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126
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药品质量,依法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法律依据: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应依法依规进行,遵守国家药品相关法律法规。
2.整体管理: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应注重整体性,包括规划、组织、实施、监督和持续改进等各个环节。
3.风险管理:药品经营企业应采取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4.过程管理:药品经营企业要注重过程管理,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都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
5.人员管理:药品经营企业要建立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组织(1)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2)质量管理部门应设立质量管理职责明确的岗位,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3)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控制达到标准要求。
2.质量控制措施(1)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质量控制规范,包括但不限于药品采购验收、进货查验、质量抽检、销售配送、药品库存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2)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质量记录和档案,记录质量检验、抽检结果、不合格品处理等信息,便于追溯和管理。
3.质量管理流程(1)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流程,将质量控制纳入各个环节的流程中。
(2)质量管理流程应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等环节,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4.监督检查(1)药品经营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质量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2)药品经营企业应接受监管部门的质量抽检,积极配合相关监督检查工作,不得有拒检行为。
四、质量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1)药品经营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质量风险。
(2)风险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现代医疗领域中,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药品服务。
本文将探讨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一体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药品是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的产品,因此其质量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确保药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得到遵守,有效地防止次品和假药的存在。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药品经营企业能够提高药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可靠性,增强消费者对药品的信任,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1.法律法规依从:药品经营企业应依法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药品生产许可、药品质量检验等相关规定。
企业需要对法律法规进行全面了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企业经营行为合规。
2.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药品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在组织架构中应设置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
3.员工培训与管理:药品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4.设施与设备的管理:药品经营企业应确保设施和设备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5.供应商与供应链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需要对供应商和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
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确保所有的原材料和辅料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企业还应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
6.质量控制与监测:药品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监测,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质量控制手段包括药品检验、环境监测、设备校验、记录管理等。
三、持续改进与风险管理1.持续改进:药品经营企业应不断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查和改进,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确定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是指对药品经营活动中的质量管理进行规范和监督的体系。
该制度旨在确保药品经营活动的安全、合规与质量,保障患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资质管理:对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资质认证,确保企业具备合法经营药品的资格。
2. 药品采购和供应管理:确保从正规渠道采购药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药品的质量和供应可靠。
3.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药品的质量监管、质量检测和质量追溯等环节,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4. 药品储存和运输:制定药品储存和运输的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药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影响,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药品的不良事件,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
6. 追溯管理:建立药品追溯体系,通过追溯码等方式,对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和追溯,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7. 培训和考核:对药品经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和遵守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定期进行考核,加强管理的有效性。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是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药品经营企业来说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也对保护患者和消费者的权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录一、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7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检查考核制度﹒103、质量记录管理制度﹒124、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155、药品购进管理制度﹒186、药品验收管理制度﹒207、药品储存管理制度﹒228、药品陈列管理制度﹒249、药品养护管理制度﹒2610、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2811、药品销售管理制度﹒3112、药品处方调配管理制度﹒3413、药品拆零管理制度﹒3614、中药经营管理制度﹒3815、效期药品管理制度﹒4316、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4517、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4818、药品信息质量管理制度﹒5019、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5220、卫生管理制度﹒5521、人员健康管理制度﹒5722、人员教育培训制度﹒5923、服务质量管理制度﹒6124、仓库管理制度﹒63二、各岗位管理标准1、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662、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683、处方审核人员岗位职责﹒714、药品购进人员岗位职责﹒735、药品验收员岗位职责756、药品保管岗位职责﹒777、药品养护员岗位职责798、营业员岗位职责81三、操作程序1、质量体系文件管理程序﹒832、药品购进程序﹒883、首营企业审核程序﹒934、首营品种审核程序﹒965、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996、药品养护程序﹒1047、不合格药品控制程序1068、药品拆零销售程序﹒110四、质量记录表格1、文件编制申请批准表1122、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1133、文件分发记录﹒1144、质量信息处理记录﹒1155、质量记录清单﹒1166、质量文件销毁记录表1177、文件更改申请﹒1188、文件销毁申请﹒1199、药品供货企业(供方)一览表12010、企业员工一览表12111、企业员工履历表12212、企业员工个人培训档案﹒12313、年度GSP培训计划表﹒12414、企业培训记录表12515、健康检查汇总表12616、首营企业审批表12717、首营品种审批表12818、药品购进记录﹒12919、药品质量验收记录﹒13020、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记录13121、药品质量复查通知单13222、不合格药品报损审批表﹒13323、不合格药品登记表﹒13424、报废药品销毁表13525、近效期药品催售表﹒13626、温湿度记录表﹒13727、企业设施设备一览表13828、设施设备使用维修记录﹒13929、处方调配销售记录﹒14030、处方登记记录﹒14131、药品拆零销售记录﹒14232、中药饮片销售记录﹒14333、中药饮片装斗复核记录﹒14434、药品拒收报告单14535、销出药品退回记录﹒14636、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库养护记录表﹒14737、药品养护检查记录﹒14838、陈列药品质量检查记录﹒14939、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15040、顾客健康档案﹒15141、顾客健康跟踪检查表15242、顾客意见及投诉受理表﹒15343、顾客满意度征询表﹒154。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大要素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大要素包括:
1. 质量方针和目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企业对药品质量的要求和追求,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各项措施和活动,确保药品在生产、存储、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中的质量要求得以满足。
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药品流通环节的全程监控和控制,确保药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品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包括建立规范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操作规程,制定质量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实施合格供应商评估和质量审核,监督各个环节的药品质量。
4. 质量培训和教育:质量管理需要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全面理解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包括进行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发现问题和风险,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执行,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和能力。
包括进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和不断改进的循环,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药品质量经营管理规范药品质量经营管理规范是药品相关企业必须遵守的规则和要求,以确保药品质量的安全和合规。
以下是药品质量经营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一、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药品相关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合规。
该体系应包括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检验管理、仓储管理、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二、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相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要求,确保生产设施、人员、工艺等符合规范,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合规。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追溯性。
三、药品检验管理药品相关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药品检验管理制度,确保对原辅材料、中间体、成品等各个环节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此外,还应建立药品检验记录和报告的管理制度,确保其准确、完整。
四、药品仓储管理药品相关企业在仓储过程中应符合GSP(Good Storage Practice)的要求,确保药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规范,防止药品的损坏、污染等情况发生。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药品仓库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存储和配送的追溯性。
五、药品售后服务管理药品相关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药品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确保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和回应能够及时、有效。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客户投诉管理制度,确保客户的投诉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
六、质量风险管理药品相关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对可能影响药品质量安全和合规的因素和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
同时,还应建立药品质量问题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对于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
七、质量培训和教育药品相关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质量培训和教育制度,确保员工具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合规。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激励员工履行其质量管理职责。
八、法律法规遵守药品相关企业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确保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 xx县医xx药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2 xx县医xx药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一、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2、质量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制度3、质量体系内部评审的制度4、药品购进管理制度5、药品入库的管理制度6、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7、药品陈列的管理制度8、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9、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制度 10、销售管理制度11、药品处方管理制度12、药品拆零管理制度13、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制度 14、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 15、质量信息管理制度1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17、卫生管理制度18、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9、人员教育培训制度20、服务质量管理制度21、不合格药品、药品销毁的管理制度 22、药品召回管理制度23、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质量管理制度 24、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23 xx县医xx药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5、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26、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27、执行药品电子监管规定管理制度二、各岗位管理标准1、企业主要负责人岗位管理标准2、药品购进人员岗位管理标准3、质量管理员岗位管理标准4、药品验收员岗位管理标准5、药品保管员岗位管理标准6、药品养护员岗位管理标准7、营业员岗位管理标准三、操作程序1、质量体系文件管理程序2、质量体系内部评审程序3、药品购进程序4、药品验收程序5、药品销售程序6、首营企业审核程序7、首营品种审核程序8、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9、药品养护程序10、不合格药品管理程序11、拆零药品程序12、处方审核、调配、审核操作程序 13、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销售操作程序14、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程序 15、营业场所冷藏药品存放操作程序34 xx县医xx药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6、计算机系统操作和管理操作程序四、质量记录表格1、文件编制申请批准表2、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表3、供货方汇总表4、供货方质量体系调查表5、合格供货方档案表6、采购计划表7、药品购进记录8、药品储存、陈列环境检查记录 9、药品质量验收记录10、不合格药品报损审批表 11、不合格药品登记表12、报废药品销毁表13、近效期药品催售表14、温湿度记录表15、处方调配销售记录16、药品拆零登记表17、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18、顾客意见及投诉受理表 19、顾客满意度征询表45 xx县医xx药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临夏县医鹤堂药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名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编号:lxxyht2015-01 起草人:陈淑萍审核人:马国栋批准人:陈淑萍颁发人:陈淑萍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执行日期:2015-12-20 2015-12-20 2015-12—20 2015-12-20 分发人员:临夏县医鹤堂药店各岗位人员1、目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制度,规范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目的:为了规范公司质量管理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执行、检查、修订、存档和保管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总局令第28号)、《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
职责:质管部负责公司各项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审核、修订、换版、解释、培训、指导、检查及分发;行政信息部负责旧版文件的保存,留档备查;协助质管部组织公司文件的培训工作。
各部门负责保管本部门的相关文件。
内容:1.定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指一切涉及药品经营质量的书面标准和实施过程中的记录组成的,贯穿药品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连贯有序的系列文件。
2.质量体系文件的制定原则2.1合法性原则。
GSP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与之保持同步变动,及时调整,充分做到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相一致。
2.2实用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实事求是,既要与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相衔接,又要充分考虑其有效性,应与企业药品经营与质量管理的实际紧密结合。
2.3先进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既来源于实际,又要适当高于实际。
具有一定前瞻性。
2.4指令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行文中必须明确指出企业、部门、岗位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该做的要在文件中给予明确详细的规定。
2.5系统性原则。
编制的文件既要层次清晰,又要前后协调,各部门质量管理规程、职责应紧密衔接。
2.6可操作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文件的所有规定都是实际工作中能够达到和实现的。
2.7可检查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职责和工作要求应明确具体,质量活动的时限要求尽可能给予量化,以便于监督和检查、审核。
3.质量体系文件的分类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五类:3.1.质量管理制度;3.2.部门及岗位职责;3.3.操作规程;3.4.质量记录、凭证;3.5.报告、档案。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药品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的购进、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过程管理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第三条本规范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药品的专营或兼营企业。
第二章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第一节管理职责第四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保证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对企业经营药品的质量负领导责任。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首的质量领导组织。
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企业的质量体系,实施企业质量方针,并保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行使职权。
第六条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七条企业应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药品检验部门和验收、养护等组织。
药品检验部门和验收组织应隶属于质量管理机构。
第八条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制度执行情况。
第九条企业应定期对本规范实施情况进行内部评审,确保规范的实施。
第二节人员与培训第十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所经营药品的知识。
第十一条企业负责人中应有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企业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执业药师或具有相应的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并能坚持原则、有实践经验,可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第十三条药品检验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药学专业技术职称。
第十四条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和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或者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十五条从事验收、养护、计量、保管等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学历或一定的文化程度,经有关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每一种药品都具有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和保健等不同功效,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必须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因此,要想确保药品经营的质量,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
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主要内容1、药品安全:药品安全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药品经营者应对药品的整个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实施有效安全管理,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2、药品经营质量检验:在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环节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品质量检验标准来进行检验,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3、药品经营的追踪记录:药品经营者应对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环节建立追踪记录体系,及时收集、分析和传递药品经营信息,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质量控制决策。
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目标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药品质量管理规定,保证药品质量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生产和使用,确保药品安全。
2、建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完善体系,合理组织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流程,加强药品经营的质量控制。
3、建立完善的药品经营追踪记录体系,及时收集、分析和传递相关药品经营的质量信息,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措施1、严格执行药品生产及各阶段质量标准,保障药品质量。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药品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3、定期组织专业的质量技术人员开展质量检验,对检验合格的药品出具认可报告,方便药品经营者进行经营活动。
4、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收集药品经营过程中的质量信息,以利于药品经营者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总结药品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是确保药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内容,具体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更加有效的管理药品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药店以及其他医药分销渠道,为保障药品质量,实现药品安全、有效、合理应用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药品的安全、疗效和合理使用。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管理部门、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批发企业、零售药店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一体化的药品管理体系。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药品采购管理:包括药品采购程序的规范化、采购环节中的资质审核、价格监管、货源质量的检验、验收和核对等。
二、药品储存管理:药品储存质量对于保证药品安全、有效非常重要。
药品储存管理主要包括药品库房的设计规划、储存条件的控制、货物的分类和存放、货位的标识和管理、药品保质期的管理和过期药品的处置等。
三、药品销售管理:药品销售管理主要包括销售程序的规范化、销售人员资质审核、销售凭证的管理、销售后服务、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四、药品质量管理:药品质量管理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核心,它包括采购药品的质量控制、储存药品的质量控制、销售药品的质量控制等。
药品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药品质量档案的管理、药品入库验收、药品出库核对、药品库存管理、药品质量溯源等。
五、药品监管管理:药品监管管理是由国家、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经营活动实施政策、法规、规范要求的检查、监护和执法行为。
它包括对药品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对于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患者权益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各相关单位应该重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体系,遵照相关规定、规范化地开展管理工作,做到健全、高效和有利可图。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公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促进药品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