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清理松解术后康复计
- 格式:doc
- 大小:304.50 KB
- 文档页数:7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关节松解清理术后肩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肩关节疾病得到广泛应用。
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关节松解清理术后的围手术期康复,对手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的提高,降低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早期康复训练,通过活动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能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临近关节的骨端静脉充血,减低骨内压,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有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
另外,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既能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也可抑制痛觉信号的上传而缓解术后疼痛。
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增强上肢肌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减轻或延缓关节退变,提高肩关节镜手术的远期疗效。
注意事项:*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术后可能有发热、疼痛等不适。
成功的手术固然重要,但仅占50%,另外50%是要靠患者的康复锻炼。
但良好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及时正确的康复功能练习,故术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克服恐惧、惰性等不良情绪,尽早进行功能练习。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
良好的肌力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以及肩关节良好功能的保证,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适当地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下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
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
肩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1. 术后第一天护理
- 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负荷的活动。
- 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和不适,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
- 温柔地清洁并更换伤口敷料,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 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情况,如发现红肿、溃疡等异常,及时向医生咨询。
- 避免用力侧卧或压迫伤肩。
2. 术后恢复期护理
- 遵守医生指导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
- 保持肩关节稳定,避免突然扭转或抬举重物。
- 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和不适,按照医生的建议继续服用药物。
- 注重饮食营养,确保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肌肉的恢复。
- 避免剧烈活动和高风险运动,直到医生确认肩关节康复。
- 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术后恢复情况,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调
整康复计划。
3. 术后心理护理
- 术后恢复期可能存在焦虑、压力和不安等情绪,建议寻求家
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 如果感到情绪困扰,可以考虑咨询心理咨询师或寻求心理支持。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康复能力,坚持康复计划。
4. 注意事项
- 不要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止药物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调整。
- 注意伤口的状况,如出现大量出血、渗液或伤口感染症状,
应及时就医。
- 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遵守医生建议的活动幅度和强度。
- 如果术后出现持续剧痛、无法正常活动肩关节等异常情况,
及时向医生咨询。
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关节镜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许多关节问题。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的步骤和技巧、以及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关节镜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后恢复期相对较短,但是康复训练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减少疼痛和不适感,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避免关节僵硬和萎缩。
康复训练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的步骤和技巧1.早期康复阶段早期康复阶段是指手术后的第一周到第六周。
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避免扭伤或撞击关节。
(2)控制疼痛和肿胀:使用冰敷、局部按摩和适当的止痛药等方法缓解疼痛和肿胀。
(3)开展适当的康复体操: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体操,有助于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但是要避免过度活动。
2.中期康复阶段中期康复阶段是指手术后的第七周到第十二周。
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逐渐增加运动量: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但是要注意逐渐增加,避免过度活动。
(2)开展适当的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
(3)控制疼痛和肿胀:在运动和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疼痛和肿胀,避免过度活动。
3.晚期康复阶段晚期康复阶段是指手术后的第十三周到第二十四周。
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逐渐恢复正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
(2)继续进行康复训练:继续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巩固恢复效果,提高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3)定期进行复查:定期进行复查,了解关节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三、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1.活动训练活动训练是指通过适当的活动和运动,促进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的恢复。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护理与功能康复肩袖损伤是指肩部肌肉与肩关节周围四个肌腱的受损或破坏,是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之一。
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方法是肩关节镜手术,这种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恢复快,效果好。
但是术后的护理与功能康复程序同样重要。
一、术后护理1. 切口护理:手术后切口处需避免碰磨、污染、擦挫,术后几天内要注意勿浸泡、勿擦拭、勿碰伤。
2. 休息保养:术后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重体力活动,注意肩部休息,避免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
3. 饮食保健:术后应饮食清淡,少食肉、辣椒等易于引发身体热量的食物,多吃蔬果,适当补充营养。
4. 气温调节:术后避免受寒受热,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防止流汗过多。
5. 管理药物:按照医生指示用药,避免过多用药或忘记用药。
在用药期间不要饮酒,不要开车。
二、功能康复1. 功能锻炼: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始肩部的协同运动锻炼,以逐渐恢复关节功能,加速肌肉的康复。
2. 渐进式训练:肩袖损伤术后,锻炼计划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与康复专家一起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
3. 柔韧性训练:在功能锻炼的同时,应将肩部柔韧性练习贯穿于训练中,并将其加入到康复计划中。
4. 保护性配件:在训练期间应注意保护肩部,使用支撑肩部的T型带或肩带,控制不良运动的幅度,防止再次受伤。
三、康复注意事项1. 热身:在进行训练运动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热身,激活肩部肌肉,加快血液循环,以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
2. 肌肉放松:在进行训练运动后,肩部肌肉容易产生疲劳或拉伤,应及时进行肌肉萎缩松弛休息,以防在康复训练时产生新的损伤。
3. 技巧学习:对于康复训练者,加强自我学习,培养正确的训练意识,遵守相关的锻炼规则与建议,把握好训练技巧,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肩袖损伤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时间,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只依靠个人努力,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康复还原效果不佳,所以必须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
肩关节镜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肩关节镜手术已经成为了治疗肩痛症状以及其他肩部疾病的主流治疗方式。
肩关节镜手术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时间,使得患者可以更快速的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手术后适当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缓解疼痛和不适,还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肩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和水肿控制手术后的肩关节区域容易出现疼痛和水肿,这样会影响到伤口的愈合以及正常活动。
因此,要做好疼痛和水肿控制的工作。
可以通过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和水肿。
2. 运动康复手术后的肩关节需要逐步恢复活动功能,因此运动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可以通过自我锻炼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最好还是要在专业的康复机构或者理疗机构进行治疗。
首先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被动活动运动,然后逐渐到主动活动运动。
要通过逐步增加强度的方式来进行肩部的训练,不要强行进行避免扩大伤口。
3. 精神支持术后的恢复还包括心理上的恢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焦虑、失落和沮丧等等,这都会影响到身体的恢复。
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交谈、抒发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通过看一些轻松愉悦的电影、音乐等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
4. 饮食调理在肩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营养摄入也非常重要。
在康复期间,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建议患者多喝水,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也可以提高身体的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肩关节镜手术后恢复的关键,而且还涉及到多个方面。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守医生的建议,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康复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肩部功能。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护理与功能康复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受损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肩关节镜手术。
肩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地修复肩袖损伤,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和功能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护理与功能康复。
一、肩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1. 术后伤口护理肩关节镜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注意术后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局部感染。
术后24小时内,可采用透明敷料覆盖伤口,术后48小时后可洗澡,但要避免用力擦洗伤口,以免造成伤口裂开和感染。
术后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如碘酒、酒精等,以免刺激伤口引起炎症。
2. 术后疼痛处理肩关节镜手术后,患者常常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不适。
可以通过应用冰敷或冷热敷的方式缓解疼痛,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等缓解术后的疼痛。
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手臂肩膀,以免加重疼痛。
3. 术后康复训练肩关节镜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帮助肩袖肌腱恢复。
术后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 passie运动,康复操运动以及使用肩关节牵引松解。
4、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要适当调整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帮助伤口早日愈合,同时要均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5、避免劳累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避免劳累和过度使用手臂肩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1.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镜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早期功能锻炼,主要包括放松肩部肌肉,增加关节活动度,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肩部僵硬感,提高关节的柔韧性,预防和减少术后肩关节的粘连和僵硬。
2. 康复锻炼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包括对力量、柔韧性和稳定性进行训练。
膝关节清理及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周: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进行少量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切忌忍痛强行屈伸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
二、术后第2-3周: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一般要求术后3周膝关节屈伸度达90°,随着滑膜炎症消退,训练时疼痛会减轻,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行走活动锻炼: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少量行走活动。
三、术后第4周后:1.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一般要求术后6周膝关节屈膝度达120°,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负重半蹲训练:半蹲0-45°,先完全伸直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先双腿半蹲,逐渐改为患侧单腿半蹲,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加重损伤)。
5.坐位主动伸膝活动:坐在凳子上或床边,先悬垂小腿,再尽力伸直,伸至最大幅度时维持5-10秒后放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能轻松完全伸直后,可在脚踝处挂重物练习,从1kg加至5kg。
(完整版)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流程肩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肩关节严重疼痛或关节功能丧失的患者。
术后康复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流程。
初始康复期(第一周至第六周)在手术后的初始康复期内,患者需要进行一些重要的康复措施:1. 手臂的保护:患者应避免使用手术侧的手臂进行过重的活动,以免对新置换的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
2. 疼痛管理: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手术后的疼痛。
3. 动作锻炼:进行一些简单的手臂活动,如屈伸运动和旋转运动,有助于恢复手臂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渐进性康复期(第七周至三个月)在渐进性康复期内,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1. 物理治疗: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强化、活动训练和关节活动度恢复。
2. 恢复运动:开始进行适度的运动,如划船运动、轻度举重和游泳。
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肩部肌肉和恢复关节的功能。
3. 草率:逐渐减少使用可座椅和助行器的次数,以加强上肢的负荷能力。
还原期(三个月至六个月)在还原期内,患者应继续进行康复活动,以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1. 增加运动强度: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重量,以增强肩部肌肉群的力量和耐力。
2. 核心稳定性锻炼:进行核心稳定性锻炼,如平板支撑和腹肌锻炼,以提高身体平衡和稳定。
3. 功能性训练:进行一些日常功能性训练,如提物、握物和抬手动作,以恢复关节的功能和使用灵活性。
长期康复期(六个月以上)长期康复期是为了保持手术后的效果和预防进一步损伤:1. 维持运动:持续进行肩部锻炼和功能性训练,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力量。
2. 规避损伤:避免重复使用手臂做过度的运动或活动,以防止损伤或受伤。
3. 定期复查:定期到专科医生处进行复查,确保手术效果良好并及时发现任何潜在问题。
以上是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流程,康复时间和具体措施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请在康复过程中密切遵循医生和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康复进展顺利。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垢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肩袖损伤术后的应用及其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垢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通过观察结果分析,发现快速康复理念能有效促进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缩短康复周期,减少并发症发生。
术后术垢护理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能有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在讨论部分提到了快速康复理念的优势和潜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综合研究结论指出,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垢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望成为未来康复治疗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肩关节镜、肩袖损伤、术后护理、快速康复、效果观察、结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肩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镜下技术修复损伤的肩袖组织,恢复肩关节功能。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康复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有效地促进术后康复成为了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快速康复理念强调在尊重生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质量。
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术垢护理中,如何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合理安排康复措施,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肩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垢护理中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和优势。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快速康复理念在肩袖损伤术后的应用是否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的术垢护理过程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在临床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观察快速康复理念在术后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探究其在减轻患者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实证依据,推动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经关节镜下松解及术后康复活动治疗膝关节僵直
王邦军;莫树喜;王洪
【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
【年(卷),期】2006(9)3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及康复训练治疗外伤性膝关节粘连僵直的效果. 方法 20例膝关节粘连僵直行关节镜下松解,切除关节内粘连束带和瘢痕组织,分离和切断部分挛缩的股四头肌腱,术后早期行持续被动活动锻炼及间歇主动活动锻炼.结果 20例随访10~20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40°增至术后110°,无感染、皮肤坏死或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关节镜下对关节内粘连组织进行充分松解损伤小、辅以适当的康复训练,恢复快,是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一种良好方法.
【总页数】2页(P253-254)
【作者】王邦军;莫树喜;王洪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骨科,湖北,襄樊,44102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骨科,湖北,襄樊,44102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8;R687.4
【相关文献】
1.关节镜下松解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效果观察 [J], 曹谦;曹慎;杨韵琴
2.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直 [J], 孙富
3.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的康复护理 [J], 周霞;周改焕
4.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62例术后康复临床观察 [J], 陈曦;曹向阳
5.关节镜下松解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 [J], 罗兆雄;陈可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关节松解清理术后
肩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肩关节疾病得到广泛应用。
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关节松解清理术后的围手术期康复,对手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的提高,降
低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早期康复训练,通过活动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能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临近关节的骨端静脉充血,减低骨内压,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有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
另外,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既能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也可抑制痛觉信号的上传而缓解术后疼痛。
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增强上肢肌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减轻或延缓关节退变,提高肩关节镜手术的远期疗效。
注意事项:
*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术后可能有发热、疼痛等不适。
成功的手术固然重要,但仅占50%,另外50%是要靠患者的康复锻炼。
但良好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及时正确的康复功能练习,故术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克服恐惧、惰性等不良情绪,尽早进行功能练习。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
良好的肌力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以及肩关节良好功能的保证,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适当地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下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
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
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注:康复训练可能会加重上肢的肿胀,如肿胀明显加重则可适当减量。
术后第1-7天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次
数
50次/天1.上举牵伸如图(住院期间可用爬
墙头代替)
2.后抬牵伸如图50次/天
3. 桌面滑伸如图50次/天
4. 外旋牵伸如图50次/天
术后第2周-1月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次数
1.上举牵伸如图60次/天
2.后抬牵伸如图60次/天
3. 桌面滑伸如图60次/天
术后第2个月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次数
1.上举牵伸如图80次/天
2.后抬牵伸如图80次/天
3. 桌面滑伸如图80次/天
4. 外旋牵伸如图80次/天
术后第3个月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次数
1.上举牵伸如图30次/天
2.后抬牵伸如图30次/天
3. 桌面滑伸如图30次/天
4. 外旋牵伸如图30次/天
5. 抗阻内旋如图50次/天
6. 抗阻外旋如图50次/天
7. 抗阻后伸如图50次/天
8. 抗阻屈肘如图50次/天
术后第4-6个月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次数1.上举牵伸如图30次/天
2.后抬牵伸如图30次/天
3. 桌面滑伸如图30次/天
4. 外旋牵伸如图30次/天
5. 抗阻内旋如图60次/天
6. 抗阻外旋如图60次/天
7. 抗阻后伸如图60次/天
8. 抗阻屈肘如图60次/天
术后7月-1年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次数
1.上举牵伸如图30次/天
2.后抬牵伸如图30次/天
3. 桌面滑伸如图30次/天
4. 外旋牵伸如图30次/天
5. 抗阻内旋如图50次/天
6. 抗阻外旋如图50次/天
7. 抗阻后伸如图50次/天
8. 抗阻屈肘如图50次/天
上举牵伸:利用专用轮索训练器。
将滑轮系带夹于门顶缝中,利用健肢将患肢向上拉起,在能够感受到肩部受到明显牵伸时,维持10秒钟,放下。
反复进行。
初期面对门做训练,后期背对门做训练。
牵伸时会有疼痛,忍痛练习才有效果。
后抬牵伸:利用专用轮索训练器。
训练方法参见上举牵伸及附图。
桌面滑伸:正对桌面,手臂沿桌面向前伸出,躯干压向桌面,维持10秒钟。
反复进行。
外旋牵伸(被动外旋训练):利用专用训练杖。
仰卧位,上臂贴躯干,肘后垫软垫使上臂呈水平位,屈肘90°,患侧手握训练杖横柄,健侧手握训练杖长杆,推动患侧手外摆,在能够感受到肩部受到明显牵伸时,维持10秒钟。
反复进行。
1-4训练:如果在某个方向活动度不理想,可加大相应训练量。
5-8训练:利用专用弹力带训练。
弹力带根据弹力大小不同分为四档。
先从最小弹力档开始,能够轻松完成时更换更高一档。
根据具体方向肌力恢复程度,使用相应张力弹力带。
肩袖修补或者肩关节脱位修复或肩峰成形松解术后
牵伸训练阶段的主要反应
疼痛
肩峰撞击症或者肩关节粘连发作时,肩关节的骨、滑膜、关节囊同时会有病损反应,造成肩关节的内环境紊乱,可能会终生有一种疼痛不适感。
肩峰成形或者肩关节松解手术本身会带来创伤反应(尽管通过微创手术已经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术后近期的疼痛会加重。
肩关节牵伸训练阶段会感受到明显疼痛,因为牵伸训练目的就是要克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和纤维化、关节囊和肌肉挛缩、关节粘连,启动肩关节。
这些组织牵伸至基本正常的延伸度后疼痛反而会减轻。
活动时弹响
主要由于外伤和手术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和纤维化、以及某些部位的疤痕增生引起。
水肿因素消退较快;纤维化因素消退较慢,大部分患者于术后1.5年有明显消退(纤维化组织明显软化)。
部分患者组织纤维化或者疤痕增生过度,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清理相应异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