注重结字问题。
咱们今天就说说结字的原则:汉字有几万个,常用字也有三、四千个,要把每个字的结字方法讲出来是不可能的,只有根据古人的论述和经验体会讲几条结字的原则,以供大家参考。
一、平正什么叫平正?简言之,平正就是把字写得不歪不斜,给人一种规规矩矩的感觉。
这是初学书法的人不可忽视的原则。
孙过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其实平正也是一种美,大自然中好多事物,在平正中也常给人以美的感觉。
特别是对初学书法的人来说,假如不先掌握平正,恐怕就不好起步了。
二、匀称什么叫匀称?就是笔画的长短粗细,笔画间的疏密,以及字形的大小宽窄高低都是适度的,而没有过度的现象。
匀称也是一种美。
例如一个小伙子,脸庞长得挺漂亮,可惜两条腿大短了,或者一个姑娘,一双大眼睛是极美的,但鼻子耳朵都极小,这就不匀称了。
楷书与行书、草书不同,笔画的粗细长短,笔画间的琉密,虽然也不要求均衡,但总是不像行书、草书那样有极大的差异。
例如写“三”字,其中一横写得过粗或过细,写“小”字,两边的点一个很大一个很小,这都属不勾称,会影响美观。
匀称并非整齐。
作书忌整齐,但并不排斥适度的匀称。
三、连贯什么叫连贯?就是一个字里面的点画之间,或者一行字一幅字,字与字之间的气势连接而不间断。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笔断意不断,例如写“人”字,撇、捺意连,写“小”字,两边的点,貌似不连,其实左顾右盼笔意相连,写“不”字,前三画直接相连,最后一画与第三面笔意相连。
四、参差什么叫参差?简单说就是长短不齐。
这与前面所说的平正、匀称并不矛盾。
我们所说的平正、匀称都是要“适度”,而不要求“过度”。
书法结字基本方法(一)
书法结字基本方法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结字则是书法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结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本文将介绍书法结字的基本方法。
选择毛笔
要写好结字,首先需要选择一支好的毛笔。
毛笔的硬度、韧度、毛量
等都会影响到书写的效果。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毛笔非常重要。
练习毛笔控制
然后,需要练习毛笔控制能力。
毛笔书写需要控制毛笔的摆动、转折、重心等,这需要大量的练习。
可以逐渐增加练习难度,包括笔画平稳、韵律优美等方面。
规划结字布局
在书写前,需要规划好整个结字的布局。
结字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部分,需要考虑好每个部分的大小、重心、线条粗细等。
开始书写
接下来,可以开始书写。
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用眼观线:即在书写时需注重线条的对称、平衡等问题。
•筆画咬文:即在书写时需注意笔画的匀称、厚薄。
•巧运用汉字结构:即要了解汉字的构造,合理地巧妙地结合形状特点书写。
练字反复
最后,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
只有不断的反复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
各种结字技巧。
以上即是书法结字基本方法的介绍。
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学习书法的读者们。
结语
书法结字是书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表现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
但要掌握书法结字的基本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
本文提供的方法只是基础,读者还需不断学习、实践,逐步掌握更多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毛笔书法结字要点1、要掌握结字的中心与重心书体文字中的中心与重心不是一回事。
中心是字形所占据的空间面积的最中的部位,重心是字形在平面分布中起均衡作用的点。
中心可以通过米字格的交叉点找到,重心却很难标示出来,很大程度上只能依照视觉支撑均衡来确定。
如下图两个“高”字,凭视觉很明显的看出,前一个高字重心偏下,后一个高字重心偏上。
掌握好字的中心与重心,就可以基本控制好字形的大小及分朱布白的关系。
在篆、隶、楷书体作品中,字形重心与中心往往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以这些书体作品都较为平稳均衡。
而行、草书体歪斜,偏侧自由、上下错落,重心和中心很可能不在一个垂直线上,故而这些书体作品起伏不稳,疏密不均。
正因如此,才要求写楷书作品时,在平稳中求不平稳。
2、要掌握结字的疏与密疏密亦可称作虚实,书法中的白与黑、疏于密都是体现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古人说“计白当黑”、“知白守黑”。
疏与密均衡匀称,反差较小,对比不太强烈的结字,称匀布法;疏处特疏,所谓“宽处走马”,密所特密,所谓“密不容针”,疏密反差大,对比强烈的结字,称疏密结字法。
无论何种结字法,都要注意二者的搭配,达到有节律的变化与韵味。
3、要掌握点画的顾盼与呼应文字的结体其点画之间必须有顾盼呼应,才能显得生动而有情趣。
一个字的起笔为呼,承接的第二笔为应,第二笔又呼出第三笔,这样上下相呼,左右相应,才能使结字气脉贯通。
行、草书的呼应靠点画之间的出锋和牵带来连贯笔意:篆、隶、楷书则靠点画的向背、意连来突出其内在的呼应关系,所谓笔断意连,揖让伸缩等即是指点画之间的态势互相映照、贯通一气,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
4、要注意点画的主次关系所谓主次,即在结字的点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点画为主笔画,围绕、辅助、配合主笔画的点画为次笔画。
在印刷体以及美术字中所有的笔画基本都出于相似的地位,很难看出主次。
而在书法结体中,则不然,书家们为了求得每个字的不同面貌,经常利用结字的姿势与变化,利用结字的某组,某个点画加以夸张与强调,并相应减弱(甚至省略)非主笔的点画,构成了一个重点突出、形象鲜明的字形。
书法结字的基本方法
嘿,你问书法结字的基本方法呀,那咱就来唠唠。
书法结字呢,首先得注意笔画的搭配。
就像搭积木一样,得把各个笔画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能乱摆。
比如说横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竖得挺直了,撇捺得有舒展的感觉。
这就跟人穿衣服似的,得搭配得好看。
然后呢,要注意字的重心。
字得站得稳当,不能东倒西歪的。
就像人走路得走得稳,不然就会摔跤。
重心找好了,字看起来就舒服。
还有哦,笔画之间的间距也很重要。
不能太挤也不能太松。
太挤了看着就憋屈,太松了又显得散。
就像人与人之间得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靠得太近也不能离得太远。
另外呢,要注意字的外形。
有的字是方的,有的字是长的,有的字是扁的。
得根据字的特点来写,不能都写成一个样。
就像人的长相各不相同,字也有自己的模样。
再就是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变化。
有的地方粗一点,有的地方细一点,这样字才有层次感。
就像画画一样,有浓有淡
才好看。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学书法,一开始他写的字总是不好看。
后来他注意了这些结字的方法,慢慢地字就写得越来越好了。
他现在写的字,那叫一个漂亮,大家都夸他呢。
所以啊,掌握好书法结字的基本方法,就能写出好看的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