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49
有效的复苏团队抢救与规范化培训台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魏国英一心肺复苏的概述团队抢救二规范化培训三(CPR)•心肺复苏(CPR)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上自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倡导,并且身体力行,在生活中或紧急救护中,没有比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更为紧迫-CPR就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呼吸所采取的“救命技术”。
定义:心肺复苏术(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简称CPR)指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其目的是保护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搏动)突然终止,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处于停止状态。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以急性症状开始一小时内骤然丧失为前提的,无法预料自然死亡。
此定义强调了(自然、快速、不被预知)心脏停搏:任何患慢性疾病在死亡时的必然结果,心跳都会停止,这就称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有本质的不同。
定义:•猝死:可由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药物、酗酒、大出血、过敏、中毒等引起,但其中仍以心血管疾病占据多数。
•呼吸骤停:窒息、溺水、卒中、电击伤、异物阻塞、药物过量、心肌梗死、创伤、昏迷等都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猝死的病人有35-40%如经第一目击者现场抢救进行,CPR可以挽救生命!原因关系•心跳呼吸骤停:是循环呼吸突然完全•停止的临床上最为紧急的危险状态。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倘若抢救无效则可称为猝死.病理生理心脏骤停后(缺氧所致),主要损害依次为:其中脑组织占体重的2%,静息时耗氧量占人体氧总摄取量的15%,大脑只能有氧代谢,没有氧储备。
5分钟时大脑的G(葡萄糖)和ATP(三磷酸腺苷)储存耗竭的时限!时间就是生命!!!各脏器耐受缺氧供血的耐受能力:大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30分钟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脏和肾脏30分钟肝脏1-2小时肺脏时间更长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3-5秒黒蒙5-10秒昏厥15秒左右“阿-斯综合征”发作10-20秒意识丧失30-60秒瞳孔散大60秒呼吸渐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二便失禁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脑死亡时间就是生命!!!心脏骤停时间内复苏CPR成功率1分钟>90%4分钟>60%6分钟>40%8分钟>20%10分钟几乎0%即:每延长1分钟施救,成活率就下降10%!•心跳停止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救愈率60%•超过8分钟大脑发生不可逆损害,复苏存活可能性微小•及时有效抢救对生命至关重要一旦心跳呼吸停止黄金抢救时间时间就是生命!4分钟内8分钟是极限!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将“生命链”延长至5个环节:•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早期识别与呼救;(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早期除颤:如有指针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CLS)(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简述心肺复苏步骤与流程摘要:1.心肺复苏的概述2.心肺复苏的步骤与流程2.1 判断意识和呼吸2.2 呼叫急救人员2.3 开始心肺复苏2.3.1 胸外按压2.3.2 人工呼吸2.3.3 持续心肺复苏2.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2.5 复苏过程中的评估与调整3.复苏后的处理与注意事项正文: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旨在恢复受害者的心跳和呼吸功能。
当发现有人突然晕倒或心跳呼吸停止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的步骤与流程。
1.心肺复苏的概述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主要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体外除颤等环节。
心肺复苏的目标是维持受害者的生命体征,为后续救治争取时间。
2.心肺复苏的步骤与流程2.1 判断意识和呼吸首先,快速评估受害者是否存在意识和呼吸。
方法是:拍打受害者肩膀,大声呼喊:“你还好吗?”观察受害者有无反应。
2.2 呼叫急救人员判断受害者无意识和呼吸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报告现场情况,并根据调度员的指示进行操作。
2.3 开始心肺复苏2.3.1 胸外按压受害者平躺在硬地面上,救援者位于受害者一侧,双手交叉,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2.3.2 人工呼吸翻开受害者口腔,清理口鼻腔内异物,用一只手捏住鼻子,另一只手拖住下巴,进行人工呼吸。
呼吸过程中,观察受害者胸部是否上升,以确保气体进入肺部。
2.3.3 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交替进行,直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2.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AED,根据设备提示进行操作。
将AED电极贴在受害者胸部,按照AED提示进行除颤。
2.5 复苏过程中的评估与调整每两分钟进行一次复苏效果评估,观察受害者有无恢复心跳和呼吸。
如有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观察病情变化。
如无恢复,继续心肺复苏。
3.复苏后的处理与注意事项复苏成功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心肺复苏概述心脏骤停: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心脏骤停成人常见原因: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心脏骤停小儿常见原因: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脏骤停4种类型:心室纤颤,无脉室速,无脉电活动,心室停搏.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CLS)基础生命支持:1识别,2心肺复苏(CPR)(ABC→CAB),3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4除颤理由一、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击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
在这些患者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二、二、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
更改为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的延误。
三、三、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
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人工呼吸。
假如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的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四、四、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或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