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8
初三化学生活中的酸和碱学习目的:1.酸和碱的组成和分类2.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和应用实战演练:一、常见的酸和碱3232434无氧酸:HCl、H2S、HI、HBr(氢某酸)一元酸:HCl、HNO3、HI、HBr二元酸:H2CO3、H2S、H2SO4三元酸:H3PO4了解酸的溶解性:我们常见的酸如盐酸、硫酸、碳酸、乙酸等,绝大多数酸都溶于水,但硅酸(H2SiO3)3、碱的组成【思考】写出所有知道的碱的化学式,归纳它们在组成上的共同之处,从碱的名称,归纳碱的命名方法。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钡Ba(OH)24、碱的溶解性和酸不一样,大部分的碱是难溶于水的。
常见的可溶于水的碱有NaOH、Ca(OH)2、Ba(OH)2、NH3·H2O,其中Ca(OH)2是微溶的。
5、碱的颜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Mg(OH)2白色6、探究:固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什么区别?【实验】各取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1)分别置于小烧杯中;(2)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它们的变化;(3)分别在小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滴加酚酞试液;(4)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实验现象】(1)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
(2)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表面形成一层溶液,氢氧化钙表面则无明显变化。
(3)加入适量水,氢氧化钠迅速溶解,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但它们均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4)插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计,温度明显上升。
【解释和结论】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表面形成一层溶液,这种物理现象称为“潮解”,而氢氧化钙没有潮解现象,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在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热。
三、酸碱中和反应1、什么是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一类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2、探究中和反应如果我们将无色的盐酸滴加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理论上我们知道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但看不到任何现象。
常见的酸和碱1.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酸的含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酸。
如: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氨水【NH3·H2O】碱的含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 H-)的化合物叫碱。
如:NaOH= Na++OH-Ca(OH)2 =Ca2++2OH-NH3·H2O =NH4++OH-3.常见的盐:NaCl、AgCl、CaCl2、FeCl2、CuCl2、FeCl3、Na2SO4、BaSO4、CuSO4、KNO3、AgNO3、Ba(NO3)2、Cu(NO3)2、Na2CO3、CaCO3、BaCO3盐的含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由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NH4+)构成的化合物也是盐。
如:NH4NO3、(NH4)2SO44.酸溶液:酸的水溶液(溶质是酸)酸性溶液:PH值<7的溶液(硫酸氢钠)能让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酸性溶液。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1.4.8.A如何区别浓硫酸和浓盐酸方法1、闻浓盐酸有挥发性闻有刺激气味浓硫酸不挥发无色无味;2、看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冒白烟浓硫酸不挥发;3 根据脱水性浓硫酸有强化性放一张白纸在上面白纸会变黑浓盐酸不会使白纸炭化变黑B浓流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化学性质),木炭、纸张、皮肤等物质遇到硫酸能变黑,这是硫酸的脱水性。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棒不断得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在手上,如果少量可直接用水冲洗,量多,应先用布擦,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导语】备考是⼀种经历,也是⼀种体验。
每天进步⼀点点,基础扎实⼀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点点。
⽆忧考为您提供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常见的酸和碱,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快来练习吧! 常见的酸和碱 考点⼀、酸碱指⽰剂 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显⽰不同颜⾊的物质 2、常⽤的指⽰剂:⽯蕊溶液、酚酞溶液 3、⽯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蕊溶液酚酞溶液本⾝紫⾊⽆⾊酸溶液变为红⾊⽆⾊碱溶液变为蓝⾊变为红⾊ 考点⼆、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途浓盐酸浓硫酸颜⾊、状态“纯净”:⽆⾊液体⼯业⽤盐酸:黄⾊(含Fe3+)⽆⾊粘稠、油状液体⽓味有刺激性⽓味⽆特性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体)(敞⼝置于空⽓中,瓶⼝有⽩雾)吸⽔性脱⽔性腐蚀性⽤途①⾦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属除锈②浓硫酸作⼲燥剂③⽣产化肥、精炼⽯油 注意:①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体。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性,易吸收空⽓中的⽔蒸汽。
③浓盐酸敞⼝放置在空⽓中⼀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④浓硫酸敞⼝放置在空⽓中⼀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⑤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并不断搅动使产⽣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直接倒⼊浓硫酸中。
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肤或⾐服上,应先⽤布拭去,再⽤⽔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⑦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性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成的阳离⼦全部是H+) (1)与酸碱指⽰剂的反应:使紫⾊⽯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试液变⾊ (2)⾦属 + 酸→盐 + 氢⽓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属>H ) H2SO4 + Mg=MgSO4 + H2↑ 2HCl + Mg =MgCl2+ H2↑ 3H2SO4 + 2Al= Al2(SO4)3 + 3H2↑ 6HCl + 2Al =2AlCl3+ 3H2↑ H2SO4 +Zn= ZnSO4 + H2↑ 2HCl +Zn= ZnCl2 + H2↑ H2SO4 + Fe= FeSO4 + H2↑ 2HCl + Fe= FeCl2+ H2↑ 注:FeSO4 溶液、FeCl2溶液:浅绿⾊ (3)⾦属氧化物 + 酸→盐 + ⽔ Fe2O3 +3H2SO4= Fe2(SO4)3 + 3H2O (注Fe2(SO4)3溶液:黄⾊) 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变为黄⾊ Fe2O3 +6HCl=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 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变为黄⾊ CuO + 2HCl =CuCl2 + 2H2O (注CuCl2溶液:蓝⾊) 现象:⿊⾊物质消失,液体由⽆⾊变为蓝⾊ CuO +H2SO4= CuSO4 + H2O(注CuSO4溶液:蓝⾊) 现象:⿊⾊物质消失,液体由⽆⾊变为蓝⾊ 3、三种离⼦的检验试剂现象Cl-AgNO3 及HNO3产⽣⽩⾊沉淀SO42-①Ba(NO3)2及HNO3②HNO3及BaCl2产⽣⽩⾊沉淀CO32-HCl 及⽯灰⽔有⽆⾊⽓泡产⽣,⽯灰⽔变浑浊 考点三、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状态⽩⾊固体,极易溶于⽔(溶解放热)易潮解⽩⾊粉末,微溶于⽔俗名烧碱、⽕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灰、消⽯灰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H2O== Ca(OH)2⽤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燥剂②化⼯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业:制漂⽩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 注意: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盐的定义↓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如HCl、H2SO4、HNO3等。
酸的水溶液呈酸性。
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
↓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如NaOH、Ca(OH)2、NH3·H2O等。
碱的水溶液呈碱性。
碱由OH-和金属离子构成。
↓盐的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NaCl、CuSO4、FeCl3等。
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二、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时,本身可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提示:⒈酸碱指示剂是从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提取的浸出液,只要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不同的颜色,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使用。
⒉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的溶液反应时,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
三、常见的酸↓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
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即盐酸液滴。
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⑴与氧化铁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此反应可用于出铁锈。
⑵与氧化铜反应: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与碱的反应:⑴与氢氧化铜反应:Cu(OH)2+2HCl=CuCl2+H2O 现象:蓝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碱+酸=盐+水腐蚀品标志⑵与氢氧化铝反应:Al(OH)3+3HCl=AlCl3+3H2O此反应常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10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和。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遇碱性溶液变。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呈色,遇碱性溶液变。
酸溶液显酸性,显酸性的溶液是酸溶液。
(填“一定”、“不一定”)碱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是碱溶液。
(填“一定”、“不一定”)2、证明某溶液显酸性的方法:。
证明某溶液显碱性的方法:。
3、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会看到,说明浓盐酸具有性,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质量分数。
浓硫酸具有性,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质量分数。
4、盐酸的用途:(1)金属表面(2)胃液中含酸,帮助消化。
硫酸的用途:(1)稀硫酸金属表面(2)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不能干燥。
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碳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铁6、酸中一定含有元素碱中一定含有元素。
7、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现象,该变化属于变化。
浓硫酸溶于水会,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中。
并用玻璃棒,其目的是。
8、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然后再。
9、使用白色点滴板的优点是①②③10、酸的化学性质(盐酸、稀H2SO4)由于酸在水溶液里都能解离出,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与作用,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色,无色酚酞遇酸溶液色。
(2)酸与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基本反应类型是)条件:①;②锌和稀硫酸铁和稀硫酸镁和稀硫酸铝和稀硫酸锌和稀盐酸镁和稀盐酸铁和稀盐酸铝和稀盐酸(3)酸与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锈铁钉与盐酸锈铁钉与稀硫酸现象:。
氧化铜与稀盐酸氧化铜与稀硫酸现象:。
氧化钙与稀盐酸氧化镁与稀盐酸氧化镁与稀硫酸氧化铝与稀盐酸(4)酸与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是)用含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起作用盐酸和烧碱起反应:(实验)(注意是先加溶液,再加,然后才加)做上述实验时,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忘了加酚酞,在实验结束后再加酚酞溶液,发现酚酞不变色,会有两种情况:①②。
年级初三学科化学版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编稿老师杨洪响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王慧姝课标扫描考点展示常考题型分值能叙述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选择题、实验题1~5分知道盐酸、硫酸的一些物理性质;能用实验说明浓酸浓碱的腐蚀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酸及酸的性质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2~6分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的物理性质;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常见碱及碱的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生石灰的变质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2~6分了解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选择题、填空题1~2分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酸的性质;碱的性质。
难点:关于酸、碱化学性质的探究。
酸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一、酸碱指示剂酸性碱性中性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蓝色紫色无色酚酞试液无色红色无色【注意】①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变色的实质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变色。
②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这里不要忽视中性溶液。
随堂练习绪言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图象,则X可能是()A.稀盐酸B.蒸馏水C.石灰水D.食盐水思路导航: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而遇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不变色,可以据此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酸碱性来解答即可。
A、稀盐酸呈酸性,所以不能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B、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B错误;C、石灰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D错误。
答案:C二、酸及酸的化学性质盐酸硫酸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无色、黏稠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用途金属表面的除锈,制造药物,人体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金属表面的除锈,重要的化工原料【注意】浓盐酸在空气中挥发形成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
【说明】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因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导致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少;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因吸收水蒸气而导致质量增加,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2.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脱水性:按水的组成夺取纸张、木柴、衣服、皮肤里的氢、氧元素,具有腐蚀性。
3. 浓硫酸的稀释:4. 酸的化学性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化学性质 盐酸(HCl )稀硫酸(H 2SO 4)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 Zn+2HCl == ZnCl 2+H 2↑ Fe+2HCl == FeCl 2+H 2↑ Zn+H 2SO 4 == ZnSO 4+H 2↑ Fe+ H 2SO 4 == Fe SO 4+H 2↑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 2O 3+6HCl == 2FeCl 3+3H 2OFe2O 3+3H 2SO 4 == Fe 2(SO 4)3+3H 2O【说明】稀盐酸、稀硫酸与Fe 2O 3的反应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三、碱及碱的化学性质1. NaOH 、Ca(OH)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NaOHCa(OH)2俗称 苛性钠、火碱、烧碱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 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放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 用途 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重要的化工原料,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重要的建筑材料,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生石灰在空气中会发生以下反应: CaO +H 2O==Ca(OH)2,Ca(OH)2+CO 2==CaCO 3↓+H 2O 。
2. 碱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 氢氧化钠(NaOH ) 氢氧化钙[Ca(OH)2]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 2+2NaOH == Na 2CO 3 + H 2OCO 2+C a (O H )2 == CaCO 3↓+H 2O【注意】①由于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CO2气体。
②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而潮解,同时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须密封保存。
四、溶液的导电性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石灰水等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等不能导电: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例题1(浙江宁波)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
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出黄绿色的物质是()A. 柠檬汁B. 雪碧C. 食盐水D. 肥皂水思路导航:此题以日常生活现象为背景命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知识。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紫色高丽菜汁遇到碱性物质变成黄绿色,柠檬汁和雪碧显酸性,食盐水显中性,肥皂水显碱性,因此,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出黄绿色的物质是肥皂水。
答案:D例题2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
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
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思路导航:此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利用一个科学史实,考查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两个环节,验证了教材中酸溶液与指示剂进行反应使指示剂变色的基本规律形成的过程。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明确科学实验探究学习的一般步骤,从题目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并总结规律。
本题的问题是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
注意答题要全面,假设的角度可以从不同的酸出发,也可以从不同种类的花瓣猜想,还可以从碱类物质推测,然后用不同的酸与紫罗兰花瓣或盐酸与不同的花瓣,进行实验验证。
答案:(1)其他酸液能使花瓣变红吗?将稀硫酸、稀硝酸等酸分别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
(2)盐酸能使其他种类花瓣变色吗?将盐酸分别滴到其他种类的花瓣上,观察现象。
(3)碱溶液也能使花瓣变色吗?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分别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
知识点2:常见酸及酸的化学性质例题1 如下图所示,某无色溶液X能分别与四种物质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X一定是稀盐酸B. 黄色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C. 溶液X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D. 溶液X与铁反应后,生成浅绿色溶液和氢气思路导航:无色溶液X能分别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可确定X为一种酸(盐酸或稀硫酸)。
则A错;若X为稀硫酸,则黄色溶液中的溶质为Fe2(SO4)3,若X为盐酸,则黄色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3,B错;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C错;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FeCl2、FeSO4等浅绿色溶液和氢气,D正确。
答案:D例题2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
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Cl-)能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①②③④(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③和④:在③中应加入;在④中应加入。
(4)你的探究结果为:。
思路导航:此题考查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
稀盐酸中存在H2O分子、H+、Cl—三种粒子,其中的H+可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是科学事实,但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个结论,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方法。
根据题中所示的四个实验可知,题目是运用对比实验法进行探究的,即只要能排除H2O分子和Cl—离子不能使碳酸钙溶解,就可得出结论。
实验①说明水不能使碳酸钙溶解,实验②说明稀盐酸确实能使碳酸钙溶解,显然实验③和④需证明H+、Cl—能否使碳酸钙溶解,要证明H+能否使碳酸钙溶解,应加入含有H +的物质,即其他酸类物质如硝酸等,要证明Cl—能否使碳酸钙溶解,应加入含有Cl—的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等。
答案:(1)稀盐酸中的H+可使CaCO3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2)H2O不能使CaCO3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3)硝酸(或醋酸等)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等)(4)H+可使CaCO3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知识点3:常见碱及碱的化学性质例题 1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4)小结与思考: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思路导航:此题是一道关于氢氧化钙变质的实验探究题,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小结与思考等环节,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氢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的原理是CO2+Ca(OH)2 == CaCO3↓+H2O,可见变质后的成分中有CaCO3,CaCO3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CO2气体。
而未变质的Ca(OH)2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根据上述原理再结合实验探究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4)小结与思考:① CaCO3+2HCl = CaCl2+H2O+CO2↑②改良酸性土壤例题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_________。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