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拾期_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上)——重点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1.05 KB
- 文档页数:6
什么是侵犯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罪公民⼈⾝权利、民主权利是法律予以保护的,任何单位和个⼈不得侵犯。
如果⾏为⼈有犯罪故意,并且实施了侵权公民⼈⾝权利、民主权利⾏为的,会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什么是侵犯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罪?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侵犯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中国刑法规定的⼀类犯罪,指⾮法侵犯公民的⼈⾝权利和民主权利的⾏为。
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权利和民主权利,具体表现为公民的⽣命、健康、⼈⾝⾃由、名誉、⼈格以及选举权、被选举权等不受⾮法侵犯的权利。
《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131条规定,“保护公民的⼈⾝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任何⼈、任何机关⾮法侵犯。
违法侵犯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员予以刑事处分。
”公民的⼈⾝权利包括⼈的⽣命权(即⽣存权)和健康权。
侵犯公民⼈⾝权利主要是指侵犯公民的⽣命权和健康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由不受侵犯。
⽣命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权利,任何⼈也不能⾮法剥夺。
公民的民主权利主要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通信⾃由权等。
刑法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能够更好的依法⾏使⾃⼰的民主权利,并使其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将侵犯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罪作为专章加以规定。
这⼀章主要包括以下罪名:杀⼈罪、伤害罪、强奸罪、绑架罪、猥亵、侮辱妇⼥罪、⾮法拘禁罪、拐卖妇⼥、⼉童罪、⾮法搜查他⼈⾝体、住宅罪、破坏选举罪、刑讯逼供罪、暴⼒⼲涉他⼈婚姻⾃由罪、虐待家庭成员罪等。
本罪的主体,绝⼤部分是⼀般主体,即任何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的公民。
个别犯罪,是特殊主体,如刑讯逼供罪,只能由国家⼯作⼈员构成。
本罪的主观⽅⾯,⼤多数犯罪只能由故意构成,个别犯罪可以由过失构成。
侵犯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中国刑法规定的⼀类犯罪,指⾮法侵犯公民的⼈⾝权利和民主权利的⾏为。
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权利和民主权利。
如果你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刑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笔记整理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侵犯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侵犯名誉的犯罪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侵犯婚姻家庭的犯罪其他犯罪第一节故意杀人罪一、概念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一)犯罪客体:他人的生命权利(二)犯罪对象1、有生命的自然人人的尸体及胎儿不能成为本罪的对象关于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存在着多种学说2、关于杀害尊亲属3、关于杀婴☆生命的开始阵痛说;一部露出说;全部露出说;断带说;独立呼吸说☆死亡的标准(1)心死说(存在缺陷)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和脉搏停止。
系传统观点,为我国医学界和司法实践所采用。
事实上,有人心脏停止数十分钟,仍可被抢救过来。
(2)脑死说:全脑(包括大脑半球、间脑和脑干各部分)功能的不可逆性丧失。
<这一标准更为科学合理、精确,而且脑死亡患者是高质量的器官捐赠者> (三)客观方面: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执行命令等行为的界限。
☆故意杀人所采用的方法法律没有限制。
司法实践中,以下几种情况值得1、采用爆破等方法杀人,同时危及公共安全的;(——刑法第115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作为义务的来源问题;3、迷信方法;因缺乏现实的社会危害性,不属犯罪。
☆特定作为义务的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2、因职务或业务而产生的特定义务3、因行为人的法律行为而产生的特定义务(——指在法律上能够引起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合同行为。
)4、因行为人的先行行为而产生的特定义务(——指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行为致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权利处于危险状态,而产生的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
因先行行为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实践中常见的就是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件。
基本概念1.侮辱罪: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诽谤罪: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诬告陷害罪: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4.刑讯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
5.暴力取证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指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
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将在履行职责及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或窃取及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7.侵犯通信自由罪: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8.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
9.重婚罪: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10.破坏军婚罪:指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行为。
重点考点详解一、侮辱罪:亲告罪1.客观上暴力或其他方法侮辱,进行侮辱的事实本身是否真实无关紧要。
2.公然要求达到不特定或多数人可能知悉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
即使实际上没知悉也不影响犯罪成立。
利用网络的可以成立本罪。
3.犯罪对象是特定的人,不含死者。
但实际是侮辱死者家属的成立本罪。
4.情节严重才够罪。
本罪告诉才处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可以公诉。
5.侮辱罪与强制猥亵、侮辱罪竞合时,按照重罪强制猥亵侮辱罪认定。
二、诽谤罪:亲告罪1.捏造事实是预备行为,予以散布是实行行为。
明知是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而散布的也属于诽谤。
2.向不特定人或多数人散布是诽谤,向公安司法机关告发是诬告陷害。
3.诽谤必须是虚假事实,而侮辱罪可真可假损害他人名誉即可。
但诽谤必须达到足以使人信以为真的程度,否则可能成立侮辱。
基本概念1.非法拘禁罪: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
2.绑架罪: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3.拐卖妇女儿童罪: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施诈、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4.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指不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
5.诬告陷害罪: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6.强迫劳动罪:指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
7.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指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8.非法搜查罪:是指非法对他人的身体或住宅进行搜查的行为。
9.非法侵入住宅罪: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
10.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
11.暴力取证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指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
12.虐待被监管人罪:指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行为。
13.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指用暴力手段干涉他人结婚自由或离婚自由的行为。
14.虐待罪: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15.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16.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是指在征得被害人同意或者承诺,组织出卖人体器官以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
4.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或者故
意与不满14 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5.强制猥亵、侮辱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6.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7.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
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
法要求为目的, 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8.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施诈、接送、中转妇女、儿童
的行为。
本罪名是选择性罪名, 可分解为拐卖妇女罪与拐卖儿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