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工业污染物控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 格式:pdf
- 大小:5.45 MB
- 文档页数:5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第一篇范文:《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doc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第1次会议精神,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探索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和示范项目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煤制燃料产业的首要任务是围绕能效、环保、节水及技术装备自主化等内容开展产业化升级示范。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总结已建示范项目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严格准入,稳步推进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建设,依托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国内自主技术,加快转变煤炭利用方式,增强国内油气保障能力,为能源革命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量水而行”,在水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开展示范项目建设。
2.坚持最严格环保标准,示范项目执行能源、化工领域现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或更高的环保要求。
3.坚持节能高效,示范项目应在现有水平上,通过优化流程、创新工艺、技术集成等途径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4.坚持科学布局,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交通运输、产品市场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示范项目。
5.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示范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加工转化技术和装备,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动其产业化、定型化和标准化。
二、示范项目设立(三)煤制燃料是指以煤炭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加工转化,生产汽油、煤油、柴油、航煤、石脑油、成品油调和组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液体或气体燃料的行业。
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以及联产多种燃料的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均是煤制燃料行业的组成部分。
(四)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等规划是指导煤制燃料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主管部门根据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遴选、确定煤制燃料示范项目(简称示范项目),优先列入规划并推动实施。
附件三《无机磷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无机磷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一年一月项 目 名 称:无机磷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统一编号:391承 担 单 位: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编制组主要成员:王佩琳、卢柏廷、问立宁、王 禄、叶家宽、过冬新、薛 文、徐先海、范先国、李少平、李彩红、杨陆华标准所技术管理承办人:高 学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王宗爽标准处项目负责人:司 蔚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无机磷化学工业概况 (2)2.1 国内无机磷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2)2.2 国外无机磷化工发展概况 (6)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7)3.1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7)3.2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环保要求 (7)3.3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8)3.4 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 (10)3.5 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0)4 无机磷化工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1)4.1 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11)4.2 无机磷化工企业排污现状 (22)4.3 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30)5 行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35)5.1 氟化氢 (35)5.2 砷及其砷的化合物 (35)5.3 二氧化硫 (36)5.4 五氧化二磷 (36)5.5 单质磷、总磷 (36)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36)6.1 标准适用范围 (37)6.2 标准结构框架 (37)6.3 术语和定义 (38)6.4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38)6.5 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39)6.6 其他污染控制指标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42)6.7 监测要求 (45)7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45)7.1 国外相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5)7.2 国内外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分析 (45)7.3 国内外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分析 (46)8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46)8.1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46)8.2 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47)9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49)《无机磷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项目背景无机磷化学工业包括磷酸盐和无机磷化物,是化学工业系列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附件5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统一编号:2018-34《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编制组二〇一九年九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行业概况 (2)2.1 发展情况 (2)2.2 主要生产工艺与产排污分析 (3)2.2.1 饲料加工 (3)2.2.2 植物油加工 (5)2.2.2.1 浸出法工艺 (5)2.2.2.2 压榨法工艺 (6)2.3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 (7)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9)3.1 落实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需要 (9)3.2 规范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的需要 (9)3.3 加强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污染防治的需要 (9)4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0)4.1 标准制订的原则 (10)4.2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10)5 国内外相关标准 (12)5.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12)5.2 国内相关管理文件和标准 (13)6 标准框架 (16)7 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17)7.1 适用范围 (17)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7)7.3 术语和定义 (18)7.4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申报要求 (18)7.5 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22)7.6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 (24)7.7 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24)7.8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与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25)7.9 合规判定方法 (26)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
受生态环境部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牵头编制食品制造加工工业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项目编号2018-34。
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燃煤、重工业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的落地,以及新型工业的兴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控制水污染,我国实行了多项措施,而其中一项就是制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则是这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介绍一下甘蔗制糖工业的污染情况。
甘蔗制糖工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也是一个潜在的污染源。
在甘蔗糖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和废气,这会导致水质、土壤质量的下降、空气质量的恶化等不利影响。
其中,废水是甘蔗制糖工业排放最多、对环境危害最大的一种污染物,它不仅会对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制定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刻不容缓。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甘蔗制糖工业应遵守的标准应当包括:总流程控制、污染物排放控制、排污管道设计和施工等方面。
就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而言,它着重关注污染物排放量、废水处理设备的质量和废水排放水质的标准等方面。
首先,对于甘蔗制糖工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进行了限制。
征求意见稿要求在甘蔗制糖工业中,有限度的控制大气污染物和固体废物。
大气污染物来源于废气,固体废物来源于废渣和废物。
根据《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废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浓度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
对于废渣和废物的处理,则应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
其次,对于甘蔗制糖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质量和效果进行了限制。
征求意见稿规定,甘蔗制糖工业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设备,其中重点设置污泥处理设备,以确保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稳定脱水。
同时,要求设立预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均沉池、挡板和水分离器,以减少固体物的含量,从而降低后期处理的难度。
对于废水排放的水质标准,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普通法、苛性亚硫酸盐法、氨法、亚硫酸铵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一) 简要的起草过程根据原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2011年)”(项目编号为spaq-2011-22),食品添加剂焦糖色被列入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共同组织该标准的修订工作。
标准任务下达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针对修订焦糖色国家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于2011年8月组建了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等多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研究参考这些标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市场产品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形成了标准草案。
之后,工作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对标准中采用的试验方法反复进行了对比验证工作,积累了大量验证数据。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善了标准讨论稿。
2012年7月10日,起草工作组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召开了焦糖色标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除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单位外,还邀请了着色剂行业内专家、焦糖色生产和应用单位代表,并特邀国际焦糖技术协会主席Dr. Forrest Bayer先生介绍了国际上焦糖色的标准法规情况、焦糖色的毒理学评价及焦糖色的应用情况。
与会人员就焦糖色的法规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并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
根据讨论结果,标准起草工作组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之后形成了行业内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2年7月25日开始,起草工作组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征求意见稿以信件及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有关企业和专家,同时在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的网站上刊登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
附件3《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2014年9月项目名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编制单位: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标准编制人员:标准所技术管理承办人:郭敏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王宗爽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赵国华目录1 项目背景 (29)1.1 任务来源 (29)1.2 工作过程 (29)2 行业概况 (29)2.1 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29)2.2无机化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4)2.3 行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35)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35)3.1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35)3.2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环保要求 (36)3.3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37)3.4 行业清洁生产工艺最新进展 (38)3.5 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39)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40)4.1 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40)4.2 污染物防治技术分析 (40)5 行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42)5.1 锌 (42)5.2 锰 (42)5.3 镍 (43)5.4 钼 (43)5.5 铜 (43)5.6 铅 (43)5.7 镉 (43)5.8 锡 (43)5.9 汞 (44)5.10 钴 (44)5.11 锆 (44)5.12 银 (44)5.13铬 (44)5.14砷 (44)5.15 钡 (44)5.16 锶 (45)5.17锑 (45)5.18 氟化物 (45)5.19 氰化物 (45)5.20 含氯化物废水的危害 (45)5.21 含硫化物废水的危害 (45)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6)6.1 标准适用范围 (46)6.2 标准框架结构 (46)6.3 术语和定义 (47)6.4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47)6.5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47)6.6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48)6.7 监测要求 (49)7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49)7.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49)7.2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50)7.3废气达标技术及投资估算 (50)7.4废水达标技术及投资估算 (51)8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51)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进一步完善国家污染物标准排放体系,加强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管理,2014年3月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决定对曾下达的部分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钡盐、锶盐、铬及其化合物、氰化物类、重金属化合物类等排放标准制订项目进行整合,并补充其它无机化学工业行业的排放控制要求,统一制订《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为主承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重庆市环境监测站、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天津派森科技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一化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瑞兴化工有限公司等参与标准制订工作。
附件3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统一编号:2014-1《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组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1项目背景 (1)2标准制订必要性 (1)2.1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 (1)2.2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需重点控制VOC S (2)2.3VOC S排放特性决定需要制订通用控制标准 (2)3VOCS无组织排放与控制技术分析 (3)3.1VOC S无组织排放分析 (3)3.2VOC S控制技术分析 (13)4国内外标准现状调研 (16)4.1国内相关标准 (16)4.2美国相关标准 (16)4.3欧盟相关标准 (20)4.4德国相关标准 (22)5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23)5.1制订原则 (23)5.2技术路线 (24)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5)6.1适用范围 (25)6.2VOC S无组织排放收集和处理系统 (25)6.3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控制 (27)6.4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与装载控制 (32)6.5敞开液面逸散控制 (34)6.6企业厂区内及厂界VOC S监控 (37)6.7监测要求 (38)7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对比和分析 (39)7.1本标准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对比 (39)7.2本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的对比 (43)8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45)8.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 (45)8.2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45)9标准实施建议 (48)9.1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 (48)9.2强化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作用 (49)9.3配套相应的实施规范和最佳可行技术 (49)1项目背景《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是环境保护部2014年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牵头组织标准的制订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共同组成了标准编制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为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规定和卫生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的要求,在卫生部的统一安排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秘书处(挂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成立食品污染物限量的基础标准整合完善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了本次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明确了工作组内框架组、模型组、比对组、无机组及有机组的工作内容、承担单位、负责人以及进度要求等。
参与本标准起草的单位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与标准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此外,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及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粮食局、湖北省粮食局、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也都派代表参加了标准起草过程的研讨会。
工作组以我国现行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基础,依照本次整合完善的框架体系要求,充分梳理分析我国现行有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中污染物的限量指标,找出标准中交叉、重复、矛盾或缺失等问题,提交详细的比较结果,并分析参考CAC、欧盟、澳新、日本、美国、香港、台湾等食品中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及其规定,根据我国食品中污染物的监测结果,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污染物的暴露量及主要食物的贡献率,将贡献率超过5%-10%的食品或食品类别以及热点关注的食品列入关注重点,对于已经确定PTWI 或TDI者的污染物,将超过5% PTWI 或5%TDI的食品或者食品类别特别重点关注,按大类(如蔬菜)、亚类(如叶菜)、品种(如菠菜)、加工方式(如罐头菠菜、干食用菌)为主线,尽量以大类和亚类为主整合限量,辅以品种和加工方式例外单列,提出我国需要制定限量指标的污染物项目和食品类别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污染物国家安全标准建议值。
《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二年五月项目名称: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负责人:张立宏项目组成员:陈婷步秀芹王岑生余婉丽杨钢叶凡罗栋源岳莹目录前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项目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任务来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工作过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甘蔗制糖工业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我国甘蔗制糖产业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 分布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3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制糖工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制糖工业》编制组二〇一七年八月—73—目录1项目背景 (75)1.1任务来源 (75)1.2工作过程 (75)2行业概况 (76)2.1我国制糖工业发展情况 (76)2.2制糖工业主要生产工艺 (77)2.3制糖工业主要产排污环节 (77)3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82)3.1推进实施排污许可制的需要 (82)3.2提高制糖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的需要 (82)3.3规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的需要 (83)4标准制定的原则与技术路线 (83)4.1标准制定的原则 (83)4.2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84)5国内外相关标准 (84)5.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84)5.2国内相关标准 (88)6标准内容结构 (89)7标准主要内容条文说明 (90)7.1适用范围 (90)7.2规范性引用文件 (91)7.3术语和定义 (91)7.4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91)7.5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98)7.6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 (106)7.7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107)7.8环境管理台账与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108)7.9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108)7.10合规判定方法 (110)8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112)—74—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随后环境保护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环水体〔2016〕186号),明确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
根据部署要求,农副食品加工工业作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的十大重点行业之一,应于2017年完成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工作。
根据行业的产排污分析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主要完成农副食品加工工业中制糖行业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
《制糖工业污染物控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制糖工业污染物控制标准》编制组二○○五年十月目录1 总论 (2)任务来源 (2)行业概况 (2)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3)标准编制原则 (4)标准编制技术路线 (4)标准编制开展的主要工作 (5)2 制糖生产工艺及污染分析 (8)甜菜制糖工艺及污染分析 (8)甘蔗制糖工艺及污染分析 (10)3 制糖工业废水治理技术 (15)低浓度废水循环利用 (15)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化处理 (17)4 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的确定 (21)标准框架制订的依据 (2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确定的依据 (2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确定 (29)噪声标准限值的确定 (31)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规定 (31)污染控制措施的确定 (31)5 经济评估及污染治理工艺分析 (33)环境效益分析 (33)重点技术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33)附件1 糖厂调查数据汇总 (36)附件2 国内外制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数据 (41)附件3 主要参考文献 (45)1 总论任务来源根据《关于公布2003年度环境标准编制单位名单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3]508号),《制糖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牵头制订。
行业概况制糖工业是食品行业的基础工业,又是造纸、化工、发酵、医药、建材、家具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3/04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万吨,比上个制糖期下降%。
其中:甘蔗糖万吨,甜菜糖万吨。
随着我国糖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一部分地区和企业相继退出制糖行业,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315家制糖生产企业开工。
其中:甜菜糖生产企业40家;甘蔗糖生产企业266家。
1993年至2003年食糖产量发展趋势如图1-1所示。
全国有18个产糖省区,集中在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
甘蔗糖产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及邻近省区;甜菜糖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及邻近省区。
团体标准《制糖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项目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文件《关于下达<制糖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等6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计划的通知》(中轻联综合〔2020〕300号),计划编号为2020041,项目名称“制糖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进行制定,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计划完成时间2022年。
2、主要工作过程(1)起草阶段2020年11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各起草单位成立了“制糖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起草工作组,确定工作方案。
项目小组成立后,迅速开展工作。
标准起草工作组广泛收集、认真研究现行法律法规、有关标准、文献资料,并广泛了解广东、广西、云南等主要产糖企业对《制糖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标准制定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组织内部专家进行研讨分析,撰写并协调、修改,形成《制糖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标准征求意见稿。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作的工作等本标准由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略)等单位共同负责起草。
主要成员:略。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编制原则制定本标准采用的原则为:以国家有关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政策和规划为依据,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现重点突出和市场需求的原则;标准修订工作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修订、适时推出”的原则,本标准修订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统筹推进。
在本标准的编写结构和内容编排等方面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系列标准的要求;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2、主要技术内容的由来以及解决的主要问题标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总则、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报告7个章节,以及附录A和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度标准GB××××—××××制糖产业污染物控制标准Control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sugar industry(征求意见稿)20××年××月××日宣布20××年××月××日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布国度质量监督查验检疫总局目次前言 (2)1 范畴 (3)2 范例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界说 (3)4 技能内容 (4)5 污染控制步伐 (7)6 标准实施与监督 (8)附录A (9)附录B (9)附录C (9)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情况掩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增强对制糖产业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促进制糖产业技能进步,改进情况质量,保障人体康健,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有以下特点:1、适用于制糖产业企业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噪声污染控制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惩罚处理的治理;2、以制糖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工艺及治理技能为主要依据,结合污染物的生态影响,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而不与情况成果区挂钩;3、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现有企业和新建(改、扩建)企业的排放标准的严格水平差别,新建企业严于现有企业;4、定量标准值与定性规定相结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取代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有关制糖产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取代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有关制糖产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
本标准由国度情况掩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轻产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糖业协会卖力起草。
1. 范围广西污水排放标准规定了广西甘蔗制糖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甘蔗制糖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对新建、改建、扩建甘蔗制糖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4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T 86 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HJ/T 19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9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39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 505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 535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6 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7 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甘蔗制糖以甘蔗的蔗茎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去除杂质、提取出含高纯度蔗糖的食糖成品的过程。
3.2 现有企业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制糖企业或生产设施。
3.3 新建企业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制糖工业建设项目。
广西地方标准《制糖工业用石灰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桂质监函[2009]113号文“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承担《制糖工业用石灰质量要求》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验证工作,起草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进入广泛征求意见阶段,现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如下:二、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石灰是糖厂最普遍使用的澄清剂,它在糖汁中产生多种重要的化学反应。
澄清工序中,石灰是通过石灰乳的方式加入蔗汁,和SO2、磷酸形成亚硫酸钙沉淀和磷酸钙沉淀从而将糖汁中的胶体、色素吸附而除去。
石灰的质量直接影响亚硫酸钙沉淀和磷酸钙沉淀对胶体色素的吸附能力和蔗汁中Ca2+的残留量,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和设备管道的积垢情况。
提高石灰的质量是提高糖厂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
石灰作为食糖生产的加工助剂,其含有的元素有可能随着工艺生产而残留在食糖里。
对石灰中砷、铅、汞、铬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含量进行限量,是食品安全生产监管的需要,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
广西是食糖生产大省,每年食糖产量均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60%以上,食糖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制糖工业用石灰质量要求》广西地方标准,积极开展食糖加工助剂石灰的质量的监测,为保证食糖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并且可以促进企业提高食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广西制糖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标准的编写依据本标准编写格式依据以下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四、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标准编写小组检测了2009/2010榨季制糖工业用石灰样品共72批次,检测项目为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二氧化硅、砷、铅、汞、铬等8个项目,检测数据见表1:表1 石灰检测数据(一)氧化钙指标的确定石灰是一种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用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料经900~1100℃煅烧而成,因此它还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等杂质。
2020.11砖瓦界世和《中,完善国家大气污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我部组织《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征求意见稿)》《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GB 29620—2013)修改单(征求意见稿)(GB 31573—征求意见稿)。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现就标准征求你单位并于2020年5月22日电子文档请同时发送至电子邮箱)。
标(http://)“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大气环境司王浩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100006)6564557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100012)84915203)84926394*****************.cn 附件: 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2.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3.《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4.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5.《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6.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7.《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8.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9.《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4月29日环办标征函〔2020〕22号《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征求意见稿)》等四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函附件6《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9620—2013)修改单(征求意见稿)2020.11综合报道C O M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完善对砖瓦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我部决定修改《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9620—2013),修改内容如下:一、将表2中“人工干燥及焙烧”的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调整为150mg/m 3、氮氧化物(以NO 2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调整为150mg/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