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383.81 KB
- 文档页数:2
玉米种植机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摘要】玉米种植机械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玉米种植机械的重要性及市场现状,接着通过讲述其发展历程和技术水平提升的过程,展示了玉米种植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随后探讨了玉米种植机械的研发与创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结尾部分强调了玉米种植机械发展的重要性,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玉米种植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玉米种植机械、发展历程、技术水平、农业生产、研发、创新、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前景、建议。
1. 引言1.1 玉米种植机械的重要性玉米种植机械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而玉米种植机械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保证玉米产量稳定增长,从而保障粮食供应。
玉米种植机械可以有效解决人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过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使得玉米种植更加现代化、智能化。
玉米种植机械还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整个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种植机械不仅对于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玉米种植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应当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1.2 玉米种植机械市场现状玉米种植机械市场是农业机械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玉米种植机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我国玉米种植机械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不断增加,这推动了玉米种植机械市场的需求增长。
农民对高效、节约劳动力的玉米种植机械的需求日益强烈。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玉米种植机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厂家纷纷推出更加智能、高效的玉米种植机械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展望玉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近2500万公顷。
根据农业部农机化司数据统计,2023年度,作为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机收水平45%,相对于水稻机收水平的73%、小麦机收水平的92%,仍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中国有不少国内、国外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参与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发制造,也有不少机型投入到实际的生产领域,但总的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育种、自然条件、技术、农艺、经济、管理服务水平、收获经营方式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国外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在20世纪50—6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玉米收获的机械化(包含玉米籽粒和秸秆青贮)。
从总体设计来看,国外机型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专门用于玉米果穗的收获机,俄罗斯、乌克兰和东欧的一些国家,由于玉米在收获期籽粒含水率高,不适合直接脱粒,因此采用专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果穗,如乌克兰赫尔松公司生产的kcky-6型玉米收获机,可以进行摘穗、果穗剥皮与青贮联合作业,实现茎穗兼收。
另一种是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配置专用的玉米割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由于其种植地块大多为一年一季种植,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较低,一般在谷物联合收割机上换装玉米割台,采用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进行直接收储。
如美国的约翰迪尔公司、凯斯公司、爱科公司、德国的mengle公司和道依茨公司等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绝大部分是在小麦联合收获机上换装玉米割台,通过调节脱粒滚筒的转速和脱粒间隙进行玉米的联合收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外的玉米联合收获设备正在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发展在保证良好的作业性能前提下,玉米收获机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同一台收割机可同时配套多种专用割台(如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向日葵等),同一机器还可以配套不同割幅的割台以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单产的需要;改进机体结构(如收割台的仿形机构、清粮室的自动调平装置等),使更好的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地形;行走装置配置多种宽度的轮胎、履带等以提高不同田间条件下工作的适应能力。
论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趋势与对策当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一是北方玉米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河北、山西及津京地区等,播种面积约占全国40%;二是黄淮平原玉米区,包括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25%;三是西南丘陵玉米区,包括云南、贵州地区等地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15%。
若按50%机收率计算,全国需要玉米收获机10万台以上。
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玉米机收率不到2%,远远低于小麦70%和水稻20%的机收水平。
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为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玉米收获机械研究、生产现状从60年代开始,我国研制和生产玉米收获机械及摘穗机构至今出现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从60年代初期开始,到文革开始时被迫中断,期间主要进行了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引进、吸收和理论研究工作。
没有完成定型生产;第二次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历时十余年,经历从引进、使用、仿制、改进国外机具到自行研制开发生产两个阶段,试制成功玉米收获机械20余种。
其中,中国农机院与赵光机械厂研制的4yw-2型牵引式卧辊玉米收获机是典型代表,该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首台玉米收获机,填补了国家的空白;第三次从9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热度不减,研制生产单位多达百余家,已生产机具数千台,呈快速发展态势。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型:1、单行玉米收获机。
该机配套动力为11~14.7kw小四轮拖拉机,采用辊式摘穗机构,可一次完成玉米摘穗、集箱和秸秆粉碎处理作业。
代表机型是4yzf-1型、4y118型等,生产企业有:郑州农具厂、锦州农机厂、河北大厂农机局等。
机具市场售价1万元左右。
2、行披挂式或牵引式玉米收获机。
该机与36.8~48kw的大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大部分机型采用辊式摘穗机构,也有部分机型采用板式摘穗机构。
可一次完成多行玉米的摘穗、果穗集箱、秸秆粉碎处理作业,部分机具还具有剥皮功能。
机具市场售价2~4万元。
多行牵引式玉米收获机的代表机型是丰收一2型,由于该机型机组过长,作业前需人工开道,不适应小地块作业,已很少生产使用。
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现状和展望入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水平和技术特点。
在国内,玉米收获机械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生产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而国外则更注重研发高端智能化的玉米收获机械。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收获机械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将会有更多智能化、高效化的玉米收获机械问世,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效益。
在发展趋势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玉米收获机械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智能化、可持续化和环保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械、国内发展、国外发展、展望、趋势分析、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工劳动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业生产中的收获环节也面临着更高的效率和质量要求。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而玉米的收获过程一直依靠传统的人工劳动,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且难以满足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求。
为此,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及展望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对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和展望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玉米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在玉米种植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研究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及展望,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收获机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而现代化的玉米收获机械可以大大提高玉米收割的效率,同时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技术摘要:玉米机械化收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的主要手段。
本文主要对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割;应用技术一、玉米机械化收割的现状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需要高强度的人工劳作,正因如此,大部分农民选择直接将秸秆焚烧,严重浪费资源且污染自然环境。
近些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机械化收割越来越受到农户的青睐,成为继水稻、小麦机械收获后的又一发展热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出现了空前的高潮。
我国玉米机械收割的大体研制历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1阶段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人员初步尝试研制玉米收割机械,但我国农业经济相对落后,暂未研制出定型的产品,不能够批量生产,应用并不广泛;第2阶段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机械化制造企业开始关注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前景,着手研制机械化设备,主要研制出牵引式、多行坡挂式和摘穗单行式收割机3种类型,但当前研制出的机械化收割机主要适合用于收割高湿玉米(即玉米籽粒含水量超过35%);第3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保证所研制的机型尽可能的适用于各个地区的玉米种植农田是我国发展玉米机械化收割的根本目的,在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自主研发,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主要研发了牵引式、自走式和悬挂式(背负式)等多种机械型号,能够更好的适用我国各地区的实际种植情况,尽可能的提高收割效率,加快我国的农业发展步伐。
二、机械化玉米收割的应用技术1.牵引式我国最早研制开发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机型是牵引式,其主要包含牵引架、机架、起落、扒皮和升运装置及动力传动系统等,具有摘穗、扒皮及装车等功能,主要适合在大面积场地使用。
2.悬挂式(背负式)悬挂式(背负式)机型灵活轻便、设计合理简单、易于检修、适用性强,不受种植行间距的限制,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等系统性作业,是一种小型的、可拆卸的玉米收割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