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如何调理用中药
- 格式:docx
- 大小:4.41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祖先就学会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食物进行治疗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思潮汇聚,其中也包括中医理论。
2500多年的历史,中医流传许多经典药方。
四物汤就是在岁月长河中留给华夏儿女的财富。
中医两千五百多年,四物汤流传一千多年。
四物汤是女性补血的经典处方,传统的四物汤是女子调经补血的基础汤药。
既然是补血药方,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月经期间月经很少的话,可以喝四物汤吗?如果不能喝,那什么时候能够喝呢?四物汤”是女子补血的基础方,它的药物成分有熟地、当归、白芍和川芎。
具体的配方比例因个人而异,一种常用的配方比例是12g熟地:9g白芍:9g白芍:6g川芎。
四物汤的配方中,有可以养血滋阴的熟地,有补血润阴的白芍,有补血活血的当归,也有行气舒神的川穹。
这四种药物组成在一起,四物汤中药搭配合理,温寒结合,动静相匹,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四物汤可以疏通滞留在人体体内淤血,补充新鲜血液,让人体整个脉络畅通。
脉络疏通了,精神也会变好。
体内如果有淤血,会导致面色难看,头昏眼花,久而久之,女子该有的月经或推迟或早来。
如果任由这个情况循环下去,那么终究有一天,女子会少经、绝经,这时候回天泛力。
女子一旦绝经,就意味着你真的进入更年期了。
针对月经量少的女性,可以肯定的是,你身体缺血。
至于适不适合喝四物汤,这取决于2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你是否是血虚体质者。
四物汤的功效是调血补血,只针对血虚体质的人,如果你是虚火旺盛的人,就不适合了。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属于血虚的人呢。
临床上,血虚体质的人,他的表现是面色惨淡、发黄,经常头昏脑涨、眼花和心悸,夜里经常做梦,手脚冰凉和发麻。
你可以让别人观察你的口腔,舌头呈暗紫色。
第二个条件,如果你是血虚体质,需要喝四物汤的话,不到万不得已,别在月经期间喝四物汤。
再怎么想补血,月经期间你补血是没有用处的,要补血活血,要在大姨妈走了以后喝,或者大姨妈来之前喝。
女子月经量少,除了喝四物汤外,我们还可以用其它药物进行调理身体,如果有兴趣,可以百度上网找找。
⽉经量过少中医秘验⽅⽉经过少⽉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经期不⾜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经过少”,亦称“经⽔涩少,经量过少”。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性腺功能低下、⼦宫内膜结核、炎症或刮宫过深等引起的⽉经过少。
⽉经过少伴⽉经后期者,可发展为闭经。
本病属器质性病变者,病程较长,疗效较差。
[病因病机]主要机理为精亏⾎少,冲任⽓⾎不⾜,或寒凝瘀阻,冲任⽓⾎不畅,⾎海满溢不多⽽致。
常见的分型有肾虚、⾎虚、⾎寒和⾎瘀。
⼀、肾虚先天禀赋不⾜,或房劳久病,损伤肾⽓,或屡次堕胎,伤精耗⽓,肾精亏损,肾⽓不⾜,冲任亏虚,⾎海满溢不多,遂致⽉经量少。
⼆、⾎虚数伤于⾎,⼤病久病,营⾎亏虚,或饮⾷劳倦,思虑过度,损伤脾⽓,脾虚化源不⾜,冲任⽓⾎亏虚,⾎海满溢不多,致经⾏量少。
三、⾎寒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过⾷⽣冷,寒邪伏于冲任,⾎为寒滞,运⾏不畅,⾎海满溢不多,致经⾏量少。
四、⾎瘀经期产后,余⾎未净之际,七情内伤,⽓滞⾎瘀,或感受邪⽓,邪与⾎结,瘀滞冲任,⽓⾎运⾏不畅,⾎海满溢不多,致经⾏量少。
[辨证论治]以经量的明显减少⽽周期正常为辨证要点,也可伴有经期缩短。
治疗须分辨虚实,虚证者重在补肾益精,或补⾎益⽓以滋经⾎之源;实证者重在温经⾏滞,或祛瘀⾏⾎以通调冲任。
⼀、肾虚型主要证候:经来量少,不⽇即净,或点滴即⽌,⾎⾊淡黯,质稀,腰酸腿软,头晕⽿鸣,⼩便频数,⾆淡,苔薄,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不⾜,精⾎亏虚,冲任⽓⾎衰少,⾎海满溢不多,故经量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淡黯质稀;精⾎衰少,脑髓不充,故头晕⽿鸣;肾虚腰腿失养,故腰酸腿软;肾虚膀胱失于温固,故⼩便频数。
⾆淡,苔薄,脉沉细,也为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精,养⾎调经。
⽅药举例: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加紫河车、丹参。
当归、熟地、⼭茱萸、杜仲、⼭药、⽜膝、⽢草⽅中熟地、⼭茱萸、当归、紫河车补肾益精养⾎;当归、丹参养⾎活⾎调经;杜仲、⽜膝补肾强腰膝;⼭药补脾资⽣化之源;⽢草调和诸药。
哪些中药能调理月经少文章目录*一、哪些中药能调理月经少*二、调理月经少的中药食疗*三、月经少的危害哪些中药能调理月经少1、哪些中药能调理月经少1.1、取背部穴位注射当归、黄芪液,当归、黄芪液能补气补血,还可以刺激穴位,整体调理身体。
一般在月经结束一周后进行,隔天注射一次,直到下一次月经来潮。
建议连续调理三个月。
1.2、服用归脾丸。
气血不足与脾虚有极大关系,建议在经期后一个星期按说明书服用归脾丸一周,之后停服。
连续服用三个月。
1.3、如月经只来三天,从第二天开始,取当归、党参、鸡蛋与红糖一起煮,喝汤,每天一碗,连续三天。
如果月经量是四五天,应在第三天进行进补,连续服三天。
2、调理月经少的中药方子2.1、将益母草、红枣、鸡蛋按照6:3:1的重量比例来进行炖煮,将之作为汤一样每天喝三次。
每次喝的时候三种材料都要同时进食到。
另外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要避开要月经期来喝。
坚持一段时间,月经量少的情况会大有改善,甚至对于一些长期患有痛经的女性来说,痛经的情况也有很大的改善。
因为这个方子可以很好地对我们的子宫进行营养补充。
2.2、生姜与艾叶以3:2的重量比进行烹煮,最后将生鸡蛋打碎放入。
这种方子可以进行驱寒等,使宫寒等情况得到改善,进而月经量少情况得到改善。
3、月经量少按摩什么穴位中医养生专家吴大真表示,中医认为,月经过少的多因血液生成不足,也就是血虚。
而导致血虚的因素,首当其冲当推脾虚。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若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化源不足,往往导致血虚。
吴大真打比方说,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加工厂,脾胃就是加工处理器,将我们所吃的食物加工处理成身体必需的成品。
除了遗传因素,吃得少,提供给脾胃化生的材料不足,是导致月经量少的一大原因。
此外,多愁善感也是脾虚血虚一族的性格特征。
调理月经少的中药食疗1、乌骨鸡汤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如何治疗月经病中医方法来帮你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人会进行中医治疗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中医治疗疾病的方式,很多的人会出现月经疾病,所以,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调理方式,那么如何治疗月经病,中医方法来帮你治疗?1、理气法:适用于经前两肋胀满,疼痛,乳胀脉弦者,选加青皮、香附、木香、佛手、橘叶、玫瑰花、夏枯草等。
2、血瘀理血法:用于经行不畅,有血块,恶露不尽者,选加益母草、月季花、泽兰、丹参、茺蔚子等。
若痛有定处,拒按,经血块多者,选加赤芍、丹皮、桃仁、红花、元胡、生蒲黄等。
瘀重者用三棱、莪术。
3、祛痰化湿法:用于体肥脂厚,痰湿较盛,月经量少者,选加橘红、半夏、云苓、车前子、薏米、扁豆花、川朴花、佩兰。
4、和胃法:如经行呕逆泻利嗳气纳呆,选加生麦芽、砂壳、砂仁、陈皮、六曲、枳壳、竹茹等。
阴虚选加石斛、麦冬、沙参;胃气虚选加太子参、白术等。
5、补肾固冲法:用于冲任不固,经期延长,腰酸足软,选加杜仲、寄生、川断、菟丝子、巴戟、狗脊、鹿角胶等。
阴虚者选加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生熟地、龟板、阿胶等。
6、温经逐寒法:用于经冷腹坠,胞宫喜暧,腹冷呕逆,选加艾叶、肉桂、炮姜、乌药、沉香等。
7、清热凉血法:用于热盛迫血妄行或口渴舌赤脉数,选加地榆炭、黄芩炭、生地炭、侧柏炭、草根、荷叶炭等。
8、涩经止血法:用于经量过多、崩漏,选加棕炭、仙鹤草、藕节炭、血余炭、煅龙牡等。
9、养血安神法:用于心肾不交,经断前后失眠诸证,选加浮小麦、炙甘草、大枣、夜交藤、合欢花、龙齿、炒枣仁等。
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让人越发觉得做女人实在是太不幸了。
办公室里,男同事们干劲冲天地工作,你却只能抱着一杯热水,躲在一边默默地忍耐。
为这个请病假吗?实在太不好意思了。
而且什么时候才算到头呢?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些治疗方法,有效地进行调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月经疾病之后,不要盲目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护理,而且,也要注意这些中草药治疗妙招,帮助自己来缓解疾病,希望大家有所尝试。
中药对女性月经不调的疗效月经不调是指女性月经周期的异常变化或月经量的异常增减。
这是许多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她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和原因。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中的疗效。
一、中药调理月经周期中药在调理女性月经不调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根据中医理论,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气血失调、气虚血瘀、肝郁脾虚等原因所致。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肝理气、养血滋阴等功效,有效地修复和调节月经周期。
1. 舒肝理气中药中常用的舒肝理气的药物包括柴胡、枳壳、香附等。
这些药物能够舒缓肝气郁结,舒展经络,调理肝气,从而改善月经不调引起的情绪波动、胸闷、乳房胀痛等症状。
2. 养血滋阴治疗月经不调中,养血滋阴是中药常用的调理方法。
常用的养血滋阴的药物包括当归、白芍、生地黄等。
这些药物可以滋养肝肾,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引起的虚弱疲劳、面色苍白等症状。
3. 调理气血补气养血是中药调理月经不调的重要方法。
中药中常用的调理气血的药物包括熟地、党参、黄芪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修复和调理气血功能,达到调节月经周期的效果。
二、中药调节月经量不少女性在经期出现月经量过少或过多的情况,这也是月经不调的一种表现。
中药在调节月经量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1. 调节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常见于气血不足,中医中常用的药物如当归、熟地黄等有补血的功效。
同时,可以结合调理气血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等,加强体质,提高机体对气血的吸收,增加月经量。
2. 调节月经过多月经过多常见于气血瘀滞,中医中常用的药物如川芎、穿山补等有活血的功效。
这些药物可以调理气血,改善经血淤滞引起的月经过多症状。
三、中药改善月经不适除了调理月经周期和月经量,中药还可以改善月经不适的症状,如经痛、经前综合症等。
对于经痛的症状,中医中常用的药物如红花、延胡索等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可以缓解痛经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中医养生中医药调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方法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给女性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中医药调理作为一种传统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中,中医药调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方法。
一、调理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问题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气血失调、肝气郁结、寒湿内阻等原因造成的。
中医药调理月经不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理气血: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等常用于滋补气血、调理月经。
可煎煮成药膏或冲泡成药茶服用。
2. 调理肝气:中药材如枸杞子、香附等可用于疏肝解郁、调节肝气。
可配合针灸或推拿按摩来加强效果。
3. 驱散寒湿:寒湿是导致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之一,中药材如神曲、藿香等具有祛寒湿的作用。
可煎煮成药膏或冲泡成药茶服用。
二、调理月经量过多或过少月经量的多少与女性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表现。
中医药通过调理气血、脾胃等方面来调理月经量的问题。
1. 调理气血:气血不足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少,中药材如黄芪、党参等是常用的滋补气血的药材。
可将其煎煮成药膏或冲泡成茶水服用。
2.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导致月经量过多的常见原因之一。
中药材如茯苓、陈皮等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可用于调理脾胃功能。
三、调理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
中医药调理子宫肌瘤主要从调理气血、导瘀通络等方面入手。
1. 调理气血:气血失调是子宫肌瘤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药材如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调理气血。
2. 导瘀通络:子宫肌瘤形成与气血瘀滞密切相关,中药材如益母草、莪术等可用于导瘀通络。
可煎煮成药膏或冲泡成药茶服用。
四、调理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一种。
中医药调理盆腔炎主要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
1. 清热解毒:中药材如黄连、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调理盆腔炎。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思路与方法中医药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对于月经病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方法。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思路主要是通过调整女性身体的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常见的几种月经病,介绍中医药治疗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1.前期经期延长或过多(月经过多):这是指月经周期过长,每次经血量多,经期延长,可能伴有腰腹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气滞血瘀所致。
治疗思路是活血化瘀,通经止血。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例如,将当归、川芎、红花等配伍煎汤,可以调理气血,缓解血瘀,达到止血的效果。
2.经期量少(月经不调):这是指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量少,有的甚至没有经血排出,常常伴有气虚的症状,例如面色苍白、疲倦乏力等。
治疗思路是益气补血,调补肝肾。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熟地、当归等具有益气补血作用的药物。
例如,将熟地、党参、当归等配伍煎汤,可以补益气血,调整内分泌,缓解经期量少的症状。
3.经期痛经:这是指月经来潮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的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呕吐、腹泻等。
中医认为这是气滞血瘀所致。
治疗思路是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有香附、柴胡、川芎、丹参等具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例如,将香附、柴胡、川芎等配伍煎汤,可以舒肝理气,缓解经期痛经的症状。
4.经期不孕:这是指经期周期规律,经血正常,但女性长期无法怀孕的情况。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所致。
治疗思路是调补气血,调整肝肾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具有补气血、调理肝肾的药物。
例如,将黄芪、熟地、当归等配伍煎汤,可以调节内分泌,促进卵巢功能,改善经期不孕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疗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
另外,中医药治疗月经病不仅仅是通过草药煎汤的方式,还包括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的应用,具体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应该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月经量少吃什么偏方和中药有效果?
常听身边朋友这么说,不知是怎么了,这个月月经又推迟快10天了还不来,来了也是只有一点点,不到两天就没了,怎么办?长期月经不调量少怎么调理?月经不调吃什么好?专家表示,月经不调量少的影响因素多,日常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会影响到月经到来和量的多少问题。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食疗方法。
1、调经茶:绿茶20克,白砂糖80克。
用沸水将上2味浸泡1夜,次日饮服。
温热顿服,每日2剂,适用于月经骤停等症。
2、月经不调吃什么好?鲤鱼美:鲤鱼350克,黄酒200克,将鲤鱼切片,放人锅内,倒人黄酒煮吃。
鱼骨焙干研成细末,清晨用黄酒冲服可调节月经不调。
3、桃仁红花粥:桃仁8克—10克,红花5克—8克,粳米30克—80克,红糖适量。
先将桃仁捣烂如泥,与红花一并煎煮,去渣取汁,同粳米煮为稀粥,加红糖调味。
温热服,每日1-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闭经症。
除了食疗以外,女性在月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如果长期月经不调者最好尽早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现阶段我国治疗月经不调量少效果最好的药物是采用中药阿胶黄精丸能够通经活络、温宫散寒、宜痹通阳、活血止痛,90%以上的患者服用阿胶黄精丸治疗一到两个月经周期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月经量少色淡吃益母草有用吗
导语:其实有很多女性朋友们都不知道该怎样去爱护自己的身体,这对于自己的月经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都不是那么在意的,觉得不会引起太大的危害,但
其实有很多女性朋友们都不知道该怎样去爱护自己的身体,这对于自己的月经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都不是那么在意的,觉得不会引起太大的危害,但其实当自己的月经量变得很少,而且颜色也感觉到特别淡的话,这对于自己身体的损伤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小心地进行呵护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女性不孕的情况出现,就是因为如此才不能够掉以轻心的,要选择一些中药材来进行调理。
功效
活血,祛瘀,调经,消水。
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1.《本经》:主瘾疹痒。
2.《唐本草》:敷丁肿,服汁使丁肿毒内消;又下子死腹中,主产后胀闷;诸杂毒肿,丹游等肿;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聤耳;中虺蛇毒,敷之。
3.《本草拾遗》:捣苗,敷乳痈恶肿痛者;又捣苗绞汁服,主浮肿下水,兼恶毒肿。
4.《本草衍义》:治产前产后诸疾,行血养血;难产作膏服。
5.《本草蒙筌》:去死胎,安生胎,行瘀血,生新血。
治小儿疳痢。
6.《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毒。
治胎漏产难,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痢,疳,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7.《本草求原》:清热,凉血,解毒。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性(P<0.01)。
讨 论 月经量少于30m l,称为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症状,其危害是影响孕卵在子宫内膜种植,导致反复流产、不孕等,是闭经的前驱症状[2]。
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必须在肾气充旺,天癸生发,冲任通通盛的情况下才能维持正常月经,又与肝、脾两脏有密切关系,如《傅青主女科》谓:“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
“肝藏血,主疏泄……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而使子宫行使藏泄有序的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指出了脾胃在月经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肾气充足、脾气健运、肝之疏泄功能与月经的正常调节密切相关,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是月经过少的主要病因病机,故治以补肾益气,理气活血为主,分非经期与经期用药,非经期以补肾益气、调理气血为主,选用自拟补肾益气方;方中熟地黄、覆盆子、枸杞子、巴戟天滋阴补肾填精,菟丝子、川续断、杜仲温肾助阳、补肾强脊,取其阳生而阴长之意,当归入血分,即可行血活血,又可养血,为调经之要药,配白芍药可收养血调经之效,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健脾益气,以资化源,取后天以资先天之意,佐用枳壳一味疏肝理气,全方合用,能使肾精盛,血气充,冲任二脉相资,则血海按时满盈。
经期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改用桃红四物加枳壳、益母草、山楂、鸡血藤,理气活血,化瘀通经,符合经期以通为顺的特点。
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补肾中药不仅对卵巢直接起作用,还可能通过下丘脑2垂体而对卵巢发挥作用[3]。
在补肾的基础上加活血药,又可改善循环,增加卵巢血液量,激发成熟的卵泡排卵及促进黄体发育[4]。
罗氏[5]依据治疗青春期血崩的经验,提出应寻根溯源,求因治本,或补肾、或健脾、或疏肝,力求调补冲任,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
史氏等[6]提出经后期,经血耗伤,血海空虚,此时真阴必须充实,所以添精益肾,有助于新的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
经临床应用,采用补肾益气理气活血法分期治疗月经过少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1.[2] 袁 瑞,乐爱文,夏恩兰,等.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 �、Xba�、STR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3):2312232.[3] 蔡立荣,李大金,孙晓溪,等.补肾活血方对小鼠实验性卵巢早衰防治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 21(2):128.[4] 杨桂云,王佩娟,贾晓斌,等.补肾活血汤对小鼠体外受精及其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21(7):522.[5] 罗美玉.加味固冲汤治疗青春期血崩35例[J].陕西中医,2006,27(6):6602661.[6] 史建辉,李国臣,王秀霞.调经4步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50例[J].陕西中医,2006,27(10):118321184.(收稿2007211209;修回2008203203)二仙汤为主方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量少40例丁红卫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妇科(710001) 摘 要 目的:观察肾阴阳双补法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月经量少如何调理用中药
导语:由于每个女性的身体体质有所不同,很多女性在生理期的时候常常会有月经量少的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采取了中药调理的方式来改善这一
由于每个女性的身体体质有所不同,很多女性在生理期的时候常常会有月经量少的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采取了中药调理的方式来改善这一种情况,使月经量逐渐趋于正常。
月经量少调理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做法,医生会根据月经量少的根本原因进行中药的调理,不仅可以改善月经量少的情况,还可以调理身体因月经量少所出现的一些症状。
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
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