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病例个案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10
鼠疫调查分析2009年四川省德格县鼠疫流行态势,为该疫源地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主要传播媒介为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染疫动物2种,分别为喜马拉雅旱獭、牧犬;分离菌株12株,均来自旱獭,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血清3份,1份来自旱獭,滴度为1:1280,2份来自牧犬,滴度分别为1:80、1:320,鼠疫反向血凝试验(RIHA)阳性9份,均来自旱獭,最高滴度为1:819200,最低滴度为1:16000。
结论2009年德格县动物鼠疫维持流行状态。
2007-08四川省德格县更庆镇上、下压巴村地区发生喜马拉雅旱獭动物鼠疫疫情后[1],经进一步调查,德格县被确认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2]。
根据要求四川省于2008年成立了德格鼠疫省州县联合调查工作队长期驻扎德格县,进行疫源地相关情况的调查和动物间鼠疫的监测工作。
为进一步明确该疫源地动物鼠疫区域界限、分布范围、流行规律及与此相关的宿主动物、媒介昆虫构成,为鼠疫防治、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在总结2008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进行了更为缜密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检验材料旱獭、藏系绵羊、家猫、五趾跳鼠、社鼠、草狐等检验标本来主要来自德格县更庆镇、柯洛洞乡、八邦乡、阿须乡、打滚乡、龚垭乡、三岔河等。
鼠疫诊断试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布基地和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生产。
作者单位:1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31)2 德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 甘孜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作者简介:吴朝学,男,医师,自然疫源性疾病控制1.2 方法采用路线法(以步行或骑马直线或曲线向前先行进,由起点开始计时,同时地面上能见到的喜马拉雅旱獭数量。
视野宽度以每侧50~100m,路线长度按步行3km/h、骑马5km/h计算),通过统计踏查面积和见獭数,计算獭密度;采用5M笼夹法(前后左右间隔5M、同一方向、当天黄昏布放夹笼,次日晨收取,计算鼠种与数量)和定点观察法(选取某乡村某条沟/山脊,分别按照月-旬-天的某时段,选择上/下午某个时段观察动物活动频率、进行数量收集)明确动物种群结构和野外夜行鼠情况;对捕获宿主动物进行梳蚤,鉴定蚤种类,统计获蚤数、染獭数,计算獭染蚤率((带蚤獭数/总獭数)×100%),蚤指数(蚤总数/獭数);细菌培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3~5];血清学检验按常规方法进行[6];动物种群结构调查5m笼夹法,定点观察法;动物鉴定按《青海经济动物志》[7]进行;蚤类鉴定按《青藏高原蚤目志》[8]进行。
附表1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1.一般情况:病例编码□□□□1.1姓名:1.2身份证号码:1.3性别:(1)男(2)女1.4年龄(岁)1.5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医生(5)教师(6)保育保姆(7)餐饮业(8)商业服务(9)工人(10)民工(11)农民9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休干部(16)家务待业(17)其他1.6现居住地(详填):省市县(区)乡(街道)村1.6.1联系电话1.7工作单位:1.8户口所在地(详填):省市县(区)乡(街道)村1.9发病时间:年月日1.10发病地点:省市县(区)乡(街道)村1.11初诊时间:年月日1.12初诊单位:1.13初次诊断:(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确诊病例(4)排除诊断病例(5)其他1.14入院时间:年月日1.15所住医院名称:1.16入院诊断:(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确诊病例(4)排除诊断病例(5)其他1.17鼠疫菌苗接种(1)有(2)无1.17.1鼠疫疫苗接种次数1.17.2第一次接种时间年月日1.17.3第二次接种时间年月日2.临床表现(选择患者相应的症状)2.1一般表现□突然发病□高热(最高体温)□白细胞明显增高□在未用抗菌药物或仅使用青霉素族抗菌药物情况下,病情迅速恶化。
2.2各型鼠疫相关表现2.2.1腺鼠疫□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肿胀的淋巴结坚硬、边缘不清)具体部位:□腹股沟□腋下□锁骨下□颈部□肘□腘窝□强迫体位2.2.2败血型鼠疫□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发绀□颜面潮红或苍白□皮下及黏膜出血、出血点□心律不齐□血压下降(最低血压)2.2.3肺鼠疫□咳嗽□胸痛□咳痰带血(粉红色泡沫样痰)□咳血□呼吸困难□听诊肺部有散在湿罗音2.2.4眼鼠疫□眼结膜充血、肿胀疼痛□上下眼睑水肿2.2.5肠鼠疫□血性腹泻□腹痛□休克症候群2.2.6皮肤鼠疫□皮肤可见剧痛的红色丘疹□皮肤可见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的血性水疱□皮肤出现呈灰黑色创面的溃疡2.2.7脑鼠疫□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颅高压□脑脊液浑浊3.实验室检查:3.1鼠疫菌镜检□阴性□阳性3.2鼠疫菌分离培养□阴性□阳性3.3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阴性□阳性3.4间接血凝试验(测抗体)第一次:采样时间年月日□阴性□阳性,滴度第二次:采样时间年月日□阴性□阳性,滴度3.5反向血凝试验(测抗原)采样时间□阴性□阳性,滴度3.6PCR □阴性□阳性3.7胶体金(测抗原):采样时间□阴性□阳性胶体金(测抗体):采样时间□阴性□阳性3.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抗体)采样时间□阴性□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抗原)采样时间□阴性□阳性4.流行病学史调查:(询问发病前10天内的情况)4.1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有□无4.1.1具体地点4.2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或动物制品□有□无4.2.1动物或动物制品名称4.2.2接触的方式:□捕猎□剥食□玩耍□跳蚤叮咬□饲养□其他接触时间年月日4.3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有□无4.3.1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有□无4.4接触过鼠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有□无接触对象的姓名:具体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年月日5.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随访或根据医疗报告完成)5.1转归:⑴痊愈⑵死亡5.1.1病例死亡时间年月日5.2最后诊断:(1)发热待查(2)疑似病例(3)临床诊断病例(4)确诊病例(5)排除诊断病例5.3诊断类型:□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肠鼠疫□眼鼠疫□皮肤鼠疫□脑鼠疫□其他类型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单位:调查者签名:附: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1.请您用圆珠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工整。
尚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我县接壤康保县历史上曾发生过人间鼠疫,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进行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流行造成的危害,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和《尚义县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制订本预案.一、疫情报告接到鼠疫疑似病例的疫情报告后,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情报告规定的时间,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张家口市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二、建立隔离病房和临时实验室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调动鼠防应急小分队,携带应急装备和药品,在2个小时内出发,迅速赶赴发病地点.(一)以病人所居住的房屋或就诊的诊室为隔离病房,在其隔壁或临近的房屋建立临时实验室。
(二)消毒病房。
按照个人防护的要求,迅穿好防护服装,对病房和实验室由外向内进行空气消毒和灭蚤杀虫处理,同时将病房隔离。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小分队流调人员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一)目的1、核实诊断。
2、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掌握调查地区鼠疫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3、追踪和管理和患病的人和物的密切接触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4、监测和评价疫情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5、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空间分布、结构、性制及流行规律,尽早发现疫情或流行指征。
6、制定预防和控制鼠疫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二)工作程序1、个案调查。
着装后进入消毒后的病室,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和记录患者发病前的活动及接触病人及野生动物情况,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情况,并填入个案调查表。
2、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和调查根据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时开展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填写密切接触者调查表。
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服药。
四、诊疗人员进行诊治小分队诊疗人员着装后进入病房,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及体征,进行详细全面地检查,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做出初步诊断,并做好病历记录,对病人进行特效和对症治疗。
沈河区关于一例输入性腺鼠疫继发肺鼠疫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12月2日14时30分,沈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辽宁省人民医院电话报告,在2011年12月2日 13时30 分有一名患者来到我院发热门诊就诊,该患者当时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颜面潮红,头颈部活动受限,咳嗽、咳血、皮肤黏膜发绀等症状;查体体温40.5℃,心率每分钟120次,颈部淋巴结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比较坚硬,疼痛剧烈。
据患者同学于某介绍该患者于2011年12月1日与同学于某曾去过西藏阿里地区旅游,游玩过程中,发现一只活旱獭,患者在捕杀后剥皮的时候,不小心被到割伤了左手。
该地区是我国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过去曾多次发生人间、鼠间鼠疫疫情。
因此,高度怀疑该患者为疑似鼠疫病人,现患者隔离在隔离病房,立即报告沈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将疫情报告区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同时调动鼠疫防治机动队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患者沈河,男,32岁,干部,家住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2段5号。
身份证号:210101*********,联系电话:12345678。
沈河同学于某,男,32岁,干部,家住沈河区大南街2段5号。
联系电话:87654321.二、发病经过:患者于2011年12月1日晚23时左右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自测体温38℃。
按感冒服用感康、扑热息痛对症治疗。
2日清晨5时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体温高达39.2℃,同时伴有剧烈头痛、胸痛、咳嗽、咳痰带血症状。
患者在同学于某的陪伴下,立即乘机返沈,下飞机后直接乘坐出租车到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
三、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曾于2011年12月1日与同学于某曾去过西藏阿里地区旅游,游玩过程中,发现一只活旱獭,患者在捕杀后剥皮的时候,不小心被到割伤了左手。
该地区是我国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过去曾多次发生人间、鼠间鼠疫疫情。
黑死病零星案例
篇一: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消息,2022年7月19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
患者刘某某(男,45岁,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XX牧场,职业为牧民),7月12日9时左右,患者自觉发热、乏力、意识不清、水样便腹泻,自内蒙古返回银川,就诊于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7月13日11时左右,就诊于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7月14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7月19日诊断为疑似鼠疫病例,当日确诊为鼠疫病例。
篇二:
据内蒙古包头市卫健委8月6日对外发布的通报,2020年8月2日,包头市接到达茂旗卫生健康委报告,达茂旗XX镇XX村发生一例鼠疫死亡病例。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判定上述患者为肠型鼠疫,死亡原因为循环系统衰竭。
篇三:
在8月6日上午,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已接到包头市昆都仑区卫健委通报,一名患者拨打包头市120急救电话到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医。
在8月7日凌晨,该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经自治区、包头市专家组会诊判定患者为腺鼠疫。
根据通报内容,目前已对7名密切接触者按要求进行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给予预防性用药及鼠疫核酸PCR检测,目前无发热等异常情况,鼠疫核酸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国标码□□□□□□病例编码□□□□1.一般情况:1.1姓名:1、2身份证号码: □□□□□□□□□□□□□□□□□□1。
3性别: ⑴男⑵女□1。
4年龄(岁): □□1.5职业: □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医疗卫生人员⑸教师⑹保育保姆⑺餐饮业⑻商业服务⑼工人⑽民工⑾农民⑿牧民⒀渔(船)民⒁干部职员⒂离退人员⒃家务待业⒄其她1。
6现居住地(详填):省市县(区) 乡(街道) 村1。
6。
1联系电话1。
7工作单位:1。
8户口所在地(详填):省市县(区) 乡(街道) 村1。
9发病时间: 年月日□□□□□□□□1、10发病地点: 省市县(区)1、11初诊时间: 年月日□□□□□□□□1、12初诊单位:1、13初次诊断:⑴疑似鼠疫⑵确诊鼠疫⑶其它□1.14入院时间: 年月日□□□□□□□□1。
15所住医院名称:1。
16住院号: □□□□□□□□1.17入院诊断:⑴疑似鼠疫⑵确诊鼠疫⑶其它□1。
17。
1临床类型⑴腺鼠疫⑵肺鼠疫⑶败血症型鼠疫⑷脑膜炎型鼠疫⑸皮肤鼠疫⑹其它□1.18鼠疫菌苗接种⑴有⑵无□1。
18。
1 菌苗接种次数□1.18、2 第一次接种时间年月日□□□□/□□/□□1。
18。
3 第二次接种时间年月日□□□□/□□/□□2、临床表现:2、1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⑴有⑵无□2.1、1体温(入院时) ℃2。
2淋巴结肿大,且剧烈疼痛、强迫体位⑴有⑵无□2、3高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皮下及粘膜出血而无明显得淋巴结肿大。
⑴有⑵无□2。
4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鲜红色血痰或泡沫血痰、⑴有⑵无□2.5血性腹泻并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⑴有⑵无□2.6皮肤剧烈疼痛性丘疹,血性水泡,基底坚硬,周边灰黑色。
⑴有⑵无□2.7呕吐、剧烈头痛,狂燥谵语、妄动或昏睡,颈部强直,脑压高,脑脊液混浊。
⑴有⑵无□3、临床及实验室检查:3.1入院时白细胞计数: /mm33。
1、1中性白细胞计数: /mm33。
表1 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
1.2: □□□□□□□□□□□□□□□□□□
1.3性别:⑴男⑵女□
1.4年龄(岁):□□
1.5职业:□
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医疗卫生人员⑸教师
⑹保育保姆⑺餐饮业⑻商业服务⑼工人⑽民工
⑾农民⑿牧民⒀渔(船)民⒁干部职员⒂离退人员⒃家务待业⒄其他1.6现居住地(详填):省市县(区)乡(街道)村
1.6.1联系
1.7工作单位:
1.8户口所在地(详填):省市县(区)乡(街道)村
1.9发病时间:年月日□□□□□□□□
1.10发病地点:省市县(区)
1.11初诊时间:年月日□□□□□□□□
1.12初诊单位:
1.13初次诊断:⑴疑似鼠疫⑵确诊鼠疫⑶其它□
1.14入院时间:年月日□□□□□□□□
1.15所住医院名称:
1.16住院号: □□□□□□□□
1.17入院诊断:⑴疑似鼠疫⑵确诊鼠疫⑶其它□
1.17.1临床类型
⑴腺鼠疫⑵肺鼠疫⑶败血症型鼠疫⑷脑膜炎型鼠疫
⑸皮肤鼠疫⑹其它□
1.18鼠疫菌苗接种⑴有⑵无□
1.18.1 菌苗接种次数□
1.18.2 第一次接种时间年月日□□□□/□□/□□
1.18.3 第二次接种时间年月日□□□□/□□/□□
2.临床表现:
2.1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⑴有⑵无□
2.1.1体温(入院时) ℃
2.2淋巴结肿大,且剧烈疼痛、强迫体位⑴有⑵无□
2.3高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皮下及粘膜出血而无明显的淋巴结肿大。
⑴有⑵无□
2.4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鲜红色血痰或泡沫血痰。
⑴有⑵无□
2.5血性腹泻并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⑴有⑵无□
2.6皮肤剧烈疼痛性丘疹,血性水泡,基底坚硬,周边灰黑色。
⑴有⑵无□
2.7呕吐、剧烈头痛,狂燥谵语、妄动或昏睡,颈部强直,脑压高,脑脊液混浊。
⑴有⑵无□
3.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3.1入院时白细胞计数: /mm3
3.1.1中性白细胞计数: /mm3
3.1.2淋巴细胞计数: /mm3
3.2胸部X线检查(最近一次检查结果)是否有阴影改变:
⑴是⑵否□
3.3血清学鼠疫间接血凝(IHA)检测结果:
3.3.1第一份血清⑴阴性⑵阳性□
3.3.2第二份血清⑴阴性⑵阳性□
3.3.3第三份血清⑴阴性⑵阳性□
3.4鼠疫菌分离培养结果:⑴阴性⑵阳性□
4.流行病学史调查:
4.1发病前10有无外地旅行史:⑴有⑵无□
4.2.1住宅附近发现死鼠或接触死鼠⑴是⑵否□
4.2.2接触过死哺乳类动物⑴是⑵否□
4.2.3接触过野生动物,如旱獭、黄鼠等⑴是⑵否□
4.3发病前被跳蚤叮⑴有⑵无□
4.4发病前进入过鼠疫实验室⑴有⑵无□
4.4.1 接触过鼠疫实验室用品⑴有⑵无□
4.5发病前10天是否与确诊鼠疫病例或疑似鼠疫病例接触:
⑴是⑵否□
注:1.与患者关系: ⑴家庭成员⑵同事⑶社会交往⑷共用交通工具⑸其它
2.接触方式:⑴与病人同进餐⑵与病人同处一室⑶与病人同一病区
⑷与病人共用食具、茶具、毛巾、玩具等⑸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
⑹诊治、护理⑺探视病人⑻其他接触
3.接触频率描述:⑴经常⑵有时⑶偶尔
4.可能的接触地点:⑴家⑵工作单位⑶学校⑷集体宿舍⑸医院
⑹室公共场所⑺其他
4.6发病后至住院前接触者:
5.1转归: ⑴痊愈⑵死亡□若病例死亡,则填写5.1.1
5.1.1病例死亡时间年月日□□□□□□□□
5.2最后诊断:
⑴腺鼠疫⑵肺鼠疫⑶败血症型鼠疫⑷脑膜炎型鼠疫
⑸皮肤鼠疫⑹其它□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者签名:
附: 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
1. 请您用圆珠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工整。
2. 凡是数字,都填写阿拉伯数字如:0、1、2、3、……。
3. 请将所选择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
4. 使用6位国标码,如市为4 4 0 1 0 0
5. 所有涉及日期的填写到日,如入院时间为2003年4月5日,则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
2 0 0
3 0
4 0 5。
6.第1.12项中初诊单位如果是正规医院,应详细填写医院名称,如果是个体诊所,应注明详细地址。
第4.1及4.5项中外地旅行史中所到地方具体填写到某省份的某城市或某县。
表2 鼠疫接触者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病例编码□□□□
病例: □□□□□□□□□□□□□□□□□□
病例所住医院:住院号:
接触者序号□□□
1.一般情况:
1.1:
1.2: □□□□□□□□□□□□□□□□□□
1.3性别:⑴男⑵女□
1.4年龄(岁):□□
1.5职业:□
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教师⑸保育保姆
⑹餐饮业⑺商业服务⑻工人⑼民工⑽农民⑾牧民
⑿渔(船)民⒀干部职员⒁离退人员⒂家务待业⒃医疗卫生
⒄其他
1.6现居住地(详填):省市县(区)乡(街道)村
1.6.1联系
1.7工作单位:
1.8户口所在地(详填):省市县(区)乡(街道)村
1.9鼠疫菌苗接种⑴有⑵无□
1.9.1 菌苗接种次数□
1.9.2 第一次接种时间年月日□□□□/□□/□□
1.9.3 第二次接种时间年月日□□□□/□□/□□
1.10管理方式:
⑴家中隔离观察⑵医疗机构隔离观察
⑶留验站等地点隔离观察⑷无隔离观察□
1.10.1开始隔离或医学观察的时间□□□□/□□/□□
11预防性治疗方法□
⑴注射链霉素⑵口服抗生素⑶口服磺胺类药⑷口服抗生素+磺胺类药
1.12转归: □
⑴解除隔离⑵转为疑似病例⑶转为确诊病例
⑷脱离隔离⑸失访⑹其它
1.1
2.1若解除隔离,则解除时间:□□□□/□□/□□
1.1
2.2若转为疑似或确诊病例,则是否隔离治疗⑴是⑵否□(若否,跳转至2)
1.1
2.3如是,则治疗医院名称
1.1
2.4开始隔离治疗时间□□□□/□□/□□
2.可能的接触地点:
2.1家⑴是⑵否□
2.2工作单位⑴是⑵否□
2.3学校⑴是⑵否□
2.4集体宿舍⑴是⑵否□
2.5医院⑴是⑵否□
2.5.1若是,则医院名称
2.6室公共场所⑴是⑵否□
2.7飞机、火车、轮船或公交车⑴是⑵否□
2.7.1若是,则具体班次或公交车车号
3.医务人员与鼠疫病人接触方式调查:
3.1诊查病人⑴是⑵否□
3.2护理病人⑴是⑵否□
3.3检验标本⑴是⑵否□
3.4辅助检查⑴是⑵否□
3.5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⑴是⑵否□
3.6病房保洁和污染物处理⑴是⑵否□
3.7其它方式⑴是⑵否□
3.8探视病人⑴是⑵否□
4.其他人员与鼠疫接触方式调查:
4.1与病人同处一室⑴是⑵否□4.2与病人同一病区⑴是⑵否□4.3与病人共用卧具、食具、茶具、毛巾、玩具等⑴是⑵否□4.4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⑴是⑵否□4.5探视病人⑴是⑵否□4.6接触老鼠⑴是⑵否□4.7接触病死动物或其排泄物⑴是⑵否□
4.7.1 接触方式□
⑴捕捉⑵剥食⑶饲养⑷玩耍⑸媒介叮咬⑹其它
4.8 其它方式□
5.最后接触时间: □□□□/□□/□□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者签名:
表3 鼠情监测调查表
调查填表人:
表4 鼠情监测统计表
单位盖章:填表人:日期
表5 鼠体蚤指数监测统计表
单位盖章:填表人:日期
表6 鼠疫检验记录表
调查单位:填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