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卷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研报告1. 引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初中生数学的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此次初中生数学情况的调研。
本报告将基于调研数据,对初中生的数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式进行,旨在全面了解初中生在数学过程中的需求、困惑和问题。
调研对象为我校初中各年级学生,涵盖全体数学教师。
3. 调研结果与分析3.1 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学生的基本信息、惯、方法、态度等方面的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惯,但部分学生时间安排不合理;- 约60%的学生表示喜欢数学学科,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不足;- 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度较大,尤其在几何、代数等方面;- 大部分学生依赖课堂笔记和老师的讲解,自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2 访谈结果通过访谈了解了学生在数学中遇到的问题、对老师的教学建议等方面的情况。
访谈中发现:- 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堂氛围较为严肃,缺乏互动和探讨;- 部分学生表示在数学中遇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解答和帮助;- 学生对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较高的期望。
3.3 课堂观察结果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的观察,发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不足;- 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学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4. 改进建议针对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3.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指导学生合理制定计划,提高效率;4. 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过程和能力培养,降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
5. 总结本次调研全面了解了我校初中生数学的情况,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初中数学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提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0份有效问卷。
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数学学习水平的班级,以实现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全面了解。
三、调查结果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据调查显示,54%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只有24%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2.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能力缺乏自信。
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认为自己数学学习能力不强,缺乏自信。
3.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充分。
据调查,45%的学生对于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做题方法和思路不清晰。
调查结果显示,57%的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经常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下手。
5.学生课后习题完成情况欠佳。
据调查,60%的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的时间较晚,或者根本没有完成。
四、原因分析1.教学方法不合理。
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知识点的讲解,但忽视了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这导致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
2.作业量过重。
部分学生表示,每天大量的数学作业使他们感到压力倍增,无法正确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
3.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
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数学成绩有着过高的期望,以致学生无法承受压力,从而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
五、建议及措施1.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应注重概念的阐述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采用教学辅助工具、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2.合理分配作业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实际能力合理安排作业量,避免过多作业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和家长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决策权,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调查问卷报告(一)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对数学分层作业布置的认识、看法、意见,并对教学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2、因材施教,更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分层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二)调查对象和过程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校不同班级的学生10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
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答卷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尽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100名学生的样本容量有些少,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在初中随机抽了100名学生调查,统计学生各项人数所占总体百分比如下:1、你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A、很简单B、一般C、有点难D、太难A、11% B、58% C、23% D、3% 2、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量()A、较少B、合适C、有点多D、太多A、7% B、93% C、0 D、2% 你觉得数学作业有分层的必要吗?()A、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A、96% B、3% C、0 4、你认为数学分层作业最好应分为几个层次?()A、不用分层B、两个层次C、三个层次D、四个或更多层次A、15% B、19% C、61% D、5% 5、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认为A、B、C三种题型的题量所占比例应为()A、3:5:2 B、4:5:1 C、5:4:1 D、6:3:1 A、45% B、16% C、28% D、10% 6、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通常选择做哪些等级的的题目()可以多选A、A级B、B级C、C级7、你喜欢哪种选择分层作业的方式()A、完全由我们自主选择B、老师适当建议,我们自主选择C、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我们选择D、无所谓A、6% B、32% C、54% D、8% 8、你完成数学分层作业的时间是()A、45分钟内B、45-60分钟C、60-75分钟C、75分钟以上A、28% B、49% C、21% D、1% 9、分层作业后,你能按时上交作业吗?()A、能B、基本能C、经常不交A、57% B、42% C、1% 10、你不能按时完成的原因是()A、没有时间做B、太难了,不会做C、太简单了,不想做D、我从来都按时完成作业A、10% B、37% C、3% D、49% 11、你喜欢那种程度的作业?()A、难,要深入思考的B、中等,稍微思考的C、容易,不要思考的A、77% B、19% C、4% 12、在碰到较难的拓展探究型作业时,你会选择()A、一个人解决B、请教同学或老师C、抄袭D、放弃A、13% B、75% C、3% D、9% 13、你对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意见是()可以多选A、只利于优秀学生的发展B、造成学生之间学习任务的不公平C、增加教师的负担,但有利于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巩固所学内容D、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A、4% B、6% C、11% D、75% 14、你同意老师针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吗?()A、同意B、不同意C、无所谓A、64% B、18% C、18% 15、分层作业后,你觉得对自己在数学学习上()A、没有影响B、有一定点的影响C、影响较大D、影响很大A、18% B、58% C、20% D、4% (四)问卷分析如下:1.学生对数学作业现况的态度大部分的学生能积极应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对学习的热情较高,但也有个别的学生对学习的意识很淡薄有困难,据了解,学生害怕写作业或只喜欢某些课程作业的根本原因,是与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适合自己而决定。
关于数学的调查报告(7篇)关于数学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关于数学的调查报告篇1一、前言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
课前预习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
为了配合《新课标》,我们课题组想就本校初一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1、调查目的为了解学生的数学课前预习的情况,了解你们的内心感受,分别从学生的预习认识、预习的必要性、预习内容、预习的有效性、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设计。
2、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2)学生预习的主要内容(3)学生预习的方法等状况三、调查对象与过程1、调查对象从本校初一两个班选了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5张,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我们自编了《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调查问卷,有10道选择题组成。
我对我校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调查,以不记名方式完成,以发现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为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第1题A 37% B 58% C 5%第2题A 19% B 9% C 72%第3题A 55% B 43% C 2%第4题A 52% B 45% C 3%第5题A 17% B 34% C 31% D18%第6题A 6% B17 % C 54% D23%第7题你预习一般用多长时间?A10分钟左右25% 30分钟左右63% B一小时左右12%第8题问答:你认为怎样预习数学更有效?回答的内容大概有:认真阅读、静静地去思考、做一些练习、完成老师的问题、不会的勾出来……第9题问答关于预习你想说什么?回答的内容大概有:预习对学习会有帮助的、预习要坚持下去……第10题对比课前预习与课前不预习,那种情况学习更有效?回答课前预习更有效分析如下:1、学生不经常预习数学。
初中数学跨学科作业的问卷调查一、概述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在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跨学科教学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初中数学跨学科作业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对跨学科教学的期待和建议。
二、调查内容1. 你认为初中数学跨学科作业的设置合理吗?2. 你觉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作业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3. 你最喜欢的一次数学跨学科作业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4. 请列举一些你认为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学科和数学的结合方式。
5. 你对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有什么建议?三、调查对象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某初中九年级学生。
四、调查结果1. 你认为初中数学跨学科作业的设置合理吗?57的学生认为初中数学跨学科作业的设置比较合理,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3的学生觉得设置不是很合理,因为他们认为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通联;20的学生表示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看法。
2. 你觉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作业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42的学生表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作业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知识;35的学生认为这种作业对他们的学习没有帮助,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作业只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23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表示中立。
3. 你最喜欢的一次数学跨学科作业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多数学生表示他们最喜欢的一次数学跨学科作业是与生活有关的,比如数学与物理的结合、数学与地理的结合等。
他们认为这样的作业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4. 请列举一些你认为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学科和数学的结合方式。
学生认为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学科主要有物理、化学、地理、经济等。
初中数学实验课问卷调查简报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课程越来越注重实验与实践教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学生对数学实验课的态度、需求及建议,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
本简报将简要介绍调查方法、结果及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线上问卷形式,共收集了XX份有效问卷。
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以保证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1. 学生对数学实验课的态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实验课持积极态度,认为数学实验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实验课内容需求:学生更希望通过实验课学习几何、概率统计等内容,并希望实验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 实验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动手实践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认为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习。
4. 实验课频率与时间:学生普遍认为每周应有1-2次数学实验课,每次时长45-60分钟为宜。
5. 实验设备与环境: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四、分析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丰富实验课内容:学校可增加几何、概率统计等实验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验课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理安排实验课时间:学校应合理安排实验课的频率和时长,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4. 完善实验设备与环境:学校应加大对数学实验室的投入,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5. 定期评估与改进:学校应定期评估数学实验课的效果,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五、总结本次问卷调查为学校进一步优化数学实验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希望学校能够认真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建议,不断完善数学实验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卷调查报告篇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1、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数学分层教学的认识和看法以及意见,针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提问,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2、为了更准确地制定分层教学的策略,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调查对象和过程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校三个不同班级的学生3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
本调查使用自行编制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问调查表”对被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答卷时间为10至15分钟,采用团体实测,当堂收回的方式。
尽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30名学生的样本容量有些少,但也能反映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提问的特点,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调查内容(调查表见附件2)初中数学作业分层问卷调查(2)亲爱的同学:您好!本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您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便于掌握分层作业的现状,期待能够更好地开展分层作业的研究,使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本调查结果仅为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不会对您个人的学习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希望能如实填写。
谢谢合作!1、你对数学学科感兴趣吗?()A、很有兴趣B、比较感兴趣C、有点感兴趣D、不感兴趣2、你喜欢做数学作业吗?()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3、你认为完成作业对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有作用吗?()A、有帮助B、一般C、没有帮助4、你完成作业的态度是()A、非常认真B、比较认真C、不认真5、你喜欢的数学作业布置方式是()A、老师统一布置B、老师分层布置C、自己布置D、无所谓6、你觉得数学作业有分层的必要吗?()A、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7、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是否多样性、有层次()A、没有B、偶然有C、经常8、你认为数学分层作业最好应分为几个层次?()A、不用分层B、两个层次C、三个层次D、四个或更多层次9、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提升能力型)、C(探究拓展型)三个等级,你认为A、B、C三种题型的题量所占比例应为()A、3:5:2 B、4:5:1 C、5:4:1 D、6:3:110、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提升能力型)、C(探究拓展型)三个等级,你通常选择做哪些等级的的题目()可以多选A、A级 B、B级 C、C级11、你喜欢哪种选择分层作业的方式()A、完全由我们自主选择B、老师适当建议,我们自主选择C、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我们选择D、无所谓12、你喜欢做何种数学的作业?()A、课本上的B、老师设计的《课时训练》C、参考书上的13、你完成数学作业的方式通常是()A、先复习后作业B、不复习就作业C、边翻笔记边作业D、经常别人现成的14、你完成数学分层作业的时间是()A、45分钟内B、45-60分钟C、60-75分钟 C、75分钟以上15、每天完成数学作业后,你会自主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吗?()A、天天坚持复习B、经常复 C、偶尔复习D、基本不复习16、你数学分层作业时的表现是()A、专心完成B、边写边做些杂事C、不会的不写17、你完成作业后()A、常检查B、有时检查C、从不检查D、让父母检查18、分层作业后,你能按时上交作业吗?()A、能B、基本能C、经常不交19、你不能按时完成的原因是()A、没有时间做B、太难了,不会做C、太简单了,不想做D、我从来都按时完成作业20、你喜欢那种程度的作业?()A、难,要深入思考的B、中等,稍微思考的C、容易,不要思考的21、在碰到较难的探究拓展型作业时,你会选择()A、一个人解决B、请教同学或老师C、抄袭D、放弃22、你喜欢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的内容主要是()A、重复课上讲的重点题型B、具有开放、层次、阶梯性C、介于A、.B、之间D、无所谓23、你对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意见是()可以多选A、有他利于优秀学生的发展B、造成学生之间学习任务的不公平C、增加教师的负担,但有利于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巩固所学内容D、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24、你认为老师应该怎么批改你的数学作业?()A、老师应该全收全改B、部分由老师批改,部分由学生互相批改,部分由学生自己批改C、全部都学生批改,及时得到反馈25、如果今天好多门功课有作业,你会首先完成数学作业吗?()A、数学很重要,通常是首先完成数学B、数学比较难,通常是最后一个完成数学C、完成的顺序很随意26、你同意老师针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吗?()A、同意B、不同意C、无所谓27、分层作业后,你觉得对自己在数学学习上()A、没有影响B、有一定点的影响C、影响较大D、影响很大28、假如老师没留作业 ,你会主动给自己找作业吗?做些什么作业?29、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你对分层作业的看法。
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调查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调查目的为了解初中学生学数学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的情况,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总计1000人。
三、调查内容1.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很重要,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难以理解,缺乏兴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和做练习题。
而少数学生认为数学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强调理解和运用。
也有学生表示数学学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够专心致志。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数学成绩属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
但也有少数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存在课堂听讲不认真、课后不复习等情况。
四、问题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1. 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2. 学生学习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3. 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存在个别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情况。
五、建议改进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2. 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灵活运用于数学学习中;3.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和帮助;4.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六、总结通过以上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学生学数学的情况是多方面性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我们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改进建议,能够促进初中学生学数学的效果,让他们在数学这条征途上走得更稳更高。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问卷调查Dear students。
XXX high school。
This will help us grasp the current XXX。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will only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ing research and will not have any adverse effects on your personal learning。
Please fill in truthfully。
Thank you for your n!1.Are you XXX。
( )A。
Very XXX interested2.Do you like doing math homework。
( )A。
Like B。
Dislike C。
Don't care3.Do you think XXX grades。
( )A。
Helpful B。
Average C。
Not helpful4.What is your XXX。
( )A。
Very XXX us5.What is your preferred way of assigning math homework。
( )A。
XXX-assign D。
Don't care6.Do you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layered math homework。
( )A。
XXX7.Is the math XXX。
( )A。
XXX8.How many layers do you think math homework should be divided into。
( )A。
No need to divide B。
Two layers C。
Three layers D。
Four or more layers9.If math homework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A (basic n type)。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调查问卷报告(一)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对数学分层作业布置的认识、看法、意见,并对教学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2、因材施教,更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分层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二)调查对象和过程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校不同班级的学生10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
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答卷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尽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100名学生的样本容量有些少,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在初中随机抽了100名学生调查,统计学生各项人数所占总体百分比如下:1、你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A、很简单 B、一般 C、有点难 D、太难 A、11% B、58% C、23% D、3%2、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量()A、较少 B、合适 C、有点多 D、太多 A、7% B、93% C、0 D、2%你觉得数学作业有分层的必要吗?()A、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 A、96% B、3% C、04、你认为数学分层作业最好应分为几个层次?()A、不用分层B、两个层次C、三个层次D、四个或更多层次A、15%B、19%C、61%D、5%5、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 (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认为A、B、C三种题型的题量所占比例应为()A、3:5:2B、4:5:1C、5:4:1D、6:3:1A、45%B、16%C、28%D、10%6、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 (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通常选择做哪些等级的的题目()可以多选 A、A级B、B级C、C级7、你喜欢哪种选择分层作业的方式()A、完全由我们自主选择B、老师适当建议,我们自主选择C、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我们选择D、无所谓A、6%B、32%C、54%D、8%8、你完成数学分层作业的时间是()A、45分钟内B、45-60分钟C、60-75分钟C、75分钟以上A、28%B、49%C、21%D、1%9、分层作业后,你能按时上交作业吗?()A、能B、基本能C、经常不交A、57%B、42%C、1%10、你不能按时完成的原因是()A、没有时间做B、太难了,不会做C、太简单了,不想做D、我从来都按时完成作业A、10%B、37%C、3%D、49%11、你喜欢那种程度的作业?()A、难,要深入思考的B、中等,稍微思考的C、容易,不要思考的A、77%B、19%C、4%12、在碰到较难的拓展探究型作业时,你会选择()A、一个人解决B、请教同学或老师C、抄袭D、放弃A、13%B、75%C、3%D、9%13、你对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意见是()可以多选A、只利于优秀学生的发展B、造成学生之间学习任务的不公平C、增加教师的负担,但有利于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巩固所学内容D、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A、4%B、6%C、11%D、75%14、你同意老师针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吗?()A、同意B、不同意C、无所谓A、64%B、18%C、18%15、分层作业后,你觉得对自己在数学学习上()A、没有影响B、有一定点的影响C、影响较大D、影响很大A、18%B、58%C、20%D、4%(四)问卷分析如下:1.学生对数学作业现况的态度大部分的学生能积极应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对学习的热情较高,但也有个别的学生对学习的意识很淡薄有困难,据了解,学生害怕写作业或只喜欢某些课程作业的根本原因,是与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适合自己而决定。
中学数学教师单元作业设计现状调查研究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学数学教育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和实践者,其作业设计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素养的培养。
对中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师单元作业设计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揭示他们在作业设计中的概念、方法和技能,从而为教师改进作业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设计出既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又能有效提高数学素养的作业。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方法和资源不断丰富和更新。
教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交互性,也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中学数学教师单元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为提高中学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研究目标和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学数学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作业形式缺乏创新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研究旨在全面调查和分析中学数学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中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通过深入探讨教师在家庭作业设计中的概念、方法和实践,本研究将揭示影响家庭作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家庭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初中数学作业完成情况调查分析报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越来越重,数学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了解初中学生在数学作业完成方面的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些建议。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5份。
问卷涵盖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平时完成作业的时间、难题解决情况等内容。
二、调查结果1. 学生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初二和初三年级。
男生占总人数的52%,女生占48%。
另外,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布多数较为均衡,少数学生成绩突出。
2. 作业完成时间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学生平时能按时完成作业,并能保持良好的作业质量。
仅有少数学生存在拖延完成作业的情况。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反映作业量较大,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难题解决情况调查中,我还询问了学生们在遇到难题时的解决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可以主动向同学请教或寻求家长的帮助。
而少数学生则选择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或请教老师解决问题。
然而,仍有少部分学生在遇到难题时束手无策,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分析与建议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尽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作业量过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提供合理的作业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
此外,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其他科目的作业分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在数学作业上投入精力。
2.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那些在遇到难题时无法解决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数学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在解决难题时选择上网查询资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但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提倡查找权威的、可信赖的信息,避免误导和时间浪费。
初中数学调查报告文档3篇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urvey report documen t初中数学调查报告文档3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初中数学调查报告文档2、篇章2:初中数学认知误差与纠偏工作的文档3、篇章3:初中生数学阅读情况问卷调查总结报告文档篇章1:初中数学调查报告文档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在学习中要掌握好知识,认识过程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对掌握概念和定理、公理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世纪之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认知过程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优秀的教师,无不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让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设计思考题目;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提出质疑;课后及进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经常阅读课本、看笔记,抓住课本概念,既是正确理解的体现,又能有助于准确地把握。
反之,如果没有养成完整理解数学概念的习惯,即使理解了数学概念,时间久了,也会模糊,进而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接受学习,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形态,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教师便将教材提供的复杂知识体系变得浅显而易懂,以便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容易接受,但往往并不是预料的一样,在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和处理有关数学问题中,学生会不断地出现某些误区与偏差,某些误区与偏差反复多次后依然会发生。
初中数学教育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展开了一次初中数学教育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其中包括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的难点、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学校的不同班级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了15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1.数学的兴趣程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0%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且有20%的学生对数学非常感兴趣。
然而,还有约40%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还是有一定兴趣的,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在教学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2.数学学习的难点在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认为“数学题目太难”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困难。
而在具体的数学内容中,代数和几何是学生们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部分。
此外,一些学生还表示数学题目的应用和解题思路不清晰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
3.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绝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教师讲解清晰、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学生的实际问题不够关注。
4.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记忆和机械运算的层面,缺乏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分析。
有些学生反映他们在解题时只会照搬公式,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表示自学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指导和辅导。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以下问题:1.学生的数学兴趣不够强烈,需要更加精彩、生动的教学来激发他们的兴趣;2.学生对数学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较难的代数和几何学习上,需要教师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更加详细、耐心的讲解;3.学生在解题时缺乏对问题本质的理解,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初中数学运算能力问卷调查统计表1. 背景介绍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学生在数学运算能力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初中数学运算能力问卷调查统计。
2. 问卷设计为了确保问卷的全面和准确性,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充分考虑了包括加减乘除在内的各种数学运算方式,同时也包括了应用题型和逻辑推理题型。
问卷题目涵盖了初中数学课程的各个知识点,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方式。
3. 调查结果统计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3.1. 学生整体数学运算能力较为薄弱,尤其在多步运算和应用题方面表现不佳。
3.2. 学生在理解题意和转化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3. 对于一些基础的运算规则和概念,学生存在较多的错误和模糊概念。
4. 分析和建议对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4.1.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知识的系统训练,同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应用训练。
4.2. 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4.3. 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鼓励学生多进行数学类综合应用题目练习。
4.4. 提倡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的交流与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 总结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统计,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学生在数学运算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通过综合分析和建议,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教育者和家长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视,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和条件。
6. 个人观点作为撰写本次问卷统计报告的作者,我个人认为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调查统计,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在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我希望能够通过撰写这篇文章,唤起社会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视,同时也希望能够给教育者和家长一些启示,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初中数学作业情况问卷调查表说明:这份问卷调查只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数学而进行的。
它的答案与你的成绩、评定无关。
这份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使你有机会表达、反应对于数学学习的一些看法或意见,从而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改进,请在问卷上选择最能表达你意见的选项。
占用同学们的时间,在此表示感谢。
1、你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感觉是:()A、很有兴趣B、较有兴趣C、没有兴趣D、无所谓2、你对数学教师的满意程度是()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性D、不满意3、你为什么做数学作业?()A.感兴趣 B.学习需要 C.老师要求 D.家长要求4、你认为数学课的作业量是()A、很多B、适中C、较少D、不清楚5、你觉得数学作业的内容 ( )A.非常容易B.难易适中C.比较难D.层次鲜明由易到难6、你的数学作业如何完成的?()A、独立思考完成B、先自己做,不会的看别人的C、抄别人的7、你的作业完成情况是: ( )A.完成质量较高 B. 时常出现小错误 C. 错误情况较重D. 完成情况较差的(不会做或只对一道题)E. 长期不交作业8、当你做的作业出现错误时,你愿意()A、自己订正B、看别人怎么做后,自己再订正C、看别人怎么做,直接抄上去D、不订正9、数学课上,教师给同学们的练习时间,你估计大约有()A、几乎没有B、五分钟C、十分钟D、十五分钟以上10、你的家长检查你的数学家庭作业吗?()A、经常检查B、有时检查C、几乎不检查11、当你完成家庭作业遇到困难时()A、有人辅导B、自己想办法做出来C、干脆不做12、你最喜欢的数学作业类型是(),最不喜欢的是()A.基础型 B.难度型C.实践型 D.趣味型 E、拓展型13、当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时,你希望老师怎么做?14、如果你是数学老师,你会怎样布置数学作业?说说理由。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卷调查报告
一、问卷调查设计背景
由我主持的盐城市教研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弹性有效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组经过讨论,决定进行一次与课题相关的问卷调查。
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极其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让大部分学生有效地、乐意地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和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运用能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仍然存在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面形式,脱离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的现象。
这种封闭、僵化的作业设计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0个题目。
从学生答卷来看:
1、你喜欢上初中数学课吗?()
A、很喜欢
B、喜欢
C、一般
选A的有55%,选B的有34%,选C的有11%。
从这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还是喜欢上初中数学课的,究其原因有二,第一是学生本身对此科目感兴趣,第二是老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老师经常布置作业吗?()
A、每天一次
B、经常
C、很少
选A的有93%,选B的有7%,选C的有0%。
从统计的数目看,老师的责任心都还是很强的,虽说现在提倡减负,但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作业的布置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3、你觉得数学作业的内容()
A、非常容易
B、难易适中
C、比较难层次鲜明由易到难
选A的有17%,选B的有71%,选C的有12%
部分学生觉得难易适中,究其原因是数学作业比较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部分学生认为比较难层次鲜明由易到难,说明作业布置有梯度,可能这是一个层次不等的班级,老师如此布置作业,旨在强调作业有梯度。
如果能分开布置,这个工作量相对较大,但这可以最大限度上实现“让优等生“吃好”,让中等生“吃饱”,让学困生“吃得了”
4、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你觉得最难得是()
A、计算题
B、应用题
C、解答题
选A的有2.5%,选B的有75%,选C的有22.5%
觉得应用题难的同学,鉴于初中数学的部分应用题,许多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点吃力,尤其是销售问题,部分学生理解不了每上涨或降低X元,销售量增加或减少多少。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刚开始讲的时候,就从每涨1元,每降1元开始,从简单出发,让其理解含义。
觉得解答题难的人,综合能力相对弱些,每天作业出现解答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单一知识点的跨越。
5、你的作业完成情况是()
A、天天按时
B、偶尔没完成
C、经常没完成
选A的有67%,选B的有30%,选C的有3%
由此看出,大部分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
如果是经常没完成,就要究其学习态度和老师的督促程度了。
天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长此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获。
6、你喜欢怎样的数学作业()
A、简单题
B、综合题
C、开放题
选A的有17%,选B的28%,有40%,选C的有55%
55%的同学喜欢做开发题,开放题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与发散性,它远远高于简单题与综合题,简单题一般来说是单一的一个知识点,可以说是这个知识点的直接应用,不用拐弯。
只有17%的的学生喜欢做简单题。
开放题就有些发散思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之所以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开放题,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对开放题没有思路,也不愿意去多想。
7、遇到难题你怎查阅相关资料
选A的有41%,选B的有45%,选C的有14%
当遇到难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找父母,找老师或找同学,方便而且便于交流。
8、当你完成作业后,心情怎样?()
A、有成就感
B、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C、没有任何感觉
选A的有39%,选B的有54%,选C的有7%
每天当作业做完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特有成就感,这是自己努力付出的结果,继而也就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长此下去,必定会有收获。
9、你的作业是怎样批改的?()
A、打分数
B、等级
C、评语
选A的有5%,选B的有80%,选C的有15%
对于作业的批改,三项都有,我觉得三项结合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
我们现在都在尝试作业改革,怎样才能是作业改革不流于形式,更具实效?重视作业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千万不要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每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对于学生教来的作业,我不仅打上等级,还时常写现激励性的话语。
此外我们对学生作业评价的方式要追求多元化,可以让学生自评、小组评。
10、你觉得数学作业如何设计,才能提高自己?
统计完问卷后,统计完问卷后,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布置弹性作业,学生能够自主选择。
从调查的结果总体来看,当前前的教学现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合学生发展的地方,教师的观念都有待于改变,教学方式也有待于改进。
因此研究中学数学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很有必要。
在这一课题的研究种,通过学习、借鉴、探索实践、总结归纳,探求出一条适合我们教学实际的,既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又能减轻学生负担的好途径、好方法,在做作业过程中能逐渐体验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三、对今后课题研究的思考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活动和社会生活。
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
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作业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而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则被冷落了。
作业的过程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轻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
有的教师追求作业的千篇一律、工整规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的生长点。
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
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
新课程标准在作业的要求中指出: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运用学习的规律。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唯有在作业练习的时候,才可能到达最高点。
所以说,做作业的过程,不仅仅是对知识加深理解并巩固的过程,更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运用技能的过程;不仅仅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创新能力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还应该融合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品质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从而体现其独特的人文性。
当作业变成学生的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的时候、当作业变成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强迫的任务的时候,我们的作业设计才是成功的教学实施,我们新课程的理念才是得以真正地体现。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在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
1.有弹性——体现选择性、自主性。
2.开放性——拓展学习空间。
3.长久性——注重成长式积累。
4.生活性——理论联系实际。
5.多元性——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
本次问卷调查,达到了预期的调查目的,我们坚信,在上级教育学会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课题必将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