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 格式:pdf
- 大小:210.86 KB
- 文档页数:11
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摘要] 目的了解眉山市2004-2011年人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防治对策。
方法对期间发生的93例狂犬病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犬是主要传播宿主(94.62),主要暴露方式为咬伤(94.62),病例男女之比为2:1,暴露部位多样,94.62%病例无免疫史,绝大多数伤口均未进行正确处理。
结论全面落实犬只管理“管、免、灭”综合性防制措施、加强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强化群众狂防知识和防范意识、确保暴露后规范、及时的犬伤处理及免疫是降低狂犬病发病的有效措施。
2004-2011年眉山市狂犬病疫情经历了急剧上升至下降的过程,为了解眉山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以便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对93例狂犬病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2004-2011年对眉山市93例狂犬病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狂犬病死亡个案调查表”,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结果2.1流行概况眉山市2004-2011年狂犬病分别发病3例、11例、19例、23例、21例、8例、5例和3例,疫情呈逐年急剧上升的趋势(图1)。
2.2人群分布93例病例中男性62例,女性31例,男女之比为2:1。
14岁以下儿童发病7例,占7.53%,15~49岁发病26人(27.96%),50岁以上发病60例(64.51%)。
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80例(85.56%),学生和儿童8人(均为农村),民工2人(均为农村),城镇工人和退休人员3人。
2.4病例调查:2.4.1传染源93例病例中5人有猫咬伤或抓伤史,1人为犬只舔手部伤口,1人有剥食犬只史,1人被犬抓伤,其余85人均被犬咬伤。
2.4.2暴露部位、伤情及处理头面部受伤的有5人,其中4人为头面部多部位伤;上下肢多部位伤4人,上肢52人占多数,下肢31人,另1人有剥食犬只史。
伤情4人属于Ⅰ度、23人属于Ⅱ度、65人属于Ⅲ伤,1人不详。
注射人用狂犬疫苗126例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一般群众被犬、猫、鼠等动物咬伤、抓伤后,都能自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但对注射疫苗后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了解甚少,特别是对全程注射完疫苗后1周要到相关部门采血检测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成功与否不了解、不重视。
由于初次注射疫苗后抗体阳转率达不到100%,约15%免疫失败,不能达到保护效果,给狂犬病防治留下了隐患。
为此,我们对许昌市城区曾注射过人用狂犬疫苗的居民130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许昌市城区曾注射过人用狂犬疫苗的居民126例,男48例,女78例,年龄8~58岁。
1.2 方法与内容:制订统一的《注射人用狂犬疫苗调查表》问卷调查,问卷要求如实填写和划勾,内容包括注射狂犬疫苗情况、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情况、注射人源性免疫球蛋白情况、抗体检测情况、防治狂犬病基本知识了解情况、知识来源情况及家庭饲养动物情况等。
2 结果126例全部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疫苗主要为: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国产和进口两种,免疫方法按说明书0、3、7、14、28d各注射疫苗1剂,全程5剂,于上臂三角肌注射,每剂0.5 ml,含2.5 IU,并医嘱注意事项。
12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全程免疫后15d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抗体。
抗体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为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按说明书操作使用。
注射疫苗原因:被狗抓咬伤88例,被猫抓咬伤22例,被鼠抓咬伤16例;在注射狂犬疫苗同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仅有3例,小于3%;全程免疫结束后1周到相关部门采血,检测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成功与否的只有12例,小于10%;未检测抗体原因:94例不知道需要检测,20例认为没必要,2例认为怕麻烦且还得再花钱;对防治狂犬病知识基本了解93例,不了解33例;相关知识来源:报刊杂志、电视网络84例,教科书4例,家长、朋友38例。
1例狂犬病病例的调查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短的7天,长的可达1年左右,我区最近发生的1例狂犬病病人潜伏期长达14年,现报告如下。
1 发病经过患者,男,22岁,上海交通大学4年级学生,1998年12月5日10:00到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自述胸部隐痛并加剧3天。
临床检查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均无异常,心肺正常,胸片“两肺无异常”,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不齐,病人自觉纳差外别无异常。
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并作为“胸痛待查”留院作进一步检查。
15:30病人体温略有升高(37.5℃),临床检查均无异常。
19:30病人出现烦躁不安,不许护士接近,对靠近物体吐口水,临床检查心肺均无异常。
追述病人8岁时曾在原籍海南省被犬咬伤左前臂肘部,伤口较深、较大,当时未注射狂犬病疫苗,伤口由当地郎中以草药敷之。
12月6日1:00病人烦躁不安,症状加剧,双掌撑于床头尖叫,口中流涎,遂给予甘露醇等对症处理。
1:30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经临床抢救无效死亡。
2 流行病学调查12月6日闵行区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即电话报告上海市卫生防疫站。
我站及市卫生防疫站专业人员来到死者所在上海交通大学及市五医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资料分析。
经死者家属证实,死者在8岁时在原籍海南省被犬咬伤左前臂肘部,伤口很大,曾去就诊,只用草药敷于患处,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
3 实验室检验经死者家属同意后,取死者的脑组织到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实验室检验分离出狂犬病病毒。
同时上海医科大学病理室对死者脑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该脑组织疏松、炎症细胞浸润并找到Negri氏小体。
本例狂犬病潜伏期长达14年,是上海市迄今为止狂犬病发病潜伏期最长的1例。
死者又是大学生,给社会、家庭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区养犬热不断升温,家庭养犬大幅度增长,给狂犬病防制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南昌市西湖区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病例编码□□□□□□□□□□□1.一般情况:1.1姓名:1.2身份证号码: □□□□□□□□□□□□□□□□□□1.3性别:⑴男⑵女□; 1.4年龄(岁):□□1.5职业:□□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教师⑸医务人员⑹餐饮业⑺商业服务⑻工人⑼民工⑽农民⑾牧民⑿渔(船)民⒀干部职员⒁保育保姆⒂离退人员⒃家务待业⒄其他1.6现居住地:省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1.7联系电话 1.8家长或监护人姓名:1.9工作或学习单位:1.10户口所在地:省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1.11发病时间:年月日□□□□□□□□1.12发病地点:省市县(区)1.13初诊时间:年月日□□□□□□□□1.14初诊单位: 1.15初诊病名:1.16确诊时间:年月日□□□□□□□□1.17确诊单位:1.18入院时间:年月日□□□□□□□□1.19所住医院:1.20死亡时间:年月日□□□□□□□□2.临床表现:2.1主要症状2.1.1伤口麻木或痒感⑴有⑵无□ 2.1.2发热⑴有⑵无□2.1.3头痛⑴有⑵无□ 2.1.4周身不适⑴有⑵无□2.1.5倦怠⑴有⑵无□ 2.1.6 恶心呕吐⑴有⑵无□2.1.7烦燥⑴有⑵无□ 2.1.8 纳差⑴有⑵无□2.1.9咽喉紧缩⑴有⑵无□ 2.1.10四肢蚊走感⑴有⑵无□2.1.11恐水⑴有⑵无□ 2.1.12怕风⑴有⑵无□2.1.13怕光⑴有⑵无□ 2.1.14怕声⑴有⑵无□2.1.15恐惧⑴有⑵无□ 2.1.16狂燥⑴有⑵无□2.1.17咽肌痉挛⑴有⑵无□ 2.1.18吞咽困难⑴有⑵无□2.1.19呼吸困难⑴有⑵无□ 2.1.20抽搐⑴有⑵无□2.1.21流涎⑴有⑵无□ 2.1.22多汗⑴有⑵无□2.1.23表情痛苦⑴有⑵无□ 2.1.24神志清晰⑴是⑵否□2.1.25精神失常⑴有⑵无□ 2.1.26声音嘶哑⑴有⑵无□2.1.27失音⑴有⑵无□ 2.1.28瘫痪⑴有⑵无□2.1.28.1瘫痪部位 2.1.29其他2.2体征2.2.1 体温℃ 2.3.2 心率次/分2.3.3血压 mmHg 2.3.4 其他3.流行病学调查:暴露情况3.1暴露日期年月日□□□□□□□□3.2暴露地点:3.3暴露方式:A、咬伤 B、舐皮肤粘膜 C、剥皮 D、食肉 E、其他□如咬伤则3.3.1伤口外;3.3.2面积 cm2;3.3.3深度 CM;3.3.4伤口出血:⑴是⑵否□3.4接触或咬伤部位:□A、头部B、面部C、颈部D、躯干E、臀部F、上肢G、下肢处理情况3.5伤口处理:⑴有⑵无□如有则:3.5.1在暴露后小时处理;3.5.2处理人员:3.5.3处理方法3.5.4伤口缝合:⑴是⑵否□;3.5.4伤口包扎:⑴是⑵否□ 3.5.6伤口局部使用抗狂犬病血清:⑴是⑵否□如是则3.5.6.1使用方式:⑴冲洗⑵浸润注射□3.6被动免疫史: A、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B、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C、未使用□如使用则:3.6.1制剂商品名称;3.6.2接种剂量: IU;3.6.3生产单位;3.6.4批号3.6.5效期年月日□□□□□□□□3.6.6注射日期年月日□□□□□□□□3.7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史:⑴是⑵否□如是则:3.7.1疫苗商品名称;3.6.2生产单位;3.6.3批号;3.6.4效期年月日□□□□□□□□3.6.5疫苗买自;3.6.6接种单位3.6.7疫苗存放:A、接种单位冰箱 B、自家冰箱 C、其他□3.6.8疫苗存放是否符合要求:A、是 B、否 C、不明□3.6.9注射方式:⑴肌肉注射⑵其他□3.6.10注射部位:⑴上臂三角肌⑵臀部肌肉(3)其他□3.7.1第一针接种日期年月日□□□□□□□□3.7.2第二针接种日期年月日□□□□□□□□3.7.3第三针接种日期年月日□□□□□□□□3.7.4第四针接种日期年月日□□□□□□□□3.7.5第五针接种日期年月日□□□□□□□□3.7.6第六针接种日期年月日□□□□□□□□3.7.7第七针接种日期年月日□□□□□□□□4.疯动物情况:4.1伤人动物种类: A、犬 B、猫 C、鼠 D、狼 E、其他□4.2动物来源: A、自家 B、野外 C、同村(社区) D、同楼 E、其他□4.3动物引入日期年月日□□□□□□□□4.4动物年龄: A、一年以上 B、七至十二个月 C、一至六月□4.5兽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史: A、接种 B、未接种 C、不明□如接种则:4.5.1疫苗商品名称;3.6.2接种剂量: ml;4.5.3生产单位;4.5.4批号4.5.5效期年月日□□□□□□□□4.5.6注射日期年月□□□□□□4.6疯动物异常表现4.6.1性情改变⑴有⑵无□ 4.6.2爱躲阴暗⑴有⑵无□4.6.3呆立凝视⑴有⑵无□ 4.6.4极度恐慌⑴有⑵无□4.6.5啃咬异物⑴有⑵无□ 4.6.6 弃家外游⑴有⑵无□4.6.7不认主人⑴有⑵无□ 4.6.8 两眼发红⑴有⑵无□4.6.9吞咽困难⑴有⑵无□ 4.6.10受惊伤人畜⑴有⑵无□4.6.11拒食⑴有⑵无□ 4.6.12狂奔⑴有⑵无□4.6.13乱扑、跳⑴有⑵无□ 4.6.14乱叫⑴有⑵无□4.6.15恐惧⑴有⑵无□ 4.6.16狂燥⑴有⑵无□4.6.17垂尾⑴有⑵无□ 4.6.18行走踉跄⑴有⑵无□4.6.19呼吸困难⑴有⑵无□ 4.6.20精神萎糜⑴有⑵无□4.6.21流涎⑴有⑵无□ 4.6.22叫声嘶哑⑴有⑵无□4.6.23耳下垂⑴有⑵无□ 4.6.24开口升舌⑴是⑵否□4.6.25隐伏不动⑴有⑵无□ 4.6.26四肢麻痹⑴有⑵无□4.7当时判断:A、疯动物 B、可疑疯动物 C、健康动物 D、不明□4.8疯动物伤人畜情况:4.8.1连续咬伤人数人;4.8.2连续伤畜头;4.8.3持续小时;4.8.4疫情波及范围4.8.5咬伤后的家畜是否出现症状:⑴是⑵否□如是则4.8.5.1潜伏期天;4.8.5.2症状4.8.6咬伤后的家畜最终处理:A、健存 B、捕杀深埋 C、其他□4.9疯动物发病及处理情况:4.9.1是否发病: A、是 B、否 C、不明□如是则4.9.1.1发病日期年月日□□□□□□□□4.9.2转归:A、自由存活 B、栓锁或关押 C、打死 D、病死E、不明□如死亡则4.9.2.1死亡日期年月日□□□□□□□□4.9.2.2尸体处理:5.调查结论及疫区处理:5.1接报告(卡)日期年月日□□□□□□□□5.2.1报告单位:; 5.2.2报告人:5.3调查日期年月日□□□□□□□□5.5病人转归:A 治疗中 B 死亡□如死亡则5.5.1死亡日期年月日□□□□□□□□5.5.2尸体处理:5.6发病原因分析:5.7疫区防制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访视单位:访视者签名:。
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 一般情况1.1 姓名1.2 性别(1)男(2)女口1.3 年龄(岁)口口1.4 家长姓名1.5 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小学生(4)中学生(5)大学生(6)农民(7)工人(8)干部(9)教师(10)家务或待业(11)饲养员或屠宰工(12)其他(13)不详口口1.6 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学(7)不详口1.7 住址县(区)乡(镇)村(居委会)2. 感染途径2.1 肇事动物种类(1)狗(2)猫(3)鼠(4)其他(5)不详口2.2 户主姓名2.3 肇事动物免疫(1)否(2)有_月_日(3)不详口2.4 肇事动物伤人(1)主动袭击(2)被骚扰后伤人(3)同时咬伤多人口2.5 肇事动物伤人后(1)如常,未作处理(2)被拴、尚在(3)打死(4)失踪(5)病死(6)出卖(7)出卖时间(8)不详口2.6 其他途径 (1)宰杀、饲养时被感染(2)其他口3. 伤口处理情况3.1 受伤时间_年_月_日_时3.2 伤口情况 (1)上下肢、躯干浅表咬伤,出血省,或仅有明显牙痕(2)上下肢、躯干中度咬伤,出血多,或黏膜(眼、口腔、肛门)被动物污染,(3)头颈面、手指咬伤(不论轻重),四肢、躯干大面积深度或多处中度咬伤口3.3 伤口处理情况3.31 伤口是否处理(1)无(2)自行处理(3)医生处理口 3.32 伤口处理时间_年_月_日_时3.33 清洗(1)无(2)清水(3)盐水(4)肥皂水(5)碘酒(6)新洁尔灭(6)其它口3.34 消毒(1)无(2)酒精(3)碘酒(4)酒精+碘酒(5)其他口3.35 清创(1)无(2)有口3.36 伤口感染(1)无(2)有口3.37 伤口缝合(1)无(2)有口3.4 既往史年曾经被狗(猫、鼠或)(1)咬伤(2)舔伤口(3)舔伤口舔肛门(4)经常宰杀(5)吃狗肉口3.5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1)无(2)有口3.6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时间及针次3.61 第一针_年_月_日3.62 第二针_年_月_日3.63 第三针_年_月_日3.64 第四针_年_月_日3.65 第五针_年_月_日3.7抗体检测情况第一次_年_月_日结果第二次_年_月_日结果4.发病、诊断情况4.1 发病时间_年_月_日4.2 就诊时间_年_月_日4.3 确诊时间_年_月_日4.4 报告时间_年_月_日4.5 诊断治疗单位4.6 报告单位4.7 主要症状与体征(只要有一项即填“有”)4.71 起病(1)急(2)缓口4.72 伤口周围肿痒麻痛(1)有(2)无口 4.73 头痛(1)有(2)无口4.74 怕水、怕风、怕光、怕声(1)有(2)无口4.75 兴奋、狂躁、痉挛(1)有(2)无口4.76 麻痹(1)有(2)无口4.77 最高体温℃4.78 其他4.8 实验室检查4.8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9/L 分类 .4.82 脑脊液4.821 外观4.822 压力 mmHg4.823 细胞数×106/L4.824 分类4.825 糖 mmol/L4.826 氯化物 mmol/L4.827 蛋白质 g/L4.83 血清狂犬病抗体4.84 狂犬病病毒分离4.85 包涵体4.9 确诊依据4.10治疗经过4.11转归(1)死亡(2)好转(3)痊愈死亡时间_年_月_日5.调查小结调查者单位: 调查者:审查者: 调查时间_年_月_日。
・28・11例狂犬病个案调查杜月娥1胡向前2中圈分类号.11512.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0931(20lo)ol-0028—02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
我市为狂犬病低流行区,但近几年来发病有快速上升趋势,几乎每年都有病例报告。
分析我市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对近5年来发病的11例狂犬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分析。
材料与方法1对象余姚市2004—2008年报告并确诊的1l例狂犬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2方法狂犬病诊断标准,采用《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l7014—1997),个案调查采用《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试行)》提供“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由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用Excel和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一般情况年龄分布:最小5岁,最大63岁。
病例年龄组构成以中年(40一59岁)为最多,占54.55%;儿童(1一14岁)占27.27%;老年(60岁以上)占18.18%。
性别分布t男8例,女3例,男女之比2.67:1。
职业分布:农民7例,占63.64%;学生3例,占27.27%;其他l例,占9.09%,见表1。
表111例狂犬病个案资料2暴露时间和发病时间分布从病例数量的暴露时间看,l一2月为0例;3—4月5例,占45.45%;5作者单位:1.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浙江余姚315470;2.余姚市痰病预防控制中心一10月各1例,各占9.09%;11—12月3例,占27.27%。
从发病时间看,5—6月和ll—12月发病数较少,各1例,占9.09%;其余月份发病占18.18%一27.27%。
见表2。
表211例狂犬病例暴露和发病时间分布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暴露数05111311发病数221231113潜伏期11例病例中,潜伏期最短19d,最长4年,其时间分布为正偏态分布。
广东省狂犬病例个案调查表填报单位所在县国标码:编号□□-□□□回答问题者姓名:与狂犬病病例关系:病例现住址:县(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 组一、一般情况1.姓名:2.性别: (0)女(1)男□3.出生日期:年月日□□□□□□□□4.年龄:□□5.文化:□(1)大专及以上(2)中学(中专)(3)小学(4)文盲(5)不详6.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炊食品业(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二、发病情况7.发病时间:年月日□□□□□□□□8.就诊时间:年月日□□□□□□□□9.初诊时间:年月日□□□□□□□□10.报告时间:年月日□□□□□□□□11.诊断单位:□(1)乡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市)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它12.主要症状体征:□(1)起病: ①急②缓(2)最高体温℃(3)症状体征描述:①恐水(0)无(1)有②怕光(0)无(1)有③怕风(0)无(1)有④伤口痒痛(0)无(1)有⑤伤口麻木(0)无(1)有⑥狂燥(0)无(1)有⑦流涎(0)无(1)有⑧喉肌痉挛(0)无(1)有⑨直视(0)无(1)有13.死亡时间:年月日□□□□□□□□14.此病例属于:(1)本地病例(2)省内流动(3)外省流动□三、动物伤人情况:15.动物伤人史:(0)无(1)有(2)不清楚□16.动物伤人时间:年月日□□□□□□□□17.动物伤人地点:省市县乡村18.伤人动物种类:(1)狗(2)猫(3)鼠(4)其它(5)不详□D1若是狗:(1)宠物犬(2)普通家犬(3)其它犬□19.伤人动物来源:□(1)自家养(2)邻居养(3)流浪犬(4)野生动物(5)其它20.伤人动物接种狂犬疫苗:(0)否(1)有:年月(2)不详□21.伤人动物表现(可多选):□□□□□□□(1)外表健康(2)精神异常(3)食欲反常(4)直视(5)流涎(6)奔跑(7)不详22.动物伤人方式(可多选): □□□□(1)主动袭击(2)受激惹伤人(3)嘻逗(4)舔了伤口23.伤人动物处理:□□□□□□(1)尚在(2)打死(3)失踪(4)病死(5)宰杀食用(6)不详24动物死后的处理方式:□□□□□□□(1)焚烧(2)深埋(3)出售(4)丢弃(5)剥皮(6)烹食(7)其它25.是否同时咬伤多人:(0)否(1)是□26.共伤人,.目前发病人。
32例人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病(hydrophobic),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人和温血动物以后引起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因其病死率极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
现将宜宾市自2004年以来发生的、资料较完整的32例狂犬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数据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病例信息来源于各区县上报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狂犬病病例死亡个案调查表。
1.2 分析方法用Excel将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2.1 流行特征2.1.1 地区分布全市十个区县都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其中宜宾县(8例)、江安县(5例)和筠连县(5例)报告病例较多,其他区县报告病例相对较少。
全部病例都发生于农村地区,城镇无病例报告。
2.1.2 人群分布报告病例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男女性别比为2.2:1。
病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62岁,其中15-6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为21人,0-14岁年龄组10人,60岁以上1人。
职业分布集中于农民(23例,占71.88%)、学生(7例,占21.88%)和散居儿童(2例,占6.25%)。
2.1.3 时间分布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4-9月为多(23例,占71.88%)。
2.2 病例致伤及处置情况2.2.1 致伤动物致伤动物全部为犬,其中6头为有主或自养犬(只有 1头接种过兽用狂犬病疫苗),其余26头为无主流浪犬,接种史不详。
攻击原因4例为人为嘻逗导致,其余28例为主动攻击。
伤人后,致伤犬10头被捕杀抛弃,10头下落不详,9头被捕杀深埋,3头被捕杀烹食。
2.2.2 病例受伤情况受伤程度按照WHO犬伤暴露分级标准[2],Ⅱ级暴露3例,其余为Ⅲ级暴露。
以单处伤为主,23例,占71.88%,其中上肢12例,下肢7例,头面部位4例。
多部位受伤9例,占28.13%。
一例狂犬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IANGXI AGRICULTURE36一例狂犬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文/蔡?超?孙荣振?张?瑞?贾自立(河南省封丘县农牧局?453300)摘?要?狂犬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接近为100.0%。
笔者对封丘县一起狂犬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疫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狂犬病呈现日益严重趋势,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狂犬病;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进行治疗。
自1889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研究出狂犬病疫苗以来,人们对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但至今在治疗方面,仍无突破,病死率仍接近100.0%。
2016年2月,河南省封丘县发生一例狂犬病病例,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患者侯某某(男,11岁),封丘县留光镇某村人。
该村总人口2000人,豢养犬(猫)共227只。
据调查,患者约1 a 前被村中狗无故咬伤手,但患者未告诉家长,没有接种狂犬疫苗。
患者于2016年2月2日出现发烧,在本村卫生所治疗3 d,2月5日到开封市儿童医院,确诊为狂犬病,后到郑州第六人民医院路上出现狂躁、意识模糊,2月6日死亡。
2防控措施2.1对死者接触过的物品及环境的处理2016年2月5日,封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封市儿童医院先后对该起疫情进行了通报,并对患者住过的病房等场所,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等进行彻底消毒,医护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2月6日,封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死者家里及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彻底消毒,死者密切接触者已在当地按要求接种狂犬病疫苗。
2.2对村居民犬、猫喂养情况调查该村共537户人家,总人口2 000人,其中183户饲养犬(猫)共227只。
犬中有43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接种率18.9%,有21人被犬(猫)咬伤过,其中有12人进行过疫苗接种。
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样表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 一般情况1.1 姓名1.2 性别(1)男(2)女口1.3 年龄(岁)口口1.4 家长姓名1.5 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小学生(4)中学生(5)大学生(6)农民(7)工人(8)干部(9)教师(10)家务或待业(11)饲养员或屠宰工(12)其他(13)不详口口1.6 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学(7)不详口1.7 住址县(区)乡(镇)村(居委会)2. 感染途径2.1 肇事动物种类(1)狗(2)猫(3)鼠(4)其他(5)不详口2.2 户主姓名2.3 肇事动物免疫(1)否(2)有_月_日(3)不详口2.4 肇事动物伤人(1)主动袭击(2)被骚扰后伤人(3)同时咬伤多人口2.5 肇事动物伤人后(1)如常,未作处理(2)被拴、尚在(3)打死(4)失踪(5)病死(6)出卖(7)出卖时间(8)不详口2.6 其他途径 (1)宰杀、饲养时被感染(2)其他口3. 伤口处理情况3.1 受伤时间_年_月_日_时3.2 伤口情况 (1)上下肢、躯干浅表咬伤,出血省,或仅有明显牙痕(2)上下肢、躯干中度咬伤,出血多,或黏膜(眼、口腔、肛门)被动物污染,(3)头颈面、手指咬伤(不论轻重),四肢、躯干大面积深度或多处中度咬伤口3.3 伤口处理情况3.31 伤口是否处理(1)无(2)自行处理(3)医生处理口 3.32 伤口处理时间_年_月_日_时3.33 清洗(1)无(2)清水(3)盐水(4)肥皂水(5)碘酒(6)新洁尔灭(6)其它口3.34 消毒(1)无(2)酒精(3)碘酒(4)酒精+碘酒(5)其他口3.35 清创(1)无(2)有口3.36 伤口感染(1)无(2)有口3.37 伤口缝合(1)无(2)有口3.4 既往史年曾经被狗(猫、鼠或)(1)咬伤(2)舔伤口(3)舔伤口舔肛门(4)经常宰杀(5)吃狗肉口3.5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1)无(2)有口3.6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时间及针次3.61 第一针_年_月_日3.62 第二针_年_月_日3.63 第三针_年_月_日3.64 第四针_年_月_日3.65 第五针_年_月_日3.7抗体检测情况第一次_年_月_日结果第二次_年_月_日结果4.发病、诊断情况4.1 发病时间_年_月_日4.2 就诊时间_年_月_日4.3 确诊时间_年_月_日4.4 报告时间_年_月_日4.5 诊断治疗单位4.6 报告单位4.7 主要症状与体征(只要有一项即填“有”)4.71 起病(1)急(2)缓口4.72 伤口周围肿痒麻痛(1)有(2)无口 4.73 头痛(1)有(2)无口4.74 怕水、怕风、怕光、怕声(1)有(2)无口4.75 兴奋、狂躁、痉挛(1)有(2)无口4.76 麻痹(1)有(2)无口4.77 最高体温℃4.78 其他4.8 实验室检查4.8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9/L 分类 .4.82 脑脊液4.821 外观4.822 压力 mmHg4.823 细胞数×106/L4.824 分类4.825 糖 mmol/L4.826 氯化物 mmol/L4.827 蛋白质 g/L4.83 血清狂犬病抗体4.84 狂犬病病毒分离4.85 包涵体4.9 确诊依据4.10治疗经过4.11转归(1)死亡(2)好转(3)痊愈死亡时间_年_月_日5.调查小结调查者单位: 调查者:审查者: 调查时间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