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六道套餐”

  • 格式:docx
  • 大小:19.59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六道套餐”

2015年上半年,消费金融领域成为业内最受关注的“新蓝海”,以趣分期、分期乐为代表的校园消费金融分期平台纷纷上线运行,以天猫花呗、天猫分期购、京东白条、京东校园白条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分期产品也纷纷问世。各家商业银行也不断的以资深的信用卡为载体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分期业务推进,随着利率的逐步市场化以及存贷利差的收窄,消费金融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核心纽带。本文从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入手,对消费金融路径进行探索,提出了未来银行发展消费金融的“六道套餐”。

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一)消费金融整体趋势

1、消费金融规模分析

(1)居民消费支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GDP增速不足10%,2014年GDP增速为8.77%,2015年有可能进一步下滑,中国GDP增速已有所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激发国内居民消费热情尤为重要。而消费金融作为创新金融产品和扩大内需的有力工具,对促进经济发展、探索传统商业银行新型发展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中国消费信贷发展情况

201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自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这为规范并促进消费金融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我行消费信贷早期主要以住房、汽车、助学消费信贷为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P2P消费金融的各类模式应运而生。

通过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可知,消费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在18%-19%之间波动,且相较于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中消费贷款的量更多,所占比重也更

高,这与传统消费信贷以住房、汽车等为主的现实情况相符合。相关统计数据同时表明,中国消费信贷从2013年的13万亿发展到如今的近17万亿,预计到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达到27.4万亿元,消费金融潜力巨大。

2、线上线下消费金融发展分析

目前,线下消费金融的发展主要以各大商业银行为主力,各银行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包括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大额耐用品贷款以及教育助学贷款、旅游渡假贷款、家居装修贷款等在内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但线下模式流程体系复杂,消费者需要提供各种证明材料,银行方面则需要经过多重审批办理放贷业务,因此线下消费金融具有办理手续繁杂、周期长等特点。

线上消费金融,主要依托于网络平台,在虚拟环境中操作完成。各类型的线上消费金融平台一般以P2P模式运营,这种模式方便快捷,符合时下年轻消费金融群体的需求,但关于个人信用的评定存在一定风险因素,信用维度的选择至关重要。

随着消费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越发受到市场青睐,2015年刚成立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当然,发展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解决好线上线下业务流程的衔接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现状

1、政策法律环境

2013年8月到2014年11月间国务院颁布下发的信息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养老消费等方面的若干意见合力促进消费升级。2015年《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及消费金融公司审批权的下放将共同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但同时,我国目前在消费金融领域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仅有《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与消费金融相关的法律,业务规范与法律约束力均有所不足。

2、信用环境

从西方国家消费金融的发展经验来看,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是消费金融崛起的重要支撑。我国的征信体系是以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辅的多元化格局,个人征信业务市场刚刚起步,在商业模式、法律保障、统一数据接口、关键技术等方面与欧美成熟个人征信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信用环境欠缺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

3、技术环境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使得消费金融服务更具普惠性,能够覆盖更多的中低端用户群体,包括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及大学生等中低端用户群体,消费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展到生活消费的各个场景。

4、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产品比较

近年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服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温州地区除个别股份制银行在消费金融产品上有所创新外,消费金融市场充斥着大量相似的产品,拥有鲜明特色的产品较少,消费信贷产品在产品种类、办理费用、针对人群、办理手续等方面存在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规模、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个人消费需要。

三、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的“六道套餐”

商业银行应及时抓住消费金融崛起的战略机遇,主动布局和积极调整现有资源,从战略高度推动消费金融与银行经营转型的紧密结合。具体来说,应该探索建立专业化的客户消费金融平台,精心烹制消费金融的“六道套餐”,即“信用”套餐、“虚拟额度”套餐、“积分优惠”套餐、“场景应用”套餐、“信贷一体化”套餐、“客群定制”套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消费金融品牌。

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

1、打造“信用”套餐,夯实消费金融系统基础

打造“信用”套餐就是要收集整理现有可获得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从而夯实消费金融产品及服务拓展的基础,更好、更快发展消费金融。

创建客户信用数据库,一是加强消费人群的培育,树立正确的信用消费理念。通过网点、短信、微信等渠道的宣传,让消费者知道,适度的超前消费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即信用消费必须在未来自己收入水平能够偿还的前提下展开。二是建立信用评估模型,为信用消费的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2、打造“虚拟额度”套餐,实现客户线上预授信

打造“虚拟额度”套餐就是要在借记卡内加载虚拟信用额度,是借记卡与虚拟额度的强势联姻。通过虚拟信用额度的设置,使得借记卡客户同样享受信用卡的便利,最终吸引、稳定消费金融客户。

加载虚拟信用额度,一是建立银行信用数据库,获得客户基本信息、存贷款及交易流水等资料,根据客户信用度情况给予客户2000元-10万元不等的虚拟信用额度。二是识别场内客户,对来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自动识别,可以在取号环节、等候环节、业务办理环节对客户实行全方位识别。三是匹配现有客户,通过短信群发或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查询功能的方式,告知其可获得的虚拟额度,若客户同意尝试,回复短信或微信即可成功获得。四是拓宽虚拟信用额度使用渠道,开设线上虚拟额度消费渠道,并给予客户一定时间如28-56天的免息还款期。

3、打造“积分优惠”套餐,统一渠道内介质积分

打造“积分优惠”套餐就是要汇总客户在借记卡、信用卡、电子银行等渠道的所有积分,以客户为单位,统一界面,统一累积、兑换。积分兑换是回馈客户的重要手段,统一积分兑换,有利于吸引新客户、稳定老客户,保持较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整合客户在我行渠道内的所有积分,一是打通贷记卡系统、交易系统、电子银行系统,开发统一的积分兑换系统,以系统客户号为依据,完成消费积分兑换、统计、对账等功能,改善客户体验,提高客户用卡满意度。二是打通积分商城、信用卡积分POS商户兑换借记卡积分,实现信用卡积分在借记卡积分商户(如机场贵宾厅)的兑换,打破产品界限,结束各产品各自为阵的混乱局面。三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