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地质-序言
- 格式:ppt
- 大小:7.45 MB
- 文档页数:36
⼯程地质实习报告⼯程地质实习报告模板范⽂(精选11篇) 接地⽓的实习⽣活已经告⼀段落,想必我们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写⼀封实习报告总结⼀下。
很好奇实习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编精⼼整理的⼯程地质实习报告模板范⽂,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程地质实习报告篇1 第⼀部分序⾔ ⼀、实习地区的地理位置 本次实习地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8′—106°31′,北纬29°50′—29°50′。
实习地区为天府镇及周边地区,⾯积约20平⽅公⾥。
以下为天府镇的地图和卫星地图。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地图简介 ⼆、⾃然地理状况 天府地区的地表形态为⼭地类型的低⼭区,海拔⾼度为400⾄750⽶左右,最⾼为后峰⼭,海拔773⽶,北⾼南低。
该地区⼭峰林⽴、沟⾕交错,⼭和⾕的⽅向⼤致为北东—南西向呈脉状分布,具"⼀⼭⼆岭两槽"的地貌特征。
⼀⼭多与背斜核部⼀致。
两槽为背斜两翼嘉陵江组的膏溶⾓砾岩溶蚀所形成,北西翼代家沟—后峰岩—⽔岚垭槽⾕为前槽,南东翼张家湾—三官殿—⼤⼟槽⾕为后槽。
⼆岭为抗侵蚀能⼒强的须家河组的砂岩构成。
区内基岩裸露,产状较陡,泥薄⽔浅,森林稀疏。
⼈⼝密集,梯⽥密布,清泉暗流。
两侧的上三叠统砂、泥页岩地区,峰峦叠嶂、青松翠柏、苍翠欲滴,组成⼀条迷⼈的画廊。
例如⾦剑⼭、北温泉、缙云⼭、⾦⼑峡等旅游胜地。
三、实习⽬的 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加深和巩固基础地质各门课程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尤其是沉积岩⽯学和构造地质学,掌握野外地质调查⼯作的基本内容、⽅法和规范,学会收集和整理地质资料,并编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增强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分析能⼒,如褶皱、节理、断层,⾁眼初步确定各类岩性并判断沉积环境。
也可培养我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实习的任务和要求 1、了解实习区的⼈⽂、地理、交通、经济等情况,区域构造位置,地层系统及主要构造特征。
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拟建项目汝城(赣湘界)至郴州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南省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起点位于汝城县热水镇以东湘赣交界的塘口,与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江西省境段相接,向西经汝城县益将、汝城县城南、岭秀、文明镇南、宜章县里田镇、赤石,于铁山里村与京珠高速公路及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南省境西段相连,推荐方案路线全长约101.6公里。
本工程于2005年9~10月,配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对项目区采用遥感与工程地质测绘、简易勘探、工程物探、控制性钻探等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于2005年11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
1.2 勘察工作依据、目的、内容1.2.1 工作依据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交通部部颁《公路桥函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4.交通部部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070-2004);5.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 C21-01-2005);6.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交通部部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8.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1—2001);11.《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12.《多道瞬态面波勘查技术规程》(JTG—2004)。
1.2.2 勘察目的、内容对拟建项目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工程地质特征、各工程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控制工程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拟定路线走向、桥位、隧址工程方案的比选及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提供地质资料。
其勘察内容包括:1.研究项目区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及其与工程的关系,并作出初步评价;2.对控制路线方案的复杂地形地段,了解地质与不良地质概况,提出路线方案的布设与比选意见;3.对控制路线方案的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地段,了解其类型、性质、范围及其发生和发展情况,评价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防治意见;4.对控制路线方案的特大、大桥桥位,了解其自然与地质条件,提出桥位比选意见;5.对控制路线方案的隧道,了解洞身的围岩级别、地应力分布、水文地质条件、洞口稳定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提出隧道位置的比选意见;6.了解项目区筑路材料的分布、质量、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以及工程用水的水源和水质。
绪论了解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任务、作用;1.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
研究对象: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2.地质环境:广泛的含义可理解为人类生存与活动进程中地壳表层的地形、地貌、岩土、水、地层构造、矿产资源、地壳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称。
研究任务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地质问题: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5,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基本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中心任务: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
掌握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工程地质条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总称。
其包括工程建设地区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地质物理环境(地应力及地热等);天然建筑材料等七个方面。
地质问题是指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能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造成危害的问题。
第一章掌握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岩体结构等基本概念;岩体:是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结构面:岩体中有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地质界面。
结构体;指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围限的岩石块体。
岩体结构: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了解结构面分级;掌握结构面的自然特征,掌握岩体工程性质,了解岩体结构类型及岩体工程分类原则。
4.结构面类型:原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断层节理劈理)、次生结构面(风化裂隙面卸荷裂隙面泥化软弱夹层)5.结构面分级Ⅰ级结构面:大断层或区域性大断层,延展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以上,破碎带宽数米到数十米。
关系到区域稳定性,控制着地震活动。
工程建设尽量避开。
工程地质报告工程地质报告是在进行土地开发或工程建设前,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提供了关于该区域地质情况的详细描述,包括地质构造、地质地貌、岩土工程特性等内容。
工程地质报告的编制是确保工程安全和效率的关键步骤之一,它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第一部分:报告目的与范围工程地质报告首先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范围。
报告的目的通常是评估土地开发或工程建设可能面临的地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意见。
范围则包括了勘察区域、勘察深度、勘察方法与仪器等。
第二部分:区域地质背景在这一部分,工程地质报告会对所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进行介绍。
包括该区域的地质历史、构造特征、地形地貌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分析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水文地质特征等。
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后续的工程建设和地质风险评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部分:岩土工程特性在工程地质报告中,会详细描述和评估土壤和岩石的工程特性。
通过现场取样和试验分析,可以得出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渗透性、抗剪强度等工程参数。
这些参数在后续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
第四部分:地质灾害评估工程地质报告还包括对地质灾害的评估。
这些地质灾害可能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通过对区域地质和地质构造的分析,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潜在风险。
在报告中,还会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以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第五部分:工程建议与结论最后一部分是工程地质报告的结论和建议。
根据之前的分析和评估,工程地质师会给出针对该工程所遇到的地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这些建议可以包括土地改造、地基处理、工程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会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困难进行说明,以及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总结工程地质报告是工程建设前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它提供了对勘察区域地质情况的全面评估,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前言篇一: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论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实习时间:一、前言为期五天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结束了,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好像还沥沥在目,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巩固课堂地质教学的必要手段,它帮助我们理解课堂理论知识,丰富了我们的个人实践经验,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读死书是没有用的,必须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应用所学的知识。
经过短短几天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能基本利用书本知识进行野外的观察,也渐渐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以前对于书本只知道死记硬背,没有整整掌握,而这次实习加深了我们的理解!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地质实习,天气炎热,我们却精力十足,对于知识的渴望带着我们走向了各实习地点。
二、地质实习的目的1.学会肉眼判别各类岩石2.了解基坑支护的方法3.学会使用地质罗盘4.了解边坡的支护手段5.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三、地质实习的意义了解一些常见的与工程地质有关的现象,加深对书本的理解,为大三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基坑和边坡的支护基本方法,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四、地质实习过程实习第一天: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参观了各类岩石的产状,虽然整个过程很短,我们也一样感触良多,各类岩石异彩纷呈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使得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的兴趣,以前在书本上只知道死记硬背,现在看到实物了,还真想一探究竟,目前器材有限,所以在将来一定要去野外考察,亲自去探究各类岩石的奥秘!第一天的实习看上去枯燥无味,进入教室后,满目全都是石头,各类岩石感觉只是普通生活中的一些石头,可看了名字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对于有的矿石看到了却不认识,这是多么大的悲剧啊!下面是一些实习期间岩石的图片:大理岩:钾长石岩:水晶:……伴随着这一张张的图片,我们离开了实验室,脑海里却仍充满着回忆,第一天的实习,时间很短,短到一个小时都没有,与本来期望的去山上实地勘察有很大的区别,可是我们并没有失望,期待着下一个实习项目的到来,炎炎夏日,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哪怕再累,也无怨无悔!实习第二天:今天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马鞍山市公路局、安监局综合业务楼的施工现场,该工程由安徽华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
地质实习报告前言地质实习报告前言地质实习报告前言【1】一、前言实习时间、地点、目的的详细安排:㈠、时间:20**年5月6日—20**年5月10日;㈡、地点:⑴ 石门寨、沙锅店、⑵祖山东门、⑶北戴河鸽子窝;㈢、实习目的:1、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3、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和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6、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7、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二、实习区域概况㈠、具体实习地点地理位置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
祖山位于秦皇岛青龙县境内,由于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
其最高峰天女峰,海拔1424米,略逊于泰山。
鸽子窝位于秦皇岛北戴河海滨东北角。
在那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20余米的临海悬崖上,因这里曾是野鸽的栖息地,所以留下了鸽子窝的名字。
㈡、工程地质概况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地区,北部和西部局部为山区。
秦皇岛市柳江盆地,是我国北方着名的地质公园。
盆地地层出露明显,构造丰富多彩,并有多条河流从其间穿过,是理想的地质填图教学和普地教学基地。
盆地南北长约20千米,东西长约12千米。
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自南而北,由群山丘陵、台地残丘转而为倾斜平原。
㈢、自然地理情况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
其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河流有6条,大于100平方公里河流23条,大于30平方公里的河流54条。
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洋河,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在南京地质博物馆的参观与认识,来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我们对工程地质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理论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地质学的作用以及目的: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
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
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而在地质博物馆里,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工程地质学。
在“地学摇篮”展厅中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地质学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