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5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方案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 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和图2-33。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电线头套型号尺寸表2-10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2-34。
3.3.5 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3.6 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低压电缆头制作工艺标准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主要机具: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摇测电缆绝缘: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3.3.1和图3.3.1。
图3.3.1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表3.3.1序号型号规格尺寸适用范围1(mm)D(mm)VV,V1V四芯(mm2)VV20,V1V20四芯(mm2)123456VDT-1VDT-2VDT-3VDT-4VDT-5VDT-68610112213815015820253240444810~1625~3550~7095~12015018510~1625~3550~7095~1201501853.3.3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热缩管、接线端子、镀锌螺丝、电力复合脂、镀锡铜编织带等材料,热缩管应分黄、绿、红、蓝、黑五色。
所用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带,截面参见本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标准》(Ⅵ205)2.1.32.2机具设备2.2.1手动机具:钢锯、扳手、钢锉、螺丝刀、电工刀、电工钳、鲤鱼钳。
2.2.2电动工具:液压钳(电动或手动型)。
2.2.3测试器具:钢卷尺、1000V兆欧表、万用表。
2.2.4其他工具:喷灯、电烙铁。
2.3作业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电缆头制作应由持有电缆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2.3.2现场应清洁、干燥、明亮。
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有防雨、防尘措施。
2.3.3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4技术准备2.4.1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2向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工艺3.2.1准备工作:准备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检查电缆是否受潮。
3.2.2电缆绝缘摇测:用1000V兆欧表,对低压电缆进行绝缘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 Ω,如不符合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受损或受潮;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2.3剥切铠层、打卡子3.2.3.1绝缘合格后,根据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剥除长度,剥除外护套。
3.2.3.2剥电缆铠装钢带,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2.3.3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完后用钢锉将钢带毛刺去掉,使其光滑。
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主要机具: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摇测电缆绝缘: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3.3.1和图3.3.1。
图3.3.1电缆头套型号尺寸 表3.3.1序号型号规格尺寸适用范围1(mm)D(mm)VV,V1V四芯(mm2)VV20,V1V20四芯(mm2)1 2 3 4 5 6VDT-1VDT-2VDT-3VDT-4VDT-5VDT-68610112213815015820253240444810~1625~3550~7095~12015018510~1625~3550~7095~1201501853.3.2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施工工艺标准之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和图2-33。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电线头套型号尺寸表2-10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2-34。
3.3.5 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3.6 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一、特点和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及以下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工作;2配备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材料准备1 电缆终端头及其所用绝缘材料应是定型产品,各部队衔接处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瓷套不得裂纹、损伤,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并应有试验数据及合格证。
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备齐,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
2电缆绝缘胶和环氧树结晶胶应是定型产品,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各部衔接处均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应有理化及电气性能的试验单及合格证。
3 固定电缆终端头用的金属件均应是镀锌件,配齐相应的螺母、垫圈和弹簧垫。
4 中间头外壳必须密封良好,无杂质和砂眼,内壁光滑整洁,型号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铅套管含纯铅量不少于99.9%,并能承受25标准大气压力试验。
5 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绝缘三叉手套、绝缘管、应力管、编织铜线、填充胶、密封胶带、密封管、相色管、防雨裙。
6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接线端子、焊锡、清洁剂、砂布、白布、汽油、焊油、镀锌螺丝、电缆卡子、电缆标牌、10mm多股铜线。
3、主要机具1 制作机具:防风栅、塑料布、油压接线钳、喷灯、铁壶、铝壶、搪瓷盘、铝锅、铁勺、漏勺、手套、漏斗、电炉子、钢锯、钢丝刷,温度计、剪刀、锉刀、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等。
2 安装机具:台钻、电锤、滑车、大绳、板手、台钻、电焊机和气焊工具等。
3 测试工具:绝缘摇表、钢卷尺、钢板尺、温度计、万用表、试铃及试验仪器等。
4、作业条件1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3 室外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工,环境温度在+5C°以上。
4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操作平台要牢固,四周应搭设防风栅。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正确的制作和安装能够确保电缆的良好连接和传导电能的效果,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的工艺过程,并详细阐述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第一步:材料准备在制作低压电缆头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
首先,准备好符合规格的低压电缆,在确保电缆质量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尺寸。
此外,还需要已检验合格的绝缘套管、绝缘胶带、防水胶带、导电涂料等辅助材料和工具。
第二步:电缆头制作1. 将电缆剥皮首先,使用适当的工具将电缆的外皮和绝缘层剥离,并清理干净,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
2. 安装绝缘套管在将绝缘套管安装到电缆上前,先将导线进行分类,确保导线之间的配线正确。
然后,将符合规格的绝缘套管套在导线上,并将其推至电缆的一端,确保套管与电缆的连接紧密。
3. 使用绝缘胶带包裹接下来,使用绝缘胶带将绝缘套管进行包裹。
包裹时要注意覆盖全面,并确保绝缘胶带的层压紧凑,防止湿气和腐蚀物进入电缆头。
4. 添加导电涂料在绝缘胶带包裹完成后,涂抹适量的导电涂料于绝缘套管连接处,以提高接触导电性能,并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第三步:电缆头安装1. 清理连接端在进行电缆头的安装前,需将连接端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质。
2. 进行电缆头连接将制作好的电缆头与所需连接的设备或配电箱连接,确保连接紧固可靠,并适当使用扳手或其他工具进行固定。
3. 测试连接质量完成电缆头的安装后,使用相关测试仪器对连接进行质量测试。
确保连接的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保证电力传输的效果。
第四步:绝缘处理1. 安装防水胶带在电缆头连接完成后,使用防水胶带将连接端进行包裹,确保电缆头处于干燥和防潮的环境中,避免因水分引起的电缆故障。
2. 进行绝缘处理最后,使用合适的绝缘材料对整个电缆头进行绝缘处理,包括用绝缘胶带包裹电缆头,使用PVC套管保护电缆,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达到所需标准。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目V录第1卷1范围 (2)第2卷2施工准备 (2)第3卷3操作工艺 (2)第4卷4质量标准 (4)第5卷5成品保护 (4)第6卷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4)第7卷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和图2-33。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2-34。
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一、选材制作低压电缆终端头的材料主要包括终端体、压接模具、绝缘套管和接地装置。
终端体通常采用优质的紧水泥或硅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
压接模具是用来压接终端头和电缆导体的工具,选择合适的模具可以确保压接质量。
绝缘套管应选择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同的材质,以确保接头部位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接地装置主要包括接地线和接地夹,用于将电缆终端头与接地端连接起来,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制作工艺1.清洁电缆终端头和电缆导体,确保表面光洁无污染物。
使用无水乙醇或其他合适的溶剂进行清洗。
2.终端体和绝缘套管的制作。
根据电缆终端头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合适的终端体和绝缘套管。
将终端体插入绝缘套管,保证终端体和绝缘套管之间有一定的预留间隙,这样可以保证终端体在电缆终端头上移动时不会困住。
然后在终端体和绝缘套管之间涂敷绝缘漆,以提高绝缘性能。
3.导体的准备。
根据电缆终端头的型号和规格,将导体的剥皮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然后将导体插入终端体中,确保导体与终端体的接触良好。
4.压接工艺。
根据电缆终端头和电缆导体的压接规范,选择合适的压接模具进行压接。
在压接过程中,要保证压接力度适当,压接点均匀。
压接完成后,用万用表或专用工具检测压接质量,确保电阻值合格。
5.绝缘补强。
在终端头的绝缘套管上,涂敷绝缘硅胶或胶水进行补强,以增强绝缘性能和稳定性。
三、安装步骤1.清洁安装位置,确保无尘、无油污,以及无其它杂质。
使用无水乙醇或其他适合的清洁剂进行清洗。
2.安装终端头。
将制作好的低压电缆终端头插入安装位置,确保与设备连接牢固。
然后根据终端头的型号和规格,对终端头进行固定,以确保安装牢固稳定。
3.安装接地装置。
确保接地线与电缆终端头的接地端连接稳固牢靠。
接地夹应固定在可靠的接地设备上,确保与接地设备之间的接触良好。
4.检测与验收。
安装完成后,用万用表或专用工具检测终端头的绝缘性能和接地性能,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一、制作电缆头:1.根据电缆规格和电缆头型号,选择合适的电缆头,并确保电缆头材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在电缆头的外套上进行切割,切割长度需根据标准要求确定。
3.清理电缆头的外皮,确保其表面干净。
4.进行绞切,根据电缆头的类型,依次分割电缆芯,形成所需的端子。
5.对电缆芯进行分类,以便于正确安装。
6.根据电缆头的安装要求,进行端子的弯曲,并进行连接。
7.连接端子时,应使用电工工具进行压接或焊接操作。
8.完成端子连接后,应进行可靠性测试,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二、安装施工:1.根据电缆头的类型和电缆规格,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2.在安装位置上进行准确测量,确定电缆头的位置和布线方向。
3.安装支架和固定夹具,确保电缆头的稳定和安全。
4.进行电缆的布线,电缆的敷设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不得有过多的弯曲和拉力。
5.进行电缆头的安装,根据制作好的电缆头,将其正确连接到对应位置。
6.完成安装后,进行接地处理,以确保电缆头与大地的良好接触,减少静电和漏电的可能性。
7.进行电缆的绝缘处理,使用绝缘材料对电缆头和电缆进行包覆,增加其绝缘性能。
8.完成安装后,进行电缆头的防护处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外部环境对电缆头的损害。
三、验收规范:1.进行电缆头的外观检查,确保外观无明显损坏和污染。
2.进行电缆头的尺寸检查,确保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3.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电阻测试和耐压试验,确保电缆头的电气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4.进行接地测试,确保电缆头与大地的接触良好,并能正常导电。
5.进行电缆头的连通性测试,通过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和设备,测试电缆头的连接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信号丢失或干扰等问题。
6.进行电缆头的质量验收,确保电缆头的制作和安装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以上是关于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操作和检验,可以确保电缆头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 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 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李中富2016年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整理3.1 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 剥电缆铠甲,打卡子→ 焊接地线 → 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 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 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 僖陨稀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和图2-33。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图2-33电线头套型号尺寸表2-10规格尺寸 适 用 范 围序号 型号 L (mm) D (mm) VV ,VLV 四芯 (mm2) VV20,VLV20四芯 (mm2) 1 2 3 4 5 6 VDT-1 VDT-2 VDT-3 VDT-4 VDT-5 VDT-6 86 101 122 138 150 158 20 25 32 40 44 48 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 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 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李中富2016年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整理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 ,见图2-34。
低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施工工艺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电线头套型号尺寸表2-10规格尺寸适用范围序号型号L (mm) D (mm) VV,VLV四芯(mm2) VV20,VLV20四芯(mm2)1 2 3 4 5 6 VDT-1 VDT-2 VDT-3 VDT-4 VDT-5 VDT-6 86 101 122 138 150 158 20 25 32 40 44 48 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 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2-34。
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主要机具: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摇测电缆绝缘: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3.3.1和图3.3.1。
图3.3.1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表3.3.1序号型号规格尺寸适用范围1(mm)D(mm)VV,V1V四芯(mm2)VV20,V1V20四芯(mm2)图3.5.2图3.5.33.5.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图3.5.3)。
3.6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3.6.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低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施工工艺1 范围及依据标准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 剥电缆铠甲,打卡子→ 焊接地线→ 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
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1。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电线头套型号尺寸及适用范围见表1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表1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1。
图13.3.5 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质量管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主要机具:
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
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
3.2摇测电缆绝缘:
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
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 3.3.1和图
3.3.1。
图3.3.1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 表3.3.1
3.3.23.3.3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3.3.4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 ,见图3.3.4。
图3.3.4
3.3.5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台阶3~5mm 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3.6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
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3.4焊接地线:
地线采用焊锡焊接于电缆钢带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应注意不要将电缆烫伤。
必须焊在两层钢带上。
3.5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3.5.1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3.5.2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
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图3.5.2)。
图3.5.2
图3.5.3
3.5.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图3.5.3)。
3.6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
3.6.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3.6.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
3.6.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黑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
3.6.4将作好终端头的电缆,固定在预先做法的电缆头支架上,并将芯线分开。
3.6.5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热应安装齐全。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高压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必须按本规范第 3.1.8条的规定交接试验合。