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迁移与运用:
情境体验 唐玄宗时期,儒生孙仪进京赶考。由于铜钱携带 不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200缗作为盘缠。到了 京城,他入住“俞大娘客栈”。他发现京城毕竟不 同他原先居住的小县城,只见 “人烟辐辏,坊巷桥 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店铺随处铺设, 早晚经营,他心情十分愉悦。白天在客栈温暖功课, 晚上去逛夜市,放松心情,隔三差五也去逛逛“瓦 肆”,所带的200缗很快就要用完,还好大考临近, 他应考完毕后,匆匆返乡。
“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经百年,胡庆余堂依然熠熠生辉,保持 “真不二价”的诚信传统。
博大高深的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的沃土。
• 乔家大院
• 错落有致的乔家大院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明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 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 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 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 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 两大商帮。
•
商人在古代最初只是个体分散式的经营,沒有出现 什么大的商人群体,可以说是有「商」而无「帮」。
• 明清时期,情況发生了改变,由于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人地位的提高、竞争的加剧以及人们从商观念的转变 等种种因素,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以 地域为中心的商帮,商人开始以群体形象活跃在历史舞 台。
⒋宋代:“市”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草市”的饮食服务设施已比较完 备,还有夜市、晓市、庙会等。 ⒌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非常繁华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⒈战国:出现商业集中趋势
⒉汉代:长安和“五都”成为全国性商业中心, 还有众多的地方商业中心 ⒊南北朝:江南也出现商业都会 ,如建康、山阴 等 ⒋唐代:除长安、洛阳外,广陵(扬州)“雄富冠天下” ⒌宋代:东京商业繁荣 ⒍清代:苏州、汉口、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