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动力黏度试验仪检定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19.30 KB
- 文档页数:20
SYD-0620A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安全操作规程SYD-0620A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在进行试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SYD-0620A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安全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前期准备1. 检查仪器及附件是否完好,确认试验前一切正常。
2. 在试验前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实验染上有害物质。
3. 确认试验室通风良好,以免试剂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二、实验室人员安全操作规程1. 禁止在实验室使用明火等易燃物品,以及开放式灯泡等。
2. 禁止在试验中使用有毒、易挥发的试剂。
3. 操作人员必须要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口罩、防护手套等。
并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
4. 操作人员必须要全程在岗,如果需要离开操作台,必须关闭试验仪器,并将试剂加盖好。
5. 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得随意打开试验仪器的盖子和器具。
6. 在试验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检查,保证实验过程中稳定运行。
7. 操作人员需要对试剂进行正确的存储和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仪器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时需要确保试验仪器的紧密性,以免因漏气引起爆炸事故。
2. 试验时严格注意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3. 实验完成后,关闭所有的试验仪器,清洗干净并手动排气,防止有害气体残留在仪器内,导致次次实验时产生干扰。
4. 长时间不使用时,试验仪器需要进行及时清洗和维护,以保证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五、总结上述的SYD-0620A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操作规程只是一个参考,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在实验前要认真进行前期准备,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清洁,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者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试验仪器,使用规范的防护用品,并严格管理试剂。
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洗试验仪器,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沥青动力粘度测定仪自校方法
TZJT50-2007
本方法适应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及检修后的沥青动力粘度仪的校验
1 概述
本方法适用于粘稠石油沥青的动力粘度试验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2.1应有铭牌与合格证;
2.2升温恒温自动控制正常;
2.3工作温度波动,65℃以内不大于±1℃,65℃以上不大于±2℃;
2.4 电源应该采用二相三线,无漏电现象;
2.5 试验所用毛细管粘度计应具有国家鉴定合格证书。
3 校验用仪器
温度计,精度0.50℃和1℃各一只。
4 校验项目及方法
4.1 校验项目:外观及绝缘情况,恒温波动值;
4.2 方法:将容器内加如入硅油,接通电源,将温度调节至50℃、60℃、80℃分别记录三次升温和降温停止的标准温度计读数。
取平均值。
由指针值—温度计平均值为波动值。
5 校验结果
表面不漏电,温度波动符合要求
6 校验周期表
校验周期为12个月和使用签。
沥青动力粘度试验检测方案一、试验目的沥青动力粘度试验旨在确定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特性,以此评估沥青的流动性能和变形抗力。
本试验方案依据国家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JTGE20-2024),制定出适用于实际检测的方案。
二、试验原理根据牛顿流体的定义,动力粘度是指流体通过单位面积上的剪切力,剪切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的剪切变形率,即剪切速率。
通常使用黏度计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关系,得出动力粘度。
三、试验仪器和设备1.平板式黏度计:用于测量沥青动力粘度的仪器。
2.温控槽:用于控制试验温度。
3.铸铝锅:用于加热沥青样品。
四、试验样品和试验温度1.试验样品:从现场采集的原沥青样品。
五、试验步骤1.样品准备:根据试验需要,将原沥青样品加热至液态状态,并过滤掉其中的杂质。
2.试验温度设置:根据试验要求,将温控槽设置至所需试验温度,并保持稳定。
3.试样浇注:将样品倒入平板式黏度计中,使其充满试验空间并平整。
4.试温稳定:将平板式黏度计放入温控槽中,保持一段时间使沥青温度均匀并稳定。
5.试温测定:在试温稳定后,使用温度计测量沥青样品的温度,并记录。
6.黏度测定:使用平板式黏度计测量动力粘度,根据试验温度选择合适的转速,并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六、结果处理1.动力粘度计算:根据平板式黏度计的测量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的计算公式求得沥青的动力粘度值。
2.数据分析:对不同试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值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沥青的流动性能和变形抗力。
七、质量控制1.样品选择:确保样品符合试验要求,避免样品中有杂质或污染。
2.温度控制:确保温控槽的温度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影响试验结果。
3.环境条件:试验过程中,尽量减少外界振动和温度变化对试验的影响。
八、注意事项1.操作细致:试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细致,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2.温度误差:仪器和试样的温度误差都会影响试验结果,需注意控制。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操作细则(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法)
1.总则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的粘度。
1.2.本细则参照现行标准JTJ052-2000编制。
2.仪器设备
2.1.LN-Ⅲ型电控沥青标准粘度计。
2.2.恒温水浴、秒表等。
3.试验步骤
3.1.按规定准备沥青试样,根据沥青种类选择不同流孔径的盛样筒,调整水浴温度为试验温度±0.1℃。
3.2.将试样加热至比试验温度高2-3℃(如试验温度比室温低,则冷却至比试验温度低2-3℃)时注入盛样筒至塞杆上刻度线为止。
3.3.试样在恒温水浴中恒温至少30min,在流孔下放置量筒等。
3.4.提起球塞,待试样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到50mL时,按动秒表,达到100mL时,按停秒表。
4.数据处理
4.1.计取试样流出50ml所需的时间即为试样的粘度。
5.结果评定
5.1.结果如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判为合格;如不符合,则判为不合格。
6.相关文件
6.1.样品管理程序
6.2.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6.3.采(抽)样程序
7.相关记录
7.1.《沥青标准粘度试验记录》。
沥青标准粘度计检定规程(JJG(交通)055-2004)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以下简称粘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TJ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沥青标准粘度在一个特定的盛样杯中,盛装规定数量的沥青样品,在规定的温度下,样品通过规定流孔,流出规定体积所需要的时间。
沥青标准粘度单位与特定检测温度和检测孔径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单位,单位为秒(s)。
4概述粘度计是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和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粘度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在试验温度下,试样从粘度计的盛样管中流出50ml所经过的时间,以秒(s)计,即为该试样的粘度。
粘度计盛样管流孔的孔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
可根据沥青材料的种类和稠度来选择试验温度及盛样管。
用此法测定粘度应注明温度及流孔孔径,以T.d表示(T为试验温度,℃;d为流孔孔径,mm)。
粘度计由盛样管、球塞、恒温水浴、温度计、搅拌器、接受瓶和秒表组成(图略)。
5.计量性能要求5.1 恒温水浴水浴的控温允许偏差为±0.1℃。
5.2 盛样管5.2.1 盛样管内径为40mm±0.05mm。
5.2.2 盛样管的流孔直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其允许差均为0.025mm;流孔的长度也均为5mm±0.025mm。
5.3 球塞5.3.1 用于堵塞10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12.7mm±0.05mm;标记高度为92mm±0.25mm。
5.3.2 用于堵塞3mm、4mm、5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6.35mm±0.05mm;标记高度为90.3mm±0.25mm。
5.4 接受瓶接受瓶的容量为100ml,在25ml、50ml、75ml、100ml处应有刻度,其允许差为1ml;也可以采用量筒。
沥青标准粘度计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以下简称粘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TJ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沥青标准粘度在一个特定的盛样杯中,盛装规定数量的沥青样品,在规定的温度下,样品通过规定流孔,流出规定体积所需要的时间。
沥青标准粘度单位与特定检测温度和检测孔径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单位,单位为秒(s)。
4概述粘度计是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和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粘度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在试验温度下,试样从粘度计的盛样管中流出50ml所经过的时间,以秒(s)计,即为该试样的粘度。
粘度计盛样管流孔的孔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
可根据沥青材料的种类和稠度来选择试验温度及盛样管。
用此法测定粘度应注明温度及流孔孔径,以T.d 表示(T为试验温度,℃;d为流孔孔径,mm)。
粘度计由盛样管、球塞、恒温水浴、温度计、搅拌器、接受瓶和秒表组成(图略)。
5.计量性能要求5.1 恒温水浴水浴的控温允许偏差为±0.1℃。
5.2 盛样管5.2.1 盛样管内径为40mm±0.05mm。
5.2.2 盛样管的流孔直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其允许差均为0.025mm;流孔的长度也均为5mm±0.025mm。
5.3 球塞5.3.1 用于堵塞10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12.7mm±0.05mm;标记高度为92mm±0.25mm。
5.3.2 用于堵塞3mm、4mm、5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6.35mm±0.05mm;标记高度为90.3mm±0.25mm。
5.4 接受瓶接受瓶的容量为100ml,在25ml、50ml、75ml、100ml处应有刻度,其允许差为1ml;也可以采用量筒。
HZJC/CZGC1-1.0-2021-36
沥青标准黏度试验仪操作规程
一、将水槽内加好水,打开电源开关,加热开关。
二、按仪表面板的设定键【SET】0.5秒,仪表进入主控设定状态,上屏闪烁,此时设定值显示窗的最后一位数字闪烁,按“▼”设定位移键,确定要改变的数字,按“▲”或“<”进行数字递增或递减,设定所需温度值,然后按【SET】键0.5秒返回正常控制状态。
如果设定完成后,不按正常操作退出设定状态,超过30秒后,系统将自动退出设定状态,前次所设定的参数被宣布无效。
三、按【SET]键5秒进入第二设定区,根据设定操作程序进入
内层参数设置状态,按仪表“▲”或“▼”可对仪表的误差进行修正。
四、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清理仪器,做好卫生工作。
沥青标准黏度计校验规程1、适用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道路沥青标准黏度计的校准,参照《沥青标准黏度计检定规程》【JJG(交通)055-2004】编制。
2、技术要求2.1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2.2仪器的外表、面板及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应光滑、均匀且牢固,不应有明显的裂纹、起泡和脱落等损伤和缺陷。
试样管的内壁应光滑整洁,无锈蚀,各开关、按钮功能正常,操作灵活可靠。
2.3盛样管:内径(40±0.05)mm,流孔直径(3±0.0025)mm、(4±0.0025)mm、(5±0.0025)mm、(10±0.0025)mm.2.4球塞:直径(12.7±0.05)mm或(6.35±0.05)mm,标记高度(92±0.25)mm或(90.3±0.25)mm.2.5接受瓶的容量为100mL,在25mL,50mL,75mL,100mL处有刻度,误差小于1mL.2.6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1℃.3、校准项目3.1外观检查。
3.2盛样管尺寸。
3.3球塞尺寸。
3.4接受瓶的容量。
3.5恒温水浴控温精度。
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10)℃,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校准器具:4.2.1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
4.2.2专用通止规:(3±0.0025)mm、(4±0.0025)mm、(5±0.0025)mm、(10±0.0025)mm.4.2.3标准温度计:量程不小于100℃,分度值0.1℃.5、校验规程:5.1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2.1条、2.2条要求进行目测检查。
5.2盛样管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盛样管的内径,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用专用通止规在孔的两端各检查一次流孔直径。
沥青动力黏度试验仪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真空减压毛细管法沥青动力黏度试验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 引用文件JJG155 工作毛细管黏度计检定规程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 概述沥青动力黏度试验仪(以下简称试验仪)主要由真空减压毛细管黏度计、恒温水浴、真空系统、计时器组成,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沥青流过毛细管黏度计所用的时间,按照公式(1)计算得到沥青动力黏度。
ηt=k·t(1)式中:ηt——沥青动力黏度,Pa·s;k——所选用的毛细管黏度计常数,Pa·s/s;t——沥青流过毛细管黏度计使用时间。
注:试验仪所用真空减压毛细管黏度计样式,详见附录C、D、E。
4 术语和定义沥青asphalt(bitumen)暗褐色至黑色的、可溶于苯或二硫化碳等溶剂的固体或半固体有机物质,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或是从原油经蒸馏得到的残渣。
黏度viscosity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黏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动力黏度dynamic viscosity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用帕[斯卡]秒(Pa·s)表示。
运动黏度kinematic viscosity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之比,以平方米/秒(m2/s)表示。
真空毛细管法黏度viscosity of vacuum capillary在规定温度和真空度的条件下,采用毛细管黏度计对沥青所测得的动力黏度。
5 计量性能要求5.1 真空度试验仪真空度最大允许误差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真空度最大允许误差5.2 恒温水浴试验仪恒温水浴控温最大允许误差应满足表2的要求。
文件制修订记录
沥青粘度试验(沥青粘度仪)
1.0准备工作
1.1 根据沥青的种类和稠度,选择需要流孔孔径的盛样管置水浴圆井中,用规定的球塞堵好流孔,该孔下放蒸发皿,以备接受不慎流出的试样。
除10mm流孔采用1
2.7mm球塞外,其余流孔均采用直径为6.35mm的球塞。
1.2根据试验温度需要,调整恒温水槽的水温为试验温度±0.1℃,并将其进出口与粘度计水槽的进出口用胶管接妥,使热水流进行正常循环。
2.0试验步骤
2.1将试样加热至比试验温度高2-3℃(如试验温度低于室温时,试样须冷却至比试验温度低于2-3℃)时注入盛样管内,其数量以液面达到球塞杆垂直时杆上标记为准。
2.2试样在水槽中保持试验温度至少30min,用温度计轻轻搅拌试样,测量试样的温度为试验温度±0.1℃时,调整试样液面至球塞杆的标记处,再继续保温1—3min。
2.3将流孔下蒸发皿移去,放置接受瓶或量筒,使其中心对准流孔,接受瓶或量筒可预先注入肥皂或矿物油类25mL,以利洗涤及读数准确。
2.4提起球塞,借标记悬挂在试管边上,待试样自流孔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25mL (量筒刻度50mL)时,按动秒表。
待流至75mL (量筒刻度100mL)时,按停秒表。
2.5记取试样流出50mL所经过时间,以S计,即为试样的粘度。
2.6同一试样至少重复试验二次,当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大于平均值的4%时。
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沥青标准粘度计试验器操作规程
1、按JTG E20-2011规程T0602准备沥青试样。
根据沥青的种类和稠度,选择需要流孔孔径的盛样管置水浴圆井中,用规定的球塞堵好流孔,该孔下放蒸发皿,以备接受不慎流出的试样。
除10mm流孔采用12.7mm球塞外,其余流孔均采用直径为6.35mm 的球塞。
2、根据试验温度需要,调整恒温水槽的水温为试验温度±0.1℃,并将其进出口与粘度计水槽的进出口用胶管接妥,使热水流进行正常循环。
3、将试样加热至比试验温度高2~3℃(如试验温度低于室温时,试样须冷却至比试验温度低于2~3℃)时注入盛样管内,其数量以液面达到球塞杆垂直时杆上标记为准。
4、试样在水槽中保持试验温度至少30min,用温度计轻轻搅拌试样,测量试样的温度为试验温度±0.1℃时,调整试样液面至球塞杆的标记处,再继续保温1—3min。
5、将流孔下蒸发皿移去,放置接受瓶或量筒,使其中心对准流孔,接受瓶或量筒可预先注入肥皂或矿物油类25mL,以利洗涤及读数准确。
6、提起球塞,借标记悬挂在试管边上,待试样自流孔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25mL(量筒刻度50mL)时,按动秒表。
待流至75mL (量筒刻度100mL)时,按停秒表。
7、记取试样流出50mL所经过时间,以S计,即为试样的粘度。
8、同一试样至少重复试验二次,当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大于平均值的4%时。
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9、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4%。
沥青黏度计操作规程1. 引言沥青黏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沥青黏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沥青工程和相关领域。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沥青黏度计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正确操作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2. 设备准备在进行沥青黏度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设备准备。
具体步骤如下:1.将沥青黏度计放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仪器稳定。
2.检查仪器是否连接电源,并确保电源供应正常。
3.检查黏度计是否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稳固,确保温度传感器正常工作。
4.检查沥青供料系统,确保供料阀门打开,供料管路畅通。
3. 样品准备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准备好沥青样品。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沥青样品,并根据实际需要计量所需量。
2.将沥青样品放入沥青黏度计的样品瓶中,确保瓶口洁净。
3.关闭样品瓶盖,确保样品不会受到外界杂质的污染。
4. 操作步骤在准备好设备和样品后,可以进行沥青黏度的测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沥青黏度计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启动。
2.输入所需的测试参数,包括测量温度、转速等。
3.调整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达到所需测量温度,并保持稳定。
4.打开沥青供料阀门,开始供料。
5.开始测量后,观察黏度计的指示器或显示屏,记录所显示的黏度数值。
6.持续观察黏度变化,直到稳定,记录最终的黏度数值。
7.关闭供料阀门,停止供料。
8.关闭沥青黏度计的电源开关,结束测试。
5. 注意事项在进行沥青黏度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操作的安全性:1.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包括耐酸碱手套、护目镜等。
2.确保仪器和样品的干净,避免外界杂质的干扰。
3.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和样品的稳定,避免碰撞和振动。
4.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包括温度和转速等。
5.测量结束后,及时清理仪器和样品,确保下次使用前的卫生和安全性。
6. 维护保养为了保持沥青黏度计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具体维护保养措施如下:1.定期清洁仪器表面和内部,避免沥青残留和杂质的堆积。
沥青标准粘度计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以下简称粘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TJ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沥青标准粘度在一个特定的盛样杯中,盛装规定数量的沥青样品,在规定的温度下,样品通过规定流孔,流出规定体积所需要的时间。
沥青标准粘度单位与特定检测温度和检测孔径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单位,单位为秒(s)。
4概述粘度计是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和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粘度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在试验温度下,试样从粘度计的盛样管中流出50ml所经过的时间,以秒(s)计,即为该试样的粘度。
粘度计盛样管流孔的孔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
可根据沥青材料的种类和稠度来选择试验温度及盛样管。
用此法测定粘度应注明温度及流孔孔径,以T.d 表示(T为试验温度,℃;d为流孔孔径,mm)。
粘度计由盛样管、球塞、恒温水浴、温度计、搅拌器、接受瓶和秒表组成(图略)。
5.计量性能要求5.1 恒温水浴水浴的控温允许偏差为±0.1℃。
5.2 盛样管5.2.1 盛样管内径为40mm±0.05mm。
5.2.2 盛样管的流孔直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其允许差均为0.025mm;流孔的长度也均为5mm±0.025mm。
5.3 球塞5.3.1 用于堵塞10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12.7mm±0.05mm;标记高度为92mm±0.25mm。
5.3.2 用于堵塞3mm、4mm、5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6.35mm±0.05mm;标记高度为90.3mm±0.25mm。
5.4 接受瓶接受瓶的容量为100ml,在25ml、50ml、75ml、100ml处应有刻度,其允许差为1ml;也可以采用量筒。
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操作规程
一、装有沥青样品的粘度计在水浴中保持30min后,连接好管
路,触摸对应毛细管的X号真空按钮,系统便将该毛细管接入真空系统。
二、在沥青依次到达每一刻度线时,按下仪器右下侧相应的红
色计时按钮,其后面的秒表启动,第一次按键为启动计时器,以后每按动一次停止上段计数并回零,同时启动下一段计时,直到在三段中有一段流动的时间超过60s后仪器才计算粘度值,计时器每0.1秒刷新一次,最大计时时间为99999.9秒,(1666.7分钟,也即27.7775小时)。
如果每一段的流动不到60s,则更换毛细管重新测量。
三、计算:当试验结束,用户需要对2或3个平行试验的结果
进行计算时,可在该行数据后面的“平行样”框内打勾,然后按“平行样均值计算”键,结果会显示在界面下方,同时界面上会多出一个“打印平行样结果”按钮。
四、触摸“打印平行样结果”,微打将打印出试验报告。
五、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前应先关闭真空泵,将真空压力释
放到0mmHg。
六、使用完毕,应切断电源,仪器长期不用时须排空浴缸里的
水并擦拭干净,放在干燥、清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SYD-0620A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安全操作规程1. 试验器简介SYD-0620A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主要用于沥青及相关物质粘度测试,该试验器以电热为源,配备了计时和显示器,可快速准确地测量样品的粘度值。
2. 安全规程2.1 前期准备及检查在进行试验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确保试验器周围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及危险品。
2.按照指示连接试验器电源,核实试验器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3.安装试验所需的测量器具,等待仪器预热至要求温度。
2.2 操作安全1.注意个人安全,禁止身着宽松服装、穿拖鞋或高跟鞋等不安全的服装进行试验操作。
2.需要使用镊子等工具时,应确保使用合适的工具,并注意防止镊子等小工具掉落进取样器内。
3.装样时应注意样品的温度和取样量,避免烫伤。
4.装样时要注意温度变化,不能直接接触测试设备,避免烫伤和设备损坏。
5.禁止进行试验时调整温度到设备允许温度范围以上,防止设备烧毁。
6.操作试验器时,请保持专注,禁止进行其他无关操作。
2.3 操作后处理1.完成试验后,首先关闭电源,保持试验器干净整洁。
2.马上清洁测量杯、夹子等,以免沥青残留形成固体影响粘度测试结果。
3.关闭检测仪器并放置到相应的位置,避免损坏、掉落等意外发生。
4.对于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实时向技术人员报告,以便及时排除故障。
3. 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按指示操作,不要随意改变试验参数和设置。
2.禁止超出设备规定运行时间和设备参数范围使用,否则会影响设备使用效果。
3.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故障,请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排除故障。
4. 总结本文介绍了SYD-0620A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的安全规程,包括前期准备及检查、操作安全、操作后处理等方面。
在进行试验操作时,一定要认真遵守试验器的使用规程,注意人身安全,保护仪器设备,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沥青动力黏度计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工作1.器材准备:沥青动力黏度计主机、控温箱、计算机、传感器等设备。
2.校准检测:首先对沥青动力黏度计进行校准检测,并确保仪器的测量准确性。
3.样品准备:按照规定的方法,将待测沥青样品准备妥当,如筛分、烘干等处理。
4.控温箱温度设定:根据待测沥青的温度范围,将控温箱的温度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
5.仪器检查:检查沥青动力黏度计主机、控温箱以及传感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二、操作步骤1.启动设备:先启动控温箱,将温度调至设定温度,并放置待测沥青样品。
2.连接设备:将沥青动力黏度计主机与控温箱以及计算机进行连接。
3.采集数据:在计算机上打开相应的数据采集软件,进行数据采集的设置。
4.测量开始:先打开沥青动力黏度计主机的电源开关,然后按下开始测量的按钮。
5.数据记录:沥青动力黏度计开始工作后,将自动采集数据,并实时记录在计算机上。
6.操作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并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参数。
7.测量结束:当采集的数据达到设定的要求后,停止测量,并保存相关数据。
8.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动力黏度的数值,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三、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2.设备维护:定期对沥青动力黏度计进行清洁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清洁沥青:测量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待测沥青样品及设备,防止沥青残留造成的测量误差。
4.数据保存:在测量结束后,要将采集的数据保存好,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使用。
5.操作规范:操作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或进行其他操作。
6.环境要求:保持测量环境的整洁和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问题处理: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从可能的原因进行排查和处理。
8.责任分工: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分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沥青动力黏度计的操作规程,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沥青标准粘度计的操作及操作规程沥青标准粘度计的操作沥青标准粘度计适用于测定低稠度的粘稠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软煤沥青等的粘滞,粘滞度为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从标准粘度计的泄油孔流满50ml所需之时间,以S表示,测定试样的粘滞度,以划分试样的标号。
使用方法使用前应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并注意水槽内是否清洁,油槽孔内有无障碍物,按下列次序进行试验。
1 好注水漏斗,注入的水不能超过规定的刻线。
2 取下油槽盖。
3 依据试验沥青的标号和技术规范选择好油槽泄油孔的直径。
4 用金属提杆堵塞泄油孔。
5 取沥青样放入烧杯中加热熔化,倒入油槽。
6 盖好油杯盖。
7 依据各种沥青的要求对温度设定进行设定:按住↑或↓按键使温度窗口显示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松开按键:打开电源开关,开始加热;开动搅拌开关,当温度达到时,恒温1—3min。
提起球塞,利用标记悬挂在试样管边上,等试样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25ml(量筒刻度50mL)时,计取时间,待试样流出75mL(量筒刻度100mL)时,停止计时。
计取试样流出50mL所经过的时间,即为试样的粘度。
详见交通部行业标准JTJ052—2000中的(T0621—93)进行试验。
操作规程1 打开电源。
2 依据试验标号和技术要求,选择好油槽油孔的直径。
3 用金属提杆堵住油孔。
4 注入水不能太满。
5 取样品放入杯中熔化。
6 依据沥青的要求将导热电极调到需用温度,打开加热开关,充分条件后,提出油槽中的金属棒,沥青流出倒置于量筒中,加入适量水待试样自流孔流入量筒25ml,按动秒表,流止100ml时,按停秒表,记取经过时间。
7 试验完毕,关闭电源。
沥青标准粘度计注意事项1使用沥青标准粘度计,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谙习技术指标、工作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严格遵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2初次使用沥青标准粘度计人员,必需在娴熟人员引导下进行操作,娴熟把握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3试验时使用的沥青标准粘度计,要布局合理,摆放整齐,便于操作,察看及记录等。
沥青动力黏度试验仪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真空减压毛细管法沥青动力黏度试验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 引用文件JJG155 工作毛细管黏度计检定规程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 概述沥青动力黏度试验仪(以下简称试验仪)主要由真空减压毛细管黏度计、恒温水浴、真空系统、计时器组成,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沥青流过毛细管黏度计所用的时间,按照公式(1)计算得到沥青动力黏度。
ηt=k·t(1)式中:ηt——沥青动力黏度,Pa·s;k——所选用的毛细管黏度计常数,Pa·s/s;t——沥青流过毛细管黏度计使用时间。
注:试验仪所用真空减压毛细管黏度计样式,详见附录C、D、E。
4 术语和定义沥青asphalt(bitumen)暗褐色至黑色的、可溶于苯或二硫化碳等溶剂的固体或半固体有机物质,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或是从原油经蒸馏得到的残渣。
黏度viscosity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黏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动力黏度dynamic viscosity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用帕[斯卡]秒(Pa·s)表示。
运动黏度kinematic viscosity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之比,以平方米/秒(m2/s)表示。
真空毛细管法黏度viscosity of vacuum capillary在规定温度和真空度的条件下,采用毛细管黏度计对沥青所测得的动力黏度。
5 计量性能要求5.1 真空度试验仪真空度最大允许误差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真空度最大允许误差5.2 恒温水浴试验仪恒温水浴控温最大允许误差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恒温水浴控温最大允许误差5.3 计时器计时器性能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计时器性能25.4 动力黏度性能试验仪动力黏度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4 动力黏度性能6 通用技术要求6.1 外观6.1.1 试验仪应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损伤、划痕;各部分连接可靠,各旋钮或按键应能正常操作,显示部分清晰、正常。
6.1.2 真空毛细管黏度计必须用无色透明的玻璃吹制成,黏度计各部位不得有影响流出时间的节点、气泡和柳纹等缺陷。
6.1.3 真空毛细管黏度计的直管不得有可以观察出的膨大、缩小、不圆和弯曲等不规则现象。
6.1.4 真空毛细管黏度计的环形测定线应为均匀、清晰的窄线,并与管轴垂直,不得有污点、凹凸不平、断线等现象。
6.2 标识试验仪标识应包含:试验仪名称及型号、出厂编号、制造日期、生产厂或商标等信息。
7 计量器具控制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37.1.1 检定环境条件a) 环境温度:(5~35)℃,温度波动:2h内不超过±2℃。
b) 相对湿度:≤75%RH。
c) 实验室无明显振动干扰。
7.1.2 检定用标准器检定用标准器见表5表5 检定用标准器7.2 检定项目检定项目见表6表6 检定项目47.3.1 外观按6.1、6.2要求手动目视进行。
7.3.2 真空度示值误差将标准真空计接入试验仪的真空系统内,启动试验仪真空系统,分别记录试验仪及标准真空计的真空度数值,真空度示值误差按公式(2)计算。
△P w=P d-P s(2)式中:△P w——试验仪真空度示值误差,Pa或mmHg;P d——试验仪真空度示值,Pa或mmHg;P s——标准真空计真空度示值,Pa或mmHg。
7.3.3 恒温水浴温度偏差、温度均匀性及温度波动度将试验仪加热温度设定为60℃。
将标准水银温度计放入恒温水槽,测温点的布置如图1所示。
O点位于恒温水槽的几何中心,其余各测温点按图均匀分布(也可按真空毛细管黏度计的安装位置分布),测温点高度位于液面高度的1/2处。
恒温水槽温度稳定后开始测量,在10min内每隔2min测量一次,共测量5次,记录各测温点的标准温度计示值及试验仪示值。
温度偏差、温度均匀性及温度波动度分别按公式(3)、(4)、(5)计算。
图1 测温点分布图a)温度偏差△T d= T d-T o(3)式中:△T d——温度偏差,℃;T o——标准水银温度计n(=5)次测量中心O点温度平均值,℃。
T d——试验仪显示温度平均值,℃;56b) 温度均匀性()∑=-=∆nii i u n T T T 1min max/(4)式中:△T u ——温度均匀性,℃;n ——测量次数(5次);max i T ——各测温点在第i 次测得的最高温度,℃; min i T ——各测温点在第i 次测得的最低温度,℃;c) 温度波动度()2/min max o o f T T T -±=∆(5)式中:△T b ——温度波动度,℃;max o T ——中心O 点5次测量中的最高温度,℃; min o T ——中心O 点5次测量中的最高温度,℃。
7.3.4 计时误差启动试验仪的计时器,到达可观察的整10s 倍数时,记录底数t 1,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试验仪计时器到达10min 增量时间时,记录终点数值t 2及秒表实测数值t d ,计时误差按公式(6)计算。
()%10012⨯--=∆ddt t t tt(6)式中:△t ——试验仪计时误差,%; t 1——试验仪计时器读数底数,s ; t 2——试验仪计时器读数终点数值,s ; t d ——秒表实测数值,s 。
7.3.5 黏度计常数复现性、动力黏度时间重复性 7.3.5.1 检定前的准备7a)真空毛细管黏度计的清洗和干燥真空毛细管黏度计清洗:使用汽油、酒精、三氯乙烯等清洗剂洗净,用清水清洗,直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蒸馏水清洗三遍。
真空毛细管黏度计干燥:清洗干净的黏度计置于干燥箱中烘干或用干净、干燥的热空气吹干,清洁干净的黏度计应防止灰尘落入其中。
b)装液、黏度计安装及恒温装液:参照附录C 、D 、E ,选择合适的标准黏度液,使标准黏度液在黏度计中的流过时间不小于100s ,将标准黏度液倒入真空毛细管中,标准黏度液应不致黏在罐壁上,并使标液的弯月面下沿与装料线E±2mm 处相切;真空毛细管黏度计安装:使用试验仪的专用夹具,将真空毛细管黏度计安装在恒温水槽中,其位置应使最高一条时间标线在水槽液面下至少20mm ,调节试验仪的夹具,使真空毛细管黏度计垂直。
恒温:按标准黏度液的定值温度设定温度,恒温30min 。
7.3.5.2 黏度计常数复现性、动力黏度时间重复性的检定通过试验仪专配的软管,与真空毛细管黏度计的真空管末端连接,使真空毛细管黏度计接入试验仪的真空系统,启动真空系统,真空度保持在39996Pa±66.5Pa (300mmHg±0.5mmHg ),使标准黏度液流入毛细管。
由下至上,用秒表依次测量,标准黏度液弯月面前沿从各个计时标志刻度升至对应的测量段标志刻度的时间t i ,并按公式(7)计算各段当次的黏度计常数。
测量完毕,重新清洗及干燥真空毛细管黏度计,重复测量2次,如两次黏度计常数重复性满足表4要求,则取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新的黏度计常数,如公式(9);如超差,则清洗黏度计重新测量一次,直至其中两次测量结果的黏度计常数重复性符合要求,选用重复性满足要求的两次测量结果计算黏度计常数。
黏度计常数复现性、动力黏度时间重复性的检定按公式(8)、(10)计算。
检定每支黏度计,须尽量选用两种不同黏度的标准黏度液。
iii t νκ=(7)式中:i κ——当次的黏度计常数,Pa·s/s ;8 i ν——标准黏度液黏度,Pa·s ;i t ——标准黏度液弯月面前沿,从当次计时标志刻度升至对应的测量段标志刻度的时间,s ;%10021⨯-=κκκδη(8)式中:δη——黏度计常数复现性,%;1κ——第一次装样所测得黏度计常数,Pa·s/s ; 2κ——第二次装样所测得黏度计常数,Pa·s/s ; κ——二次所测得黏度计常数平均值,Pa·s/s ;若黏度计常数复现性满足表4规定,取1κ和2κ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黏度计常数κ,如公式(9)所示。
2κ21κκ+=(9)()%100min max⨯-=tt tt δ(10)式中:t δ——时间重复性,s ;max t ——标准黏度液流过真空毛细管测量段的最大时间,s ; min t ——标准黏度液流过真空毛细管测量段的最小时间,s ; t ——标准黏度液流过真空毛细管测量段的平均时间,s 。
7.4 检定结果的处理按本规程要求检定合格的试验仪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7.5 检定周期试验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
9附录A检定记录格式(参考)送检单位:制造厂:型号规格:仪器编号:检定地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检定依据:检定用的标准和装置:一、外观:□符合规程要求□不符合规程要求二、真空度示值误差(39996Pa±66.5Pa;300mmHg±0.5mmHg)三、温度测量(温度设定值:60℃)四、计时误差10五、黏度计常数(定值温度:℃)六、时间重复性结论:检定员:核验员:检定日期:11附录B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参考) B.1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第2页格式B.2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页格式12B.3 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结果页格式1314附录C本规程适用的真空减压毛细管黏度计1(改进坎培式(MK式))C.1 范围改进坎培式真空毛细管有5种规格,60℃黏度测定范围为(4.2~20000)Pa·s。
C.2 黏度计C.2.1 改进坎培式真空毛细管黏度计的设计及制造尺寸见图2。
该黏度计的系列规格型号、毛细管半径、近似常数和和建议使用标准黏度计油号见表7。
C.2.2 改进坎培式真空毛细管黏度计的玻璃毛细管上分B、C、D三个测量段,被计时标志F、G、H和I隔开,每段长20mm。
单位:mm图2 改进坎培式真空黏度计1、装料线E;2、第一计时标志F;3、B段;4、第二计时标志G;5、C段;6、第三计时标志H;7、D段;8、第四计时标志I;9、装料管;10、24/40磨口;11、真空管M1516附录D本规程适用的真空减压毛细管黏度计2(坎农曼宁式(CM式))D.1 范围坎农曼宁式真空毛细管黏度计有11种规格,黏度测定范围为(0.0036~80000)Pa·s。
D.2 黏度计D.2.1 坎农曼宁式真空毛细管黏度计的设计及制造尺寸见图3。
该黏度计的系列规格型号、近似常数和建议使用标准黏度计油号见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